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声音是怎样传播(4)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小学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2. 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三、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方式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五、教学准备:幻灯片、茶杯、笔记本、玩具响铃、音箱。

六、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都听过声音吧?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适当给予肯定和引导。

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1. 教师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等工具,向学生介绍声音传播的方式。

2. 分析和解释空气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并通过示意图简单说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

Step 3:实验演示(20分钟)1. 教师准备茶杯、笔记本、玩具响铃和音箱。

2. 教师将茶杯搁在桌面上,然后用笔记本轻轻敲击茶杯边缘,让学生观察茶杯是否发出声音。

3. 学生讨论声音传播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传播。

4. 教师示范使用音箱发出声音,学生集中听并描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Step 4: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声音传播的要点:声音需要媒介,通过物体的振动传播。

2. 教师带领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3. 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指导。

Step 5:扩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媒介中声音的传播情况。

例如,声音在水中、木头中或金属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2.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肯定鼓励。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声音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情况。

写一篇关于观察结果和思考的小短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传播》教案-最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传播》教案-最新
声音的传播
第( 三 )单元 第_2课
课题
2.声音的传播
作课时间
11月18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知道不同的物质的传声效果不同。
3.能设计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实验。
4.能通过动手实践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学生介绍成功的方法并说明原理。
教学反思
学生不仅能深刻地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和声音为什么能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学生隔着沙子、水、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桌面的声音。
3.提出问题:
(1)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装什么时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2)坐正身体听和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呢?
2.学生讨论。
3.提问:怎样验证你们的假设?
学生活动
一、发现真空状态不能传播声音
1.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前后听到的音量进行比较。
2.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铃声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吗?
3.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二、研究固体和液体是否能传播声音
1.提问:固体和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如果可以,传播的效果又如何呢?
4.学生交流、实验、汇报。
5.教师小结: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四、做“土电话”并使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声音的传播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声音的传播

一、教材分析《声音的传播》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节课。

在探究过“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后,进而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承接本单元前半部分所学内容。

声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本课通过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水平和操作能力,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对声音的研究也很有兴趣。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在第二节课中,学生已经观察到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会使水面产生波纹。

对于声音的传播方式,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声音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用画图表示时会画出简单的波状图,因此学生对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不同。

●声音的传播需要通过各种物质。

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五、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导学单、音叉、长宽相同的钢条、木条、塑料条教师准备:会动的发生器、真空抽气装置六、教学过程(一)“土电话”引入T: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声音。

老师带来了一个与声音有关的玩具,你会用它吗?谁来试试?(要注意线要拉紧)T:现在我们来尝试一种新玩法,敲击音叉,把音叉底部靠住棉线中间,有声音吗?(等到音叉的声音其他同学听不到的时候靠在棉线上)拿掉听筒,你们觉得还能听到声音吗?试试看T: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你们刚才听到音叉的声音了吗?我也没听到,你们真的听到了?【设计意图:一方面让两个学生示范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另一方面是解决了声音能够通过棉线传播这一问题。

科学四年级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

科学四年级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科学探究目标: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的传播效果。

难点:理解并掌握声音的不同传播形式。

三、教学过程:(一)聚焦视频导入:展示蛙鸣的视频并解说:在夏天的傍晚,当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池塘里传来蛙声一片,此起彼伏。

提出问题:蛙声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1.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我们看了什么现象?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吗?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2.PPT展示图片:1.水槽里敲击石头;2.海里的鲸鱼(提问:在水里敲击两块小石头,能听到声音吗?这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3.展示实验视频并提问: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挠桌子的声音。

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追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4.视频展示并提问: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三)研讨:1.PPT呈现研讨的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2.PPT呈现宇航员太空图景,并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3.总结和概括本课实验探究的结论:物质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边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中“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介绍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以及声音在固体、液体和体中的传播特点。
2.声音传播实验:进行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如敲击音叉、声音在水中传播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概念。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它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声音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使用的电话、听到的音乐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当我们打电话时,声音是通过电信号转化为声波传播的,这就涉及到声音在固体(手机)、气体(空气)和液体(电话线内的绝缘液体)中的传播。
-分步骤指导实验操作,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与准确性。
-教授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如何记录、整理和解释实验数据。
-声音传播与环保的结合: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噪声污染对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噪声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流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声音传播的现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及人耳如何接收和感知声音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声音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人耳如何接收和感知声音。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介质(如空气、水等)、接收器(如耳朵、声音传感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

