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服务业外包与制造业升级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规定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常政办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规定的通知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月14日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若干规定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苏政办发〔2021〕103号)、《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细则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1〕264号)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断提高全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作出如下规定。
一、强化规划引导与约束1. 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各地加快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线,突出产业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优化。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镇工业集中区、低效工业园区等片区用地的整治提升工作,引导工业用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保障工业用地发展空间。
2. 优化工业园区规划布局。
积极研究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布局规划,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明确配建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集中商业服务业、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邻里中心综合设施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促进共享共用,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经充分论证后,确有必要且具备条件的,经市、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方可在单一地块内规划确定混合用地的规模和比例。
物流开题报告【范文】
物流开题报告【范文】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现如今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接下来搜集了物流开题报告范例3篇,仅,希望帮助到大家。
物流开题报告范例一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物流业与制造业互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
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
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
xx 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xx元。
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与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xx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常州的机遇与应对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常州的机遇与应对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一,旨在通过加强长江流域地区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常州的机遇与应对进行探讨。
一、常州的机遇1.地理位置优势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段,紧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常州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2.产业基础雄厚常州市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轻工、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
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常州已建立起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这为常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政策支持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国家和江苏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产业引导等方面。
这些政策措施将为常州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常州在长江经济带中脱颖而出。
二、常州所面临的挑战1.需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虽然常州的产业基础雄厚,但仍然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要想在长江经济带中立于不败之地,常州需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优势产业。
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常州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常州的形象和发展。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常州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3.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城市,常州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然而,目前常州的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常州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应对策略1.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为了应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机遇和挑战,常州需要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江苏常州产业发展趋势
江苏常州产业发展趋势江苏常州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江苏常州市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江苏常州的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江苏常州产业发展现状1. 制造业江苏常州的制造业是其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江苏常州拥有众多的制造业企业,涵盖了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纺织、化工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方面,江苏常州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从造车到配套产业链的完整产业体系。
市内的汽车企业包括长安马自达、奇瑞汽车和东风雷诺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2. 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江苏常州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江苏常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了600多家,其中包括了一大批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例如,中建七建常州分公司在建筑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江苏宝华生物制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备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环保产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江苏常州的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江苏常州拥有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例如常州中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常洋环保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致力于开发和应用环境保护技术,推动了常州市的环保产业发展。
二、江苏常州产业发展趋势1. 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江苏常州的制造业将面临发展转型的压力。
目前,江苏常州的制造业仍以传统制造为主,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依赖,但这也使得常州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挑战。
因此,江苏常州需要加大对制造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
例如,江苏常州可以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常州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2006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实现了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升。
2011年全国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近16倍。
中国正在向国际服务外包大国迈进。
一、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特点(一)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从2009年至2011年,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出现了波动,但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从最近三年中国国际服务外包运行轨迹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回落再加快发展的过程,若不考虑统计基础的不断完善之原因,一方面说明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在增强。
