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合集下载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的住院患者。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结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ICD-10编码:K56.7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方案(试行)》。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常见证候: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肠结病(不完全肠梗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危重症及完全性肠梗阻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钾、钠、氯)、血糖、血淀粉酶、凝血功能。

(4)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5)立位腹平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沉,血清铁,动脉血气分析;肝胆脾胰超声,钡灌肠或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全腹CT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不全性肠梗阻(肠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一、不全性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ICD-10:K56.0/K56.2 /K56.5- K56.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可有排气排便,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史,且梗阻症状多次发作。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证候诊断:1. 腑气滞塞证:腹胀、腹胀部位不定,时痛时可见肠型。

排便、矢气停止,气上逆而恶心呕吐。

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

2.热毒内阻证肠管梗阻坏死,腹硬拒按,疼痛剧烈。

高热口渴,甚至热盛转厥,神昏肢冷。

舌红或绛,苔黄燥,脉细数无力。

.3. 淤血结聚证:腹痛剧烈,定处不移。

腹压痛、拒按,伴口渴而不欲饮。

排便矢气停止。

舌暗红,或可有瘀斑瘀点,苔厚,脉弦紧或细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0/K56.2/K56.5- K56. 7 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相关检查项目。

动,使梗阻肠道得以复通。

刮痧疗法:选合谷穴进行刮痧3)特色治疗颠簸疗法:病人取膝肘位,使上下肢距离加大,充分悬空腹部,让病人放松腹肌。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的住院患者。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结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ICD-10编码:K56.7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方案(试行)》。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常见证候: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肠结病(不完全肠梗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危重症及完全性肠梗阻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钾、钠、氯)、血糖、血淀粉酶、凝血功能。

(4)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5)立位腹平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沉,血清铁,动脉血气分析;肝胆脾胰超声,钡灌肠或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全腹CT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一、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呕吐(ICD编码:BNP.050)西医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ICD编码:K56.701)(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可诊为“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病史:阵发性腹绞痛或哭闹、反复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或解稀烂水样便。

(2)症状:腹胀或伴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声;(3)辅助检查:腹平片中显示扩张肠管及气液面;(二)证候诊断1.伤食证2.脾虚证3. 湿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呕吐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危重症及完全性肠梗阻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血淀粉酶、凝血功能。

(4)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5)立位腹平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沉,血清铁,动脉血气分析;腹部彩超、阑尾彩超,钡灌肠或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全腹CT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肠梗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 / )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 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56. 7 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卧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钡灌肠或结肠镜、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肠梗阻__(ICD-10:ICD-10:K56.0/K56.2/K56.5-K56.7);行_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45.91/46.01/46.10/54.59)术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伤口情况
□协助改变体位,取半卧位
□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并协助下床
□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部体征
□疼痛评估并镇痛泵使用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协助咳嗽咳痰
□各类管路评估、护理及指导
□饮食指导:禁食禁饮
□营养支持、输液管理及用药指导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有造口者,做好造口观察,血供情况,有无回缩,有无排气排便,做好造口护理和自护指导
□一级护理
□禁食
□吸氧
□心电监护
□胃肠减压
□保留导尿
□记尿量或记24小时出入水量
□腹腔引流管
□预防或抗感染治疗
□补液,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调整补液,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
□必要时测定CVP
□手术切口换药
护理工作
□办理入院手续并入院介绍(环境、设施、制度、人员等)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恐惧),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营养支持、输液管理及用药指导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有造口者,做好造口观察,血供情况,有无回缩,有无排气排便,做好造口护理和自护指导
□按一级护理要求落实术后基础及专科护理
□卧位及活动:取半卧位,协助下床活动
□观察病情变化和伤口情况
□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部体征
□呼吸功能锻炼,协助咳嗽咳痰
□饮食指导:流质饮食观察进食情况

