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书法

合集下载

清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 及 会元

清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 及 会元

清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标注 *者为会元,下同)四年丁亥科(1647):吕宫程芳朝蒋超会元:李人龙----三甲 201名六年己丑科(1649):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会元:左敬祖----二甲 10名九年壬辰科(1652):邹忠倚张永祺沈荃会元:张星瑞----二甲 48名九年策试满洲进士壬辰科:麻勒吉* 折库纳巴海十二年乙未科(1655):史大成戴王纶秦鉽(shì)*十二年策试满洲进士乙未科(1655 ):图尔宸贾勤* (一作查亲)索泰十五年戊戌科(1658):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会元:张贞生----二甲 65名十六年己亥加科(1659):徐元文(一作陆元文)华亦祥(一作鲍亦祥)叶方蔼会元:朱锦---二甲67名十八年辛丑科(1661):马世俊李仙根吴光会元:陈常夏---三甲137名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严我斯李元振(二人均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秦弘会元:沈珩---二甲1名六年丁未科(1667):缪彤张玉裁董讷会元:黄礽绪---二甲39名九年庚戌科(1670):蔡启僔(zūn)孙在丰徐乾学会元:宫梦仁---十五年丙辰科二甲5名十二年癸丑科(1673):韩菼*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徐秉义十五年丙辰科(1676):彭定求* 胡会恩翁叔元十八年己未科(1679):归允肃孙卓茆荐馨会元:马教思---二甲8名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蔡升元吴涵彭宁求会元:金德嘉---三甲1名二十四年己丑科(1685):陆肯堂* 陈元龙黄梦麟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会元:范光阳---二甲1名三十年辛未科(1691):戴有祺吴昺(bǐng)黄叔琳会元:张瑗---二甲5名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会元:裴之仙---二甲4名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李蟠严虞惇姜宸英会元:汪士竤---二甲1名39年庚辰科(1700):汪绎(为康熙36年丁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季愈王露* 42年癸未科(1703):王式丹* 赵晋钱名世45年丙戌科(1706):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会元:尚居易---三甲125名48年己丑科(1709):赵熊诏戴名世* 缪沅51年壬辰科(1712):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会元:卜俊民---二甲1名52年癸巳恩科(1713):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会元:孙见龙---二甲3名本科为圣祖六旬万寿恩科54年乙未科(1715):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会元:李锦---二甲8名57年戊戌科(1718):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会元:杨尔德---二甲35名60年辛丑科(1721):邓钟岳吴文焕程元章会元:储大文---二甲38名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于振戴瀚杨炳*本科为清世宗登极恩科二年甲辰科(1724):陈惪(即:德)华王安国* 汪德容5 年丁未科(1727):彭启丰* 邓启元马宏琦8 年庚戌科(1730):周雨澍(上下结构)沈昌宇* 梁诗正11年癸丑科(1733):陈倓* 田志勤沈文镐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会元:赵青藜---二甲7名2 年丁巳恩科(1737):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会元:何其睿---二甲3名本科为清高宗登极恩科4 年己未科(1739):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会元:轩辕诰---二甲31名7 年壬戌科(1742):金甡(shēn) * 杨述曾汤大绅10年乙丑科(1745):钱维城庄存舆王际华会元:蒋元益---二甲8名13年戊辰科(1748):梁国治陈柟汪廷屿会元:郑忬---二甲8名16年辛未科(1751):吴鸿饶学曙周沣*17年壬申恩科(1752):秦大士范棫(yù)士卢文弨(chāo)本科为太后六旬万寿恩科会元:邵嗣宗---二甲10名19年甲戌科(1754):庄培因王鸣盛倪承宽会元:胡绍鼎---二甲15名22年丁丑科(1757):蔡以台* 梅立本邹奕孝25年庚辰科(1760):毕沅诸重光王文治会元:王中孚---二甲48名26年辛巳恩科(1761):王杰胡高望赵翼会元:陈步瀛---二甲7名本科为太后七旬万寿恩科28年癸未科(1763):秦大成沈初韦谦恒会元:孙效曾---二甲2名31年丙戌科(1766):张书勋姚颐刘跃云会元:胡珊---二甲65名34年己丑科(1769):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会元:徐烺---二甲7名36年辛卯恩科(1771):黄轩王增范衷会元:邵晋涵---二甲30名本科为太后八旬万寿恩科37年壬辰科(1772):金榜孙辰东* 俞大猷40年乙未科(1775):吴锡龄汪镛沈清藻会元:严福---二甲5名43年戊戌科(1778):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会元:缪祖培---三甲14名45年庚子恩科(1780):汪如洋* 江德量程昌期本科为高宗七旬万寿恩科46年辛丑科(1781):钱棨*(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陈万青汪学金49年甲辰科(1784):茹棻邵瑛邵玉清会元:侯健融---二甲11名52年丁未科(1787):史致光孙星衍董教增会元:顾钰---三甲3名54年己酉科(1789):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会元:钱楷---二甲1名乾隆55年值清高宗八旬万寿,改为恩科,正科提前在本年举行。

这才是清朝300年最美丽的行书

这才是清朝300年最美丽的行书

这才是清朝300年最美丽的行书
清朝历史300年,出现了许多大书法家,然后能流传史册且能传之久远,深入人心的却只有寥寥数人!
在前清雍正时期,有一位探花郎,被誉为“当世书法奇才”!这个人便是梁诗正,梁诗正的书法深得雍正皇帝喜爱,但因为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对于诗词翰墨虽是造诣极高,却常无暇顾及!
待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喜欢作诗,一生写了几万首诗,平时喜爱结交文人墨客,梁诗正此时便得大用。

