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案9第九周

合集下载

传播美学第九周

传播美学第九周

2、炫耀性消费会导致资源浪费
炫耀性消费有悖于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可 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发展战略。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消耗 大量的资源生产炫耀性商品:为了摆阔 大量的资源生产炫耀性商品: 一掷千金、 一掷千金、大肆挥霍 这种非理性的消费 耗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资源和财物。 耗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资源和财物。
4、炫耀性消费导致生产导向不合理 、
2、炫耀性消费有利于启动市场 、
消费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商 炫耀性消费更是其中的最大亮点。 机 炫耀性消费更是其中的最大亮点。上 海顶级私人物品集中展示了顶级名车、 海顶级私人物品集中展示了顶级名车、 游艇、私人飞机、珠宝名表、 游艇、私人飞机、珠宝名表、名酒以及 各类豪宅别墅、高尔夫俱乐部、 各类豪宅别墅、高尔夫俱乐部、私人会 所等。据统计,顶级私人物品展3 所等。据统计,顶级私人物品展3天一共 接待了超过7000位富豪,成交量达2 7000位富豪 接待了超过7000位富豪,成交量达2亿元 人民币。 人民币。
“场” 场
“场”(fields)是布尔迪厄理论起核心组 织作用的概念。他把整个社会世界解释 为诸多场域(例如经济场、法律场、宗 教场、艺术场等)的集合。场域是一种 人为的社会构型,而一切场域无非是权 力场的表现形式。所谓权力场,“是一 个包含许多力量的领域,受各种权力形 式或不同资本类型之间诸力量的现存均 衡结构决定。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 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 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 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因 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 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 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 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 处境; 处境;另一方面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 系(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这些关系包括支配 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传播学教案》课件

《传播学教案》课件

《传播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传播学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传播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使学生认识到传播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媒体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播学在社交媒体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传播学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二章:传播学的历史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传播学的里程碑和重要学者2.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传播学的里程碑和重要事件传播学的重要学者及其贡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图片展示法:展示传播学的里程碑和重要事件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回答关于传播学历史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传播学的重要学者及其贡献第三章:传播学的核心理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使学生了解不同传播学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3.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基本概念不同传播学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传播学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基本概念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传播学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回答关于传播学理论的问题小组报告:学生分组汇报不同传播学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第四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传播学研究的步骤和技巧4.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传播学研究的步骤和技巧传播学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播学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回答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问题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传播学研究的设计稿第五章:传播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播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传播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传播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传播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传播学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中的作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播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传播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第六章:人际传播与社交网络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传播的概念和过程使学生掌握社交网络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人际传播的概念和过程社交网络的类型和特点人际传播与社交网络的关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传播的概念和过程互动讨论法:学生分享个人社交网络经验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回答关于人际传播和社交网络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社交网络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第七章:大众传播与媒体影响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众传播的概念和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媒体在传播中的影响力7.2 教学内容大众传播的概念和形式媒体的影响力及其作用机制媒体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众传播的概念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媒体事件的影响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回答关于大众传播和媒体影响力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媒体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第八章: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播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方法8.2 教学内容文化传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传播学的历史与发展重点关注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传播学的里程碑和重要事件。

传播学教程课程设计

传播学教程课程设计

传播学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制。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及其特点,分析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3. 引导学生探讨传播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提高其对传播现象的洞察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指导学生运用传播技巧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播学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主动探索传播现象的欲望。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播价值观,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传播正能量。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在传播活动中遵循道德规范,传播真实、有益的信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传播学教程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传播素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传播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运用所学分析现实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传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播学基本概念:信息、传播、媒介、受众等,参考教材第一章。

2. 传播过程与模式:传播的线性、互动和网络模式,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二章。

3. 媒介类型与特点: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与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点、发展及影响,参考教材第三章。

4. 传播学理论:大众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结合案例分析,参考教材第四章。

5. 传播与社会: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传播在社会中的角色,参考教材第五章。

6. 传播伦理与法规:传播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传播伦理意识,参考教材第六章。