例如,将一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尺子使其振动,学生能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以及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可以设计为:将振动的物体(如尺子)放入空气中、水中,让学生观察和听取声音的变化。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提问学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何?”等。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并且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声音传播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的声音现象充满好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但对声音传播的原理还不太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和探究,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传播的原理。

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声音传播的规律。

3.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管、桌子、铅笔等。

2.课件: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声音传播的例子,如两个人对面交谈、电话通话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气球放在桌子上,用塑料管对着气球吹气,观察气球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实验二:将塑料管放在水中,用同样的方法吹气,观察水的波动和声音的产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传播的原理。

学生能够认识到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在真空中能否传播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声音的传播介质
| \
v v
空气 水
声音的传播速度
| \
v v
固体中最快 气体中最慢
```
板书设计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以保证板书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声音的故事》:一本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的科普读物,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科学原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介质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
b. 声音在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中最慢。
c. 声音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____和____。
3. 简答题:
a. 请简述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b. 请描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c. 请举例说明声音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我在新课呈现环节中采用了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时更加主动和积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声音传播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实验环节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时存在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观察方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培训,并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四、拓展
师:做一个“土电话”试一试声音,能否通过线绳传播
生: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将课堂延申至课后。
(设计意图:音进行解释,并找到声音的传播路径。)
五、课堂巩固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A.月球是一颗卫星B.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C.月球上没有空气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能够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效果不同。 声波声波
声音的传播:发声物体振动 *"周围物质振动 人耳
教学反思
同学们很容易说出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只通过两个小活动就让同学们总结出空气还可以通过 固体和液体有一点小难度,所以我后来收集了很多实例,比如“隔墻有耳”“伏地听音”“说话声把河边的鱼 吓跑"等等,让同学们更好理解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等。
学生准备: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的声音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位置都能听到。
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传达到另一个地方?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回顾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再引导 学生去关注声音传播的 问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2、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并且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传播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声音传播的原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活动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启发,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并能够比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探究声音传播的规律,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

2.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较,声音传播规律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学习声音传播的原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传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传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3.探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现象,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声音的传播原理:介绍声音是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的振动传播的。

2.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声音传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还需要通过实验和引导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传播现象已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玻璃杯、水、线、木棒等。

2.教学课件:声音传播原理的动画、实验操作步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声音传播的主题,如:“你们听说过‘隔墙有耳’吗?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墙另一边的声音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如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巩固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声音传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在电话里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传播原理及其应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优秀教案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设计【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

教材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

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第二部分:探究。

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

第三部分:研讨。

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部分:拓展。

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但由于声波的不可见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同时也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

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声波”这个词,但对于真正描述什么是“声波”,“声波”的特征等,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效果不同。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优质教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优质教案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3、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4、让学生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音叉、一个水槽、每两个人一个土电话、铁棒、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每个小组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是怎样到达我们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索研究1.振动与声波(1)学生回忆在第2课中,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的波动的。

(2)学生再来观察这个实验,看一看振动的音叉究竟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4)学生玩“土电话”要求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5)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第二节课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1)出示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2)提问:你们认为声音通过哪一种物体传播的效果最好,为什么?说说你们假设的理由。

(3)学生把预测记录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上。

(4)讲解实验方法:(5)交流各组的实验发现:要求学生说说,声音是怎样在这些物质中传播的,并对这些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作简单的解释。

(6)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装置,让小闹钟发出声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

(7)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简要地画出传播路线图: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探究声音的传播。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等知识点。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声音传播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声音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声音传播的原理并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怎样传播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3.讲解: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声音传播的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4)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4)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案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心理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水槽、水、烧杯、石块、课本、小盒、土电话、铃铛、小槌、鼓、鼓槌、纸屏、泡沫小球。

