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学(上课)

合集下载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导论:什么是传播?一.传播与沟通传播:(1)与他人共享信息communication communist community施拉姆: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有意图的影响(3)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或反应传播:简而言之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大类型。

具体而言是指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者与受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大众传播:(1)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受众: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传播过程和活动中的对象和归宿,同时也是传播活动的反馈者和参与者。

可以称为观众、听众、看客、读者、网民等,具有表达权、知情权、反驳权等权利。

受众的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归纳了主要观点:(1)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2)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

(3)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

(4)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14.10.2020
.
12
传播与传播媒介
无论何种方式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 的传播媒介即传播工具。
人类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和使 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不断从 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总之,媒介的功 能就是延伸人类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能力。
14.10.2020
.
13
传播媒介的五次演进
口头传播(口才)
14.10.2020
.
2
本课程考试方法
1、平时每堂课考勤时,每次点名得本课程总评成绩中 的11分,共44分;
2、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时间为 2个小时。由平 时讲课每章复习题中随机抽取5道题目进行现场笔试。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6%。
3、因事不能到现场听课者,可通过提交作业方式取得 成绩。请认真阅读本网站发布的各章教学课件,以电 子邮件方式完成每章课件最后的复习思考题,按时发
14.10.2020
.
9
什么是传播?
尽管以上对传播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就 其传播的要素来说,有几项是共同的: 发送者(传播者) 传递通道(传播媒介) 讯息及其符号 接受者(受传者) 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效果
14.10.2020
.
10
人类传播的四种方式
自我(人内)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
到张老师邮箱:vugg@
14.10.2020
.
3
第一章 网络传播概述
14.10.2020
.
4
本章目录
1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 32 网络传播:新的时代 3 网上印刷媒介 34 网上电子媒介 5 网络传播与传播理论 36 因特网上的话语权
14.10.2020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26
数字化的优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数
字信息具有可供数据压缩和纠错的特性,从而
带来增加信息存储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改善
通信质量、方便信息处理等许多好处。
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所有用于传
播的声音、影像和文字都可压缩成比特来传输。
在信息时代,媒体世界将改头换面,“大众传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7
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们,大概已很少 有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了。 在世界各个角落,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项最广 泛、最普及、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的社会事业。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犹如每天开门“七 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一样,成了老百姓 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自我(人内)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
沟通,如独立思考、内心冲突、自我发泄等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
里包括面对面进行的亲身传播。
群体(组织)传播。这是指在社会某一群体范围内,
有组织地进行的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着极其
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大量的、连续的、有目的的信
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
乐的系统”。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27
未来“传送信息的传播业者根本不知道传送
出去的比特最终会以何种面目——影像、声音还
是印刷品——在接收端出现”。因为“比特离开
传播源之后,你可以把它们转换成各种不同的形
式,用不同的方法来使用,凭借不同的电脑程序
二是实时性。即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方面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传播与农业传播》课件

《传播与农业传播》课件
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培养新型农民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的挑战
如何与农民沟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接 受度等。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业政 策、市场行情、科技动态等信息 服务,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关注度。
02
农业传播的重要性
农业信息传播的意义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信息传播能够将最新的农业科技 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农民,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增强农民市场意识
农业信息传播能够增强农民的市场意 识,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动 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引导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信息传播能够引导农民调整种植 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传播学的起源
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开始 研究传播学,探究信息传 播的规律和方法。
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传播学逐渐形成和发展,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 。
当前趋势
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 对传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重点转向网络传播 和新媒体。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
5W模式
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包 括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 道、对谁说、效果如何五个方
面。
双向对称模型
由美国学者施拉姆提出,强调 传播是双向的,传者和受者之 间相互影响。
符号学理论
强调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 性,研究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 系。
议程设置理论
由美国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 ,认为媒体对某些议题的关注 程度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

专题二 农业传播模式2

专题二 农业传播模式2

专题二农业传播模式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农业传播的几种基本模式,并运用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分析农业传播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内容:一、模式的概念与功能●模式的概念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的简化形式。

