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论文成绩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姓名乔丽红学号311061专业汉语言文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目录一、论文摘要 (3)二、正文 (4)1、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 (4)(1)苏轼生平简介 (4)(2)苏轼诗词简介 (5)2、“人生如梦”对苏轼的影响 (6)(1)仕途之坎坷 (6)(2)人生之无常 (7)3、苏轼作品中显现的人生观 (9)(1)苏轼的词作 (9)(2)苏轼的诗作 (9)(3)苏轼的散文 (10)(4)苏轼儒道释融合的人生观在其作品中的显现 (10)4、多种因素形成苏轼超然自适与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11)5、小结 (12)三、参考文献 (13)四、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日志 (14)五、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15)论文摘要【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人生观,具有以儒家为根本,道家为辅助,佛禅为补充的文化特点和自身相矛盾的特征。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①使得苏子“久戏风波”②。
在北宋的政治迷乱中,苏轼成了党派之争最大牺牲品之一,他由此仕途坎坷,命运漂泊,多年离索,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与不幸,曾一度使他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而他又是乐观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深感自己不过天地间“一蚁寄大磨”,由此,他谅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卑微: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入狱、贬谪、丧妻,这一连串的劫难经历,使苏轼对政治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在思想上缓入佛、老哲学作为对儒家信仰的补充。
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
也正由于这样糟糕的人生际遇使他更深地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生,不过求个“自乐”。
因此,他能一身浩然气,心灵超乎凡俗,在政治高压和生活困苦面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③,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苏轼 诗词中的哲学与智慧
苏轼诗词中的哲学与智慧苏轼:诗词中的哲学与智慧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学鬼才。
苏轼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无论在人生思考、社会观察还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都体现出了他对生命、人性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一、人生哲学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表达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他关注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
在《东篱乐府》中,他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里面有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认为人生如初见般纯洁美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会因为各种因素改变,感到失落和伤感。
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苏轼以客观、深沉的态度看待人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把握当下,享受人生的点滴美好。
二、人性观察苏轼善于观察人性,通过描写人们的情感和行为,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
在《赤壁怀古》中,苏轼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红楼一梦故事,通过贾宝玉的悲剧经历,揭示了人性的脆弱。
他认为人们往往被欲望和情感所困扰,难以抵挡命运的摧残。
苏轼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诗词更富有感染力。
三、自然智慧苏轼对自然景物有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美好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江城子》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江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通过对流水的描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智慧,他深刻领悟到自然界的无穷生机和变化,将这种智慧融入诗词之中。
四、社会批判苏轼的诗词中也不乏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他通过对社会不公、腐败现象的揭示,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愤慨。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直言不讳地描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丑陋。
他认为社会的矛盾和不公是导致人们痛苦的根源。
苏轼以文学的方式呼吁社会公正,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之,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对苏轼人生的感悟秦观有诗说:人生异趣各有求,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异趣不是富贵,不是功名,而是读书和创作,在文学艺术的瀚海中遨游,是苏轼平生之快事。
苏轼自己所说的: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正可作为苏轼审美人生的极好概括。
首先是读书,对此,很多诗话有所记载。
可以说,读书是苏轼终生不变的生活习惯,是苏轼战胜苦难的精神支柱之一。
公尝言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
有时,在贬谪的蛮荒之地,书籍的来源有限,苏轼便会将有限的一本书反复阅读。
他曾有著名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又答王庠书》)这看似是一种法则式的读书方法,其实,这种法则多半是精神食粮短缺特殊情况所逼出来的。
苏轼晚年贬谪海外,无书可读,偶得柳子厚文,于是,横看侧看,敲骨吸髓,何止八面,恐怕每个字都要反复玩味,如同荒漠中的饥渴者得到有限的一泓清水,是不肯一口吞尽的。
有《诗话》记载,苏轼在黄州时,生活极端艰苦,仍然每夜读书,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惜,至夜分犹不寐。
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
坐久,甚苦之。
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
其一曰:也有两句好(音吼)!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令人失笑,也可知苏轼读书之痴迷。
在《读孟郊诗二首》中,我们能感受到苏轼的那种如饥似渴的阅读,时而像是饥饿者的大快朵颐,时而又像是美食家的细细品味: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饥渴之态、贪婪之态、寻觅之态,跃然纸上。
如果有美感的时候,苏轼会感到极大的愉悦: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读到佳处、美处,那种审美的愉悦,是无法言传的,这种感觉西方的诗人曾经说:如果有一部书能使我读过之后浑身发冷,而且没有任何火把能把我暖和过来时,我知道那一定是诗,(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语)苏轼的感受却是美感如佳肴美酿。
