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ⅱ_微专题3_熟读小说阅读核心知识

合集下载

语文(全国通用)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二(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语文(全国通用)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二(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微专题二熟读古诗鉴赏核心知识(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读一读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垂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注 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②?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④,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 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

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③濩(huò)落:空虚冷落。

④只尔:只是这样。

诗歌的前四句与后四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四句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四句直抒胸臆。

前四句用环境的凄清衬托了诗人心境的凄凉;后四句写归梦难成,以酒浇愁,白头终了,直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感、失意之悲、别离之痛。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台上披襟周邦彦[注]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注周邦彦,北宋词人,浙江杭州人。

此时词人从庐州教授转任荆州。

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伤春思家的愁绪。

主要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和衬托手法加以表现的。

“愁凝伫”用词人伫立远眺的动作表现他无法摆脱的愁绪。

“楚歌声苦”,写听歌本为作乐而现在闻楚声却不乐而苦,用反衬手法表现愁苦(把“楚歌声苦”理解成“以凄苦的楚歌烘托人物内心的凄苦”亦可);“村落黄昏鼓”,以声衬静,更添愁苦意味。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Ⅰ语言基础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一成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Ⅰ语言基础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一成语

Ⅰ语言基础知识再强化温馨寄语语言基础题是得分的基础,千万不能丢!好在高考对此的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因此不必刻意再去做过多的识记与练习,只要能把一学年来自己错题集上的语言基础知识题目再梳理一下,把高频考点再温习一下,相信你一定会赢得开场考试的信心!微专题一成语一、记一记:高考高频成语1.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⑪一傅.众咻(教导) ⑫差.强人意(稍微)⑬安土重.迁(不轻率) ⑭细大不捐.(抛弃)⑮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修改)2.最易弄错对象的成语①休戚相关(人和人) ②炙手可热(人)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⑪相敬如宾(夫妻) ⑫薪尽火传(师生、学问)⑬崭露头角(青少年) ⑭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⑮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⑯耳提面命(长辈)⑰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⑱扣人心弦(诗文、表演)⑲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⑳荡气回肠(乐曲、文章)21悬壶济世(行医) ○22石破天惊(文章、议论)○23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3.最易褒贬误用的成语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⑦不可思议(中) ⑧冠冕堂皇(贬)⑨侃侃而谈(褒) ⑩锒铛入狱(中)⑪半斤八两(贬) ⑫蔚然成风(褒)⑬叹为观止(褒) ⑭每况愈下(贬)⑮凤毛麟角(褒) ⑯无微不至(褒)⑰一唱一和(贬) ⑱处心积虑(贬)⑲上行下效(贬) ⑳振振有词(贬)21推波助澜(贬) ○22面目全非(贬)○23刮目相看(褒) ○24众望所归(褒)○2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4.最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①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地笑.了)②遍体鳞伤(全身..遍体鳞伤)③贻笑大方(让人.贻笑大方)④记忆犹新(至今还.记忆犹新)⑤责无旁贷(责无旁贷的责任..)⑥变本加厉(更加..变本加厉)⑦莘莘学子(广大..的莘莘学子)⑧芸芸众生(广大普通....的芸芸众生)⑨难言之隐(难言之隐的苦衷..)⑩生灵涂炭(使人民..生灵涂炭)⑪妄自菲薄(妄自菲薄自己..)⑫民不聊生(老百姓们....民不聊生)⑬恍然大悟(忽然..恍然大悟)⑭相形见绌(显得..相形见绌)⑮真知灼见(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⑯当务之急(目前..当务之急的事情..)⑰弥足珍贵(更加..弥足珍贵)⑱溢美之词(过分..的溢美之词)5.最易混用的成语①不以为然不以为意都有不在乎的意思。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2章微专题2答题规范再强化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2章微专题2答题规范再强化含答案

微专题二答题规范再强化温馨寄语对于考试来说,答题无疑是最重要的。

经过长时间的做题训练,想必你在答题方面已有了丰富的经验。

不过,从考前这个角度说,进行一些答题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这些内容将为你提供答题规范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重要答题方法一、“关键词”答题法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对于古诗鉴赏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

当然,具体到不同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1.情感分析题,“关键词”就是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

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

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

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点明文章观点或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

几乎做所有的题都要借助这些关键词。

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小说主题的相关词句。

无论答哪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句串联成句,形成答案。

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词句。

对人物传记来说,这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此传记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物访谈来说,这类词句可以捕捉到被访问者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态度问题。

至于利用这些“关键词”组织成答案的重要性,则无需多说了。

二、分点作答法分点作答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被广泛运用,以至司空见惯了。

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1.“点”从文本中来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

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

所以,现在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

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1)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

