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汇总
哲学世界观及方法论总结
哲学世界观及方法论总结表一:唯物论表二:认识论表三:辩证法之联系观表四:辩证法之发展观表五:辩证法之矛盾观表六:辩证法之辩证否定观表七:历史唯物主义常用哲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萎靡的---)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一加二)五、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真理的特点:a.b.c要坚持和发展真理2.认识的特点:a.b.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受主体、客体、实践水平(认识条件)的限制,对同一个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主体:主要受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生理素质等限制客体: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变化的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同时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马克思哲学主要的世界观及对应方法论
马哲主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1)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①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世界观: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首先要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的结果。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方法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世界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方法论:提高发展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表述】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在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意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因果联系【原理表述】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方法论意义】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哲学唯物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
只看到运动否定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只看到静止 否认运动会导形而上学不变论
3、我国地名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内涵丰富 、底蕴深厚,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在地名中均有 体现。可以说,地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 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充分有效运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遗 产,能够成为一种鲜活的爱家乡教育的生动形式,唤起人们的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守”与 “变的关系 ,既要保护好传承好、使 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 名,又要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运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守”与 “变”的关系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7.(2015年课标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
原理
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 要 增 强 认 识 活 动 的 目 的
意识
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 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 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 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
对物 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认识能力。
②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在治沙过程中,反复实验确定树种,实践中 摸索造林方法,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表现。
③
库布其因地制宜、科
学选种,企业产业化成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
生活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整理
生活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整理一、辩证唯物论(第4、5课)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意识能动性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特点,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能分割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物质运动的规律:〖原理内容〗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惩罚。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并不意味着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整理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整理哲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存在和价值的学科,它的核心是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在哲学中,人们会探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和"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等等。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哲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理:2.经验论与理性论:经验论认为知识只能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得,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基于经验的。
理性论则相信理性和思维的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它认为人类通过思考和推理来理解和认识世界。
3.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和对立产生的,通过解决矛盾和消除对立,事物才能进步和发展。
4.实证主义与批判理论: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观察和实证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方法,它强调事实和经验的重要性。
批判理论则反对实证主义的观点,它认为知识受到权力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而且科学的观察和实证并不是客观的。
5.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意志,它强调每个人的自主性和责任。
存在主义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尽管世界可能是无意义的。
6.实用主义与形而上学:实用主义强调实用和实际的效果,认为知识和思维必须具有实用性。
形而上学则关注超越经验的领域,它思考存在、实体和原因等问题。
7.分析哲学与综合哲学:分析哲学通过逻辑和语义的分析来研究问题,它关注语言的含义和逻辑结构。
综合哲学则认为问题是复杂和多元的,它试图将不同的学科和观点整合在一起。
总结起来,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多样的,每个观点都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释世界的方法。
这些观点和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辩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人类存在和世界的本质。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总结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正视精神的力量。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观』: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正视精神的力量。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方法论』: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
3、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方法论』:尊重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5、运动原理『世界观』: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方法论』:坚持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原则。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汇总唯物论: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形势、国情、实际、学习情况;意识:规划、方案、法律条文、目的、规律、科学)【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行。
世界上只有上尉认识植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反对错误意识。
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主义。
三、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运动和静止结合起来看。
四、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5)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1 :一切从实际岀发,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无范围限定,可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______________世界观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原理)方法论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世界观3 :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方法论3 :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岀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地充实科学知识,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世界观4 :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方法论4 :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客观性原理:世界观5 :规律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用在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5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㈠、联系:(3)(联系的观点)世界观1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方法论1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果联系:(因果联系原理)世界观2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方法论2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世界观3 :整体主导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由部分组成,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3 :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㈡、发展(4)(发展的观点)世界观1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①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中 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③相对的
Hale Waihona Puke 静中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运动和静止 结合起来看。
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 关系原理
•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 • 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 ② (世界观)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前提和基础。(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 ③ (世界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 必要条件。(方法论)要求我们发挥革命热情,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七、联系的观点原理
• (世界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多样性。 •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转移。
八、因果联系原理 (世界观)①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
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 的关系。 ②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如果混淆二者, 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③因果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四、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①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时存在, 缺一不可,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 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③外因 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④外因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注重内因, 又要看到外因。
