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组织或参加的各种服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实现学习的有效过程,以及增进全社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管理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施加了越来越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以身作则、在社会实践中彰显自身的价值,把学习的成果带出校园,成为全社会注重和提倡的社会活动者。
因此,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和推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发展,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最大作用,充分实现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那么,如何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志愿服务效果,成为了研究者们近几年来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建立有效的行政审批制度,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防止违法乱象出现。
一是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程序,建立负责人责任制和有序的审批程序;二是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责任主体,将志愿服务纳入必修课程,让学生将志愿服务融入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落实制度的强制性,考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的责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滥用或滥发志愿者。
其次,要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完善学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科学的服务结构体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给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开设志愿服务专业,培训志愿者,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招募、培训、补助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此外,要加强志愿者的管理,推行志愿者认证制度。
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提高其质量和正确率;构建有效的志愿者考核体系,科学考核志愿者的素质;建立志愿者资质认证制度,提高志愿者的素养、职业能力,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规范志愿者的活动行为,落实志愿者的监督和责任,防止志愿服务活动的违规行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摘要: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志愿者事业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兴展开来,青年志愿者身份越来越被重视。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促进高校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志愿者被定义为“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促进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之一,大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
在自觉、自愿基础上,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身的实践不足,能更好的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此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度,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生则是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
然而研究后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如火如荼的展开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高度的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不健全是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动。
中国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力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是季节性的、零散的,缺乏长效机制。
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1. 加强组织与领导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
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志愿服务工作。
同时,要把志愿服务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 建立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应当有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激发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奖励制度可以包括荣誉称号、学分奖励、实习机会、就业推荐等方式。
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和表彰,通过评选出特别贡献志愿者、优秀志愿组织等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志愿服务氛围。
3. 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志愿者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学校应当提供专业、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培训课程,让志愿者全面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念。
此外,学校还应当为志愿者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4. 吸引社会资源支持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其经费和资源方面的保障仍然有待提高。
学校应当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吸引社会资源的支持,包括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和效益度。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社会、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当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支持,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长期的持续性工作,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为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服务工作,党员,机制]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探析
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探析摘要:志愿服务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党员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之中,是增强学生党员党性,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的运作过程,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大,现有的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已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能有效分担社区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同时高校学生党员也可以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了解社会,通过社区社会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及党员的服务意识。