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

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ⅰ微专题1_成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ⅰ微专题1_成语

Ⅰ语言基础知识再强化温馨寄语语言基础题是得分的基础,千万不能丢!好在高考对此的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因此不必刻意再去做过多的识记与练习,只要能把一学年来自己错题集上的语言基础知识题目再梳理一下,把高频考点再温习一下,相信你一定会赢得开场考试的信心!微专题一成语一、记一记:高考高频成语1.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⑪一傅.众咻(教导) ⑫差.强人意(稍微)⑬安土重.迁(不轻率) ⑭细大不捐.(抛弃)⑮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修改)2.最易弄错对象的成语①休戚相关(人和人) ②炙手可热(人)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⑪相敬如宾(夫妻) ⑫薪尽火传(师生、学问)⑬崭露头角(青少年) ⑭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⑮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⑯耳提面命(长辈)⑰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⑱扣人心弦(诗文、表演)⑲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⑳荡气回肠(乐曲、文章)21悬壶济世(行医) ○22石破天惊(文章、议论)○23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3.最易褒贬误用的成语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⑦不可思议(中) ⑧冠冕堂皇(贬)⑨侃侃而谈(褒) ⑩锒铛入狱(中)⑪半斤八两(贬) ⑫蔚然成风(褒)⑬叹为观止(褒) ⑭每况愈下(贬)⑮凤毛麟角(褒) ⑯无微不至(褒)⑰一唱一和(贬) ⑱处心积虑(贬)⑲上行下效(贬) ⑳振振有词(贬)21推波助澜(贬) ○22面目全非(贬)○23刮目相看(褒) ○24众望所归(褒)○2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4.最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①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地笑.了)②遍体鳞伤(全身..遍体鳞伤)③贻笑大方(让人.贻笑大方)④记忆犹新(至今还.记忆犹新)⑤责无旁贷(责无旁贷的责任..)⑥变本加厉(更加..变本加厉)⑦莘莘学子(广大..的莘莘学子)⑧芸芸众生(广大普通....的芸芸众生)⑨难言之隐(难言之隐的苦衷..)⑩生灵涂炭(使人民..生灵涂炭)⑪妄自菲薄(妄自菲薄自己..)⑫民不聊生(老百姓们....民不聊生)⑬恍然大悟(忽然..恍然大悟)⑭相形见绌(显得..相形见绌)⑮真知灼见(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⑯当务之急(目前..)..当务之急的事情⑰弥足珍贵(更加..弥足珍贵)⑱溢美之词(过分..的溢美之词)5.最易混用的成语①不以为然不以为意都有不在乎的意思。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 微专题二(三)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 微专题二(三)古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双关、起兴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明暗、白描、象征、用典、意象(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
古诗鉴赏答题用术语一览表
类 别
术 语
感情基调
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
思想内容
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
语 言
清新自然、平淡质朴、民歌风味、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
意 境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婉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ⅱ_微专题2(1)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ⅱ_微专题2(1)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微专题二熟读古诗鉴赏核心知识(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读一读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注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②?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④,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

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③濩(huò)落:空虚冷落。

④只尔:只是这样。

诗歌的前四句与后四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四句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四句直抒胸臆。

前四句用环境的凄清衬托了诗人心境的凄凉;后四句写归梦难成,以酒浇愁,白头终了,直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感、失意之悲、别离之痛。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台上披襟周邦彦[注]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注周邦彦,北宋词人,浙江杭州人。

此时词人从庐州教授转任荆州。

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伤春思家的愁绪。

主要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和衬托手法加以表现的。

“愁凝伫”用词人伫立远眺的动作表现他无法摆脱的愁绪。

“楚歌声苦”,写听歌本为作乐而现在闻楚声却不乐而苦,用反衬手法表现愁苦(把“楚歌声苦”理解成“以凄苦的楚歌烘托人物内心的凄苦”亦可);“村落黄昏鼓”,以声衬静,更添愁苦意味。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二(一) 含答案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二(一) 含答案

微专题二熟读古诗鉴赏核心知识(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读一读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抒情方式说明示例赏析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借景抒情借助于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托物言志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与抒怀合二为一。

蝉(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注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练一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②?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④,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③濩(huò)落:空虚冷落。

④只尔:只是这样。

诗歌的前四句与后四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四句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四句直抒胸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1章ⅱ微专题1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推荐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1章ⅱ微专题1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1章ⅱ微专题1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
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
温馨寄语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语文试题都要
靠语文知识来帮助解决,因此考前莫忘对语文知识进行再回顾。

这里,只是借对核心知识的回顾触发你对语文知识的回忆和整理。

微专题一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
一、读一读
一般来说,现代人物传记有自传体、回忆体、采访体、诗体、评传、小传、特写、年谱、回忆录等形式。

