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问答题
生态学基础试题库
《生态学基础》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环境与生境;2、种群;3、互利共生;4、群落演替;5、城市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7、生物群落;8、生物量;9、食物链与食物网;10、生态位;11、温室效应;12、生物多样性;13、生物学放大作用;14、内禀增长率;15、生态危机;16、赤潮;17、水体富营养化;18、趋同适应;19、趋异适应;20、生活型;21、生态型;22、协同进化;23、优势种与建群种;24、生态金字塔;25、生态平衡;26、生产量;27、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8、反馈;29、生态对策;30、边缘效应;31、可持续发展;32、他感作用;33、生态因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1、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由德国博物学家首先提出的。
2、生态因子作用具有如下特征:;;;;。
3、种群的年龄锥体按形状可分为、和三种基本类型。
4、种群的“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是,其中________表示环境阻力。
5、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机制可分为和两大类。
6、动物种群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和等行为。
7、当k1/α>k2,k2/β>k1时,两个种的竞争结果是。
8、当k1/α>k2,k2/β<k1时,两个种的竞争结果是。
9、当k1/α<k2,k2/β>k1时,两个种的竞争结果是。
10、当k1/α<k2,k2/β<k1时,两个种的竞争结果是。
1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按其作用和取得营养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三大功能类群。
12、根据食性不同,食物链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13、营养级内的生态效率主要用、表示。
14、按循环所经历的路途不同来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有、和,磷的循环是属于循环。
15、生物多样性包括、和三方面。
1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和。
17、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18、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特征是、、、、。
19、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可分为三类,即、和。
生态学简答题
③空气呈现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动,进而影响植物营养状况;
④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适应变化。
8. 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与生物的关系。
答:大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关系到生物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不同植物利用二氧化碳的效率不同。氧气是动物生存的必需条件(厌氧动物除外),动物能量代谢要消耗氧。大气压氧分压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高海拔低氧是内温动物生存的限制因子,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表现在加大了呼吸深度,增加了肺泡气体弥散能力,增加了组织肌红蛋白数量,增加了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浓度,提高携氧能力。
4. 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
答: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其中有:
1)、生物的昼夜节律;
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 d、日中性植物
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①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经人为修复使其负反馈系统恢复正常,生态系统就能得到修复。②在生态系统的利用中,不能超过其生态阈值,否则负反馈作用下降,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③生物多样性愈高,结构愈复杂,负反馈功能就愈强,生态平衡就愈稳定。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很重要。
四、问答题(每题10分)
1. 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田间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采集数据时误差较大,而且野外条件下影响因子很多我们关注的未必就是关键性的因子,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
基础生态学问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其基本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如下方面:(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和影响。
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
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低温的形态适应: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
在生理方面,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温动物主要增加体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
生态学问答题(答案)整理
生态学四、问答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
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生态学问答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综合性:如动植物物候变化;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如雉类孵卵的温度控制;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
直接性和间接性;如光照、海拔;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如河蚌生长对钙或锶的需求。
因子作用的阶段性(限制性、限定性):如中华蟾蜍发育;耐受性定律的理论发展:每一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有差异;不同的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有差异;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下降。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休眠、内稳态、适应。
生物与环境的辨证关系: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光、温度、溶解氧、二氧化碳、pH值2、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作用的多方面性;生物的适应性。
3、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表现为改变生态因子的状况。
光质的影响和生物适应:A、影响:多方面 B、生物适应:(1)植物对光质的适应:生理上---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
形态上---高山植物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莲座状叶丛。
(2)动物对光质的适应: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多种生理作用。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1、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形态上:生理上--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有机质的浓度。
动物对低温的适应--保暖、抗冻。
形态上的适应体形增大(贝格曼规律);外露部分减小(阿伦规律)。
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形态上的适应--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降低体温。
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