1.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1.1有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思想要求积极进步的群体,志愿服务为他人服务和奉献的性质党员是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党员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能让学生党员在奉献与服务的过程中融人群众、融入社会,在为他人的服务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
1.2有助于促进社区发展,为构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社区是社会的微观呈现,是最基层的社会空间。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进入社区,服务社区,不仅会对社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学生党员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积极传播的正能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学生党员们把在大学中所学到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传播到社区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构建向上向善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3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党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升能力,提高素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加深探索。
一、发掘潜力,多形式地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支教、义工等方式。
而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多方面地开展志愿服务,例如开展环保、扶贫、救援等不同领域的服务。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也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素质,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信心,同时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发掘服务的潜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社会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认知和支持,而这需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例如,在服务中积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支持,引入专业机构的服务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提高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促进社会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
三、优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优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志愿者管理流程及制度。
例如,优化招募及管理流程,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和活动策划,加强志愿者培训及安全保障,建立申报及验收机制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也能够提高志愿者的满意度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例如,定期发布服务成果、制作宣传海报、开展知识普及等宣传活动,提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与关注。
这样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也能够提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
文献标 识 码 : A
摘要: 随 着社 会 工作 的发展 和 完善 , 中 国志愿 者 事业在 全 国如 火如荼 的 兴展 开 来 , 青 年 志 愿者 身份 越 来越被 重 视 。 大学 生作 为社 会 的生 力 军 , 以志愿 者 身份 参加 志 愿服 务 活动 , 不仅 有 利 于社会 的 和谐 发展 , 也 能促 进 高校 政 治教 育 , 提 高 大学 生的 综合 素 质 。本 文  ̄-  ̄g r 眼 于 大学 生志 愿服 务 问题 现状 及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大 学 生志 愿服 务 长效机 制 的 建立 与发 展 方 向。
技能 、 资源 和善 心 为 他 人 、 卒 十 区、 社会提供非盈利性 、 非 职 业 化 的 援 助 在 自觉 、 自愿 基 础 上 参 与 志愿 者 组 织 开 展 的 各 项 活 动, 使 大 学 生 实 现 自身 价 值 . 培 养 大学 生 的公 民 意识 和 社 会 责 任感 . 锻 炼 大 学 生 的奉 献 精 神 、 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 . 同 时 也 传 承 了 中华 民族 助 人 为乐 的传 统 美 德 大 学 生参 与 志 愿 服务 . 可 以充 分 发 挥
社会教育的功能 . 有 利 于 大 学 生 克 服 自身 的 实 践 不 足 . 能 更 好 的
形 式 主 义 浪 费人 力 、 物_ 力. 丧失 了志 愿 服 务奉 献 、 友爱 、 互助 、
进 步的意义 : 志愿 服 务 活 动 组 织 者 不 应 追 求 形 式 上 的 效 应 . 而 忽
在推 动丰 十 会 志 愿 服 务 发 展 方 面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而 大 学 生 为 了确 保 青 年 志 愿服 务能 够 健 康地 可 持 续 发 展下 去 . 就要 加 则是 参 与 青 年 志 愿 服务 活 动 的 主力 军 然而 研 究 后 不难 发 现 . 在 强 和 完 善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长效 机 制 的 建设 . 重视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如火 如 荼 的 展开 的 同时 也暴 露 了不 少 问题 的理 论研 究使 大 学 生 志愿 服务 日渐 成熟 . 以 更新 的姿 态 呈 现 存 人 志 愿 服务 组 织制 度不 健 全 、 没有 高 度的 志愿 服务 组 织 规范 们 面 前 在 培 养 时 . 加 强 对大 学 生 志 愿 服务 发 展 规 律 的认 识 . 总结 志愿 服 务 管 理 组 织 不 健 全 是 当代 大 学 生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暴 露 经 验 . 不 断 探索 大学 生 志 愿服 务 的新 途 径 和新 方 法 . 切 实 提 高指 导 的 突 … 问题 之 一 对 志 愿 活 动进 行 监 督 管理 . 对志 愿 服 务 的 质 量 实践 的 能 力
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探析
( ) 二 运行不畅 : 缺乏组 织运行的理论 指导 , 易照搬 行 容 政组织管理风格 , 渐出现僵化 、 逐 官僚 的毛病 ; 招募机制不完
者队伍 , 将成为高校推 动志愿者工作 持续发 展 、 健康发展 和
I牧稿 日期 0O一1 —i 】 l 2 i l f 第一作者】 宗 乎( 9 6一) 男 , 15 , 南京 邮电大学教授。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项 目《 青年志愿 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项 目编号 X 28 1 )2 1 年 江苏省学校 ( C003 、 0 0 党建研究会重点 课题《 当前 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 障机制研究》 阶段性成果。
青年实现 自我价值的需求 两方面 出发 , 探寻合 理 、 优化 的高 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 , 有助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得到科学 、 有序 、 良性 、 长效 的开展。
一
( ) 五 研究不足 : 缺乏理论指 导的志愿服 务 , 留在操作 停 传统项 目或者照搬他人经 验, 志愿 组织 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10 4
2l 1 第 0 1年 2月 3卷第 2 期
宗
平等 : 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 长效机制探析
F b2 1 e .0 1
V0 . 3 No 2 11 . .