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

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

肠梗阻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45.91/46.01/46.10/54.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全腹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0/K56.2/K56.5-K56.7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8-1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D-二聚体);血型鉴定;输血前检查;2.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腹部立卧位片;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腹盆腔CT平扫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查(CEA,AFP,CA199,CA125,CA724等);动脉血气分析等2.纤维结肠镜检查(急诊或灌肠后)3.腹盆腔增强CT,以及肠系膜上血管(SMA,SMV)CTA等4.心超,动态心电图,肺功能(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肠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小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小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梗阻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卧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结肠镜、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预防应用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甲硝唑:一代推荐头孢唑啉静脉输注,二代推荐头孢呋辛钠静脉输注。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感染较重者(脓性渗出、发热、血象明显升高、休克或休克前期表现、明显的腹膜炎者),需留取标本作培养药敏);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肠梗阻临床路径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小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小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梗阻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卧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结肠镜、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预防应用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甲硝唑:一代推荐头孢唑啉静脉输注,二代推荐头孢呋辛钠静脉输注。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感染较重者(脓性渗出、发热、血象明显升高、休克或休克前期表现、明显的腹膜炎者),需留取标本作培养药敏);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

不全肠梗阻临床路径不全性肠梗阻(肠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一、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可有排气排便,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史,且梗阻症状多次发作。

2.体征:单纯性梗阻患者早期表现为疼痛,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

3.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可见腹胀、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时有触痛感,耳鸣时有鼓声,听诊时肠鸣音活跃,可听到空气通过水的声音和高调金属声或振动水声。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综合征诊断:1.腑气滞塞证:腹胀,腹胀部位不确定,疼痛时可看到肠道类型。

排便和矢状气停止,气与恶心和呕吐的方向相反。

舌头是浅红色的,苔藓是白色的,脉搏弦很紧。

2.热毒内阻证肠梗阻和坏死,腹部僵硬,拒绝按压,剧烈疼痛。

高烧、口渴,甚至发烧都会导致晕厥、头晕和四肢发冷。

红色或深红色的舌头,黄色和干燥的皮毛,微弱的脉搏计数3。

拥挤聚集综合征:腹痛剧烈,定处不移。

腹压痛、拒按,伴口渴而不欲饮。

排便矢气停止。

舌暗红,或可有瘀斑瘀点,苔厚,脉弦紧或细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外科学卷》(中华医学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合编)、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0/k56.2/k56.5-k56.7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2.根据患者病情,可考虑选择:
(1)静脉用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注射用电解质:氯化钾、氯化钠、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
(3)循环、呼吸系统用药:维持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稳定。
(4)通便、灌肠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7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植入物:吻合器(可选用)。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9-18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检查检验单
□上级医生查房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根据各项检验及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一级或二级护理
□饮食:禁食、禁饮
□测生命体征
□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记量(必要时)
□记尿量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通便灌肠(必要时)
□药物治疗:制酸剂(必要时)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

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
3、备血
4、青霉素皮试
5、备皮
6、理发、剪指(趾)甲、洗澡、更换病号服
7、温生理盐水冲洗胃管3次/日,每次15ml,动作轻柔
8、通便灌肠2次|日,观察肠蠕动情况,记录有无排气排便
9、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与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10、评估夜间睡眠状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2、指导正确的叩背排痰方法:五指并拢,手背拱起,以脊柱为中心,自下而上,由外向内,用力适中叩击背部,排痰时嘱患者深吸1口气,屏气2秒钟,同事用手掌按压切口或双手从腹部两侧向前挤压切口,用力将痰咳出
3、拔尿管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可防止拔尿管后出现尿潴留、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4、清水漱口数次
5、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的锻炼
7、胃肠减压
8、温生理盐水冲洗胃管3次|日,每次15ml,动作轻柔
9、通便灌肠2次|日,观察肠蠕动情况
10、通知服务中心陪伴患者进行检查
11、遵医嘱给与补液治疗
1、级别护理
2、晨空腹采血
3、测量生命体征,整理床单位
4、评估睡眠质量
5、了解患者全身状况,酌情告知各项检查、化验的结果
6、温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冲洗胃管3次|日,每次15ml,动作轻柔
7、通便灌肠2次|日,观察肠蠕动情况,记录有无排气排便
8、遵医嘱给与补液治疗
饮食
禁食水
禁食水
活动
院内活动
院内活动
并发症
特别提示
对海鲜过敏的患者忌皂水灌肠,应给予生理盐水
住院天数
项目
术前1日
签字
术日晨
签字
宣教
1、通知手术时间,告知术前各种准备的时间,配合方法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腔内内容物通行受阻,使胃
肠腔内积存大量气液内容物,引起腹部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的
一种急性或慢性消化道疾病。

