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分类
肠梗阻

肠梗阻—、肠梗阻概述任何原因造成的肠腔内容物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即称为肠根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它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导致全身生理功能的紊乱。
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危急病人生命。
【1】病因及分类1.按肠梗阻的基本病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系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常见原因:①肠壁堵塞,如蛔虫、粪块、结石、异物等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嵌顿疝或肿瘤等;③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胆道闭锁或狭窄、肿瘤、肠套叠等。
(2)动力性肠梗阻:较少见,系指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使肠壁肌肉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通过障碍,但无器质病变。
分为麻痹性肠梗阻与痉挛性肠梗阻两类。
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丧失蠕动功能所致,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等,痉挛性肠梗阻少见,是肠壁肌肉异常收缩所致,可见于急性肠炎或慢性铅中毒病人。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麻痹所致。
2.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仅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肠壁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发生后,伴有肠壁血运障碍。
3.按其他分类按梗阻发生部位,分为高位(空场上段)和低位(如回肠末端和结肠);按梗阻的程度,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发生的快慢,分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若早期得以诊断和治疗,梗阻可以缓解和治愈;若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可以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肠梗阻发生后,肠管局部和机体全身可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
1.肠管局部变化(1)肠蠕动增强单纯性肠梗阻一旦发生,梗阻以上的肠段蠕动增强,亦克服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2)肠腔积气积液梗阻以上的肠腔积气积液,使肠管膨胀。
肠梗阻(共31张PPT)

块或扩大肠襻,肠鸣音不亢进或闻及金属音等。 乙状结肠扭转:老年便秘者多见,常在排便后好转。 表现:腹胀痛、无呕吐,X线可见“马蹄状”巨大双腔充
气影。
二、肠扭转
(三)治疗:及早手术。 1、扭转复位术:判断生机
、预防复发(固定或切除部分 )。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按肠壁有无血供鄣碍
单纯性肠梗阻(simple)
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鄣碍。 绞窄性肠梗阻(strangulation )
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鄣碍
四、病理和病生
(一)局部肠管改变:
(梗阻部位以上)积气、积液
→肠管高压
→静脉回流障碍
→肠壁水肿,变成暗红色
→缺氧、出血→动脉受阻→肠管紫黑色、坏死→穿孔
手术方式:
①粘连松解,抗粘连药(透明质酸酶); ②小肠内固定排列术 ③肠段切除吻合术。
二、肠扭转(volvulus)
属绞窄性肠梗阻,易致闭襻性肠梗阻坏死。 (一)病因:系膜过长,重力,体位改变等有关, 常为顺时针。
二、肠扭转
(二)临床表现:急性肠梗阻表现。
小肠扭转:多见饱食后剧烈运动的青壮年,突发腹部绞
肠腔堵塞
如蛔虫梗阻、胆石、粪块、肠套 叠等。
肠管受压
粘连、嵌顿疝、肠扭转和肠外肿
瘤压迫。
肠壁病变
先天性肠道闭缩、炎症狭窄、肿瘤。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 腹膜后血肿或感染、低钾血症等。
痉挛性肠梗阻 慢性铅中毒和肠道功能紊乱
胃肠外科肠梗阻临床诊疗精要

胃肠外科肠梗阻临床诊疗精要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指不同病因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
肠管长度达6~7米,引起梗阻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而肠梗阻的临床病象复杂多变,不仅表现为肠道局部病理及功能障碍,还继发全身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甚而危及生命。
(一)分类1.按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肠腔内外的机械性原因所致的阻塞。
1)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石、胃石、异物、大胆石、肠套叠、放射性损伤等所引起的肠腔狭窄。
2)肠管受压:如肠扭转、粘连带压迫、嵌顿疝、肠外肿瘤压迫等。