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
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成长,也可以展现个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苏轼豁达的人生观的感悟
对苏轼豁达的人生观的感悟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东坡先生”。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从他的诗词和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困境的积极应对。
苏轼的豁达人生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苏轼在他的诗词中常常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宽容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波浪,时而平静,时而翻腾,但只要心怀豁达,就能应对生活的起伏。
他的这种豁达人生观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应该以平常心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
苏轼的豁达人生观还体现在他对名利的看法上。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漠态度。
他认为名利只是人生中的过眼烟云,而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他的这种豁达人生观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而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的豁达人生观在他的人际关系中也得到了体现。
他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如同明月,短暂而美好,所以应该珍惜眼前的友情和人际关系。
他的这种豁达人生观告诉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人,珍惜与他们的相遇和相知。
苏轼对人生的豁达理解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中。
他在《东篱乐府》中写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融合感受。
他认为人应该像山一样坚强,像树一样朴实,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他的这种豁达人生观告诉我们,要学会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与自然相融相通。
苏轼的豁达人生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他教会我们如何以平常心面对生活的起伏,如何看待名利的得失,如何珍惜人际关系,如何与自然界相融相通。
他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用豁达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起伏。
试析苏轼诗歌对现实人生的超越
试析苏轼诗歌对现实人生的超越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具有较强的超越现实人生的特点。
苏轼的诗歌超越现实人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对自然的赞美与追求。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他喜欢写山水田园的景色,借助自然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赤壁怀古》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就是通过描绘赤壁山水的美丽和壮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这种对自然的追求和超越,使苏轼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意蕴和魅力。
其次,苏轼的诗歌超越现实人生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关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对世事沧桑、人生百态有着深入的洞察力。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苏轼对人生短暂和死亡的思考,他呼吁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积极奋斗,留下一份对世人有意义的事迹。
苏轼的这种思考和感悟,使他的诗歌超越了个人的生活和眼前的苟且,具有了普世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苏轼的诗歌超越现实人生的第三个特点是他对理想和追求的表达。
苏轼一生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
他对理想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抱负中,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行动,改变现实社会,使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苏轼对自己理想追求的表达,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见证长安繁华和国家的安宁。
苏轼的这种对理想和追求的表达,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苏轼的诗歌超越现实人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赞美与追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理想和追求的表达上。
他通过自己的诗作,超越了个人的生活和眼前的苟且,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无尽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怀。
从苏轼的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轼的词中看轼的人生态度逆境中的人生哲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轼《定风波》《定风波》是轼较具代表性的词,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词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
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轼的名句。
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
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会雨过天青的吗?这一路上的雨雨晴晴也正是官场气象变换莫测的写照。
东坡的一生,他豁然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这首《定风波》便是最好的写照。
千百年来,东坡赢得了无数人的景仰和喜爱,不仅因为他天赋诗才,更因为他乐观豁达,坦荡磊落的人生态度。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东坡总是一笑置之,不居高而喜,也不处低而悲,一生“吟啸”而行,即使“竹杖芒鞋”也能“轻胜马”,“一蓑烟雨”亦可“任平生”,因而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是风狂雨骤,还是艳阳高照,他都能在“归去”时,“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忧外患。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人生哲理的写照。他以自己 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典范。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教会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乐观面对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定风波》中汲取力量,以苏轼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勇敢 地面对生活的风雨,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苏轼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他的 同伴们因为没带雨具而显得狼狈不堪,然而苏轼却镇定自若。雨过天晴后,他写 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词。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雨中漫步的悠闲姿态,表现了他洒脱、自在的人生观念。 他无视那穿林打叶的雨声,选择了吟咏长啸,表现了他在自然界的挑战面前的从 容和淡定。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 度
