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严禁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共场所管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市场监管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是指供社会公众进入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工具、商场、市场、影剧院、体育场馆、宾馆酒店、餐饮场所、医疗机构、学校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利的原则,服务于公众利益,不得歧视、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第四条公共场所管理责任主体为场所经营管理者,场所经营管理者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卫生、秩序。
第五条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公共场所进行整改或停业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条公众应当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规定,不得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扰乱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和环境卫生。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七条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场所的安全监控、警示标识、消防设施的维护,并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必要的防护装置,如扶手、栏杆、护栏等,确保人员安全。
第九条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设置明显的灭火设施标识,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确保灭火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公共场所应加强对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存储、使用、运输制度,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卫生管理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应统筹规划和管理卫生设施,保持场所的清洁卫生,提供卫生纸、洗手液等必要的卫生用品。
第十二条公共场所应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场所环境干净整洁,垃圾应分类投放,并设置明显的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指示牌。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食品销售者应持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严禁出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
第四章秩序管理第十四条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指示人员进出和通行的路线,确保公共场所的通行秩序。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公共安全是指防范和化解危险、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和能力。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与执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
一、基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最高法律,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权力机构、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法律的基本原则。
宪法全文共11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制,同时规定了国家的职责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基础性的治安保障法,主要规定了治安处罚的情形和程序。
法律规定3种行政处罚措施,分别是行政警告、拘留和罚款。
同时,该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货物也有明确的规定。
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消防行政管理的法律基础。
该法规定了消防安全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即监督消防安全、制定消防安全规划、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等。
此外,《消防法》还规定了建筑物、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条例》是对《消防法》的详细规定和具体实施细则。
该条例规定了各种类型建筑物、场所建设时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对火灾调查和处理、消防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
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律的基础,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组织、管理、行驶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
法律规定了各种交通行驶规则,明确了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各项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办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安全法》是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宪法”。
该法规定了铁路安全管理的体制、职责,明确了铁路运输安全求组织和管理的质量要求和条件。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旨在规范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领域的权责分配,包括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原则和措施、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损害的责任和处罚等方面。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知识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知识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知识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危害公共安全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指以危险的方式威胁、破坏或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以下是对该罪名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范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危险的方式,对公共安全进行威胁、破坏或破坏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故意制造、放置爆炸物、有毒物质等危险物品,威胁公众安全;2.故意破坏、破坏公共设施,如桥梁、道路、铁路等;3.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4.非法占用、破坏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等;5.故意扰乱社会秩序,制造骚乱、暴力事件等。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后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后果十分严重,可能导致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1.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死亡;2.破坏公共设施,影响正常社会秩序;3.引发社会恐慌,导致社会不稳定;4.给公众带来严重心理创伤。
因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和惩罚。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责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14条的规定,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会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轻微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加强危害公共安全的预防与应对针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加强预防与应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2.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防范恶意破坏行为;4.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查和管理。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是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安宁。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的行为。
