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合集下载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佑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诗词全集:《蝶恋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翻译】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海棠》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袅袅东风在皎洁的月光下徘徊,香雾朦胧。

依稀可见远处的亭台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温柔而可爱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苏轼诗词十首

苏轼诗词十首

苏轼诗词十首导入语: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宋朝苏轼的诗词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十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江月【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题金山画像【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西江月·平山堂【宋】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梅花【宋】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观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五言绝句

苏轼五言绝句

苏轼五言绝句
1、《短桥》宋代:苏轼
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

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

译文:有谁能够铺上竹席,每天都在朱桥上睡。

树影在栏边转动,波光在水底摇曳。

2、《轩窗》宋代:苏轼
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

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译文:东边邻村有许多白杨树,夜晚的时候雨声急。

在窗下睡不着,只见秋虫见灯入。

3、《屈原塔》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译文: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

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苏东坡古诗词全集

苏东坡古诗词全集

苏东坡古诗词全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 苏轼[朝代] 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作者] 苏轼[朝代] 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 苏轼[朝代] 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作者] 苏轼[朝代] 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赤壁赋【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东坡简介资料

苏东坡简介资料

苏东坡简介资料苏东波,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东坡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苏东坡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东坡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苏轼 古诗

苏轼 古诗

苏轼古诗1、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最宜。

4、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山壳夜深花掉睡觉回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掉存有清香月存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并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屈将白发演唱黄鸡。

8、磻溪石——苏轼墨胫不暇黔,孔席未尝冷。

傥渭上叟,跪下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9、守岁——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则其尾,虽勤知自知。

儿童弱不睡觉,二者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并无年,心事恐丧妻之痛。

不懈努力天下今夕,少年岂可夸赞。

10、大秦寺——苏轼踏过平川天下,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11、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亮月深邃里,恨渡奔河苍茫间。

步向西南风景变小,道边修成竹水潺潺。

12、蝶恋花——苏轼花掉变白残红青杏大。

燕子飘时,绿水人家拖。

枝上柳绵吹又太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江城子·密州游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业。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以振雕弓例如满月,西北盼,射天狼。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生平作者:佚名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的很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诗人苏轼介绍

诗人苏轼介绍

诗人苏轼介绍诗人苏轼介绍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人苏轼介绍,希望大家喜欢!苏轼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开创"尚意"书风,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合称“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词客”指的就是苏氏父子。

《水调歌头》《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浣溪沙》《临江仙》《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

苏轼简介——精选推荐

苏轼简介——精选推荐

苏轼简介苏轼简介 苏轼,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世称“苏东坡”。

以下是⼩编给⼤家整理苏轼简介的内容,欢迎查看!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今四川眉⼭,北宋时为眉⼭城)⼈,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家、书画家、词⼈,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家中的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苏洵长⼦夭折),1057年(嘉祐⼆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

唐宋⼋⼤家之⼀。

《饮湖上初晴后⾬》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能超越的。

苏轼⽣于1037年1⽉8⽇(景祐三年⼗⼆⽉⼗九⽇)⽣于眉州眉⼭(今属四川)。

苏轼的⽗亲苏洵,即《三字经》⾥提到的“⼆⼗七,始发愤”的“苏⽼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读书的状况,感觉⾃⼰深受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数千⾔”,也就更不可能有⽇后的⽂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的苏轼⾸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篇《刑赏忠厚之⾄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的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第三等,为“百年第⼀”,授⼤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

1069年(熙宁⼆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王安⽯⽀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上与新任宰相王安⽯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百姓的损害,⼜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苏轼的一生

苏轼的一生

苏轼的⼀⽣苏轼的⼀⽣ 苏轼的⼀⽣是怎样的呢?苏轼被⼈们亲切的叫做东坡居⼠,深受⼈们的喜爱。

欢迎阅读⼩编整理的苏轼的⼀⽣,希望能够帮到⼤家。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号道⼈,世称苏仙。

宋代重要的⽂学家,宋代⽂学最⾼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市)⼈。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

其诗题材⼴阔,清新豪健,善⽤夸张⽐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派,与⾟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