基本内容
在宋代文学的浩瀚星海中,苏轼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才情、智慧和人 格魅力,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人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坚韧 不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就是这种 独特人生态度的最好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所作的一首 词。那一年,他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不这么 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苏轼 人生态度的最好写照。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我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 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的教学过程让我深感心灵层面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 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词,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从心灵层面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从苏东坡诗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3.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
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坡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一、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
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其退隐的内在要求格外强烈。
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徘徊。
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二、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
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
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
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的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
苏轼古诗鉴赏与人生哲理分析
苏轼古诗鉴赏与人生哲理分析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被视为中国文化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苏轼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并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
本文将通过鉴赏苏轼的古诗,深入分析其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探讨其对读者和后世思考生活、人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诗歌风格与特点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涵盖了山水田园、宴会咏怀、反对战争等不同主题。
他运用豪放而自由的笔调,充满情感和浪漫主义色彩。
在形式上,他多运用绝句、律诗和七绝等形式创作。
人生哲理分析对自然与人生的观察苏轼在他的古诗中展现了对自然万物和人生命运的敏锐观察。
他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通过描绘四时变化、风云变幻等景象,他意识到万物皆有生命和流转的规律,并借此反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对情感与人性的洞察苏轼深刻理解人类情感丰富多样,并将其融入他的诗歌中。
在一些咏史抒怀作品中,他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和悲壮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潮流和个人命运的痛惜和思考。
同时,他也通过婉约细腻的方式展现了个体之间的纠葛、友谊、爱情等复杂情感。
道德观念与社会关系苏轼对道德价值观持有高度关注,在他的古诗中经常表达对贪官污吏、亲疏不公等社会问题的批评。
他提倡真诚笃实、廉洁自持和正义平等等价值观念,呼吁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之重要性。
影响与启示苏轼的古诗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留下宝贵资源。
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哲理在当代依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阅读和鉴赏苏轼的古诗,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他让我们明白生活之美、人性之善以及对社会问题持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苏轼所传达的人生哲理激励着读者思考存在意义、珍惜时光和追求内心平静。
结语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创造的古诗作品以其卓越艺术成就和深邃哲理而闻名于世。
通过鉴赏其古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对自然、人性与社会等方面做出的观察与思考,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从宋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
从宋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词作品充满激情和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
苏轼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他主张“随遇而安”,不将命运之事归咎于神灵,而是尽力做好自己,顺应变化。
他认为人生无常,不可预测,唯有坦然面对,才能真正体味其间的意义。
苏轼在其词中常常通过对古人的引述与对话,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抒发。
他的人生智慧包括“以足下为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出他对于人生的深刻认知与感悟。
苏轼的人生哲学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仍然具有启示,带给人们对于命运、人生意义及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启发。
【关键词】苏轼、宋词、人生哲学、人生态度、命运、人生意义、古今对话、人生智慧、当代启示1. 引言1.1 苏轼及其作品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祖籍河北涿郡涿州(今河北涿州),出生于河东(今山西临汾),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绘画家、政治家、医学家。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合称“苏欧”,与黄庭坚、米芾并称“四家”,与黄庭坚合称“苏黄”。