于是,梁诗正成了大学士,随侍乾隆左右!乾隆皇帝喜欢作诗,每次有了好的诗句就让梁诗正抄写下来,编辑成集。

梁诗正的书法雍容高贵,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学养和华贵,是普通的书法家所不能及的。

梁诗正的书法取法于文征明较多,又得董其昌与赵孟頫神髓,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华贵书风!
梁诗正的书法影响极为深远,乾隆皇帝喜爱收藏,在许多的名贵字画的卷首之处都有乾隆皇帝的题跋,在卷尾之处往往就会有梁诗正的小字题诗,高贵典雅,精美细腻,相得益彰!.................................................存世的《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等等名帖上面都有着梁诗正的题跋。

梁诗正存世的书法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为配诗。

下面这本帖,汇集了梁诗正所有的题画诗,包含《十宫词》、《小园闲咏图册》、《月曼清游图册》、《郎世宁花鸟图册》总计47首诗词。

是当代存世的唯一一本梁诗正书法集。

精致典雅,贵气十足。

梁诗正的法帖,除了可以作为书法日常临帖之用,也可以作为硬笔书法的临摹范本!。

清末贵州状元夏同龢书法赏析

清末贵州状元夏同龢书法赏析

u r l a l y a n d j u s t p e f r e c t l y w h i l e t h e r e i s a an f o n w h i c h h i s c a l l i r g a p h y i s w r i t t e n d i s p l a y e d i n S u z h o u M u s e u m, w h i c h l o o k s b e a u -
On e S c h o l a N Xi a o—v a
( G 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i a l Mu s e u m,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0 , C h i n a )
年5 6岁 。
夏 同稣 生 于书香 门第 , 家学 渊源深 厚 , “ 平 生工 文 善 书 , 有 名 当世 ” 。 因此索 其 书者 甚众 , 笔 墨应 酬 自然不 少 。兹就 贵州 省博物 馆现 藏夏 同稣两件 楹联 及 苏州博 物馆藏 扇 面其 书法 作一 考析 , 并 藉 以略观
夏 氏书艺 。
摘 要: 清末贵 州状元夏 同铄“ 工文善 书, 有名 当世 。 ” 其 书法作 品 多为楹 联 、 扇面等赠人之作 。贵州省博物馆 有其
两副楹联 , 其 中的行楷八 言联取 势 自然 , 体态有度 ; 苏州博物馆 有其书法扇 面一帧, 其 书娟 秀清丽 , 温雅 可人 , 均 可窥见
夏 同禽 禾 书法 严 谨 整 饬 、 端 庄 平 正 的 艺术 风 格 。
preciseandorderly晚清贵州状元夏同龢18691925字季平号用卿贵州麻哈今麻江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炯遵义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为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真迹(珍藏),苏州1位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真迹(珍藏),苏州1位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真迹(珍藏),苏州1位1、戴有祺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

字丙章,号珑严。

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

2、于敏中江南金坛(今江苏金坛)人。

字叔子,号耐圃。

(1714—1779)。

清乾隆二年(1737)状元。

3、王杰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

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

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

4、钱棨钱棨(1734-1799),字振威,号湘舲,祖籍无锡,长洲人。

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

5、朱昌颐朱昌颐(1784年-1855年),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海盐人。

道光丙戌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6、李承霖李承霖,字雨人,一字仰严,号果亭,(1808年-891年),享年84岁。

李承霖于道光十九年(1839)秋的乡试中,举经魁(中举第一名称解元,前五名统称举经魁),翌年春的庚子恩科(国家因庆典而增加的一次科考称恩科)中,被道光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状元。

清代书法家。

字叔平,号松禅,咸丰六年(1856)状元。

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

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

晚年沉浸汉隶,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光绪二十四年,夏同龢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光绪二十八年,夏同龢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人,同治元年状元。

清同治元年(1861)壬戌科状元。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11、陆润庠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

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

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

典 藏75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惠永康摘 要:明清两朝状元产生最多的地方是江浙两省,苏州籍的状元数量为江浙之冠。

洪钧和陆润庠是晚清时苏州地区比较出名的状元。

洪钧出使四国,陆润庠有民办企业开拓之功。

事业以外,二人雅好翰墨,洪钧以苏东坡为体柳公权为骨,陆润庠得欧阳询的神髓。

关键词:洪钧;陆润庠;科举;书法;民办企业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国士人中的顶尖人物,是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旗帜。

从唐朝到清朝的1300多年间产生了590位状元,在这群队伍里,先后走出了无数名臣贤相、书坛巨子,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话剧。

从隋朝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官僚队伍几乎全由科举考试产生的幸运者组成。

柳公权、文天祥、王十朋、张孝祥、商辂、吴宽、杨升庵、申时行、翁同龢……犹如浩瀚天际里的明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之中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无疑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

尤其在明清两朝,朝廷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阁”的局面。

国家的行政权力基本上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

在明清两朝,江浙两省文风盛行,是产生状元最多的地方,而人杰地灵的苏州又为江浙之冠。

由于身处本地和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使我对状元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确立了自己收藏和研究的方向:明清状元书画。

从此苏州十全街、怡园、北寺塔,以及各地的文物商店、博物馆、书画拍卖会,是我去过最多的地方。

寻觅走访,倾听操着侬侬吴语的老辈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苏州们引以为傲的“红状元”和“绿状元”。

“红状元”“绿状元”讲的就是同治七年的状元洪钧和同治十三年的状元陆润庠,“红绿”在苏州方言中和“洪陆”为同音。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原籍安徽休宁,先世经商,曾祖时迁居苏州。

