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的字型演变史
汉字形体演变的七个阶段
汉字形体演变的七个阶段型,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在殷代末期就有,但毕竟太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
周代的社会文化比殷商时期的文化繁荣了很多。
周代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神灵鬼怪,所以甲骨卜辞也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让位于金文了。
在周朝,铜器主要是王室诸侯权力的象征,绝不允许民间老百姓铸造或使用。
金文的内容主要记载这件铜器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谁赏赐等。
金文的形体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是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出现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后人所称的“鸟虫书”。
(三)篆书。
“篆书”这个名称历来有争论,有学者考证说,“篆者,椽也,椽者,官也”(椽,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
)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秦代时还没有纸张,记载和阅读的文字都是写在竹木简上。
据《史记》中的记载: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120斤写在竹木简上的官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称呼,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才把以前的“官书”叫做“篆书”,所以说“篆书”是相对“隶书”而言的。
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
据史料记载:周宣王太史籀做大篆十五篇。
如此看来,大篆在周代时期就已使用了。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
唐初在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
大篆的特点是线条化比较完整,均匀而柔和;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但是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2)小篆。
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不大一样,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政权建立和发展的需要,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废除了与秦国篆书不合的其他六国文字(即汉魏人所说的“古文”),推行秦国的文字,但又不是照搬过去的秦篆,而是一种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由大篆“省改”的篆书新体。
布告的写作格式与技巧
布告的写作格式与技巧布告是一种常见的公告形式,它通过张贴在公共场所或通过电子媒体等方式传播重要信息。
在实现信息传达的同时,布告的写作格式和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布告的写作格式和技巧,希望能为读者制作高质量的布告提供一些帮助。
一、布告的写作格式作为一种公告形式,布告需要符合一定的写作格式。
下面是布告的常用写作格式:1、标题: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布告的标题需要简明扼要,直接明了,能够准确地表达布告的主要内容。
2、正文:正文是布告的主体部分,通常分为四部分:(1)背景介绍:在介绍布告内容之前,可以先对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如相关背景、地点、时间、原因等。
(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布告的重点所在,需要清晰明了地阐述布告的内容和要求。
(3)时间安排:时间安排是在正文中对时间、地点等问题的安排和描述,通常采用“时间+地点”的表述方式。
(4)联系方式:为了方便读者对布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反馈或咨询,通常还要在布告的末尾附上联系方式,例如邮箱、电话、微信等。
二、布告的写作技巧1、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布告的篇幅通常较短,因此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读者快速地理解布告的主要内容。
同时,重点部分也需要利用加粗、突出等方式让读者快速了解重点。
2、遵循撰写规范布告的撰写规范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习惯,不要使用过度夸张的措辞,不能含有虚假或诋毁他人的信息,最好采用客观中立的表述方式。
3、注意语言的规范和文化差异在布告的写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规范和文化差异。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应该考虑到一些误解和文化差异的因素,以便使其更容易理解布告的内容。
4、通过配色和图片等方式提高阅读性布告的视觉效果也至关重要。
通过一些配色和图片等方式可以改善阅读的体验,增加布告的吸引力。
5、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情况的变化,原本的布告可能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修订时需要注明修订的原因和情况变化,并确保修订后的内容与最新情况一致。
文字的演变历史
文字的演变历史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演变历史是人类文化、语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原始图画到今天的复杂文字体系,文字的演变历史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引人深思的故事。
一、原始图画和象形文字阶段人类早期的文字是通过图画和象形的方式来表达的。
在人类还未发展出文字之前,他们使用图画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
这种图画往往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对物体或场景的描绘来表达其含义。
这一阶段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图画阶段。
原始图画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和岩石雕刻中,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这些壁画中描绘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狩猎和信仰等。
这些图画通过对动植物、人物和物品的形象化描绘来表达信息,是人类最早的文字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图画逐渐演变成了象形文字,即通过对图画进行简化和抽象,用来表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
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对物体和生物的描绘来表达词义的,如用“人”表示人,用“鱼”表示鱼,用“太阳”表示太阳等。
这种象形文字在古代的壁画、碑刻和印章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古代文明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神秘的楔形文字和金字塔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独特的文字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楔形文字和金字塔文字。
楔形文字起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约公元前3400年左右开始使用。
楔形文字是一种刻在泥版上的文字,字形呈楔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因此得名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最初用来记录商业和经济事务,后来逐渐用于记录法律、历史、文学和宗教等领域。
楔形文字的字形复杂,难于书写和识读,只有少数精通者能够掌握楔形文字的写法和解读,因此它成为了一种神秘的文字体系。
金字塔文字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主要用于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的墙壁上,记录各种宗教、历史和法律文献。
金字塔文字的特点是字形简单、直观,通常是一些人物、动物和物体的简化形象,如人的手、眼、脚等。
汉字演变(从甲骨文到k楷体)
汉字演变(从甲骨文到k楷体)汉字的演变历史(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体)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它的特点是:象形性强,有很强的描画物象的色彩,甲骨文笔画消瘦,直笔与转折多,且书写置向不定,字形结构不固定,异形字多,字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