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是对规律直观而简洁的论述,是理论性的形式,但不是一种理论;●模式的建立模式可以描述为:(1)主要因素(2)结构及其转换关系(3)相互作用原理●模式的表达形式1)词语形式Example:“SQ3R”学习模式、“做中学”、E(系统)={A(要素),B(关系)}、“五步教学法”等等。

2)图解形式Example:3)数学形式Example:v s gt v v v θθθcos sin 2sin 220020=-=● 模式的功能模式具有四项主要功能: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预测功能。

模式的每一种功能均成为评估模式的基础。

● 使用模式存在的缺陷:1.不完整性;2.过分简单,含有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

3.使用时不可机械化,也不可盲目建构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各种传播模式。

二、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的要素:传播者和受播者、信息和媒体、编码和译码、干扰(噪声)、反馈、环境、效果等。

● 几种著名的传播模式(一)亚里士多德模式最早的传播模式,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载于《修辞学》一书,属于传播结构模式。

该模式提出五种传播的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比较适应于公众演说。

(二)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普遍应用于大众传播研究。

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 (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W 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谁”: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

第二章农业传播模式-77页PPT资料

第二章农业传播模式-77页PPT资料

2019/12/12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多伊奇
“一种符号的结构和操 作的规则,它用来将 已存在的结构或过程 中的相关要点联系起 来。”
2019/12/12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什么是模式?
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 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 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 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 完成任务,有助于你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 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 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2019/12/12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白沙湾峡谷漂流
2019/12/12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白沙湾峡谷漂流位于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离 桂林市57公里,离阳朔县城仅12公里,是距离阳 朔最近的漂流景区,处在广西生态旅游示范村凉 水村上,是集生态漂流、田园风光、峡谷探险 为一体的旅游项目。白沙湾峡谷漂流起点与白沙 湾水电站,终点为千金潭,漂流全程2.5公里,落 差70-80米,漂流时间为70分钟,在这里您可以 放松紧张的心情,尽情享受漂流带来的激情与乐 趣。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到‘上观南天白云悠,下看清泉碧水流;
8090的我们,在六一临近的时候,面对我们正把握的却在 渐渐远去的青春,在偶尔闲暇的那一刹,你是否会偶尔回忆起 我们童年时候的欢乐时光,或许很囧,很傻,但是很开心,快 乐而多彩……你会不会想重温一下童年的游戏乐趣呢,如果真 的有返老还童的时光机,你会坐上去吗?你准备好了吗?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一)亚里士多德模式(公元前4世纪)
Speaker Speech Audience Effect Occasion
注:载于《修辞学》一书,属于传播结构模式。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服对方,即传者对受传者的影响力分析。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传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一
种说服与被说服的关系上。具体表现在:
(1)在对受传者的影响方面,仅注重传者的 影响,忽略社会结构或群体结构等其他方面对 受传者的影响。
(2)在对受传者的认识方面,从整体上忽略 受传者的应用价值和个体差异性,认为信息的所 有个体受传者都是传者的说服对象,其重要性和 价值等同。
创新扩散策略源于外源变化论,该理论认为, 通过观点和意见的扩散,将外界的知识、技术、 资源等带入一个静态的社会,促进该社会的发展。
二、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1)个体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采用 评价 试用
5 4 3
兴趣
认识
2 1
个体采纳过程的5个阶段
◆认识阶段 指一个人第一次感知或意识某种新观念、新
产品或新技术。 此阶段只获得一般信息,从不了解到了解。
一、效果策略的概念 传播与沟通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
在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影 响和变化。
效果策略主要是指利用传播与沟通工具 来达到预想效果的做法。
二、效果策略的类型
(1)无限的直接效果 早期关于传播媒介的无限效果论认为,受传
者是传者的被动宣传对象,传者对受传者有着不 可抗拒的威力,传者对受众的影响力是直接的而 且是无限的。
(iii)内容说服效果 表达观点时,将重点放在不同位置的效果。 研究结论: 首先提出的论点利于引起注意。
最后提出的论点利于被受传者记住。
如果演讲内容受赞同,首先提出比较有利。 如果传者提出正反两种观点,则先提出的 观点比较容易接受;但若正反论点分两次提出, 则后提出的观点比较有利。 受传者不熟悉的问题应先提出要点。
◆在社会关系方面,早期采纳者较晚期采纳 者也更广泛。