洪钧出生时已家道中落,父亲要他放弃惠永康 1964年出生,江苏无锡人。

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无锡徐悲鸿研究中心秘书长,无锡黄养辉艺术研究会秘书长。

天门名人 蒋立镛(清代状元)轶事及书法欣赏

天门名人 蒋立镛(清代状元)轶事及书法欣赏

天门名人—蒋立镛(清代状元)轶事及书法欣赏蒋立镛(1782-1842):清代嘉庆16年状元。

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享年六十一岁。

蒋立镛出生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养成了勤奋好学、多思善辩的性格。

【生平简介】:蒋立镛:清代官员。

字序东,号芝山,又号笙陔。

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嘉庆十六年进士;殿试中,以一甲一名中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协修,后历任翰林院学士、朝考阅卷大臣、内阁学士。

为官时,曾协助家乡竟陵治水患。

善书法、对前人墨迹收藏颇多,著有《香案集》。

少年时蒋祥墀把儿子立镛放到家乡一个叫“粟洞”的山洞中,让他隔离世事,专心攻读。

天长日久,虽然双腿得了关节炎,但经过严格训练,他更加学识超群、才思敏捷了。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中状元。

是科二甲四名便是禁烟英雄林则徐。

蒋立镛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

历任国史馆协修及纂修,朝考阅卷官等。

嘉庆十八年,出任河南乡试副主考官。

嘉庆二十四年,出任广西乡试主考官。

由于蒋立镛性格耿直,不喜逢迎拍马,故仕途不畅。

其家乡湖北天门流传着不少关于他敏捷善对的故事。

青矜争出玉宫;(嘉庆帝)朱笔独点天门。

(蒋立镛)——蒋立镛应对嘉庆皇帝相传,蒋立镛参加殿试过后,文华殿大学士董浩和户部尚书曹振镛等人初拟的名次是一甲第三名。

当天下午,嘉庆帝在御花园见从进士,进行“御批”。

他翻看了初拟的一甲前十名的卷子,突然发现蒋立镛为湖北人,便问:“汝系湖北人?湖北人要开天门才能点元的。

”蒋立镛不慌不忙地回答:“臣正是湖北天门人,此次是从天门赶来应试的。

”嘉庆帝一听,心想,我只是一句戏言,想不到来人正是从那里来的。

然而君无戏言,正要点他为状元时,又转念一想,这不是让他轻而易举地中了状元?不能,我还得试一试他的才学。

打定主意,嘉庆帝和颜悦色地说:“朕出一联,还望卿能立即对上。

”他瞄了一眼旁边的莲花池,便吟出了上联。

“青矜”是古时对读书人的称呼;“玉宫”即皇宫。

成亲王永瑆小楷《临苏轼赤壁赋》

成亲王永瑆小楷《临苏轼赤壁赋》

成亲王永瑆小楷《临苏轼赤壁赋》展开全文永瑆《临苏轼赤壁赋》字库1.0版字库 2月26日永瑆《临赵松雪赤壁赋》小楷。

爱新觉罗·永瑆,成亲王。

作为清朝著名书法家,永瑆的书画造诣是倍受肯定,创“拨镫法”,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

【始】【1】《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2】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3】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4】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6】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7】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临赵松雪书;成亲王;袁治摹勒。

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

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

红绿状元洪钧、陆润庠的书法作者:惠永康来源:《书画艺术》2019年第02期摘要:明清两朝状元产生最多的地方是江浙两省,苏州籍的状元数量为江浙之冠。

洪钧和陆润庠是晚清时苏州地区比较出名的状元。

洪钧出使四国,陆润庠有民办企业开拓之功。

事业以外,二人雅好翰墨,洪钧以苏东坡为体柳公权为骨,陆润庠得欧阳询的神髓。

关键词:洪钧;陆润庠;科举;书法;民办企业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国士人中的顶尖人物,是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旗帜。

从唐朝到清朝的1300多年间产生了590位状元,在这群队伍里,先后走出了无数名臣贤相、书坛巨子,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话剧。

从隋朝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官僚队伍几乎全由科举考试产生的幸运者组成。

柳公权、文天祥、王十朋、张孝祥、商辂、吴宽、杨升庵、申时行、翁同稣……犹如浩瀚天际里的明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之中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无疑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

尤其在明清两朝,朝廷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阁”的局面。

国家的行政权力基本上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

在明清两朝,江浙两省文风盛行,是产生状元最多的地方,而人杰地灵的苏州又为江浙之冠。

由于身处本地和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使我对状元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确立了自己收藏和研究的方向:明清状元书画。

从此苏州十全街、怡园、北寺塔,以及各地的文物商店、博物馆、书画拍卖会,是我去过最多的地方。

寻觅走访,倾听操着依依吴语的老辈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苏州们引以为傲的“红状元”和“绿状元”。

“红状元”“绿状元”讲的就是同治七年的状元洪钧和同治十三年的状元陆润庠,“红绿”在苏州方言中和“洪陆”为同音。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原籍安徽休宁,先世经商,曾祖时迁居苏州。

洪钧出生时已家道中落,父亲要他放弃儒业,学习经商。

洪钧心有大志,执意恳请不从,才得以继续攻读。

同治三年(1864年),洪钧考中江南乡试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而立之年的洪钧终于大魁天下,以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從此走上了仕途。

看看历朝状元的书法,大开眼界!

看看历朝状元的书法,大开眼界!

