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提纲 打印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2-7)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名称及国家性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3、确定国旗、代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含义(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P43、注:"站起来"指的是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大陆统一)1、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时间: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8-14)一、稳定物价(“米棉之战”)1、目的:巩固新生的政权2、特点:运用经济力量二、土地改革1、时间:从1950年6月开始2、开始的标志:《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3、结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除少数民族地区外)4、意义:P10(注:土地归农民所有)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人民志愿军赴朝:1950年10月彭德怀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5、意义P1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P15-17)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2、内容:P15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周恩来2、倡导:中国、印度、缅甸等国3、内容:P164、影响:P16三、亚非万隆会议(注:只有2个洲)1、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周恩来2、“求同存异”方针思考:什么是“求同存异”?P17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20-25)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1、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P20注释①2、内容:P20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三大改造3、结果:主要工业指标超额完成(注:P21图)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土地归国■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P31-36)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及成果1、内容: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年级下册提纲最终版全部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1.时间: 1949.9 2.地点:北平 (二)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确定了:(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49.10.1下午2时;内容是: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的时间: 10.1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51.5 ,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标志: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2.结果: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3.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2.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文学:诗词、散文和小说的兴起•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建筑:古代宫殿和园林的建造•音乐和舞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流传3. 文化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三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二、欧洲的历史与文化1. 欧洲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农耕社会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2.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科技成就3.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与文化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兴起•金字塔与石棺制度•埃及的宗教和文化2. 古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彩陶、金器等的制作技艺•宗教和农业的重要性3. 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与奴隶制度的建立四、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1. 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儒家的创立与发展•礼乐教化与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政治改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秦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隆盛•三国鼎立与政治混乱•晋朝的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军阀混战五、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 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中国面临的外来侵略与国家危机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战争年代3. 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中共建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上提纲仅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的参考内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请根据教材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1. 力和运动
- 力的概念
- 不同力的种类及作用
- 力的计算方法
- 运动的描述和图示
- 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2. 压力和浮力
- 压力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压力的影响因素
-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 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3. 力和压力的应用
- 杠杆原理及应用
- 水压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 水上运动的原理和技巧
4. 热和温度
-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
- 热传递的方式
- 物体的热膨胀
- 温度的计算方法
5. 热和能量
-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机械能的转化、守恒和损耗
6. 光的传播
- 光的特性和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色散和合成
-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7. 声的传播
- 声的特征和传播
-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 声音的反射和衍射
-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8. 电和磁
- 电流的概念和计量
- 电路的组成和特性
- 电阻和电阻率
- 磁的产生和性质
9. 电和磁的应用
- 电灯和电路的使用
- 电的危害和安全
- 磁的利用和应用
-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主要复习内容提纲,包括力和运动、
压力和浮力、力和压力的应用、热和温度、热和能量、光的传播、
声的传播、电和磁、电和磁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科书、课堂笔记和习题进行学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八下知识提纲
八下知识提纲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1、公平的含义P22、列举生活中公平与不公平、正义与非正义的表现3、公平待人的意义P2-34、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P45、如何增强公平意识P46、正义的基本要求P67、维护正义的意义P7、P8、P98、具有正义感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P89、未成年人应如何匡扶正义P910、辨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P1011、什么是“是”?P1012、校园生活中是非不分的危害P1013、社会生活中是非不分的危害P1114、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明辨是非?P1115、正直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P12-13第十二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1、从众心理的含义P142、从众心理的影响P153、如何对待从众心理?P154、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的途径P155、好奇心的含义P166、正确认识好奇心的影响P16-177、如何正确对待好奇心?P178、如何认识嗜好?P189、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意义?P1810、青少年吸烟的危害?P1911、饮酒过量的危害?P1912、网络成瘾的危害P2113、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和弊P2014、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上网?P2115、诱惑的三种类型P2216、吸毒、贩毒的性质P2217、吸食毒品的危害P2218、青少年应如何对待毒品?P2319、赌博常见形式、危害、有关法律规定P2420、黄色出版物的常见形式、我们的态度P2421、邪教的特征、危害、青少年的态度P2522、不良诱惑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对待?P25第十三课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1、闲的含义、休闲的功效P262、常见的休闲方式P27、283、学会休闲的原则P294、不同的休闲的影响P295、情趣的含义P306、高雅情趣的作用P307、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来源P308、常见的高雅的生活情趣P31、329、教养的含义、意义P3410、有教养的人的品质表现P34-3611、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P36第十四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1、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39-41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p412、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的含义P394、为什么把法律称为“国法”/P395、了解广义、狭义的法律、立法机关、立法程序P406、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407、国家强制力的内容P418、道德的含义P439、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不同点P4410法律和道德的联系P44-4611、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P4612青少年学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后应如何做?P4613、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P47 P48 P4914、社会秩序的意义、法律武器P4715、公共安全的意义、法律武器P4816、维护经济秩序的原因、法律武器P4917、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P4918、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P5019、犯罪的含义、刑法的含义P5020、违法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1、刑罚的种类P5022公、检、法之间的关系P5123安机关的性质、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的任务P51 