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资料
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
2 9 4 ・
农 林 科 研
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绿肥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 密山 1 5 8 3 0 0 ) 摘 要: 农 业的发展是无法脱 离技术的革新和研发信息共享的支持。 因此现代农业的进步是 离不开信息传播 的, 因此应 用于农业信 息 传播 的信 息传播方式是 多种 多样的。植物保护工程的顺 畅运转关 系着农业产业的经济收益 , 农业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作为植保工程的关键 环节 , 需要给予足 够的重视。本文在探 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 工程 中的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 只供参考。 关键 词 : 植 保 工程 ; 农 业产 业 ; 农 业 传 播技 术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发展需要的差距 , 农业产业的重要 f 生 在人们的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 、 种植、 养殖信 息的 生产和生活中还不是非常的普及。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我们要充分利用 材料。优点. 威本低廉具有 明显的地域眭、 覆盖面相对较小但 面向广大农 丰富的土壤资源的优势, 使农业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代 民, 符合受众需要' f 专 播的信息针对陛强适 应性 、 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 的植物保护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 可以实现人 介绍讲解擞果 显著。相比其他媒体J } l = 种 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 能 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既然植物保护工程中发生了重大的技术 反复传播。跣 点: 时效陛差。 体系变化, 农业传播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农业传播的相关问题 3 3 广播 进行叙述 。 优 : 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 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 1农业传播技 术的重要性 沟通方式, 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 有较好的亲和力 信 息不易被人抵触 。 近年来 , 全球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 , 各种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 为人类 广播失效 胜强, 内容分时段分栏 目、 机动灵活 、 有很强的针对性’ 并在传播 生命安危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植物的生产发育是—个长期而 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 产 | 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 广 播信 息 依时 且复杂的过程, 每_ / 卜 阶段植物的内部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 间线陛f 专 播、 稍瞬即逝、 保持性差、 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度的变化, 由于—般的植物都是一 露在空气中, 一部分埋藏在土壤 3 . 4电视 里, 这种生长状况迫使植物要面临来 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面临着气候变 优 : 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 新内容进行有深度 、 有 内容 、 有 暖导致 的病原 激生物增多 的威 胁 , 我 们! 绷 整农 业产业 的发 展结构 , 建 说服力的报道 、 阐述, 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 立健全的应对病虫害伤害的解决方案, 减少经济损失, 逐步实现高效农业 社会实质。 缶 屯 I 在中国农业电视节 目传播过程中, 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 生态发展的 目 标。 在一些 经济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 由于受到知识 、 技术、 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 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 则导致中国农业电 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 农产品的产出效率较低,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 视从业 人 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 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 同时, 中国庞 导致农业经济收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植物保护通常采用喷洒 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 看到f 电 f 门 喜欢的节 化学农药的方式, 虽然可以控制害虫 、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 但是达 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 息。 不到完全去除的目的。而且这些化学农药在杀害病原体的同时也带来负 3 5多媒体 面影响, 人们食用经过化学农药处理过的农产品, 生命安全会有所影响。 优 : i 宙 过计算机把文字、 图形、 影像、 声音、 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 因此 , 我们应该借助各种传播渠道 , 加大对于农业先进理念和技术 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 其信息存储量大、 读取简便、 的传播 , 使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具有广阔的渗透空间, 让农业工作 通俗易懂 、 形象生动。缺点: 要求播放硬件高成 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者的观念不断改进, 了解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 , 充分发挥农业在经济建 3 . 6互联 网 设中的潜在优势, 通过有效地沟通加陕= 业的发展步伐。 社会主义现 优点: 互联网集中影像、 声音、 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 复制容易。 代化建设强调绿色和环保 , 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做出战略调整, 弥补传统植 时效l 生 强、 速度陕、 具互动 实现 息发布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哦 点: 保技术的不足, 争取尽决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 、 有机农业的转变。 硬件要求高。 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的 目 标, 需要借助农业传播技术的力量 , 加强绿色植保 3 - 7^ 际传播 的理念 , 通过农业信 息传递 , 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 结合生物技术领域 优点: 农技员、 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 自解说 、 示范传播所掌握的 关于细胞和基因工程的成功经验, 减! ! 保工程的成本投入, 提高农业产 植保信息, 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 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酰 : 业的经济收益, 使植保工作能够应对更加严重的病虫灾害。 传播速度陧、 扩彭 较低。 2建设 农业市场信 息主体 3 . 8现场活动 市场信 息的匮乏或失真, 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 目性。