看看历朝状元的书法,大开眼界!科举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第一称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约产生了500多名状元。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

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的不乏其人。

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

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宋代共产生118个状元,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

清代共有状元11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

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竟然已经62岁。

都说“字如其人”,特别是在大量的试卷中,字迹好,应该也会成为考官的评判标准。

那么,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最终从清朝各时期的科举中高中的状元中,他们的书法水平又如何呢?顺治年间顺治二年(1645年),当时的大学士范文程上了一道奏折,说明统治天下应从士人开始。

当时的摄政王多尔滚批准了他的提议,从顺治二年开始,清朝正式开始实行科举考试。

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满洲正黄旗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1664,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康熙年间康熙曾对大学士们说过:“今年会试所中,大臣子弟居多,孤寒士子未能入彀。

清朝文臣徐郙行书录《二十四孝》

清朝文臣徐郙行书录《二十四孝》

清朝文臣徐郙行书录《二十四孝》
徐郙(1836—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

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

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徐郙题志,传世慈禧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

因兼具金石派学养,黄宾虹评价徐郙云:“徐颂阁、张野樵一流,为乾嘉画家所不逮”。

[1]
徐郙收藏金石拓片珍本与名画甚多。

据李寿民《还珠楼丛谈》记载,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曾为徐郙旧藏。

徐郙与康熙状元王敬铭、乾隆状元秦大成并称“嘉定三状元”。

古代状元的字体

古代状元的字体

古代状元的字体
古代状元的字体,不仅代表着他们的书写技巧,更是他们文化修养和个性特点的体现。

每一位状元的字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着古代文人的风采。

在古代,书法是文人墨客必备的技能之一,而状元作为当时的文化精英,他们的书法水平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的。

他们的字体,或端庄秀丽,或矫健有力,或潇洒飘逸,各具特色。

端庄秀丽的字体,如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其字形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这种字体在状元们的笔下,更显得气质高雅,文化底蕴深厚。

他们用笔稳健,字迹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文化的韵味。

而矫健有力的字体,则如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其字形雄浑,笔画刚劲,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字体在状元们的书写中,展现出他们坚毅果敢的性格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他们用笔果断,字迹遒劲,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诠释着古代文人的风骨。

潇洒飘逸的字体,则如宋代米芾的书法,其字形潇洒,笔画灵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种字体在状元们的笔下,更显得才华横溢,个性鲜明。

他们用笔自如,字迹飘逸,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舞动着古代文人的灵魂。

总之,古代状元的字体是他们文化修养和个性特点的集中体现,他们的书法水平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文化高度,更展现着古代文人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四书心印》清朝高官的书法

《四书心印》清朝高官的书法
4睥鲜附E*Ⅻ"l:Ⅲ{I柚№∞*诚.
Ⅲ^骥(16∞6-]7删.,*程',碰忤《[1 1Vq'F{1726)*}
M.%'r,联&m h括丰L潍¨II.枷tl L'HIf∞)加翰林院编悖 衔提*PqJl]{政,扑M*一d 1-."斗但Ⅻi1 6X外∞.能降』c'I'
z',*''.T『"难fj脚南I^淅代女7≠g.自tm端^f々n|;. 花隆f?,年(L75I)进h
价仇讯廓的zI.籍诈¥■
万方数据
《四书心印》:清朝高官的书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陈孔坛
检察风云 PROCURATORIAL VIEW 2009,(11) 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cfy200911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7日
";宗纬蚍小王纾兆一样芷卓li』,l址
《四书心印》:
清朝高官的书法
_个偶#∞目L含n卟Ⅲ村g先,#的pp我收褂-1-#
蚱奉I/Pq II心口*'m lJl¥H土}5棠缃m上n 木¨批《¨I;心目》
4自雌A*
Ⅲf-
mj},,潍I.8十M啄ⅫqI奉
j;ElI特乾《Ⅻ,}凡f十鼎1TZ 1.∞越肚B浩lMl L≈拨*Ⅲ奉^舢 *体原女,一划采rm.
帐娃^(167}1755)}∞IE 0口f女.安徽柑城^.小8.
¨L'p(1100)进h№R"Ⅲ竹^m学I,m{j|;恃Ⅻ,"2继他
镕n潍m B入…*I;鹰仟《*m女m*耐g拖《恬}*'j蛮# &越肿n,谦☆f:n,k仟《l¨m*总#.g Ii自¨r宋所倚仟年 目^.H,}'_§№,鸿典l,女&¥m扎'女1l 112q{l【1726)* ^牛L.十n 张《li^ 柏№"69卜1765) }越"("作¥)9乐¥崇W(々

晚清十二位状元及其书法作品

晚清十二位状元及其书法作品

晚清十二位状元及其书法作品大清王朝于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迅速瓦解,但科举制度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明令废除。

光绪三十年是中国最后一届科举考试。

按照每三年一次,从此往前推,再加恩科,直至光绪二年(1876年)共举行十二次科举考试,选出十二位状元。

他们分别是:曹鸿勋、黄思永、陈冕、赵以炯、张建勋、吴鲁、刘福姚、张謇、骆成骧、夏同龢、王寿彭和刘春霖。

他们从清代科举六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足以说明他们有着超越凡人的勤奋精神和深厚的国学功底,堪称一个时代的文化名人。

光绪皇帝像一、曹鸿勋曹鸿勋(1846年2月3日-1910年9月9日),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另号铭帛,室名益坚斋。

山东莱州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饿着肚子到私塾读书,得到启蒙教师丁象庭的接济。

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

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状元,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百零二名状元。

后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南学政提督、云南永昌知府,调云南府,授迤东道,官至陕西巡抚。