2、演示材料:水槽、小石子、高锰酸钾。

3、其它材料:课件、记录单、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电影片段:①铃声及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跑到教室的情景;②花样游泳表演;③人把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到来声情景……2、设疑引导讨论:看了刚才的影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还有什么想要弄明白的问题?……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二、新授:(一)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1、同学们想一下,平时课下你在哪活动,就像刚才影片中的那样,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来到教室上课?……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听到铃声来到教室上课这说明什么?2、小组讨论。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小组汇报)4、教师板书-—方向:四面八方空气(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1、同学猜测声音在液体、固体中能否进行传播?根据什么?2、同学通过实验验证:a、学生介绍实验材料b、出示实验要求c、分组设计实验并验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实验并验证,注意边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如果实验中出现困难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实验探究建议卡。

)d、汇报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你验证了声音能在什么中传播?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的结论?(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了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桌子、课本、土电话、文具盒等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中传播。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第3课。

在前两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定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本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传播。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声音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声音。

但是,他们可能对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深入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声音传播的原理,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教学难点: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传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主动探究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雷声、电话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传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声音传播的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空气、水、固体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声音传播的原理。

3.探究声音传播速度: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21.思考活动:学生围绕声音传播的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22.讨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交流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23.汇报活动:学生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24.设计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其他因素。
通过以上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问题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传播的原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材,以实验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我采用了实验法和问题驱动法进行教学。以下是课堂实录:
一、导入(5分钟)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声音传播的生活场景,如雷声、电话铃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
二、呈现(5分钟)
我向学生介绍了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三、操练(10分钟)
八、板书(5分钟)
我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声音传播的原理。
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实验前对实验步骤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我还让学生重复实验,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实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4.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
5.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性。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及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特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一定的感知。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等)、锣鼓、尺子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声音有直观的认识。

3. 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及声音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

4. 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5. 拓展(10分钟)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7. 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课后练习,如: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8. 板书(5分钟)绘制板书,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总计:50分钟以上教案根据《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内容进行编写,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做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音叉、挂历纸、纸杯(一次性塑料杯)、线(长5米)……2、演示实验材料:鼓、鼓槌、纸屏(在纸屏上面粘一根细线,在细线下端拴一下泡沫塑料小球,小球位于纸屏中央,紧贴纸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游戏: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我们每组的六位同学来分分工,请三位同学把一只耳朵堵上,两位同学的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一位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水槽里的水面上(请注意抬起耳朵时向上提,并用纸巾擦掉水分,防止水进入耳朵里);两位同学在座位上端坐;一位同学把两只耳朵都堵上(要紧紧堵住),听我指挥:“全体——起立!”……“请坐下!”谈话:组里堵住两只耳朵的同学看到了什么情况?你能猜想出是什么原因吗?……刚才大家为什么都突然站起来又坐下了啊?……老师的指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1)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讨论:①刚才没有堵住耳朵的两位同学,你们听到的老师指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的?比如你们耳朵与老师发声之间间隔着什么?这说明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播过来的?②刚才耳朵贴在桌面的两位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过来的呢?学生讨论。

③刚才耳朵贴在水面的同学所听到的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呢?④为什么两只耳朵堵住的同学就不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呢?(2)引导:通过对以上现象的猜想研究,你认为声音在哪些物体中能传播,传播的方向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利用老师给各组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来证实你的推测吧!(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实验结果。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

第三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教学准备:师备: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生备:线、纸杯、勺子、筷子等。

学生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二、探究内容: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

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1)听听写字的声音。

·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

·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

·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

·听听纸杯中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

·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

·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

2. 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

(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

(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3. 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

