22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检测技术ppt课件
14
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ELISA
15
间接法ELISA
16
ELISA操作图
可调移液器
8孔道可调移液器 17
3. 放射免疫测定(RIA)
常用 125I,测定微量物质 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常用 鲁米诺,测定超微量物质 5.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先做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区 再将蛋白质转移至固相载体 后用酶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加以测定
1. 免疫荧光法(IFA )
荧光素可双色;使免疫复合物呈荧光;可定性、定位
(1)直接荧光法 荧光素一抗 对每种抗体作标记 特异 测Ag
(2)间接荧光法: 荧光素二抗 不必标记每种抗体 敏感 测Ag/Ab
12
免疫荧光法
13
2. 酶免疫测定(EIA): ELISA与酶免疫组化
(1)双抗体夹心法ELISA:查抗原
10
II ) Precipitation (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 + 相应抗体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使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介质——琼脂扩散/免疫扩散
1. 单向免疫扩散:抗原 的定量(Ig、C3 )
2. 双向免疫扩散:抗原/抗体的定性、组成及Ag相关性分析 3. 免疫电泳: 电泳 + 双向免疫扩散 (抗原分析)
21
3. 细胞因子检测
(1)免疫学检测法—— 夹心法ELISA FCM
(2)生物学检测法—— 细胞增殖(或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细胞毒(或细胞毒抑制)试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RT-PCR测定mRNA
4. 皮肤试验: 测试IV型超敏反应能力
22
(二)B细胞功能测定
1. B细胞增殖试验 小鼠:LPS 人: SPA;抗IgM
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ELISA
15
间接法ELISA
16
ELISA操作图
可调移液器
8孔道可调移液器 17
3. 放射免疫测定(RIA)
常用 125I,测定微量物质 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常用 鲁米诺,测定超微量物质 5.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先做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区 再将蛋白质转移至固相载体 后用酶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加以测定
1. 免疫荧光法(IFA )
荧光素可双色;使免疫复合物呈荧光;可定性、定位
(1)直接荧光法 荧光素一抗 对每种抗体作标记 特异 测Ag
(2)间接荧光法: 荧光素二抗 不必标记每种抗体 敏感 测Ag/Ab
12
免疫荧光法
13
2. 酶免疫测定(EIA): ELISA与酶免疫组化
(1)双抗体夹心法ELISA:查抗原
10
II ) Precipitation (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 + 相应抗体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使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介质——琼脂扩散/免疫扩散
1. 单向免疫扩散:抗原 的定量(Ig、C3 )
2. 双向免疫扩散:抗原/抗体的定性、组成及Ag相关性分析 3. 免疫电泳: 电泳 + 双向免疫扩散 (抗原分析)
21
3. 细胞因子检测
(1)免疫学检测法—— 夹心法ELISA FCM
(2)生物学检测法—— 细胞增殖(或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细胞毒(或细胞毒抑制)试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RT-PCR测定mRNA
4. 皮肤试验: 测试IV型超敏反应能力
22
(二)B细胞功能测定
1. B细胞增殖试验 小鼠:LPS 人: SPA;抗IgM
免疫检测法PPT课件
质。
缺点
01
02
03
04
交叉反应
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假 阳性结果。
抗体依赖
免疫检测法依赖于抗体的质量 和特异性,因此抗体制备的难
度和成本较高。
样品处理要求高
对于某些生物样品,需要进行 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较长
相对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免 疫检测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
能获得结果。
改进方向
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免疫 检测法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的肿瘤标 志物、激素、病毒抗原、 药物残留等,辅助医生进 行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食品安全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毒素等有 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情监测。
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检测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 睾酮、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的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 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激素与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肾 上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ra bibliotek传染病检测
结核病检测
性病检测
通过检测结核病抗体,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结核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检测法在性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抗原,及时发现 和治疗性病。
肝炎检测
缺点
01
02
03
04
交叉反应
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假 阳性结果。
抗体依赖
免疫检测法依赖于抗体的质量 和特异性,因此抗体制备的难
度和成本较高。
样品处理要求高
对于某些生物样品,需要进行 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较长
相对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免 疫检测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
能获得结果。
改进方向
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免疫 检测法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的肿瘤标 志物、激素、病毒抗原、 药物残留等,辅助医生进 行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食品安全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毒素等有 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情监测。
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检测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 睾酮、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的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 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激素与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肾 上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ra bibliotek传染病检测
结核病检测
性病检测
通过检测结核病抗体,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结核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检测法在性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抗原,及时发现 和治疗性病。
肝炎检测
免疫学检测技术(课堂PPT)
.