科学发展的关键。
( ) 一 以人 为本 原 则
思 想 道 德 状 况 的 调 查 报 告 显 示 , 别 有 6 . 7 的 男 生 和 分 2 2%
40 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 为社 会提供了超过 8 .3 3亿小
时的志愿服务 ; 国 9 % 以上地 ( 、 、 ) 8 % 以上的 全 o 市 州 盟 ,0 县 ( 市 ) 区、 以及 16 所 高校成立 了青 年志愿者 协会。J弘 98 扬志愿精神 , 与志愿 服务 , 参 是实现社 会主义核 心价值 的重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是指建立一套既能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又能让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展的机制。
这一机制的构建对于推动社会服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以及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该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
这包括成立专门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为学生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和平台,建立志愿服务课程,并设立专门的职位和岗位,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
还应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志愿服务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进行。
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
通过宣传报道,开展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思维意识和行动力。
这样,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奖学金、学分和荣誉等形式,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还要建立志愿服务兑换制度,让学生可以把志愿服务的时长和成果兑换成学分或者其他实际的利益,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还可以开展志愿服务能力竞赛,增加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动力和热情。
第四,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支持机制。
这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支持的力量。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扶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场所和资源,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实效性。
还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学生志愿服务的互动和合作。
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究
各高校的大学 生作 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教育意
义的社会公益事业 , 对每个参与其 中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 的价值. 首先 , 高校大 学生志愿者 活动的开展对
培养和塑造新时代大学生 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 的推进作用. 随着社会 的发展 和进步 , 于人才 的培养早 已提 对 上 日程. 如今 , 在人才 的教育方面更是加大 了对综合素质人才 的培养需 求 , 在教育 体制 中 , 更加 呼吁对青年人 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通过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 , 以从深度及广度两方 面同时塑造 积极 向上的思想道德 素养 ; 可 同时 , 志愿者活动的公益无偿性 , 引导着大学生建立无私奉 献、 也 不求 回报 的高尚品德 , 立正确 的人生 观、 树 价
收稿 日期 :0 11- 9 2 1 -00
作者简介 : 林蔚华 (9 9 ) 女 , 1 7一 , 福建晋江人 , 讲师 ,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第 2 期
林蔚华 : 构建 大学 生 志愿者 活 动长 效机 制 的探 究
13 0
的前沿 , 大学 生志愿 者活动所弘扬 的互 助关爱 、 奉献进步 的宗 旨, 也诠 释着 和谐社 会 的精 神 内涵. 大学生 志愿 者 活动在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的同时也充分演绎 了一个传递精神文 明的新角色 , 这一切恰 恰符合 落实科 学 发展观、 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 .
志愿者活动是指高校学生 自发志愿参与 的各项社会公益服务 活动的总和. 大学生 志愿者作 为志愿服务 队伍 中 的重要力量 , 在社会生活 中所起 的作用 自是不言 而喻. 9 3 1 9 年底 , 由共青 团 中央组 织发 起的 中国青 年志愿者 行动 , 拉开 了新时代下 中国志愿者 服务事业大规模发展 的序幕. 时至今 日, 为青 年志愿者代表旗帜的大学生 作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完整版)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的志愿服务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发展,经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中国志愿者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全世界的誉和认可,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