以下是肠梗阻的临床路径。

1. 初步评估和特征识别
- 采集病史信息,包括病程、疼痛性质和部位、排便情况等。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等。

2. 鉴别诊断
-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腹部疾病。

- 可以采用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CT扫描等)来确定诊断。

3. 采取治疗措施
- 确认肠梗阻诊断后,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对于急性肠梗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肠道解扎、
肠切除术等。

- 对于慢性肠梗阻,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肠道扩张术等非手术
治疗方法。

4. 进一步监测和护理
-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管道护理等。

- 对于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并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5. 康复与预防
- 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包括饮食调节、体力恢复等。

以上是肠梗阻的临床路径,希望能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一定的指导。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 45.91/46.01/46.10/54.5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18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开检查检验单□上级医生查房□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根据各项检验及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或二级护理□饮食:禁食、禁饮□测生命体征□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记量(必要时)□记尿量□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通便灌肠(必要时)□药物治疗:制酸剂(必要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尿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腹部立卧位片、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CT、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若有梗阻或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则予静脉肠外营养治疗□其它相关治疗临时医嘱:□相关专科医生会诊□术前营养支持(必要时)□复查有异常的检查及化验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协助生活护理□停留胃管□停留尿管(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饮食指导、患者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疾病知识指导、术前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治疗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静脉抽血□健康教育□饮食:术前禁食禁饮□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备皮、配血、药物过敏试验等□术前手术物品准备□促进睡眠(环境、药物)□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3-5天(术前1天)住院第4-7天(手术日)术前与术中术后主要诊疗工作□手术医嘱□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术前造口评估□完成术前总结□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安排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必要时预约ICU□送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施行手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和术后当天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开术后医嘱□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有切除标本时送病理检查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外科二级护理常规□半流饮食临时医嘱:□术前医嘱:□1)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肠梗阻松解术□2)备皮及造口定位□3)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4)必要时行肠道准备□5)麻醉前用药□6)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术中特殊用药带药□备血□药物过敏试验长期医嘱:□肠梗阻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临时医嘱:□术前0.5小时使用抗菌药物□液体治疗□相应治疗(视情况)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禁饮□记24小时出入量□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记量□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抗菌药物□制酸剂、生长抑素(必要时)□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术后急查血生化、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淀粉酶□心电监护、吸氧□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患者活动:无限制□饮食:禁食(术前一天晚上8点后)□心理支持□进行备皮、肠道准备等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晨按医嘱清洁肠道、留置胃管、尿管□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禁饮禁食□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安排陪送患者入手术室□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体位与活动:去枕平卧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指导有效咳嗽排痰□生活护理(I级护理)□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及指导、治疗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量□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5-8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6-9天(术后第2日)住院第7-10天(术后第3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胃管、腹腔引流量及性状□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切口情况□完成常规病程记录□评估镇痛效果(视情况)□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引流量和性状□评估镇痛效果(视情况)□复查实验室检查□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特殊检查□上级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完成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引流量□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复查化验检查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一级或二护理□禁食、禁饮□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胃管记量(视情况早期拔除)□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视情况)□心电监护、吸氧□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早期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视情况)长期医嘱:□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视情况)□肠外营养支持或液体治疗□无感染证据时停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营养支持或液体支持□血常规、血液生化、肝功能长期医嘱:□二级或三级护理□禁食、禁饮□停引流记量□停尿管接袋记量□停胃肠减压、胃管记量□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手术伤口更换敷料□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主要护理工作□体位与活动:协助翻身、取半坐或斜坡卧位,指导床上活动□生活护理(一级护理)□饮食: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及指导营养支持护理□治疗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康复指导(运动指导)□体位与活动:取半卧位,指导床上或床边活动□禁食、禁饮□疼痛护理□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腹腔、深静脉管)□生活护理(一级护理)□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伤口敷料、胃肠道功能恢复等情况□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康复指导□体位与活动:斜坡卧位,协助下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饮食: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遵医嘱拔除胃管、尿管□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康复指导□静脉抽血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8-12天(术后第4-5日)住院第9-13天(术后第6日)住院第10-18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步恢复到流质饮食、减少补液□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复查化验检查□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完成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出院□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将“出院小结”的副本交给患者或其家属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或三级护理□流质饮食□补液临时医嘱:□伤口换药长期医嘱:□三级护理□半流食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临时医嘱:□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检查项目□拆线、换药□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鼓励离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清流质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康复指导□体位与活动:离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半流质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造口护理(必要时)□静脉抽血□康复指导□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预约复诊时间□作息、饮食、活动指导□服药指导□日常保健□清洁卫生□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宣教□造口护理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131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儿)

