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运动1课时习题和答案-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运动1课时习题和答案-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练习题一、选择题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回答1、2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AB.BC.CD.D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AB.BC.CD.D读图,完成5、6题。

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分析可知()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相比,②更大B.青藏高原与浙闽丘陵相比,②更大C.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相比,⑥更大D.黄土高原与浙闽丘陵相比,④更大8.下列地理事象与⑥相关的是()A.温室效应B.巴山夜雨C.深秋多霜D.城市热岛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

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下面2题。

9.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0.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1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

中学地理必修1其次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一、单项选择题读图1,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个过程的加强有关( )A .①B .②C .③D .④图2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3~5题。

3.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缘由是( )A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干脆热源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干脆热源C .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 .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4.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缘由是( )①到达b 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 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 处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少 ④b 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b 处相像的是( )A .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旁边B .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C .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D .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 读图3,回答6~7题。

6.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 、c 为水平气流,b 、d 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甲>乙>丁>丙7.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 .造纸厂B .水泥厂C .家具厂D .电子厂图4为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5显示0至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10题。

a d bc 丙乙 甲 丁 图38.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压高于②地B .③地气压低于④地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的风向为东南风B .b 为下沉气流C .c 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 .d 为下沉气流10.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B .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C .甲地是商业区,乙在是工业区D .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做了如下试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6),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觉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49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49张)

解析:
上方谷谷底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 中部低。这种地形一旦谷内起火,地面 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出现了狂风 大作的现象。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上 升到高处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 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 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 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 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 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 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 司马懿父子三人侥幸逃脱。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B
B
返回
知识迁移:分析以下材料:
资料1、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 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资料2、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 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 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 入谷中……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 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 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
二氧化碳和 水汽:
臭氧:
红外光 紫外光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
反射
云层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
“大地暖大气” 热本源热是源地是面 太阳,而 。根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地面以长波向大气辐射热量,大气吸收热 量后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外太空, 另一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 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热量小于以长 波方式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 度。这一效应称为“温室效应”或“花房效应”。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将是-18℃ 而不是现在的15℃,也就是说,大气的存在使地 表平均温度上升了33℃之多。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A
B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林。
B
地进行植树造
案例探究2
山 谷 风
白天山顶增温快,山谷增温慢。故山 谷气温比山顶低,气压比山顶高,风从 山谷吹向山顶,为谷风。
山谷风
夜晚山顶降温快,山谷降温慢。故山 谷气温比山顶高,气压比山顶低,风从 山顶吹向山谷,为山风。
C
B
地 面
D
A
C、等压面: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高空
900hpa
2 1 B A C
1000m
1100hpa
500m
地面
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凹 3
等压面 2000米
高1
低 2
4
A
B
地面
1>3>4>2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___
2、热力环流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活动
课堂练习
例1、若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水平方向上高空的气 压分布图,请在图中做出该区域的风向。 N
500/hpa
495/hpa
490/hpa 例2、若下图是南半球某区域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的 气压分布图,请在图中做出该区域的风向。 N 500/hpa
495/hpa
490/hpa
补充: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 B>C>D>A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B
(hPa) 1010 1020
1030
A 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
B
风向
(hPa)
1010 1020
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 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 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 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热力环流(共20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热力环流(共20张)

表示的可能是
( )C
① 白天的谷地 ② 白天的山坡
③ 夜晚的谷地 ④ 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十七页,共21页。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bīn hǎi)地区陆地和海洋表 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 运动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等压面
空间上气压值_相__等__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等压面的气压值随海拔升高而__降__低___
若地面是均匀的,且受热均匀时,则:
同一海拔高度空气密度____相_,等气(x压iā_n_g_d_相ě_,等ng等()x压iān面gděng) 呈____水_状平态(zhuàngtài)分布。
等压面
单位:hPa
No 低”“上凸高压,下凹低压”。垂直运动:与_____差异有关,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场______。
完成课本30~31页活动的(1)~(3)小题。——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高空a处气流向中心 (zhōngxīn)辐合 D.N地多阴雨天气。D.气压:D>A>B>C
Image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完成课本30~31页活动的(1)~(3)小题。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海风
高气压

高气压

陆风
低气压

a 白天(bái tiān)
第十一页,共21页。
b 夜间
二、城市热岛环流(huán liú)(城市风)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作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作业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读图2-1-1,回答1~3题。

图2-1-1❶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❷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❸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主要原理是()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图2-1-2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读图完成4~5题。

图2-1-2❹图甲所示的热力环流()A.出现在白天B.出现在夜间C.表明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D.表明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❺图乙中()A.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的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D.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在①地更合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6~7题。

❻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A.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❼图2-1-3中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近地面风向的是(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A BC D图2-1-32015年春节过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地区出现持续大雾天气,多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给“春运”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据此完成8~9题。

