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合集下载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讲稿导论:什么是传播?一.传播与沟通传播:(1)与他人共享信息communication communist community施拉姆: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有意图的影响(3)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或反应传播:简而言之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大类型。

具体而言是指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者与受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大众传播:(1)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受众: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传播过程和活动中的对象和归宿,同时也是传播活动的反馈者和参与者。

可以称为观众、听众、看客、读者、网民等,具有表达权、知情权、反驳权等权利。

受众的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归纳了主要观点:(1)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2)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

(3)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

(4)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农村与区域发展李婷婷 Z1112371目前国际上把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称之为农业信息技术(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FT),也可称之为信息农业。

它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两大关键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已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50年代初,美国首次利用计算机研究饲料问题,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50-60年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农业科学的统计分析与计算;70年代主要用于数据的处理和数据库的开发;80年代以来,应用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农业决策支持与自动控制的研究与开发;90年代开始进入网络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准农业已现端倪。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洲共同体已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农业列为它的重点发展规划,将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机器人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韩国制定了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10年计划,菲律宾、印度、埃及、巴西、伊朗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很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建国以来,作物栽培技术发展较快。

20世纪50年代注重研究影响作物生育的各种环境因子及其变化规律,形成经验,示范和推广。

6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研究作物的外部形态指标,重点研究作物的株高、分蘖、叶面积等数量性状同栽培措施的关系,探讨群体的合理结构,全国出现了研究作物群体结构热。

70年代至80年代末,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指标化栽培、高产数学模型以及模式化栽培,90年代以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及其优化调控理论研究为主,突出质量型栽培,使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明显提高。

这些理论和技术基本定量了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生育的影响;明确了作物某些基本生理过程及其相互影响,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定性描述了一些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等对作物生育的影响;制订了一系列定量或定性描述作物系统行为的指标。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一、名词解释1、自我表露指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把自我的真实情况自愿地告诉给别人的行为2、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即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广义,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3、大众传媒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某种媒体例如文字、电波、电视、电影、电脑、网络等印刷和电子媒体,利用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4、内向沟通指信息在一个人个体内传播的过程。

5、传播: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6、农业传播的把关行为农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行为被称为把关行为。

7、农业传播受众的选择行为8、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能够依靠组织成员的自我主动学习而维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9、群体影响策略:指人们利用群体的特征达到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策略。

10、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

11、有效倾听在对话中,把感观、感情和智力的输入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感情过程。

12、AIDMA法则引起注意(Attention)、唤起兴趣(Interest)、刺激欲望(Desire)、加强记忆(Memory)、并促成购买行为(Action)。

13、SMCR法则S信源、M内容、C渠道、R授者14、有效倾听与表达:倾听可以分为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无效倾听等于耗费能量。

15、语言符号:是指口头发音和笔头书写的符号.意义是指用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由于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所以不论是感知、记忆词语和句子,还是听、说、读、写,意义起着核心作用。

16、群体规范:群体内的人往往共同遵守某种原则或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被称为群体规范。

17、群体压力:是指当一个群体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群体的意见对个体意见往往有一种诱惑力或影响力,这种诱惑力被解释为群体对个体施加压力的现象,表现为群体使个体服从或遵从的行为结果。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件大全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26
数字化的优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数
字信息具有可供数据压缩和纠错的特性,从而
带来增加信息存储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改善
通信质量、方便信息处理等许多好处。
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所有用于传
播的声音、影像和文字都可压缩成比特来传输。
在信息时代,媒体世界将改头换面,“大众传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7
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们,大概已很少 有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了。 在世界各个角落,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项最广 泛、最普及、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的社会事业。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犹如每天开门“七 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一样,成了老百姓 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自我(人内)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
沟通,如独立思考、内心冲突、自我发泄等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
里包括面对面进行的亲身传播。
群体(组织)传播。这是指在社会某一群体范围内,
有组织地进行的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着极其
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大量的、连续的、有目的的信
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
乐的系统”。
04:54:30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张胜光制作
27
未来“传送信息的传播业者根本不知道传送
出去的比特最终会以何种面目——影像、声音还
是印刷品——在接收端出现”。因为“比特离开
传播源之后,你可以把它们转换成各种不同的形
式,用不同的方法来使用,凭借不同的电脑程序
二是实时性。即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方面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3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3

