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最新研究(2023)

心肺复苏最新研究(2023)

心肺复苏最新研究(2023)
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研究,以下是一些关键发现和建议:
1. 基本生命支持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中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包括CPR和AED的使用)对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至关重要。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2. 心肺复苏的最佳实践
根据最新的研究,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在心肺复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ED配备的场所应该广泛普及,并且接受培训的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3. 儿童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心肺复苏,使用儿童专用的CPR技术非常重要。

儿童的解剖结构和心肺病理与成人不同,因此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特别注意技术的差异性。

4. 心肺复苏的高质量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是关键步骤之一,保证按压的质量对于提高心脏灌注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的胸骨应该被压入足够的深度,并保持适当的节奏和频率。

这些发现和建议都是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研究得出的。

然而,请注意,具体的实践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专业指导进行定制化。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最新的研究文献或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注意:本文档中所提到的内容都是根据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但请注意并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2024年亚洲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2024年亚洲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2024年亚洲心肺复苏研究进展研究背景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关键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时挽救生命。

亚洲地区一直在不断努力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和推广普及。

本文旨在介绍2024年亚洲地区在心肺复苏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主要研究进展1. 新型心肺复苏方法的研究:亚洲地区的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新型心肺复苏方法,如机械辅助心肺复苏(ME-CPR)和心电图导向性心肺复苏(ECG-guided CPR)。

这些方法在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显示出潜力。

2. 心肺复苏培训的创新:为了提高更多人的心肺复苏技能,亚洲地区的研究者致力于创新培训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和模拟训练等新颖方法被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心肺复苏技能水平。

3. 心肺复苏质量评估的研究:为了确保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亚洲地区的研究人员关注心肺复苏质量评估的研究。

通过使用监测设备和实时反馈系统,他们致力于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心肺复苏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亚洲地区的研究还关注心肺复苏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

针对这些人群的心肺复苏指南和培训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5. 心肺复苏的社区推广: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亚洲地区的研究者积极开展心肺复苏的社区推广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建立急救网点和推广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他们努力使更多人具备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结论2024年亚洲地区心肺复苏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型心肺复苏方法的研究、心肺复苏培训的创新、心肺复苏质量评估的研究、心肺复苏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以及心肺复苏的社区推广都对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普及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对亚洲地区的急救医疗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min 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

因此,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

近20年来,心肺复苏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肺复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大会在美国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与心肺复苏指南2000相比,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进一步在循证的基础上,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使用。

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心肺复苏新动向,现叙述如下。

1基本生命支持1.1心脏骤停的识别能否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是很困难的。

据文献报道,10秒内只有16.5%的受试对象能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情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对于非医护人员简化了检查脉搏的过程,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新的改进除根据以上判断外,还包括若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骤停,即应做CPR。

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应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骤停的标志。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建议在行CPR 前不再要求非专业急救人员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只检查循环体征。

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而且检查颈动脉所需要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1.2清除呼吸道异物以往心肺复苏中认为开放气道前应常规用手指清除口中及咽部异物,但在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口咽部有异物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若常规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的话,必将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复苏效果。

心肺复苏新进展.ppt

心肺复苏新进展.ppt
37
CPR标准用药
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或血管加压素40iu,单次用药
+
胺碘酮300mg,每3~5分钟重复150mg 或利多卡因50~100mg,每3~5分钟重复 一次。
38
CPR标准用药
心室停搏与电机械分离: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
阿托品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A: Airway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5
问题
口对口通气在急救中能否普及? 口对口通气真的有效吗?
6
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
1, 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人工通气。
Ornato JP et al 1990
2, 45%医生和80%护士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通气。
10
新指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入你不愿 意做口对口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 外心脏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 单做胸外心脏按压,其预后要比完 全没有CPR好得多。
11
新指南
如果你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其 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15:2,胸 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
12
Case
患者在10分钟内送到了医院抢救室, 请问:
No.%Biblioteka No. %ROSC 37 出院率 5
13
22
8
1.7 3
1.2
Callaham ML et al: JAMA 1992;268;2667
30
肾上腺素应用剂量
0.2mg/kg(N=648) 1mg(N=632)
No.
%
No. %
ROSC 217 出院率 31

心肺复苏的应用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的应用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在医院院前急救中经常会发生患者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现象,出现此类症状时发病较急,进展较快,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快速的治疗时,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现象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治疗。