36
一、凝聚反应(Agglutination)
二、沉淀反应
1、溶液中的沉淀反应
2、凝胶扩散沉淀
3、免疫电泳Biblioteka 血清免疫电泳火箭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三、补体参与的反应
四、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
37
一、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是指颗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反应出现的可见性现象。颗粒抗原如完整 的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相混合,在 一定条件下出现凝集。凝集反应中抗原称 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
. Equivalence – Lattice formatio6 n
抗原或抗体检测原理
.
7
•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抗原性物质、免疫系统、免疫应 答的规律及免疫应答的调节的一门科学。
• 免疫的定义(Immunity):免疫是机体识 别自我与非自我的过程。排除异己,维护 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
体细胞会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使
细胞发生癌变,形成肿瘤等,机体可识别、清除这些
细胞,这是免疫系统的第三个功能。当这一功能低下
或失调时,会导致肿瘤或癌. 症。
9
抗原 (Antigen)
抗原概念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 反应的物质。
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抗原性越强。
自身抗原: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变异、免疫功能紊乱、眼球晶体 蛋白、精子蛋白、甲状腺蛋白
2. 大分子胶体:一般在10 kD以上 。
3. 具有复杂的立体结构或空间构象.
如明胶分子量虽然为100 kD,但结构简单,免疫原性差。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环境污染检测
探讨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 用,如检测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医学研究
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应用,如 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
食品安全监测
介绍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作 用,如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前景展望
展望免疫学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前景。
述
3 免疫学检测技术分
类
介绍免疫学检测的基本 原理,如抗原-抗体相互 作用和信号放大。
探讨不同类型的免疫学 检测技术,如免疫层析、 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 附实验。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临床诊断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 广泛应用,如病毒检测和肿瘤标志物。
生物工业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如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及其应用课件
欢迎来到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让我们开始这段令人兴奋 的学习旅程吧!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1 来自疫学基础知识回顾回顾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为后续的技术 解释提供基础。
2 免疫学检测原理概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挑战与改进
1 技术难点
探讨当前免疫学检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灵敏度、特异性和自动化。
2 改进方向
讨论改进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可能方向,如新的标记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探讨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 用,如检测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医学研究
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应用,如 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
食品安全监测
介绍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作 用,如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前景展望
展望免疫学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前景。
述
3 免疫学检测技术分
类
介绍免疫学检测的基本 原理,如抗原-抗体相互 作用和信号放大。
探讨不同类型的免疫学 检测技术,如免疫层析、 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 附实验。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临床诊断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 广泛应用,如病毒检测和肿瘤标志物。
生物工业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如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及其应用课件
欢迎来到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让我们开始这段令人兴奋 的学习旅程吧!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1 来自疫学基础知识回顾回顾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为后续的技术 解释提供基础。
2 免疫学检测原理概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挑战与改进
1 技术难点
探讨当前免疫学检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灵敏度、特异性和自动化。
2 改进方向