24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我国最高检察机关P5225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我国最高审判机关P52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1、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宪法?P53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53-563、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何不同?P53-564、宪法的地位、内容P53-545、法律效力的含义、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的表现P546、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P55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有何不同?P56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P579、学习宪法,对我们公民的要求是什么?P5710、公民的含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P581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P58 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1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P5813、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内容P6014、狭义、广义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P6015、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为什么要保护人身自由权利?P6016、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的权利P6017、我国公民在文化方面享有哪些权利及意义P611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6119、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含义、特点P6220、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6221、税收的重要性、原则P66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手法律保护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含义、基本法律P672、我国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P673、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的意义P714、消费者维权的合法途径P726、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部门P745、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仲裁的含义P72、P73、P747、如何做个成熟的消费者P76-788如何认识价格游戏P78贴近生活*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一个漫长过程。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2)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数学1.代数与函数–四则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函数与图像的关系2.几何与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圆的性质与相关计算–三角形的性质与相关计算3.数据与概率–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概率的计算与应用物理1.运动与力–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与分析–力的概念与分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光学与视听–光的反射、折射与光的传播路径–镜子与透镜的成像原理–声音的传播与特性3.电学与电路–电荷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与电路的特性分析–电能与电功的计算化学1.常见物质–常见物质的分类与命名–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周期表排列与性质–化合物的化学式与命名规则–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3.酸碱与盐–酸碱与盐的性质与实验观察–pH值与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制备与应用生物1.生物基础–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多样性与特点–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2.人体与健康–人体器官与功能–营养与消化–疾病防治与健康生活习惯3.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与发展–动植物的结构与适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英语1.听力与口语–基本发音与语调–日常对话与口头表达–听力理解与回答问题2.阅读与写作–短文阅读与理解–信息提取与归纳–书面表达与写作技巧3.语法与词汇–词汇运用与拓展–句型结构与句子变换–语法规则与典型错误历史1.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与传承–印度文化的特点与贡献2.中世纪与现代–欧洲中世纪的社会与政治–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进程3.世界的联系与冲突–海上路线的发现与开辟–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地理1.地理基础–地球的形状与地理经纬度–自然环境与气候–人口与城市的分布2.地质与矿产–地壳的构造与板块运动–大陆漂移与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3.风景与旅游–主要自然地理景观与特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与环境保护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的复习提纲,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和地理等多个学科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文言文阅读1. 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措辞严谨、句式多样、字义丰富等。
2. 对于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句式进行复习和掌握。
3.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如通读全文、理解上下文、注意标点符号等。
第二章:古代诗词欣赏1. 复习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对仗等。
2. 学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山水、花鸟、季节等。
3. 分析古代诗词的结构和韵律,如平仄、押韵等。
4. 学习背诵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1. 熟悉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如简练明了、逻辑严密等。
2. 复习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学习阅读现代文时的理解技巧,如归纳概括、紧扣主题等。
第四章:写作技巧1. 复习写作的要素和基本规范,如清晰的结构、流畅的语言等。
2. 学习写作各类文体的技巧,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3. 实践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通过写日记、作文等。
第五章:语法知识1. 复习八年级上册学过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2. 学习其他语法知识,如连词、倒装句、从句等。
3. 做语法练习题,巩固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词汇与短语1. 复习八年级上册学过的词汇和短语。
2. 学习新的词汇和短语,如高频词汇、固定搭配等。
3. 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语言表达,如写作、口语等。
第七章:听力和口语1. 复习八年级上册学过的听力技巧,如听懂关键信息、理解上下文等。
2. 练习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
3. 进行口语训练,如对话练习、演讲等。
第八章:阅读理解1. 复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如理解题意、找关键词、推理判断等。
2. 练习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3. 针对各类题型进行训练,如摘录改编、细节理解、主旨概括等。
第九章:写作训练1. 继续进行写作训练,如写作短文、写信等。
2. 学习写作中的写作技巧,如段落结构、衔接手法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一、力、能与功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的定义和单位•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2. 力的作用特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三定律3. 力的效果:物体的平衡和运动•力的平衡条件•物体的静力学•物体的动力学4. 移动物体的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5. 功和能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功率的概念和计算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与计算•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2. 大气压力和气压计•大气压力的概念和特点•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3. 浮力的概念和测量•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特点和应用4.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浮在液体中的条件•物体沉在液体中的条件5. 浮力的应用:气球、潜水和鱼类•气球的原理和应用•潜水的原理和应用•鱼类的浮力调节机制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动能和势能的单位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3. 能量的转化与耗散•能量的转化类型:动能转化和势能转化•能量的耗散和损失•能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的讨论4. 机械功与功率•机械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机械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的单位和意义5. 能源与能量转化•不同能源的分类和特征•能源的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四、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光的速度2. 光的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规律(斯涅尔定律)•光的反射图像•光的漫反射特点3. 镜面反射和成像•镜面反射和像的特点•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规律•摆放图像与物体关系的讨论4.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折射率的定义和计算•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规律5. 光的色散和光的衍射•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光的色散谱和应用•光的衍射现象和应用以上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共包括力、能与功、压强和浮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以及光的传播和反射等四个部分。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优质5篇)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优质5篇)1.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篇一、地理差异显著1、我国的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课本P6图)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3、影响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4、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气候: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气温在2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
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主要集中于夏季,属于半湿润区。
黑土地和黄土地: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由于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堆积)又常被称为“黄土地”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山环:由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环绕东北平原。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门江、鸭绿江(中国的朝鲜的界河)。