例如,在飞机、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破坏、纵火、爆炸等危害行为,严重威胁乘客和乘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场所安全的行为。
例如,在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实施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给公众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危险。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设施安全的行为。
例如,在桥梁、隧道、水库等公共设施上实施破坏、炸毁等行为,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交通设施安全的行为。
例如,在道路、铁路、水域等公共交通设施上实施破坏、纵火、炸毁等行为,给公众出行带来极大的危险。
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行为。
例如,散布传染病、投放有毒物质等行为,给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以上几种情形,我国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法律制裁。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犯,司法机关将根据其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依法做出相应的刑事处罚。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一旦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将给社会和公众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安宁。
综上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安宁。
希望广大民众能够增强法治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禁止性法律规范
禁止性法律规范禁止性法律规范是指对某些活动、行为或物品进行禁止或限制的法律规定。
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和个人权益,并促进社会健康、安全和稳定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止性法律规范。
1. 禁止赌博:赌博会导致人们沉迷,破坏个人、家庭和社会稳定。
因此,各国大多数都实行禁止赌博的法律规范,以防止赌博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禁止毒品: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以禁止生产、贩卖和使用毒品。
毒品的滥用会导致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3. 禁止性交易:性交易不仅违反道德伦理,而且可能导致性别剥削、人口贩卖和性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各国都规定性交易是非法行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打击。
4. 禁止恶意侵害他人的人身安全:各国都有法律规定,禁止人们对他人进行暴力、伤害、虐待等行为。
这些法律旨在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5. 禁止侵犯他人财产权:各国都有法律规定,禁止人们进行盗窃、抢劫、盗用他人财产等行为。
这些法律规范保护了人们的财产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6. 禁止破坏公共秩序:各国都制定了法律规定,禁止人们进行暴力、冲击、骚扰、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
这些法律规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7. 禁止污染环境:各国都实行了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禁止人们进行污染环境的行为。
这些法律规范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8. 禁止侵犯知识产权:各国都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权益。
禁止侵犯他人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维护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禁止性法律规范是为了保护社会和个人的利益与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与和谐。
这些规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
在实施禁止性法律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规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
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
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类型,主要是针对那些以危险的方法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规制和惩治。
下面将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包括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武力恐吓、骚扰等行为。
其中,爆炸罪是指故意以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爆炸造成爆炸物损害、人员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放火罪是指故意纵火或者野火蔓延造成严重火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向公共场所或者其他可能危及社会公众的场所投放危险物质,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行为;武力恐吓罪是指以武器、爆炸物品、毒害物品或者其他危险方法,以及其他危及人身安全的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骚扰罪是指以滋扰、骚扰、恐吓等方式,妨害他人生活、工作秩序,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
其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施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
个人作为一种主体,指的是以个人名义或个人行为对公共安全进行威胁破坏的行为。
个人在实施此罪时,往往是以个人意愿、动机为驱动,以个人行为为基础,以达到满足个人的其中一种目的或满足其中一种个人情绪需求为目的展开行动。
组织作为另一种主体,指的是以非个人名义组织活动的集体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有预谋的,可能是因一些利益博弈、政治目的等因素催生的,具有明确组织或共谋的一定模式。
再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触犯后果不仅是直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还包括对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破坏。
由于侵犯公共安全可以导致重大的社会后果,对此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非常大。
对于侵犯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社会因此产生不安定的现象,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刑法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实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制度。
最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需要进行法律救济和惩治。
对于侵犯公共安全的行为,不仅需要对其实施者进行适当的刑事处罚,还需要对其造成的后果进行追究和赔偿。
公共秩序维护法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法律保障
公共秩序维护法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法律保障公共秩序维护法 - 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法律保障概述:公共秩序维护法是一项旨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安全的法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共秩序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本文将就公共秩序维护法的目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公共秩序维护法的目的公共秩序维护法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安全。
具体而言,它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公共秩序维护法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过程中,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
2.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
公共秩序维护法通过规范和管控行为,防止和打击犯罪行为,维持社会的安宁与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 促进经济发展:公共秩序维护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它通过打击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和个人的正常经营和生产活动,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公共秩序维护法的内容公共秩序维护法以具体的法律条文形式体现出来,旨在规范和约束行为,确保社会公共秩序的顺利运行。