如何将志愿者的行动重点从“平安奥运”转移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工作轨道上来,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遗产转化为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资源,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是现阶段各级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门头沟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的探索 90年代初以来,我区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共青团系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妇联系统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工会系统成立了“贴心人服务队”,综治系统成立了“治安志愿者服务队”,随着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公安、消防等部门逐步成立了禁毒、消防等志愿者队伍,广大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区近3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纵观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轨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1.加强机制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共青团系统成立了区志愿者协会,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协会,定期召开协会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及时调整、增补理事。
lOCaLhOsT协会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区志愿者协会现除常设机构秘书处外,及时增设了实施发展部、项目管理部、宣传推广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管理的规范化。
其它各支志愿服务队也都不断健全组织建设,形成了共同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平台一是加强阵地建设。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京西志愿驿站”等新的服务形式,将公益机构的志愿服务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商业场所的志愿服务优势和顾客的服务需求等有效衔接、合理分配服务资源。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愿服务为推动社 会的和谐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 , 为培 养 当 代 大学生主人公意识 、 提 高大学生 自我价值认知、 发挥社会青年 正能量、 促进 区域 经济发展 等搭建 了广阔的平 台。 大 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我 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 在社会服务方 面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 针对大学 生志愿服务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 了系统的分析 , 结合高校志愿服 务特点和 环境 , 提 出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帮 】 建设的意见和 建议 。
1 加强 志愿服务核心精神教育 。 培 养服务社会意识
大多数志愿 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 不到位 . 从而把该 项工作简单 的当成传 递爱心 、 无私奉献 和互 相帮助 . 而没有将 对志愿服务 的认识 上 升到公 民的社会 责任 和义务这个层 面。导致 活动参 与缺 乏主动性 、 活动 内容流 于形式 、 活动效果不 明显 I . I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 . 树立志愿服务精神 通过学校设置 的实践培养环节 .开展志愿服务相关工作讲解 . 举 办典 型活动交流 . 通过授课 、 讲 座等形 式使 大学生 深刻认识志愿 服务 活动 的核心精神 . 了解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 中发挥 的重要 作用 结合大学生特点 . 通过开展志愿 服务公 益海报设计大赛 , 志愿服 务项 目创意大赛 、 志愿者征文 、 志愿者文艺演 出等活动 , 宣传 弘扬 志愿 精神 、 普及志愿服务理念 , 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 的一种 自 觉行为 。口 】 1 . 2 开展志愿服务培训 . 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有效 的志愿服务培训是志愿活动顺利开展 的前提 . 培训包 含服务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基于“职能→机构→体制→过程”的四维分析
※本文为广 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重点 资助课 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 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 究》 ( 课题批准号 2 0 1 1 Z Z 0 1 4 ) 的阶段性成果
2 0 1 3年第 1 1期
行政与管理
老人 和孤儿 。经 费不足 不仅影 响大学 生志愿 服务 的 在 开展志愿 服务上关 系不 协调 , 彼此各 自为政 。 共青
行政与管理
党 政 干 部 论 坛
、 , 、 论 大 学 生 志 愿 服 务长 效 机 制 的 建
●_ _ _பைடு நூலகம்—● -
— —
・—-1.
基于 “ 职 能 机 构 体 制 过 程”的 四 维 分析
。 王 达梅
我 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白开展 以来 , 其成效有 长效机制提供合 理与有效 的政策建议 。 目共 睹。 从“ 职能一机构一 体制一过程” 的视 角来看 , 我 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着 “ 政府职能越位与缺 位” 、 “ 管理机构欠缺” 、 ‘ 体 制不合理” 、 “ 志愿服务过程 不规 范” 等 问题 , 因而导致 了大学生 “ 志愿 服务 失灵” 现象 的的产 生 。笔者认 为 , 弥补大学生 “ 志愿 服务失 灵” 需要 构建大学生 志愿服 务的长效机制 。 而长效机 制 的建立有赖 于政府职能 的归位 和机构正位 , 只有这 样才能健全 大学生 志愿服务体制 , 才能规范大学生志
愿服 务的服务过程 。 大学生志愿 服务机 制研 究新视 角 : ‘ 职 能一机 构一体 制一 过程” 四维分析
一
图 1 大学 生 志 愿服 务机 制 的思 维分 析 框 架