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布的来源与发展
【布】布的本义只指麻布。
古代布帛并称,丝织品称帛,麻织品称布。
《孟子·许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后来引申为棉、麻等织成的织物的通称。
﹝布衣﹞指庶人、平民。
《战国策·魏策四》: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指黔首。
”后代又以“布衣”指称未中功名的士人。
杜甫《赴奉先县詠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在没有货币的时代,古人以物易物,又以布为交换的媒介。
《诗经·卫风·氓》:“抱布贸丝”后来货币也因此称布。
《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汉书·食货志》:“﹙王莽作﹚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么布、小布。
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
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两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
”布是可以铺开的,所以它又引申出陈列、展开的意义。
《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
”《文心雕龙·镕裁》:“然后舒华布实。
”这个意义在近代又写作“佈”。
汉字简化后,仍写作布。
又为陈述。
《国语·晋语四》:“敢私布于吏?魏军图之!”由此又引申出公布、宣布的意义。
《汉书·高帝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布】义项(1)本义为麻布。
后引申为棉、麻等织成的织物的通称。
(2)﹝布衣﹞指庶人、平民。
后代又以“布衣”指称未中功名的士人。
(3)货币。
(4)有陈列、展开的意义。
又为陈述。
后又引申出公布、宣布的意义。
【布】练习(1)《孟子·许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2)《战国策·魏策四》: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3)《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指黔首。
”(4)杜甫《赴奉先县詠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所谓汉字的形体,即指字体,也就是汉字的书写体态。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安阳小屯)。
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
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殷商社会,科学文化极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相信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
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疾病安危,男女生育等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得知吉凶,再决定行止。
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
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
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内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
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来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发现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
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
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汉字起源演变
汉字起源演变第一篇:汉字起源演变汉字的演变及造字原理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汉字字体演变史:1、甲骨文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
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的功绩等内容。
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3、大篆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
大篆这种字体是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其形体及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相同,变化小而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
大篆的主要特点: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
4、小篆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小篆的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5、隶书隶书是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字体。
秦代的一些下层办事人员,为了省时、快速,在抄写东西时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笔画、结构书写汉字,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字体。
布告写法及范例
布告1.概述布告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使用的一种周知性公文文体。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这就指明了布告的公开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布告主要用于向人民群众公布政策、法令、重大事件,向群众宣传禁止某些妨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告知某些需知道和遵守的事项等。
布告的内容必须众所周知,人人遵守,违者必究。
布告有公安部门的处罚判刑布告、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公布政策、法规的布告和为专门事项发布的布告之别。
前一种属专用布告,后两种属通用布告。
2.写作要点布告文体由三部分构成,即标题、正文和签署(落款)。
(1)标题通用布告的标题多由三部分组成,它的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布告)是齐全的;但也有的只写发文机关和文种类别两部分。
公安机关的专用布告更多的只在标题中标明文种“布告”二字。
(2)正文布告的正文,因为是公之于众的,所以开头不必写受文机关与个人。
直接按发布布告的缘由、布告的具体内容及结束语的顺序行文。
缘由的说明一般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布告具体内容的写作一般要分条列出,条理清楚,有话则长,话少则短,不能强求一律。
布告正文的结束处一般均应用“此布”、“特此布告”或“此布从××日起生效”之类用语作结,以示其严肃性。
3.签署发文机关(盖章)、日期。
布告是公之于众,人人须知的公文,所以具体明白、准确鲜明、通俗易懂是其基本的写作要求。
范例布告初中二年级学生黄××,平时学习不努力,不尊重老师,曾几次辱骂老师。
本月六日下午放学时,用弹弓打碎班主任李××办公室的玻璃窗。
别的同学出面制止,黄××不但不听、反而动手打人。
后经教育,黄××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不重犯类似错误。
为维护校纪,经研究决定,给黄××以记大过一次的处分。
特此布告校长办公室××年×月×日范例××省人民政府关于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的布告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告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告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告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字。
它是记录一
些重要事件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告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历经了数千
年的积淀和演化,形成了现有的字形。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告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吧。
告字最早的字形是类似于古代甲骨文中的形状,写成了“丳”字。
它的含义是向前走,前往目的地。