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心肺复苏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人工心肺复苏法,医护人员通过徒手按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其治疗效果与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判断能力以及抢救速度等有关,对医护人员体力消耗较大。

对于缺乏抢救经验的医护人员而言,采用徒手按压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时考验较大,当心肺复苏时间较长时,容易错过患者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心肺复苏治疗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开展按压式心肺复苏治疗外,通过通气、药物、机械等方法辅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综述的手段浅析心肺复苏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今后心肺复苏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械;研究进展在传统抢救心脏呼骤停患者时主要采用的心肺复苏方法为徒手按压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建立开放气道的方式进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抢救经验较为充足的医护人员成功的概率较高,其原因与抢救技巧和经验有关,当用力过猛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胸肋骨骨折现象,当用力较轻时起不到心肺复苏的效果,由此可见徒手按压式心肺复苏法在院前急诊抢救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缺陷。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心肺复苏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优化,在传统心肺复苏基础上通过通气治疗、药物治疗、器械辅助治疗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使静脉回流成功率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肌灌注,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性能得到缓解。

一、通气在心肺复苏的作用和效果陆宏达[1]在对患者开展心肺复苏治疗过程中,通过开展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液循环时的血氧含量。

研究表明,当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时不开展通气治疗较按压时通气能够增强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但是对于出现长时间心搏骤停、非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而言,在开展心肺复苏治疗时尽早及建立气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心肺复苏最新研究报告

2024年心肺复苏最新研究报告

2024年心肺复苏最新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2024年心肺复苏(CPR)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综述。

报告内容包括CPR技术和设备的发展、CPR效果的评估、复苏后护理以及与CPR相关的各类临床实验和案例研究。

本报告旨在为急救医疗人员、研究人员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最新的CPR 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1. CPR技术和设备的发展1.1 按压深度和频率的优化最新的研究发现,CPR按压深度和频率的优化对复苏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成人患者,建议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此外,研究发现,按压节奏的一致性和深度的一致性对于提高CPR效果至关重要。

1.2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协调最新的研究推荐,在进行CPR时,应尽量保证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协调。

对于成人患者,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以确保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1.3 CPR辅助设备2024年的研究表明,CPR辅助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负压辅助通气设备(VAVD)等在提高复苏成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设备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可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 CPR效果的评估2.1 大脑功能评估最新的研究强调,在CPR后应尽早进行大脑功能评估,以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意识状态评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2.2 心脏功能评估CPR后,心脏功能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心脏电生理功能、心脏超声和心脏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评估心脏复苏后的功能状态。

3. 复苏后护理最新的研究强调了复苏后护理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复苏后护理应包括:脑保护措施、循环支持、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等方面。

4. CPR相关的临床实验和案例研究2024年的研究报告涵盖了大量的CPR相关临床实验和案例研究。

这些研究涵盖了CPR技术的改进、复苏药物的应用、CPR辅助设备的使用、复苏后护理方案的优化等方面。

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进展简介本文档旨在总结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的重要进展。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和研究方向。

快速反应和早期心肺复苏- 快速反应和早期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 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后,早期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 新的培训和教育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自动化CPR技术- 自动化CPR技术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和改进自动化CPR设备,以提供更稳定和持续的心肺复苏。

-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胸外按压效果,还可以减少操作者的疲劳和错误。

个体化心肺复苏治疗-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实现个体化的心肺复苏治疗方法。

- 基于患者的特定情况和病因,医疗团队可以调整心肺复苏的参数和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后护理和康复-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和康复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不同的护理方法和康复计划,以帮助心脏骤停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 通过心理支持、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心肺复苏后的生活。

结论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的进展涉及快速反应和早期心肺复苏、自动化CPR技术、个体化治疗以及心肺复苏后的护理和康复。

这些研究为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改善心肺复苏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救医学心肺复苏与急救技术的新进展

急救医学心肺复苏与急救技术的新进展

急救医学心肺复苏与急救技术的新进展近年来,急救医学领域的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和治疗方法,使得急救医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心肺复苏,并提高急救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项新进展,并解析其对急救医学的意义。

一、无损伤性心脏复苏技术传统的心肺复苏技术常常对患者胸骨造成损伤,尤其是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力按压时。

然而,最新的无损伤性心脏复苏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该技术采用机械装置来模拟揉捏心脏,从而实现对心脏的有效复苏,而不对患者的胸部造成额外的损伤。

这为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二、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AED)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是一种可悲的设备,主要用于处理突发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去颤。