在中 主要包括新闻发布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 国旭 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 可能建立权威胜的农产品市场信 息 统计、 示等大型活动。优点- 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陛、 参与感和亲历感, 具有 分析与报告制度, 为农民提供及时、 全面、 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 成 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缺点组 织耗时, 为农业市场 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 但是这 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 投人大。综 所述, 以上八种农业传播媒介各具优缺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 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 门, 不能形成合力, 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 实际沟通过程中明确各个农业发展地区的信息需要 , 有 的放矢地将农业 充分的利用越 0 改革提出要求, 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 化起 传播技术应用到植保工程中, 争取利用传播效率好的媒介带动其他辅助 动阶段初期 r 腑 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 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 媒介手段, 增加农业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送量, 使每—项农业传播媒介发 施建设 和公 益 l 生 投 入方面鲐 予 应有 的扶持 和帮助 。 加入 WT O后_ 已经不 挥最 当的信息传递优势 , 全面实现农业知识的覆盖。 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 而增加农业信 息体 结 束语 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 在 WT 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 息 由此 看来 , 植 保工程 不是— 个孤 立存在 的事业 , 需要 通过 良好 的沟通 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 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 以增强中国农业的 搭建—个序 交流的平台, 使植保工作的发展前景更加清晰。 农业 技 国际竞争力。 术在植保工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它是农业产业 3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要结合不同农业发展地区的经济条件 , 有 目的J 陆, 3 . 1报纸 、 杂志 有针对l 生的进行农业相关信息的普及。 当然, 计算机网络是农业技术传播 优点: 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接 者有较大的主动『 生 和选择权, 因而 的—种重要手段, 具有显著的渗透优势, 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读者会愿意 自觉了解所 的信 息, 可信度高, 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 参考文献 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渤镞者奉为权威。缶 屯 : 对读者文化、 社会层次要求 【 1 鹰擎 辉. 浅析农 业传播中 存在的问 题及对辄 黑 龙江农业科学 2 o l o ( 7 ) . 较高, 时效 眭差。 c 2 】 李南田. 农业 技术传播对农业 技术推广的作用翻 . 中国农 ̄ g . 2 o o 2 ( 4 ) . 3 . 2书 籍、 / J 、 册子
农业信息技术复习重点
农业信息技术复习重点农业信息技术第一章农业信息技术概述信息信息源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经过传递被人们所感知、接收、认识和理解的内容的统称。
1、信息技术:是获取、处理、传递、储存、使用信息的技术。
2、农业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3、农业信息技术体系:。
农业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技术包括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面各类调查和无损快速监测技术。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技术提供的空间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各类专业模型技术,用来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再加工信息模拟信息模拟技术主要包括模拟模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一些辅助表达技术,用来构建仿真型和虚拟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并模拟再现作物生长过程及生产管理效应《信息控制信息控制技术主要是在信息处理和模拟预测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系统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和管理调控,以获得最佳的系统表现和综合效益。
4、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①可以增强对农业研究对象的量化描述和认识,综合发展和集成单一农业理论与技术,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推广应用。
②可以提高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③促进产品市场的贸易和流通,并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④改进各级农业部门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率和有序度,有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⑤有助于农业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
5、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①农业资源和农情动态的无损化监测②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决策③农作物产量与生产力的数字化预测④农业温室的自动化控制⑤精确农业的集成化示范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科学研究方面1. 进行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堂笔记整理(中国农业大学高启杰老师主讲)
第一章导论1、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通过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村居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农业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4、农业推广组织框架模型。
6、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1)直接功能:增进农村人口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生产及生活技能;改变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 )间接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第二章创新的采用与扩散(☆)1、对创新、采用、扩散三个概念的理解。
(1)创新: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创新的采用: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在农业生产中,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行为。
(3)创新的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四要素:创新、传播的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2、两种扩散曲线及其表示方法。
3、创新采用过程及其阶段。
1)认识阶段:农民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未获得此项创新详细的信息,农民不一定相信创新的价值。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14.10.2020
.