下面是公共秩序维护法常见的内容和相关条文:1. 公共场所秩序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维护是公共秩序维护法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包括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禁止扰乱公共秩序、禁止聚众滋事等方面的规定。
2. 社会安宁保护:公共秩序维护法也涉及到对社会安宁的保护。
法律对于妨害社会安宁的行为,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盗窃、抢劫等进行明确的禁止和打击。
3. 网络秩序维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和秩序成为公共秩序维护的重要一环。
公共秩序维护法对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进行了规范和打击。
4. 治安管理:公共秩序维护法也关注治安管理,包括户籍管理、人员出入境管理、刑事案件处理等方面的法规。
三、公共秩序维护法的重要性公共秩序维护法在社会管理与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公共秩序维护法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危险方法的含义。
危险方法是指以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方式进行行为,例如,以暴力、恐吓等手段实施破坏、纵火、放毒等行为,或者以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方式危害公共安全。
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其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对象是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共利益和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危害公共安全罪所危害的对象正是这些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一旦发生此类罪行,其社会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需要依法予以严惩。
在我国刑法中,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可见,我国对这类行为是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程度是非常严重的。
由于其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
重大损害,因此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而且,这类行为往往是有预谋、有组织的,其危害性更是不可小觑。
因此,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严惩此类行为,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项严重的罪行,它严重影响社会秩
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依法予以严惩,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广大公民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态,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是指规范公共安全领域活动行为、保障公共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立法背景、主要法律法规和重要法律条款等方面介绍公共安全法律法规。
立法背景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的立法背景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立即制定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社会的安定和有序。
此后,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国家陆续制定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中国的一个专门针对治安问题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规定了保护人身、财产、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措施和细则,如加强安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惩治违法行为等。
该法明确规定了公共安全领域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法律哲学思想的总结,并对罪与法的重大关系做出规定,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和治安秩序。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等主要原则,都是保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
刑法将涉及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分为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几类,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同时,刑法还明确规定了保护公共安全的特别条款,如阻碍消防灭火或者危害消防安全、危害铁路安全等。
交通运输安全法交通运输安全法是国家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制定的一部综合性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交通运输安全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等,同时规定了交通行业中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建设交通安全设施,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等。
交通运输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预防交通事故、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的严重后果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后果是要根据构成罪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认定(一)该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区分两者的标准是使用危险方法实施犯罪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如果行为人使用的危险方法是杀人、伤人或毁坏公私财物,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该罪;如果其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二)该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1、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但后者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后果才构成犯罪;前者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
2、主观方面前者是犯罪的故意,后者由过失构成。
在司法实践中,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的上述犯罪难以区分。
两者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均已预见,并且都不希望结果发生。
但前者虽不希望却未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侥幸任其发生,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后者行为人则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只是过高地估计和轻信了这些条件,才使得危害结果未能避免,发生这种危害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一)《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者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严禁非法聚集的法律依据
严禁非法聚集的法律依据非法聚集是指在没有取得相应许可或者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多人集结或者聚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对公共秩序、社会安定等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来严禁非法聚集。
一、中国法律对非法聚集的规定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非法聚集的行为属于非法集会的范畴。
该法明确规定:“无照经营、游行示威、结伙滋事、聚众斗殴、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进行活动,或者以其他形式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妨碍交通或者破坏开展生产、工作、经营等活动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煽动非法集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美国法律对非法聚集的规定在美国,非法聚集行为被称为“unlawful assembly”,具体法律依据因各州而异。
以加州为例,《加利福尼亚州刑法典》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了非法聚集的法律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合众之心下,出于共同目的而聚集在一起,在现场人数相当众多,当下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暴力之行为者,即构成非法聚集行为。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非法聚集者,加州法律规定可以判处90天以下的监禁或者罚款1000美元以下。