该设备能够在出现猝死情况时及时发现自动并施行去颤。

这使得普通人士也能在发生急诊情况时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措施,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三、手机急救应用程序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

这为急救医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如今,各种急救应用程序已经出现,使人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地找到相关急救指南和操作步骤。

这种手机应用程序使得急救知识更加普及化,并帮助大众更好地进行急救。

四、身体机器接口(BMI)身体机器接口技术是一种将机器与人体直接连接的技术,它结合了人体神经系统和机器系统。

在急救医学中,身体机器接口可以实现直接对病人的心脏和呼吸系统进行监测,从而非常精确地诊断和治疗病人。

这种技术的出现,无疑将大大提高急救医学的效果和有效性。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急救医学领域的心肺复苏技术和急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从无损伤性心脏复苏技术到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再到手机急救应用程序和身体机器接口技术,这些新进展使得急救医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急救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无疑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急救医学的进步。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现代心肺复苏术自1960年提出以来,挽救了不少猝死病人的生命,但是复苏成功率一直很低,人们不懈地努力试图改变这种状态。

复苏的成功率涉及很多环节,人们在1992年就提出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 概念,它包括四个相互紧密依靠的环节,即早期呼救、早期基本生命支持、早期电击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生命链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最终存活率将明显降低,其中以早期CPR 和早期电击除颤最为重要。

当早期除颤不能凑效时,有效地建立人工循环和通气的复苏方法就为以后治疗处理的基础。

人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几十种改良的复苏方法,虽然大多数按照现有的最终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标准而淘汰,人们的热情并未降低,一、标准复苏术心肺复苏中的按压通气比例,长期为单人操作按压通气比15:2,双人操作5:1(在1974年、1980年、1986年和1992年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均相同)。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双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改为15:2。

双人操作5:1 80次/分)和呼吸频率之比比例的确定主要是以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75, 为依据的,而心脏骤停时的血流和血气与正常时血流和血气是有明显不同的,如果将正常时的心率呼吸频率比参数应用到心脏骤停时的按压通气比参数,明显是不合理的。

2001年,Berg等人对复苏时按压通气比问题进行了研究,标准复苏术的双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为15:2,以100次/分的按压速率,连续按压15次,需时9秒,缓慢给潮气量为700,1000ml的两次人工通气,需时5秒,而这5秒的停顿会使冠脉灌注压下降50%,这种冠脉灌注压的损失必须通过下一轮的5,10次按压才能达到以前的水平,这样将会大大影响复苏效果的。

2002年,Babbs等人通过数学仿真指出,在标准心肺复苏术下,从肺循环灌注量以及肺血流通气比的角度来看,15:2的按压通气比中,有至少一半的通气是不必要的,血流灌注的宝贵时间由于人工通气引起的按压中断而被耽搁。

2023国际心肺复苏研究报告

2023国际心肺复苏研究报告

2023国际心肺复苏研究报告前言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它在挽救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心肺复苏方法和技术,我们进行了2023年国际心肺复苏研究。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不同心肺复苏方法和技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探讨优化心肺复苏流程的途径,并提出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来自17个国家的心脏骤停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对不同治疗方法和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数据收集:收集了100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记录和治疗数据。

2. 数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评估了不同治疗方法和技术的生存率。

3. 结果总结:将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1. 心肺复苏方法:从数据中我们发现,按照当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这包括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有效的呼吸支持等。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我们发现在早期使用AED去除骤停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生存率明显提高。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尽早使用AED。

3. 高质量基础生命支持: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基础生命支持非常重要。

包括清除患者呼吸道、有效通气和按压等。

4. 自动化CPR设备:使用自动化CPR设备代替传统手动按压和通气,可以提高生存率。

这些设备具有稳定的按压频率和深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心肺复苏流程: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建议进行心肺复苏流程,包括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清除呼吸道、有效通气等。