苏轼是北宋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文学艺术成就卓著。
苏轼的词被誉为“词中之龙”,影响深远。
苏轼的词风格自由、率真,清新豪放,感情真挚,富有古典风韵和现实主义精神。
其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苏轼的诗文清新自然,不拘一格,兼世情,抒人生百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被誉为“苏门六子”之首。
苏轼的作品展现了其对天人感应的独特见解,更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了苏轼丰富的人生哲学和内心世界。
2. 正文2.1 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乐观观念。
他在词中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好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视。
苏轼相信人生应该充满激情和活力,要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上。
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清远与旷达,豪放与潇洒——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姓名杨富霞学号**********所在学院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语文教育年级09级指导教师姓名王建亮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目录内容摘要 2 关键字 2 Abstract 2 Key word 2一、人生的转折 31、早期的苏轼 32、不幸的开始 4二、黄州的思索 51、初到黄州 52、思索人生 6三、凝聚于赤壁 7四、总结 8 参考文献 9内容摘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
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可谓是九死一生了。
然而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击倒,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示出他超乎常人所拥有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坎坷旷达豪放人生观诗词Abstract:Su shi is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a flower.He young famous, with "learning and optimal is shi" as the goal, to enter the court, and step into officialdom. But su shi's political career is not smooth, instead he has experienced many in their misfortune and strike, it may be said is dying. But he has never been the pain and sadness that down, according to situation since the comfortable, make the best of it. In his word is reflected in the desert, he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put the heroic confident outlook on life, showing he more than ordinary people have the personality charm.Key words: frustration broad-minded Bold and unconstrained Outlook on life poetry引言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继李韩白之后的又一全能词人。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但令人饱我愁无一蓑烟雨任凭生——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张文军指导教师:雷恩海〔内容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的富于戏剧性的特殊的人生际遇是一幅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缩影。
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人生理念一一化解,并在其文学创作中升华至审美的境界。
在他那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中,苏轼以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给后人树立了一座生命征途上的永久的丰碑。
〔关键词〕苏轼入世失意出世超然旷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就文学来说,散文方面,他与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一生创作2600多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作方面,他以“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仅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而且创造性的以诗为词,促进了词的变革,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先河,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艺术上,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擅长绘画,尤工水墨,以墨竹开文人之先河。
后人称颂他是“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是仕途不畅,屡遭横祸,人生经历充满坎坷,饱尝艰辛。
有人说:“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的。
”①纵观苏轼一生,从小深受儒家经世济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在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和其弟苏辙随父亲入京赶考,次年兄弟二人双双中进士,且名列前茅,一时轰动天下,“苏氏文章随擅天下”。
顺利的名动京师及进入仕途,使年轻气盛的苏轼充满了在官场一展宏图,流芳百世的积极的人生理想。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
摘 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
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
面对人生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人生一幕幕的忧患,苏轼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理念一一化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轼诗;坎坷;旷达;豪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是继李韩白后的又一全能词人。
他虽一生坎坷但仍保持着达观旷放的开始了自己仕途漂浮不定的一生。
但是,政治失意、并没有消极颓废、失魂落魄。
他以手中之笔,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一、“致君尧舜”的人生态度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家风历来诗书传承。
其父苏洵也是对他们亲授以书,并常以古人名节励志。
苏轼少有大志,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
1.壮怀激烈 尊君报国苏轼壮怀激烈立志报国,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
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
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
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诗的人生哲学思考》
《苏轼诗的人生哲学思考》1. 引言1.1 概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