同时,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对和平集会的保护。
这意味着,只有在非法聚集中涉及暴力、破坏等违法行为时,才可以对其进行惩罚。
三、英国法律对非法聚集的规定根据英国法律,《公共秩序法》和《法定集会法》对非法聚集行为进行了规定。
根据《公共秩序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任何公共地方以任何方式组织非法集会。
而根据《法定集会法》第一条的规定,公众在进行集会之前,必须向当地官员提前提交集会计划,得到许可。
禁止非法侵犯公共安全
禁止非法侵犯公共安全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公共的场所,任何人都有权利享受公共安全带来的保障。
然而,违法犯罪的行为却时常破坏着公共安全的正常运行,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破坏是不可缺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禁止非法侵犯公共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非法侵犯公共安全呢?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行为:1. 熄灭公共秩序之火熄灭公共秩序之火是指干扰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比如煽动暴力、破坏公共设施和交通工具等。
这类行为损害了公共的安全感和社会的稳定性,严重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甚至事件引发社会动荡。
2. 侵害公共财产侵害公共财产是指恶意损毁或盗窃公共场所的财物行为。
这类行为不仅侵害了公共财产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公众利益,而公众利益的维护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底线。
3. 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制造恐慌、恐吓等行为,制作和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如毒品、液体炸弹、枪支等。
这些行为一旦得逞,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那么,禁止这些非法侵犯公共安全的措施应该包括什么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公共安全的保护:1. 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是维护公共安全的基础。
必须针对具体的非法侵犯行为,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和惩罚机制,从大力打击违法犯罪现象,使得民众能够安心乐业。
2.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有效防范侵犯公共安全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预防非法侵犯公共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加强业务经验和应急处置培训为了更好的防范非法侵犯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加强业务经验和应急处理的培训。
在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能够迅速、果断地应对,及时解决非法侵犯公共安全的紧急情况。
4. 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公共安全是一个群体的问题,必须采取联防联控机制,集思广益,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
十大影响公共安全的法规解析
公共安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为了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公共安全。
以下是十大影响公共安全的法规解析:1.刑法:刑法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础法律。
它明确了各类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如杀人、放火、爆炸等,刑法提供了有效的打击手段。
2.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侦查、审判和执行程序。
通过明确司法机关的权力边界和程序规则,刑事诉讼法确保了犯罪案件的公正、合法处理,从而维护了社会的公共安全。
3.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如扰乱社会秩序、寻衅滋事等,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些处罚可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
4.消防法:消防法明确了建筑物的消防要求和消防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
它要求各类建筑物必须安装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以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交通法规:交通法规对道路交通行为进行了规范管理,包括交通信号、驾驶证、行车规则等。
严格执行交通法规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6.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企业必须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这项法规的实施有效地预防了一系列职业病患者的增加,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7.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该法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
8.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和监管的要求。
它保障了公众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权益,防止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公共健康和安全。
9.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管理要求。
它推动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保障了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10.网络安全法: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一大挑战。
禁止非法行为的承诺书
禁止非法行为的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为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保障公共安全,防范各类非法行为,特此签署《禁止非法行为的承诺书》,承诺如下:
一、不从事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参与任何危害社会、损害公共利益的活动。
二、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卖淫嫖娼、涉毒活动,不传播、制作、贩卖淫秽、暴力、恐怖、邪教等违法信息。
三、不散布、传播虚假信息、不恶意抹黑、攻击他人,不进行不当的商业竞争、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四、不破坏、污染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非法占用公共资源,不侵害他人环境权益。
五、不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攻击、侵犯网民合法权益,不从事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行为。
六、不从事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触犯刑法和治安管理法规。
七、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
特此承诺,并做出严肃的自我监督,如有违反以上承诺,愿承担法律责任。
- 1 -。
以下哪项不是危害公共安全
一、以下哪项不是危害公共安全有下列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二)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危险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够刑事处罚的;(三)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四)经营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供群众聚集的场所,违反安全规定,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五)组织群众集会或者文化、娱乐、体育、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六)违反渡船、渡口安全规定,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七)不听劝阻抢登渡船,造成渡船超载或者强迫渡船驾驶员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航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八)在铁路、公路、水域航道、堤坝上,挖掘坑穴,放置障碍物,损毁、移动指示标志,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二、行为犯与结果犯有什么不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在结果犯中,行为人着手实施该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后,只有导致了该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法定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该犯罪结果的,不构成犯罪既遂。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成立既遂是否要求发生结果为标准,以发生结果为既遂条件的称为结果犯,不以发生结果为既遂的犯罪称为行为犯。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哪些罪名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什么是指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六个严禁内容