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
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水的生物学意义: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外界环境;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生态学考试题
⽣态学考试题⽣物技术专业⽣态学题⽬第⼀章⼀、选择1、从具有⽣命活动的⼤分⼦到细胞,是⽣命进化中的关键⼀步,细胞⽣命⼀旦出现,就从化学进化过渡到(C)A物理进化B后化学进化C⽣物学进化D遗传进化2、许多全球性问题如⼈⼝问题,能源问题等是⽣态学发展哪个时期中的重要问题?(D) A萌芽时期B建⽴时期C巩固时期D现代⽣态学时期3.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级群落学说⽽著名,被称为动态学派的是哪个学派?(B)A北欧学派B英美学派C法瑞学派D苏联学派⼆、概念题1、⽣物圈:⽣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在地⾯以上达到⼤致23 km的⾼度,在地⾯以下延伸⾄12 km的深处,其中包括流层的下层、整个对流层以及沉积岩圈和⽔圈。
2、化学进化阶段:原始⽣命形态只能依靠分解复杂的化合物时所释放的能量来维持⽣存,⽽太阳的紫外辐射⼜把简单物质再次变为复杂化合物。
这种最初的⽣命靠化学反应得到发⽣和发展,称为化学发展阶段。
三、简答现代⽣物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答: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2)研究⼿段的更新3)研究范围的扩展第⼆章⼀、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物因⼦?(A)A.有机体 B.温度C.阳光 D.⼟壤2.下列哪个不是⽣态因⼦分布特征?(B)A.纬度地带性 B.⽔平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经度地带性3.湖南念同的野⾲是哪种矿物的指⽰⽣物?(A)A.⾦矿 B 铜矿C.锌矿 D.铁矿4.下列哪个不是⽔⽣植物的类型?(D)A.挺⽔植物 B.浮⽔植物C.沉⽔植物 D.潜⽔植物5.⽣存在⾼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和⽣存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较,其体型(C)A.⼀样⼤ B. 没有规律C.⼤D. ⼩6.利于植物⽣长的⼟壤中占据⼟壤容积最⼤的组分是(C)A.空⽓ B.⽔分C.矿物质 D.有机质⼆、概念题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某⼀特定⽣物体或⽣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物体或⽣物群体⽣存的⼀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学问答浓缩
3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答: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过程)。
即公元十六世纪前为生态学萌发时期;公元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末为生态学的建立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为现代生态学时期。
在生态学的巩固时期,以地区性特点为背景,分化为三个不同的学派,主要是欧洲学派、俄国学派和英美学派。
5 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答: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生态学研究的尺度,尺度是某一现象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所发生的频率。
生态学承认的尺度有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6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答:生态学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划分,可划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岛屿生态学四个分支学科。
生态学根据研究性质可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两类。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
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8 从负反馈调节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答: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他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10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基本功能答: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的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大部分构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三大功能类。
无机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与非生物的有机物质及其它物理条件。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12 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系统特征答: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学简答与论述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2、生物圈:3、尺度:五、简要回答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六、论述题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2、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1-3部分一、名词解释1.环境:2.生态因子:3.生境: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5.限制因子:6.耐受性定律:7.生态幅:8.光周期现象:9.冷害:10.冻害:11.贝格曼规律:12.阿伦规律:13.生物学零度:14.有效积温:15.土壤质地:16.土壤结构:五、问答题1、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2、环境的类型都有哪些?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六、论述题6、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7、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8、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9、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及对植物或动物对高温的适应。
10、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1、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2、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13、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4. 植物如何从生理上和形态上适应干旱条件。
15. 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16、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17、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有哪些?4-7部分一、名词解释1、种群2、生态位3、生命表4、种群分布格局5、异株克生现象6、种群密度7、存活曲线8、出生率9、种群年龄结构10、互利共生11、性比12、生态对策五、简答题1、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3、种群个体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类型?4、逻辑斯蒂克方程中修正项1-N/K 的生物学含义是什么?5、一般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6、何谓竞争排斥原理?六、论述题1、试述种群逻辑斯蒂克增长方程的适用条件与局限性。
生态学习题(1)
⽣态学习题(1)⽣态学习题0 绪论⼀、填空题1. ⽣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种群是栖息在⼀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
3. ⽣物群落是栖息在同⼀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物)的复合体。
4. ⽣态系统是在同⼀地域中的(⽣物群落)和(⾮⽣物环境)的复合体。
5. ⽣物圈包括(岩⽯圈)的上层、(⽔圈)、(⼤⽓圈)的下层。