讨论改进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可能方向,如新的标记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PPT
免疫反应链
了解单克隆和多克 隆抗体在免疫反应 中的作用。
信号放大
揭示检测技术如何 利用信号放大机制 来增强检测敏感性。
检测方法
介绍常见的免疫学 检测方法,如 ELISA、免疫印迹 和流式细胞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诊断疾病、疫苗开发和药物监测。
1 定义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组用于检测和测量免疫反应的实验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深入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包括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免疫反应链、信号放大和检测 方法。
抗原-抗体相 互作用
抗原与特定抗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是这 些技术的基础。
诊断疾病
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早期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疫苗开发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疫苗研发和效力评估中的应用。
药物监测
了解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监测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深入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样本收集、试剂准备、标记和检测分析。
1
样本收集
收集样本是免疫学检测的第一步,通常涉及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
探索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包括癌症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和传染病。
癌症诊断
了解如何利用免疫学检测技术 来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癌症 细胞。
自身免疫疾病
探索免疫学检测在自身免疫疾 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传染病
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在传染病 预防、控制和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 理及其应用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了 解这些关键概念和案例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抗原浓度
Ag
Ag
Ag
Ag
16
双向免疫扩散
Ag1 Ag2
Ag3
Ag4
Ab
鉴定多种抗原是完全相同、部 分相同或完全不同,抗原纯度 鉴定
17
免疫电泳
存在于不同区域的抗原 与抗体结合,在比例适宜处 形成沉淀弧。
沉淀弧的数量、位置和 形状与标准品相对比,可分 析样品的成分及其性质。
18
三、免疫标记技术(immunolabeling techniques)
肽-MHC四聚体技术
B细胞功 能测定
抗体含 量测定 溶血空 斑试验
免疫细胞 功能测定
细胞毒 试验
吞噬功 能测定
51Cr释放法
乳酸脱氢 酶释放法
细胞染 色法
凋亡细胞 检测法
硝基蓝四 氮唑试验
巨噬细胞 吞噬试验
细胞因 子检测
生物活性 检测法 免疫学检
测法
29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
稀释 血液
淋巴细胞分
离心
离液(葡聚糖
13
二、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s)
定义: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条件下 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14
可在液体/半固体琼脂中进行。 包括: 1.单向琼脂扩散(可溶性抗原定量) 2.双向琼脂扩散 3.免疫电泳
15
单向琼脂扩散
用于确定
Ab in gel
将抗原抗体反应与标记技术相结合,将已 知的抗体或抗原标记上失踪物质,通过检测标 记物,间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一类试验方 法。
19
常用的标记物:
酶 荧光素 放射性元素 胶体金 化学发光物质等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流式细胞仪工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酶免疫测定 (Enzyme Immunoassay, EIA)
用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即HRP或碱 性磷酸酶,即ALP) 标记的抗体与相应抗原 反应。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 果。
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 组化法,前者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后 者测定组织中或细胞表面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抗原 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 液相中游离成分洗除。主要有双抗体夹 心法、间接法等。
ELISA 检测抗体
放射免疫测定法 (Radioimmunoassay, RIA)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中和反应 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凝集的现象。
1、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的抗 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 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定性试验)和试管 法(半定量试验)。
(1)抗凝 静脉血
(2)加等 量NS
(3) 混匀后,缓 慢加于分离液上
(4)密度梯度离心
血浆
PBMC 分离液 PMN RBC
T细胞功能测定
体外法:T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检查 3H-TdR掺入法 MTT法
体内法:用生物抗原或化学抗原作皮内试验。 OT-PPD皮试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3H-TdR掺入法)示意图
间接荧光法:用一抗与标本中的抗原结 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染色。优点 :敏感性比直接法高,制备一种荧光素 标记的二抗可用于多种抗原的检测。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的应用领域