(二)示范城市发挥引领作用。
为了推动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2006—2010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21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示范城市,国家以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推动示范城市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
2011年21个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219.0亿美元,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总额的91.9%。
其中上海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30亿美元,北京、无锡、南京、苏州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别在20—25亿美元之间,杭州、广州、深圳、大连等示范城市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别在10~19亿美元之间,上述9个示范城市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合计为178.8亿美元,占示范城市执行总金额的81.6%。
示范城市已经成为引领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示范城市的示范带动下,部分非示范城市国际服务外包也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2》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宁波、青岛、沈阳、长春、郑州、洛阳、马鞍山、昆明、乌鲁木齐等众多城市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心得体会: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新)省委省政府将中央要求的高质量发展,细化落实为“六个高质量”,其中改革开放高质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动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X周年,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改革走在前列、开放服务大局的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发展的大势,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是开放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创新是第一动力。
X虽然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创新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总体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国际领先的创新能力,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充分利用全人类的知识进步,充分获取全球的科技成果,并在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推动科技进步。
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X的实体经济,是在开放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是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壮大起来的。
但是,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支撑X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中外技术落差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经明显减弱,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开放的世界中积聚和配置生产要素,需要营造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必须主动应对全球化竞争新要求,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调整体制机制,破除体制机制的各种弊端,以更大力度的深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X改革开放X年的实践也证明,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X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开放型经济指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极大地带动了我省经济增长,也推动我省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备的经济体系,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了基础。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常州化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意见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常州化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12•【字号】•【施行日期】2008.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常州化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意见常州化工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化工机械等配套协调发展的化工生产体系。
近年来,化工产业逐步成为常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和利润等多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全省化工和全市工业中均名列前茅。
但化工产业也存在着企业小而多、企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根据我市制造业升级和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特提出加快常州化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意见如下:一、常州化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基本思路把握沿江开发、盐资源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等机遇,应对世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周边地区化工发展加快、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三大挑战,把发展作为主题,调整作为主轴,坚持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集中、产业升级、有保有压等原则,以基础化工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使我市的化工产业走向集中、集约、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1.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化工产业销售到2010年达到870亿元,占全市经济规模的10%以上。
2.形成一批规模企业。
到2010年,争取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超50亿元企业3—4家。
3.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以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成果,提高化工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使生产装备整体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4.建立布局合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完备的化工集中区。
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化工集中区,化工生产企业逐步向化工园区集中,逐步关、停、并、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和产品。
首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开幕赵进副厅长作了介绍
外 包产 业带 高峰 论坛 , 仅 会有 10多名 来 自世 界知 名 服 务外 包 企 业 及 5O强企 业 高层 人 不 2 0
快发 展 。
省政府秘书长樊金龙及省有关部门负责 同志等 出席论坛 。
( 陆
峰
邵生余 )
首届 中 国 国 际服 务 外 包 合 作 大 会 开 幕
赵 进 副 厅 长 作 了 介 绍
由江苏省人民政府 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首届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 作大会” 3日 2 2 至 5日在南京举行 。期 间, 了苏南 国际服务外 包产业带 高峰论坛外 , 除 南 京——新加坡服务外包产业论坛 、 中国( 南京) 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论坛等 7 大主题活动 也将精彩纷呈 。
“ 苏南创 造” 的转化 以及 苏南地 区“ 世界工 厂 ” “ 与 世界 办公 室” 的身 份 叠 加 , 开创 江苏 经济 国
际化新的领域 。“ 这个 目标和思路 , 不仅仅是一个 区域性概念 , 更重要- 是一个产业化概 的
念 。 ”
赵进表示,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 、 开放大省 , 依托雄厚 的科教、 人才优势 , 扎实的产 业发展基础和优 良的创新环境 , 发展服务外包 的条件成熟 。江苏有能力也有信心将首届 中 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办好并长期举办下去。 ( 记者裴 弱 通讯员朱一兵报道 )
发服务外包合作推介会、O8 20 扬州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论坛等 。 据悉 ,第 四届 中 国( “ 南京 ) 国际软件产 品博 览 会 ” 与 大会 同期 举 办 。赵 进指 出 ,双 会 将 “
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园区的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 医药、新材料 第三产业比重