二、 我国大学生 “ 志愿服务 失灵” 的原 因 从‘ 职 能—机构 本 制— 程 ’ 视角看 , 我 国大学生 政 府职能越位与缺位 ’ 、 ‘ 管 理机 我 国大学生志愿 服务开展将近 2 0 年, 大学生志 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着 ‘ 构欠 ’ 、 ‘ 体制不合理 ’ 、 ‘ 志愿服务过程不规范 ’ 等缺陷, 愿精神得到培育 , 规章制度不断健全 , 组织实施能力持 促使大学生 ‘ 志愿服务失 ’ 的产生。 续提 高。 然而 , 作为发展过程 中的事物 , 大学生志愿服 这些 因素综合作用 , ( 一) 政 府 职 能越 位 与 缺 位 并 存 务存在着典型 的“ 志愿服务失灵” 。 大学生志愿服务行 政 府职能定 位是建立 大学生志愿 服务机制 的基 政色 彩较浓 , 具有较强 ‘ 体 制刚性” , “ 体制外” 志愿服 受政府 主导惯性 思维的影响 , 当前政府将 大学生 务较少 ; 以共青 团系统组织为主 , 草根大学生志愿服务 础 。 实行 大包大揽管理 。 这 种管 组织 自主开展活动较少 ; 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相对狭 志愿 服务纳人管辖范畴 , 理模式 导致政府职能越位 , 即政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 窄, 志愿服务 内容僵 化 ; 志愿服务 资金缺 口非常大 , 志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 的具体事务进行过 愿者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 志愿服务失灵” 降 实施严格控制 , 多过 细的直接 干预 , 以行政命令形式下达志愿服务项 低 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和效果 , 既难 以有效满足社会 目, 以政治动员方式组织 大学生志愿者 , 赋予大学生 需求, 又无法 真正培养大学生 的志愿 服务理念 。 行 政色彩” 和“ 政治任务” 性质 。 在我 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 , 政府在大学生志愿 服 志愿服 务活动很强 的 ‘ 志愿性 和 自主性是大学生志愿服务 的核心特征 , 政府 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 政府职能如何 定位 ?如何设 置管 理协调机构 ?如何规范政府部 门 、 高校 、 大学生 志愿 过度干预控 制使得大学 生志愿服 务与其本质名 实不 违背大学生 志愿服 务的宗 旨。 在 大学 生志愿服务 者之 间关 系?对 于大学生志愿 服务长效 机制 的构 建 副 , 上 , 政府 缺位 主要体现 为欠缺全 国性立法 、 资金短缺 、 具有直接影响 。 因此 , 本文采用 “ 职能一机 构一体 制一 培训不 足 、 志愿者权益保护缺失 、 激 过程” 四维分析框 架对大学 生志愿服 务机制展 开分 宣传力 度不够 大 、 资金 短缺是政府职能 缺位 的突 出问题 , 析 。职 能即有关政 府部 门和学 校在大 学生志愿 服务 励不到位等 。 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来源 , 他们参与 志愿服务必须得 方面承担的职责 , 职能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 然而, 政 府的经费投入却严 制 的基础 , 机构是履行职 能的组织 , 体制是机构 间的 到政府 的充足经 费支持 。 重不足 , 大学生志愿者 协会 以及 院级 志愿服务活动经 法定关 系 , 机 构和体制运作起来 即为过程( 见冈 1 ) 。 有些 学生参与志愿 活动连路费 、 餐费都 通过 四维分 析框架 的分析 , 能够深刻揭示大学 生 “ 志 费尤为缺乏 , 甚至 自己掏钱购买 营养 品看望 困难家庭 、 愿服务失灵” 的现象与原 因 , 为构建大学生 志愿 服务 没有保 障 ,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析
、
看 , 国 的 大学 生 志 愿 者组 织 具 有 浓 厚 的 行政 色 彩 。 有 的 高 我 现 校 志愿 者 组 织 主要 是借 助 高 校 共 青 团组 织 的力 量 自上 而 下 建
36注重 学 生 干部 在 班 级 里 的正 面教 育 . 立 榜 样 . 树 综 合 素 质测 评 是 全 面 教 育 , 导学 生 的各 个 方 面 . 优 秀 引 而 的学 生 干 部 的综 合 素 质 是 很 高 的 ,这 必将 对那 些 普 通 同学 有 鞭 策 、 面 教 育作 用 。反 面教 育 只 能 告 诉 学 生 什 么 不 好 , 面 正 正 教 育 才 能告 诉 他 们 什 么是 好 的。 面 教 育 多 了 , 导致 情 绪 低 反 会 落 , 想 苦 闷 , 面 教 育 越 多 , 能 激 发 他 们 积 极进 取 , 发 向 思 正 越 奋
立 起 来 , 种 机 制 在 志愿 活 动 的初 期 启 动 阶 段 是 合 理 的 , 是 这 也 必须 的 , 到 了显 著 的成 效 , 这 也 使得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收 但 直 带 有 较 强 的行 政 色 彩 。 随 着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的 深 入 开 展 . 在 实 践 活 动 中 , 多 志 愿 者 表 现 出 主体 性 缺 乏 、 众 自发 性 弱 、 创 新 性 差 , 务 意 识 降 低 . 产 生 一 定 的 依 赖 性 和 服 从 性 , 往 服 会 往 处 于 等 待 组 织 安 排 的 状态 从 而 限制 了志 愿 服 务 活 动 的 内 在 活 力 的 发 挥 .在 一 定程 度 上淡 化 了 志愿 者 行 动 的 教 育 和 引导 功能 。 2项 目运 作 机 制 不 完善 。 目前 , 学 生 志愿 服 务 活 动呈 现 . 大 出短 期 化 、 动 型 的特 点 。从 时 间上 看 . 愿 服 务 活动 大 都 集 活 志 中在一 些 时 间段 , “ ・ ” 雷 锋 活 动 、 1 ・ ” 如 35学 “ 2 5 国际 志 愿 者 日 、 预 防 艾 滋 病 日和寒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等 特 定 时 间 的 服 务 活 动 : 参 与 的学 生也 大 都 是 党 员 及 学 生 骨 干 ,这 就使 得 志 愿 服 务 工 作 缺 乏连 续 性 , 志愿 者 队伍 缺 乏 稳 定 性 . 志愿 服 务 工 作 缺 乏 普 及 性 ; 活 动 内容 上 看 , 学 生 志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务 活 动 层 次 不 高 , 务 领 从 大 服 域 有 待 拓 展 。目前 , 志愿 服 务 内容 大 部 分 停 留 在较 浅 层 次 的社 会 公 益 服 务 上 , 社 会 公 益 事 业 、 善 事 业 、 区 服务 、 如 慈 社 支教 活 动、 环境 保 护 、 识 传 播 和 社 团活 动 , 式 过 于简 单 . 乏教 育 知 形 缺 内涵 , 动 也 同 学 生 所 学 专业 结合 不 紧密 , 愿 者无 法 发 挥 专 活 志 业 技 能 , 炼 实 践 能力 . 锻 工作 实 效 性 不 强 。 3服 务保 障机 制 不 完善 。 . 一是 缺 乏 经 费 保 障机 制 。 高校 志 愿 服 务 活 动经 费 , 来 源 主 要 为共 青 团工 作 经 费 。 其 而通 过 社 会 力 量募 集 资 金 的 的形 式 少 之 又 少 。 资金 来 源 单 一 且 与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的需 求 相 差 甚 远 .使得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缺 乏 必 要 的物 质 基 础 和保 障 ; 是 缺乏 必 要 的权 益保 障 。 校 对 大 学 生 二 学 志愿 者 活 动 的 培 训 和项 目评 估 不 足 , 少 为 志愿 者提 供 人 身 、 很 医疗 保 险 , 乏 预 防 、 理 风 险 和 事 故 的 能 力 : 缺 处 三是 法 规 和制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挑 战 ,从 而通 过 科 学的 服 务 体 系建设 和 积 极 的 外部 环境 支持 ,构 建推 动 大学 生 志愿 者 活 动 长期 有 效 发展 的新 机
