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来源: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1990年卫生部药政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1999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2004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一、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要求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概念: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1、原料-是指处方中的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2、前处理-仅指投料前原料的鉴定、检验、炮制与加工。
在前处理中强调鉴定与检验,是为了确保投料的准确。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重要性及必要性: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中药品种的鉴定及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炮制及加工是中药制剂有别于一般天然药物制剂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炮制加工过程是否合理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的重要因素。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一)原料的鉴定与检验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为了保证投料准确,中药制剂质量均一,应对制剂的原料进行鉴定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1、鉴定与检验的依据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鉴定与检验的依据应为法定标准(国家标准):标准如有修订,应执行修订后的标准;如所用原料无法定标准,应明确药材基源,制定其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进行鉴定与检验。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1)中药材的法定标准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现行法定标准有《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和省、市、自治区的标准snU 陕西中药现代化网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颁附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药材标准收载于地方标准的,建议提供其标准复印件及检验报告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对药材进行自检时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查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2)提取物的标准 snU陕西中药现代化网附于本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出台
《要求》规定,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处⽅及临床使⽤⽅法的确定,需要有相关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药代动⼒学等研究结果的⽀持。
同时,注射给药途径应该是解决⼝服等其他⾮注射给药途径不能有效发挥作⽤时的剂型选择。
注射剂⽤药材⼀般应固定品种、药⽤部位、产地、产地加⼯、采收期等,以炮制品⼊药的应明确详细的炮制⽅法。
注射剂中所含成分应基本清楚。
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其单⼀成分的含量应不少于90%;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少于60%。
《要求》对注射剂的原料、辅料、制备⼯艺、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注射剂应建⽴⾊泽、pH 值、重⾦属(汞、铅、镉、铜)、砷盐、炽灼残渣、总固体、草酸盐、钾离⼦、树脂、蛋⽩质、鞣质、降压物质、异常毒性检查及刺激、过敏、溶⾎与凝聚试验等检查项⽬,注射⽤⽆菌粉末应检查⽔分。
此外,有效成分注射剂应对主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的种类及含量进⾏必要的控制。
原料(药材、饮⽚、提取物、有效部位等)、中间体、制剂均应分别研究建⽴指纹图谱。
明确结构的成分,应当在指纹图谱中得到体现,⼀般不低于已明确成分的90%,对于不能体现的成分应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处⽅中含有毒性成分或已上市单⼀成分药品的,应测定其含量。
注射剂质量标准中含测指标均应规定其含量的上下限。
《要求》规定,新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应进⾏⼀般药理学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制剂安全性试验。
如处⽅组成中含有⾸次⽤于注射给药途径的原料,还应提供遗传毒性、⽣殖毒性等试验资料,必要时尚需提供致癌性试验资料。
其处⽅中包含已上市注射剂的处⽅,且两者功能主治(适应症)基本⼀致,应增加已上市注射剂的阳性对照组,并注意两者之间剂量的可⽐性。
《要求》规定,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应当进⾏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
《要求》对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说明书和包装标签的撰写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指出,《技术要求》将促进中药、天然药物研制⼯作进⼀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质量管理,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有哪些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有哪些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制剂。
它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其生产要求也相对较高。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
一、药材的选择与质量控制1、来源稳定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的药材应来源稳定,最好有固定的产地和种植基地。
这样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因药材来源不同而导致的成分差异。
2、质量标准药材应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的规定,同时还应根据注射剂的特点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质量标准。
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害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严格检测。
3、炮制规范药材的炮制应遵循传统的炮制方法和现代的炮制规范,以确保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
炮制过程应严格控制,防止因炮制不当而影响药材的质量。
二、提取与纯化工艺1、提取方法应根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
同时,还应考虑提取效率、成本和环保等因素。
2、纯化工艺提取液需要经过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无效成分。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醇沉法、水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超滤法等。
纯化工艺应能有效地提高有效成分的纯度,同时尽量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3、工艺参数优化提取与纯化工艺的参数,如温度、时间、溶剂用量等,应通过实验研究进行优化,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三、制剂工艺1、剂型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等。
2、配液在配液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液的pH 值、渗透压、稳定性等指标,确保药液符合质量标准。