12
传播与传播媒介
无论何种方式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 的传播媒介即传播工具。
人类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和使 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不断从 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总之,媒介的功 能就是延伸人类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能力。
14.10.2020
.
13
传播媒介的五次演进
口头传播(口才)
14.10.2020
.
2
本课程考试方法
1、平时每堂课考勤时,每次点名得本课程总评成绩中 的11分,共44分;
2、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时间为 2个小时。由平 时讲课每章复习题中随机抽取5道题目进行现场笔试。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6%。
3、因事不能到现场听课者,可通过提交作业方式取得 成绩。请认真阅读本网站发布的各章教学课件,以电 子邮件方式完成每章课件最后的复习思考题,按时发
14.10.2020
.
9
什么是传播?
尽管以上对传播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就 其传播的要素来说,有几项是共同的: 发送者(传播者) 传递通道(传播媒介) 讯息及其符号 接受者(受传者) 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效果
14.10.2020
.
10
人类传播的四种方式
自我(人内)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
到张老师邮箱:vugg@
14.10.2020
.
3
第一章 网络传播概述
14.10.2020
.
4
本章目录
1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 32 网络传播:新的时代 3 网上印刷媒介 34 网上电子媒介 5 网络传播与传播理论 36 因特网上的话语权
14.10.2020
.
6-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程序 农业推广方式 农业推广方法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程序
一、农业技术推广中常用的程序
基本程序:
试验、示范、推广 现在,随着农业推广理论的完善,把农业技术推广程序分为 七个步骤。
3
(一)项目选择 、论证与确定
项目选择是一个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定项目的过程,是 推广工作的前提。 选准了好的项目,就等于农业推广工作完成了一半。
29
青年自愿者服务的推广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自愿者从事农业推广比较
常见,主要是一些具有为农业献身精神,以帮助
落后地区消除贫困而组织的自愿服务人员,他们 以自己掌握的技术特长,自愿帮助农民掌握某种 先进技术。
从国内外一些慈善组织募集一定的资金,购买某
些推广技术产品分发农民,并指导农民从事某项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一、世界农业推广方式
1、一般推广方式 2、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3、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 4、群众性推广方式 5、项目推广方式 6、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7、费用共担(分摊)推广方式 8、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二、我国农业的推广方式
(一)、项目计划方式
1、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1)农业部“丰收计划”推广项目 (2)科技部“星火计划”推广项目 (3)教育部“燎原计划”推广项目
培训图片
8
(五)服 务
服务不仅局限于技术指导,还包括物资供应便农服务。
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必须行政、供销、金融、电力、推广等
部门通力协作,为农民排忧解难,为进行产前、产中、产 后一条龙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有哪些实用方法
农业技术推广有哪些实用方法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新的农业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传播给农民,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过程。
在当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对于促进农业进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一、现场示范现场示范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推广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田或农场,展示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例如,展示新型灌溉系统如何节约用水并提高作物产量,或者展示新型肥料如何改善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
在示范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让农民能够亲眼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他们的采用意愿。
为了使现场示范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组织农民集体参观,并安排现场答疑环节,让农民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担忧,技术人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此外,还可以在示范现场设置对比区域,将采用新技术的地块与传统方法种植的地块进行对比,让效果更加显著和直观。
二、培训讲座举办培训讲座是传播农业技术知识的常见方式。
邀请专家、学者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讲师,针对特定的农业技术主题进行系统讲解。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农业新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操作要点、经济效益分析等。
在讲座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讲座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要方便农民参加,例如可以在农闲季节或在乡镇的会议室、学校等场所举办。
同时,要注意讲座的语言表达要通俗易懂,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阐述。