2. 草率使用AED:急救人员在遇到骤停心脏患者时应该尽早使用AED,以提高生存率。

3. 基础生命支持:提供高质量的基础生命支持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

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18
研究方向及成果
1 CA-CPCR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 PCAS相关干预治疗及转化医学研究 3 北京地区CA流行病学研究与数据库建立 4 成果转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
19
CPCR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建立新CA-CPCR大动物模型(猪); 心跳骤停复苏后相关的脏器损伤机制; 结合模型就CPCR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26
学术贡献(1)
基础理论创新:创建新的、国际承认的心脏骤停动物 模型-程控致颤动物模型、建立了在CPR时不需要人 工通气新理论、证明了叹息样呼吸有利于CPR成功、 证明在CPR时有效按压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理论依 据
应用理论创新:低温的脏器保护作用--4℃盐水对心 脑肾保护作用,为院前急救车用4℃盐水提供理论依 据;亚低温治疗动物复苏脑保护影像学及分子和细 胞生物学机制,院内进一步救治恢复脑功能提供理 论、并成功在临床应用。
:如评价人工通气在CPR中的地位; 评估CPR按压质量对复苏成功及预后的
影响。
20
应用基础研究:PCAS相关干预治疗
亚低温对CPR后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4℃盐水对PCA脏器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参附注射液对PCAS作用机制研究; 参附注射液治疗PCAS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西地那菲、艾司洛尔对PCAS心脏保护作用。
治疗性亚低温被证明能改善昏迷成人院外 室颤型CA患者的预后,并能有效提高缺血 缺氧性脑病婴儿的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CA后PCAC治疗
使ROSC后的心肺功能和其它重要器官 的灌注最优化;
转运到一个综合性治疗能力医院或重 症监护中心(CA病房或CA-ICU);
识别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亚低温治疗使神经功能恢复最佳化;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

2022~2023年成人心肺复苏领域研究热点与展望

2022~2023年成人心肺复苏领域研究热点与展望

2022-2023年成人心肺复苏领域研究热点与展望心脏骤停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目前心脏骤停的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降低心脏骤停发病率、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是全世界返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本文对2022-2023年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旨在为急诊科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我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更新2023年10月发布的中国D脏骤停与D肺复苏报告(2022版)[1]指出,2020年中国七大地理区域经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接诊的院夕卜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发病率为97.1/10万,患者出院生存率为1.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0.8%.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发病率为8.4%o,出院生存率为9.4%,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6.7%。

与以往数据比较,我国心脏骤停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在院前急救方面,我国旁观者心肺复苏率仅为17%,旁观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率不足1%,EMS反应中位时间12分钟,均远远低于西方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心脏骤停救治生存链中多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较前有所改善,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2]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提出改善院前生存链与提高专业人员医疗水平相比能产生更大的公共卫生效益。

国外一项关于运动相关心脏骤停的研究[3]显示,旁观者目击、旁观者心肺复苏和旁观者使用AED分别可以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2倍、3倍和5倍。

另一项研究[4]分析了乡村与城镇地区心脏骤停数据,发现两者OHCA的发生率无明显差距,但乡村地区较城镇地区患者生存率低50%左右。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可帮助挽救因心脏骤停和呼吸困难而处于生命威胁状态的患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本文将为你介绍其中一些最为重要的新技术和理念。

机械心肺复苏传统的心肺复苏是通过人工压迫胸部实现血液的循环,但这种方法需要高强度和高效率的手动胸部按压,并且容易出现疲劳和失误。

由此,机械心肺复苏(Mechanic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mCPR)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更加有效和稳定的方法。

mCPR是一种由机器提供胸部按压的自动化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将自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高到了接近35%。

相较于传统的胸部按压,mCPR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恒定的按压效果,同时减轻急救人员的负担和疲劳。

与标准的手动心肺复苏相比,mCPR能够减少胸外压时间和提高氧气输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高质量心肺复苏高质量心肺复苏是一种旨在提高心肺复苏效果的理念,不仅强调患者的生命体征,更注重急救人员的技术、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

与传统的心肺复苏相比,高质量心肺复苏更关注胸部按压的深度、速度和周期,注重肺复张和动脉回流的协调,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高质量心肺复苏需要以获得国家认证的高质量急救中心作为支持,监控着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应该有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机制,让急救人员合理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促进心肺复苏效果的提高。

电子化心肺复苏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化心肺复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技术选择。

它是一个能够自动监控、记录和反馈心肺复苏过程的系统,在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电子化心肺复苏系统中,急救人员配备有手电筒或触摸屏,能够自动记录胸部按压深度和频率、气道通畅状态、呼吸频率和患者的自我脉搏检测议程。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急救人员更准确地监控患者的状态,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肺复苏的发展与新进展

心肺复苏的发展与新进展

心肺复苏的发展与新进展【关键词】复苏学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

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病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1]。

现代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挽救了许多生命,特别是1956年Zoll医生对除颤器的改进应用,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和Elam发展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1960年Kouwenhoven等人确认了单独的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大为提高。

