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跨越千年的交流之路——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跨越千年的交流之路——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这个教学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学习关于古代商业和文化交流的知识。
学生将观察、研究并探索文物,了解其与劳动、生活、信仰和交流的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古代文化。
2.教学步骤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我们会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丝绸之路。
我们将给学生听一些古代的历史故事,邀请他们探索里面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些故事。
我们会给学生介绍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贸易交流,宗教和文化交流,军事侵略,以及不同文物和文化的交流。
我们也会邀请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这些历史故事中发现了什么,以及那些信息似乎最相关或有意义。
在下一堂课上,我们会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丝绸绸缎,以深刻了解这个商品的制作过程。
学生们将了解到这个复杂制作过程的每个阶段。
我们还将讲解从漫长的制作过程中,丝绸绸缎是如何传递到丝绸之路上各个地方的,累计富有的商人、船长和商队如何帮助它们传播到不同的文明和地区。
在第三节课中,我们会邀请学生和同伴们一起探索古代的文化。
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和历史物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物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制作技术。
设计任务是让学生们分组调研并制作一个文物盒子,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描述这些文物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
这个团队也将讨论如何拯救文物,并展示一些成功示例。
学生们还将研究和探讨失落的文化和一些缺乏保护的文物,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在第四堂课上,我们将让学生了解文化交流的概念,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交流。
我们将介绍贸易路线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会展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
这些展品将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今世界中促进文化交流。
在最后一节课上,学生们将分组并观看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纪录片和一些丝路文化与信仰的短片。
回过头来,我们将讨论古代丝绸之路如何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奇的文化遗产财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体会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丝绸之路》,就是讲述了这条古老而神秘的通道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对丝绸之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分段讲解课文,重点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四、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交流的精神?”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丰富课堂内容。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感想或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丝绸之路》一、历史背景二、历史意义1.商贸往来2.文化交流三、文化价值1.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2.传承和发扬文化交流精神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时,我也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分享资料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xx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2、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
(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3、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地图或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探索欲望。
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习活动一:阅读理解(2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阅读课文《丝绸之路》,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教师辅导和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
4. 学习活动二:文化交流(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展示课文中提到的各国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参考课文并进行思考,教师做总结和点拨。
5. 学习活动三:写作(25分钟)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素材,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
教师提供写作指南和写作框架,辅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进行相关的回答疑惑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预习下一课文或巩固课外阅读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教学过程设计的理由和意义1. 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2. 新课呈现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3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1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篇1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丝绸之路”地图。
教学过程一、话说“丝绸之路”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1)时间:公元前1XX年。
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学情分析】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理念】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及时、多层次、多角度地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调查家庭中对丝绸之路的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参观博物馆或丝绸之路遗址,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评价。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第1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理解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组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既是商业贸易路线,更是文化交流平台;
2.帮助学生体会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沿途的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丝绸之路是什么。
二、教学
1.通过课文讲解,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各国的影响;
3.统一复习关键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展示他们的独立见解。
三、活动
1.让学生分组表演丝绸之路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举行模拟贸易活动,让学生体验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
四、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文化。
【课后作业】
1.以自己的话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读后感。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等;
2.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丰富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2. 运用想象力,感受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丝绸之路》文本。
2.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3)教师简介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丝绸之路》。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丝绸之路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教师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4. 朗读背诵:(1)学生跟着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3)学生背诵课文。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主题,如丝绸、瓷器、香料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深入了解所选主题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和意义。
3. 各组制作PPT,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丝绸之路是连接____和____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教案
教案:《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认识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2. 难点: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
- 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路线讲解
- 通过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4. 文化交流的影响
- 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如宗教传播、艺术交流等。
5. 重要性讨论
- 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6.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7.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为是难课的理由):《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全文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在教学时难以把握。
对于语文学习又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在其中,如何复述课文,如何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是本课的重点。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很难。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话说丝绸之路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走近丝绸之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学习文中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学会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丝绸之路》课文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丝绸”、“贸易”、“文化交流”等。
2.2 教学辅助材料:丝绸之路地图和图片,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它有什么重要性?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练习使用。
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4.2 生词和短语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和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进行研究和介绍。
5.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可以是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或者自己的感悟。
5.3 家长作业: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了解丝绸之路,共同完成一项相关活动,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六章:教学目标6.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熟悉《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物故事;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物故事。