在讲座结束后,可以发放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宣传手册,供农民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三、田间指导田间指导是一种针对性强、个性化的推广方法。
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实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能够根据农民的具体种植条件和需求,给予精准的技术支持。
例如,当农民遇到病虫害问题时,技术人员可以现场诊断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指导农民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并告知正确的施药时间和剂量。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王鹏科
胡正荣 《传播学概论》 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 王德海 《发展传播学》 王德海 《农业传播与沟通》 邵培仁 《传播学》 吴 风 《网络传播学》 赵晓春 《农业传播学》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与农业传播学 第二章 传播与农业传播 第三章 传播与农业传播模式 第四章 人类传播 第五章 媒介农业传播媒介 第六章 信息与农业传播内容 第七章 传播者与农业传播者 第八章 受众与农业传播受众 第九章 传播效果 第十章 传播策略与技巧
。 “符号”论: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章 传播与农业传播
传播的过程类型
单向传播 信息传播的主体与客体是传者与受者 双向沟通 传者与受者平等,其角色可以互换
对 话 传者与受者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
二、沟通的概念 沟通的含义
社会行为,彼此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观点和兴趣
涉农信息包括:农业生产信息
农民信息
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流动的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
二、农业传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 农业传播研究的开展是农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传播研究的开展是出于农业传播现状不尽如人意的考虑
陈崇山的研究结果:
农村媒介的享受和利用率
农村传媒工具拥有量
农民接受媒介时间
农民信息接受能力
当代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以来) 传播学研究拓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第一章 传播学与农业传播学
二、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引进
台湾、香港地区的留美、英的学生或中青年教师。 优点:首次引入我国,吸收了西方的传播学研究成果。 缺点:只局限于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学的罗列。
农业传播技术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农业传播技术的作用与发展路径关键词:农业,技术,传播,作用,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不断加大,大众传媒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涉农传媒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而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变革又可为涉农传媒提供潜在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的探讨和论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又为大众传媒拓展农村市场提出了对策,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传播学研究认为有效的传播源具有几个主要特征:具有权威性且强有力;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并有能动性;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等。
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的人不难看出,以上现象是我们在推广农业技术中时常遇到的。
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就中国及发展中国家情况而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政府行为的执行者,推广人员的知识、信息交流能力和地位都将对信息传播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以杂交水稻在中国的成功推广为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推广杂交水稻被国家列入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决策,各级政府在推广杂交水稻上的一系列行为表明,政府不仅是推广杂交水稻工作的组织者,也是推广杂交水稻的重要传播源之一。
体现了“强有力、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传播源的特点,是我国杂交水稻推广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时发挥重要作用的大批科技、推广人员下乡蹲点、试验田、示范田的样板带动等方式,作为各级政府传播源利用各类手段以缩短与受众距离,也具有上述有效传播源的特征。
同时,政府网络在某种程度和形式上成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传播渠道、传播网络。
这些,无疑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农户、农技员的访问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表明,农户在信息来源、信息判断、技术培训、决策等重要技术传播环节,对农技员、村干部的依靠和信任值相对较高,这说明传播源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的特征之一是其传播源经常为一个机构或组织。
在我国农技推广过程中,推广机构和组织的重要作用不仅与中国农业发展成功的实际事例相符,也是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不能忽视的。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1.精确农业的概念机组及组成答;借助3s技术,尽可能的精细地掌握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包括作物、土壤、气象等信息,用计算机管理决策系统(包括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对其进行处理分离,为制定农业生产管理措施提供定量决策建议并赋予定位实施。
