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诊断报告

肠梗阻的诊断报告引言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肠梗阻的诊断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1.腹痛:一侧或全腹痛,程度从轻度到剧烈不等,可伴有腹胀感。
2.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伴有胆汁呕吐。
3.腹胀:由于肠腔内积聚气体和液体引起。
4.停止排气和排便。
5.腹部触诊出现肠型扩张感。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步骤之一。
一般会进行以下观察和检查:1.腹部外观:观察腹部是否扩张、腹壁肌肉紧张程度等。
2.腹部触诊:触摸腹部,检查是否有明显腹部肿块、肠型扩张、压痛等。
3.肛门指诊:通过肛门指诊可以排除直肠或肛门有无梗阻。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及筛查其他并发症:1.血常规:可以观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以排除感染和贫血情况。
2.电解质检查:可以评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3.肝功能检查:观察肝功能是否异常,排除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检查方法:1.腹部X线:可以观察肠管扩张、液平和肠型扭转情况等。
2.腹部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肠管图像,有助于确定梗阻部位和原因。
3.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腹部器官状况,但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对肠梗阻进行诊断。
1.病史:包括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2.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肛门指诊等检查。
3.影像学检查:主要根据腹部X线和CT扫描结果。
肠梗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肠腔扩张:腹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肠腔扩张。
2.肠型扭转:显示肠管扭曲、肠管之间角度改变等。
3.梗阻点:显示肠腔狭窄或堵塞。
鉴别诊断肠梗阻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1.急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伴有胃痛、恶心和呕吐,但并不影响肠道排气和排便。
肠梗阻

肠梗阻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根据肠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可部分通过梗阻点,因此在腹部X片上显示梗阻点以下肠腔内可显示少量积气和积液,梗阻点以上的肠曲扩张程度较轻,结肠内有较多的气体。
症状表现: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晚期可为频繁呕吐,高位梗阻呕吐早,低位者呕吐迟;3.腹胀,一般高位者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显著且范围广;4.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高位或梗阻早期仍可有排气,有绞窄者可排粘液血便;5.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腹膜炎、压痛及反跳痛为肠绞窄表现。
恶性肠梗阻: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1.临床表现:恶性肠梗阻大多缓慢发病,常为不全性肠梗阻。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
初始症状通常为间歇出现可自发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发作时通常仍有排便或排气。
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恶化为持续性。
症状与肠梗阻部位及程度相关。
2.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腹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恶性肠梗阻。
主要包括: (1) 恶性肿瘤病史;(2) 既往未行或曾行腹部手术、放疗或腹腔内灌注药物治疗;(3) 间歇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肛门排气或排便;(4) 腹部体检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5) 腹部 CT或X 线腹部平片可见肠腔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
3.恶性肠梗阻的病因:明确病因对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恶性肠梗阻病因可分为癌性和非癌性两大类。
(1) 癌性病因:癌症播散(小肠梗阻常见)和原发肿瘤(结肠梗阻常见)造成的梗阻。
恶性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合并炎性水肿、便秘、肿瘤及治疗所致的纤维化、恶液质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分泌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一、肠梗阻的分类根据病因和解剖部位的不同,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包括肠套叠、肠系膜栓塞、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结肠癌等。
功能性肠梗阻则是由于肠道运动功能失常或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
此外,肠梗阻还可根据肠腔内内容物的性质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绞痛、腹胀、呕吐、便秘或稀便等。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2. 慢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较为缓慢,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肠梗阻的诊断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肠梗阻的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腹部CT、腹部超声等检查,对于明确肠梗阻的位置、程度、病因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谷氨酸转氨酶等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内环境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肠梗阻的处理原则1. 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立即予以抢救和处理,包括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控失血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 慢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腹胀排气、使用肠道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五、肠梗阻的手术治疗1. 手术指征: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解除肠梗阻部位的手术、肠镜下取异物等。
对于慢性肠梗阻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2. 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手术部位的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3. 术后管理:术后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六、肠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 术后肠梗阻:术后早期肠腔内粘连、肠梗阻部位再次堵塞等,可引起术后肠梗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肠梗阻属于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我们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此时病人如若不赶紧去医院治疗的话,就会出现毒血症、死亡等严重后果。