7. 传播技巧与实践:有效沟通、演讲技巧、新闻写作等,结合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传播技能,参考教材第七章。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9单元1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9单元1
3、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较之其他传播者,大众传媒的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二)网络传播能否取代大众传播
不能,在网络世界里最活跃的仍是大众传媒。原因:
1、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是一般个人和非专业组织不能比拟的。
2、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
3、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播机制。
1、约10万到12.5万的新闻稿从新闻圈流入美联社。
2、编辑选择签发了283条,约5。7万字——通过专线上传至美国的新闻圈。
3、威斯康欣的美联社选出77条,约13352字,约占所获信息条目的27%,字数的24%;加上45条报道和6000字的本地新闻——发出了122条消息,约19423字。
4、4家典型的威斯康欣日报从中选出并使用了74条消息,12848字。约占州专线提供的新闻条目61%,字数的66%。
媒介守门人的选择性报道——国家的心理不和谐因素165页
1、日本的学校不教有关偷袭珍珠港的事件。电影《末代皇帝》中南京暴行的镜头被剪掉;1994年,日本新上任的司法大臣说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发生过;
2、美国拥有哥伦布式的高度种族中心主义。大部分学校的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到哥伦布是第一位将奴隶制带入新大陆的欧洲人。从1494年12月后30年,坦诺人全部灭绝,约有100-200万,为了弥补人力不足,从非洲输送奴隶。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里,人们对越战、五角大楼报告和水门事件被集体遗忘了。1968年,美国军队在越南的麦莱村用自动武器消灭了450名贫民,消息被封锁了20个月。
“把关人”的重要作用:——防止媒介权利的滥用
美国传播学专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这一概念涵盖传播活动中的记者、编辑、电视与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就大众传播的过程而言,把关人对于信息的取舍、信息的流向和流量都有十分显著的控制力,并且直接作用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因此,把关人的这种对信息的控制力必然地成为媒介权力的构成因素,或者说媒介权力往往通过把关人对于信息的控制力来体现。就此而言,如果媒介权力出现滥用时,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把关人的权力被滥用。

传播学教案(全)

传播学教案(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导言【课题名称】传播学教程导言【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传播学学科地位的确定2、传播学导入中国及中国新闻教育模式变迁【教学重点和难点】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教学课时】4课时【课的类型】讲授课一、人类日常传播现象“传播”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人际传播——面对面地谈话、打电话、发短信、邮寄信件、电子邮件、QQ (UC、POPO、MSN等即时聊天工具)。

组织传播——学校、院系、班级、企业、机关单位、家族、帮派等,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大众传播——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

人内传播、自我传播——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信息传播的载体可以是语言、体态,也可以是图象、实物等。

下面传播的载体是什么:舞剧(体态)、接绳记事(绳)、烽火戏诸侯、(烽火)、红灯示警(红灯)。

二、传播学是什么?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是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的汉译,意指思想、观念、意见的相互交流,传播就是与人共享信息、观念、意见的过程。

三、传播学发展流程对于人类传播现象和行为作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H.D.拉斯韦尔提出的关于传播的模式与功能,对传播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W.施拉姆于194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传播研究所,把新闻学同传播学结合起来。

传播学者们把信息、控制、反馈、系统等概念引入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模式,从而使传播学形成初步体系。

60年代前后,传播研究在西欧各国普遍开展起来。

传播学概论》第九章

传播学概论》第九章
3,认清传播媒介的发展方向,顺应进 步的潮流。
可编辑ppt
12
三、认识传播媒介的原则 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1、媒介所刺激的感官 2、反馈的机会 3、速度的控制 4、讯息代码
可编辑ppt
13
5、增殖的力量 6、保存信息的力量 7、克服弃取的力量 8、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可编辑ppt
27
适应用户多层级细分的需求,即用户对 手机媒体的需求从基本的通信联系、信 息获取逐步向信息共享、娱乐互动、电 子商务需求拓展;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用户原创内容成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内容 来源;
内容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可编辑ppt
28
媒介的选择: 媒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取长补短。
——施拉姆
大众媒介,就是大众传播所使用的,面 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现代 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
可编辑ppt
4
媒介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人们的传播活动,如口头传 播、书信传播等。
同一传播形式可用不同传播媒介;一种 传播媒介也可服务于不同传播形式。
可编辑ppt
5
媒介与符号:
符号: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本身并非信息载体,而是传播内容的构 成物。
媒介:符号的载体。
可编辑ppt
6
媒介与媒体:
媒介:传播渠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工 具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 门组织,如广播电台。
可编辑ppt
14
认识大众媒介的四个角度: 1、传播手段 2、时效性 3、持久性 4、受众参与的程度
可编辑ppt
15
认识媒介的两个基本观念:
1,大众传播媒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 短。一种新型媒介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介, 而是在互相竞争的格局中达成某种平衡 甚至融合。