(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3)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三、全课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做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音叉、挂历纸、纸杯(一次性塑料杯)、线(长5米)……2、演示实验材料:鼓、鼓槌、纸屏(在纸屏上面粘一根细线,在细线下端拴一下泡沫塑料小球,小球位于纸屏中央,紧贴纸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游戏: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我们每组的六位同学来分分工,请三位同学把一只耳朵堵上,两位同学的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一位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水槽里的水面上(请注意抬起耳朵时向上提,并用纸巾擦掉水分,防止水进入耳朵里);两位同学在座位上端坐;一位同学把两只耳朵都堵上(要紧紧堵住),听我指挥:“全体——起立!”……“请坐下!”谈话:组里堵住两只耳朵的同学看到了什么情况?你能猜想出是什么原因吗?……刚才大家为什么都突然站起来又坐下了啊?……老师的指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1)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讨论:①刚才没有堵住耳朵的两位同学,你们听到的老师指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的?比如你们耳朵与老师发声之间间隔着什么?这说明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播过来的?②刚才耳朵贴在桌面的两位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过来的呢?学生讨论。

③刚才耳朵贴在水面的同学所听到的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呢?④为什么两只耳朵堵住的同学就不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呢?(2)引导:通过对以上现象的猜想研究,你认为声音在哪些物体中能传播,传播的方向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利用老师给各组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来证实你的推测吧!(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实验结果与你刚才的推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事实说明什么?(5)教师小结:实验结果的分析正如我们同学所感受的那样,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学生例子中的物体)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中传播。

(6)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

讲述:关于声音传播的问题,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口处可以听见铃声;但是当通过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的时候,人们只能看铃在动,却听不到铃声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周围的各类物体(气体、固体、液体)是架在发声物与人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在发声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任何物体作桥梁,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2、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1)讲述: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这里(桌上),我在纸屏的这面(侧)有一定节奏地用力敲敲,当鼓响时,仔细观察纸屏这一侧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2)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

(3)讲解: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

发声体振动得快与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得快慢与它是相应的。

这样,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声波。

(4)小组做一做音叉被敲击后进入水中引起水波的实验,注意观察。

(5)讲述:声波就像投影显示的这样向周围传播着,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物体,向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传播。

(6)提问:谁能根据上述道理,进一步分析总结一下小球为什么振动的原因?(三)巩固提问:1、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着什么方向传播的?3、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四)布置作业思考与尝试:1、身边常见物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一样快吗?2、在收音机(或录音机)的喇叭处挂一根细绸条,把收音机开关打开(或用录音机放音乐),把声音开大,观察绸条会怎样?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板书设计固体液体声波(方式)气体四面八方(方向)(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案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心理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水槽、水、烧杯、石块、课本、小盒、土电话、铃铛、小槌、鼓、鼓槌、纸屏、泡沫小球。

2、演示材料:水槽、小石子、高锰酸钾。

3、其它材料:课件、记录单、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电影片段:①铃声及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跑到教室的情景;②花样游泳表演;③人把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到来声情景……2、设疑引导讨论:看了刚才的影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还有什么想要弄明白的问题?……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二、新授:(一)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1、同学们想一下,平时课下你在哪活动,就像刚才影片中的那样,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来到教室上课?……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听到铃声来到教室上课这说明什么?2、小组讨论。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小组汇报)4、教师板书-—方向:四面八方空气(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1、同学猜测声音在液体、固体中能否进行传播?根据什么?2、同学通过实验验证:a、学生介绍实验材料b、出示实验要求c、分组设计实验并验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实验并验证,注意边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如果实验中出现困难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实验探究建议卡。

)d、汇报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你验证了声音能在什么中传播?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的结论?(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了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桌子、课本、土电话、文具盒等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中传播。

气体、固体、液体是架在发生物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中来的,我们把这些物体叫做声音传播的途径。

(板书——途径)(三)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1、从实验桌斗拿出小鼓、鼓槌,纸屏。

2、小组讨论、设计声音传播的方式实验。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为什紧贴着纸屏的小球会振动?6、学生汇报。

(多找几组同学回答,注意小组间评价)7、教师小结:当物体振动发生时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体振动得快,周围的空气振动得就快(小球),发声体振动得慢,周围的空气振动得就慢。

这样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不断振动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就叫声波。

(课件演示讲解声波)8、教师:在投影下演示音叉被敲击后进入水中引起水波的实验,声波就像水波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出示水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9、学生想象声波应该是什么样的?10、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声波的传播方向。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四、巩固练习1、上课开始在电影里看到人把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到来声的镜头,这是怎么回事?2、《小儿垂钓》一诗为什么小孩向问路者招手?五、小组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方向四面八方空气气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途径土电话桌子固体水液体方式声波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1.填空。

(1)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传人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2)“隔墙有耳”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4)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5)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2. 选择。

(1)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木头B.空气C.琴弦(2)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3)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所以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A.空气B.无线电设备C.任何物质(4)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B.火车C.钢轨(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中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听到了铃声,这不能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强B.声音能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C.铃的振动会引起空气的振动(6)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闪电B.空气C.雨水(7)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下面能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些的是()。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裹起来B.把整个罐子用棉花包裹起来C.A和B两个方法都可以(8)体育老师吹响哨声时,操场上各个角落玩耍的同学们立马安静下来,这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只能向同一方向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 实验探究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号。

(2)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号。

(3)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和中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培优训练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

②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铃声逐渐微弱,直至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③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

(1)以上实验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

(填“能”或“不能”)(2)以上实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填“能”或“不能”)参考答案1. (1)空气(2)墙体地面(3)固体气体(4)水(或液体)(5)22. (1)C (2)B (3)A (4)C (5)A (6)B (7)C (8)B3.(1)1和3 (2)2 (3)空气水真空4.(1)能(2)能(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引导学生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

3.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