131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儿)

不完全性肠梗阻(婴幼儿肠功能紊乱所致)临床路径一、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1。

(二)诊断依据。

1. 患儿呕吐、腹泻伴或不伴腹胀,腹部立位片提示有气液平,肛门有排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脱水、低钾等。

2.是否需要禁食的选择:如果患儿无明显呕吐腹胀,可不选择禁食水,继续正常喂养,可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喂养。

3.可口服肠道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4.可给予局部理疗或中医辅助治疗2.预防治疗:有高危因素者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1。

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腹泻或腹胀明显,有脱水表现,不能经口服药或补液治疗,需要静脉补液治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测、血气分析;(3)腹部立位平片、胃肠道B超。

2.疑有异物梗阻或占位所致的不全性肠梗阻可行腹部CT、磁共振或内镜检查。

3.便中带血,胃肠道B超提示有肠套叠表现按肠套叠治疗方案。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选择用药。

1.原发病治疗:腹泻患儿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肠道微生态疗法、肠粘膜保护剂。

低钾患儿积极就诊低钾血症。

合并肠道细菌感染患儿可给予口服或静脉抗感染治疗。

2.腹部热敷或中药辅助治疗,缓解腹胀及肠道痉挛3.如患儿腹胀明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提示患儿为完全性肠梗阻,转外科治疗。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腹部立位片以及入院检查异常的项目。

(十)出院标准。

精神饮食好转,无腹胀,原发病好转,排便排气正常,腹部立位片无肠梗阻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腹痛(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 /K56.5- K56.7)的患者。

一、腹痛(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痛(TCD编码:R10.402)。

西医诊断:肠梗阻(ICD-10:K56.0/K56.2 /K56.5- 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 45.91/46.01 /46.10/54.59)。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腹痛(肠梗阻)诊疗方案”。

腹痛(肠梗阻)临床常见证候:1、气机壅滞证:腹胀如鼓,腹中转气,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恶心,呕吐,无夭气,便闭。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实热内结证:腹胀,腹痛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或有身热,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舌红,舌苔黄腻或燥,脉滑数。