他以其丰富多样的诗歌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之一。
苏轼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学思考。
本文将围绕苏轼诗的人生哲学思考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背景,深入了解他作为一个人和一个文化名人的背景和环境。
随后,在"3. 苏轼诗中的人生哲学思考一: 忧患意识与超越世俗情感"部分,我们会分析苏轼在动荡时局和个人遭遇困境中所展现出来的心态调整和对情感及人性升华的追求。
在"4. 苏轼诗中的人生哲学思考二: 自然观察与对安乐之道追求"部分,我们会探讨苏轼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抒发,并阐述他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舒适的道路。
我们还会反思尘世间名利与虚荣之险对人生所带来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评价苏轼诗作的价值,并探讨苏轼诗对当代人生哲学的启示。
同时,笔者也会分享个人对于苏轼诗作的思考与感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2. 苏轼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背景:该部分将介绍苏轼的生平简介,包括他的家族背景、早年学习经历以及政治生涯。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苏轼与宋朝政治环境的关系及其对他诗歌创作之道的影响因素。
3. 苏轼诗中的人生哲学思考一: 忧患意识与超越世俗情感: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阐述苏轼在时局动荡时期对社会现实、国家命运以及自身处境所做出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同时,我们还会探讨他如何调整自己在个人遭遇困境时的心态,并追求情感和人性的升华。
4. 苏轼诗中的人生哲学思考二: 自然观察与对安乐之道追求:在这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苏轼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抒发。
我们会深入了解他如何通过倾听自然声音以及细致观察自然景象来获得心灵宁静和精神舒适。
同时,我们也将反思尘世间名利与虚荣之风险带给人们的启示。
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释义:穿着草鞋,杵着竹子做的拐杖,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
怕什么风雨呢,穿上蓑衣随他去吧!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我们通常用一句俗话形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既然没什么可失去的,那就放开手脚一搏,这是一重意思。
另一重就是,人生不如意时,要懂得着眼于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没有的。
早明白这一点,早看透活透。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释义:不要对着老朋友慨叹回忆往事,拿出新茶烫一壶新酿的美酒,趁光阴尚在,喝个畅快!常有人问,人生的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你熟悉的一切都会与你渐行渐远,对父母来说,子女会渐行渐远。
对每个人来说,青春是渐行渐远的。
“活在当下”这话,老是被人挂在口头上,好像显得很时髦,显得这是21世纪的生活态度。
而其实,苏轼早在千年前,就有这个觉悟了。
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释义:虽然生活穷困,穿的都是粗布烂衫,但只要胸中有诗书,气质自然不俗。
这句话可以送给过度拜金,物欲灼心的人。
说到底,这是一个注重内在还是注重外在的问题,如果两者能同时跟进当然最好了。
不过大多数人是无法同时跟进的,所以这话更该送给那些,经济基础本就薄弱,却还虚荣贪名的人。
早明白,早活得自在点。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释义:人一生到过的地方,就像鸿雁经过雪地一样,痕迹不仅微小而且很快就会消失。
你是否曾想过,来这世间一遭,怎么的也得留下点东西?或是思想性的,如文章,或是物质性的,如创办一家企业?可往往总不能如意,对吧?于是就越发对自己不满意,越来越急。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的,这就是人生真相,不是个例。
灰心丧气时,就读读苏轼这句诗词吧,哪怕你真留下点什么,也无非是飞鸿踏雪泥,还不用等你两眼一闭,在这个信息时代就被淹没了。
5、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释义:人人生养儿子希望他聪明,可我却因为聪明而走了很多弯路。
也许苏轼想表达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吧,就像梁启超说的,聪明人不肯下笨功夫,还不如只能下笨功夫的笨人。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答辩日期:大学教务处目录一、苏轼生平及其词简介 (2)(一)苏轼生平 (2)(二)苏轼词 (2)二、苏轼词艺术特色 (3)三、苏轼的人生态度 (3)(一)乐观旷达 (3)(二)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5)四、结语 (6)参考文献 (7)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对社会和人生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本文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进行分析,首先对苏轼生平和苏轼词进行整理的介绍,然后对苏轼词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而后从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两方面对苏轼人生态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轼;乐观;旷达;人生态度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他的诗词文赋俱佳,但也是生活起伏最大、历经磨难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终生从政,仕途却十分坎坷,但就是在如果坎坷的人生现实之下,他却能够在现实悲惨的情况中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慰和思想的超脱,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词作之中,表现出了自己乐观旷达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生平及其词简介(一)苏轼生平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和仲、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人称为苏仙、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美食家、书法家和画家,在历史上著名的治水名人,是古代不可多得的全才式文学巨匠[1]。
苏轼在嘉佑二年进士及第,在宋神宗在位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等地辗转任职。
在元丰三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在位时任翰林学士,辗转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宋徽宗在位时大赦北还,北还途中与常州病逝。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和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和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被并称为“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易传》、《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等[2]。
苏轼心得体会
苏轼心得体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被人们称为“苏轼之路”。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本文将从苏轼的心得体会中,探讨他对人生、学习、艺术等方面的见解。
首先,苏轼看重人生的真谛。
他认为人生短暂而珍贵,应该充实、充盈和充满意义。