医学诊断
免疫学检测可以用于早期疾病诊断、感染病毒和细 菌的检测,以及血型鉴定等。
生物学研究
在生物学研究中,免疫学检测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 表达、细胞信号传导和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学检测的优势和局ຫໍສະໝຸດ 性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免疫学检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准确识别和定量多种分子。
操作简便
免疫学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步骤。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 理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测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识别和量化特定 分子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常用于检测抗体和特定抗原之间的结合,可应 用于医学诊断和生物学研究。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通过将蛋白质分离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检测 目标蛋白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荧光染色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定位和检测细胞内的特 定抗原和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将抗体标记物应用于组织切片,用于研究细胞 和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
免疫学检测的工作原理
1 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学检测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观察的信号。
2 特异性识别与结合
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特定抗体来识别和结合目标分子,达到特异性检测的目的。
第三节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ppt文档
第三节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优点
• 高度的灵敏性 • 高度的特异性
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
• 常用的诊断技术 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凝集试验
➢概念: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 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反应 ➢抗原与抗体直接混合作用,出现凝集为阳
➢ 临床常用的有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 验等。
待检样品
抗原吸附血球 或乳胶颗粒
反应凝集物
+
→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先将待检抗原与已知的抗体反应,再加入用已知 抗原吸附的载体颗粒,不出现凝集为阳性结果。
例:乳胶凝集抑制试验检测HCG (妊娠诊断)
已知抗体
待检标本
+
步骤1:将已知抗体 与待检标本混匀
抗原吸附 乳胶颗粒
+
步骤2:加入抗原 吸附的乳胶颗粒混 匀
结果判断:
不凝集为 阳性结果
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概念: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 现沉淀物称沉淀反应。
类比浊法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比浊法原理
β-D-半乳糖 甲基伞酮基半乳糖苷(4MuG)
苷酶
硝基酚半乳糖苷(ONPG)
荧光 黄色
360,450 420
• 2、标记方法 • 戊二醛交联法 • 过碘酸盐氧化法
戊二醛交联法 (一步法)
抗体-NH2 + COH-(CH2)3-COH + NH2-酶
抗体-NH2 =CH-(CH2)3-CH = NH2-酶 抗体-NH2 =CH-(CH2)3-CH = NH2-抗体 酶-NH2 =CH-(CH2)3-CH = NH2-酶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优点
• 高度的灵敏性 • 高度的特异性
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
• 常用的诊断技术 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凝集试验
➢概念: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 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反应 ➢抗原与抗体直接混合作用,出现凝集为阳
➢ 临床常用的有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 验等。
待检样品
抗原吸附血球 或乳胶颗粒
反应凝集物
+
→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先将待检抗原与已知的抗体反应,再加入用已知 抗原吸附的载体颗粒,不出现凝集为阳性结果。
例:乳胶凝集抑制试验检测HCG (妊娠诊断)
已知抗体
待检标本
+
步骤1:将已知抗体 与待检标本混匀
抗原吸附 乳胶颗粒
+
步骤2:加入抗原 吸附的乳胶颗粒混 匀
结果判断:
不凝集为 阳性结果
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概念: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 现沉淀物称沉淀反应。
类比浊法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比浊法原理
β-D-半乳糖 甲基伞酮基半乳糖苷(4MuG)
苷酶
硝基酚半乳糖苷(ONPG)
荧光 黄色
360,450 420
• 2、标记方法 • 戊二醛交联法 • 过碘酸盐氧化法
戊二醛交联法 (一步法)
抗体-NH2 + COH-(CH2)3-COH + NH2-酶
抗体-NH2 =CH-(CH2)3-CH = NH2-酶 抗体-NH2 =CH-(CH2)3-CH = NH2-抗体 酶-NH2 =CH-(CH2)3-CH = NH2-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毒 试验
吞噬功 能测定
细胞因 子检测
T细胞增 殖试验
迟发型超 敏反应的
检测
抗体含 量测定
溶血空 斑试验
51Cr释放法
乳酸脱氢 酶释放法
细胞染 色法
凋亡细胞 检测法
硝基蓝四 氮唑试验
巨噬细胞 吞噬试验
生物活性 检测法
免疫学检 测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稀释 血液