后回京协助开办资政院。

宣统二年九月初九病逝,时年六十四岁。

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东部延河下游的延长地区地下藏有石油,早为世人所知。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过描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曹鸿勋升任陕西巡抚后,他决心开采延长石油。

在给朝廷的奏折上,曹鸿勋写道:"非即时开办无以振陕人因循之习,并无以绝外人觊觎之见"。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他派人赴日本,聘请日本石油技师负责采油技术指导,并从日本订购机器设备。

光绪三十年八月初二(9月9日)油井深凿到81米处完工,日产原油1000~1500公斤。

这就是被称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延一井"。

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

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

赏鉴APPRECIATION文、图:刘汉忠(柳州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编审)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图1田家英旧藏龙启瑞对联图2龙启瑞行书七言联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一旦考中状元,自然就受到关注,不论古今,大体如此。

状元一生成就,也是时常议及的话题。

至于状元书法,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从价位高出其他进士作品许多就可知。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科的状元是龙启瑞(1814-1858年),字翰臣,一字辑五,广西桂林人。

翰臣治古文辞宗法桐城,在京城游于桐城派后期大家梅曾亮门下,为广西“古文五家”之一。

龙状元的书法尤精于篆、籀。

康有为有“昔尝阅桂林龙殿撰启瑞大卷,专法鲁公,笔笔清劲”之语,见载《广艺舟双楫》。

《木叶厱法书记》也称翰臣“书法平原。

予藏其真书楹帖云:‘真儒读书万卷,神仙饮酒百斛。

’字大如斗,类颜家庙碑。

所著《浣月山房集》有与苏虚谷论书诗云:‘仆也十年来,于此耽研穷。

’知其致力者深矣。

”不过,翰臣于书作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品评因此也不多见。

翰臣又兼善山水画,花鸟亦佳。

《粤西画识》有记述,引用的是晚清袁昶诗为据。

《于湖小集》卷四《观临桂方伯龙公翰臣画山水册子,次许仙坪河帅韵,为松岑计部作》:“岂知铃索玉堂闲,妙注秋毫工剪水。

未酬志事多忧虞,驳落鳞爪留寰区。

”集中附许振祎仙坪原诗,也有“胸中原有自然图,烟云竹树浪菰蒲。

造次落落以笔摹,不袭以迹非神乎”句。

“松岑”为翰臣子继栋,晚清名词家,书法亦精于篆体。

龙状元书画当时所作不多,至今已是尤为稀见。

广西桂林图书馆的《馆藏精粹》、广西博物馆《书画精品选集》都未见收录。

作品少见固然是“颇自矜重”,也与他离世过早,且多流移外方的生活不无关系。

笔者仅见一件画作是万印楼主陈介琪之父陈官俊(字伟堂)旧藏的拂暑雅扇。

龙启瑞的山水笔墨极为郁厚,尺幅之间,山水苍然。

有题款云:“伟堂年兄正之,弟龙启瑞写于都门。

”另面为倭仁篆书“人之初”文字一段。

清代翰林书法十幅

清代翰林书法十幅

清代翰林书法十幅清代翰林书法十幅,看古人是怎么写书法的焕章的小阁子2018-11-01 22:59:03
翰林, 为古代官职名称, 最早出现在唐朝。

当时在禁中置翰林院, 内充文词、经学、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人员。

他们定期入值当班,
待诏于院中, 因有参与机要之机而号称“内相”, 有实权。

翰林院经过宋明的发展, 及至清代, 更成为一个专属部门, 执掌完备, 人才辈出。

清代的翰林院, 主管编修国史, 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 进经史, 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 其长官为掌院学士, 以大臣充任, 下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统称为翰林。

“自古儒学之臣或以文章备顾问或以笔札司纪载, 莫不替毫洱管, 出入承明, 与他曹之专治案牍者较为地近而职清, 故历代以来最称华选。

翰林官位虽为清职, 但因接近皇权中枢, 有机会以诗文翰墨近侍帝王而地位显赫。

清代翰林书风, 对当时的清代书坛影响巨大。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身居科举顶层, 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选拔人才时代, 是对整个士人
阶层的引领。