这种形状也通过商代的金文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化。
在商代的金文中,告字被写成了一个上下两个
横杠组成的形状,表示了“信息传递”的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告字的字形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到了
汉朝时期,告字的字形被写成了两个“口”字组成的形状。
这种形状
的含义是“口头上的传达”,代表着告诉人们一些需要知道的事情。
到了唐朝时期,告字的字形被写成了日光射入屋内的形状,表现
了一种灯光的投射和照耀的意境。
这种字形充满了变幻和活力的特点,也反映了唐朝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发展繁荣。
到了现代汉字书写系统的形成阶段,告字的字形又出现了一些变化。
现如今,告字的字形被写成了两个“口”字组成的形状,但是在“口”的上方和下方还有两个表示“目”的横杠。
这种字形的含义是“在口中传达目标”。
总的来说,告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历程,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生活环境。
它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文明的演变过程和变迁轨迹。
同时,告字的字形演变也告诉我们,文字是一种活力源泉,是实现信息传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图解《汉字演变五百例1—100》
图解《汉字演变五百例1—100》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1、甲骨文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为商代使用的文字。
距今已有3000-4000年的历史。
于1899年开始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发现,以后陆续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余万片,后又在陕西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较早的文字,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瑰宝。
已知的单字总数4600左右,其中1700字已可识。
甲骨文还没有完全定型。
2、金文亦称“钟鼎文”,即铸或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通行于商、周(包括春秋、战国)两代,尤以周鼎最盛。
钟多属于乐器,鼎多属于礼器。
上面的铭文,都是天子的令德、诸侯的言论和功绩、士大夫被人称赞的品格的记录。
距今3000多年。
金文的形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殷代金文和甲骨文相近,周朝初期逐渐整齐雄伟,到战国末期则和小篆类似。
3、大篆或叫籀文。
距今2800年前,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籀”是人名,太史是官名,故称“籀文”或“史籀”。
字体多重叠。
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
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
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共十件,分刻着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内容是记述国君游猎的情况。
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市)三畤原出土,后经五代之乱,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鼓也文多残损。
4、小篆也叫秦篆,秦代通行的文字,距今2200年前,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字体是籀文简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政策,以小篆为正字,淘汰其他异体字。
小篆形体匀圆齐整,存世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
告字的故事
告字的故事
告字,是一个富含哲理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汉字。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高大的“告”字,下面是一只手的形状。
历史上,“告”字是由两种不同的字形演变而来。
一种是象征官员宣布政令的“告示”字,另一种是象征普通百姓上告冤状的“訴”字。
告字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象征了一种公正、公平、合理的精神,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肯定。
告字的上面是“告”字,意味着官方权力的监督和管理;下面是手的形状,意味着人民的权利和责任。
告字的形状也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人民对权力监督的期待和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告字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告状”、“告德”、“告鬼”等词语的基础。
告字的演变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密不可分。
从封建王朝到现代社会,告字一直是人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象征。
尤其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告字的含义更加深刻,它代表了人民对法律、正义、民主的信仰和追求。
总之,告字是一个深含历史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的汉字。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社会,告字都承载着人民维护权益、寻求正义的期望和希望。
- 1 -。
[转载]浅谈谱与牒
[转载]浅谈谱与牒谱牒谱,布也。
牒,板也。
《说文》中本无“谱”字,徐铉在《说文新附》时才增收。
“普”和“谱”都表示全、遍之义。
后来由于用“普”字表示一种文献、簿籍,所以加“言”旁成了形声字的“谱”。
《史记·三代世表序》:“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十二诸侯年表序》:“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刘熙《释名》说:“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
”亦曰绪也,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
作为一种文献体裁,凡同类事物,不予选择或遗漏,全部、普遍的布列出来,皆可谓之“谱”,如年谱、历谱、乐谱、家谱等等。
《释名·释器》训牒为板:“牒,板也”。
据王充《论衡·量知篇》的解释,是“截竹为筒,破以为牒”,“断木为椠,析之为板”。
王充的意思大概是认为牒为竹简,板(札)为木简。
谱是指文献的体裁、格式。
牒指文献的写对象、材料。
“谱”和“牒”合在一起,是体裁和载体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因为谱牒产生时尚未发明纸张,亦无书帛的说,“谱”是写在“牒”上的,所以这种文献就叫做谱牒。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谱牒学,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等。
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
郡望郡,行政区城。
望,名门望族。
郡县制,始见于战国时期。
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
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
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
唐朝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
明清称府。
明姚琛《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
言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胡虏之事,何足为据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说殷墟卜辞的一种告辞——外告
釋
沈 建 華 、 曹 錦 炎 編 著 《 甲 骨文 校釋 總 集 》 , 上 海 : 上 海 辭 書 出 版 社 2 00 6 年 版 ; 摹 編
陳 年 福 : 《 殷
墟 甲 骨文摹釋全 編》 , 北京 :
綫裝 局 年版 書
2 01 0
。
合 釋 條 校 釋 第 七 册 頁 摹 編 第 册 頁 歷 下 册 頁 ③ 《
31
成 果 之 7 2 3 0 2 )
一
。
文 章 基 本 觀 點 在 《 甲 < 骨 文 合 集 > 綴 合 拾
遺 第 ( 六 十 八? 七 十 三 組 ) 》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歷 史 研 究 所 先 秦 史 研 究 室 網 站
2 0 10
,
年
9
月
17
日 h ,
t t p : / /
》197 7 9
《
》
22 81 , 《
》
四
176 7 《
》
6 6 。
;
;
鑛蕺爐f* 綠 一 種 告 辭
m *
?