生理需要
(二)需要理论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 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 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 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根据需要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 (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 低等)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内在需要 外在刺激
需要满足 紧张消除
二、行为理论之一 —— 需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Needs)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 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 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 标的渴求或欲望。
需要是引起动机进而导致行为产生的 根本原因。
(3)农业经营规模 户均耕地面积、养殖规模等影响投入数量,即户均 规模偏大或偏小都会造成投资的不经济。
(4)家庭经营结构 农户家庭经营结构是指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 某项产业的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5)农业的比较利益 预期收入最大化是选择就业项目和资金投入的行为 准则。
(四)生产经营行为
第 3讲
农民行为与农业科技传播
第一节
农业科技传播对象行为产生
一、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
(一)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人的行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 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二)行为产生的机理 动机是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则是由人 内在的需要和外界的刺激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其中 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是非契约性。

H农业传播第三章

H农业传播第三章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三章
1)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 义的讯息。
•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 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 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 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三章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与自己有相似、相同之处,并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 “自己人”,从而提高传播者的影响力。 • 从哪些方面入手产生自己人效应?
立场、个性、背景、利益。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三章
1、受众的心理效应
4)晕轮效应 • 晕轮是指起风时月亮周围的晕圈。 • 晕轮效应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
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从而得出全部好 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 包括“光环作用”和“扫帚星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
H农业传播第三章
3)电子媒介促成了不同情境的整合 • 首先,它促成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并合。 • 其次,电子媒介还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
顺序的改变。 • 第三,电子媒介使原来的私人情境并入公
共情境。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三章
小结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是媒介分析的 核心问题。
不过,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究竟是媒介工具 形式引起的,还是由它的传播内容引起的,或 者是由其他社会因素引起的,在理论和实证上 作出严密的结论目前还是很困难的。
PPT文档演模板
H农业传播第三章
四、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一)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 • 1、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 •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的推广与应用培训ppt (2)

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的推广与应用培训ppt (2)

CHAPTER 04
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的应用案例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计,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水量, 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
促进作物生长
详细描述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为作物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智慧农业定义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精细化 的新型农业形态。
智慧农业的发展
智慧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智慧农业逐渐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在中国,智慧农 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 容。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
降低生产成本
VS
详细描述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减少人工干预和劳动强 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水资源成本,同时提 高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整 体生产成本。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
改善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避免过度 灌溉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生 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精准农业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是智慧农业的核心 内容之一,通过精准监测和智能 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
优质和环保。
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节约 和环境保护,通过精确控制农业 生产环境和作业过程,减少资源
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6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6