另一方面, 鉴于翰林院的特殊地位和翰林与帝王特殊的关系, 使得翰林们在领会帝王审美倾向上具有其他士人阶层无可比拟的优势。

封建时代, 帝王一人的审美与好恶, 往往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审美追求。

因此, 帝王依自身的书风追求选拔翰林, 翰林反过来又以帝王的审美来精进书艺, 两者相得益彰。

这不仅使翰林其人声名鹊起, 也使翰林书风占据清代书坛主流。

清代翰林书法在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是整个清代书法的缩影。

无论是帖学的集大成, 还是碑学的新兴与发展, 都有翰林书家的推动力量。

乾隆状元-庄有恭1755年作行书《朱夫子六君子赞册页》

乾隆状元-庄有恭1755年作行书《朱夫子六君子赞册页》

乾隆状元-庄有恭1755年作⾏书《朱夫⼦六君⼦赞册页》识⽂:朱夫⼦六君⼦赞。

濂溪先⽣。

道丧千载,圣远⾔湮,不有先觉,孰开我⼈,书不尽⾔,图不尽意,风⽉⽆边,庭艹
识⽂:
交翠。

明道先⽣。

扬休⼭⽴,⽟⾊⾦声,元⽓之会,浑然天成,瑞⽇祥云,和风⽢⾬,龙德正中,厥施斯普。

康节先⽣。

天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际,⼿探⽉窟,⾜蹑天根,闲中今古,静⾥乾坤。

涑⽔先⽣。

笃学⼒⾏,清修苦节,有德有⾔,有功有烈,深⾐⼤带,张拱徐趋,遗像凛然,可肃薄夫。

伊川先⽣。

规圆矩⽅,绳直准平,允矣君⼦,展也⼤成,布帛之⽂,菽粟之味,知德者希,孰识其贵。

横渠先⽣。

早悦孙吴,晚逃佛⽼,勇撤皋⽐,⼀变⾄道,精思⼒践,妙契疾书,订顽之训,⽰我⼴居。

款识:乾隆⼄亥六⽉朔⽇,⾬窓书。

禺麓庄有恭。

款识:
钤印:⽴不易⽅(朱)有恭(⽩)芓圃(朱)我思古⼈(朱)
钤印:
庄有恭(1713—1767年),字容可,号滋圃,⼴东⼴州府番禺县(今⼴州黄埔)⼈。

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状元。

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中丞、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学⼠、两江总督、太⼦少保,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等职。

公元1767年7⽉病逝于福建任上,享年55岁。

庄有恭⼀⽣以“勤政爱民,清廉⾃励”作为为官之道,深受百姓赞许。

历代名家书法名作欣赏之清茹棻书法欣赏

历代名家书法名作欣赏之清茹棻书法欣赏

历代名家书法名作欣赏之清茹棻书法欣赏
历代名家书法名作欣赏之清茹棻书法欣赏
(2007-10-29 11:03:08)
转载▼
标签:
艺术赏析
茹棻
书法欣赏
茹棻书法欣赏
茹棻,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卒于清道光元年(1821)。

字稚葵,号古香。

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茹棻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卒于清道光元年(1821)。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乾隆五十三年,出任山东乡试正考官。

次年,视学山东,拔举真才,端正风俗,以图报效。

乾隆五十六年,回乡奔丧。

倡议捐钱修三江应宿闸,对家乡大有裨益。

母亲病逝,服丧至期,授职赞善。

出任山西乡试主考官。

次年,视学湖北。

不久,由少詹事任奉天府丞兼奉天学政。

奉天很少凭优行举士。

茹棻上奏获准,所贡举的皆是文质彬彬的举子。

任满三年,升为内阁学士、工部侍郎。

分享:。

清代教育家吴鲁生平简介

清代教育家吴鲁生平简介

清代教育家吴鲁生平简介吴鲁(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

清末政治人物、教育家、诗人。

是泉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吴鲁能书善画,其字体沉雄峻拔,堪称大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代教育家吴鲁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吴鲁生平简介吴鲁(1845—1912),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

清泉州晋江池店钱头村人。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生。

同治十二年(1873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

第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

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

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光绪十四年顺天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殿试状元及第,授翰林编修,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

历任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

吴鲁以振兴文教为已任,把兴学育才当作施政的第一要义。

督学安徽太平府时修复翠螺书院,他捐俸5千金倡导,并为书院作记,勉励后学力求上进,任吉林提学使时,又捐俸5千金措办提督学政公署(时吉林初设提学,吴鲁为第一任提学使),继又捐资1.6千金改建文庙。

督学云南时,他从云南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功课不能强求与其他地区一致,提出此地之要,务精其化学,冀开农矿之利源。

以中学为普通,以西学为专门,应兼者兼之,应分者分之。

吴鲁主张兴学要注意因材施教,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兼修博览,终恐一艺无成;即使聪明特出,卓越寻常,学成之后,亦不能以一人而兼数职。

为了振兴教育,他特上《请裁学政疏》,提出建议:一在广筹经费,遍立学堂;二在严督各府厅州县,实力奉行;三在遴委道府精于学备者,认真考察;四在鼓励本籍绅士协力相助。

凡此四端,皆宜统归督抚经理,方能确著成效。

他督学吉林时,倡办《吉林教育官报》,大力提倡教学研究与学术讨论,以促进教育改革。

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推行。

在废科举、兴学堂新风兴起之后,许多有识之士出国留学。

吴鲁认为对这些留学东洋的莘莘学子,要加以重用。

他建议在经考试及格,当轴者破格用之,或量其才而授之以事,或分发各省学堂以为人师,或入官诏糈出其所学以襄理新政。

清朝10位皇帝精品书法,你认为哪一个好!

清朝10位皇帝精品书法,你认为哪一个好!

清朝10位皇帝精品书法,你认为哪一个好!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对书法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清代皇帝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最好,他们酷爱书法,其个人的喜爱与推崇对清代书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前的书法史上所未见。

康、雍、乾时期,大量接触汉文化,康、雍、乾三帝身体力行,他们尊崇汉儒文明,学习汉人的典籍、艺术,将书法作为宸翰日课,而他们本人由于得到传统的训练,再加上饱览内府名帖名碑,书法造诣自然也都颇为深厚。

这里撷取一部分,这些帝王圆熟流畅的笔墨,虽谈不上出类拔萃,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气。

在这个历史时期,朝中也出现了许多非凡的书法人物,著称于世,如张照,刘墉,王文治,汪由敦,英和,还有乾隆十一子,十一阿哥永瑆等等。

一、顺治帝 1638年——1661年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时年六岁,改元顺治,在位18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行书论桐文设色画笺立轴226×65cm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14岁的福临亲政。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顺治行书唐人诗一首立轴(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二、康熙帝 1654--1722年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

顺治帝第三子。

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用笔结字肥厚丰满,时出苏轼笔意,其字雍容中正,极具帝王之气象。