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近邻着冬季风源地,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直线传播和速度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理解和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第二章:声的传播与听觉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质3.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介质4.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的产生5. 听觉结构和听力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电的基本概念1.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3.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4. 了解电能的转化和消耗过程第四章:电的磁效应1. 直流电的磁效应2. 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 交流电的磁效应和变压器的原理4. 磁场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第五章:电的化学效应1. 电的化学效应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2. 电解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 了解电池和电解槽的原理和应用4. 探究电的化学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章:力的转换和机械能1. 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2. 斜面和滑块的力学分析3. 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力的转换4. 掌握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七章:物质的热性质1.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传播和辐射2. 了解热的计量单位和热量的传递3. 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现象4. 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第八章:机械波与电磁波1.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2. 理解横波和纵波的区别3. 了解声波和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4. 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以上为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有条理地进行备考和复习。
记得多做一些习题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祝你考试顺利!。
八年级复习提纲下
第七章力力与运动一、力(F)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注:提到力一定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6、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二、弹力重力(一)弹力1、弹力:由物体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原理:它是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的性质制成的(3)使用:使用测力计之前,首先要知道它的测量范围;再要看清刻度板上的分度值和单位;然后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若没有对齐,要进行调零;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轴线的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读数时,视线与指针对应刻度线垂直。
(二)重力(G)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是。
2、大小:与物体本身质量成正比,即G=mg,其中g=9.8N/kg,读作9.8牛顿每千克,其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 N。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利用:制成铅垂线检测是否竖直;制成水平仪检测是否水平。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5、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叫做万有引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八年级下册政治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政治提纲人教版如下:
第一单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 尊重和维护人权
3.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4. 维护受教育权
5. 维护人格尊严权
6.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二单元:公平与合作
1. 社会公平需要正义
2. 公平合作
3. 承担社会责任
4. 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
第三单元:走进法律
1. 生活离不开法律
2.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4.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第四单元:认识和感悟我国的传统道德
1.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2.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2. 参与民主选举
3. 参与民主决策
4. 参与民主管理
5. 参与民主监督
第六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1. 我国的基本国情
2. 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3. 发展科技,振兴教育
4.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5. 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打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年月。
地点:。
内容:通过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为国旗,以《》为代国歌,以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时间:年月日。
(2)成立标志:大典。
(3)历史意义:①。
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年。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2)历史意义:。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时间:——年原因:(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
司令员:英雄人物:是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在潜伏时,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火烧到他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国际主义和精神。
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结果:年7月,美国被迫在板门签订《》,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三课土地改革5、土地改革:(1)起止时间:——年底(2)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地。
(3)法律依据: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
(4)结果:年底,除部分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5)意义:①。
②。
③。
④。
第一单元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1)和平解放西藏(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八级下学期复习提纲打印版
3/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P59),对社会(P60)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 相关链接) “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 性:规定年满 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 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7、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 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9、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P72--73) 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 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 保护方法。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0、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 第一段) 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极其重要。他是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的前提。当所有的归属发生 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另外,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发占有人返还原物。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影响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11、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作为遗产的三个必备的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 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2、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23.继承人包括那些人,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的范围是 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 24.什么叫继承权?(P7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化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化提纲一、文化入门1.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二、中国传统文化1.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2. 文化- 的起源、传播和基本教义- 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和传统3. 文化- 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经典- 文化在中国的价值和体现4. 传统节日与俗-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传统节日的特色俗与传承三、世界文化交流1. 文化交流的意义- 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借鉴- 跨文化交流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2. 中外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与成果-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平台3. 当代文化融合-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 当代文化融合的挑战和机遇四、文化保护与传承1. 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文化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 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角色和责任五、文化与个人发展1. 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教育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影响- 文化教育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意义2. 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 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方法- 文化自信对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促进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化提纲》的完整版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理解,培养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并意识到个人发展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全品八下背读提纲