稳步上升
中新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由新加坡协助招商,引入多项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大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 房产开发
2000年左右,园区产业人口开始大量进驻, 并且人口数量逐步增加;购房客户自西向东 呈梯度分布,基本上体现了与园区各个板块 价值的对位。
►2000年,人口开始快速增长,产业人口
大量进驻;1994年至1999年,园区人口增 长缓慢,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
►产业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苏州园区人
口自2000年以来持续增长,产业工人的数 量增加;
人口总数
增长率
板块 湖西CBD
客户组成 市区及周边占50%、园区占 40%、外地占10% 市区及周边占50%、园区占 40%、外地占10% 市区及周边占30%、园区占 60%外地占10% 市区及周边占20%园区占 70-80%外地占5%以下
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第一个邻里中心 新城大厦,97年兴建,98年建成。 2001年,贵都大厦邻里中心建成
房地产
项目:师惠乐章、湖滨公寓、瑞嘉 商业广场等。区域:城市配套延伸 区住宅特点:普通住宅商住楼,住 宅档次不高,商住楼提供底端配套。
人口 区域价值
产业人口开始进驻;购房客户主要是 当地居民、部分产业工人、城市被动 产业人口大量进驻;购房客户市中心占到半数左右、 长三角的资产客户 出现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的资产客户,其余产业客户 比重进一步加大 外溢人口
双中心:成都老城中心和天府新区的新 中心。天府新区新中心重点集聚科技、 商务、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形成有鲜 明特色的空间形象,打造为天府新区的 标志性亮点区域。
成都高新区规划
常州产业情况报告
常州产业情况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常州市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常州市的产业结构日益完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本报告将对常州市的主要产业进行概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制造业2.1 电子信息工业常州市的电子信息工业是该市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领域,常州市具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如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热电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有着较大的产能和规模。
2.2 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是常州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常州市在机械制造领域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如常红集团、诺穆机械集团等。
这些企业涵盖了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等多个子行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常州市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3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近年来,常州市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支持力度。
常州市已成立了多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企业,如常州东风汽车电动车有限公司、常州圣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动车底盘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制造实力,为常州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州市的服务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服务业在常州市的GDP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常州市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
3.1 金融业常州市的金融业在服务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常州市拥有多家国有和民营银行,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
这些银行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金融支持。
3.2 物流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常州市的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常州市的物流企业以常州港、华润深圳湾物流园等为基地,为常州市和周边地区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物流开题报告范文
物流开题报告范文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现如今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接下来我搜集了物流开题报告范例3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物流开题报告范例一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物流业与制造业互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
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
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
20XX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1996元。
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与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0XX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路径及发展趋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路径及发展趋向周剑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在从以往的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而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的内部独立出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特色。
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企业生产所实施的保障性服务,作为服务业中的活力部门,在当前已然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而制造也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与营销能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不仅体现在由于差异化优势驱动的互相融合上,还体现在专业化分工所导致的相互剥离方面。
因此,需要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加大顶层设计与统计决策制度的建设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嵌入制造业价值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制造业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1-0147-03随着我国新兴产业在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生产要素的转移和优化步伐。
在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
但是,制造业仍旧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
而伴随着我国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成为了支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工业技术发展进步的关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以及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相互剥离。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仍旧面临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不够完善、中低端制造业存在着智能化转型缓慢的情况,这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严重阻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演化发展的新路径。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在最初的时候,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保险、金融、法律工商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业的行业。
蝴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20 9 104
姬 广永 柏 菊 1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零售客 户服 务总部 江苏 南京 20 2 2 1 08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江苏 南京
要 】金融危机为 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给 了深度合作的契机 ,这是 江苏省加快发展 国际服务外 包,打开吸引外资的新局 面,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外 贸
增长方式转 变的新机遇。本文从江 苏省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入手, 运用 S WOT方法深入分析 了江 苏省服务外包业发展 的优势 、劣势、机遇与挑 战,并在此基础 上提 出 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服务外包 S O 分析 WT
江苏 对策
1 、引言