雇 掲 本 % 正 反 1 .
1 31 1
:
( 50
)
g.
圖 一
琴 i )
今 按 : 從 該版 反 面 鑽 鑿與灼 的形 態 來 看 , 正面拆裂 的 卜 兆是向 右 出 枝 的 。 癸来辭
爲 一 )旁 邊有
告 枝 應釋 外 '4 左 出
, 顯然 .
“
爲
”
。
舊 釋均 將 份與 M 看作 單 辭 霉釋 下欄 釋作 月
*
告”
獨 如 的 一
,
f
頁 》 :
古代告示怎么写
古代告示怎么写中国古代在信息传播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榜文、告示成为官府向民众公布政令、法令和上情下达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告示的称谓有多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也有变化。
如秦、汉、魏、晋时期称‘布告’者居多,唐、宋、元各代和明代前期,‘榜文’、‘告示’、‘布告’等各称混相使用,此外还有告喻、文告、公告等称呼。
明代中叶以后,大概是出於‘上下有别’,并区分其适用地域的范围,君主和朝廷六部的布告称榜文,地方各级政府和长官的布告则称为告示。
榜文、告示都是官府针对时弊或某种具体事项向百姓公开发布的文书,二者虽叫法相异,实际是同一性质的官方布告。
榜文、告示是兼有法律和教化双重功能的官方文书。
就其内容和功能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以晓喻、教化为宗旨。
内容是力陈时弊,申明纲常礼教和治国之道,意在使人知所警觉,趋善避恶。
二是重申国家法律和公布地方官府制定的政令、法令,要求臣民一体遵守。
后一类榜文、告示具备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其作为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法律的形式之一。
制定和发布榜文、告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一直有重视发布政令、法律的传统。
西周的‘悬法象魏’之制,就是朝廷宣示法律和对民众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
春秋末期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铸刑鼎’,则是诸侯国公布法律的创举。
历代为把法律和政令贯彻到基层,使百姓知法守法,都很重视法律和政令的公布。
自秦汉到唐代,运用榜文、告示公布政令、法令成为官府经常采用的方式。
史籍中有关这类的记载甚多。
查阅两汉、唐宋诏令、及会典类文献就可看到,‘格文榜示’、‘版榜写录此条‘之类的用语频频出现,一些榜文、告示后也有‘布告中外,令使知悉’的要求。
宋元时期,地方官府和长官运用榜文、告示公布政令、法令的做法已很盛行,本书收录的朱熹榜文、真德秀榜文谕示、黄震榜文、王恽告示等就是这类文书。
明清时期,不仅君主和朝廷六部发布榜文,各级地方长官和巡按各地的朝廷命官也把发布告示做为治理地方的重要措置。
汉代朝政消息的发布——布告
作者: 黄春平[1]
作者机构: [1]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新闻与传播研究
页码: 54-6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布告;消息;朝政;汉代;传播特征;社会新闻;社会舆论;信息发布
摘要:布告是汉帝国中央向百姓传播和发布朝政消息的一种重要媒介。
它传播的内容多为国家政令、皇室大事以及一些重大社会新闻等,新闻性,宣教性,指导性,鼓动性是这种媒介的主要传播特征。
在当时帝国政府主要用它来传报新闻、引导社会舆论。
这种媒介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多种信息发布方式,它在本质上属于告示的范畴而并非古代邸报。
不同时期的文书布告
不同时期的文书布告布告,一般而言,是一级政府或组织机构就一些重要事项、政令发布的告示,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因而是研究或展示一定时期、一定组织机构重要政策或事件的重要实物和文献史料。
本专题所列告示均出自湖南省博物馆珍藏。
这些告示,从曾国藩奉清咸丰皇帝之命帮办湖南团练时发布的《劝谕捐输告示》,到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法令布告,内容丰富,是馆藏近现代、社建文物的一大特色。
钦命帮办湖南团防查匪事务前任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劝谕捐输告示晚清,湖南省博物馆从湖南省茶陵县征集入藏。
纸质,长65厘米,宽120厘米。
薄棉纸、木版印刷,告文直排,从右至左共32行,仿宋字体。
钤有长方形朱印,印文为“钦命帮办湖南团防查匪事务前任礼部右侍郎关防”。
此告示是曾国藩于咸丰三年(1853)在湖南衡州督办水师时颁发的劝捐《告示》。
其末端用墨笔书有:“乡勇有应募合格者,订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来酃(líng)城关帝庙试验,次日起程。