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所选文本,大多是选取史志上那些以记述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翔实史事)为主的传记文字。

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都有下面这几部分内容:
(一)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介绍说明传主的:(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家庭
经济及祖父、父亲等人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
(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

每件事情主要有以下
要素:
1.时间
要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

古代文献中的纪年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和
干支纪年法两种。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绍兴初”;②年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三章 考前作文审题、拟写提纲再强化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三章 考前作文审题、拟写提纲再强化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三章考前作文审题、拟写提纲再强化不分版本考前作文审题、拟写提纲再强化温馨寄语考前作文如何复习?不少同学把它置于一边,“无事可做〞;另一些同学还能坚持写写。

其实,考前作文必须“有为〞,除了梳理自己写过的作文,坚持写作,打造自己最优秀的范文外,最重要的当属审题、拟写提纲训练了。

审题训练,不可不为;拟写提纲,不可不练。

审题、拟写提纲提醒一、审题提醒作文审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要求。

无论审哪局部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题.......的良好习惯。

..,不能有任何疏忽、遗漏。

必须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1.审材料粗略浏览材料,看材料属哪种类型:是单那么还是多那么,是文字型还是图画型,是叙事型还是道理型。

要做到心中有数。

审读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材料,看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以下操作:(1)抓住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即为关键词。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价性语句。

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千万不能以此为中心去写,因为这种脱离材料含意的写法很容易写成“话题作文〞。

为此,必须理解透彻这个(些)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方可写作。

(2)厘清对象,辨清关系。

厘清对象。

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

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辨清关系。

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局部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联系,根本不必要担忧跑题、偏题的问题。

(3)由果溯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开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角度切入立意,是较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4)抓住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表达、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这个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ⅱ_微专题2(2)古诗常用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_第1章_ⅱ_微专题2(2)古诗常用表现手法

(二)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注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

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

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又是表现手法,两者重合,参见前面“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村闲望俞紫芝①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

②翡翠:翠鸟。

③绷:布幅。

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是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俞诗写翠鸟和鹭鸶的“闲”居,刻画鸟栖宿的状态,是静景;王诗写月下鸟鸣,着意于写声,是动景。

俞诗用鸟“闲”居来衬托诗人的“闲”望,是正衬(或“以静衬静”);王诗用鸟鸣来衬托春山月夜的幽静,是反衬(或“以动衬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陈亮横玉①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

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

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

惊落小梅②香粉,点一庭苔绿。

注①横玉:笛的代称。

②小梅:古代笛曲中有《梅花落》《大梅花》《小梅花》等。

请简要赏析“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

“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

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二二古诗常用表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二二古诗常用表

(二)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二月春风似剪刀。

具浪漫色彩新颖形象。

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根底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观念思维过程。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选择月夜遥望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描写,将洞庭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该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笔墨,抓住所写对象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情态面貌。

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幅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深刻主题。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景事与想象(回忆)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感情,拓展意境,表情更为深远。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有花有人,实景空余桃花,以虚衬实,意境凄美。

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漫成一首(杜甫)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第二句鱼跳“动〞更衬托出前一句景物“静〞。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展正面直接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周围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前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天姥山高峻奇伟之势;后两句那么是用侧面描写衬托天姥山高峻奇伟。

细节描写用极细腻笔法,精细秋思(张籍) “行人临发又开封〞地描绘人或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个细节显示出诗人对家书重视和对亲人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注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用)考前微点冲关夺分专练: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一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用)考前微点冲关夺分专练: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一

Ⅱ阅读核心学问再强化温馨寄语语文学问是形成语文力气的基础,几乎全部的语文试题都要靠语文学问来挂念解决,因此考前莫忘对语文学问进行再回顾。

这里,只是借对核心学问的回顾触发你对语文学问的回忆和整理。

微专题一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学问一、读一读一般来说,现代人物传记有自传体、回忆体、采访体、诗体、评传、小传、特写、年谱、回忆录等形式。

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所选文本,大多是选取史志上那些以记述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翔实史事)为主的传记文字。

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都有下面这几部分内容:(一)人物的基本状况主要是介绍说明传主的:(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家庭经济及祖父、父亲等人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状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状况,(7)最初任职状况等。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

每件事情主要有以下要素:1.时间要留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月。

古代文献中的纪年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两种。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绍兴初”;②年号+具体年月,如“绍兴三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留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如“甲子”“乙卯”“丙寅”“壬辰”“癸丑”等等。

2.地点要特殊留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

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外,还要留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新安”,就是“担当新安太守”等。

3.官职主要留意担当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留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由于事情与职权亲热相关,担当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