1961年,于美国匹兹堡会议,脑复苏首次被加入到心肺复苏体系中,CPR就演变为目前的心肺脑复苏。

1963年Reding和Pearson报道肾上腺素或其它血管收缩剂改善了复苏效果,CPR重要部分药物治疗才被加入。

1992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在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发表了“生存链”这一现代急救的重大观念和技术。

4个早期即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保证CPR成功的关键因素。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指出电除颤应该在5min内完成。

自动体外除颤可改善院前心脏猝死患者近期或远期的预后。

近20年来,复苏医学取得了一定进展, CPR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对于CPR的基础生命支持的新认识,提高了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

1 普及公众除颤:早期除颤的关键Douglas Chanberlain首次在英国布莱顿开展院前早期电除颤,在火车站、民航飞机上装备了AED;Midkey Eisenberg 在华盛顿开展的院前早期复苏项目,在高危患者家庭中配备AED,这是早期院前除颤的起点。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心肺复苏是一项救援生命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近年来,针对心肺复苏技术和设备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心肺复苏的传统方法心肺复苏的传统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术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上,通过速度和力量控制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在暂时恢复心肺功能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当前国际上推荐使用的心肺复苏术是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

其中,BLS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而ACLS则是在BLS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药物的治疗手段。

虽然心肺复苏术已经成为急救常规操作,但其成功率仍然不够高。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用于诊断心脏骤停和进行自动除颤。

使用AED的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将AED贴在患者胸前,启动设备就能自动进行心电图分析和电击治疗。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和机构开始安装AED设备,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快地进行救援。

然而,对于一些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AED并不能总是有效地解决问题。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为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各国医学界展开了长期而广泛的研究。

以下是最新的心肺复苏技术发展和改进的概述:胸部压力和呼吸频率的优化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如果在一个脉搏无效的患者上进行300次胸外心脏按压时,增加女性更换心肺复苏操作员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这是因为更好地处理根据患者体型而定的不同的体力需求。

另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成年人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使用更快更好的胸外心脏按压速度和更少的合拢时间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比于每分钟100次的按压次数,每分钟120次的按压次数提高了存活率21%。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正在研究心肺复苏期间呼吸频率的最佳设置,以便在救治患者时处理可能造成进一步危险的肺部积液等问题。

2023年心肺复苏研究报告

2023年心肺复苏研究报告

2023年心肺复苏研究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心肺复苏(CP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2023年在心肺复苏领域取得的新发现和创新。

研究成果1. 自动化心肺复苏设备的发展:2023年见证了自动化心肺复苏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设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心肺复苏操作。

这些设备的出现有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减少操作者的负担。

2. 心肺复苏培训的创新方法:研究人员在2023年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其中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培训者能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

这些新方法有助于提高培训者的技能水平,并增加在实际情况下应对心肺复苏的能力。

3. 心肺复苏的早期干预:研究发现,在心脏停跳后的早期干预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至关重要。

2023年的研究推动了对早期干预措施的深入探索,包括使用新型药物和技术来增加心肺复苏的效果。

这些研究为改进心肺复苏的实践指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社区心肺复苏的推广:2023年见证了社区心肺复苏的推广与普及。

研究人员和机构积极开展心肺复苏意识和培训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这些努力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并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更多生命。

结论2023年是心肺复苏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创新的培训方法、早期干预措施的研究以及社区心肺复苏的推广,都为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和普及率提供了重要支持。