3、灌装与封口灌装和封口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采用先进的灌装设备和封口技术,保证产品的无菌性和密封性。
四、质量控制与检测1、中间产品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的中间产品进行检测,如提取液、纯化液、半成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为科学规范和指导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研究工作,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并于近日印发。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7]7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科学规范和指导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研究工作,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七年十二月六日附件: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为促进中药、天然药物研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新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一、概述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不同于传统剂型,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用药经验对注射剂处方组成的配伍及配比的指导作用有限。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开发需要通过研究充分说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必要性,并保证其质量的可控性。
二、立题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处方(配伍及配比)及临床使用方法的确定,需要有相关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结果的支持。
同时,根据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的原则,注射给药途径应该是解决口服等其他非注射给药途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的剂型选择,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研发应符合临床治疗和药物性质的需要。
应该提供充分的依据说明注射给药优于其他非注射给药途径,应在有效性或安全性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
2.应与已上市的其他同一给药途径、同类功能主治(适应症)的注射剂进行比较,在有效性或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12页精选文档
附件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指导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深入研究,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根据《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国食药监办[2009]28号)和《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结合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实际情况,制定本基本技术要求。
一、药学研究(一)原料1.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2.中药注射剂处方中的原料应为具有法定标准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提取物、药材、饮片等。
无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应建立其质量标准,并附于制剂质量标准后,仅供制备该制剂用。
3.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
应固定药材的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贮存条件等,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并加强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种植(GAP)的药材。
药材标准中包含多种基原的,应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基原的药材。
无人工栽培药材的,应明确保证野生药材质量稳定的措施和方法。
如确需固定多个基原或产地的,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并保证药材质量稳定。
处方中饮片的生产企业、炮制方法和条件应固定,药材来源及饮片质量应具有可追溯性,药材的要求同上。
4.中药注射剂所用原料应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其质量标准,必要时增加相关质量控制项目,如指纹图谱、浸出物检查等,以体现原料的特点以及与制剂质量控制的相关性,保证原料的质量。
5.处方中含有批准文号管理原料的,应固定合法来源,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其生产条件应符合GMP要求;应提供生产企业资质证明文件、原料执行标准、批准文号、检验报告、购货发票、供货协议等。
(二)辅料及包装材料1.中药注射剂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包装材料应与批准的一致。
2.注射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固定生产企业,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应提供生产企业资质证明文件、执行标准、检验报告、购货发票、供货协议等,进口辅料还应提供进口注册证。
关于《中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执行细则
关于《中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执行细则发布日期:20080815 分类:中药注射剂审评要点为了落实《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中心相关部门组织研究讨论了细化的技术要求,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审评质量。
一、药学部分1、关于“生产工艺”资料的要求(1)“生产工艺”内容的详细程度。
该文件的详细程度应可以让具备相应知识的相关药学人员能够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该文件可有利于保证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可作为相关核查或检查的依据。
(2)对于原辅料等要求的体现。
经讨论认为,可在“生产工艺”后面以附注的形式,明确对产品质量有明显影响的相关要求,如原料、辅料、生产所用澄清剂、吸附剂,以及关键设备等。
若附注较多可以编号。
如;附件1:**药材的质量标准(明确药材的产地、药用部位、采收期、炮制方法和条件、质量要求等);附件2、**辅料质量标准;附件3:生产中所用到的澄清剂、吸附剂等的要求;附件4:关键设备(如超滤膜的型号、关键参数等),等等。
同时,可在制剂质量标准后注明所用药材的基原及药用部位。
(3)质量标准【制法】项撰写的要求。
质量标准中所列项目的具体要求留待以后规范标准时统一处理,暂时不变。
2、关于工艺验证的要求目前工艺验证的评价内容主要以注射剂的灭菌工艺为宜,其他内容待认识不断丰富后再要求。
3、灭菌工艺的要求中药注射剂灭菌工艺的技术要求一般可参照化学药的要求,但是,需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应优先选用无菌保证程度较高且不影响产品稳定性的灭菌工艺。
如有充分依据证明申请品种不适宜终端灭菌且为临床必须的品种,可考虑选择滤过除菌、无菌生产工艺。
通常无菌生产工艺仅限于粉针剂及部分小容量注射剂。
在选择灭菌工艺条件时,应采用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可见异物等指标,全面考察灭菌工艺对注射剂质量的影响。
4、辅料与药物的相容性相容性试验应重点考察以下情况:(1)新辅料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辅料对性质不稳定药物的影响;(3)已有文献资料显示,辅料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不良相互作用。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制剂注射入体内治疗疾病的药物。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对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一、药物的纯度和质量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主要原料为单味药或复方中药制剂,其纯度和质量控制是中药注射剂研发的首要技术要求。
