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9_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之前)。

【备考指要】1.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理解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

3.把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的挫折、历史性转变及其启示。

【自主学习】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风雷(1)原因:中国在_________上外交失败。

(2)过程①5月4日,_________等地学生游行示威。

②6月5日起,_________工人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张、陆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_________的革命运动。

②促进了_________的传播。

③是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_________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_________、陈独秀等人的积极活动。

③_________的帮助。

(2)一大①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_________秘密举行,后又转到浙江嘉兴_________。

②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中央局,选举_________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①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三大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②实现:1924年,_________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③意义: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超的到来。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精神。
拓展延伸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从国际方面看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提 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 国家,这使得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考点2
栏目索引
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使中国人 民看到了“新曙光”。 (2)从国内方面看 a.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这种观点错误。五四运动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因而只是
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
考点2
栏目索引
(5)五四精神 a.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 精神。
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
主和科学精神。 c.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
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考纲要求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3.国共十年对峙
本讲考点
考点1 考点2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2
栏目索引
考点1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考点2
栏目索引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a.内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b.外部:④ 共产国际 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a.时间、地点:1921年 7 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b.内容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辽宁沈阳一模)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解析:B 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大同检测)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解析:A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A项从材料看,“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项错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创的,故C项错误;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故D项错误。

3.(2017·河北衡水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探究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 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提示: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是五四 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 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
【史论点睛】 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②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的标志。
(4)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_______ 吴起镇 与当地 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会 甘肃 宁会师。 (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 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 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第 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_________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
(2)运动过程。 ①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中心在_____,主力为学生,口 北京 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②1919年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_____,主力为工 上海 人。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第19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和国共十年对峙
目录
contents
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4 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
5 贯通学与考 知能大提升
6
课时检测·过关练
0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大革命失 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 确的革命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 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中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西安事变 (1)原因 ①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
矛盾。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③中共中央提出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策略方针;国民
党内部分化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和红军实行停战。 (2)经过: 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内容
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同意共产党员以 _个__人__身__份__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意义 为_____国__民__大__革做命了准备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共 同侵略中国,扶植各派军阀,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 必 “_____打__倒__列__强__,__除__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 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看,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 性 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专题0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主干梳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2)经过: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成果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

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①背景: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②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①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②成果: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①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②原因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b.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③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课件: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课件: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提示:最早的是 1947 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 是 1965 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
板块二 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一 ①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 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 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文件内容 应出自( )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 共十年对峙
单元宏观概览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曲折
板块一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奠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 年 3 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 2 试答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 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 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 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 试答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 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 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佛山质检)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

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

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

”此“壮举”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国共合作【答案】B[《凡尔赛和约》签订于1919年,根据时间可知应选B项。

]2.(xx·中山期末考试·10)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答案】D[梁漱溟的观点指出了五四运动中存在过激的行动,并非赞扬,故A项错误;从“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可见梁漱溟对这种行动并不认可,故B项错误;梁漱溟是对五四运动的过激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没有涉及运动的性质,故C项错误;从“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可以看出梁漱溟主张理性爱国,遵守法纪,故D项正确。

]3.(xx·广州三校联考)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从图片文字可以看出,胡适认为本应该由成年人来担当反封建反帝的任务,但因政治的腐朽和国民素质的低下,这一重任却落到了青年学生的身上,致使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

XX高三历史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XX高三历史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XX高三历史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XX高三历史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严重挫折的认识。

1.两次挫折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挫折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由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第五次反“围剿”指挥失误,被迫进行长征。

3.挽救措施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左”倾错误,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4.深刻教训和启示: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2.不同点领导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革命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没有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8·湖南娄底联考]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宪法是指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可知,1954年三大改造尚未完成,中国仍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因此这部宪法“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选D 项。

2.[2018·江苏宿迁期末]“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C.由立法机构变为协商机构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体现了其立法的职能,而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不复存在,而是作为政治协商机构,故选C项。

3.[2018·湖南衡阳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该材料主要( )A.表明了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C.反映了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比例代表制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形成答案 B解析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一定比例的人口为基础,同时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对峙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 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 2.备考策略: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的剧烈变革时 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 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 传入中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综合经济 和思想相关史实,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 的认识。(2)学习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 年对峙时要抓住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 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在革 命策略上进行了哪些调整。
主干知识整合
抓主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 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板块八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阶段特征】
1.阶段: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中国近代化的新方向
阶段。 2.政治: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乱不断,日本帝国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压榨,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B[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C 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

] 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

”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材料中“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D项错误。

]3.(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进行()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材料中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故A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2017·辽宁沈阳一模)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解析:B 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大同检测)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解析:A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A项从材料看,“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项错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创的,故C项错误;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故D项错误。