制。
关 键 词 : 学 生 志 愿 者 活 动 : 值 体 现 ; 效 机 制 大 价 长
中图 分类 号 : 4 . G6 57
会 的成 功举 办 做 了大 量卓 有 成 效 的工 作 ,充 分展 现 了 当代
大 学生 崭新 的精 神风 貌 。 大 学 生 志 愿 者 行 动 作 为 一 项 崭 新 而 又 高 尚 的 社 会 事
业 , 有 重 要 的 价 值 。 先 , 学 生 而 言 , 进 了 大 学 生 的 全 具 首 对 促 面 发 展 。 大 学 生 志 愿 者 活 动 不 计 报 酬 , 求 奉 献 , 导 大 学 追 引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0 7 5 6 (0 0 0 — 0 9 0 10 — 9 8 2 1 )4 0 7 — 3
生 志 愿 者 活 动 拓 展 了 高 校 思 想 教 育 的 空 间 ,延 伸 了 思 想 教
一
、
我 国 大学 生 志愿 者 活 动 的发 展现 状 及价 值 体 现
众 传 递 了志愿 者 服 务 的 崇 高理 念 。然 而 ,在 看 到 成 绩 的管 理 方 面 还 有 很 多 问 题 。 春 华 同 我 胡
务 、 场 文 明 志愿 服 务 、 安 奥 运 志 愿 服 务 等 活 动 , 奥 运 赛 平 为
志指 出 :青 年 志 愿 者 行 动虽 然 取 得 了显 著 的成 绩 ,有 了 良 “
动 充 实 了校 园 文化 的 内容 , 强化 了校 园文 化 的育 人 功 能 。 最 后 , 对社 会而 言 , 利 于传 递 社 会 文 明 和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有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存在着短期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期稳定性,我们需要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一、加强组织引导,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稳定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引领。
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应该加强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组织平台,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指导,指导大学生在服务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信息和指导,规范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确保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是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成绩奖励、学分奖励、证书奖励等,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也可以设立一些志愿服务奖项,给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一定的荣誉和奖励。
这样不仅能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长期稳定性。
三、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需要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
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之初,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志愿服务培训班或者讲座,提供一些志愿服务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帮助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志愿者。
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志愿服务的导师制度,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专业的志愿服务人才。
四、打造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因此需要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
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393文|常立生 孙艳敏 王媛媛 张丽玲 付晓娜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摘要:新形势下,从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和内容着手,在加强项目开发、拓宽平台建设、创新特色品牌建设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用创新的思维和模式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对于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2014年10月,教育部联合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和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高校学生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甘愿奉献时间、智力、体力和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行为。
它以利他、无偿、义务为活动形式,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往往能够实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关注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美化环境、义务支教、普法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等,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和领导,在加强项目开发、拓宽平台建设、创新特色品牌建设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1、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开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志愿服务的形式转变成由面到点;第二,志愿服务的领域转变成由点到面。