药物纯度影响针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药物质量控制对于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和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中要进行良好的质控,确定制剂的质量指标,保证制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透明度和稳定性中药注射剂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注射剂中的杂质和悬浮粒子会对药物的透明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研究中要采用有效的清除杂质和悬浮粒子的技术,保证注射剂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三、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要求尽可能减小其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保证其使用时的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的毒副作用主要与制剂质量、用药量、用药频率、用药途径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毒性实验,确定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用法用量,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制剂的稳定性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中药注射剂在制备和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药效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注射剂的研究中要保证制剂的稳定性,防止药效变化对临床治疗进程的影响。
采用适宜的保存方法,对于注射剂中的药物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以有效地延长注射剂的保质期。
五、制剂工艺中药注射剂的制剂工艺对其质量和疗效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注射剂的研发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工艺,考虑到制剂的特性和药物的性质,采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进行制剂过程的优化,以提高注射剂的质量和疗效。
在建立合适的制剂工艺的同时,还要注意生产技术现代化和推广实用性,以适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技术要求极为严格,从药物纯度和质量控制、透明度和稳定性、安全性和毒副作用、制剂的稳定性和制剂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2022年-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2022年-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基本要求是A.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90%以上B.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70%以上C.以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成品中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70%D.以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成品中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90%E.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60%以上【答案】 A2、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用作眼膏基质的是A.蜂蜡B.二甲硅油C.凡士林D.羊毛脂E.氢化植物油【答案】 B3、化学结构分类不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A.黄芩苷B.芸香苷C.番泻苷D.橙皮苷E.大豆苷【答案】 C4、补脾益肠丸为双层水蜜丸。
药物组成,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
A.包药物衣B.包糖衣C.包薄膜衣D.包肠溶衣E.包控释衣【答案】 D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心率加快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答案】 B6、五味子A.来源于木兰科干燥成熟果实的药材B.来源于蔷薇科干燥近成熟果实的药材C.来源于蔷薇科干燥成熟果实的药材D.来源于豆科干燥成熟果实的药材E.来源于木兰科干燥成熟种子的药材【答案】 A7、(2018年真题)关于液体制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除另有规定外,干混悬剂应进行干燥失重检查B.口服乳剂应按规定进行离心试验,不应有分层现象C.口服混悬剂放置后若有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D.口服乳剂包括口服的O/W和W/O型液体制剂E.口服乳剂可能会出现相分离现象,但经振摇应易再分散【答案】 D8、泻下作用为刺激性泻下的药物是A.芒硝B.大黄C.桃仁D.火麻仁E.生当归【答案】 B9、主要含甾体皂苷类的中药是( )A.麦冬C.商陆D.罗布麻叶E.合欢皮【答案】 A10、成书于当代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中华本草》D.《本草纲目拾遗》E.《神农本草经集注》【答案】 C11、银柴胡的性状鉴别特征的是A.疙瘩丁B.星点C.起霜D.砂眼E.蚯蚓头【答案】 D12、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A.麦冬C.木香D.泽泻E.当归【答案】 C13、莱菔子炒制的主要作用是A.缓和药性B.降低毒性C.易于煎出药效成分D.杀酶E.增强涌吐风痰作用【答案】 A14、四物合剂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改造剂型,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昏眼花、心悸气短等症;经提取、纯化后,加防腐剂及蔗糖制备而成。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药学部分
剂型的选择
中药改剂型须注意 药品标准时有修订 2019版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2019年版药典
菝葜:百合科菝葜 Smilax china L. 干燥根茎。 牛尾菜:菝葜科牛尾菜 Smilax riparia A.DC.全
株。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指导原则 多来源的药材除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外,一般应固定品种。对品种
不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并提供品种选用的依据。 鼻窦炎口服液 处方:辛夷、荆芥、竹叶柴胡等
成方和单味制剂共2165个,其中新增1019个,修订 634个。 逍遥颗粒 (药典业发(2019)411号文),对制成总量进行了修 订,将部颁标准中制成总量15000g修订为1500g。
剂型的选择
中药改剂型须注意 药品标准错误 红花清肝十三味丸
质量标准有2种规格: 每10粒重2g,口服,一次11~15粒,一日1~2次; 每10粒重1g,口服,一次25~30粒,一日1~2次。
43医学ppt提取工艺研究提取工艺研究指标成分的转移率指标成分的转移率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2010年版一部年版一部黄芩黄芩黄芩苷含量黄芩苷含量药材不少于药材不少于9090饮片沸水煮饮片沸水煮1010分钟闷透切薄片干燥分钟闷透切薄片干燥不少于不少于8080朱砂根朱砂根岩白菜素含量岩白菜素含量药材不少于药材不少于1515饮片润透切段饮片润透切段不少于不少于1010赤芍赤芍芍药苷含量芍药苷含量药材不少于药材不少于1818饮片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不少于饮片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不少于1515淫羊藿淫羊藿淫羊藿苷含量淫羊藿苷含量药材不少于药材不少于0505饮片稍润切丝干燥饮片稍润切丝干燥不少于不少于0404陈皮陈皮橙皮苷含量橙皮苷含量药材不少于药材不少于3535饮片润透切丝干燥不少于饮片润透切丝干燥不少于252544医学ppt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常用的分离方法常用的分离方法常用的纯化方法常用的纯化方法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条件的确定技术条件的确定45医学ppt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常用的浓缩方法常用的浓缩方法常用的干燥方法常用的干燥方法