2.3s技术的内容答;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3虚拟作物的作用和意义答:作用,改进作物生产,通过虚拟农业技术研究作物内物质转移的空间规律,依靠育种专家系统,可以协助育种工作者进行亲本选配,农田空间诊断与精确管理,设施农牧精细管理,建立虚拟农场结合农业信息系统,网络远程服务与产品交易,意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传统的耕作方法和研究手段无法快速、准确、动态地监测各农业环境因素变化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难以明确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定量化关系。
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实验,完全可以做到传统农业不能做到的事情,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大效益。
农业传播技术考题总结材料
一、什么是传播与沟通?什么是农业传播与沟通?传播多指信息的发布;沟通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是综合传达、交换和交流等意思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它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信息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无论传播还是沟通,都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农业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从事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工作人员与农民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二、什么是认知结构,什么是认知结构的选择性?概念:能够决定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结构称为认知结构。
(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反映)分类:1、先天认知结构;2、后天认知结构:在先天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个人经验的积累,使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具体的认知结构,是先天认知结构与个人经历相结合的衍生物。
总之,认知结构是先天和后天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造成人类认识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
概念:个体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表现为对某些信息易于吸收,对另一些信息予以排斥,认知的这种特性即是认知选择性。
选择性的表现:1、选择性注意;2、选择性理解(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作出的不同解释和结论);3、选择性记忆认知结构和选择性的启示:1、知识是通过信息传递的,人们通过沟通相互传递的是信息,而不是整体知识。
2、学习起源于兴趣。
3、每个人都存在着向别人学习的必要性。
三、人际沟通的概念,怎样提升人际沟通的能力?定义:人际沟通是指在两者或者两者以上人与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书信、和网络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途径:●明确沟通目标,努力理解沟通过程,培养自己有效沟通的自觉性。
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示范项目计划书
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示范项目计划书第一章项目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 (3)2.1 技术路线 (3)2.2 技术指标 (4)2.3 工艺流程 (4)第三章技术推广与应用 (4)3.1 技术推广策略 (4)3.1.1 确定推广目标 (4)3.1.2 制定推广计划 (5)3.1.3 构建推广体系 (5)3.1.4 创新推广模式 (5)3.2 技术应用范围 (5)3.2.1 作物种植技术 (5)3.2.2 畜牧技术 (5)3.2.3 农业机械化技术 (5)3.2.4 农业信息化技术 (5)3.3 技术培训与指导 (5)3.3.1 培训对象 (5)3.3.2 培训内容 (6)3.3.3 培训方式 (6)3.3.4 培训师资 (6)3.3.5 培训效果评估 (6)第四章项目实施步骤 (6)4.1 项目启动与筹备 (6)4.1.1 确定项目目标与任务 (6)4.1.2 组建项目团队 (6)4.1.3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6)4.1.4 开展前期调研 (6)4.2 项目实施与推进 (6)4.2.1 技术研发与试验 (6)4.2.2 技术培训与推广 (7)4.2.3 项目管理与监督 (7)4.2.4 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7)4.3 项目验收与总结 (7)4.3.1 验收标准与程序 (7)4.3.2 验收内容与方法 (7)4.3.3 验收结果处理 (7)4.3.4 项目总结与经验教训 (7)第五章资源配置 (7)5.1 人力资源配置 (7)5.2 物力资源配置 (8)5.3 财力资源配置 (8)第六章技术创新与研发 (8)6.1 技术创新方向 (8)6.2 研发计划与目标 (9)6.3 研发成果转化 (9)第七章项目风险分析 (10)7.1 技术风险 (10)7.2 市场风险 (10)7.3 政策风险 (10)第八章项目效益分析 (11)8.1 经济效益 (11)8.2 社会效益 (11)8.3 环境效益 (12)第九章项目管理与监督 (12)9.1 项目管理组织 (12)9.1.1 项目领导小组 (12)9.1.2 项目实施小组 (13)9.1.3 项目协调小组 (13)9.2 项目监督机制 (13)9.2.1 内部监督 (13)9.2.2 外部监督 (13)9.3 项目质量控制 (13)9.3.1 制定项目质量标准 (14)9.3.2 质量控制计划 (14)9.3.3 质量检查与评估 (14)9.3.4 质量改进 (14)9.3.5 培训与交流 (14)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实施总结 (14)10.2 项目成果展示 (15)10.3 项目前景展望 (15)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 农业传播方式
一、农业网站的作用
• (一)农业信息浏览
• 根据需要,进入任何农业网站,去浏览感兴趣的
信息,进而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网
站向用户提供的基本功能之一。
(二)电子邮件
• 用户之间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具有方便快捷、 传输量大、保存期长、管理方便等特点。一般情 况下我们通过一些专门性的网站提供的邮件服务 功能进行电子邮件收发。部分农业网站也有邮件
在当前的页面上,用户无法找到。通过设立站内 搜索引擎,键入相关字符,就可以在该网站内搜 索到已有的信息。一个相对完善的网站都应该有 自己专门的搜索引擎。
三、农业网站的类型