六个严禁内容在许多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当的行为和内容。
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规定来限制这些行为和内容的传播和发布。
本文将介绍六个被严禁的内容,包括暴力、色情、赌博、恐怖主义、虚假信息和违法行为。
1. 暴力内容暴力内容包括血腥、残暴、暴力冲突等激烈的画面和描述。
这些内容可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有可能鼓励暴力行为的发生。
因此,许多国家都明确规定禁止传播和宣传暴力内容。
暴力内容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漫画、小说等。
人们应当自觉抵制这些内容,不参与传播或者转发相关的暴力内容,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 色情内容色情内容指含有裸露、性暗示、性行为等内容的表现形式。
这些内容对社会风气和个人道德有着不良影响,尤其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有可能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许多国家都对色情内容的制作、传播和观看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在互联网时代,色情内容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等渠道传播色情内容,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保护公众利益,我们应当共同抵制色情内容,避免点击和传播此类信息。
3. 赌博内容赌博内容是指有关赌博游戏、贩卖赌博工具和宣传赌博活动的内容。
赌博活动的不良影响广泛存在,它会引发个人赌博成瘾、家庭破裂、社会治安问题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赌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并禁止传播相关的赌博内容。
在网络时代,赌博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赌博网站、赌博手机应用等渠道进行赌博内容的宣传和传播。
为了避免被卷入赌博活动中,我们应当远离赌博内容,坚决抵制赌博的诱惑。
4. 恐怖主义内容恐怖主义内容是指对恐怖活动进行宣传、美化或支持的内容。
恐怖主义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暴力手段达到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因此,大部分国家都明确规定禁止传播和宣传恐怖主义内容。
妨害公共安全罪
妨害公共安全罪
妨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故意投放危险物质、故意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
通信设施、故意制造、故意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在我国法律中,对于这些行为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首先,故意投放危险物质是指故意向公共场所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人员伤亡或
者财产损失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国刑法对于这种行为做出了严厉的惩罚,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其次,故意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通信设施也是一种严重妨害公共安
全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危害,还会给整个社会交通系统带来严重的瘫痪。
因此,我国刑法对于这种行为也做出了严厉的规定,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最后,故意制造、故意散布虚假恐怖信息也是一种严重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引起社会的恐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国刑法对于这种行为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总之,妨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
对于这种行为,我国刑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事情,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治安管理的⾏为有哪些违反治安管理⾏为的种类如下:扰乱公共秩序的⾏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为。
侵犯⼈⾝、财产权利的⾏为。
妨害社会管理的⾏为。
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为有哪些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违反治安管理的⾏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为的种类如下:扰乱公共秩序的⾏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为。
侵犯⼈⾝、财产权利的⾏为。
妨害社会管理的⾏为。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外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外罚。
⼆、违反治安管理的⾏为对他⼈造成损害的1、⾏为⼈或者其监护⼈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第⼀章第⼋条:违反治安管理的⾏为对他⼈造成损害的,⾏为⼈或者其监护⼈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第⼆章第⼗⼆条:已满⼗四周岁不满⼗⼋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四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严加管教。
(3)第⼆⼗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的,从重处罚:(⼀)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违反治安管理的;(三)对报案⼈、控告⼈、举报⼈、证⼈打击报复的;(四)六个⽉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3、扩展资料: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为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为都可能给他⼈造成财产的、⼈⾝的损害。
这些⾏为兼具⾏政违法性和民事侵权性双重特征。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殴打、伤害他⼈、盗窃、骗取公司财物等等。
对于此类违法⾏为,除了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其⾏政法律责任,予以警告、罚款乃⾄⾏政拘留的处罚外。
对造成被侵害⼈⼈⾝、财产等合法权益损害的,还应当依照有关民事侵权法律的规定由责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违法⾏为⼈给予应有的惩戒和教育,⽽且充分保护被侵害⼈的合法权益。
公共秩序维护法案
公共秩序维护法案公共秩序维护是一个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本要求,有效维护公共秩序是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有序进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探讨公共秩序维护法案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矛盾与问题也随之增多。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不少国家都纷纷修订完善了公共秩序维护法案。
公共秩序维护法案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旨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和利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内容公共秩序维护法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共秩序维护法案通过规定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明确禁止任何破坏他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
该法案规定了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的行为将予以法律制裁,为每个公民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2. 维护社会公德:公共秩序维护法案要求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权益,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禁止不文明行为、妨碍公共交通、扰乱社会秩序等规定,使社会秩序更加和谐有序。
3. 管理集会示威活动:通过规定集会示威的管理办法,保障公民享有合法的集会示威权利,并要求其在活动中维护社会安定。
公共秩序维护法案规定了集会示威的举办条件、程序和安全管理要求,以确保公民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诉求,同时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秩序。