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开发和研究体系,着眼于关注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美化环境、义务支教、普法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等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初探
经 费 保 障 。 是 在 志 愿 服 务 工 作 上 组 织 实 注 度 的 可 行性 渠 道 。 据 大 学 生 志 愿 服 务 三 根 工 作 组 织 实 施 的 需 要 ,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学 同参 与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 大 加 强 了大 学 生 大 论 课 堂 上 适 当 地 讲 授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的 内 动 , 法 为 大学 生 志 愿 服 务 工 作 提 供 制 度 课 教 师 可 定期 对 志 愿 者 培 训 或 与 志 愿者 一 无
用在 组 织 开 展 志 愿 服 务 工 作 上 的 力量 非 常 务 与 大 学 生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建 设 相 结 合 , 有 限 。 是 缺 乏 经 费 保障 。 二 由于 民办 高职 院 使 之 成 为 增 强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社 会
论 是 对 大 学生 自身素 质 的提 高 还 是 对 志 愿 校 体 制 的 特 殊 性 , 办学 经 费 相 当紧 张 , 其 根 实 践 教 学 的 重 要 途 径 ; 现 大 学 生 志 愿 服 实 服 务 事 业 的发 展和 对 社 会 的 进 步 都 有 着 积 本 无 法 为 大 学 生 志 愿 服 务 工 作提 供 足够 的 务 工 作 常 态化 发 展 和 提 升 志 愿 服 务 工 作关
制 和 志 愿 者 组 织 的 建 设 , 过 与 校 外 合作 通
广 泛 建 立 志愿 服 务 基 地 、 供 志 愿 服 务平 提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度不高、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等。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建立长效化机制势在必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解决短期性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只是一次性的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长期的影响和积累。
有必要制定长效化机制,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加强组织管理。
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涉及到大量人员和资源的协调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会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构建长效化机制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和规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制定长效化机制的必要性、构建关键因素、建立评估体系、提高参与度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问题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活动的短期性、志愿者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建立意义重大。
通过建立长效化机制,可以让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更好地组织和规范,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长效化机制能够促进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摘要】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1]志愿服务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培养当代大学生主人公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价值认知、发挥社会青年正能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高校志愿服务特点和环境,提出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保障体系;激励措施
0 前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不仅重视专业人才教育,而且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作为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
志愿服务作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几年来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目前注册志愿者8378人,固定服务项目28项,仅在2013年里在原有长期结对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之上又发展了11项结对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开拓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视野。
学校不仅多次承担了诸如奥运会、园博会等国家级或北京市级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高度赞扬和表彰,并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开展了一系列如昌平苹果节长走大会、石油装备展览、世界草莓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宣传区域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等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但是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以及志愿服务的教育和管理来看,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存在社会意识培养不到位,队伍建设薄弱,活动项目流于形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许多问题。