• 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网站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 方式,这里主要从网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角
度,对农业网站 进行分类,以便于农业网站的
• 栏目的性质、功能和服务对象要清楚,不同栏目
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服务对
象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栏目设置和节目制作要有 针对性。
• 2、要以“三农”问题为中心
• 农民群众虽然关注面越来越广,但最关注的仍然 是与自身问题紧密相关的人和事。因而农业广播 节目要重点宣传报道农业农村政策、农业科技、 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方面的内容。
,开展自己的农业电子商务。
四、农业网站的营运
• (一)演讲开始
• 1、姿态与神态 • 演讲时的姿态与神态不仅有助于演讲内容的 表达,更有利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 姿态要放松、自然 • 神态要镇定自若
(一)农业网站经营模式
• 1、政府公益性农业网站
• 这类网站要把农业信息作为公共产品来看待, 由政府投入支持,同时网站应完善自身组织 管理,明确自身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 办站质量。
学习参考借鉴。如央视七台的“致富经”栏目,
四川农业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四川农业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为规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农业推广(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术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有以下研究领域:作物代码470101园艺代码470102农业资源利用代码470103植物保护代码470104养殖代码470105草业代码470106林业代码470107农村区域与发展代码470110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代码470111农业信息化代码470112食品加工与安全代码470113三、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五、培养方式(一)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培养单位应建立适合不同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农业推广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12个月。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一)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是传播的动 物,传播是人类的创造和特权,传播也是形成人性和人格的建筑 材料。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是最核心的东 西,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 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符
• 广义的信息定义(信息科学)
–指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
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 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 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 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 西都叫信息。
传达给大众的过程。
本学科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
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概念的演变
• 共享说:
• 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 亚历山大· 戈德(Gode):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 少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 威尔伯· 施拉姆(Schramm):“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 采取同一意向”。 • “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 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
(2)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 自我传播
• 人内传播产生过程中的决定环节: 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 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刺激感应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3.由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到能动的人的 意识的产生。
• 自我传播不外乎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 动,这个过程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或要素构成: 感 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 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 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 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特性:整体性、恒常性、 意义性、选择性。 表 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 再现。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1、农业推广 p6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 P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3-4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
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
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P4-5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P6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采用阶段