从近年来国际外包市场发展的趋势看, 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也正由制 造业外包为主向服务业外包为主转变。 据麦肯锡公司报告显示 , 全球服 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若干年保持 3%~4 % 0 0 的高速增长,0 21 0年 全球服务外包潜在市场规模可望增长到 6 0 亿美元。而 中国现阶段服 00 务外包产业成本优势突出、 交付能力不断提高 , 已经成为国际服务外包 产业转移的下一个 目标中心 , 这给全国包括江苏省带来 了巨大的发展机 2 世纪 9 年代, O 0 江苏抓住了以制造业为杨 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取得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但是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也带来了资 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和生态成本逐渐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而服务外包 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 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 、附加值大、资源消耗 低 、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正掀起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抓住 以服 务业为核心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 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 ,实现现 代服务业 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江苏省打开吸引外资的新局面, 促 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 还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
钟楼宣传动态
卢秉恒一行首先参观了刚刚建成开放的钟楼展览厅,大家认真看模型、观图表、听讲解,尤其是幻影成像《篦梁春晓》和电视片《印象钟楼》,让客人们对钟楼的历史和现在有了直观的了解,大家对近年来钟楼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深表赞叹。
在随后举行的产学研对接洽谈会上,市委副书记邹宏国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
他对卢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常州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情况。
邹宏国表示,常州区域优越,交通便利,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常州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实力较强。
常州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科教城培养的高学历“蓝领”为常州的先进制造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邹宏国指出,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近年来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加强合作,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产学研对接活动,而且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成效也越来越好,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邹宏国指出,钟楼区就是常州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个典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与大院大所合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钟楼经济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
邹宏国说,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国内著名高校,科技力量非常雄厚,科研队伍实力强大,希望加强与常州、钟楼的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获取共赢成果。
区委书记徐缨向客人们介绍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她说,作为常州的中心城区,钟楼区历来是全市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近年来,钟楼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经济发展迅猛,GDP年均增长2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9%。
徐缨指出,钟楼的发展面临空间、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如何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科技创新是唯一的选择。
为此,我们努力实现钟楼经济开发区的“三个转变”,即从环境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变;从项目建设向产业建设转变;从经济园区向高新园区转变。
中科院在常州设立的10个研究中心,就有3个落户钟楼。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9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家政服务业是现代生活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是顺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社会合理分工的有益举措,是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促进全省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家政服务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一)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
探索新形势下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教育培训体系,完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相关标准。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家政培训始终,加强文化修养、法律常识、服务礼仪、公共卫生等教育培训。
开展家政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
加强长三角地区家政服务合作,推动培训体系、培训标准、技能证书等互通互认。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加强家政服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加大对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增设家政学和家政服务相关专业。
优化家政服务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2021年国贸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0审核结果
每位老师各按比例分配欧阳光明(2021.03.07)教授:曾春久17人、丁恒龙17人、姜鸿17人、丁跃进7人副教授:张艺影15人、姜国刚15人、韩英15人、卓岩15人讲师:陆继峰13人、张普13人、潘伟强13人、李颖13人、王采平13人、康键13人、刘德光13人、徐军13人、张名誉10人、季小立3人、张韬3人曾春久1、贸易救济与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问题研究;2、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3、气候变化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4、中国与新兴国家(印度、巴西、阿根廷)纺织品技术类贸易摩擦研究;5、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6、新兴战略产业融资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7、某省、市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8、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投资壁垒分析;9、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结构性问题分析;10、我国外贸平稳发展问题研究;11、输入性通胀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丁恒龙1.我国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思考2.国际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研究3.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分析4.利用外资与我国服务业发展研究5.人民币升值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研究6.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7.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8.国际金融风险及其防范9.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10.国际贸易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1.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13.××市利用外资与产业升级研究14.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研究15.跨文化营销的风险及对策研究16.××市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问题研究17.开放性经济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18.××市外贸企业竞争力分析19.××市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20.