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和创新,以进一步改善心肺复苏的实践和救治效果。

---。

心肺复苏临床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临床研究进展

有力 的支持 , 或将 为 口对 口人 工呼 吸带 来颠覆 性 的变 革 。大样本 的随机 对照 研究 发 现 ,4 2 1例仅 做 胸外 按
压 而 未做 人 工 呼吸 组 与 2 9例 胸外 按 压加 口对 口人 7 工 呼 吸组 相 比, 组 预 后 相 当 。最 近 日本 的 一 项 两 大 规模 的观察性 临床 研究 ( O S S—K N O) 共 纳入 3 A T ,
抢救成 功率依然 很低 , 早实施 心肺 复苏是 提高存 活 尽 率 的主要 措施之 一 。2 0 0 0年美 国心 脏病 学 会牵 头 制 定 的心肺 复 苏 与心 血 管 急 症 救 治指 南 ( 称 心 肺 复 下
苏指南 ) 为各 国心 肺 复苏 的规 范 化起 到 至关 重 要 的 , 作用, 也促 进 了全 球 心肺 复 苏 临床 救 治 的学 术交 流 。 20 0 5年新修 订 的心 肺 复 苏 指 南更 加 完 善 和 系统 化 , 在继 续早期 呼叫 、 早期 心 肺 复苏 ( P 、 期 除颤 和 C R) 早
0 0 0 ) 第 1组 与第 2组 相 比 , 息性 心脏 骤 停 者 、 .0 1 ; 窒
的供 气和 目视胸廓 明显提 升 作 为人 工 通气 的基本 要 素, 使人 工通 气量更 适 于 普通 施 救者 操 作 ; 体外 自 将 动除颤 仪除颤能 量 区分 为单相 和双相 波 , 除颤次数 由
组 总数达 4 6 的 院外 具有 目击者 的成年 心 脏骤停 0 8例
病例 , 1组 4 9例 患者仅 接受 目击 者胸外 按压 而未 第 3
行人 工呼 吸 ; 2组 7 2例患者 得到 经典 的心肺 复苏 第 1
早期 高级生 命 支持 这 “ 四早 生 存链 ” 同时 , 加 强 的 更

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内容摘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

但复苏成功率不高(国内为1%~18%),近年来通过众多专家的努力,在复苏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现对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

但复苏成功率不高(国内为1%~18%),近年来通过众多专家的努力,在复苏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现对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徒手心肺复苏法1.1标准心肺复苏(CPR)法的修订20世纪代开展了入院前心搏骤停现场早期救护,并使CPR标准化[1]。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2]:发现患者无反应时应立即呼救、启动急救系统,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打开气道使用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缓慢吹气应持续1s,并见胸廓抬高;强调施行连续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若必须暂停按压,也不应超过10s,压幅为4~5.0cm,以能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为有效;按压部位手应放在胸骨下半部,按压时一手掌根接触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叠于上方按压,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持续5个周期或2min检查心电及脉搏1次。

1.2张氏ECPC[1]我国张天平提出不加“口对口”人工呼吸而单用心脏按压的CPR,称为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法(ECPC)。

强调胸外按压必须按压胸骨下段,借助胸骨与脊柱直接挤压与松弛心脏,使之产生良好的心泵作用,频率50~70次/min,压幅4~6cm,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