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条件的确定技术条件的确定46医学ppt制剂成型性研究制剂成型性研究制剂处方设计制剂处方设计制剂处方量应以制剂处方量应以10001000个制剂单位计个制剂单位计辅料品种及用量的确定辅料品种及用量的确定制剂分剂量与使用量的确定制剂分剂量与使用量的确定47医学ppt制剂成型性研究制剂成型性研究辅料选择原则辅料选择原则满足制剂成型药物稳定的要求满足制剂成型药物稳定的要求不与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不与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避免影响药品的检测避免影响药品的检测最低用量原则最低用量原则48医学ppt制剂成型性研究制剂成型性研究辅料的质量辅料的质量应具有法定标准应具有法定标准选择适宜的供货来源加强检验选择适宜的供货来源加强检验进口辅料应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辅料应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49医学ppt中试研究中试研究目的目的规模规模制剂处方量的制剂处方量的1010倍以上倍以上某些制剂应适当扩大中试规模某些制剂应适当扩大中试规模某些制剂可适当缩小中试规模某些制剂可适当缩小中试规模50医学ppt中试研究中试研究批次批次一般需经过多次试验一般需经过多次试验提供至少一批稳定的中试研究数据提供至少一批稳定的中试研究数据需提供的数据需提供的数据批号投料量半成品
中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与再评价
杜晓曦 药品评价中心
2009年2月
主要内容
一、引言 二、中药注射剂的基本技术要求 三、对中药注射剂再评价要点的思考 五、结语
2
引言
➢概念
中药注射剂(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 基本技术要求(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基本技
术要求) 有效成份
有效部位 提取物 饮片 药材
14
3 【制法】以上三味,青蒿、金银花加15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收集挥发油(收油量约3.0ml),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3~1.08(50℃),高速离心(16000r/min),上清液依次用分子量截留值为100000、 5000的超滤膜超滤(室温,294.2KPa),收集1.5倍原体积的超滤液,超滤液减压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50℃),真空干燥(80℃,6.86KPa),粉碎,得金银花、青 蒿干膏粉。
2、【处方】 红参 100g 附片 200g
【制法】 取红参,切片,用适量乙醇浸泡数小时后,加入适量
乙醇回流提取四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入注射用水至每1ml含红参0.2g, 冷藏,备用(红参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取附片加酸水浸泡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 减压浓缩,放冷,加适量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 收乙醇,放冷,加入适量乙醇调PH值,滤过,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冷藏备用(附子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 一般应具有法定药用辅料标准
➢ 使用已批准上市或进口的注射用辅料,应提供 合法来源和质控资料(生产企业、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购货发票、供货协议),进口辅料 还应提供进口注册证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来源:1990年卫生部药政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1999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2004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一、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要求概念:1、原料-是指处方中的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2、前处理-仅指投料前原料的鉴定、检验、炮制与加工。
在前处理中强调鉴定与检验,是为了确保投料的准确。
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药品种的鉴定及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
炮制及加工是中药制剂有别于一般天然药物制剂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炮制加工过程是否合理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的重要因素。
(一)原料的鉴定与检验为了保证投料准确,中药制剂质量均一,应对制剂的原料进行鉴定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
1、鉴定与检验的依据鉴定与检验的依据应为法定标准(国家标准):标准如有修订,应执行修订后的标准;如所用原料无法定标准,应明确药材基源,制定其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进行鉴定与检验。
1)中药材的法定标准现行法定标准有《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和省、市、自治区的标准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颁附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药材标准收载于地方标准的,建议提供其标准复印件及检验报告对药材进行自检时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查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2)提取物的标准附于本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鉴于目前某些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制备使用了有机溶剂,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应做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2、对多来源的中药材除必须符合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外,一般应固定品种,尤其是对品种不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并提供品种选用的依据。
3、当药材质量随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时,应固定产地。
4、当药材质量随采收期不同而明显变化时,(购买时)应注意采收期。
5、对原料质量标准过于简单,难以满足新药研究的要求时,研制者应自选完善标准。
爱问中药天然药物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
兽用中药、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针对兽用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的特殊性,拟定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是兽用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正确认识不同指导原则之间的联系。
鉴于中药本身研究的复杂性,该技术指导原则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基本原则中药的质量控制是贯穿于中药研发、生产、贮运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原料、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包装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需要建立原辅料、中间体、成品等的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处方及原料、制备工艺、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等。
质量控制研究的目的是保证药物质量的稳定、可控。
二、处方及原料(一)处方中的药材应符合法定药材标准的要求。
若无法定标准的药材,应研究建立相应的药材标准,并附鉴定报告,新的药用植物其基源鉴定需国家级植物研究单位出具鉴定报告。
(二)处方中的提取物应符合法定标准的要求。
其制备方法、工艺参数等均应与法定标准一致,并保留原提取物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如对原提取物质控方法进行改进,则应对标准进行修订或增订。
如无法定提取物标准,则应建立相应的提取物标准。
(三)中西复方制剂处方中的化学药品应符合法定标准,并应使用合法来源的原料。