4.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公共秩序维护法案加大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规定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和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了公共秩序的维护和治安的稳定。
三、意义公共秩序维护法案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 保障公民的安全和权益:公共秩序维护法案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并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
公民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益,同时受到法律的保护,提高了社会安全感和法治意识。
2. 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公共秩序维护法案通过规定行为准则,禁止各类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法律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的基本特征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1)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a :b :(2)我国最高的立法机关:2.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什么是国家强制力?(2)为什么要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布置阅读(2)举例说明不同规则的约束力不同,对象有区别(3)主要表现: ab4.法律的含义: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区别:(1)布置阅读,注意两者的三点区别:(2)边讨论,边列表进行区别对比(3)小结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1)布置阅读:(2)启发提问:3.全面准确认识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必要性4.小结:一、法律严禁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1.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1)原因:(2)准则:2.法律严禁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1)有哪些法律管社会公共秩序?(2)公共秩序包括哪些内容?(3)法律是怎样维护公共秩序的?a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b 法律维护公共场所秩序c 法律维护交通工具上的秩序二、法律严禁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1.维护公共安全利国利民(1)什么是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2)维护公共安全有什么重要性?2.法律严禁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1)违反的行为(2)违反的行为(3)违反的行为(4)违反的行为总结: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维护公共安全?三、法律严禁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1.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管理秩序?(1)什么是社会管理秩序?(2)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有何重要意义?2.法律严禁的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哪些?(1)(2)(3)(4)一、法律规定经济制度1.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1)法律规范和保障社会经济秩序首先表现为什么?(2)宪法规定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3)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各自在国民经济中处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我国法律如何对待它?2.法律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1)什么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2)为什么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重点介绍了几部法律?各自管理哪方面的事情?(2)其他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1.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1)经济活动为什么需要基本规则?(2)法律规定的经济活动的规则及其含义是什么?平等含义公平含义诚实信用含义2.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有哪些?(2)参与者各自应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三、依法打击经济犯罪1.依法打击侵犯公私财产犯罪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包括2.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打击走私犯罪什么是走私?走私有什么危害?(2)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有哪些表现?(3)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有哪些表现?(4)打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税收的地位“哪些行为是危害税收征管犯罪?3.打击其他经济犯罪一、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些内容?2.法律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2)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3)培养社会道德风尚为什么离不开法律的制约?3.法律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2)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二、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1.法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性措施思想道德建设法律对教育事业科学文化建设2.法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性措施(1)促进性措施:(2)江泽民对此提出了什么要求?3.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4.我国法律禁止和制裁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一、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1.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含义及两个具体表现(2)人们接触得较多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1)(2)(3)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1.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环境问题有什么重要性?(2)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含义: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2)(3)(4)三、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努力提高环保意识2.认真落实环保行动(1)青少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2)青少年要学会依照法律法规处理环境问题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1.为什么青少年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1)为什么?(2)法律可以为之做什么?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1)为什么?(2)国家可以为之做什么?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名称:第一部《》(2)保护的对象:4.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首要原则)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三、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那里能力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2)什么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2)(3)(4)第七课依法制裁违法犯罪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1.违法行为的含义⑴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3月16日凌晨5时 左右,石家庄棉纺三厂宿舍等 4处接连发生爆炸。经公安机 关调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犯 罪分子制造的爆炸案,这次爆 炸案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 伤。
爆炸案发现场
2001年3月 23日,犯 罪疑人靳 如超在广 西落网。 4月29日,河北省高级人 民法院,判处靳如超死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0年12月25 日,洛阳东都 商厦发生特大 火灾,
造成309人死 亡,275万多 元的财产损 失。
洛阳大火其中原因很多,但 如果当时四楼的消防通道未被锁 死的话,就不会造成309条无辜生 命的死亡。请问商厦领导对此要 不要负法律责任?为什么?