“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

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时、地、职”不同,人物所做的事一般也会有所不同。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2章 微专题1 审题规范再强化 Word版含答案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2章 微专题1 审题规范再强化 Word版含答案

微专题一审题规范再强化温馨寄语读题是一种能力。

的确如此。

有人读题粗心,结果答非所问;有人从中读出了命题者的意图,甚至潜在提示;有人竟对题目所问浑然不知……可见读题能力的悬殊。

考前,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自己读题、审题的能力,以使自己答题答得准,答得清楚。

如果能做到正确读题、审题,那么,增加的就不仅仅是几分了……审题步骤和方法一、总体要求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忙动笔希望空。

勾圈画点审题干,咬文嚼字题细看。

不懂题意不下笔,答非所问最讳忌。

题目要求准又全,遗漏信息要扣分。

仔细读题重点抓,隐含信息重点挖。

分转条件明思路,研究问题定格式。

慢审题后快作答,整理思路规范化。

二、具体步骤和方法1.小声读,读要慢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

3.挖暗示(提示),定区间大部分题目的题干都能显示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故要确定答题区间。

另外,也有部分题目的题干有隐含信息,要注意挖掘。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人“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

三、小心审题五大雷区1.字数要求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

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2.用语要求在语文考试中,问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上有严格要求,考生要看清。

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

3.角度要求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人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

若考生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样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人的设题陷阱之中。

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

高考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三熟读

高考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三熟读

微专题(zhuāntí)三熟读小说阅读核心知识一、读一读小说表达(biǎodá)技巧一览表二、练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wénzì),完成文后题目。

湖桥绝唱(juéchàng)李培俊天成(tiān chénɡ)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shàngwǔ),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跳动忽快忽慢。

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shí hou),村里唱戏的锣鼓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响,不敢听见板胡(bǎnhú)、二胡吱扭。

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

土地承包那年,消费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

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

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

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程度。

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

村里人都觉得,如今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不一样了。

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被砸肿了也不分开施工现场。

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树、梨枣树,山楂树,分给各家经营管理。

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

大家就抱怨天成没把工程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疑心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果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根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三熟读小说阅读核心知识一、读一读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二、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湖桥绝唱
李培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跳动忽快忽慢。

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

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

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

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

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

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

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

村里人都觉得,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不一样了。

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被砸肿了也不离开施工现场。

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树、梨枣树,山楂树,分给各家经营管理。

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

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果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儿了,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

村里唱戏,招呼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

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

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儿湾着。

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正上装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

对打的时候,演敬德的人有意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秦琼”头上罩。

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重量,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

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家,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就走了。

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告奶奶,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

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

福海火了,颤抖着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

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人,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连累乡亲们,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现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一分不少都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出黑压压一片。

正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

他们是专门唱给天成支书看的。

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却把那个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

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再接着,戏台上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是天成支书托生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于是铁妮生下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

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这句话独立成段,不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天成累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B.生产队分割财物,天成用一头壮牛换回了给谁谁不要的唱戏的行头,他的爹娘虽然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但也与他怄了半月闲气。

C.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便对天成有些猜疑,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厂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D.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除了村主任福海,村里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最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E.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答案BC
解析B项“他的爹娘虽然理解他这种行为”说法错,从原文第四段中他爹娘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

C项分析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水果不好卖后,村民埋怨天成没看准项目,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厂后,村民对天成就多了几分猜疑。

2.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嗜戏如命。

他是远近有名的戏迷,唱戏扮相好,唱腔好,做功近乎专业水平。

②精明能干。

他带领村民致富,水果销路不好时及时建起果品加工厂。

③默默奉献。

独自扛着压力,默默承受村民的误解,最终因为帮村民致富而累死。

解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活动的环境、故事的具体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从天成是戏迷、带病唱戏可以看出他嗜戏如命;从他带领村民致富、办果品加工厂可以看出他精明能干;从村主任福海的叙述中以及天成与村民的关系可以看出他的默默奉献。

3.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不赞同。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交代了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悼念,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②从情感表现上看,结尾进一步表现了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爱戴和敬仰,以及作者对天成这类人的赞扬;③从主旨上看,结尾写全村人为铁妮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天成,表示天成支书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深化了小说主旨。

观点二:赞同。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依然完整;②从艺术效果上看,结尾到真相揭开时戛然而止,情感更加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③从主旨上看,小说的主旨通过前面的故事情节已经能够完全体现出来。

解析解答此题,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应从小说情节结构、情感表现、艺术效果、主旨等角度多方面思考,并结合文本内容综合分析。

若认为可以删去,这个结尾便是“戛然而止”式的,可以从情节、主旨的完整性和留白的艺术性上作答;若认为不可删去,可以从情节结构的完整性、情感表现、主题深化等方面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