”酃城,即今衡南县治一带,这里提供了湘军的征募与开拔情况,是研究湘军组建情况与曾国藩生平的重要史料。
民国元年湖南都督府关于组织工业分会的告示1912年,1958年7月湖南省文管会把此件拨交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纸质,长58厘米,宽64厘米。
颜色略黄,文字直行木刻,题头为“湖南都督府示”,后为16句七言韵文,内容为希望百工居肆各自组织分会,勿将职业抛荒等。
钤有“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大都督之印”,此朱红方印边长12厘米,印文篆体阳刻。
该件现已托裱。
辛亥革命后,谭延闿在湖南刺杀了焦达峰、陈作新二都督,掌握了湖南军政大权,对湖南工业团体发出了这一安抚告示,故而此件乃研究辛亥革命、研究民国初年历史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大革命时期湖南省会近郊区农民协会布告1927年,1957年10月由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交湖南省博物馆。
纸质,长63厘米,宽105厘米。
毛边纸。
横长形,木刻版手写印刷体直行印刷,字迹黑色。
从甲骨文到宋体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宋体的演变过程中华文化拥有超乎想象的悠久历史,书法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变。
从“甲骨文”到“宋体”,书法发展历程绵延千年,历经华夏书法发展的漫长岁月,融汇来自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技艺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字体风格,也就是宋体。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源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夏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甲骨文的篆刻体现了夏朝时期的礼仪文化,它带有一种稳健的拉丁文字的风格,字体形状大多为扁平,线条稳定,适宜于拓印和印制篆刻状况。
随着时代的变化,“籀文”出现了,籀文的诞生发生在商朝,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文字,模仿了籀文,大体上留下了甲骨文的影子,但它的线条更加柔和,整体形状比甲骨文更加精致,更加符合于书写的习惯。
随后,“金文”出现了,时代是秦汉,金文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繁缛,饱满,多用于石刻,后来“隶书”诞生,字体活泼,多用于篆刻,隶书与籀文一样,都是以中国古代文字“篆书”为基础进行演变而成的。
接下来,“楷书”出现了,楷书的诞生发生在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之间,其形状是明朝时期隶书和宋朝楷书的结合,结合了传统的篆书特征和古代金文的特点,楷书的笔画比较繁复,注重字形,书法中的“篆草朔远”、“楷书正宗”。
最后便是宋体,宋体出现在宋代,以宋代宫廷书法为基础,宋体具有楷书特有的字形特征和篆书特有的笔画特征,在字体形状上变得更加圆润、柔和,字体饱满,灵动,与其他书体比较,宋体更加贴近书写习惯,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字体系,也是中国文字书法发展的末叶。
由此可见,经过多个时期不同文字体系的融合,中华文化书法的最终形态便是宋体,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书法发展史中最伟大的文字体系。
布告
布告
1.概述
布告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使用的一种周知性公文文体。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这就指明了布告的公开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布告主要用于向人民群众公布政策、法令、重大事件,向群众宣传禁止某些妨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告知某些需知道和遵守的事项等。
布告的内容必须众所周知,人人遵守,违者必究。
布告有公安部门的处罚判刑布告、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公布政策、法规的布告和为专门事项发布的布告之别。
前一种属专用布告,后两种属通用布告。
2.写作要点
布告文体由三部分构成,即标题、正文和签署(落款)。
(1)标题
通用布告的标题多由三部分组成,它的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布告)是齐全的;但也有的只写发文机关和文种类别两部分。
公安机关的专用布告更多的只在标题中标明文种“布告”二字。
(2)正文
布告的正文,因为是公之于众的,所以开头不必写受文机关与个人。