2001年8 月22日, 王成太 (违章电 焊引发 大火)、 原东都商厦总经理李志坚等23名被 告分别在洛阳市中院和涧西区法院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至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 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 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
根据上述事例并结合教材,思考: 1、什么是公共安全?
2、法律维护公共安全有何重要意义?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 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一早走之前端过来的。这个急性子,她担心自己今儿个来不及做,昨儿个晚上就做好了呢!俺闻着很香,就听她的没有再做凉 菜。”郭氏说:“嫂子是很会做凉菜的,而且每次都是早早就做好了。这凉菜入味儿了,就更香啦!”青海听了这话,赶快夹 几根芥菜丝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裴氏笑着说:“看看,青海等不及了吧!好啦,大家先吃着哇。饺子很快就煮好 了!”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大水饺也端上来了,大家挪开菜盘子摆上大水饺。看着强作欢颜的秀儿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和耿兰, 郭氏的肚子里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溢着浓香的饺子怎么也难以下咽。裴氏伤感地与丈夫交换一下眼神。耿憨心疼地看看女儿, 又理解地看看郭氏,故作爽朗地大声说:“都是一家人,大家客气个啥呢!这八月十五的饺子啊,咱们可一定要吃好!秀儿, 你也别张罗了,过来坐在你娘和你大娘的中间,大家快趁热吃哇!”又转头对郭氏母女说:“嫂子,兰兰,多吃点儿啊!这饺 子馅儿怎么样?吃着可香?”郭氏赶快笑着说:“挺好啊,很香呢!”耿兰也说:“比俺娘和的馅儿还好吃呢!”秀儿刚坐下 来,听到耿兰这样说,就给她的碗里夹了几个饺子,亲切地:“好吃就多吃点儿啊!”又偷偷地对郭氏说:“大娘,俺告诉你 一个秘密,这饺子馅儿可是俺一手和的呢!”裴氏笑着说“看看,就怕埋没了她的功劳!不过也是啊,秀儿这和馅儿的手艺是 比俺强呢!”耿憨的笑声更大:“咱们秀儿的其他手艺也不比你差啊!”又转头问俩儿子:“青山青海你们说,娘和姐姐,谁 和馅儿的手艺好?”青山说:“娘的手艺好,姐姐的手艺也不错,总之,都好,都很好!”青海则继续大口吃着饺子,点点头 说:“哦,哦,是都很好!不过,不过„„”又吃一个饺子,这才说:“不过,姐,俺吃得这么香,足以说明,你和馅儿的手 艺比娘更好!”青海可爱的吃相和调皮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郭氏心里明白,自己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给大家添堵,她按捺 下自己满心的焦虑和不忍,笑着说:“秀儿这和馅儿的手艺实在是好啊,大娘一定要多吃几个呢!”裴氏和秀儿赶快抢着给郭 氏的碗里夹饺子。郭氏忙说:“俺自己来,俺自己来,你们娘儿俩也快吃啊!”52第九十回 钟情苦等心上人|(青梅竹马情意 深,历经岁月却弥新;淡看同龄做爹娘,钟情苦等心上人。)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董家成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大儿子大壮了。 他知道,这娃儿打小儿就特别忠厚仁义,尤其对一起长大的耿英一往情深。耿英随爹爹和兄弟外出这些年来,大壮的思念和担 心是与日俱增啊!这大黑天儿的,大壮到哪儿去了呢?董家成站在门口往南望去,自家的水田就在距离小河不远的地方。丰收 在望的苞米即将成熟了,赶着骡车去收获时,需要把旁边路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 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物遭 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 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刑。”