❽有关此次大雾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晴朗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❾白天大雾天气,光线比较昏暗,这主要是由于()A.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作用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折射作用暑假期间,北京市的某同学到沿海某地去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出图2-1-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我们先回顾大气的组成
气体
注意:水汽也
N2有这个作用源自O2 CO2-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组成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悬浮物质
水汽
成云致雨
分 上 高层大气: 有一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水平运动显著,利于高空飞行;有一O3层
下 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见下图
大气的垂直分层
课前实验:
准备两支温度计(初始温度相同),其中一支 放在透明的塑料袋中。
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5分钟 后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重复实验两次。
瓶内的温 度计读数
瓶外的温 度计读数
第一次 28.6 ℃
28.2 ℃
第二次 28.8 ℃
28.3℃
为什么两只温度计的读数会不同?瓶内的温度计读 数为什么会较高?
5.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答案同上)
1
大气上界
大气 吸收 75
95%
2
4 (指向地面)
地面
~
思考:这幅图可以解决多少问题? 1.四种辐射的关系和波长比较; 2.大气如何保温(温室效应原理); 3.为什么一天中气温最高在午后14点?
二、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陆地
海洋
海陆风—陆风
(低压)
(高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高压)
陆地
降温慢,气温高(低压)
海洋
以上的这种热力环流 叫做 “海陆风”。
城市风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1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测试及答案3.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 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太阳长波辐射B. ②——地面短波辐射C. ③——使日落后的天空仍然很明亮 D.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3)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有霜冻,这与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A. ①B. ②C. ③D. ④4.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A. B.C. D.5.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⑤⑥D. ①⑤⑥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B.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7.关于图示信息的正确判断是()A. ①、②图均为白天B. ①、②图均为夜晚C. ①图为白天,②图为夜晚D. ①图为夜晚,②图为白天8.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代表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B.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所吸收C.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 增强a辐射B. 增强b辐射C. 增强c辐射D. 减弱b辐射9.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市区和郊区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1节第2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学业水平层次A]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 ( )【解析】第1题,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

【答案】 1.A 2.B3.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 ( )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解析】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面形成高压,所以近地面风由c吹向b(为海风);由于海洋的摩擦力小于陆地,所以c地的风力大于b。

【答案】 C4.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解析】在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对应图中箭头d;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对应图中箭头a;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对应图中箭头b;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对应图中箭头c。

【答案】 B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C.c D.d6.该地一定位于 ( )A.日本B.澳大利亚C.印度D.德国【解析】第5题,据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及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可知a为地转偏向力,由于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有大体的一致性,可知d为风向。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作用: 大气的作用:
一、为地球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气体。 二、是地球的保护伞。 三、大气中进行着各种物理过程、产生各种物理现 象。 四、大气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最 终 热 源 : 太 阳
直 接 热 源 : 地 面
白天, 白天,大 气削弱了 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 射,气温 不会太高。 不会太高。
夜间, 夜间,地面 辐射绝大部 分热量又被 大气逆辐射 还给地面, 还给地面, 使气温不致 降得过低。 降得过低。
【大气受热过程小结】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含义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 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热力环流的形成演示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等 压 面
冷却受 B
热 受热 均 匀冷却
A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冷却 高气压 B
受热 低气压 A
冷却 高气压 C
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大 气 运 动 大气的受 热过程 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作用 最后结果: 最后结果:地面是 大气的直接热源
吸收和 反射等 大部分太 阳辐射到 达地面 垂直运动
热力环流
环流的形成 水平运动
1 .“太阳暖地面” .“太阳暖地面 太阳暖地面”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含答案

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含答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

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4。

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

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

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

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2课●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了内部圈层,也了解了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几个呢?生:……师: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师精讲]师: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 ℃。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推进(新知识传授)师: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师: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投影)教材30页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削弱作用.据图回答1~3题:1。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

地面B。

太阳C。

岩浆D。

月球2.图中箭头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A.①B.② C。

③ D。

④3.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

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D。

④减弱解析:1.A 2.C 3。

A 读图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大气把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多云的白天,云层对太阳的反射、散射、吸收等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得气温比晴天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 4~5 题:4.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

④5。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

增强① B。

增强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解析:4。

C 5。

D 第4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第5题,在夜间燃烧柴草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升温,防御霜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直接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4.受热过程:――→地面增温――→以B 长波辐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增温5.增温方式:辐射热交换。

6.意义⎩⎪⎨⎪⎧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温馨提示](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2)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白天和晚上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3)意义⎩⎪⎨⎪⎧形成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温馨提示](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形成的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情景导入先思考 ———————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月球上的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作业

第二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B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

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C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解析】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B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C.河谷盆地夜雨多D.山顶昼雨多4.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A.地形B.太阳辐射C.风向D.坡向5.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 B )A.气温低B.气压低C.山风D.谷风【解析】第3题,图中没有显示出山腰地区降水量的数值。

第4题,地形的不同位置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气流在昼夜运动的方向不同,是造成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

第5题,山顶白天多雨是因为白天山顶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

读图,回答6~7题。

6.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A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7.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形成上升气流③的B表示的可能是( B )①白天的谷地 a a 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 a a a④夜晚的山坡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第6题,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5.下列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青藏高原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着与陆地和海洋相似的热力性质差异。

据此完成7~8题。

7.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存在()①1月,冷低压②8月,热低压③1月,冷高压④8月,热高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正确表示青藏高原与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大气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9~11题。