时尚传播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时尚传播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尚产业逐渐崛起,时尚传播在文化传播、消费引导、品牌塑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具备时尚传播专业素养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开设时尚传播实践课。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时尚传播的基本理论,掌握时尚传播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时尚传播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时尚传播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特点;(2)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使学生熟悉时尚传播的各个环节,包括时尚资讯收集、时尚内容创作、时尚活动策划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时尚传播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时尚资讯收集、时尚内容创作、时尚活动策划等实践技能;(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时尚审美观念和时尚文化素养;(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 时尚传播概述(1)时尚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时尚传播的作用和意义;(3)时尚传播与时尚产业的关系。

2. 时尚资讯收集(1)时尚资讯的来源和分类;(2)时尚资讯收集的方法和技巧;(3)时尚资讯的整理和利用。

3. 时尚内容创作(1)时尚内容的创作原则和技巧;(2)时尚文案、时尚图片、时尚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创作;(3)时尚内容的编辑和发布。

4. 时尚活动策划(1)时尚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时尚活动策划的流程和方法;(3)时尚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 时尚传播案例分析(1)国内外优秀时尚传播案例;(2)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案例分析的应用。

6. 时尚传播实践项目(1)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时尚传播实践项目;(2)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3)实践项目的总结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时尚传播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时尚传播案例,使学生了解时尚传播的实际应用。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九章教材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九章教材
传播学者怀特把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提出 了把关(gate-keeping)模式。
传播学理论
怀特的“把关”模式
怀特认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 “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形成一道 “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 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 数。
麦克卢汉过分强调了媒介本身的作用,过分强 调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 素,忽视了信息内容的作用。
传播学理论
返回
媒介:人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 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 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 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
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
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只强调了编辑
的把关人作用。
传播学理论
返回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 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如新闻价值和新闻 要素。
新闻价值,即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做的 价值判断。
传播学概论
主讲教师:卢明波 副教授 呼伦贝尔学院信息科学分院
参考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导论 邵培仁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 陈亮等译 新华出版社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
传播学理论
二、媒介的社会影响
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 为,它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改变人的个性或人 格。如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 症”: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 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 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 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传播理论第九章ppt课件

传播理论第九章ppt课件

一、什么传播效果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也具有下述 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 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 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 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 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 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戴元光、 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
传播理论第九章教学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传播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什么传播效果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递的信息被受
传者接受以后所产生的有效结果。(邱 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大众传播能使人们的态度、行为发生 多大的变化。(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 学》)
三、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代表学者是乔治· 格伯纳。 “培养分析”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 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 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性,人们的现实观 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发生很大程度上的 乖戾和悖逆,人们的现实观更接近于媒介描述的 “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传播媒介对人们现 实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 程。

四、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
会阶层分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卡茨曼、 蒂奇诺等人提出的。 知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尽管大众传播可以 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现存 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下,经济富有者总是比 贫困者拥有更快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因 此,大众传播越发达,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 的知识与信息接受、拥有程度的差别就越大。