3.(2017·河北衡水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知识拓展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 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 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
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 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 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 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 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 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3.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⑥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4.意义
(1)促进了⑦ 马克思主义 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⑧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特别提示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并不是说五四运动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 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说取 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 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2,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 第三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 “国民革命成功”体现了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3)史料3,“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教程讲义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教程讲义

第四单元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或山东问题:操纵会议的英美等国,不顾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概况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

第二阶段: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从此,中国①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

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席卷全国。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③__________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内容:a.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c.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1)第一次国共合作(2)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主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坚持⑦__________错误,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点题训练1】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_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_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9.如何理解“左”倾与右倾两个概念? 试 答
提示:“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 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 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 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10.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彻底 清算了党内的“左”倾错误吗? 试 答
3. 图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试 答
提示:
4. 与中共“一大”相比, 如何认识中共“二大”制定的 民主革命纲领? 试 答
提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了中国的 国情,意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 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中国革命的动力 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②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思考 1 特点。 试 答
结合史料一和所学归纳国民革命运动有何
5.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又被称为“大革命”? 试 答
提示: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是由工 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层广泛参与的, 参与的阶层范围广泛,所以被称为“大革命”。
6.国民革命运动并没有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吗? 试 答
提示:否。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加之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这 里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是国民革 命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促进 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阶段八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局面:(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

(2)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主干梳理]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②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③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①背景⎩⎨⎧a.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①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②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全优课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全优课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第 9讲
[考 纲]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
[课 标 ]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
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之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风雷
(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归纳总结】 据、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依
(1)政策:同国民党合作。 (2)依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新民
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 (3)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特别提醒】
“左”倾与右倾的区别:“左”倾与右倾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 “ 左 ” 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
粤省历史: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六个 地方共产主义小组之一。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分别于1923年 和1924年在广州召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3)大革命失败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 ①原因陈独秀坚持 右倾 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 领导权。 ②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③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关键点拨】 教训。
(1) 应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掌握革命领导
权;掌握革命武装;加强党的建设等是大革命失败的几点经验 (2)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
领导的。
(3)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 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单元第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单元第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含解析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五四运动2.导火索: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3日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4.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一次□02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中共“二大〞(1922年) (1)主要内容:制定了□02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03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4.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06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07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四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漫画解史]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微点提醒] 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根本实现(并非完全成功)。

[问题探究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异同?提示:同:革命任务相同,都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异:根本不同在于两者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图示考点]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问题探究2] 与中共“一大〞相比,如何认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提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意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八页,共33页。
第九页,共33页。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辨析:不同点:(1)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2)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 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 (3)分布地域:前者主要(zhǔyào)在江南地区;后者主 要(zhǔyào)在华北地区。(4)目的:前者是为了反抗国 民党,后者是为了抗击日军侵略。(5)最终结果: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据地大部分丧失。 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 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抗战胜利后,发展为 解放区。
第十九页,共33页。
【解析】尼科尔斯基是共产国际代表;教材中也有“在共产国 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kāishǐ)进行建党活动”的文 字,因此B为最佳选项。
第二十页,共33页。
[备选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 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 国共产党快速(kuài sù)发展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第五页,共33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 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国社 会的剧烈( jùliè)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 “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 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爆发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能力。首先 从时间信息“1928~1934年”就可以排除(páichú)A(1919年)、 C(1937年)、D(1949年)。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 扩大使得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 现了严重下降。所以B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2 试 答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 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
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 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思考 3 试 答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 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 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 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怎样的区别? 试 答
提示: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 为资本主义私有制;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为全国人 民,后者为资产阶级;③政党政治不同:前者为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后者为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微考点二 一 分离的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思考 1 试 答
史料一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 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 一领导。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 分别建立各 种民族自治机关。②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 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 年《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的异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 治”吗? 试 答
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 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6.我国成立最早的和最晚的自治区分别是哪个? 试 答
史料二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
史料解读: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归纳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 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 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以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试 答
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 治)。 (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4.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 家。 (2)建立的 的国家政权。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人民民主政权
,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挫折 ——“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提示:最早的是 1947 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 是 1965 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一 一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①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推动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②民主选举 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 共十年对峙
单元宏观概览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曲折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奠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理一理]
(1பைடு நூலகம்召开:1949 年 3 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 1949 年 9 月, 北平 。 (2)主要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
3.成立 (1)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 全体会议,决定以《 共同纲领 》为施政纲领。 (2) 开国大典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 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 试 答
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立。1949~1956 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三大 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共同繁荣原则。
史料三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归纳总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基础是少数民族聚居,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3)坚持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Step2 专题综合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 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 1 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反映 了它具有人民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原则;③反映 了它具有全权性。
史料一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

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
思考 2 点? 试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