⼜⼯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平⽣平 公元1037年1⽉8⽇,苏轼⽣于眉州眉⼭。

苏轼的⽗亲苏洵,即《三字经》⾥提到的“⼆⼗七,始发奋”的“苏⽼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读书的状况,感觉⾃⼰深受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数千⾔”,也更不可能有⽇后的⽂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的苏轼⾸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篇《刑赏忠厚之⾄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的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第三等,为“百年第⼀”,授⼤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字毁谤君相”的罪名⼊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劫。

苏东坡古诗文(21篇)

苏东坡古诗文(21篇)

苏东坡古诗文(21篇)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今眉山县)人。

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历知密州、徐州、湖州等。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时病逝常州。

宋高宗时追谥文忠,赠太师。

有《东坡前后集》传世。

(一)和子由渑(miǎn)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jiǎn)驴嘶。

注释①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

②老僧:即指奉闲。

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④坏壁:指奉闲僧舍。

嘉祐三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⑤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

蹇,跛脚。

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赏析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将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比作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偶然留下的脚爪的痕迹。

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苏东坡词十首全文

苏东坡词十首全文

苏东坡词十首全文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苏轼简介——精选推荐

苏轼简介——精选推荐

苏轼(1037-1101),北宋⽂学家、书画家、美⾷家。

字⼦瞻,号东坡居⼠。

汉族,四川⼈,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市郏县)。

⼀⽣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诗⽂书画皆精。

其⽂汪洋恣肆,明⽩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家”之⼀;诗清新豪健,善⽤夸张、⽐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派,对后世有巨⼤影响,与⾟弃疾并称苏⾟;书法擅长⾏书、楷书,能⾃创新意,⽤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平作者:佚名 公元1037年1⽉8⽇,苏轼⽣于眉州眉⼭。

苏轼的⽗亲苏洵,即《三字经》⾥提到的“⼆⼗七,始发奋”的“苏⽼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读书的状况,感觉⾃⼰深受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数千⾔”,也更不可能有⽇后的⽂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的苏轼⾸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篇《刑赏忠厚之⾄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的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第三等,为“百年第⼀”,授⼤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字毁谤君相”的罪名⼊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劫。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宋朝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是佛教禅道追求者。

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公认的文坛领袖。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

弟子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称。

与韩愈,柳宗元,黄庭坚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其字体更被列入苏黄米蔡四种字体中。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登进士,政治生涯:八年在朝,位高权重。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苏轼古诗词大全

苏轼古诗词大全

苏轼古诗词大全1.《洞仙歌·冰肌玉骨》年代: 宋作者: 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2.《浪淘沙·昨日出东城》年代: 宋作者: 苏轼昨日出东城。

拭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

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3.《生查子》年代: 宋作者: 苏轼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

白尽老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

後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4.《南歌子·寸恨谁云短》年代: 宋作者: 苏轼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

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尊前一曲为谁哉。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5.《江城子别徐州》年代: 宋作者: 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6.《洞仙歌·江南腊尽》年代: 宋作者: 苏轼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苏轼的55首诗词

苏轼的55首诗词

苏轼的55首诗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精选苏轼的二十首古诗

精选苏轼的二十首古诗

精选苏轼的二十首古诗:1.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7.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8.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9.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0. 《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1.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2.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3. 《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14.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5.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16.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古诗1、《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3、《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4、《守岁诗》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8、《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