将人民看作
学习关系 知识的评价
工作对象、客体
主体、行动者角色
教师懂得一切、学 每个人都有供别人 生什么都不懂 分享的东西 西方的或书本的知 本地传统知识同样 识占优势 可以发挥作用
传播与沟通方式 所用的媒介 沟通过程 沟通方式
主导控制式模式 大部分为大众媒 介 自上而下,单向 一言堂、评议式
参与式模式 综合性媒介 自下而上,双向 对话式
不同事物的能力等方面,都值得许多专业工作
者学习。
三、发展启动型沟通与发展支持型沟通
(1)发展支持型沟通
发展支持型沟通是指沟通工作者对发展过程 起支持作用。 发展实践中能够使一部分人在沟通技术上更 加职业化,他们不是传者,也不是受传者,而
是作为中间体,他们具有选择传播信息的权力,
但是不希望控制传者和受传者的接触。
二、参与式应用的类型 参与式应用有两种类型,即作为手段的参与 和作为目的的参与。 将参与作为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参 与者被认为是实施发展政策的一种工具,是为 动员当地资源所应用的一种管理策略。 将参与作为目的,其出发点在于赋权。 效率和赋权是互补的。
三、两种模式比较 主导控制式模式为传统模式,与参与式模式 在基本理念、基本认识、传播与沟通方式等方 面有所差别。
领导与组织方式
主导控制式模式
参与式模式
领导所处位置
领导产生方式 领导方式 政策制定者目标 组织结构
项目领导
上级领导任命 决策、管理、命令 式 为项目目标的实施 等级制、直竖式
协调员、激励者、 协助者
通过人们选举 合作、赋权、善 于接受意见 朝向自我发展的 共识和理解 水平式、双向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强调变化要靠社区外部的行为变革者引入的 外源性发展,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启发; ◆认为传播工作者的作用要比当地人的作用大 许多倍。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服对方,即传者对受传者的影响力分析。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传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一
种说服与被说服的关系上。具体表现在:
(1)在对受传者的影响方面,仅注重传者的 影响,忽略社会结构或群体结构等其他方面对 受传者的影响。
(2)在对受传者的认识方面,从整体上忽略 受传者的应用价值和个体差异性,认为信息的所 有个体受传者都是传者的说服对象,其重要性和 价值等同。
创新扩散策略源于外源变化论,该理论认为, 通过观点和意见的扩散,将外界的知识、技术、 资源等带入一个静态的社会,促进该社会的发展。
二、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1)个体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采用 评价 试用
5 4 3
兴趣
认识
2 1
个体采纳过程的5个阶段
◆认识阶段 指一个人第一次感知或意识某种新观念、新
产品或新技术。 此阶段只获得一般信息,从不了解到了解。
一、效果策略的概念 传播与沟通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
在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影 响和变化。
效果策略主要是指利用传播与沟通工具 来达到预想效果的做法。
二、效果策略的类型
(1)无限的直接效果 早期关于传播媒介的无限效果论认为,受传
者是传者的被动宣传对象,传者对受传者有着不 可抗拒的威力,传者对受众的影响力是直接的而 且是无限的。
(iii)内容说服效果 表达观点时,将重点放在不同位置的效果。 研究结论: 首先提出的论点利于引起注意。
最后提出的论点利于被受传者记住。
如果演讲内容受赞同,首先提出比较有利。 如果传者提出正反两种观点,则先提出的 观点比较容易接受;但若正反论点分两次提出, 则后提出的观点比较有利。 受传者不熟悉的问题应先提出要点。
◆在社会关系方面,早期采纳者较晚期采纳 者也更广泛。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二、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1)个体采纳过程与沟通策略
采用 评价 试用
5 4 3
兴趣
认识
2 1
个体采纳过程的5个阶段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认识阶段 指一个人第一次感知或意识某种新观念、新
产品或新技术。 此阶段只获得一般信息,从不了解到了解。
◆兴趣阶段 指此人对这种新观念或新技术发生了兴趣,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2020/11/6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支配型农业传播与沟通策略是指以传统发展 理论模式为基础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策略, 这种传播策略是与传统发展理论模式相适应的一 些传统的传播与沟通理论模式指导下的思想方法 和工作方法。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第一节 传播与沟通效果策略
一、效果策略的概念 传播与沟通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
Hale Waihona Puke 效果传播的刺激与反应模式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2)有限的说服效果 (i)正反面说服效果 说服技巧可以是正面说教或者反面论证。 正面陈述与正反面陈述效果实验结果: ◆随机分组情况下,两种不同表述方式对态度
改变的效果完全相同。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对原来持反对意见的人,讲正反两面道理, 有助于使他们态度转变;对原先赞同传者观点的 人,只讲正面理由可以坚定其态度。
对有关方面的信息想了解更多、更详细。 ◆试用阶段
指此人在经过观察或被别人说服之后,要亲 自做实验,以便得出评价结果。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
此阶段中,此人想了解更多如何结合自己条 件进行实验的信息。 ◆评价阶段
指此人开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对这种 新观念或新技术的适应性。
此阶段要确定技术是否够好、对自己是否合 适的问题。 ◆采用阶段

《农业推广》课件

《农业推广》课件

04
农业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推广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01
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支持和人才培养。
02
农业推广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提 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 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推广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ABCD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和技术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推广领域,扩大资金来源 ,提高推广活动的可持续性。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农业推广的基本技术传播给广大农
民。
集体指导法
组织农民进行集中培训 ,通过现场示范、讲解 等方式传授农业技术。
个别指导法
针对农户的实际情况, 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解
决农户的具体问题。
方案执行法
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确保技术推广的顺利
进行。
农业推广的常用技术
01
02
03
04
农业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 、手机APP等,为农民提供农
业知识和技术信息服务。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转基因 技术、生物农药等,提高农作
物的抗性和产量。
农业节水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 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农业机械化技术
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农业推广的新技术应用
无人机技术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植 保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管
理效率。

农业传播学概论PPT(共 84张)