《传播学教案》课件

《传播学教案》课件

《传播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传播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传播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定义和起源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传播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传播学的相关图像和知识点案例材料:提供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播学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二章:传播过程与模式2.1 教学目标理解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掌握传播模式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2 教学内容传播过程的要素和环节传播模式的分类和特点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传播过程的要素和环节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传播模式的理解和应用2.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的图像和知识点案例材料:提供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的分析能力第三章:人际传播3.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人际传播的类型和过程3.2 教学内容人际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和作用人际传播的类型和过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际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和作用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分析人际传播的类型和过程3.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人际传播的图像和知识点角色扮演材料:提供角色扮演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人际传播的类型和过程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人《传播学教案》PPT课件第六章:大众传播6.1 教学目标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和功能分析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6.2 教学内容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和功能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和功能媒体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6.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大众传播的图像和知识点媒体素材:提供不同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媒体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和功能的分析能力第七章:文化传播7.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分析文化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7.2 教学内容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化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7.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文化传播的图像和知识点文化案例素材:提供文化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文化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文化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的分析能力第八章:危机传播8.1 教学目标理解危机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危机传播的策略和原则分析危机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效果8.2 教学内容危机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危机传播的策略和原则危机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效果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危机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危机传播的策略和原则案例分析法:通过危机传播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危机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8.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危机传播的图像和知识点危机传播案例素材:提供危机传播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危机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危机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危机传播策略和原则的分析能力第九章:广告与营销传播9.1 教学目标理解广告与营销传播的定义和目的掌握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策略和技巧分析广告与营销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效果9.2 教学内容广告与营销传播的定义和目的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策略和技巧广告与营销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效果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广告与营销传播的定义和目的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策略和技巧案例分析法:通过广告与营销传播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广告与营销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9.4 教学资源PPT课件:展示广告与营销传播的图像和知识点广告与营销传播案例素材:提供广告与营销传播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广告与营销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广告与营销传播的定义和目的的理解程度广告与营销传播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广告与营销传播策略和技巧的分析能力第十章:传播学与现代社会10.1 教学目标理解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掌握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分析传播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10.2 教学内容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传播学教案》PPT课件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和框架。

《传播学教程》教案

《传播学教程》教案

《传播学教程》教案第一章:传播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理解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和学科地位1.2 教学内容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和学科地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掌握程度第二章:传播过程与模式2.1 教学目标理解传播过程的要素和作用掌握传播模式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2.2 教学内容传播过程的要素和作用传播模式的分类和特点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的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过程的要素和作用,传播模式的分类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的分析能力第三章:传播媒介与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掌握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影响分析新媒体对传播媒介格局的改变3.2 教学内容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影响新媒体对传播媒介格局的改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影响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新媒体机构,了解新媒体对传播媒介格局的改变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新媒体对传播媒介格局改变的分析能力第四章:受众与传播效果4.1 教学目标理解受众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变化和传播效果的差异4.2 教学内容受众的概念和特征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变化和传播效果的差异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受众的概念和特征,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证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受众调查,分析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变化和传播效果的差异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变化和传播效果差异的分析能力第五章:传播与文化5.1 教学目标理解传播与文化的关系掌握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传播与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传播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机制传播与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播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机制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播与文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传播与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播与文化关系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文化传播过程和机制的分析能力第六章: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体6.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全球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力分析全球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国际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全球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力全球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全球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力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全球媒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全球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国际传播和全球媒体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全球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研究能力第七章:公关传播与广告7.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关传播的概念和策略掌握广告的目的和创意方法分析公关传播和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7.2 教学内容公关传播的概念和策略广告的目的和创意方法公关传播和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关传播的概念和策略,广告的目的和创意方法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公关传播和广告创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公关传播和广告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公关传播和广告在现代社会中作用和影响的分析能力第八章:危机传播与管理8.1 教学目标理解危机传播的定义和原则掌握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技巧分析危机传播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危机传播的定义和原则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技巧危机传播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危机传播的定义和原则,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技巧模拟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危机传播的模拟演练,引导学生理解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危机传播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危机传播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性的分析能力第九章:数字传播与隐私权9.1 教学目标理解数字传播的特点和影响掌握隐私权的概念和法律保护分析数字传播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和挑战9.2 教学内容数字传播的特点和影响隐私权的概念和法律保护数字传播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和挑战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字传播的特点和影响,隐私权的概念和法律保护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字传播和隐私权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传播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和挑战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数字传播和隐私权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数字传播对个人隐私影响和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章:未来传播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理解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掌握新媒体技术对传播行业的挑战分析未来传播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技术对传播行业的挑战未来传播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传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技术对传播行业的挑战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未来传播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未来传播发展趋势和新媒体技术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未来传播对个体和社会影响分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传播学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以及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