看到新技术的好处,决定采用。
个体采纳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采纳过程中, 还需要一些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如使用这种信 息的能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及技术服务等。
从功能上分,这五个阶段可以归结为4个创 新扩散阶段:认识和兴趣阶段为收集信息阶段、 试用阶段是劝服阶段、评价阶段是作决策、采用 阶段即为对决策的确认和证实。
◆在社会关系方面,早期采纳者较晚期采纳 者也更广泛。
新技术本身的特点也影响其采纳率:
先进性
新技术比所替代技术的优越程度
适应性
新技术比现存价值观念相一致程度
复杂性
新技术在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程度
可分性
新技术能在有限条件下实验的程度
传播性
新技术成果可传给其他人的程度
(2)群体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采纳率表示一种创新被某社会系统成员所采纳 的速度,开始采纳率很低,后来逐渐提高,然后再 下降至终结,通常呈S形。
●(不)接受并不等于(无)反应 ●个人有两类:积极接受和传播媒体的观点,以及 主要依靠个人接触
关于意见领袖的结论:
●人际影响比任何媒体都更为经常和有效
●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 行动的一致性很有效
●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体扮演不同的角色 例如:购物方面的意见领袖大多是家庭中的年长女 性,时尚方面则往往是年轻的未婚女性等。
支配型农业传播与沟通策略是指以传统发展 理论模式为基础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策略, 这种传播策略是与传统发展理论模式相适应的一 些传统的传播与沟通理论模式指导下的思想方法 和工作方法。
第一节 传播与沟通效果策略
一、效果策略的概念 传播与沟通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汉字是我国古代一切诗歌,词曲,散文,对联, 相声以及书法艺术等形式产生的土壤。
2018/10/23
20
印刷前时期: 载体:兽骨、石头、木块、竹简(竹片)、纸等 ; 传递方式:信鸽、驿马等; 记录手段:手抄传播, 原始媒体:中国古代官府用于传递朝政动态、政 治情报的原始形态的“报纸”——《邸报》,就 是以手抄文书的形式出现的。又如,中、外古代 的手抄书稿孤本。约于15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的萌芽,在这种生产方式活跃的意大利威 尼斯等某些西方城市,还出现了报道商业、政治 消息的手抄新闻或手抄报纸——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大众传播的特性
1.受众的不可选择性 2.传者对所传信息的选择控制性 3.大众传播的公开性
4.大众传播的社会性
5.大众传播的平等性
6.大众传播的经济性
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化
(一)原始媒介
(二)语言媒介
(三)文字媒介
(四)印刷媒介 (五)电子媒介
(一)原始媒介
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行
动范围极有限。信息交流大体是用喊叫声、手势、 表情、动作等来作为媒介的。
2018/10/23 23
• 个人编辑新闻(1840-1870):是旧式报纸向 新式报纸的桥梁,专题化 • Yellow Journalism:19世纪末,流通大战。 R.Hearst 1909年International News Service (INS),J.Pulitzer 《New York World》 卡通形象“Yellow Kids” • Jazz journalis:1920年《New York Daily News 》大量使用照片,娱乐时代 • 合并时代:二战后则深度报道,面临电视和 广播的威胁,合并。
2018/10/23 28
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披露真相。CBS的 报道使新闻从广告版跃进了头版。新闻也 开始成为赚钱机器。 • 美国民权运动和CBS:“我有一个梦”。 现场偷拍来表达电视的视觉表达力。代表 人物为丹.拉瑟。 • 海湾战争和CNN:改变三国演义的特纳。 直播海湾战争17小时。收视率达7500万人。 驻巴格达记者成为世界新闻唯一来源。 • 美国恐怖袭击与互联网,FOX:默多克的FOX 在第一时间将画面传到中国大陆。
1.传播速度快;
2.声情并茂,给予人以亲切的感受;
3.图像与声音结合,使人将视听感觉融于一体;
4.受众范围大。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类型
(一)报纸 (二)广播 (三)电影 (四)电视
(五)计算机网络
(一)报纸
1.报纸的优越性 (1)信息量大、读者广泛而稳定; (2)流传迅速,反应及时; (3)容易给人留下明确、深刻的印象; (4)制作较为容易、灵活; (5)费用相对低廉; (6)发行量大、新闻性强; (7)读者自由选择性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8)便于保存。 2.局限性:寿命短促;内容庞杂。
2018/10/23
27
造就媒体巨人五个历史瞬间
• 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在“二战” 中崛起,代表人物爱德华.默罗,广播新 闻直播“Listen It Now”,“你好!这里 是伦敦!” • 越南战争: CBS的凯旋门,威望高于美国 总统的克朗凯特.盖洛普将新闻播报者的 名称从“播音员”(Announcer)转变为 “主持人”(Anchor)。新闻报道中对美国 政策的批评影响了美国政策。 • 水门事件中的华盛顿邮报和CBS:
2018/10/23 30
• 20年代,美国国家调查中心曾调查,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报纸、杂志、电影及广播,哪一种媒介对 公众影响最大。结果表明,有67%的人认为广播的影 响最大,而认为报纸影响最大的只有17%,电影、杂 志,分别只有4%、3%。此时电视还刚刚出现,其作 为新闻媒介的优势尚未发挥。 • 随着战后经济发展,电视的影响日益增大。据1980 年的资料,美国人的消息来源,有53%的人靠电视, 30%的人靠广播,依靠报纸的只有10%。。
2018/10/23
18
中国秦墓竹简
人类的早期传播媒介 古埃及泥版书 古埃及纸草书画
汉字的传播功能: • 由于汉字是以取象为主,声形相拼的形声字,它 既是形象的语言,又是声音的符号,因此具有一 种超时空的功能,西方语言纯粹是信号,是声音 的语言而不是对形象世界的模拟。梁启超认为汉 字是使“中华民族没有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 对中国人的思维起着定势的作用;中国形象思维, 西方是抽象思维;
(五)计算机网络
1.优越性 (1)以电脑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功能的信息互动传播; (2)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 (3)信息种类多,可选择余地大; (4)声音图像逼真,对人有更直接更强烈地刺激力; (5)激发兴趣,满足人的需求方面更方便,更快捷; (6)强化个性,改变交往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 (7)扩展人们的交往空间,受众范围广泛。 2.局限性 (1)传播环境混乱,信息缺乏必要的选择、过滤、把关和审 核过程; (2)价格高,费用大; (3)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2018/10/23