农业传播学—总结与体会

农业传播学—总结与体会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学习总结与体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农业传播的知识。

首先对课程里面涉及的一些名词,比如“自我表露”、“内向沟通”、“传播效果”、“大众传媒”等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其次是我认识到农业传播其实就是农业信息的传播,农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在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农业生产建设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而且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收入较低,让每位农民购买计算机上网是不可能的,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多数农业信息技术正在研究与开发之中,或者正在艰难的推广,所以,推广普及农业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因此,农业传播技术的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我们,学习这门技术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洲共同体已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农业列为它的重点发展规划,将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机器人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韩国制定了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10年计划,菲律宾、印度、埃及、巴西、伊朗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很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习这门课程掌握这门课程是一前提,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因地适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地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与推广,是我们要足够重视的。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让我们学习掌握一种技术一种特殊的技能—农业传播,把所学的知识传播给农民用以指导他们的农业生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飞速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要想要农民接受和传播这些先进技术与科学知识,首先我们作为“传者”这一方,有几点我认为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自己一定得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学科。

农业传播学课程总结

农业传播学课程总结

第一章绪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农业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新的研究课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生产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进步,而农业生产活动一刻也离不一涉农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同时,农业传播活动的有效运作,又与经济传播理论的正确指导密切相关。

因此,农业传播学不仅是一门能引起知识界浓厚兴趣的理论科学,而且是应用性很强的、能够推动经济建设稳定、健康发展的应用科学。

传播是传播学里的一个基本概念。

不同的传播学者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各有不同,因此他们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界定传播的内涵。

由此导致了“传播”这一术语成为了一个人言言殊的概念。

农业传播是从信息内容的角度对传播作出的划分。

如.果说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的话,那么农业传播可以界定为社会领域内的涉农信息的传递。

涉农信息指的是什么呢?l,农业生产信息。

农业是相对于.工业和商业而言的一个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村、农民信息。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作农民,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是农村。

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位一体。

就是习惯上我们所说的“三农”。

3,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流动的信息。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生产资料。

4,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生产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农业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分为三个部分:农业传播的历史、农业传播的类型、农业传播的过程。

农业传播研究的目的:1.农业传播研究的开展是农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2.农业传播研究的开展是出于农业传播现状不尽如人意的考虑。

农业传播研究的意义:1.农业传播研究是对传播学的丰富和发展。

2.农业传播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学科建设。

3.农业传播的研究成果对其他相关学科也有借鉴意义。

4.开展农业传播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农业传播实践的了解。

5.开展农业传播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农业传播实践的解释能力。

6.开展农业传播研究有利于改善农业传播实践状况。

农业传播的研究方法:1,定量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5000-3500年前 •印刷传播
•7世纪
•电子传播
•19世纪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三、传播学
1、定义 •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
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它与 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有 着密切的联系。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五、传播学与农业推广 1、农业传播
农业传播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而产生, 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历程,并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五、传播学与农业推广 2、农业传播学 • 农业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指的是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 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 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 命。正当人们对权力分配普遍感到不满的 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 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2、人内传播的意义
(3)人内传播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不是的 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行 为。 (4)人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 是其他各种传播活动的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一章15
二、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指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 的信息交流活动。
优势:信息的大量复制、批量生产。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传播技术教(学)案应用(研究生讲义)