行书五言诗轴纸本,纵200厘米、横59厘米玄烨在书法上极力推崇董其昌,并致力于临摹学习,这件作品写的比较文雅,中规中矩,但个别字不甚理想,如“成”字笔划软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描述科举途中,要想蟾宫折桂,书法也是一块分量不轻的“敲门砖”。

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除了具备深厚的经史功底、卓越的属文能力,还必须具备相当的书法造诣,否则是不能高中的。

在科举时代,书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科第名次的高下,向为士人所重。

历史上700多状元中,称得上书画家的为数不少,清代的114个状元中,就有44名长于书法绘画者,也有数人就是因为书法好被皇帝点为头名状元。

清代苏州许多状元以书法著称于世,特别是翁同龢的书法,在同治、光绪年间被推为天下第一。

相关参数作者:详细介绍科举途中,要想蟾宫折桂,书法也是一块分量不轻的“敲门砖”。

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除了具备深厚的经史功底、卓越的属文能力,还必须具备相当的书法造诣,否则是不能高中的。

在科举时代,书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科第名次的高下,向为士人所重。

历史上700多状元中,称得上书画家的为数不少,清代的114个状元中,就有44名长于书法绘画者,也有数人就是因为书法好被皇帝点为头名状元。

清代苏州许多状元以书法著称于世,特别是翁同龢的书法,在同治、光绪年间被推为天下第一。

戴有祺:字迹折服康熙戴有祺,字丙章,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

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

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他的文章奇古与柳宗元相仿,诗词旷达与陆游相仿,书法遒劲与褚遂良相仿,常人实难达到如此的境界。

康熙二十七年(1688)春,高中贡士。

喜不自禁的时候,家中快马来报,母亲大人病故。

眼见得下个月就要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了,却突然间闻此噩耗,戴有祺悲痛欲绝。

面对夺冠的机遇,戴有祺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即刻启程赶往家乡以尽“孝道”。

直到三年后的康熙三十年,才被恩准补考殿试。

这一科的考官是大学士张玉书、工部尚书陈廷敬、兵部侍郎李光地等人。

考官们原先拟定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才是戴有祺。

但卷子呈送康熙御览时,康熙帝被戴有祺一纸漂亮的书法折服,于是朱笔一挥,将戴有祺定为第一甲第一名。

这样,戴有祺三年前不幸因人祸而失去争夺状元的机会;三年后却有幸以书法见长而戴上状元的桂冠。

戴有祺成为清代上海金山第一位状元,也是上海金山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

王杰:书法工行楷王杰(1725-1805),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

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

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

王杰在朝身担要职十余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

所有清代状元宰相中,立朝最久,建树最高,又能甘守清贫,忠贞守节的,惟王杰一人,故被称之为“真状元宰相”。

王杰老病乞休归里,嘉庆皇帝以御制诗送行,其中两句“直道一生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就是他一生为官的写照。

著有《惺园易说》、《葆淳阁集》、《读易札记》及《读论语孟子录》等。

书法工行楷,与张照、曹秀先齐名。

翁同龢:书法名冠一时翁同龢(1830-1904),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

他工诗能文,精研书画,收藏亦富,其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备受后人推崇。

翁同龢的书法风貌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早年学书从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董其昌诸家入手,纯为帖学;中年后从钱沣上追至颜真卿,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变法,师从《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取北魏精华,绝去时俗,书作气息淳厚,堂宇宽博,纯以魄力见长。

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髓,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翁同龢生平最服膺翁方纲、钱沣,但论者认为其晚年书法造诣,远出翁、钱之上而足继刘墉,同治、光绪年间,被推为天下第一。

翁同龢的书法的主要特点是苍老道劲,刚健婀娜,含蓄朴素,颇得颜书的精髓。

同时,他对北朝碑版潜心揣摩,采撷其长,参以己意,写出了富有个性的书法作品来,造诣很高。

《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

清徐珂《清稗类钞》谓:“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之上。

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光绪戊戌以后,静居禅悦,无意求工,而超逸更甚。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对这位雄视晚清书坛的巨擘称许:“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雅笔。

同治、光绪间推为第一,洵不诬也。

”谭钟麟对翁字推崇备至:“本朝诸名家,直突平原(颜真卿)之上,与宋四家驰骋者,南园(钱沣)、道州(何绍基)、常熟(翁同龢)而已。

”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

洪钧:多应人之作洪钧,生于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

安徽歙县古桂林村人,从小在苏州长大,至今苏州市的悬桥巷内,还完整地保存着洪钧的七进“状元府第”。

同治七年(1868年)从会试至殿试,一举成为状元。

光绪十三年(1887年),奉命出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

按当时外交习惯,公使得携夫人同行,因其夫人不能适应长途航海,又厌恶见外国人,故在出使之前,正式聘纳容华美貌的著名妓女郑彩云(即赛金花)为妾,并携之赴外。

拥有状元功名的洪钧,同时也是位书法家,出使四国期间,他曾在异国留有墨宝,让外国人了解和鉴赏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