直接按发布布告的缘由、布告的具体内容及结束语的顺序行文。
缘由的说明一般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布告具体内容的写作一般要分条列出,条理清楚,有话则长,话少则短,不能强求一律。
布告正文的结束处一般均应用“此布”、“特此布告”或“此布从××日起生效”之类用语作结,以示其严肃性。
3.签署发文机关(盖章)、日期。
布告是公之于众,人人须知的公文,所以具体明白、准确鲜明、通俗易懂是其基本的写作要求。
告字书写要点
告字书写要点
告字是汉字中常见的一个字,它的写法有一定的要点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告字的书写要点。
告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告”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口”字的下半部分。
在书写告字时,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和连接的流畅性。
书写告字时,要保持线条的稳定和整齐。
线条应该流畅自然,不要出现断笔现象。
尤其是上半部分的“告”字,要保持线条的平滑和连贯。
告字的笔画要清晰可辨。
上半部分的“告”字有五个笔画,下半部分的“口”字有四个笔画。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顺序和方向。
告字的字形要规范。
上半部分的“告”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口”字,右边是“告”字的右边部分。
在书写时,要注意每个部分的形状和比例。
告字的书写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平衡。
在书写过程中,要保持每个字之间的距离均匀,字与字之间的空隙要适当。
告字的书写要认真细致。
每一笔每一画都要用心,力求准确无误。
在书写告字时,要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错误和瑕疵。
总结起来,告字的书写要点包括保持线条稳定和整齐、清晰可辨的笔画、规范的字形、适当的间距和平衡,以及认真细致的态度。
通过遵循这些要点,我们可以写出漂亮规范的告字。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辛德勇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在街头墙壁间书写、镌刻或悬挂、张贴文告启事,是中国古代城镇生活中信息传布的重要途径,看似寻常,却是城镇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官府政令的传布,民间规约的施行,社会教化的阐扬,以及民众生活讯息的沟通,值得认真研究。
出土汉代简牍表明,西汉时官府即通过在乡、亭、市、里的墙壁上直接书写或是先书写于木板再悬挂于墙壁的形式,发布诏书法令等官方文书1;以石刻形式出现于城镇街头的这类公众文字信息,最早则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上石的昆阳《都乡正卫弹碑》2。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详细情况,现在已经很难知晓。
清代因去今未远,留存史料比较丰富,研究相对比较便利,本文即分为官府政令与民间规约、社会教化、民众生活讯息几个方面,尝试对此作一粗浅的叙述。
一、官府政令官府政令在普通城镇市民中间的传布,主要依赖在街头发布告示。
其最有代表性的例证,是地方官员,上任伊始,一般都要发布所谓“安民告示”,在街头广泛张贴。
这些告示,往往会用各种各样的华美辞藻,努力向子民展示一番清慎廉勤的良吏形象,但这只是惯行的官样文章,其实质性的用意,则是让民众知晓一方长官的更替,犹如朝廷中新皇帝的即位册文。
下面抄录的这份文告,就是清道光初年,江西南丰人刘衡履任四川巴县知县时所张贴告示的实例:《巴县到任自誓告示》:为立誓事,照得本县德(薄)才疏,未谙所差,堪自信者,惟此羞恶之良,常惺不昧,所愿与此邦之贤士大夫相为砥砺者也。
本县世受国恩,夙承庭训,自蒙养时,即习闻义利之辨,壮年游学他乡,阅历世故,更能立定脚跟,毅然有所不为。
曩者备员东粤,八年三任,永矢此心。
昨岁选授垫江,量移梁邑。
今复调任来兹,蒙各宪谆谆以清慎相勖,若竟变易初心,敢于词讼案件,收受案内外人银钱物件,千百之多,铢两之少,一经染指,即属受赃;至于罚赎一事,借充公用以巧取,此穿窬伎俩,而又明目张胆以行之,所谓小人无忌惮者,尤为无耻之尤。
本县如或有此,不特违宪训而玷家声,吾知天理之所不容,必为天条之所不赦,即使偶逃国法,亦断难悻免冥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离开单位多年,我极少注意那些张贴在十字路口的东西。
什么通知、律令、十不准、三热爱、某个有身份的人物寿终正寝或者暴亡的讣告、书法恶劣的决心书、告XX的公开信等等,它们往往庄严几天,迅速就被花花绿绿的促销彩页、性病广告以及一些号称“包打开”的锁匠传单反复而坚决地淹没了,公告栏就像一个结痂的老脸,但渴望着春色。
这是一个向往规范的年代,不准随便张贴广告已是一种公民常识,但赚钱的原动力驱使人们敢于犯忌,就像企图在这层老脸上榨出油水。
