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三1~3单元。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2.《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

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3.某人举出两个政府施政不当的例子,说明他对政治及国家运作的想法:例一:有位正直的人,向地方官检举他的父亲偷了一头羊。

地方官却下令将他杀掉。

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向政府报告事情。

例二:一位军士每战必败,问他原因。

军士说是家里有老父要奉养。

政府不但不治罪,反而予以嘉奖。

这个国家的军队从此再也无法打胜仗。

此人最可能是谁?A、孔子B、荀子C、老子D、韩非子4.“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5.“社会之环境既殊,则先秦百家竞起,各创新学之盛况,自亦难于继续维持。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二·理科(历史)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二1~3单元。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5.……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天人感应”C.“理”D.“格物致知”2.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 无为而治 D. 中央集权3.董仲舒的下列主张中,最符合汉武帝当时需要的是()A.三纲五常 B.以德为主,以刑辅德C.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4.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C.盛唐时期 D.宋代5.右面是明代丁云鹏《三教图》能体现图片中情景的思想是()A.先秦儒学 B.董仲舒的汉儒学C.宋明理学D.明末清初民主启蒙思潮6.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7.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人民版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人民版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理人民版【会员独享】(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I 卷(选择题50 分)注意事项:1.第I 卷共4 页。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年段、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做完后,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思想包含了大量和谐的内容,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等等。

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A.天人合一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在泉州某中学的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抄袭作业”这一现象发表不同见解: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请问这些同学分别受到诸子百家思想中哪家思想的影响()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3.人名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反映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下列是宋朝出现的一些人物名字——陈克己、王先忍、陈从信。

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4.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儒学体系,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下列皇帝的行为中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5.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D.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会员独享】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会员独享】

南安一中2013届高二年上学期历史学科期中考测试卷(理科)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准考号___________ 座号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水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B.甲—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C.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5.近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地洪水、暴雪、地震、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有位同学开玩笑地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该下“罪己诏”了。

2016届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6届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6届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Ⅰ全部。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2.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3.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

这表明( )A.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4. 根据公元前123 年的《阿西里亚法》,凡是外国人告发罗马官吏的贪污受贿而使之定罪的,可奖赏告发者以罗马市民资格。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历史(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试题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历史(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试题

命题:潘小芹2012-10-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A.兵广粮足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2.对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A.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B.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培养了大批人才C.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D.开创了封建教育的新局面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4.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6.《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7、董仲舒的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作用的是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 D.“制天命而用之”8.《东坡志林》是苏东坡随手写下来的文字,他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二历史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Ⅲ第一至第四单元。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其“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是A.分封制崩溃,宗法制瓦解B.“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C.贵族没落,“士”阶层活跃D.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泱泱中华有种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

这种精神由A.春秋巨匠率先推出B.战国巨人奠定根基C.西汉新儒学家提出D.宋明理学家所创立3.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崇尚自然,清静无为4.“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A.儒家B.墨家 C.法家D.道家5.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五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五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年历史练习(五)近代世界经济改变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第I卷(选择题)1.(2016·上海)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

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市化 D.电气化2.(2016〃海南)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3.(2016·江苏)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4.(2015·四川)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5.(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6.(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7.(2015·海南)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三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第Ⅰ卷(选择题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2.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3.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4.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5.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6.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7.秦岭淮河以北郡数A.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8.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这表明华州柳子镇()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9.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四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四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年历史练习(四)近代世界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第I卷(选择题)1.“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

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

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2016·山东临沂)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

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

”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 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3.(2016·湖南衡阳)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4.(2016·陕西安康)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金银运往亚洲,“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1,至多也不过12:1。

而欧洲的比价是14:1,甚至是15:1”。

这种差异()A.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 B.导致欧洲传统手工业消失C.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5.(2016·湖北黄冈)“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6.(2016·四川广元)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 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7.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Word版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Word版

南安一中高二年第二次阶段考历史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一~必修三。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因此率诸侯为杞筑城。

郑国大夫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

”这个事实表明,当时的社会舆论依然十分重视()A.宗法关系 B.以法治国 C.爱惜民力 D.等级关系2.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该学者评论的是()A.科举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3.有学者统计,《汉书》中武帝以后立传者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

这从侧面反映出()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世袭制退出历史舞台C.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减弱 D.儒学独尊产生重大影响4.“(雍正年间)这个原属临时的军事机构,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本应裁撤,但因为这个机构有利于专制皇权,不但没有裁撤,反而权力不断扩大,以致成为最高权力中枢。

”这个机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军机处 D.枢密院5.图2所示,我国古代灌溉工具不断创新。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农业的业著特点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封闭落后6.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考试历史科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是国家大事。