那么你知道肠梗阻在临床方面有哪些症状表现呢?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腹痛肠梗阻的腹痛呈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
腹部发作时可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有时能见到肠型和肠蠕动波。
听诊为连续高亢的肠鸣音,或呈气过水音或金属音。
如果腹痛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则应该警惕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
2.呕吐肠梗阻的呕吐呈反射性,吐出物通常为食物或胃液,进食或饮水均可引起呕吐。
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繁。
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少,吐出物可呈粪样。
结肠梗阻时,呕吐到晚期才出现。
呕吐物如呈棕褐色或血性,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多呈溢出性。
3.腹胀腹胀一般于腹痛之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
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结肠梗阻时,如果回音瓣关闭良好,梗阻以上结肠可成闭袢,则腹周膨胀显著。
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由于肠道内容物急剧造成的,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不再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尤期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肠便阻的存在。
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则可排出血液粘液样粪便。
5.腹部体征肠梗阻患者体检时腹壁可见肠形、膨胀、压缩,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可触及包块。
当有渗出时,可有移动性浊音,听诊时肠管里可有像水中过气样音,称“气过水声”。
如果为麻痹肠梗阻可使肠音消失。
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第一题: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1.共同临床症状:痛、吐、胀、停止排气排便。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呜、腹部“气块”在腹中窜动。
体检见有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气过水音或金属音。
变为绞窄性时呈剧烈的持续性腹痛。
麻痹性肠梗阻为胀痛。
(2)呕吐:早期呕吐为反射性,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进食即吐。
后期为反流性。
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繁,吐出物少、多为胃十二指肠内容;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迟、次数少、吐出物多、可为粪性。
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呈血性。
麻痹性肠梗阻呈溢出性呕吐。
(3)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性腹胀显着。
肠扭转为闭袢性肠梗阻,腹胀不均匀。
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称为闭袢性肠梗阻。
(4)停止排便排气。
2.体征
(1)视诊:机械性肠梗阻常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均匀。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并发症:绞窄性肠梗阻、休克、腹膜炎。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旦发现肠道蛔虫症、肠道感染等原 发病,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适当 的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功能
恢复。
避免长时间卧床
长时间卧床不利于肠道蠕动,容易 诱发肠梗阻。
保持排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 畅,有助于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目录
• 肠梗阻的分类 •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 肠梗阻的诊断 • 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 肠梗阻的治疗 • 肠梗阻的预防
01 肠梗阻的分类
机械性肠梗阻
总结词
最常见类型,因肠腔机械性堵塞导致。
详细描述
机械性肠梗阻通常由肠腔内的粪块、结石、异物、肿瘤或肠壁外的粘 连、疝气、肠套叠等引起,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
腹部叩诊可出现鼓音或浊音,听诊可听到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03 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采集
01
02
03
04
腹痛
腹痛是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之一 ,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胀
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导致肠道扩张,引起腹胀。
停止排便排气
肠梗阻时,肠道蠕动减慢或停 止,导致排便排气停止。
电解质紊乱
肠梗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 低钾、低钠等。
X线检查
气胀肠袢
X线检查可见肠道扩张、积气。
液平面
部分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可见液平面。
04 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是由于胃部过度扩张 导致的疾病,通常与暴饮暴食、 大量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
急性胃扩张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 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与肠 梗阻的症状相似,但通常发病较
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腹痛、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轻重并不一致。
那么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吧!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一)腹痛肠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
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
多位于腹中部。
常突然发作。
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
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
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
一般而言十二指肠、上段空肠梗阻时呕吐可起减压作用,患者绞痛较轻。
而低位回肠梗阻则可因肠胀气抑制肠蠕动,故绞痛亦轻。
唯急性空肠梗阻时绞痛较剧烈。
一般每2~5分钟即发作一次。
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较轻,在一阵肠鸣或排气后可见缓解。
慢性肠梗阻亦然,且间隙期亦长。
急性机械性结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较小肠梗阻为轻。
结肠梗阻时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结肠内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肠,肠腔因而逐渐扩大,压力增高,因之除阵发性绞痛外可有持续性钝痛,此种情况的出现应注意有闭袢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发作间隙期的持续性钝痛亦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如若肠壁已发生缺血坏死则呈持续性剧烈腹痛。