[2]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快建设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1 加强志愿服务核心精神教育,培养服务社会意识
大多数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到位,从而把该项工作简单的当成传递爱心、无私奉献和互相帮助,而没有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上升到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个层面。
导致活动参与缺乏主动性、活动内容流于形式、活动效果不明显。
1.1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树立志愿服务精神
通过学校设置的实践培养环节,开展志愿服务相关工作讲解,举办典型活动交流,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精神,了解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结合大学生特点,通过开展
志愿服务公益海报设计大赛,志愿服务项目创意大赛、志愿者征文、志愿者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
1.2 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有效的志愿服务培训是志愿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培训包含服务理念、服务技能和服务效果反馈等方面。
加强系统化、正规化的培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极大的提高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服务社会意识的培养。
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效果,它可以很好的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身价值体现的自我认知。
服务效果反馈能够及时的纠正活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加以改正和完善,从而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的规范。
2 建立完善的志愿活动信息交流平台,服务地方发展
由于信息交流不通畅,很多志愿服务队伍“关门造车”,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志愿服务脱离社会环境从而活动意义不大,效果不明显。
中国石油大学志愿者通过注册“志愿北京”网络平台,将志愿者服务特色和服务领域发布,第一时间了解地区志愿服务任务,根据任务规模以及相关要求开展志愿服务,为地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提供服务效果反馈,为后续的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志愿者与受众地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使志愿服务更加实效和便捷。
同时,交流平台的建立能够极大的拓展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从而不断的了解自身特点,认识自身能力,不断的自我完善。
受众地区和民众也可以更加自主的选择适合自身的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为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构建志愿服务信息交流平台不仅是志愿者与受众地区、民众建立联系的信息交流渠道,也是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和保障。
3 建设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两个特点。
广泛性是指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根据受众区域或民众的具体要求而定,主要体现在服务项目多样化和服务区域多元化。
服务项目包含指引、翻译、组织、宣传、义务劳动等许多方面,对志愿者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知识领域要求比较广。
服务区域包含城市、农村或城乡结合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服务标准和要求,也具有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方法。
随机性是指志愿服务活动的不定期特点,很多项目是受众区域或民众的临时需求,定期的常规项目也可能根据服务效果反馈或者政策要求的更改从而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新的要求。
结合以上两个特点,志愿服务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在该体系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
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基础设施保障、活动经费保障和医疗保障。
3.1 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流程,实现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
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评估和成果总结反馈等五个阶段,所有志愿活动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的活动流程,每个环节落实到位并设置流程监督环节,对每一流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定期汇报总结并加以整改,实现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3.2 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成立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志愿活动经费的审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志愿者医疗保障。
每年学校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活动的开展、活动成果的宣传和评优评奖。
为志愿者提供培训机会,落实志愿者补助发放和因活动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
对于好的活动效果要积极正面宣传,扩大志愿服务在校园和社会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