唐高宗时期,把皇后的废立作为皇帝的“家事”加以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家族观念的影响大 B.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C.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D.皇权受政治势力牵制2.南朝人名常有寓意。

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

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

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徽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4.学者张国刚认为,刘邦在打天下过程中,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类是大小“股东”,他们分封为诸侯王。

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

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顺势而为 B.刘邦分封诸侯符合历史潮流C.汉高祖未实现皇权高度集中 D.两类帮手推动田庄经济产生5.《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

”这一材料体现了()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6.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六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六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年历史练习(六)近代世界思想文化(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文化)第I卷(选择题)1.(2016·河南洛阳)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2.(2016·四川成都)法国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在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书中写道: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

据此可知,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应属于()A.人文主义者 B.启蒙思想家 C.浪漫主义诗人 D.现实主义作家3.(2016·四川自贡)恩格思在评论17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不管他剧本中的情节发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兰西还是那伐尔,其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他所描写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聪明的教书先生、可爱然而古怪的妇女们的故乡,merry England(快乐的英国)总之,你会看到这些情节只有在英国的天空下才能发生。

”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4.(2016·四川资阳)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

少部分学生进入“拉丁学校"学习,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出佛罗伦萨的教育( )A.摆脱了宗教束缚 B.由学生经济条件决定C.办学模式非常成熟 D.具有人文主义理念5.(2016·湖南)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历史试卷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历史试卷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本试卷考试内容为:材料题出自选修Ⅰ、选择题出自必修Ⅰ、Ⅱ部分。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认为,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造物主”创造的,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原,万物皆有始祖,所以要敬畏天地祖先。

这些是A.祖先崇拜盛行的历史原因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缘由C.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 D.宗法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2.“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

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4.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

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二)历史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二)历史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二)历史试题24.“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

”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2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26.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27.“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

“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28.下列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A.倡导军事强国,挽救民族危亡 B.进行思想启蒙,培养新的国民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29.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A.引发军阀割据 B.结束专制统治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30.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A.遵义会议 B.国民大革命 C.重庆和谈 D.社会主义改造31.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复习同步练习卷(3)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复习同步练习卷(3)

南安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高考总复习同步练习卷(3)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这说明光荣革命()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2.1701年,英国上院提出一项动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3000镑。

此“动议”旨在()A.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B.提升新贵族的地位C.保护上院的行政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3. 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4.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型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 —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

上述现象表明()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5. 1782年秋,英国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材料中,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的解决方案,最能说明()A.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 B.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6.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7.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2 (2)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2 (2)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1.1961 年 8 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赞誉;1963 年 5 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

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2.1956 年 7 月 21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

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A.“双百”方针的实施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3、“传以诚,可立人;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是某制酒公司的经营理念。

下列与其核心理念相一致的是( )A.“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C.“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4、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泉州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卷(中国古代政治) 含答案

泉州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卷(中国古代政治) 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年历史高考复习练习卷(中国古代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是( )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3.在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中,氏族、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没有很快消失,相反,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加工、改造,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能够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井田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4.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5.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分封制6.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7.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

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2.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

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

“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3.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摇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 B.均田制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5.《文献通考》记载了宋代全国岁入情况如下表,材料反映了()A.南宋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宋朝财政开支巨大C.南宋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宋 D.宋朝人民负担沉重6.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

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

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7.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

这些政策()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8.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9.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习长技。

材料主要说明()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10.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推动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D.推动了西部开发11.以下为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表(根据王玉茹等《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绘制)统计数字表明()A.近代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B.农业主导地位没有改变C.经济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D.社会动荡损害农业发展12.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

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

这主要反映出()A.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 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C.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 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13.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14.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

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15.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瞻家费。

1957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争取侨汇问题”的指示,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侨汇券给国内收汇人以购买商品。

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消费 B.增加外汇收入 C.扩大对外贸易 D.鼓励华侨投资16.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

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

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17.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入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

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18.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19.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0.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

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21.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

这一现象导致了()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22.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23.从1848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

到1870年时,德国的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生铁产量139万吨,钢产量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l倍、5.6倍和28倍。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原有的重工业基础较好 B.德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C.德国工业资本较为雄厚 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24.“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25.爱迪生告诫助手:“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究蜜蜂身上的绒毛。

”历史学家哈罗德·埃文斯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清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已。

埃文斯旨在强调()A.没有创新的发明只不过是一种消遣 B.创意转变为商业现实的重要性C.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 D.爱迪生发明了实用电灯泡26.莫斯科郊外某农庄章程规定:每户家庭可以有一小块供自己使用的“自留地”,其面积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公顷,并要以在农庄做的工作日来交换,未完成每年规定工作日的家庭,自留地将被没收。

它并不算农民的私有财产,却要用钱或实物缴税。

它体现了()A.1861年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27.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