(四)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时,应将其处方量和制成总量,用量与毒性药材法定标准中规定的日用剂量比较,若超过剂量的,应提供相关文献资料说明其安全性。
(五)已有国家标准更改剂型的,其处方药味、处方剂量比例应当与已上市标准一致。
(六)所用药材应明确品种、产地等。
三、制备工艺(一)应按照《兽用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研究,明确工艺路线、提取溶媒、提取次数、纯化条件、浓缩干燥时间等工艺控制参数。
(二)应进行至少3批、1000个制剂单位的10倍以上的中试试验,以考察中试放大规模后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并提供相应中试试验和检测数据,以反映工艺放大后的基本情况。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研制水平,加强研制的指导和管理,使其达到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要求,促使研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除执行《中国药典》现行版制剂通则注射剂项下有关规定及《新药审批办法(年)》(以下简称《办法》)中有关规定外,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特点,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中药注射剂的研制应根据临床急、重症等用药需要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给药途径者为原则。
二、中药注射剂在新药审批管理中,属于中药新药第一或第二类范围,因此其申报资料项目、相关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等均按相应类别要求进行。
注射剂的小水针、粉针剂、大输液互相改变,而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属四类新药。
原剂型上市前未按二类新药技术要求作过临床研究的,该新药临床实验要求同二类新药。
原剂型上市前、曾按二类新药技术要求作过临床研究的,新药临床实验先按四类新药要求进行Ⅱ期临床实验,然后申请试生产,试生产期间需进行Ⅳ期临床实验。
三、研制中药注射剂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
四、处方(一)处方应体现源于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原则。
(二)应以中医药理论、文献古籍、临床经验或现代有关研究成果等资料来阐述选题目的与处方依据。
处方药味宜少而精。
(三)中药注射剂的组份可以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方或复方。
除复方中的药材可以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外,其它组份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收载的药材,应按《办法》中《新药(中药材)申报资料项目》要求附第、、项资料及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件(复印件);如组份未制订标准,则须按相应类别报送有关资料,并随制剂一起上报审五、制备工艺(一)制备工艺的研究应按《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进行,结合注射给药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不同方法的研究比较,选出合理、先进的制备工艺。
(二)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为组份的注射液,须详细写明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全过程,列出与质量有关的关键技术条件和实验数据,说明确定该工艺的理由,或提供国家药品标准;以净药材为组份的复方注射液,应该用半成品配制,并制定其内控质量标准,符合要求方可投料。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临床药物》
【年(卷),期】2008(29)1
【摘要】2007年12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国食药监注[2007]743号)。
该《技术要求》旨在促进
中药、天然药物研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药物注射剂;天然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剂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R28
【相关文献】
1.对中药新药申报资料与天然药物新药技术要求的思考 [J], 孙昱
2.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出台 [J],
3.《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出台 [J],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和《多组
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 [J],
5.第二期新药(中药、天然药物)药学研究技术要求培训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然药物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附件2:天然药物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天然药物研究和注册申报资料应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天然药物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等法规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天然药物新药一、药学研究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的原则是保证上市产品质量与临床研究用样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及上市后批与批之间药品质量的稳定均一。
应从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等多方面入手, 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体现质量控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一)天然药物用原料1、药材信息:应固定药材的基原,药材法定标准中包含多种基原的,原则上应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基原的药材。
应明确当前药材的资源情况,说明保证所用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避免因新药开发对资源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药材生产:应提供药材的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保存方法及条件等研究资料。
应说明药材规范化种植情况或保证所采集野生药材质量的措施等,采用栽培药材入药的,应说明产地环境、良种繁育、农药及化肥使用情况及保证药材质量的措施及方法,并提供相应研究资料。
明确药材包装、运输、贮藏等情况。
3、其他:以已有国家标准的提取物等为原料的,可参照上述药材的相关要求提供资料。
(二)天然药物提取物1、药材前处理:应明确药材清洗、浸泡、切片、粉碎、干燥、灭菌等前处理的方法、条件及依据,明确前处理后药材的状态(如大小或粒度、含水量等)及贮藏条件。
明确药材前处理的规模、收率等,说明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必要时明确关键生产设备。
2、生产工艺:应采用与拟申请适应症直接相关的模型和指标,研究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提供生产工艺的方法、参数及条件确定的研究资料,包括:提取、浓缩、纯化、过滤、干燥、混合、贮存等步骤的方法、参数及条件;应参照《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指导原则》提供中试研究数据及工艺验证资料,说明生产工艺参数随规模的扩大而修订的情况。
应明确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条件及要求。
提供保证批与批之间提取物质量稳定均一的措施和方法,若采用质量均一化方法将不同批次原料混合后投料的,应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应明确中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要求;提供辅料及生产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处理方法及条件等;应明确所用关键设备的型号、工作原理、关键参数及生产厂等。
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要求