我国外贸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思考丁跃进1论后危机时代国家风险及其防范2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前景和影响3全球经济低迷下中国外贸逆势上扬的原因探析4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外贸逆势上扬的原因探析5论中国“外汇储备困境”的成因与破解6论“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7论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8产业转移(产业软化)与失业率的国际比较9发达国家失业率的国际比较---以美国和德国为例张艺影1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的污染排放2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4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政策研究5两税合并对中国FDI流入影响分析6珠三角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研究7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8中国对外贸易、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关系的研究9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研究10世界经济再平衡中的中国经济走向研究11中美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与全球经济再平衡12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问题研究1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14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经贸的影响1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探析及对中国的启示16经济增长、汇率波动对中国FDI影响分析陆继峰1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我国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研究3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4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弊端及其改革5中国出口贸易非正常低价现象探讨6关于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7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8“10+3”框架下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9低碳经济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10中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比较研究11中日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12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的变化与特点13我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策略14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15我国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姜鸿1、发展低碳经济对江苏出口的影响研究2、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口倒逼机制研究3、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进口倒逼机制研究4、外贸在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研究5、国外以外贸倒逼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借鉴研究6、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借鉴研究7、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研究8、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逆差问题研究9、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外资政策研究10、自贸区框架下中国俄罗斯技术合作模式研究11、中国企业在自贸区内投资策略研究12、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13、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研究14、中美风能产业对比研究15、中日太阳能光伏产业对比研究16、常州出口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7、常州进口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8、常州与苏州外向型经济对比研究19、常州与无锡外向型经济对比研究20、常州与南通外向型经济对比研究姜国刚1稳健货币政策时期常州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江苏沿海开放开发战略背景下常州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3引进外资对常州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4常州新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5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6资源税计价从征对江苏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7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9低碳经济引导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10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国际比较11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沿革与趋势分析12资源税计价从征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3贸易保护强化背景下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4江苏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5加速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16江苏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7江苏省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18江苏省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19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张普1人民币升值的贸易结构效应研究2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研究3实际汇率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4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贸易的关系研究5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汇率的影响6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7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出口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对策8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9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结构与风险管理10中国出口退税与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研究11中美货币汇率之争的缘由及其对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12通胀预期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如何实现增长13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4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数量、种类、价格)15全球汇率之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6试论述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路径选择17金融发展差异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影响研究18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借鉴潘伟强1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XX省对外贸易研究2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3提高江苏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4我国外贸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5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6江苏省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7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分析8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9电子商务对小型外贸企业业务发展影响10 