农业传播技术教(学)案应用(研究生讲义)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资料汇总);
9.《农业传播学》赵晓春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本课专述)。
本课复习思考题
1.阐释农业传播的本质;
2.试述农业传播的基本原则;
3.说明拉斯维尔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说明3种传播机制的各自优劣,并阐释我国农业传播体制改革如何借鉴各自之所长;
第三节农业传播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具体作用
第四节农业传播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农业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传播与农业传播
1.传播的涵义(几种观点)
(1)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a. A.戈德(1959):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共享说”;
b.D.伯洛(1960):所有传播行为都旨在从特定人物或一群人中引出特定的反应。——“反应说”;
第四,文字开启了“去部落化”进程,促进个性发展。
(3)印刷传播阶段——始于公元450年;
印刷时代基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之上。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用树皮、麻、鱼网等混合物造纸,取代传统的竹简和帛等书写材料。1045年,宋代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1450年,德国工匠古登堡研制成功金属活字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f.皮尔士:传播就是观念、意义或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过程说”;
g.库利:传播就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效果;——“机制说”;
7.农业传播的涵义
农业传播:从信息内容的角度对传播作出的划分,主要是指社会领域内涉农信息的传递与扩散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农--韦弗模式的优劣
香农--韦弗模式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作用的认 识,并采用物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传 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为后来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应该指出的是,香农一韦弗模式描述的毕竟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 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因此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 类的社会传播是缺乏可行性的。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与“发送--接收” 这种电子通信过程不同的是,社会传播的双方往往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 体,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之一,所以香农--韦弗模式缺少反馈要 素是其重要缺陷之一。除此以外,由于研究本身仅局限于技术科学的范 畴,该模式未能更多地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也忽视了讯息的内容、 传播的效果等。
二、农业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农业和农村社会内部与外部之
间的传播机制、传播模式、传播类型、传者、
受众、媒介、效果等。关注农业传播系统中传
者与受众的角色,传播信息内容的构成、来源 和渠道,系统运行模式和效果,以及媒介与传 播系统的关系。
9
三、农业传播学的传者研究
(一)分类
1. 按传播系统分为外部传者和内部传者2类; 2. 按传播状况分为自我传者、信息传者、交 流传者3类。 3. 按传播机构分为个体传者和组织传者2类。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升农业水平,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是“ 三农”工作的主要核心。 我国农业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 约,经济状况差别大。
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
约束的现阶段, 实现农业信息传播现代化是解决“三 农”问题的关键要素。
“旧三通”与“新三通”
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农业系统上应用的过程。这些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 遥感技术等。现代农业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传播工 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 史过程。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3)促进“三农”工作的开展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好
农业机械
传播需求重点突出
粮 食
医疗保健
农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调查
五、农业传播学的模式研究
传播过程是一动态过程,因此对其研究探索存有 一定难度。一般多用模式来表述传播的结构和运动过 程。 模式是以文字、图形或公式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 方法,其具有双重性质:一是现实事物的抽象化和定 理化描述;二是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但只是对理论 的一种解释或描述,不等于理论本身,因此一种理论 可有多个模式支持。 模式可多种多样,主要符号分为:文字模式,图 表模式模式;数学模式。按作用分为:结构性模式, 功能性模式等。
以对话沟通形式进入传播,通过交流提高传播效
果。
6. 个体传者
主体包括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回乡青年等。
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和以信息为中心进行传播。
7. 组织传者
主要通过乡村经济组织、乡村社会组织、乡村 基层组织进行传播,其中包括合作社、农工商公司、 产业机构等,传播方式主要以信息和交流为主。
四、农业传播学的信息研究
季节性:生产的
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 顺序进行,并有一定 的变化周期。
应对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时空传播信息。
信息缺乏是农业损失的主因
芒果积压
西瓜腐烂
香蕉滞销
荔枝发黑
柑橘霉变
葡萄过熟
(二)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特点
1. 需求类型多样化
涉及农业科技信业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生活医疗信息,
生乐信息,教育培训信息等。 2. 需求重点突出
4)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鉴于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的特点, 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领域,因此施拉姆又提出了一个大 众传播过程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 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 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新闻源、艺术源相连接,通过大量加 工后的讯息与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分属于 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 特定的传播关系,群体内部呈现不同的传播结构(如同事 间口耳链状相传、领导给全体员工传达上级指示的放射状 相传、网络论坛的互动交流相传等)。但无论如何,每一 个传播者和受众都在进行译码、释码和编码,特别是受众, 会在传播中加入更多自己的理解。
序模式等。
策划传播:宣传传活动模式、效果层次阶梯模式、公共关系模式等。 新媒体信息:信息流动处理模式、体制和传播政策模式等。
国际传播:国际信息流动模式。
1)“五W模式”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首位提出传播过程的是美国政 治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哈罗德· 拉斯韦尔,他长期从 事与宣传相关的研究。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 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五种构成传播过程的要 素。 谁?(Who) 说了什么?(What) 通过什么渠道?(Which ) 对谁?(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这五种要素按照上述的顺序排列就形成了后来人们 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这种文字模 式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4)促进农业现化化建设 5)促进农业科技化建设
1)农业推广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农业推广是通过教 育农民将科学研究和新 知识传播到农业实践过 程的活动。包括农业、 农业营销、保健及商业 研究等。目的是应用传 播或行政服务等方式, 提供农民终身教育机会 ,协助利用当地资源, 发展地方产业之业务。
2)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通路
通水
通电
通电话
通广播电视
通网络
4)促进农业现化化建设
农业传播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内 容; 三电合一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广播电视是农业传播技术现代化建设重要手段和媒介; 网络传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途径;
5)促进农业科技化建设
通过交流和传播,多种渠道为农民提 供科技服务,促进农业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二讲 农业传播学概论
一、农业传播学的研究意义 二、农业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三、农业传播学的传者研究 四、农业传播学的信息研究 五、农业传播学的模式研究 六、农业传播学的媒介研究 七、农业传播学的制度研究
1
一、农业传播学的研究意义
1)是农业推广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2)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3)促进“三农”工作的开展
1. 传播学中的主要模式
基本模式: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占德 --施拉姆模
式、丹斯模式、格伯纳模式、马莱茨克模式等。
短期效应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式等。 传播对文化与社会影响模式:效果依赖模式、沉默螺旋模式、“知
沟”效果模式等。
受众中心模式:满足模式、选择和欣赏模式等。 媒体组织、选择与生产模式:媒体模式、“把关人”模式、制作程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旧三通”与“新三通”
已完成的“旧三通”
通水
通电
通路
建中的“新三通”
通电话
通广播电视
通网络
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两个显
著的特点: 地域性、
季节性。 地域性:空间的 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 域差异,不同的地域, 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 量都不同。
(一)当代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
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必须保障农民便捷地获
得充分而有价值的信息。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露天作业, 生产周期长, 需要
农民利用各种信息积极加以应对。