但这些都与我无关,它只是告诉我,人们的识字水平在提高,这么多人围着那张结痂的老脸张口结舌,严肃地复习汉字的威力,说明文盲已经不多了,文明也在“与时俱进”。
曾经路过十字路口,发现公告栏的位置的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结果。
因为不论我的目光是在看天空还是欣赏美女,在眼光稍微松懈的一瞬,总是会被公告栏吸引过去。
这种吸引眼球的苦心布局是需要功力的,也许灌注了格式塔美学或者黄金分割的伟大意旨。
这样的话,我的眼球就被吸引过去了,我看到的是两个达到100磅字号以上的粗体黑字:布告。
布告是什么?是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这种出自于词典的解释是收敛的,它有意省略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主体问题,你敢发布布告吗?你算老几啊?发布布告的主体绝对是一个至高无上的部门,是权力中的权力机构,才配使用如此粗大的字体,提醒阅读者回忆当下的特殊事件。
可见,启动公众回忆之门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问鼎的。
回忆是一种权力。
我靠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张执行死刑令的布告,出自法院以及它直属的印刷机关。
印刷术的体制创新在这张容纳几百字的对开白纸上显露无余。
纸张是80克的双面书写纸,激光照排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具有粗细均匀、亲水亲墨性能好、网点还原性能优异、分辨率高、涂层平整美观、制版宽容度大、耐印力高等时代特点。
它醒目、挺括、清楚,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档案室的构造和那些机构极其夸张的门楣和台阶。
死刑犯的名字都是提行另起式的,名字被大一些的黑体字标识出来,呆头呆脑的,就像是匿身于一个毫不起眼地域的居民,被火眼金睛发掘出来了,把他们集合起来,成为黄泉路上的一帮乌合之众。
后面的宋体字是陈述其斑斑劣迹。
叙述是节制的,有档案语言的显著特征,用后果说话,以危害说话。
体制最爱使用的形容词在这里几乎因为节制的原因被大幅度的裁除了,只剩下“丧心病狂”、“民愤极大”、“危害极大”、“影响极坏”等等,语焉不详,但阅读者明白,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找不到很恰当的词汇了,说明这个罪犯的行为已经越出了汉语既定词汇的圈定范围,罄竹难书嘛,想象的翅膀被打开,接下来是阅读者自己空飞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注意到布告的下面,那是一个巨大的徽记和一个更大的毛笔画出的勾,均使用套红印刷。
PS的制版工艺是先进的,它套出的红色均匀而平稳,但是过于平稳,就像一个毫无起伏和变化的程序。
比如,当那支毛笔以书法的笔触即将收笔时,就出现了某种“枯笔”的高超笔法,这就是说,这里的颜色应该逐渐变浅才符合毛笔的策略和技术。
笔从血色深处返回,与刚才述说的名字隔行而望,而立。
然后,一切就结束了。
读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上面提到的那些名字的实体,已经在我们阅读之前几个小时被粉碎了。
现在,他们之所以还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着,成为黑体字的脑袋和宋体字的身体,毫无光泽和立体感地被吊立在纸面,只能是配合纸质死亡的一种需要。
几天以后,它们才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广告纸淹没,入纸为安,直至彻底消失,无声无息。
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幼年时看布告的情形。
那是一个铅字泛滥的时代,看到不断张贴枪毙人的布告、大字报以及血写的申诉书,好像都伴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赶忙簇拥在高高在上的布告周围,大家自发地排开,很自然地排成了一组弯曲的朝阳花队形。
我那时大约7岁,识字不多,看到“鸡奸犯”三个字时很是担心自己理解岔了,但不大好意思问大人。
“气焰嚣张”、“现行反革命”、“十分猖狂”、“疯狂复辟”、“变天账”、“偷听敌台”等等词汇和词组是熟悉的,因为阅读一次就等于复习了一遍课文里的词汇。
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出自法院的印刷品。
这项出自德国人古登堡的创世纪技术,使铅与火的辨证在炼丹术之后,终于得到了正本清源。
纸有一张《人民日报》大小,但纸质比较薄。
宋体的铅字印刷物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威严,就是说,你说出的话一旦变成宋体铅字,无论你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自于自己。
它似乎应该是来自一个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的地方,一个令黑夜与白昼交替而行的时间无法正常运转的巨大的暗室。