1.3间插腹部按压式CPR(胸腹CPR)[3]患者取平卧位,背垫硬木板,术者甲按标准CPR方法行胸外按压,并负责人工呼吸;当甲停止时,术者乙压下患者腹部,部位在中腹偏上,深度5~8cm;当乙停止按压腹部时,甲再次下压胸腔,如此反复交叉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6・
显统计学差异H1。另一项从1998~2003年的大规模
万方数据
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4月
第39卷第4期
・特别关注・
综合征(SIRS)、血管调节受损、血液凝固性增加、肾 上腺抑制、组织氧输送和利用受损、对感染的耐受性 下降,可表现为进行性组织低氧/缺血、低血压、心血 管性虚脱、发热、高血糖、多器官衰竭、感染;④持续诱 因性病变,包括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ACS,心 肌病)、肺疾病(如COPD,哮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血管意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肺栓塞)、毒物 (如过量或中毒)、感染(如脓毒症或肺炎)、低血容量 (如出血、脱水),其表现可因原发病的不同而异。从 治疗和临床预后方面考虑,将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分为 4个阶段,即心脏骤停后即刻阶段、早期阶段、中间阶 段和恢复期阶段,其中即刻阶段可定义为ROSC后前 20min;早期阶段应定义为ROSC后20min至6—12h, 此时早期干预可能最有效;中间阶段是6—72h,此期 损伤仍在继续,应行积极的特色治疗;超过3天应认 为是恢复期,此期预后判断更可靠,最终预后更具预 测性。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处理是时间敏感性的,治疗 措施包括监护和治疗两大部分,监护措施有普通的重 症监护和更高级的血流动力学与脑功能监护,治疗措 施包括早期对血流动力学进行优化,维持正常的通 气/氧合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脏器功能 支持,控制血糖和预防感染及抽搐等¨1。越来越多 的研究显示,轻一中度治疗性低体温对重要脏器功能 的保护有重要作用,不仅可改善预后,轻度治疗性低 体温还可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损伤I s],Hsu等研 究显示,复苏后轻一中度低体温对窒息诱导的心脏骤 停动物模型有心脏保护作用,它能稳定血流动力学、 改善短期存活率、降低心肌损害∽1。治疗性低体温 可显著缩短院前心脏骤停存活者在ICU住院时间和 机械通气时间,并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1年存活 率¨引。近年来,研究者们将治疗性低体温提前到院 前实施,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应。Kim等¨¨通过随 机方法,对一组63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回院途中静 脉输注2L 4。C的生理盐水,在患者到达医院时共人液 500~2000ml,平均体温下降(1.24±1)℃,患者至院 时的平均体温为34.7℃,此法易行、安全、有效。Ka— marainen等¨2 3对院外心肺复苏期间静脉输入4。C林 格液,输注速度为33ml/min,到医院时的平均输入量 14ml/kg,这样可使鼻咽部体温平均降低2.5℃。法 国学者Bruel等对一组33例院外心脏骤停者在未达 到ROSC的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ALS)期间,静脉 快速输注2L 4℃的生理盐水,平均体温下降至
・稿别关注・
J Med Rea,Apr 2010,V01.39 No.4
,bN复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床研究进展
赖荣德 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大部分 的心脏骤停发生于院外,由于专业医务人员无法在最 初几分钟的所谓“黄金抢救时间”内到达现场,加上 救治方法和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院外心脏骤停者的 抢救成功率依然很低,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是提高存活 率的主要措施之一。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牵头制 定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下称心肺复 苏指南),为各国心肺复苏的规范化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也促进了全球心肺复苏临床救治的学术交流。 2005年新修订的心肺复苏指南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在继续早期呼叫、早期心肺复苏(CPR)、早期除颤和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这“四早生存链”的同时,更加强 调心脏骤停事件目击者的现场救治,对CPR的具体 操作做了重大调整,简便易行是本次修订的主旨,其 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对胸外按压部位进行简化,按压频 率统一为100次/分,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的比 例统一为30:2(儿童双人操作时15:2),用持续≥1s 的供气和目视胸廓明显提升作为人工通气的基本要 素,使人工通气量更适于普通施救者操作;将体外自 动除颤仪除颤能量区分为单相和双相波,除颤次数由 原来的连续3次改为1次除颤,并要求在除颤后立即 进行胸外按压,去除了触摸脉搏等不利于普通施救者 救治的繁杂操作要求等…。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实 施已4年有加,新一轮的指南修订或将展开,近几年 来心肺复苏临床实践和研究又有不少新的进展,临床 直接相关的心肺复苏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心肺复苏效率:院前仅做胸外按压的心 肺复苏 心脏骤停患者常伴随呼吸停止,标准的心肺复苏 要求胸外按压、人工通气等,随着新的心肺复苏方法 的推广,很快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然而目击者 现场抢救时,基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在做胸外按压的 同时,实施最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是口对口呼吸。但 由于畏惧受到传染性疾病感染、个人卫生、传统习俗 梁子敬 等原因,包括部分医务人员在内的抢救者,往往不愿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成为目击者心肺复苏的重要 障碍。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倡导不愿意做口对口人 工呼吸的施救者,坚持胸外按压的疗效显然比不做任 何抢救更好,最近的研究不仅进一步为此结论提供更 有力的支持,或将为口对口人工呼吸带来颠覆性的变 革。