教学难点:1.系统了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2.掌握《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1.电子教学PPT;2.《丝绸之路》的相关书籍和文章;3.录音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宣传视频,并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
2.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学生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Step 2:概述《丝绸之路》(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历史发展和意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文资料。
2.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Step 3:历史背景与交流(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交流内容和方式,并记录下来。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丝绸之路》在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Step 4:人物故事(2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张骞和玄奘的人物故事的录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信息。
2.学生听完录音后,自由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3.教师通过讲解和PPT展示,进一步介绍张骞和玄奘的伟大贡献,让学生对这些人物有更深入的理解。
Step 5:深化思考(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书写,要求学生从经济、文化和人物故事三个方面分别谈谈自己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书写与小组成员分享,让学生相互启发和交流。
Step 6:总结与展示(15分钟)1.学生代表小组分享本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成果,包括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交流内容、人物故事的认识和感悟。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8篇《丝绸之路》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充实,讲述了丝绸之路开辟的经过和意义,蕴涵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学情分析:课文讲述的内容年代久远,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自读勾画批注的能力,充分地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使之感受到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3、情感目标: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4、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怎样的精力。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险阻,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要求1.1.2 学生实际情况1.1.3 教学目标设定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背景介绍2.1.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2.1.2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2.1.3 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分析3.1.1 文本内容概述3.1.2 文本结构分析3.1.3 文本语言特点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4.1.2 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结构4.1.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5.1.2 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5.1.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5.2 教学难点5.2.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5.2.2 文中难理解的语言表达5.2.3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由于篇幅限制,后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未详细展开,您可以根据以上格式和结构进行后续章节的编写。
或者您可以告诉我具体需要哪些内容,我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教学设计。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课件或幻灯片6.1.2 历史地图或图片6.1.3 参考资料或书籍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或学习记录本6.2.2 彩色笔或标记工具6.2.3 阅读理解练习题或 worksheet七、教学过程7.1 导入环节7.1.1 利用图片或地图引起兴趣7.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7.1.3 简短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7.2 文本讲解环节7.2.1 分段阅读文本7.2.2 解读关键词语和句子7.2.3 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7.3 互动环节7.3.1 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7.3.2 分享学习心得或感悟7.3.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八、板书设计8.1 板书设计概述8.1.1 设计关键信息或重点内容8.1.2 设计结构清晰或逻辑性强的板书8.1.3 使用简洁明了的图表或图片8.2 板书设计细节8.2.1 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重点8.2.2 合理安排板书空间,保持整洁有序8.2.3 在板书上加入适当的注释或解释九、作业设计9.1 作业类型9.1.1 阅读理解练习9.1.2 写作或研究报告9.1.3 研究性学习或小组合作9.2 作业要求9.2.1 明确作业目标和标准9.2.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或指导9.2.3 设定合理完成时间和提交方式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10.1.2 教学方法改进与调整10.1.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与分析10.2 拓展延伸10.2.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或书籍10.2.2 组织相关活动或参观学习10.2.3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或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环节:一、知识点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文章背景的介绍。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8个生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绸之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丝绸之路》。
(播放视频)师:这条路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图片文字介绍)丝绸之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X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XX)为起点,经XX、XX,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师: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盾——循、它——驼、之——芝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凹”独体字。
共5笔,笔画是: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戎”独体字,共6笔,笔画是:横、横、撇、斜钩、撇、点。
“贸”为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下面是“贝”。
(2)教师X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3.“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合适的语句来说明。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丝绸之路教材简析《丝绸之路》是走进西部系列教材中的另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容易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作者首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由点及面由情入理,然后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
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
三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自学文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独立阅读文章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收集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整理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在大量的交流材料中展开,学生可在材料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由抽象变具体,在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内容。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
搭建资料平台,创设自主空间,感悟文章所写,激发热爱之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线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 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使同学们知道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再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艰辛,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
它是中国的骄傲。
五品读文章,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练习设计:1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如栩栩如生、()、()、()、()()、()、()、()、()。
2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
用————标出。
摹写句子:﹙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 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现在你就带着小朋友走向世界各地,向它们介绍一下。
把你的导游词写下来。
教学建议:1导入新课时,可以在世界版图上画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
他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起了重大作用。
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丝绸之路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本文为略读文章,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结合自学提示,了解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教学时可以从文题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学生可以自行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借机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感受场景描写的具体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词语的清新自然。
资料补充张骞与丝绸之路在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正缓缓西行。
这是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和歌颂。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人物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
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
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
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征。
中国的丝织品是怎样到了欧洲的?这要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汉代西域指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地区)。
张骞(公元前?--前114年),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
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
后来在这条通道上陆续出土了中国汉唐各朝的大量丝织品和其它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