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11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及贸易政策研究12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贸易新特点及企业的对策13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4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李颖1东亚与欧盟区域的产品需求结构与贸易模式比较2美日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比较研究3后危机时代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5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投资环境与模式分析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FDI流向的影响效应分析7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8FDI对苏粤本土工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9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薪酬福利问题——以欧美市场为例10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11大连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策探讨12绿色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分析——以XX省为例13后危机时代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14危机时代中拉贸易存在的机遇与挑战15金融危机后中日经贸的新变化与新策略王采平1试析江苏省(或其他省市)对亚太地区贸易的发展特点及趋势2试析江苏(或其他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3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4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及趋势分析5试论江苏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6浅析安徽(其他省市)省对外贸易地域结构的演变7浅析苏州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特点及优化8常州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9常州市(或其他省市)对外贸易结构及调整研究10试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意义11浅谈江苏省对外贸易如何进一步开拓非洲市场12加强中越经贸合作的思考与建议(也可以是中国与其他国家)13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及其对常州市外经贸发展的启示14中美(或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15江苏(其他省)制成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16长三角地区(或其他地域单元)外资企业结构研究17江苏省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研究18论我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19关于我国和欧盟经贸关系的新研究20关于近几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研究康键1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之探析3江苏对外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之影响5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6新疆口岸对外贸易优劣势分析7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8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绿色贸易壁垒对河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0中日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之影响12浅析现代物流对中国国际贸易之影响13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中国——东盟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之分析张韬1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影响及应对策略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对策3比较优势理论在虚拟水贸易中的应用4中美贸易博弈的政策分析5国际产业分工中产业的整合和提升思考6上海航运中心与江苏沿海开发联动机制研究7江苏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9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10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刘德光1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2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3江苏省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4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常州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5保税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前景分析6从美国301条款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保护措施7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以玩具行业为例8基于自然人流动视角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9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保税区转型研究10集群经济在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11开放环境下我国农产品进口保护政策的缺失及影响分析12产业集群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效应分析13服务贸易争端剖析及其解决机制的研究14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R&D补贴及其实施策略研究张名誉美国特保措施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口的对策对外贸易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金融深化与国际贸易发展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关系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与提升中国外贸产品竞争力后危机时代江苏企业走出去中国外汇储备的合适水平探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行业协会在规模外贸竞争中的作用韩英1、中国与XXX的贸易现状与前景2、关于我国XXX产品XXX国际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3、我国(或XXX省)XXX产品遭遇XXX壁垒的成因与对策分析4、国际市场(或XXX国)对XXX产品的XXX要求和我国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5、XXX壁垒对我国XXX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6、我国(或XXX省或XXX市)XXX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7、XXX省(或市)XXX企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论我国XXX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9、XXX省或市XXX产品出口研究10、江苏省(或其他省)高新技术产品(或软件等)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1、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12、XXX省(或XXX市)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13、中国XXX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14、XXX省XXX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服务贸易方面)15、XXX省(或市)XXX产品出口竞争力(或国际竞争力)研究16、XXX地区XXX产业出口竞争力状况研究17、XXX公司出口市场分析或出口战略分析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8、XXX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19、XXX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研究20、国际直接投资对XXX省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21、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卓岩1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进出口贸易互动机制研究2论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策3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问题研究4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研究5我国企业并购行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6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我国出口战略应对7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与我国的对策8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9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可具体分析某一产业)10中国出口退税体制改革研究11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12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13对外开放与产业安全研究(可具体分析某一产业)14我国机电产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对策建议15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16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7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8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与互利性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出口业务风险及识别程序研究(可从某一案例分析为载体)行业中介组织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与互利性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提高我国某类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特区研究(可具体分析某一经济特区如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现状和功能创新)。