字字千钧,铅字只能用华丽的普通话高声朗读,并从单声道的高音喇叭里汹涌出来,才配得上其字义的威严。
铅字在纸面的凸凹感是那样的强烈,具备一种力透纸背的雍容气度。
字体纷纷向纸的反面塌进去,仿佛力道要挣脱纸张的约束,它正在锲进墙壁,并企图勒石为碑。
若干年后,我读到瓦尔特·本雅明在《单行道》里的一段话,他指出:“若干世纪以来,文字经历了从直立慢慢躺倒的过程:最初是直立在碑石上,之后半卧在倾斜的书桌上,最后终于在印刷书籍的床上躺下来。
而今天,文字又开始慢慢站了起来。
”这就是说,使用宋体字铺排出来的事件,具有一种正式、尊严、无法遮蔽的意味,它的笔画具有刀的锋锐与熟铜般的韧性,它几乎是体现强力意志的一种文字,一种无须讲道理的载体,或者说,它摆渡的自然是真理,久而久之,连这种字体也成为了权力的秘书。
因此,凡是与之产生抵牾的思想,选择是如此的苛刻,要不然立即缴械投降,要不然立即被绞为齑粉。
我进一步联想到我的学习课本,正文是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的内容,一律采用宋体字,其中要求学生识记的法律条款。
楷体字部分是阅读课文,其功能是说明、补充、拓展正文的内容……那时的布告竟然有三个感叹号并置的使用手法,小一号铅字大小的感叹号的脑袋与身体是分家式的,这样一看就是一排被钢丝挂起来的人。
浓厚的油墨变得十分的无计划和奢侈,使字体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水灵而油头粉面。
估计是印得很急,油墨里加了过量的“燥油”以求速干,于是,字体裹挟着尚未全干的效果和训令,在纸上大面积地漫漶,并且立竿见影地营造出迅捷的钢铁手腕。
记得我用手抚摸过这样的布告,手掌感到了它的坚硬,它毫不光滑,容易让抚摸的动作产生巨大的摩擦系数,而且,弄得我一手黑。
后来我进一步知道,铅墨的毒性是很大的。
有意思的是布告上面的那个血红色的大勾和大叉。
作为小学生,我太熟悉这个勾和叉对我的作用了。
我的作业本上总是遍布着很少的勾和很多的大叉,我一直把那个大勾视作一把兵器谱中的勾镰刀,至少是农民手里的锯齿镰刀,而那个叉就是一双阴阳剑。
它们彼此配合默契,植物以及软弱的喉管一闪即断。
比如,你刚刚翻越了那个勾,但你完全可能被所谓的成功劈成两半。
勾与叉是不可捉摸的,它们甚至具有一种彼此异型的品行。
学生时代的我,在它们呼啸的破碎空间里延宕和喘气,并苦苦构思着如何把叉涂改成勾的秘密工艺。
我不愿被绞碎,我必须从勾上翻越过去。
因此,当我看到布告像批改的作业高挂出来时,同样没有放弃涂改它们的念头。
这种幼稚的研究对7岁的我来说,是细致而饶有兴味的。
后来我还发现,那个大勾和大叉是在黑色印刷完成后补印上去的。
它们的模子是硬木头雕刻成的。
何以见得呢?因为所有的布告上大叉和大勾均是一致大小,它们的干燥性与黑墨并不一样,往往是黑墨透亮,而红色像淤血。
多年以后,当我在单位办理辞职手续时,盖完了十几个章,我猛然发现,小官员在上面的签字尚墨水淋漓,而硬木雕刻的大红公章印痕已经提前干燥并冷却下来了。
这就是说,木头与血色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与那些掌握着木头印章的人一样,他们是干燥和冷却的,酝酿着一肚皮粘乎乎的红汁液。
因此,木头模子具有的吸食性,以及在压力之中的反弹力,均在布告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笔锋以昂扬而亢进的刀路从名字上切过去,凡是被红色覆盖的字体立即被褪去了油墨的神光,浮在纸面,从一个侧面看过去,这些字就像是死鱼,把“鱼肚白”呈现出来。
而没有被红色切到的黑字却以空前的黑闪进了纸背。
这个时候,才从远处穿来凄厉的声音。
大人们说,枪毙开始了。
这样的布告要张贴很久,谁也不敢动一动。
直到它们被风揭下来,揉软,扔出去,遍地乱滚,像一件破烂的尸衣,碎裂在昏暗的街头……当一阵狂风再次把它们抛向高处时,我似乎听到了黑字被肢裂的叫声。
处在一个阶级的热烈专政时代,我被布告培养出来的“细读”习惯,并不意味着我将反对法律的正义,以及对那些玩忽职守、草菅人命者的死刑判决的非议。
他们是罪不容赦。
何况,本人绝对不是西语的“人权鹦鹉”,各位不要以为我在犯以偏概全的习惯性毛病。
如果说铅字时代的布告与激光照排时代有什么相同的话,那就是,它们好像都没有错别字。
它们是正确的。
是一直正确的。
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掌握这些权力的少数人,造成了“微乎其微”的过失。
比如,一个冤案终于平反了,但交给死者家属的平反通知书,一般都是稀稀疏疏的一张,字体是小5号宋体,你不用放大镜就几乎难以辨认这是自己亲人的某种缩小,以及体制大度和谦逊的错误改正。
这几乎是说,现在的宋体字对那个早已经被粉碎的黑体字脑袋,诉说着“你不该被粉碎、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正确”的结论。
因此,每当我看到现在这些PS版印刷的布告时,除了觉得它们似乎更干净、字体边缘更锋利以外,我从来没有发现这些扁平的字体具有丝毫的活力。
这个事实提醒我,每当听到一些文人说,一见到汉字就诗意飞扬的时候,我就想,不知道他们眼中的汉字,是宋体还是黑体?是从高音喇叭里汹涌出来的,还是来自于想象中墨水的咆哮?——《青年作家》2007年4期“身体政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