3)肠壁病变:如肠道肿瘤、肠炎性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等。
(2)动力性肠梗阻:因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致肠壁平滑肌功能紊乱而导致的梗阻。
1)麻痹性肠梗阻:如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所致的肠麻痹。
2)痉挛性肠梗阻:如肠功能紊乱、慢性铅中毒时的肠痉挛。
(3)血运性肠梗阻:因肠管血运障碍(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的肠管失去功能。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壁血运障碍。
3.按梗阻部位高低分类(1)高位肠梗阻:指空肠上段以上的梗阻。
(2)低位肠梗阻:指回肠末段和结肠的梗阻。
4.按发病的急缓分类(1)急性肠梗阻:发病较急,进展较快。
(2)慢性肠梗阻:发病较缓,进展较慢;可呈反复发作。
5.按梗阻的程度分类(1)完全性梗阻:梗阻为完全性。
(2)不完全性(部分性)梗阻:梗阻为不完全性。
6.其他闭襻性梗阻是指某段肠管两端完全阻塞,称为闭襻性梗阻,如肠扭转、嵌顿疝、绞窄性内疝等所形成的肠梗阻。
上述分类在肠梗阻的病程中可因一定的条件而互为转化。
(二)病理1.肠管的病理变化梗阻上段肠管蠕动增强,肠腔积气、积液而膨胀;高度膨胀时,肠壁变薄并继而出现肠壁血运障碍,甚至坏死、穿孔。
2.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1)因呕吐、肠腔积液、腹膜渗出等致大量体液丧失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肠梗阻考试重点总结

肠梗阻考试重点总结
肠梗阻是指由于肠道腔内内容物或肠壁病变导致肠腔阻塞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在考试中,以下是肠梗阻的重点内容总结:
1. 肠梗阻的分类:肠梗阻可以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小肠梗阻和大肠梗阻,也可以根据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非机械性肠梗阻。
2. 肠梗阻的病因: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包括肠套叠、肠鸣震、肠损伤、肠坏死等;非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肠系膜供血不足、神经调节异常等。
3. 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包括腹痛、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且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压痛等体征。
4. 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如X线、CT、超声等)、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等)
来诊断。
5. 肠梗阻的治疗: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主要是采用休息、卧床、饮食禁食等措施,而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修复或切除梗阻段肠道来解除梗阻。
6. 肠梗阻的并发症:肠梗阻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电解质紊乱等,对患者的生命危险性较高。
以上是肠梗阻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肠梗阻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病因和分类】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1.依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是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的肠腔缩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临床以此类型最常见。
主要原因包括:1)肠腔堵塞: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物等。
2)肠管外受压:如肠扭转、腹腔肿瘤压迫、粘连引起肠管扭曲、腹外疝或腹内疝等。
3)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2)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是神经反射或腹腔内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此类肠梗阻较前类少见。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及痉挛性肠梗阻两类。
前者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低钾血症及某些腹部手术后等;后者较少见,可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中毒和肠功能紊乱等。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局部血供障碍致肠道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肠系膜血栓形成、栓塞或血管受压等。
较少见。
2.依据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