十五、矛盾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即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 ②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③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地矛盾分 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政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意识源于物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世界观: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方法论: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物质决定意识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也可以能动地改造社会,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客服错误的意识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世界观: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辨证唯物法联系的客观性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多样性世界观:联系是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世界观: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存在和现实问题的学科,它探索并提供关于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哲学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研究方法上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下面将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总结。
一、哲学世界观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现实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思维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强调客观存在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和意识是现实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它强调主观意识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唯物主义。
3.实在主义:实在主义认为存在是独立于人类意识和语言的客观存在,事物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律性。
它强调事物的本体属性和客观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4.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认为所有的价值和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文化背景对于认知和评价的影响,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主义。
5.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通过自由选择和行为来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它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责任,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和唯物论。
二、哲学方法论1.逻辑:逻辑是哲学研究和思考的基本方法,它研究有效的推理和论证规则,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实证逻辑,前者研究推理形式,后者研究对实际问题的推理方法。
2.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变化,通过分析矛盾的对立面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辩证法分为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3.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通过具体的个别事实和观察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而演绎法是通过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来推导具体的结论。
归纳法和演绎法通常是相互补充和结合使用的。
4.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证主义反对任何与经验和实证不一致的理论。
5.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哲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它强调对观点和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漏洞和矛盾,并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和意见。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赞
1
2010-6-12 12:40 回复 惘然的子衿 5位粉丝 2楼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
联系观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2.因果联系
原理内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承认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基本观点】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过程;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其核心是矛盾分析法。
【方法论】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唯物论与辩证法
范畴
(辨 证)唯 物论 (世界 本原是 什么) 规律是客观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 (唯 物)辩 证法 (世界 怎么 样)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区别 联系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观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 道路是曲折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变化发展的状态(质 变与量变的关系) 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量变达到一定 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发展的实质 辨证否定观 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观 (坚持 矛盾分 析法)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又不等于特殊 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 性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之中 有重点) 发挥普遍原理的指导作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客观性 承认矛盾,揭示矛盾,正确对待矛盾, 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寻求解决矛盾的方 法 树立创新意识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做好量的积累 前途是光明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观 联系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②在劳动(实践)奉献中实现 ③在砥砺自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实现 如何实现 ⑤提高个人的素质 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4.人生价值 体现 对社会的责任、奉献(社会价值)[衡量标准] 社会对个人的认可、回报(自我价值) 对人们认识世界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社会地位 认识角度 立场不同 形 成 影响 因素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对人们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符 合 人民根 本利益 要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衡量 标准 符 合 社会的 发 展 客观规 律
世界观方法论汇总
世界观方法论汇总世界观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看法和判断的总体观念。
世界观方法论则是指研究和分析世界观的方法、原理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汇总。
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认为意识或心灵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或意识,并且意识具有主观的、创造性的力量。
3.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个人的意识和价值是决定世界观的根本因素。
4.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普遍的、客观的意识,强调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决定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并反对将个人的主观意识绝对化。
5.过程哲学:过程哲学是一种以过程为基本概念的哲学思想体系。
过程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过程所构成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6.唯实主义:唯实主义是指基于对客观实际存在的信念,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客观的存在。
唯实主义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强调科学知识和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7.唯形主义:唯形主义认为物质的形态或外部形象是世界真实存在的基础,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存在和变化的结果。
8.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以事实为基础的经验主义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问题。
9.唯象主义:唯象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感观所感受到的直接现象才是可知的,对于超越感观的现象持怀疑态度,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基于感性和直觉的经验。
10.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存在、自由意志和责任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的自由和选择,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世界观方法论,每一种方法论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对不同的问题和领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论来进行研究,以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汇总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汇总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是研究世界观的一门学科,旨在探索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模式。
它包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哲学方法和思想方法,涉及到知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1.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是通过感观经验来获取的。
这个方法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经验主义者相信通过我们的感官能够获得真实的知识,并且反对任何形式的直觉主义或假设。
他们认为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重要工具。
2.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人类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来认识世界。
理性主义者相信人类的思维能力是独立于感官经验的,通过思考和推理可以得到真理。
他们强调逻辑、数学、形式和普遍性的思维方法,认为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超越感官经验的真相。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实在,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来解释。
唯物主义者相信人类的理解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通过实证研究和观察,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质。
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研究事实和物质的实证证据,强调实证科学方法的可靠性。
4.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对立,它认为意识和思维是世界的本质,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者强调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主观体验,认为意识的创造力和能力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唯心主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自我反思和观察,通过直觉和内省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
5.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相对主义者强调观点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认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观点和真理。
相对主义的方法强调对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敬畏,鼓励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进行对话和理解。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经验可验证的观点才是有意义的。
实证主义者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验证的可靠性,反对任何没有实证基础的观点。
实证主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总之,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每一个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限制。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汇总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途;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4、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反对一点论。
7、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10、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观点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1、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2、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13、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需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加工。
四、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
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7、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要求我们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应做到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