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10.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11.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二、综合题12.读“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习题.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习题.docx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题组的天上白云, 白云下面儿跑⋯⋯据此完成下面两。

1.(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 段歌中美的天, 其色的形成是由于()A.大气太阳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太阳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太阳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地面射的吸收作用2.(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 歌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 当地 ()A.气温日差小B.深秋季易生霜象C.当日大气保温效明D.太阳射度小 , 地面吸收能力弱3. 能体“巴山夜雨秋池”的示是()下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面分布 , ①③两地地 , ②地湖泊 ,P 1、P2代表近地面的等面。

据此回答下面两。

4.(2017州遵考) 此 , 小船上的旗向 ()A. 南B. 西南C. 北D.西北5.(2017州遵考) 下列法正确的是 ()A.此夜晚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C.②地为阴雨天气D.③地气温高于②地提升题组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周围多荒漠 ,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 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 12 时 , 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回答下面两题。

6.(2017广东揭阳一模) 博斯腾湖出现最弱湖陆风的季节可能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冬季7.(2017广东揭阳一模) 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A. 植被B. 气温C. 盐度D.地形读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下图 ), 完成下面两题。

8.(2017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 下列关于125°经线以东地区的气温分布, 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C.低温中心位于西北角D.乙处和气温最低处的温差可能为35℃9.(2017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 下列关于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 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B.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 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气温高C. 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 受冬季风影响大 , 气温低D. 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 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降水多 , 气温低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 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中 H代表高压中心、 L 代表低压中心 , 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2012·朝阳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C.③D.④答案:B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B.②C.③D.④答案:D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少有霜冻,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C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地形D.植被答案:A5.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B.地面辐射强C.风力强劲D.大气逆辐射强答案:B6.(2012·深圳学业水平测试)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选C。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使地面损失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解析:选C。

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

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2000。

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2012·朝阳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C.③D.④答案:B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B.②C.③D.④答案:D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少有霜冻,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C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地形D.植被答案:A5.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B.地面辐射强C.风力强劲D.大气逆辐射强答案:B6.(2012·深圳学业水平测试)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选C。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使地面损失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解析:选C。

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

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2000。

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

8.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选B。

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

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

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

地面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

读下图,回答9~10题。

9.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10.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D.减湿、减温解析:第9题,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

第10题,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为城区,a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

答案:9 C 10 B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1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此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压低于郊区。

近地面城市风由郊区吹向市区,为了防止城市风把污染物带入市区,在只考虑城市风的前提下,新建化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外。

答案:11 B 12 C13.下图为某地因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线分布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①<②<③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解析:C。

根据等压线弯曲状况可以判定,甲处气温高,形成低压区,以阴雨天气为主,乙处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以晴朗天气为主,故气流由乙流向甲;①③都在一条等压线上,其气压值相等且小于②处气压。

二、综合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________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3)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白天,由于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低,大气温度低。

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温度高,气温高。

进而可推知,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大。

答案:(1)反射减弱低(2)吸收逆辐射高(3)大15.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解析: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具体分析如下:越向高处气压越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①~⑤气压大小为④>③=②=①>⑤↓A地空气下沉,B地空气上升↓↓↓B地为城区A地冷却,B地受热白天吹海风↓A、B间热力环流为逆时针答案:(1)B 上升 A 下沉(2)④⑤(3)图略,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处空气上升,为市区。

(5)白天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地风力大的是( )解析:选C。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气压梯度力。

从图中看出,两图比例尺相同,A、C两地等压线较密,可排除B、D两地,两图等压线间的差值乙图比甲图大,故风力最大的为C地。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3.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 ( )解析:第2题,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

答案:2 A 3 B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

4.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5.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A.偏北风B.偏南风C.偏东风D.偏西风解析:第4题,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

第5题,先标出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答案:4 A 5 A6.图中等值线为北半球等压线,且a>b>c,关于甲、乙两地的风向和风力,下列正确的是( )①甲处盛行偏北风②乙处盛行偏北风③甲处盛行偏南风④甲处风力大于乙处⑤甲处风力小于乙处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选A。

甲和乙都位于高压脊的东侧,吹偏北风。

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同样疏密的等压线所表示的气压梯度小于乙图,所以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7~8题。

7.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8.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 M地B.N地C.P地D.Q地解析:第7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

第8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7 A 8 D 读图,回答9~10题。

9.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 地与b 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 A .P a >P b ;T a >T b B .P a <P b ;T a <T b C .P a <P b ;T a >T bD .P a >P b ;T a <T b10.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 、d 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 .东风B .东北风C .南风D .西南风解析:第9题,由图中垂直气流方向可知,a 地气流下沉,b 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 >P b ,T a <T b 。

第10题,高空c 地气压高于d 地气压,风从c 吹向d ,受地转偏向力及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偏转成稳定的东风。

答案:9 D 10 A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回答11~12题。

11.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 点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D .西南风12.下图中与M 、P 、N 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1题,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 点位于气旋的东偏南部,故N地吹东南风。

第12题,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图画法正确。

答案:11 B 12 C13.(2012·宿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解析:选A。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近地面风向还受摩擦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