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篇曹刿论战素材
重庆市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
huán
①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②如鸣珮环(《小石潭记》)
①环绕
②玉质装饰物
35.后
hòu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②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①在……后面
②某个时间段之后
③在这之后
36.患[2005]
huàn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①旧的(知识)
②所以
③因此
④所以
⑤原因
30.观
guān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④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看,欣赏
②景观
③阅读
④看来,推断出
31.
归[2006、2009]
guī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①有时朝②发白帝(《三峡》)
②于是入朝①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早上
②朝廷
7.长
cháng
①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②常有高猿长啸(《三峡》)
①弥漫,堆积
②时间、空间的长久,与“短”相对
8.称
chēng
①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②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①称赞
②著称
9.重
chóng
①重岩叠嶂(《三峡》)
②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③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④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⑤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篇醉翁亭记
2019年4月27日
梅花三麓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必
3
究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F]其乐也 原意为快乐,在文中意思为____以__…__…__为__乐__________。
3.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
环:___环__绕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茂__盛__的__样__子________
苍颜:_____脸__色__苍__老__________ 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形容醉态
2019年4月27日
梅花三麓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必
6
究
(19)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F]:_____回__去___________
(20)树林阴翳 (21)鸣声上下 (22)太守谓谁
2019年4月27日
梅花三麓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必
5
究
(13)杂然而前陈者 (14)宴酣之乐 (15)射者中,弈者胜 (16)觥筹交错
陈:______摆__开___________ [2009]
酣:____尽__兴__地__喝__酒_______ 弈:_____下__棋____________ 觥:____酒__杯_____________
2019年4月27日
梅花三麓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必
8
究
8.文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衬托太守之乐。 9.“太守醉”的原因很丰富,主要原因:一是“饮少辄 醉”,二是被醉翁亭周围秀美的风光所陶醉,三是为自己统 治下百姓和乐、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陶醉。表现了作者随遇 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二)简答题梳理【针对文言简答题梳理】 内容理解类 1.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013吉林)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人物故事一、(2020年萍乡市安源区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2分)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牖①户墙垣,犹之比②四屋也,而谓之巢,何耶?”陆子曰:“子之辞辩③矣,顾未入吾室。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④,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⑤,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吾侪⑥未造夫道之堂奥⑦,自藩篱之外而妄议⑧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选自《陆游集》) 【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比:连接,接近。
③辞辩:意为说话有道理。
④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⑤觌(dí):相见。
⑥侪:同辈、同类人。
⑦堂奥:厅堂和内室。
这里指学问的高深之处。
⑧妄议:胡乱议论。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吾/饮食起居B.间有/意欲起C.未尝/不与书俱D.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解析】B.有误,句意为:偶尔想站起身。
停顿为:间/有意欲起。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陈( 陈列 )(2)就( 接近,靠近)(3)书( 记述,记录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
(2)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看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
4.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方面的警示。
①活到老,学到老,应该热爱读书;②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处事应该深入实践,而不应该置身事外、胡乱议论。
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五篇岳阳楼记课件
RJ :鸟停息在树上EJ:栖止, 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鸟飞止于一个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 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J:形容草木茂盛EJ:形
(11)锦鳞游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准备 详尽
(6)去国怀乡 离开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所在地区到别的
地方,跟“来”相对
国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7)春和景明[2012]
日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景色 (8)是进[F]亦忧,退亦忧[2006] 在朝廷上做官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退”相对 (9)微斯人 没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细小
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
(6)连月不开 (7)浊浪排空 (8)薄暮冥冥 (9)波澜不惊 (10)沙鸥翔集
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_________________ [2012]
冲向天空 排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迫近 薄:_________________ [2012]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时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自然引出第⑤段古仁
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这样, 两种思想感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突出了古仁人思想境界的高远。
4. 《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因景异而产生 “悲”“喜”之情,试对其简要分析。(2016宁夏) 答:景不同,情也不同,形成鲜明对比: “悲”“喜”之情虽异,但本质上相同,都是个 人悲喜观;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与 作者的情怀作对比。 5. “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 表达了什么情怀?(2014滨州) 答:“古仁人”指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 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远大抱负。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共21篇)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3.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可以看出孔子 怎样的交友态度?(3分) 视交友为乐事。 【解析】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可 见,孔子认为交友是一件乐事。 4. 现今许多学校都将“博学”“笃志”作为校训以 引导 学生,请用自己的话谈谈这对学生的启发。 (4分) 旨在教育学生学习的时候要广泛涉猎,但不能不 求甚解,同时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真诚,诚实 (4_____
(5) 三十而立
(6)四十而不惑
站立,站得住,这里可 立: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迷惑,疑惑 惑: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逾矩 (8)学而不思则罔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共21篇)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文言文阅读[必考]
第一篇
第二篇
《论语》十二章
曹刿论战
第三篇
第四篇
《孟子》三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
第五篇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
第六篇
第七篇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八篇
第九篇
出师表
桃花源记
第十篇
第十一篇
答谢中书书
三峡
第十二篇 第十三篇 第十四篇 第十五篇 第十六篇
马说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一
第十七篇 第十八篇 第十九篇 第二十篇 第二十一篇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湖心亭看雪 河中石兽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第1层:描写了神奇莫测的鲲和鹏的形象。
第2层:引述《齐谐》的记载,来证明鹏南飞是可信的。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的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类比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文章中心】本文节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第6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