农业传播学概论PPT(共 84张)
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模式县乡镇村三级农业部门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在当地农村选拔推荐农村能人确保每村有35个由市级农业部门组织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取得农业部农村信息员资格农村信息员根据农民对农产品供求信息需求技术咨询需求和就业需求通过internet网络报纸书刊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当地农民收集分析有价值的供求信息技术信息就业信息并及时向他们供给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员直接生活在农民中间当地农民也可以直接到农村信息员那里进行面对面询问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农户模式由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在C.E.奥斯古德相关观点的启发下,威尔伯·施拉姆在1954年 发表的《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一模式。这是一个高度循 环的模式,此模式与直线模式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这个模式没有传播者和 受传者的概念,传收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交往相互 作用,此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 受双方的角色功能,即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 译码(将符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者、释码(实现信息和意义相互转化 的过程)者和编码(将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者的角色。
季节性:生产的 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 顺序进行,并有一定 的变化周期。
应对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时空传播信息。
信息缺乏是农业损失的主因
芒果积压 荔枝发黑
西瓜腐烂 柑橘霉变
香蕉滞销 葡萄过熟
(二)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特点
1. 需求类型多样化 涉及农业科技信业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生活医疗信息, 生乐信息,教育培训信息等。 2. 需求重点突出 急需的重要信息主要分布在粮食相关信息和疾病预防与治疗、 饮食营养 健康保健信息等几个领域。 3. 传播的信息满足程度低 所提供的针对农村和农民的信息不能满足农民个性化极强的需 要,在获取农技、粮食、政策、医疗等重要信息方面显然力不从 心。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Internet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 库。它能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
信息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从网络检索的角度对其进行分 类。
农业传播技术 张胜光制作 21
从网络检索的角度看,电子信息可分为 多媒体素材信息、软件信息和文献信息。
电子信息
视觉素材
多媒体素材信息
听觉素材
软件信息
零次文献
农业传播技术 张胜光制作 36
一个原则 两类搜索引擎 三大系列中文网站 四次文献: 零次文献
二次文献 五大网络传播技术 十大文献信息资源
一次文献 三次文献
农业传播技术 张胜光制作 37
一个原则 两类搜索引擎 三大系列中文网站 四次文献 五大网络传播技术:素材下载技术 素材转换技术
多媒体制作技术 素材发布技术 网页制作和网站发布技术
文献
8
信息的结构
精炼的知识 记录下来的知识
智慧
文献
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 知识
有组织的数据
信息
信息的原材料
数据
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
农业传播技术 张胜光制作 9
数据(量化)



信息
(条理化)
知识(理性认识) 述
信息

文献


农业传播技术 张胜光制作 10
信息、知识与文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本身运动的记录,是信息的原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 中国三大数字图书馆:超星、方正、书生之家 中国三大网上期刊数据库:清华、维普、万方 中国最大的多媒体信息光制作 30
2、怎么找?——搜索技巧
找新闻、找多检索表达式 AND、OR、NOT
本课程学习要点:信息检索一二三……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培训ppt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培训ppt
精细化: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实现 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特点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感知、智能识别、 智能决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高效化: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 产效益。
智慧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技术
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 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大数据技术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 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培 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现代农业概述 • 智慧农业技术介绍 •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技术的结合 • 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教育
01
现代农业概述
现代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是指利用先进科学技术 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高效 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农业形态 。
现代农业的特点
高效率、高产出、高品质、低消 耗、可持续性和高度智能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阶段
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
工业化农业阶段
机械化、化学化为主要特征,生产 效率大幅提升。
现代农业阶段
科技引领,智能化、信息化成为主 要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01
02
03
0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海量农业数据进行存 储、分析和挖掘,提供
决策支持。
云计算技术
为智慧农业提供强大的 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云端
化。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 习等技术进行智能感知
、识别和决策。
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农业传播技术教(学)案应用(研究生讲义)