此外,肠梗阻还可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空肠上段)和低位性肠梗阻(回肠末端与结肠);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根据梗阻的发展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当发生肠扭转等致病变肠袢两端完全阻塞时称为闭袢性肠梗阻。
上述肠梗阻的类型并非固定不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某些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病理生理】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可分为局部及全身性变化。
1.局部各类型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全一致。
但随病情发展,其基本过程包括梗阻以上肠段蠕动增强、肠腔扩张、肠腔内积气和积液、肠壁充血水肿,血供受阻时则坏死、穿孔。
肠梗阻初期,梗阻以上肠段蠕动增强,以克服阻力,推动肠内容物通过梗阻部位;肠腔扩张,大量积气、积液。
梗阻以下肠管则空虚、瘪陷或仅存少量粪便。
肠梗阻病因及分类PPT课件

四、临床表现
3、腹胀:
与梗阻的程度和位置有关
(1)机械性 高位梗阻不明显,有时可见胃型 (2)低位梗阻时明显遍及全腹 (3)麻痹性 早期出现,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4)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腹部隆起不均
匀对称 (5)结肠梗阻:腹周膨胀
12
四、临床表现
4、闭: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1)梗阻早期与高位肠梗阻早期可有 梗阻以下残存粪便、气体排出
(2)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 便
13
四、临床表现
1:腹部体征
视 机械性: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
肠扭转:可见腹胀不对称可有包块
麻痹性:腹胀均匀对称
触 单纯性: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
绞窄性:可有固定压痛或压痛性包块,
有腹膜刺激征
14
四、临床表现
腹部体征:
叩 鼓音;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渗液多,可 有移动性浊音22Leabharlann 小肠扭转 X线可见独立巨大肠袢
23
结肠梗阻—CT平扫 见结肠肠腔扩张及结肠内气液平
24
五、诊断
肠梗阻诊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梗阻? 2、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 3、单纯性还是绞窄性? 4、是高位还是低位梗阻? 5、完全性还是不全性梗阻? 6、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25
1.是否肠梗阻:
3.痉挛性肠梗阻:为暂时性,肠管无明显 改变。
5
梗阻以上肠管扩张,代偿性肥厚
6
三.病理生理
(二)全身改变:
1.水电酸碱失衡、 低血容量性休克:小 肠液约8000ml/日,绝大部分回吸收。
(1) 呕吐→外丢失→水电解质丢失,水
电、酸碱失衡。
(2)肠液回吸收障碍:梗阻→ 渗出↑大
肠梗阻

左上腹,空肠下段在右上腹,回肠上段分布在左 下腹和盆腔,回肠末端则在右下腹与盲肠相连。
3)空肠可见较多的横行环状黏膜皱襞.。较粗大, 该皱襞即使在肠管明显扩张时也不消失,而问肠 的粘膜继续较为平坦、细小,数目相对较少,肠 管扩张后消失。空、回肠的直小动脉长度不同, 空肠的较长,3-4cm,回肠较短,1-3cm。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怀疑绞窄性肠梗阻: 1腹痛发病急骤,开始就为持续性剧烈腹痛或者阵 发性加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呕吐出现早 而频繁 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 善不显著 3有明显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加快,WBC 计数增高 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 块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物、肛门排出物为血性, 或者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经过积极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7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 时间而改变位置,或者有假肿瘤阴影,或肠间隙 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体,偶尔在该处可见一两个小液平面 5、在喝过碳酸饮料短时间内,于十二指肠和空
肠可见短小气液平面,这种液平面不固定存在, 复查时消失。
根据分析气液体平面,没有临床资料支持的情况 下,诊断肠梗阻是很危险的。
伴有液气平面的疾病有很多举几个例子
1、肠梗阻 2、腹泻,(如急性胃肠炎等各种疾病引起的腹泻) 3、反射性肠郁张,许多原因可以造成肠道吸收气体和液体的功能障碍,可造
1完全性肠梗阻 2不完全性肠梗阻