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要求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注射剂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其质量控制要求高,对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都有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要求。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1. 中药原料必须符合《中药鉴定》等相关药典的要求,质量可靠。
2. 中药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确保其无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不良成分。
3. 必须提供完备的中药原料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地、收获季节、加工方法等信息。
二、制剂过程质量控制要求1.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必须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 需要制定合理的工艺配方,确定药品的添加量和药效。
3. 制剂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对药物的外观、溶解度、溶解速度等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合格。
三、产品质量控制要求1. 中药注射剂必须符合《药典》等相关药物标准的质量要求。
2. 中药注射剂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3. 需要对中药注射剂的含量、纯度、微生物限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4. 按照规定进行稳定性测试,确保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期限。
四、包装质量控制要求1. 中药注射剂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药品包装标准的要求,保护产品免受外界污染。
2. 中药注射剂的包装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包装材料的可靠性、密封性和防伪性等。
3. 需要对中药注射剂的包装进行稳定性测试,确保包装材料与药物不相容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要求十分严格。
从原材料的筛选和鉴定开始,到制剂过程的检验和控制,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包装,每一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保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剂型,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药学部分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药学部分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是指将中药和天然药物作为药物产品进行注册申报,并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查和评估后获得批准上市。
药学部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求药学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理、药效、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研究。
下面是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药学部分的详细内容。
一、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理学研究1.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要求全面,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靶点分析、药效评估等方面。
2.要深入研究药物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的影响,明确治疗机制和安全性。
二、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要进行详尽的研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2.要建立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推测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三、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1.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对中药和天然药物原材料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2.要从药材的起始阶段开始,对其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和杂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测试。
四、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1.要进行合理的临床试验设计,确保科学、可靠的数据。
2.要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确定适应症和用药剂量等。
五、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1.要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2.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提示和管理建议。
六、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制剂研究1.要进行合适的制剂选择和优化,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2.要对制剂的药学性质进行评价,包括溶解度、析出性、肠吸收等。
总结起来,中药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质量控制研究、临床试验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和制剂研究等方面。
药学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才能全面评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质量,并为其注册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提取和纯化技术:中药和天然药物一般含有多种有效成分,需要采
用适当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以分离纯化所需成分。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泡、煎煮、浓缩、溶剂萃取等,纯化方法包括结晶、蒸馏、沉淀、层析等。
3.药物炮制技术:中药和天然药物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过程才能
使用,如炒、煮、制成丸剂等。
炮制技术的目的是改善药物的性能、增强
药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4.药物制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定适
合的制剂配方,选择适当的制备工艺。
常见的制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制备工艺包括粉碎、混合、湿法制剂的制备、干燥等。
5.对药物的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对于药材或药物质
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6.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技术:药物的稳定性对于其质量和药效的保持
至关重要。
研究中要考虑和掌握药物的稳定性规律,制定合适的保存条件
和措施,以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7.临床药物应用研究:对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进行临床研究,评估其
疗效和安全性。
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以及多中心、
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总之,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在充分了解药物性质、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进行提取、