3、脉络瘀阻证:发病突然,腹痛拒按,痛无休止,痛位不移,腹胀如鼓,腹中转气停止,无夭气,便闭。

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4、气阴两虚证:腹部胀满,疼痛,忽急忽缓,喜温喜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乏力,面白无华,或有潮热盗汗,舌淡或红,苔白脉细弱或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腹痛(肠梗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腹痛(肠梗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 45.91/46.01/46.10/54.5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18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开检查检验单□上级医生查房□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根据各项检验及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或二级护理□饮食:禁食、禁饮□测生命体征□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记量(必要时)□记尿量□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通便灌肠(必要时)□药物治疗:制酸剂(必要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尿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腹部立卧位片、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CT、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若有梗阻或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则予静脉肠外营养治疗□其它相关治疗临时医嘱:□相关专科医生会诊□术前营养支持(必要时)□复查有异常的检查及化验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协助生活护理□停留胃管□停留尿管(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饮食指导、患者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疾病知识指导、术前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治疗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静脉抽血□健康教育□饮食:术前禁食禁饮□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备皮、配血、药物过敏试验等□术前手术物品准备□促进睡眠(环境、药物)□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3-5天(术前1天)住院第4-7天(手术日)术前与术中术后主要诊疗工作□手术医嘱□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术前造口评估□完成术前总结□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安排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必要时预约ICU□送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施行手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和术后当天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开术后医嘱□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有切除标本时送病理检查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外科二级护理常规□半流饮食临时医嘱:□术前医嘱:□1)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肠梗阻松解术□2)备皮及造口定位□3)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4)必要时行肠道准备□5)麻醉前用药□6)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术中特殊用药带药□备血□药物过敏试验长期医嘱:□肠梗阻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临时医嘱:□术前0.5小时使用抗菌药物□液体治疗□相应治疗(视情况)长期医嘱:□普通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禁饮□记24小时出入量□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记量□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抗菌药物□制酸剂、生长抑素(必要时)□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术后急查血生化、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淀粉酶□心电监护、吸氧□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患者活动:无限制□饮食:禁食(术前一天晚上8点后)□心理支持□进行备皮、肠道准备等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晨按医嘱清洁肠道、留置胃管、尿管□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禁饮禁食□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安排陪送患者入手术室□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体位与活动:去枕平卧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指导有效咳嗽排痰□生活护理(I级护理)□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及指导、治疗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量□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5-8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6-9天(术后第2日)住院第7-10天(术后第3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胃管、腹腔引流量及性状□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切口情况□完成常规病程记录□评估镇痛效果(视情况)□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引流量和性状□评估镇痛效果(视情况)□复查实验室检查□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特殊检查□上级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完成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引流量□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复查化验检查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一级或二护理□禁食、禁饮□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胃管记量(视情况早期拔除)□腹腔引流记量□尿管接袋记量(视情况)□心电监护、吸氧□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早期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视情况)长期医嘱:□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视情况)□肠外营养支持或液体治疗□无感染证据时停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营养支持或液体支持□血常规、血液生化、肝功能长期医嘱:□二级或三级护理□禁食、禁饮□停引流记量□停尿管接袋记量□停胃肠减压、胃管记量□液体治疗临时医嘱:□手术伤口更换敷料□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主要护理工作□体位与活动:协助翻身、取半坐或斜坡卧位,指导床上活动□生活护理(一级护理)□饮食: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及指导营养支持护理□治疗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康复指导(运动指导)□体位与活动:取半卧位,指导床上或床边活动□禁食、禁饮□疼痛护理□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腹腔、深静脉管)□生活护理(一级护理)□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伤口敷料、胃肠道功能恢复等情况□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康复指导□体位与活动:斜坡卧位,协助下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饮食: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遵医嘱拔除胃管、尿管□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康复指导□静脉抽血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8-12天(术后第4-5日)住院第9-13天(术后第6日)住院第10-18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步恢复到流质饮食、减少补液□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复查化验检查□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完成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出院□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将“出院小结”的副本交给患者或其家属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或三级护理□流质饮食□补液临时医嘱:□伤口换药长期医嘱:□三级护理□半流食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临时医嘱:□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检查项目□拆线、换药□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鼓励离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清流质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护理□造口护理(必要时)□康复指导□体位与活动:离床活动□协助生活护理□半流质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造口护理(必要时)□静脉抽血□康复指导□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预约复诊时间□作息、饮食、活动指导□服药指导□日常保健□清洁卫生□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宣教□造口护理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