五、按照发展过程的快慢分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正常腹部可有多少不等的气体。 1不满3岁的小儿,充气小肠曲互相靠拢形 成多面体影象,位于中腹部大小及分布均 匀.三岁以上小儿,肠内基本无气体.回肠末 端可有少量气体及气液平面。 小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胃肠道 发育成熟从出生持续到3—4岁,发育过程 中的胃肠道在解剖生理方面均不同于年长 儿和成人 (1)生后随着呼吸和啼哭,空气迅速积聚 在胃肠道内且通过迅速,出生后3—8h内 气体已抵达结肠。 (2)胃肠道内充满了气体,形成气量丰富 的因素有: ①啼哭和喂奶过秤中吞厌的空气占70% ②腹肌发育差,菲薄的腹肌致腹壁松弛, 造成肠壁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而影响肠道内 气体的吸收。 3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和幽门功能不全, 使吞咽气体易进入胃肠道内,胃内气体也 易返流入食管。 4回、盲瓣功能不全,气体易从结肠返流 入小肠 5肠道发育不成熟致肠腔内气体不容易排 空 6仰卧生理体位气体容易积聚在胃肠道内。
外科学笔记 总结:肠梗阻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分类】按梗阻原因分3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肠腔堵塞(食物/粪块/大胆石/异物/寄生虫)or肠壁病变(肿瘤/肠套叠/炎性狭窄/创伤性血肿/缺血狭窄/先天肠道闭锁)or肠管受压(粘连压迫/嵌顿疝/肠管扭转/肿瘤压迫)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感染/腹部大手术/腹膜后病变或损伤)痉挛性肠梗阻(肠功能紊乱/急性肠炎)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肠管血运障碍→肠蠕动消失、肠坏死)按肠壁血运分2类——单纯性梗阻、绞窄性梗阻按梗阻部位分3类——高位梗阻(空肠以上)|低位梗阻(回肠结直肠)|闭袢性梗阻(肠扭转/腹内疝/腹外疝/结肠癌)按程度和发展分:完全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慢性肠梗阻【病生理】1.水电解质酸碱失衡2.血容量下降,低白蛋白血症3.休克:低血容量+脓毒症4.呼吸循环障碍:呼吸活动受限,肺内气体交换减少,容量丢失,回流减少高位梗阻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低位梗阻容易出现肠膨胀、中毒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伴脓毒血症);结肠梗阻or闭袢性肠梗阻易出现穿孔;【临床表现】1,腹痛单纯机械性梗阻:阵发性绞痛伴肠鸣音亢进;肠绞窄: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麻痹性:持续性胀痛;2,呕吐高位梗阻、低位梗阻、肠绞窄、麻痹性梗阻3,腹胀低位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显著;结肠梗阻-腹周膨胀显著;肠扭转,腹部隆起不对称;4,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梗阻——果酱样便;肠系膜血管病变——血性粘液便;5,缺水征(唇干舌燥眼窝内陷皮肤弹性消失少尿无尿)(见于梗阻晚期/绞窄性梗阻病人)6,休克征象7,脉速,血压下降,四肢发凉【查体】视-机械性(肠型&蠕动波);麻痹性(腹胀均匀);肠扭转(腹胀多不对称)触-单纯性(轻度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叩-鼓音(肠绞窄移动性浊音+)听-亢进/消失【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呕吐物、生化、电解质、血气、影像学(立位腹平片CT)【诊断】梗阻部位(高位/低位);完全or不完全;梗阻原因【治疗】保守治疗:1,禁食水:胃肠减压2,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3,抗生素4,生长抑素手术治疗:(适应症—绞窄性/肿瘤性/先天性肠道畸形/保守治疗无效的肠梗阻)(手术方式—单纯解除梗阻/肠切除肠吻合/短路手术/肠造口)【临床常见的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小肠黏连诱因:肠道内容物过多:肠管炎症/肠蠕动增加诊断:1.腹腔手术史、创伤史2.机械性肠梗阻四大表现3.腹部查体4.影像学检查治疗:最重要的是区分单纯性/绞窄性,完全性/不完全性非手术治疗: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广泛肠黏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绞窄性梗阻,反复发作黏连梗阻手术方法:黏连松解术,肠切除术;肠排列术,短路手术肠扭转——好发于小肠or乙状结肠的扭转360°-720°的闭袢性&绞窄性肠梗阻1,小肠扭转:好发于青年男性,or饱食后有弯腰剧烈活动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烈的绞痛和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胸膝卧位或卷曲侧卧位可缓解;2,乙状结肠扭转:好发老年、便秘患者;多次腹痛,排气排便后缓解;腹部持续胀痛、左腹部膨胀,可见肠型;压痛、肌紧张不明显;3,肠套叠——由于肠息肉or肿瘤、肠功能失调or蠕动异常等原因导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分类:
按照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为
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
因而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可因(1)肠腔阻塞,如寄生虫、粪块、大的胆结石、异物等。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者肿瘤压迫。
(3)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管闭缩,炎症性狭窄,肿瘤等引起
2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按照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
1单纯性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伴血运障碍。