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

章台折尽青青柳。

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

一声敲彻绛河秋。

16、《西江月》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

为谁流睇不归家。

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

刘郎一见武陵花。

从此春心荡也。

17、《夜泛西湖五绝》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8、《山村五绝》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第三节 苏轼的诗
苏轼是一位既能广泛汲取前人之长,又能在多方面开拓新路的诗人。他的 诗题材广阔,几乎无所不包,各体兼备,尤擅七言古体和律、绝;风格也富于 变化。宋诗偏向知性所带来的一些显著特点,如散文化、好谈论或包蕴道理, 好显示才学等,在苏轼诗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并且也造成某些缺陷,但他毕竟 才华横溢,人生感受极其丰富,能够更多地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因而在保持宋 诗特色的同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苏诗今存四千多首,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反映现实生活,民生疾苦,如《荔枝叹》、《吴中田妇叹》等。 2.关心国事,如《和子由苦寒见寄》。 3.抒情写景,如《游金山寺》、《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望湖 楼醉书》等。 4.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等。 5.学问诗。如《王主簿所画折枝诗》。 艺术上,苏诗特点有: 1. 讲究才学。‚才‛指才气,表现有三,一是丰富奇特的想象,二是细 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三是布局的波澜起伏。‚问‛是学问,表现是善 于使事用典。 2.善于议论。叙议结合,叙得自然,议得精警。 3.善于雅谑。时杂滑稽之语,富幽默感。 4.善于修辞。喜用比喻,妥帖生动。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 “ 唐宋八大家 ” 黄” 诗—— “苏 辛” 词—— “苏 书、画—— “宋 四 家”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宋代——欧阳修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曾巩
苏辙
王安石
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 南宋词人辛弃疾 以苏、辛词为豪 放派的代表,故 常以并称。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苏轼《赤壁赋》墨迹
苏轼回文炼字传说
龟山回文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 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菩萨蛮
时梅子结, 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醒世恒言· 苏小妹三难新郎》载:秦观作“叠字连环诗”: 思伊久阻归期 静 忆 转漏闻时离别 小妹和作为: 莲人在绿杨津 采 一 玉嗽声歌新阕 东坡和作为: 花归去马如飞 赏 酒 暮已时醒微力 《诗人玉屑》载:小妹有一联: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欲成五言之联,请字于东 坡、山谷。山谷吟作: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以为太俗。东坡吟作:轻风摇 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以为太实。乃吟自己之句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 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 是河豚欲上时。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 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 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 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 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 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 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赤 壁 行 游 图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 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 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 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 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既白。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第四节 苏轼的词
一、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 1.保卫边疆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 2.怀念亲人,热爱人生,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十年生死 两茫茫》。 3.凭吊古人,感慨现实,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4.农家生活,如《浣溪沙》四首。 5.咏物写景,如《水龙吟· 咏杨花》、《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二、风格:豪放旷达。 明清词家所评苏词之‚豪放‛,主要指那些恢宏刚健、豪迈磅礴之作,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些词在苏词中虽不多,却影响极大,开启了豪放词风。 虽然在苏轼之前,从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到范仲淹的《渔家傲》,也 有些苍凉刚健之作,但这只是整个文人词史上的个别现象。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 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让歌妓唱来侑酒 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离合悲愁的圈子,其语言风格,也因此 难脱离柔媚纤巧的樊篱。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 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 旷达词主要指那些表现苏轼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的词作,如《定 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这些词在苏词中最多,是其主体风格。 三、音律:苏轼精通音律,但不为其所限,所作多突破音乐格律的束缚,使 词成为离开音乐的独立的文学体制,可以更自由地表现丰富的内容。所以李清照 称之为‚句读不葺之诗‛(《词论》)。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 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纵 笔三首(之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二、思想
苏轼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 的侍妾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费衮《梁溪漫志》),无论旧党还是新党上台,他 都不讨好。但正是在这里,反映出他的为人品格的一个基本方面。 苏轼从小研读经史,受儒学理想影响较深,‚奋厉有当世志‛。对国家的政治事务, 不管见解是否正确,他都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尽言无隐‛(《杭州召还乞郡状》), 不盲从,不徇私,始终保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在地方官任上,他关心民间疾苦, 努力兴利除弊。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 另一方面,多年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也使他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 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他因此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 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 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 平静。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他都以一种旷达的宏观心理来对待,把这 一切视为世间万 物流转变化中的短暂现象;他不愿以此自苦,而更多地在‚如寄‛的人生中寻求美好的、 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 毫无疑问,苏轼上述心理中实际蕴藏着比一般直接流露的悲哀更深沉的悲哀,包涵着 自我麻醉、苦中作乐的成分,这种心理使他的文学创作削弱了激情的强度,但同时也要看 到:这不仅是时代文化的产物,而且表现出在更为高远的立场上观照社会与人生、处理个 人不幸遭遇的宏达情怀。苏轼的朋友、诗僧参寥在《东坡先生挽词》中写道: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正是从两方面归纳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他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 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 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 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 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