产业结构转型中要着力发展新兴优势产业——以常州高新区为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 产业转型 ;新兴优 势产业
中图分类号 :F 1 2 1 .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 - 42 0 X( 2 0 1 3 )0 6— 0 0 3 7— 0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D 4 2 X 2 0 l 3 . 0 6 . 0 1 0
比例为 8 2 :l 8 ,说 明常州高新 区当前税源仍 主要
集 中在 以制造 业为 主 的第 二 产业上 。但从 三产 税 收 的发展态 势 看 ,从 2 0 0 9年 的 5 . 5 2亿元 到 2 0 1 1年
资依赖大 ,出口与消费的拉动力不足等 。这些因素
的 出现 ,表 明产业结 构 优化升 级正 在进 人一 个新 的 阶段 ,面 临 新 的 机 遇 与 挑 战 ,需 要 新 的思 路 和 战
行 业 分 类 c 户 数 , — { —
新材料 ( 8 9 ) 1 5 7 . 4 4 3 . 4 0 2 3 0 . 5 2 4 2 2 3 0 1 . 7 7 44 0
现来看,涉外经济税 收以年均 2 5 . 6 %的增 幅高速 增 长 ,高于税 收 整 体 增 幅 ( 2 1 . 7 % ) 近 4个 百 分 点 ,高于民营经济税收增 幅 ( 1 7 . 1 % )8 . 5 个百分 点。2 0 1 1 年,高新 区外 资企业 贡 献税 收 3 9 . 3亿 元 ,占常州 高 新 区 国税 局 入 库 总 额 的 5 6 . 4 % ,同
十二 五期 间产 业 结构优 化 升级将 面 临一些新 的 变化 :产 业发 展 梯 队不 足 ,且 缺 乏 优 势互 补 产 业 、 三产 服务 业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严 重 不 足 、规模 企业 较小 ,经 济增 长乏 力 和经 济 发展对 投
常州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
常州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
因此,深刻了解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把握其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常州经济发展水平,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而促进常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充分保障、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本文为2012年度常州市社科联第八届社科课题“常州地区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常州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一)物流业发展迅速。
2011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42亿元,同比增长22.36%。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2,375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达9,460亿元,贡献76%。
物流行业结构趋向合理,物流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实现15.6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二)交通运能持续扩张。
2011年常州地区交通运能不断提升。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5,644万吨,货物周转量10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0%、22.5%;完成旅客运输量15,75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9.7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4%、22.9%。
港口货物吞吐量9,521万吨,民航常州机场全年进出港旅客93.4万人次。
(三)通信邮电日益完善。
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发送特快专递425.1万件,增长28.6%;通信业务收入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15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0.5万户,其中3G用户达到84.3万户,全年短信业务量44.3亿条;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数达107.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3%,其中宽带网用户96.1万户,增长22.8%。
(四)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零售额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优化升级——常州高职园区专业错位发展研究
高职教育园区5 所高职院校中重复率为 1 0 0 %的专业
有 :软件 技术 、国际贸易 ( 国际商务 ) 、市场营 销等 , 重复率为 8 0 %的专业 有 :计 算机 网络 、电气 自动化 技术 、机 电一 体化技术 、物流管理 、数控 技术 、模 具 设计 与制造 等 ,这对 高职 教育 园区和 区域产业 群
现代服务 业要 实现新 的突破 ,在地 区生 产总值 中占 比争取 达到 5 0 %。传 统产业 得到 改造提升 ,农 业产 业 协调 发展 。但是 ,高职教 育 园区的专业群 建设 还 没有实 现与 区域 产业群 发展 的无缝对 接 。如轨道 交 通 产业群 、新 能源新 材料产 业群所需 的专 业群建设 还 不成 气候 。发展高 科技农 业所需 的农业 技术类 专
专业设 置与调 整作为 高职 院校教学 管理工 作 的
基金项 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 2 0 1 2年度课题立项项 目 “ 常州高职 园区专业错位发展研究一 以高职园区国际贸易 专业为例” ( C D GZ 2 0 1 2 0 1 9 )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徐 龙志 ( 1 9 8 1 一) ,男,常卅I 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院纺织经济研究所、 经贸系讲师 ,研究方向 :管理学 。
x 4
’
4
・ . ’ . .
・ ・ t .
I
2 1
.
x.
主要是指教学场地 、教学设备、教育经费等 ,软件 条 件 因素 主要 指师资 队伍 、教 育教学 方法 等 。外部 因素 有经 济需 求 、邻 近 院校竞争 、政 策扶 持 、生源 条 件 、大众 需 求等 因素 ,其 中经济 需求是 指社 会经 济 发展 ( 主要 是行 业和企 业等 用人 单位 )对 于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指为制造业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所有产业门类的总称,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
其范围包括物流、金融、信息、技术、中介咨询、电子商务等。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已经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模式转化成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模式,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这种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和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结果。
没有科技和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没有劳动力资源较快地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转变。
近年来,印度、爱尔兰等国家服务外包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2008~2010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77.5%、78.7%和80%,其中服务外包占据了整个出口额的绝大部分市场。
有43个城市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班加罗尔、钦奈、海德巴拉、新德里、孟买、普纳等城市的业务收入占全国90%以上,仅班加罗尔就集聚海内外软件企业2084家。
在保持低成本优势基础上,服务外包逐步从呼叫中心、数据录入和售后服务等低端业务向市场分析、系统集成、方案执行等价值链高端业务转移,知识流程外包约占世界70%的份额,成为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外包等广泛的服务外包领域,以及新兴的动漫和游戏开发领域的成熟目的地。
为推动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提出要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具体措施有: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和规范提升商业服务业等。
江苏省在《关于鼓励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工作意见》中明确,支持无锡市“江苏省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支持苏州、无锡、常州申报“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从常州地区的制造业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受产业结构等深层次因素制约,依靠过多占用资源、环境容量和低劳动力成本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仍未改变,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大多数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十二五”期间,常州将全面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急需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机遇和现实挑战,常州市将如何应对,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抓住历史战略机遇,打造具有常州特色优势的服务外包产业,及时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丰富开放经济内涵的重要举措,更是常州扩大对外开放、解决资源瓶颈,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实力乃至促进本地区投资环境完善和生产要素能级提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制造业升级的途径图1(一)微笑曲线理论上图1是台湾IT教父施振荣的微笑曲线,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我们认为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企业较(注重研发设计和品牌渠道)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企业(生产制造类)能赚取更高附加价值,同时也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6+1”产业链原理,整个产业链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能创造总价值的90%,而加工制造环节(“1”)所赚取的利润却少的可怜。