29
电影
1894年美国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 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Vitacopes) 。 1895年3月法国卢米埃尔发明了具有现代意义 电影机。 1926年,美国的电影业与汽车业、罐头业、 石油业、钢铁业、烟酒业并驾齐驱,为六大 产业之一 l927年,艾尔·乔尔森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电 影《爵士乐歌手》。 1905年,中国人自己尝试性地拍摄了第一部 电影《定军山》,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 演。
2018/10/23
22
美国报业的产生与发展
• 报纸一般是受地理限制,周期印刷,为特定区域大 众兴趣服务的媒介。但《今日美国》(Gannett’s) 改变了这一点。 • 殖民地报纸:1704年《Boston News Letter 》为 第一份美国报纸。 • 革命报纸:18世纪中后,自由斗争 ,1776-1777年, Paine’s <<American Crisis>> • 政治报纸:独立后,成为政治论坛,两个政治团体, 联邦支持者和反联邦的共和支持者。媒介:马,信 鸽,船 • 便士报(1833-1920):印刷术和公共流通系统的 发展,1833年《New York Sun》,Benjamin Day.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
2018/10/23 26
电 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 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 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的北京电视台,现CCTV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彩色 电视广播的新阶段。 1962年,开始运用通讯卫星越洋转播电视节目。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进行实况播映,当时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 到了这些图像。虽然地球与月球遥遥相隔38万多公 里,但现代电子传播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声像传递仅 需1.3秒钟时间。
(四)印刷媒介
公元二世纪发明了造纸术,后有了印刷术 (印章、墨拓石碑、雕版、活字版、激光照排
等阶段)。特点:
1.生产的速度快、种类多、数量大;
2.价格低廉;
3.便于长久保存; 4.可重复阅读。
(五)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的产物,它基
本上是从电话、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电脑
的相继问世为标志的发展轨迹。特的定义
大众传播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某种媒介对众多听众表 达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又称媒介沟通。 大众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 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印 刷和电子媒介,利用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 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特征
与人际沟通相比,大众传播反馈较难或往往滞后, 大众传播的传者的定向性和受者的选择性都较强。 1.听众或观众人数多,影响面大。 2.超越距离,超越时空局限。 3.单向传播。信息流由传者转送到受者,即使受者有 反馈机会,也往往要拖延一段时间才有可能。 4.强化表达信息: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夸大、集中等 办法,使符号得以强化地表达。如电视、电影中的特写 镜头等。
2018/10/23 21
印刷传播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纸张,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 印刷。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5世纪40年代,1450年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 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1456年用手摇印刷机 印刷了200本《圣经》带来书籍和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传播学界常把谷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1456年, 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的价 格出售的“便士报”,首先在美国创办。此后,廉价报纸 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此外,书籍、杂 志、广告事业 也得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应用 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
口语传播
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1 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和 范围内交流; 2 信息流传的精确性不够; 2 记录性差,难于保存和积累。
占主导地位的口语传播外,也有如岩画, 结绳,烽火和甲骨等传播信息的方式。
2018/10/23
17
文字传播
• 文字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也有学者认 为约6000年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据推算至少 有5000年历史。 • 中国文字“书画同源”----象形文字。 • 文字传播的贡献: 1 克服了音声的即逝性,可以保存信息,促进了知 识的积累,不再单纯依赖人脑记忆; 2 突破空间局限; 3使文化传承不再依赖神话或传说,产生了文献。
2018/10/23
24
电子传播
• 电子传播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 有线:1837年莫里斯发明了电报机,1844年 发出第一份电报。“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 么!” 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完成。贝尔 等人19世纪70年代研制的电话系统,有线广 播,电视系统。 • 无线: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意大利人马 克尼1895年的无线电通信实验成功。无线广 播电视和电话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 标志人类进入卫星传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