版本导航:◎人教版:无◎鄂教版:无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专题二2021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赌训练3“财富不能做爱”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2021预测)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公孙严和张毅是真诚的(真实的和真实的)(2)和平共处,世界走出去(停止)(3)以顺为对(标准和标准)(4)人民自由(追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在世界上广泛生活,在世界上树立正确的位置,走世界之路。
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让他困惑,贫穷和卑微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道德,暴力威胁不能让他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3.以下对文章内容的不当分析之一是(3分)(a)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赞美,孟子认为他们是“富贵不能淫”品德的代表。
b、“当你去一个女人的家,你必须尊重和纪律,没有违反主人”。
其主要思想是要求女性服从丈夫,这是古代女性道德的要求。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作者对“大丈夫”的定义,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一d.“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
【分析】项公孙衍和张毅是孟子批评的对象。
孟子认为他们“以顺服为义,妾妇之道”不是大丈夫。
因此,选择了项目a。
4.孟子在文中提到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有什么用意?(4分)答:从妃子的角度,讽刺公孙燕和张毅他们不是真正的大丈夫,然后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近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二篇 曹刿论战素材(202
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篇曹刿论战素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篇曹刿论战素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篇曹刿论战素材的全部内容。
第二篇曹刿论战《左传》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
[2017猜押]
版本导航:◎人教版:九年级(下)第21课◎鄂教版:九年级(下)第18课。
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七篇爱莲说课件
金题演练
(2013重庆B)阅读《爱莲说》,回答1~4题。 (15
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美丽而不端庄 )
( 高耸的样子 )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认为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批判,深化文章主题。
4.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
文中表达的“志”是什么?(2015菏泽)
答:追求洁身自好、不谋名利的高尚人格。
5.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他们的处世 态度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 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 隐;周敦颐则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 不好,但人格仍可以很高尚。 6.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2010重庆) 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质朴, 豁达大度,保持独立人格,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 尚的品德。
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013西双版纳) 答: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 衬,突出了莲的高贵(高洁)品质。 2.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014安徽) 答: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 也感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
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3.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 为“菊、莲、牡丹”?(2012聊城) 答: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和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一、重点词语积累 1. 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重庆市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三篇《孟子》三则(一)鱼我
3.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2011北京) 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 之。”课文中论述的是哪种“心”?(EJ课后习题) 答:论述的是羞恶之心。
—古—代—盛—食—物—的—竹—器—— 蹴:R_J_:__用__脚__踢__E_J_:__践__踏____
(7)乞人不屑也
不屑:_R_J_:__因__轻__视__而__不__肯__接__受_ —EJ—:—不—值—得—,—表—示—轻—视, —即—不—愿—意—接—受———
(8)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__益__处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 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 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 “ 义 ” 上有缺陷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 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抉择, 我们应以“义”为重。联系实际围绕这一中心回答即 可。
(9)妻妾之奉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奉:__侍__奉________________ 已:_R__J_:__停__止__,__放__弃__E_J_:__止,
__罢__休_________________
(11)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天__性__,__天__良_________
二、内容探究 1. 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2. (2015云南)
三、拓展延伸 1. 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5云南) 答: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 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而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2017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课外文言文专题部分知识梳理:考情分析:近几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主要有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内外对比阅读。
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翻译,理解文意,体会情感等。
习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使贪刘基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
”武侯疏吴起。
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
”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
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
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
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
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
臣窃为君忧之。
”武侯曰:“善。
”复进吴起。
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短:(2)汤不能臣务光臣:(3)西有虎狼之秦虎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天下之士莫先焉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谓为信然。
(《隆中对》)C. 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五柳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译文:(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
(2分)译文: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三个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人物形象】鲁庄公:从谏如流、知人善用、性格急躁、遇事鲁莽。
曹刿: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善于进谏;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冷静睿智,计谋出众,做事谨慎。
冒进;
曹刿: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可看出他临阵从容,胸有
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ú)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③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第②段:写作战过程。
第1层:写作战经过。突出战机的把握。“三鼓”为下文“彼竭我盈”张
本。
第2层:写追击过程。突出曹刿对敌情的了解。“视”“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对比——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鲁庄公:“将鼓”“将逐”“将战”三词可看出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
②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写作特色】(1)对比手法。通过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静。(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
【写作顺序】请见——问战——参战——评战
第①段:写战前准备。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性质。
第1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第2层: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②公与之乘,(EJ:。)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zhé),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①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第二篇 曹刿论战 《左传》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2017猜押]
版本导航:◎人教版:九年级(下)第21课◎鄂教版:九年级(下)第18课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EJ:。)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