在图1中,横轴形象的表明了制造业生产的三个阶段,纵轴分别对应不同阶段的附加价值,两条红色曲线表明自20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带来的附加价值的高低变化。
分析可知,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上端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下端的品牌、营销渠道、物流、金融等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间的生产加工、组装等传统制造行业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
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利润只有5%。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相对于整车制造利润的下滑,汽车服务业有着广阔的赢利空间。
发达国家汽车服务业的贡献,大体上是汽车制造业的4倍,利润占到整个汽车产业链的50%~60%。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呈逐渐扩大之势。
因此,对常州地区而言: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发展现代服务业,能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和盈利能力,获得差异化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是制造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步骤。
(二)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分析然而,我国发展制造业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而继续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能源消耗大,环保成本高。
长此以往,不仅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更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属于无烟工业,既没有污染,资源消耗少,而且可以安置大量就业人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产业链延伸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服务外包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
传统服务业是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具有“无形性”、服务供给与消费同时同地发生的“同步性”、“不可存储性”与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具有不可贸易性。
然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传输成本的日益降低,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其生产服务与消费紧密相连,跨境成本大大下降,为管理、生产带来了便捷与廉价的服务配套。
同时由于网络传输具有实时性与数字传输的无形性,使得困扰传统贸易定义的消费与服务供给必须在同一地域的限制被打破,以软件与服务外包所代表的新型服务业的供应与消费方异地交易成为可能。
(三)外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亚太总裁协会与国际外包中心联合发布的《2008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中称,许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考虑,正在向中国转移相关服务产业,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加快了这种趋势。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
二、常州市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图2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制造业在常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江苏制造业经济总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常州市功不可没,2009年常州的GDP在江苏的排名为第五,这表明常州制造业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9年经济危机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29.7亿元,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10.8%,除此之外,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08年为12.1%,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3.6%和12.2%,2011年有所波动。
然而,这并不影响制造业在常州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制造业是常州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结构来看,2009年常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3.6:56.8:39.6,第二产业比重显然最高,而工业占第二产业总量的90%以上,制造业又占工业总量的98%以上,可见制造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从经济总量指标看,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6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8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45%;从资本投向看,全市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6%,是外资和民营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从对财政贡献看,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完成利税156亿元,其中利润93.3亿元,上缴税收62.7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的28.4%,是常州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从就业看,2009年,全市共有制造业企业2.2万多家,职工总数超过8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6.86%,制造业新增25万个就业机会,占全市所有行业新增就业机会的50%,是安民富民的主要途径。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在常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已经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
(二)常州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在2007年的10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达到顶峰,之后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对制造业造成沉重打击。
此外,在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入、国外强势资本对我国制造业核心和关键能力控制威胁加大的环境下,制造业依赖压低劳动成本、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粗放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
由图2中数据,2011年制造业的增加值为950.8亿元,较上年的1667.2亿元的增加值总额有所提升,然而增幅却下降了1.5%,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常州制造业必须进行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将发展建立在知识投入和创新驱动上,获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
三、发展常州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分析(一)发展常州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分析进一步分析图2,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56.8:39.6调整为3.4:56.0:40.6,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的抛物线形状可知,抛物线越陡峭,两端产业的附加值也就越高,所带来的利润就更大,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和升级。
再看2011年的数据,其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1:54.5:42.4,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上年又提高了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比上一年度的46%增加2.0个百分点。
由此可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承接服务外包对常州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分析图3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承接服务外包,提升常州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2010年常州服务业的增加值约占GDP的40.6%,经过调整后,2011年这一比重达42.4%。
与此同时,常州市2009全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10家,全市通过CMMI3以上认证的企业达74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居省内首位。
截止2010年末,全市外包企业发展至321家,通过CMMI3、ISO27001认证企业分别为72家和35家,认证企业数占全省三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
可以看出,服务业的发展与常州服务外包的发展存在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是通过服务业FDI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