全品八下背读提纲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二)内容: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三)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一)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开展了全面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1980年党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等一些重要法律的颁布: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二)开始地点: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三)主要内容、意义: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四、五个特区(一)建立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作用、影响:它们吸引资金,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P42.在我国现阶段,哪些人属于人民的范畴?P4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权利的含义: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P5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P6①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②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P6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6.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内容P7: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
7.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的体现P9:①权利范围的广泛性: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②享受主体的广泛性。
8、公民的基本权利有: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和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9.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我国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10.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答: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10.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哪两方面的限制?P11 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1.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P7答:①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②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法定义务的含义: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P142.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P163.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P16: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和民族团结;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⑥依法纳税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15: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要求: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5.公民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P15:答:①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③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旅行,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④自觉履行基本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6. 公民道德义务的含义: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P177.为什么要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P17 ①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②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P1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9.如何忠实履行义务:P18-21答: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10.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关系P19:答:①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②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1.人身权利的地位及内容P24-25: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权、身份权。
其中,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2.人身自由P25①含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地位: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③法律保障: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生命健康权的地位P2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意义。
5. 什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P26答: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意义。
②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③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6.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
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P277.如何积极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P28 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②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④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
⑤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如不轻生不自残。
8.为什么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和抛弃?P29 ①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了社会责任。
②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③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④因此,轻生或自残的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的,与法律不合。
9.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P30答:①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要懂得每个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②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故发生了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的伤害事件的发生;③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当别人处于困境之时,我们要机智的帮助他人,要见义智为。
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
10.为什么我们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P30答:①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②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P35:人格尊严权是任何人都想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在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名誉的含义P36: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
3.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p35相关链接4.侵犯名誉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P36:①会使被侵权者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苦。
②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公德、危害社会秩序。
5.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要承担什么后果?P39 ①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侵害他人名誉的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6.名誉权的含义P38: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①名誉利益支配权,指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
②名誉维护权,指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7.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名誉权?P38-39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②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
③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8. P40肖像的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肖像的重要性: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
肖像的表现形式: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9.肖像权的内容P41: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注意: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必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10. 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我国法律规定:①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广告、杂志、挂历等)②不得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形象。
③不得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11.姓名的含义、作用P43: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3.姓名权的含义P43: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注意: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4.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p44答: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②盗用他人姓名(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利益);③冒用他人姓名(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15. 当我们的肖像权、姓名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p44 ①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②采取非诉讼手段,与侵权人协商调解③必要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讨还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