在他的诗词中,经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他在《临江仙·金樽清酒斗十千》中写道:“欲取鸣琴继箫歇,时维九月正当秋。
月明直见湖心云,万顷波中风自由。
一挥吴钩霜雪明,铁马冰河入我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诗词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其次,苏轼非常重视学习。
他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还鼓励他人追求知识。
苏轼曾经说过:“愚公移山,知者乐山。
”他认为学习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还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境界。
他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学习的看重和对学习带来的改变的期待。
另外,苏轼对艺术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艺术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能够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和情感体验。
苏轼热爱绘画,他在绘画中追求写实和意境的融合。
他在《东坡乐府》中写道:“色随每笔见端详,状如人物挂帘裳。
绘就元宵芳心护,焚香市道笑臣王。
”这段诗概括了苏轼对绘画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综上所述,苏轼的心得体会涵盖了对人生、学习和艺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人生应该充实而有意义,学习可以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境界,艺术能够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和情感体验。
苏轼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我们能够从他的心得体会中汲取智慧,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地度过我们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在艰难曲折的起伏中,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诗中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以及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标签:苏轼;东坡诗;人生思考
一、“志在斯民,人为己任”———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高度赞赏了苏轼“一生困逐”却“不改其操”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护民之心。
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具有积极的用世之志,始终关心民瘼,勤于政事,在《山村五绝》中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三)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言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其四)
苏轼在贬谪途中亲眼目睹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深感自身责任重大。
他在诗中抨击变法,讽刺朝政,尽为官之职,尽士大夫之责。
其文字直白,直指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鞭辟入里、铿锵有力,表达出直指社会现实的“为官之道”和“治世之心”。
被贬黄州的苏轼身无分文,他自建住房与百姓比邻而居,他自垦东坡恢复生产,常常“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
他在自建的南堂里想起“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愁肠”(《南堂》其三)的惆怅和忧伤,而今“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一片悠然自得的情境。
在漫步东坡里,在坐卧南堂中,他早已趋于超脱,对现实人生表达出真正的热爱。
二、“吾生如寄耳”———在顺境中的淡泊
早在少年气盛之时,苏轼即在《屈原塔》中表达出自己以屈原为榜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站在屈原塔旁,苏轼想到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世事之无情与人世之有情,繁华之稍纵即逝与个人高洁之不朽,都不待言而自喻。
透过屈原苏轼看到富贵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只有“意甚烈”的节操和追求,才能“千载未歇”,收获世界的“眷眷不忍决”。
人生在世只有追求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
念,将金钱、身份、地位置之度外,即便在浩荡的宇宙,也能获得生命的永恒。
三、“苦雨终风也解晴”———在逆境中的从容
苏轼一生坎坷异常,入仕四十载贬谪十二年,但却始终保持着从容不变的心。
“乌台诗案”中,在关押审讯期间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狱中以榆、槐、竹、柏为对象创作的诗托物寓意,在《榆》中写道。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
谁言霜雪若,生意殊未足。
坐待春風至,飞英覆空屋。
苏轼厌倦嫩榆树,而对老榆树“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充满敬意,对其傲然霜雪,老而弥坚的精神赞颂有加。
苏轼将要面对的是比自然界的霜雪更为严酷的政治上的暴风雪,他从容面对审讯逼供坦然自若,即使听闻有杀身之祸,也“坐待春风至”。
出狱之后的苏轼被贬黄州,此时的他官无俸禄,捉襟见肘,然而却积极面对一切苦难,在《东坡》中他详细描述自己不仅经营起庄稼果树,还建起了雪堂,将东坡变成了自己的生活天地。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市人”为声名富贵所诱惑,奔走疲惫于凡尘俗世之中;而只有像苏轼一般的“野人”才能不沉醉于官名利禄,远离俗世,不受虚名浮华的侵扰。
在这里他一步一铿锵,更加抖擞地前进。
没有这东坡的“坡头路”,哪来苏轼的“曳杖声”,这“坡头路”就是苏轼脚下坎坷的仕途,这“曳杖声”就是苏轼的坚定步伐。
一个“莫嫌”,一个“自爱”,将苏轼在逆境中的从容展露无疑。
四、“我生百事常随缘”———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之中,苏轼遇“百事”而无消沉,受贬谪而无自弃。
顺境之中的苏轼淡然处之,逆境之中的苏轼从容自若。
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
朝廷变法实施亦是坎坷,宋神宗重新思考变法事宜,将苏轼改迁汝州。
苏轼在赶赴汝州的途中经过庐山,创作了传世佳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表面是说风景,然而深层是意喻人生哲理。
“横看”“竖看”不仅是看山峰的角度,更是看待人生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苏轼遭遇贬谪既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个人创作的高峰。
在不同的位置上,处在不同的境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会获得“高低各不同”的结论。
当拥有这种观点的苏轼再次面对朝政漩涡时,更加淡然。
苏轼的诗既是其苦难人生的写照,更是他智慧人生的体现。
只有智者才能在苦难之中实现自我的超越。
苏轼在经历数次贬谪之后还能高昂地表达出“九死南荒吾不恨”的壮志,在经历风雨之后还保持“致君尧舜”的初心,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示出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从而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和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张美丽.从苏轼诗词看苏轼天地人生之境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谭淑红.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作者简介:欧萍(1975.09—),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