纯化、制剂配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以及药物质量控制、稳定性和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实现药物的安全有效应用。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为促进中药、天然药物研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新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一、概述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不同于传统剂型,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用药经验对注射剂处方组成的配伍及配比的指导作用有限。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开发需要通过研究充分说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必要性,并保证其质量的可控性。
二、立题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处方(配伍及配比)及临床使用方法的确定,需要有相关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结果的支持。
同时,根据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的原则,注射给药途径应该是解决口服等其他非注射给药途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的剂型选择,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研发应符合临床治疗和药物性质的需要。
应该提供充分的依据说明注射给药优于其他非注射给药途径,应在有效性或安全性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
2.应与已上市的其他同一给药途径、同类功能主治(适应症)的注射剂进行比较,在有效性或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
3.有效成份(注册分类1)制成的注射剂需要提供药代动力学的依据;多成份(注册分类2-6)制成的注射剂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探索性研究。
4.有效成份制成的复方注射剂及多成份制成的注射剂需进行各组分组方合理性的相关研究。
来自同一药材的同一工艺制备得到的多成份注射剂除外。
5.复方注射剂处方中如果包含已上市注射剂的处方,且其功能主治(适应症)基本一致者,应进行非临床及临床对比研究,以说明新处方注射剂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优于原已上市的注射剂,并优于已上市的相同给药途径、同类功能主治(适应症)的产品。
三、药学部分(一)原料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处方中的原料应为具有法定标准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提取物、药材、饮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促进中药、天然药物研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质量管理,特制订本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新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一、概述中医药理论是在长期的人用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但其基础是口服或外用给药途径,而中药注射剂则完全不同于中药这些传统的给药途径。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中药、天然药物经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的认识还不清晰。
口服或外用给药与注射给药,实际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有很大的差异,进入体内的总量以及各组分进入体内的比例也不相同。
故注射剂的开发总体宜慎重,需要通过研究充分说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保证其质量的可控性。
二、立题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组方依据一般来源于中医药理论。
但传统中医药理论及应用经验,对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配伍及配比的指导作用有限。
注射剂组方(配伍及配比)的合理性,临床使用方法,需结合相关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等来确定。
同时,根据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的原则,注射给药途径应该是解决口服等其他非注射给药途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的剂型选择,并应有以下要求: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研发应符合临床治疗的适应症需要、患者需求或由药物性质所决定。
应该提供充分的依据说明注射给药优于其它非注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应在有效性或安全性上体现出明显优势。
2、应与已经上市的其他同一给药途径、同类功能主治(适应症)的注射剂比较,在有效性或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
3、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需要提供药代动力学的依据;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探索性研究。
4、有效成分制成的复方注射剂及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需进行各组分组方合理性药效学研究。
来自同一药材的同一工艺制备得到的多成分注射剂除外。
5、注射剂组方中含有毒性成分或存在较大安全性担忧时,需进行相关成分与复方在毒理学上的对比研究。
6、复方注射剂其组方中如果包含已上市注射剂,且其适应症基本一致者,应进行非临床及临床对比研究,以说明新组方注射剂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优于原已经上市的注射剂,并优于已上市的相同给药途径、同类功能主治适应症的产品。
三、药学部分(一)原料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处方中的原料应为具有法定标准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中药材等。
无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研究资料,随制剂一起申报。
无法定标准的提取物质量标准可附于制剂质量标准后,仅供制备该制剂用。
2、注射剂用药材一般应固定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等。
以炮制品入药的应明确炮制方法及条件。
3、注射剂用原料应符合注射剂的要求,必要时应完善其质量标准,建立相关质量控制项目,如指纹图谱、卫生学要求等。
4、按批准文号管理的原料药应明确生产企业、执行标准、检验报告、购买发票、供货协议、相关批准文件等,如更改其来源或质量标准,必须补充申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二)辅料1、注射剂所用辅料,应具有法定标准,并符合注射用要求。
无注射用规格或无法定标准的辅料,应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2、注射剂应在可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辅料。
所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等的确定应有充分的合理性,应具有安全性方面的文献依据或试验依据。
3、注射剂所用辅料应提供辅料来源及质量控制的详细资料,包括生产企业、执行标准、检验报告、购买发票、供货协议、相关批准文件等。
如更改辅料的来源或质量标准,必须补充申报,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三)制备工艺1、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结合注射给药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系统的研究。
选择的制备工艺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并充分考虑工艺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的影响。
2、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及条件均应明确,并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其合理性。
应详尽描述各工艺步骤及技术参数,详细的制法作为注册文件的附件向监管部门公开,作为监管的依据。
3、对于大容量注射剂首选过度杀灭法,不能耐受的可采用残存概率法,并保大于8。
应提供灭菌工艺验证研究资料,过度杀灭法提供热穿透验证及微生物证F挑战试验;残存概率法除以上试验外还需提供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试验。