按照梗阻的部位分
高位梗阻(如空肠上段)
低位梗阻(回肠末段和结肠)
按照梗阻的程度分1完全性肠梗阻
2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照发展过程的快慢分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先看看正常的腹平片可出现类似疾病的表现:提高认识,工作中可加以鉴别
正常腹部可有多少不等的气体。
1不满3岁的小儿,充气小肠曲互相靠拢形成多面体影象,位于中腹部大小及分布均匀.三岁以上小儿,肠内基本无气体.回肠末端可有少量气体及气液平面。
小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胃肠道发育成熟从出生持续到3—4岁,发育过程中的胃肠道在解剖生理方面均不同于年长儿和成人
(1)生后随着呼吸和啼哭,空气迅速积聚在胃肠道内且通过迅速,出生后3—8h内气体已抵达结肠。
(2)胃肠道内充满了气体,形成气量丰富的因素有:
①啼哭和喂奶过秤中吞厌的空气占70%
②腹肌发育差,菲薄的腹肌致腹壁松弛,造成肠壁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而影响肠道内气体的吸收。
3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和幽门功能不全,使吞咽气体易进入胃肠道内,胃内气体也易返流入食管。
4回、盲瓣功能不全,气体易从结肠返流入小肠
5肠道发育不成熟致肠腔内气体不容易排空
6仰卧生理体位气体容易积聚在胃肠道内。
0票
投票同一个正常小儿侧位:
有人提出,小肠内存在多于几毫升的气体是不正常的,这个理论的基础是由于气体在正常的小肠中很快被吸收,因此气体持续存在则提示有机械性或者麻痹性肠梗阻。
然而很多人有快速吞厌气体的习惯动作,特别是在紧张的时候更明显,而摄入高碳酸饮料也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进入空-回肠。
当大量气体快速通过小肠时。
气体量暂时超过小肠的吸收能力,此时摄片会显示小肠积气,但其他方面表现正常。
因此放射科医生要结合临床来诊断病理性小肠扩张,而不能通过仰卧位腹平片中扩张充气的小肠就确定。
下面的片子是:精神紧张病人吞厌大量气体,大部分小肠肠段充气,肠腔不宽。
不应该视为病变
正常人于腹部偶尔可见气液平面
1胃底。
2十二指肠上段,胃液和碱性十二指肠液混合释放气体,如果存有液体,可有气液平面
3气体吸收很快十二指肠二三段很少有气体,也无液气平面,如果有可能有憩室。
4小肠内气体很少,一般回肠末段可见少量气体,偶尔在该处可见一两个小液平面
5在喝过碳酸饮料短时间内,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可见短小气液平面,这种液平面不固定存在,复查时消失。
根据分析气液体平面,没有临床资料支持的情况下,诊断肠梗阻是很危险的。
判断肠管,鉴别空肠、回肠、结肠。
1)空肠与回肠的管径粗细不一致.愈向远侧愈细,近回盲辩的回肠末端最细。
2)每组肠拌虽无固定位冒,但大体上空肠上段在左上腹,空肠下段在右上腹,回肠上段分布在左下腹和盆腔,回肠末端则在右下腹与盲肠相连。
(3)空肠可见较多的横行环状黏膜皱襞.。
较粗大,该皱襞即使在肠管明显扩张时也不消失,而问肠的粘膜继续较为平坦、细小,数目相对较少,肠管扩张后消失。
空、回肠的直小动脉长度不同,空肠的较长,3-4cm,回肠较短,1-3cm。
(4)盲肠位与右下腹,结肠可见对称的结肠袋和半月皱襞,内可以根据特定部位两侧肋腹部和盆腔内进行鉴别。
回肠、结肠。
0票
投票
再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越频繁,腹胀不明显。
低位小肠梗阻的特点是腹胀明显,呕吐出现晚而次数少。
可吐粪样物。
结肠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相似。
绞窄性肠梗阻。
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是肠壁血运障碍的表现。
可见出血性黏液样或者果酱样便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怀疑绞窄性肠梗阻:
1腹痛发病急骤,开始就为持续性剧烈腹痛或者阵发性加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呕吐出现早而频繁
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3有明显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加快,WBC计数增高
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物、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者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经过积极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7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者有假肿瘤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基本征象:
当肠梗阻发生后,一般在梗阻发生4-6小时后,X线就可显示肠管内气体,立位可见气液平面。
梗阻部位越低、梗阻时间越长,肠腔扩张越明显。
梗阻以下肠腔萎陷、空虚,或者有少量的粪便。
小肠梗阻:“ 鱼骨刺样” 改变阶梯样” 液平结肠梗阻:肠腔扩张及气液平沿结肠分布。
麻痹性:小肠、结肠均胀气明显绞窄性:孤立性肠襻
CT表现为,肠管扩张,管径显著扩大。
可见气、液平面,也可完全为液体充填。
肠壁变薄,梗阻远端肠管完全萎陷。
根据二者突然的转变点判断梗阻部位。
空肠梗阻可见鱼肋征,回肠梗阻可见蜡肠征。
下面的片子是回肠梗阻:
小肠扭转呈8形态。
小肠扭转呈花瓣形
小肠扭转呈香蕉形:
咖啡豆征象:
鸟嘴征:乙状结肠扭转:
同心圆征:
同心圆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孤立肠袢。
第2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