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因已不
再是资本的缺失, 而是信息的贫乏。
15
三农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2)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从通信效果的角度触及传播问题。香农为贝尔实验室工作, 这个实验室是美国电话系统的著名的研制中心。1949年,在香农和韦 弗两人合著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 用来解释物理学上传递讯息的信道能力问题,香农只是要建立一个电子 通讯过程的模型,并没有联系到社会的传播。具体馍式如下: 信源:发出讯息。 发射器:将讯息转换成信号。 信道:传递信号,发出的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不同。 接收器:将信号还原成讯息。 信宿:讯息的目的地。 噪音: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厂扰。
急需的重要信息主要分布在粮食相关信息和疾病预防与治疗、
饮食营养 健康保健信息等几个领域。 3. 传播的信息满足程度低 所提供的针对农村和农民的信息不能满足农民个性化极强的需 要,在获取农技、粮食、政策、医疗等重要信息方面显然力不从
心。
农民对传播类型需求多样化
医疗保护
文化娱乐
体育运动
计划生育
种植技术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在C.E.奥斯古德相关观点的启发下,威尔伯· 施拉姆在1954年 发表的《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一模式。这是一个高度循 环的模式,此模式与直线模式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这个模式没有传播者和 受传者的概念,传收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交往相互 作用,此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 受双方的角色功能,即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 译码(将符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者、释码(实现信息和意义相互转化 的过程)者和编码(将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者的角色。
宣传和学习雷锋活动的五个“W”
Who: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 What:向雷锋同志学习
Which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
Whom:部队广大官兵 With:部队中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 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
“五W模式”的优劣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抓住了传播活动的核心问题,奠定 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包括控制(传播者)研究、内 容(讯息)分析、媒介研究、受众(受传者)研究以及效果分析, 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研究。由于人类社会信息传 播活动的急剧增长,信息传播形式也日新月异,因此,对以上各 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也没有止境。 这一模式是早期的线性模式,即传播单向流动的直线型模式, 它对传播学研究的功绩卓著。但不足的是,模式过高估计了传播 的效果,没有提供一个反馈渠道,也忽视了传播是循环往复的双 向流动过程,这是早期过程研究的共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