在国内也应人之求,为之挥毫。

读者所能观赏到一些联语书法,即“应人之求”的书法力作。

这种联语先写在纸上,再移至木板或竹板,然后悬于居室的顶梁柱上,为了使板与柱形相吻合,一般均使板稍作椭圆形,故江南地区一向称这种书法艺术品为“抱柱联板”。

洪钧虽离今天的时代不远,但他留下的笔墨书丹并不多。

洪钧的一幅手书抱柱联,上联是:芝洞秋房檀林春乳下联为:桂疏冬暖松深夏寒。

这幅“抱柱联”书法藏品原悬于徽州一寺院,后因寺院毁废,建国后辗转为歙县文物部门收藏,显得很是珍贵。

联中的平仄,运用得十分贴切;文学的韵脚也极为精当。

细嚼与慢吟,方可感悟到个中的称颂、赞美的蕴底。

“芝”表示馨香,古人常用“芝兰室”,代表贤良之士的居房。

可此联中用的却是“芝洞”,鉴赏之中,仿佛给人一种难解之谜。

但稍加思索,即会觉得“檀林”两字,尚可以让人走出迷径。

因为“檀林”乃佛教之语,指的是佛寺,即可知此联是为佛门之友所书。

“芝洞”,则是僧侣们的居室。

短短的十六字联中,写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但其中“春乳”、“夏寒”、“冬暖”是描绘“芝洞”在三个季节的景象或气象,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对“秋”的景象没有写,仅用了个实体的“房”字,好像与其他三季节的描绘极不合拍。

后来笔者经过不竭地查找文献资料,终于得知此处的上联,是洪钧对北周大文学家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的借用,“铭”中即有“芝洞秋房,檀林春乳”之语。

同时也可见洪钧文学知识之广博。

总观联语,使人感悟到洪钧这位佛门之友的居住地“芝洞”大有“一年四季皆相宜”的环境宜人韵味。

下联的左方边缘处有“文卿敬书”的落款,佐证此联乃洪钧所书。

因洪钧的号,就是“文卿”。

陆润庠:清代“三绝”之一陆润庠生于1841年,卒于1915年。

从小天资聪颖,喜爱书法。

同治九年(1870年),为元和县学优贡生,朝考录用为知县。

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及第,苏州人称陆家“新状元”,也是苏州的末代状元。

陆润庠的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

陆润庠常以文会友、以诗会友,或作书画,或邀约一些长辈或同辈游览苏州各大名园,品茗吃斋,在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处均留有许多墨迹。

有名的是为拙政园题写的“十八曼陀花馆”七个擘窠大字匾额,落款为“陆润庠书于鄙寓小怀鸡舫”,并为“远香堂”写下了长达52字的长联。

从中可以看出陆润庠的书法:行书运笔婉丽颈健,庄妍流美,有平稳舒缓之韵味;楷书笔圆体方,外柔内刚,没有雕饰之火气,却有锋芒内敛之含蓄。

这副行书七言对联,长128厘米、宽30厘米,虽近馆阁之体,但清雅秀润,亦属难得。

蔡氏古建筑群、湖州南浔文园文昌阁、天台山上方广寺、镇江南郊风景区的林公泉、苏州的问泉亭都有他的题墨;北京师范大学的“会贤堂”,名扬中外的北京“荣宝斋”、“韵古斋”、湖州墨浪堂均为其书写。

北京故宫有一面墙上目前还刻有清朝三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的题墨,被世人称为“三绝”。

陆润庠所题的上海豫园小东门国药店“童涵春”的匾额,三个字的润笔费即高达白银一百两,真可谓是“只字千金”。

2003年3月15日中国嘉德公司在北京瀚海周末小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以无底价推出竞拍的22幅对联中,陆润庠和林则徐的作品均拍出了22000元的最高价,每个字的价值也达千元左右。

王仁堪:宗法欧褚王仁堪(1848-1893),福建省闽县(今福州市鼓楼区)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

光绪三年丁丑恩科(1877年)状元及第。

光绪二年,王仁堪入京会试,未能取中,落第之后,一干福建举子都为王仁堪惋惜,盖因王仁堪学识渊博,聪颖过人,令人想不到的是,王仁堪还刻了一方私印,印上四个字:“落第状元”。

一时之间,众举子议论纷纷。

第二年,恰逢丁丑恩科,王仁堪在会试、殿试之后,独占鳌头,得中状元。

王仁堪书法宗法欧、褚,笔意似欧阳询,名称一时,有碑帖行世。

镇江金山“天下第一泉”即为其所书。

后因劳累过度,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病倒,时当地发生蝗灾,亲自督捕于野,病情加重,在病床上仍念灭蝗事。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调任苏州知府,因积劳过度,终于一病不起,时年45岁。

周朝勋:书法夺魁为朝元在清朝的科举殿试中,文章全国夺魁者称为状元,书法考取全国第一名的称为朝元,两者皆同一榜录取。

广东曾出了一个全国有名的朝元,他姓周,名朝勋,字元馨,是今高州市黄塘大科垌村人(现属长坡镇),生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

他出身书香世家,聪敏好学,以勤习王羲之书法为本,颜、柳、欧、苏各种字贴兼摹。

他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字,运笔流畅,潇洒大方。

他十三岁(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参加府试,一举考取了廪生。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参加省试,考选为优贡。

翌年,他上京应殿试,果然高中,钦定为“朝元”,当即官拜四品衔内阁中书,这时他才二十八岁。

光绪二年间(公元1876年)他被诰封三品衔,同时兼任奉直(今东北三省)大夫。

他的书法艺术修养和造诣确实很深,尤其正楷与行书,更显得生动、流畅,字形饱满充实,富有意态;笔划转折弯曲干净利落,字形清秀而有劲力,结构严谨,章法甚工。

据说当时朝考试卷是一张没有行、格的白纸,除文章过关外,还有书法关。

周朝勋之书压全场百卷。

考官用粉绳在其卷中的字上,细心量度,字行、字形没有丝毫歪斜之处,找不出半点败笔,致使众评卷老师大为震惊,争相传阅,不肯释手。

此后,公候将相都争着请他作诗题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