至于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肌已无蠕动能力,故无肠绞痛发作,但可由高度肠管膨胀而引起腹部持续性胀痛。
(二)呕吐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
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
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较疏。
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汁。
(三)腹胀是较迟出现的症状,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或结肠梗阻的晚期常有显着的全腹膨胀。
闭袢性梗阻的肠段膨胀很突出,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
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肠管均膨胀扩大,故腹胀显着。
肠梗阻分级标准

肠梗阻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腔内结构受阻,影响肠内容物通过,引起肠管内压力升高和肠壁循环障碍,进而导致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肠梗阻的发生往往需要及时明确分级标准,以便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肠梗阻的分类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来进行分级,一般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以下是对肠梗阻分级的详细介绍:一、轻度肠梗阻轻度肠梗阻一般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较轻,患者仍能进食,一般情况下无明显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部体征可能为轻度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轻度肠梗阻多为功能性梗阻,可经过休息、忌食或口服轻泻剂等措施自行缓解,不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三、重度肠梗阻重度肠梗阻是指病情相对严重,患者症状明显,可能伴有严重的腹痛、呕吐、腹胀、高热等症状。
腹部体征明显,可能出现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重度肠梗阻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恢复肠道通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来判断肠梗阻的轻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轻度肠梗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来进行处理;对于中度肠梗阻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对于重度肠梗阻的患者,则需要紧急手术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需要及时明确分级标准,以便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管理时,应根据肠梗阻的轻重程度,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本文所述仅为学术交流,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师】。
第二篇示例:肠梗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肠腔内的内容物受阻导致消化道无法正常排空的状况。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类,机械性肠梗阻常见于肠道狭窄、肿瘤、粘连等病变,而功能性肠梗阻则主要由于肠道肌肉功能失调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
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堵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一)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由于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
这类疼痛可有以下特点:①波浪式的由轻而重,然后又减轻,经过一平静期而再次发作。
②腹痛发作时可感有气体下降,到某一部位时突然停止,此时腹痛最为剧烈,然后有暂时缓解。
③腹痛发作时可出现肠型或肠蠕动,病人自觉似有包块移动。
④腹痛时可听
到肠鸣音亢进,有时病人自己可以听到。
绞窄性肠梗阻由于有肠管缺血和肠系膜的嵌闭,腹痛往往为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性加重,疼痛也较剧烈。
有时肠系膜发生严重绞窄,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腹痛,除腹痛外其他体征
都不明显,可以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麻痹性肠梗阻腹痛往往不明显,阵发性绞痛尤为少见。
结肠梗阻除非有绞窄,腹痛不如
小肠梗阻时明显,一般为胀痛。
(二)呕吐: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在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食物或胃液。
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如为高位小肠梗阻,静止期短,呕吐较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如为低位小肠梗阻,静止期可维持1~2天始再呕吐,呕吐物为带臭味的粪样物。
如为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可呈棕褐色或血性。
结肠梗
阻时呕吐少见。
(三)腹胀: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时腹胀不明显,低位梗阻则表现为全腹膨胀,常伴有肠型。
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胀显著,但不伴有肠型。
闭袢型肠梗阻可以出现局部膨胀,叩诊鼓音。
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关闭可以显示腹部高度膨胀而且往往不对称。
(四)排便排气停止: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
在早期由于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下部位残留的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所以早期少量的排气排便不能排除肠梗阻的诊断。
在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
果酱样便。
(五)体征:早期单纯性肠梗阻病员,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因呕吐,水、电解质紊乱,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四肢发凉等中毒和
休克征象,尤其绞窄性肠梗阻更为严重。
腹部体征: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
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均匀;单纯性肠梗阻肠管膨胀,有轻度压痛。
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和肌紧张,少数病员可触及包块。
蛔虫性肠梗阻常在腹部中部触及条索状团块;当腹腔有渗液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绞痛发作时,肠鸣音亢进。
有气过水声、金属音。
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低位梗阻时直肠指检如触及肿块,可能为直肠肿瘤,极度发展的肠套叠的套头或肠腔外
的肿瘤。
(六)X线检查: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有帮助,摄片时最好取直立位,如体弱不能直立可取左侧卧位。
在梗阻发生4~6小时后即可出现变化,可见到有充气的小肠肠袢,而结肠内气体减少或消失。
空肠粘膜的环状皱壁在空肠充气时呈“鱼骨刺”样。
较晚期时小肠
肠袢内有多个液面出现,典型的呈阶梯状。
(七)化验检查:肠梗阻由于失水、血液浓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增高,尿比重也增多,晚期由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血pH值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严
重的呕吐出现低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