农业传播技术教(学)案应用(研究生讲义)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资料汇总);
9.《农业传播学》赵晓春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本课专述)。
本课复习思考题
1.阐释农业传播的本质;
2.试述农业传播的基本原则;
3.说明拉斯维尔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说明3种传播机制的各自优劣,并阐释我国农业传播体制改革如何借鉴各自之所长;
第三节农业传播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具体作用
第四节农业传播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农业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传播与农业传播
1.传播的涵义(几种观点)
(1)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a. A.戈德(1959):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共享说”;
b.D.伯洛(1960):所有传播行为都旨在从特定人物或一群人中引出特定的反应。——“反应说”;
第四,文字开启了“去部落化”进程,促进个性发展。
(3)印刷传播阶段——始于公元450年;
印刷时代基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之上。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用树皮、麻、鱼网等混合物造纸,取代传统的竹简和帛等书写材料。1045年,宋代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1450年,德国工匠古登堡研制成功金属活字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f.皮尔士:传播就是观念、意义或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过程说”;
g.库利:传播就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效果;——“机制说”;
7.农业传播的涵义
农业传播:从信息内容的角度对传播作出的划分,主要是指社会领域内涉农信息的传递与扩散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0.2020
.
12
传播与传播媒介
无论何种方式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 的传播媒介即传播工具。
人类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和使 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不断从 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总之,媒介的功 能就是延伸人类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能力。
14.10.2020
.
13
传播媒介的五次演进
口头传播(口才)
14.10.2020
.
2
本课程考试方法
1、平时每堂课考勤时,每次点名得本课程总评成绩中 的11分,共44分;
2、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时间为 2个小时。由平 时讲课每章复习题中随机抽取5道题目进行现场笔试。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6%。
3、因事不能到现场听课者,可通过提交作业方式取得 成绩。请认真阅读本网站发布的各章教学课件,以电 子邮件方式完成每章课件最后的复习思考题,按时发
14.10.2020
.
9
什么是传播?
尽管以上对传播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就 其传播的要素来说,有几项是共同的: 发送者(传播者) 传递通道(传播媒介) 讯息及其符号 接受者(受传者) 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效果
14.10.2020
.
10
人类传播的四种方式
自我(人内)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
到张老师邮箱:vugg@
14.10.2020
.
3
第一章 网络传播概述
14.10.2020
.
4
本章目录
1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 32 网络传播:新的时代 3 网上印刷媒介 34 网上电子媒介 5 网络传播与传播理论 36 因特网上的话语权
14.10.2020
.
5
第一节 从人际传播到
大众传播
14.10.2020
.
6
我们需要扫盲吗?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 曾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面 对“第三次浪潮”文明的冲击,每个人 都要自觉地扫除三种文盲,即文字文盲、 计算机文盲和传播媒介文盲。
14.10.2020
.
7
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们,大概已很少 有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了。 在世界各个角落,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项最广 泛、最普及、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的社会事业。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犹如每天开门“七 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一样,成了老百姓 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沟通,如独立思考、内心冲突、自我发泄等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
里包括面对面进行的亲身传播。
群体(组织)传播。这是指在社会某一群体范围内,
有组织地进行的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着极其
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大量的、连续的、有目的的信
息传播活动。
14.10.2020
文字传播(笔才)
印刷传播(作家)
电子传播(明星)
网络传播(网友和版主)
14.10.2020
.
14
一、口头传播(口才)
口头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最基本 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以有声语言为媒介。不管语言 怎么发展,口头传播始终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一种最重 要和最基本的方式。即使在大众传播工具十分发达的 现代社会,口头传播仍然是人类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 播手段。除人际传播依赖于口头传播外,在群体(组 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中,诸如集会、报告、讲演、广
播、电视等,口头传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口才”
14.10.2020
.
15
二、文字传播(笔才)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语言诞生的几 十万年之后,树立起了传播史上的另一个里程 碑:文字。文字是社会信息传播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文字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 革命。文字的发展,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改善以 及书籍的出现,使古代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空
.
19
五、网络传播(网友、版主)
如果说人类传播史上的前四次革命即口头 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统归 为传统媒体革命,那么网络传播则是从根本意 义上对传统媒体的优势整合。它对人类传播所 带来的影响,正如韩国21世纪委员会所认为的 那样,是“人类文明以来首次遇到的本质上的
14.10.2020
.
8
什么是传播?
传播一词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汉译,在一 般英汉词典中传播还有通信、交流、通讯、传达、 交往、交通等意思。
关于传播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 “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主要通过符号向其他个人 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或情感。” “传播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前的繁荣时期。 (笔才)
14.10.2020
.
16
三、印刷传播(作家)
在人类传播史上有两件充分体现中华民族 的智慧,并使炎黄子孙引以为骄傲的创举,那 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末年(公元11~12世纪),中国出现了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世界近代最早的定期 印刷报纸是德国在1609年出版的《报道与新闻 报》。今天,印刷传播仍然是大众传播最主要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14.10.2020
.
1
本课程的教学体系
第1章 网络传播概述 第2章 网络信息资源 第3章 检索原理和搜索引擎 第4章 三大库三大馆检索 第5章 多媒体素材下载技术 第6章 多媒体素材加工技术 第7章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第8章 网页制作与发布 第9章 零投入零维护因特网发布技术研究
的方式。 (作家)
14.10.2020
.
17
四、电子传播(明星)
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发明和运用
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也
是信息传播媒介的第四次伟大的变革。
比起印刷传播悠久的历史来说,电子传播
的历史十分短暂,广播的发明距今不过80年,
而电视只有74年,但是,作为最先进介如书籍、
报刊所不具备的显著特点。 (明星)
14.10.2020
.
18
电子传播的五大特点
一是传播对象十分广泛,不受文化程度高低的 限制。
二是覆盖面宽,不受地域的限制。 三是传播时效性强。 四是传播的活动图像和声音具有直观性。 五是传播功能多,综合性强。
14.10.2020
.
11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显著区别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显著区别是,必须有 专门的传播机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播电 台、电视台等),必须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记者、 编辑、主持人、节目制作人等),必须借助于一定 的技术手段(编排、录制、剪辑、合成、印刷等) 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处理。毫无疑问,在这四 种传播方式中,大众传播是一种辐射面最宽、影响 力最大的传播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