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241例仅做胸外按 压而未做人工呼吸组与279例胸外按压加口对口人 工呼吸组相比,两组预后相当旧1。最近日本的一项 大规模的观察性临床研究(SOS—KANTO),共纳入3 组总数达4068例的院外具有目击者的成年心脏骤停 病例,第1组439例患者仅接受目击者胸外按压而未 行人工呼吸;第2组712例患者得到经典的心肺复苏 救治,即胸外心脏按压加口对口人工呼吸;第3组 2917例患者未得到目击者的任何救治。结果显示, 前两组病例的神经预后明显高于后一组(P= 0.0001);第l组与第2组相比,窒息性心脏骤停者、 具有可除颤心律者、4min内开始复苏者这3个亚组 仅做胸外按压而未行人工呼吸者的神经预后更佳,且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5、0.041、 0.0221。其结论是,院前具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患者 仅做胸外按压是复苏的有效选择,尤其适于窒息性心 脏骤停者、具有可除颤心律的心脏骤停者或心脏骤停 短时间内开始复苏者,研究者解释了其可能的机制, 一是在气道开放的前提下,喘息样呼吸和胸廓被动回 复提供了一定量的气体交换,另一原因是口对口人工 呼吸有其不利因素,如可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更重 要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减少了有效胸外按压的时间。 但正如研究者自己所说,该研究有其不足之处,即它 不是随机对照试验。也非基于人群的研究¨1。 瑞典的一项从1990—2005年共纳入11275例院 前心脏骤停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该研 究中8209例接受了标准CPR(胸外按压加人工呼 吸),1145例仅接受胸外按压而未行人工呼吸,两组 患者1个月后的存活率分别为7.2%和6.7%,无明
(resumption/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但ROSC只是心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的基本要求,而 非心肺复苏的终极目标。ROSC是机体在经历长时 间的、完全的、全身性缺血、成功心肺复苏(CPR)后的 一个非自然性的病理生理状态,专家们一直将其称为 复苏后病(post
arrest
syndrome)”一1,以此概括
ROSC后的这种复杂病理生理状态。心脏骤停后综 合征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可概括为:①心脏骤停后脑 损伤,即脑血管自动调节受损、有限性的脑水肿、缺血 后神经变性,可表现为昏迷、抽搐、肌阵挛、认知功能 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继发性帕金森病、脑卒中、脑 死亡;②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即整体性运动机 能减退(心肌顿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可表现 为心排出量下降、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血管性虚脱或 衰竭;③全身性缺血一再灌注反应,即全身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 ECC
是ROSC后的16min(11.5—25min),除1例发生水 肿外,无其他不良反应,认为此方法是简便易行且安 全有效,与ROSC后早期实施低体温相比,ALS期间 实施诱导性轻度低体温可缩短脑缺血损伤的持续时 间‘1引。 三、功能恢复:脑复苏 大脑的独特易损性缘于它对缺血和再灌注反应 的耐受性极为有限,缺血性脑损伤仍是恶劣预后的重 要因素,而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是致残和死亡的最主要 原因。心脏骤停后,22.9%的院内患者和67.7%院 外患者均因脑损伤导致死亡。Laver等¨41对1998— 2003年心脏骤停后入住ICU的205例患者预后进行 分析研究,其中院外心脏骤停113例和院内心脏骤停 92例,最终死亡共126例(占61,5%),46%(占58 例)因脑损伤所致。因此,脑功能的恢复对心肺复苏 的最终成败有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探 讨有效的脑或神经功能保护成为燃眉之急,也是急救 专家学者持续努力的研究课题。几十年来,研究者们 采用全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对许多药物的神经保护作 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如麻醉剂、抗惊厥药、钙钠通道拈 抗剂、N一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生 长因子、蛋白酶抑制剂和1一氨基丁酸激动剂等,虽 然在针对特殊损伤机制的临床前研究中,某些药物显 示出一定的神经保护益处,但迄今仍然没有一项药物 干预措施能在前瞻性的临床试验中被证实能改善院 外心脏骤停的预后¨1。 近10多年的重要研究进展之一是对院外室颤性 心脏骤停患者使用诱导性轻度低体温治疗,已经证实 轻中度的治疗性低体温可保护脏器功能、改善神经预 后和存活率。Fukuda等¨纠对围手术期脑保护的系统 分析,认为有效处理措施包括:确保无发热、用胰岛素 控制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优化血红蛋白一血氧饱和 度、维持正常的动脉血CO:、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没
・7・
人群研究,共纳入4902例具有目击者的院前心脏骤 停患者,783例接受了目击者标准CPR,544例仅接受 胸外按压而未行人工呼吸,结果显示,1年后,仅做胸 外按压而未行人工呼吸组具有良好神经预后的存活 率者明显高于不做任何CPR者,仅做胸外按压未行 人工呼吸组与做了标准CPR组在1年之后的预后相 当,但对长时间(>15min)心脏骤停者1年后具有良 好神经预后者,标准CPR组较仅做胸外按压组更佳, 不过院前心脏骤停者1年后的存活者总数很少∞1。 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血管急症救治委员会对 此专门做了3项倡议:①如果目击者未接受过CPR 培训,目击者应行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并应持续做 胸外按压直至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准备就绪或 EMS人员接管;②如果目击者曾经接受过CPR培训, 自认为有能力在最小间隔时间做人工呼吸,目击者可 做标准的CPR(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或 仅做胸外按压而不做人工呼吸;③如果目击者以前接 受过CPR培训,但自认为无能力完成标准CPR(包括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仅做胸外按压而不 做人工呼吸坤o。 二、复苏后处理: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自主循环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