冻干粉针剂应采用无菌生产工艺,并提供除菌过滤系统适应性验证资料(包括过滤前后滤膜完整性测试、滤膜的相容性测试、滤膜的微生物载量测试等)。
小容量注射剂应采用过度杀灭法、残存概率法或无菌生产工艺,灭菌工艺验证资料同大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并应符合GMP的有关要求。
4、应选择合适的中试研究规模和条件,以保证确定的工艺与实际大生产的工艺相一致。
5、注射剂制备过程所用溶剂、吸附剂、脱色剂、澄清剂等应充分考虑注射剂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精制,对可能的残留物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制订相应标准,列于制剂质量标准的附件。
(四)质量研究注射剂的质量研究是指为建立质量标准和控制产品质量所进行的基础研究。
1、注射剂的质量研究包含文献研究、化学成分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生物学质控方法的研究等。
2、注射剂中所含成分应基本清楚。
应对注射剂总固体中所含成分进行系统的化学研究。
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主成分的含量应大于90%;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大于80%。
3、应结合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相关质控方法的研究。
(五)质量标准制订质量标准的样品应为中试以上规模的产品。
根据质量研究的结果,确定必要的检测项目和合理的检测方法,制订质量标准。
1、质控项目的设臵应考虑到注射给药以及药品自身的特点,并能灵敏地反映药品质量的变化情况。
为保证质量稳定,应制订注射剂的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
2、各分析方法应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经过方法学的验证,符合相应的要求。
3、制法项应明确各工艺步骤及技术参数,明确所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
4、检查项除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制剂通则“注射剂”项下要求外,还应建立溶液颜色与澄清度、pH或酸碱度、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总固体等检测项目,注射用无菌粉末应检查水分。
应建立与安全性有关的检查项目。
对于有文献报道而质量控制方法中未控制的大类成分,必要时应建立排除性检查项。
此外,有效成分注射剂应对主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必要的控制。
注射剂的无菌检查方法应进行方法学验证。
5、药材、药材提取物、有效部位、注射剂均应分别研究建立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的研究应全面反映注射剂所含成分的信息,必要时应建立多张指纹图谱。
经基础研究明确的成分,应当在指纹图谱中得到体现,一般不低于已明确成分的90%,对于不能表现出的成分应有充分合理的原因。
指纹图谱的评价可采用相似度、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特征峰比例以及指纹特征描述等相结合的综合指标,并规定非共有峰的数量及相对峰面积之和。
指纹图谱的评价也可采用对照提取物对照的方法。
应进行原料、中间体、制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并结合注射剂所含成分的化学结构研究情况,对指纹图谱中明确成分的色谱峰进行指认。
6、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主药成分含量应不低于90%。
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所测成分应大于总固体量的80%,注射剂中含有不同结构类型的成分的,应分别采用HPLC或GC等定量方法测定至少一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此外,应对未测定的其他成分进行研究。
处方中含有毒性成分或已上市单一成分药品的,应测定其含量。
注射剂质量标准中含测指标的含量限度均应规定其上下限(或以标示量的上下限范围表示)。
(六)稳定性研究1、注射剂应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
静脉给药途径的注射剂应注意考察与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2、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应根据处方、工艺、药物成分的理化性质等选择稳定性研究的考察指标。
应根据药品的特点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尽量选取能灵敏反映药品稳定性的指标,重点考察在药品保存期间易于变化,并可能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项目,以便客观反映药品的稳定性。
其考察项目应包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及无菌、热原、溶血、刺激性、过敏性、异常毒性等内容。
3、应注意稳定性研究中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观察注射剂中成分的变化情况,对同批次不同取样时间点以及不同批次相同取样时间点的成分一致性进行比较。
4、临床前稳定性研究的考察时间应能够保证制剂在临床期间使用的稳定性。
申报生产时应提供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5、注射剂所用包装材料应符合注射用要求,并具有法定标准。
若采用玻璃以外的包装容器,应提供包装相容性研究资料,若灌装后采用湿热灭菌工艺,还应提供灭菌前后的比较研究资料。
四、药理毒理部分(一)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由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应全面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对于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应尽可能对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探索性研究,必要时,尚应研究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非临床有效性研究非临床有效性研究,应根据其立题依据、功能主治(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试验动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观察指标,全面考察受试物的药理作用及其量效关系。
对主要的药理作用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模型或试验方法来加以验证,并尽量采用经典的动物模型或试验方法。
如确有困难而选用非常规的试验体系,应充分说明所选择试验体系的合理性依据,并能够保证该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
试验过程中除采用功能主治相似的已上市药物进行阳性对照外,应增加口服给药途径进行对照,并注意口服给药受试物的制备工艺的合理性(不应仅简单以经过反复纯化的注射剂进行口服给药)及给药剂量的设计,注射及口服给药途径均应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剂量组,以充分说明选择注射给药的合理性。
(三)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为了确保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药理毒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申报单位在进行注射剂的药理毒理试验之前,必须制订详细的实验方案,并严格按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非临床安全性试验,必须在通过GLP认证的GLP实验室进行。
对于新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注册申请,如处方组成中含有首次用于注射给药途径的原料药,应提供其全部的安全性试验资料(包括一般药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溶血性、刺激性、过敏性、致突变、生殖毒性等试验资料,必要时尚需提供致癌性试验资料)。
五、临床部分1、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应当进行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符合要求的,批准试生产,试生产期间需进行Ⅳ期临床试验,并收集试生产期间所有用药人群的安全性结果,在申报转正式生产时与Ⅳ期临床试验总结一并申报。
2、Ⅰ期临床试验除了一般的不同给药剂量的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观察外,如果临床需要,临床前相关研究支持,还应进行不同溶媒、不同给药浓度、不同给药速度等方面的耐受性观察;存在过敏担忧的品种,应进行用药前的过敏试验(如皮试等)及其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