10月7日,合江县人民法院 依法对4名责任人梁应金、周守 金、梁如兵和石萍作出一审判决。 4被告犯交通肇事罪,并且情节 特别严重,性质恶劣,应予依法 从重处罚。法院依法判处梁应金 有期徒刑7年、周守金有期徒刑 7年、梁如兵有期徒刑7年、石 萍有期徒刑5年。
; ; ; ; ; ; ; nsr
2001年4月至12月,声势浩大的 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轰 轰烈烈地展开。 据公安部统计,各地公安机关 共查处涉爆涉枪11.1万起,处理违 法犯罪人员24.3万人;收缴非法枪 支150.1万余支,子弹1478.9万余发, 非法炸药885.4万余公斤及大量其他 非法危险品。
结合课本P20材料,回答“各抒己见”
公共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 注的重要问题,他关系到国家和 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 声誉。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 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 措施。
阅读教材19页事例,思 考:有人认为:王伟林只是在 飞机上的厕所里吸了一支烟, 并没有发生火灾,更没有导致 飞机失事,所以不应该被拘留, 只要教育一下就行了。你认为 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1、靳如超的行为造 成了什么后果?
2、靳如超的行为是 法律禁止的何种行为?
1988年1月7日,广州开往西安的 272次列车,旅客郭某携带汽油躲避检 查登上火车,因倾翻泄漏,碰上点烟 所扔的未熄灭的火柴,引发火灾,使 该节车厢迅速起火。火灾共烧死旅客 34人,烧伤旅客30人,导致京广线铁 路中断46分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 万多元。 请问:郭某携带汽油上火车 是何种性质的行为?
三名中学生傍晚放学回家, 途经一施工地段,见路中坑旁 挂有一盏红灯作警示标志,心 想搞恶作剧,便将围栏移开, 并将红灯打灭。致使下夜班回 家的某市民连人带车摔入坑中。
请问:三中学生的行为是何种 性质的?
练习 1、某中学生为了试验火车的威力, 在铁路上放置了一块水泥板,他的 行为是 (C ) A、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
2000年6月22日四川合江县发 生一起特大翻船事故,200多人全 部落水,其中130人死亡。
据调查,该船核载101人,实 载200多人,负载过重,驾驶员违 章操作,失去平衡而倾翻,此外, 该船年久失修,事故发生后又缺 乏必要的救生设施,以及其他原 因酿成此惨剧。
请问:谁应对此事件负法律 责任,他们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的?
第二课时 法律严禁破坏 公共安全的行为
前黄初级中学政治组
美国 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 大厦
高417米 110层 世界第四高楼
2001年9月11日
遭到恐怖分子劫 机撞击,先后坍 塌。造成3100多 人死亡
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发 生特大中毒案,造成200多人中毒, 其中38死亡,警方经过78小时的侦 查,将犯罪嫌疑人陈正平抓获
B、违反公共场所管理规定的行为
C、违反水陆运输安全的行为 D、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行为
2、某录像厅老板为了防止有人逃票, 除留一小门进出外,把其余门窗用 铁条封住,且没有放置灭火器材。 他的行为违反了 ( B ) A、危险品管理规定 B、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C、水陆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D、施工设施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