淋巴细胞分 离液(葡聚糖 -泛影葡胺 r=1.078)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 电解质 抗原抗体等电点分别为pH3-5和pH5-6,在中性
或弱碱性条件下表面带有较多负电荷,适当浓度的电解 质会使它们失去一部分负电荷而相互结合; 2. 温度 通常为37℃,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增加抗原与抗 体分子的碰撞机会,但56℃以上可使抗原或抗体变性失 活; 3. 酸碱度 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在6-8之间,pH值过 高或过低均可直接影响抗原抗体的理化性质。当pH值接 近等电点时,抗原抗体多带正负电荷相等,由于自身吸 夹心法ELISA
b) 间接ELISA
a)
c) BAS—ELISA 利用生物
素和抗生物素蛋白为桥梁
d) 微粒捕获酶免疫分析技术
将已知特异性抗体致敏的
免疫微粒与生物素、亲和
b)
素、酶相结合,最后酶作
用于荧光底物发光,通过
检测荧光强度判断未知抗
原的含量。
e) 免疫组化技术
定位、定性、定量检测
出现凝集现象, 叫间接库姆试验
2.沉淀反应
毒素、组织浸液及血清中的蛋白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 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可在液体中进行,也可在半固体琼脂凝胶中进行。
Ab in gel
单向免疫扩散
Ag
Ag
Ag
Ag
用于确定 抗原浓度
免疫比浊
过量Ab Ab
Ab
Ab
双向免疫扩散
Ag1 Ag2
Ag3
Ag4
Ab
鉴定多种抗原是完全相同、 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沉淀反应—免疫电泳
存在于不同区域的抗原与抗 体结合,在比例适宜处形成 沉淀弧。沉淀弧的数量、位 置和形状与标准品相对比, 可分析样品的成分及其性质。
3.免疫标记技术
① 免疫酶测定法 ② 免疫荧光技术 ③ 放射免疫测定法 ④ 免疫胶体金技术
荧光抗体标 记混合细胞
细胞分选器
荧光
检测器
抗原肽-MHC四聚体分离技术
抗原肽
MHC I
生物素
亲和素
荧光素
anti-CD8
非肽特异性CD8T
肽特异性CD8T
CD4T及B
肽-四聚体
灵敏度高、简便、可实现自动化分析。
⑤免疫胶体金技术
1. 用胶体金颗粒标记Ab/Ag,以检测未知Ag/Ab的方法。 2. 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
疏水胶溶液,因静电作用而呈稳定的胶体状态。 3. 该技术可应用于免疫组化(光镜下检查)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
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②免疫荧光技术
③放射免疫测定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免疫测定。将 同位素的敏感性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结合起来, 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激素、 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检测。常用的有131I、125I。
④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将化学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 的免疫分析技术。最常用的发光物质是鲁米诺。
4.蛋白质芯片技术
又称为蛋白质微列阵,指固定于支持介质上的大量蛋白质构成的微列阵。 根据蛋白质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实现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淋巴细胞及其 亚群的分离
磁珠分 离法
免疫吸附 分离法
流式细 胞术 肽—MHC四聚 体技术
免疫细胞 功能测定
T细胞功 B细胞功 能测定 能测定
结构互补外,主要以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疏水 键等非共价结合。不如共价键稳定,易受温度、酸碱度 和离子强度的影响而解离,解离后抗原抗体仍具有原有 特性; 3. 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决定抗原抗体结合后能否 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 4. 抗原抗体反应的2个阶段 第1阶段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可在数秒钟至几分钟内完成;第2阶段是小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靠正负电荷吸引形成较大复合物,所需时间 从数分钟至数日不等。
玻片法
常用于菌种鉴定或ABO血型鉴定
直接凝 集反应
试管法
1:2稀释待测血清 1:4
常用于检测抗体的滴 度或效价,见于临床 诊断伤寒或副伤寒所 用的肥达氏反应和诊 断布氏菌病所用的瑞 特试验。
1:8
1:16
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Ag/Ab先吸附在某些颗粒载体上,形成致敏颗粒,然后再与相应 Ab/Ag进行反应产生凝集,叫间接凝集反应。如将溶血毒素O吸附于乳胶颗粒上的 抗“O”试验、人IgG作为Ag吸附于乳胶颗粒上的类风湿因子检测。
第22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体外试验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第一节 体外免疫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 高度特异性 特异性越强,亲和力也越高; 2. 表面化学基团之间的可逆结合 抗原抗体结合除了空间
血浆
单 个核细胞 (PBMC,包
括淋巴细胞、
DC和NK)
离心
红细胞和 粒细胞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免疫吸附分离法 磁珠分离法 流式细胞术
肽—MHC四聚体技术
免疫吸附分离法
anti-CD4 anti-CD4
加入淋巴 细胞悬液
anti-CD4
弃上清
磁珠分离法
流式细胞术
喷嘴
单细胞悬液 5000-10000个/秒
凝集反应常用于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
病人的RBC 体内anti-Rh
+
由于抗体多属于IgG,分子 量较小,抗体与红细胞间的 结合力不能克服细胞间的排 斥力,不出现凝集
体外加入 抗人IgG
出现凝集现象, 叫直接库姆试验
+
正常人O型血 的Rh+的RBC
患者血清内的 游离anti-Rh
+
体外加入 抗人IgG
第二节 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体外实验
Ag-Ab反应的原理
特异性
高亲和力
Ab
结合力的表示方法 亲和力和亲合力
低亲合力
Ag
低亲和力
Ab
Ag
高亲合力
Ag-Ab反应的可见性
Ab 过剩
Ag 过剩
比例适当,交联成网络
1.凝集反应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Ag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Ab在电解质存在的 情况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