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在艰难曲折的起伏中,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诗中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以及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标签:苏轼;东坡诗;人生思考
一、“志在斯民,人为己任”———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高度赞赏了苏轼“一生困逐”却“不改其操”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护民之心。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具有积极的用世之志,始终关心民瘼,勤于政事,在《山村五绝》中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三)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言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其四)
苏轼在贬谪途中亲眼目睹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他在诗中抨击变法,讽刺朝政,尽为官之职,尽士大夫之责。其文字直白,直指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鞭辟入里、铿锵有力,表达出直指社会现实的“为官之道”和“治世之心”。
被贬黄州的苏轼身无分文,他自建住房与百姓比邻而居,他自垦东坡恢复生产,常常“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他在自建的南堂里想起“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愁肠”(《南堂》其三)的惆怅和忧伤,而今“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一片悠然自得的情境。在漫步东坡里,在坐卧南堂中,他早已趋于超脱,对现实人生表达出真正的热爱。
二、“吾生如寄耳”———在顺境中的淡泊
早在少年气盛之时,苏轼即在《屈原塔》中表达出自己以屈原为榜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站在屈原塔旁,苏轼想到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世事之无情与人世之有情,繁华之稍纵即逝与个人高洁之不朽,都不待言而自喻。透过屈原苏轼看到富贵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只有“意甚烈”的节操和追求,才能“千载未歇”,收获世界的“眷眷不忍决”。人生在世只有追求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
念,将金钱、身份、地位置之度外,即便在浩荡的宇宙,也能获得生命的永恒。
三、“苦雨终风也解晴”———在逆境中的从容
苏轼一生坎坷异常,入仕四十载贬谪十二年,但却始终保持着从容不变的心。“乌台诗案”中,在关押审讯期间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狱中以榆、槐、竹、柏为对象创作的诗托物寓意,在《榆》中写道。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谁言霜雪若,生意殊未足。坐待春風至,飞英覆空屋。
苏轼厌倦嫩榆树,而对老榆树“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充满敬意,对其傲然霜雪,老而弥坚的精神赞颂有加。苏轼将要面对的是比自然界的霜雪更为严酷的政治上的暴风雪,他从容面对审讯逼供坦然自若,即使听闻有杀身之祸,也“坐待春风至”。
出狱之后的苏轼被贬黄州,此时的他官无俸禄,捉襟见肘,然而却积极面对一切苦难,在《东坡》中他详细描述自己不仅经营起庄稼果树,还建起了雪堂,将东坡变成了自己的生活天地。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市人”为声名富贵所诱惑,奔走疲惫于凡尘俗世之中;而只有像苏轼一般的“野人”才能不沉醉于官名利禄,远离俗世,不受虚名浮华的侵扰。在这里他一步一铿锵,更加抖擞地前进。没有这东坡的“坡头路”,哪来苏轼的“曳杖声”,这“坡头路”就是苏轼脚下坎坷的仕途,这“曳杖声”就是苏轼的坚定步伐。一个“莫嫌”,一个“自爱”,将苏轼在逆境中的从容展露无疑。
四、“我生百事常随缘”———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之中,苏轼遇“百事”而无消沉,受贬谪而无自弃。顺境之中的苏轼淡然处之,逆境之中的苏轼从容自若。
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朝廷变法实施亦是坎坷,宋神宗重新思考变法事宜,将苏轼改迁汝州。苏轼在赶赴汝州的途中经过庐山,创作了传世佳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表面是说风景,然而深层是意喻人生哲理。“横看”“竖看”不仅是看山峰的角度,更是看待人生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结果。苏轼遭遇贬谪既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个人创作的高峰。在不同的位置上,处在不同的境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会获得“高低各不同”的结论。当拥有这种观点的苏轼再次面对朝政漩涡时,更加淡然。
苏轼的诗既是其苦难人生的写照,更是他智慧人生的体现。只有智者才能在苦难之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苏轼在经历数次贬谪之后还能高昂地表达出“九死南荒吾不恨”的壮志,在经历风雨之后还保持“致君尧舜”的初心,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示出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从而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和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张美丽.从苏轼诗词看苏轼天地人生之境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谭淑红.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作者简介:欧萍(1975.09—),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