传播学教案设计(全)2024新版

传播学教案设计(全)2024新版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媒介运营案例,如知名报纸、杂志、电视台 或网络平台的运营实践。
案例分析
深入剖析案例的运营策略、管理模式、市场表现等方面,总结经验 教训和启示。
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探讨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提出自 己的见解和改进建议。
07 数据监测与效果 评估
数据监测指标设定及收集方法
学生应了解并掌握重要的传播理论,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 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等。
学生应了解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如报纸、电视 、广播、网络等。
学生应了解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如传 播效果的层次、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传播效果的评估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研究领域
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等,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 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研究 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传播问题的能 力。
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传播学基本概念、理论框 架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传播现象,提出解决方案。
课程安排与时间表
媒介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将逐渐 模糊,媒介融合将成为未来 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学生 应关注媒介融合的发展动态 ,并思考如何适应和应对这 一趋势。
社交媒体与自媒 体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改 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 传播格局。学生应关注社交 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动态, 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新兴媒 体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 流。
头脑风暴
通过集体讨论和思维碰撞,激发创意灵感。
借鉴创新
从其他领域或优秀案例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转 化。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传播媒介的两种含义:1.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2.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即信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文字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说明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历史。

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这种观点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推论。

(三)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分类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但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

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所证实。

局限:1、他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传播学课程设计

传播学课程设计

传播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传播学领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框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历史发展。

–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特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熟悉传播过程及其中的编码、传递、解码和反馈环节。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现实中的传播现象。

–具备批判性地评估不同传播策略和信息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如有效沟通、公共演讲和媒体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播媒介责任和伦理的认识。

–增强对多元文化和信息多样性的尊重。

–激发对传播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传播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展开,具体包括:1.传播学基础:介绍传播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2.传播理论与模式:学习经典和现代的传播理论,如香农-韦弗模型、人际传播模式等。

3.传播媒介研究:分析不同媒介如印刷、电子、数字媒介的特点和影响。

4.传播过程与技巧:探讨传播过程中的要素,以及有效的传播技巧。

5.传播伦理与法规:讨论传播行业的伦理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

6.传播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运用传播理论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练习,增强对传播技巧的掌握。

5.客座讲座:邀请业界专家分享经验和见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综合利用以下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最新的传播学教材作为主要学习材料。

2.参考书籍:提供一系列精选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和网络资源,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齐全,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访问专业的传播学和论坛,了解行业动态。

传播学第九章

传播学第九章

(一)子弹论时期

“子弹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 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 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 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一 方面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面是发散的 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除此别无选择。
(二)有限效果论时期
强大效果论 1973~1980 相当高
效果研究 《世界大战中的 《大众传播试 成果 宣传技巧》、 验》、《传播 《火星人的侵略》 与劝服》、 《人民的选择》
研究者 拉斯韦尔、坎特 里尔 霍夫兰、拉扎 斯菲尔德、贾 尼斯等
《电视与政治 及其作用与影 响》
《重归大众传 播的强力观》
布鲁姆勒、麦 奎尔、麦库姆 斯和肖
第九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和研究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第一、在狭义和微观方面,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 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 动的变化; 第二、在广义和宏观方面,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 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案例:希特勒纳粹宣传 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说过,报刊是政治宣传工具 中最有效的一种。在纳粹统治时期,国民教育与宣传部每天 举行德国政府记者招待会,通过‚语言训令‛和‚每日指示‛ 向各报社发布每日宣传口号和内容。对偏远地方用电报或信 件发出相应指令。各报社必须根据这些指示,取舍新闻消息, 拟定标题内容,撰写有关社论。 1933年10月4 日,政府颁布《报刊法》,规定新闻业是一 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 民资格,属于雅利安血统,配偶不是犹太人。同时,明令编 辑们‚要使报刊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 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 防和其他文化与经济……或者有损德国荣誉和尊严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第九周第9次课
授课章节
第6章传播效果研究
6.3传播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任课教师
张倩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多媒体课堂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新华出版社
3、《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4、《大众传媒概论》张冠文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
2、学习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教学重点,难点:
1、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
2、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对传播者来讲,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2、休眠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3、“明示材料”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5、警钟效果(恐惧效果)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3、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那些?结合实际谈谈传播者应如何提高传播效果?
2、常见的传播技巧有哪些?
下次课预习要点:
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准备期中检查。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理解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并能根据这些因素,运用传播技巧,有效提高传播效果。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