6. ⽣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态系统)为中⼼的宏观⽣物学。
7. ⽣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态系统)和(⽣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物与环境)、(⽣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
8. ⽣态学按照研究的⽣物组织⽔平分为(个体)⽣态学、(种群)⽣态学、(群落)⽣态学、(⽣态系统)⽣态学。
9. ⽣态学按照⽣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动物)⽣态学、(植物)⽣态学、(微⽣物)⽣态学、⼈类⽣态学等。
第⼀部分有机体与环境⼀、填空题1、⽣态学中的环境⼀般以(⽣物) 为主体,⽽环境科学中的环境⼀般以(⼈类) 为主体。
2、根据⽣态因⼦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候因⼦) 、(⼟壤因⼦) 、(地形因⼦) 、(⽣物因⼦) 和(⼈为因⼦) 。
3、根据⽣物因⼦作⽤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和(⾮密度制约因⼦)。
4、⽣态因⼦作⽤作⽤特征包括(综合作⽤)、(主导因⼦作⽤)、(阶段性作⽤)、(直接和间接作⽤)、(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
5、⽣物的⼤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6、休眠是⽣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种有效⽣理适应机制。
7、休眠是⽣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种有效⽣理适应机制。
8、根据⽣物对⾮⽣物因⼦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物体内状态的影响,可把⽣物区分为(内稳态⽣物)和(⾮内稳态⽣物)。
9、⽣物的⼤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10、⽣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整套适应性特征称为(适应组合)。
11、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 nm)。
生态学概论习题集
《生态学概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2、可持续发展二、问答题1、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2、论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填空题1、当前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研究及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组成、属性、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及调控。
2、在全球变化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及等生态问题。
3、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的状态。
第二章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2、生态系统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论述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生态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填空题1、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既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2、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3、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生物组分包括、、三大功能类群生物。
4、按照人类干扰的方式和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和。
5、生态系统健康不仅是指的健康,而且还包括的健康和健康。
6、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2、生态作用3、生态适应4、生态幅5、胁迫6、生态位7、阳性植物8、阴性植物9、耐阴植物10、生活型11、生态型12、光周期二、问答题1、主要生态因子、限制因子、最小因子的区别?2、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3、三基点温度与积温的生态学意义?4、森林的主要生态作用?5、以沙漠植物为例,论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三、填空题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将生态因子分为、、、及5类。
2、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环境因子对生物的、生物对环境的和生物对环境的三种形式。
3、生物所在环境中的某种生态因子或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生态学基础试题
生态学基础试题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包括了对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2. 解释以下生态学概念:a)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包括物种的遗传差异、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高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
b) 共生共生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能够从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无害的共生或者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有害但另一个物种却受益的共生。
c) 氮循环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氮的转化过程。
它涉及氮固定、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生物和化学过程。
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重要元素,氮循环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氮平衡至关重要。
d)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职位或角色。
它包括了物种在资源利用、生境选择和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同,通过彼此的生态位差异,物种可以避免直接竞争,实现共存。
3. 解释以下生态学研究方法:a) 普查调查普查调查是一种通过野外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法来了解特定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分布和数量的技术。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采样网或陷阱、观察和记录生物体的行为等方式收集数据。
普查调查可以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和物种群体变化的重要信息。
b) 功能实验功能实验是一种通过调整特定环境因素并测量结果来模拟和研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功能反应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或光照条件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
功能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c)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使用卫星或飞机等远程传感器来收集地球表面特征和数据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中可以使用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监测地表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水体等因素的变化。
遥感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在大范围和长时间尺度上提供数据。
初中生物生态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生态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消费者?A. 草食动物B. 食肉动物C. 植物D. 年龄动物答案:C. 植物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一般是从下至上的方向,称为什么?A. 自养作用B. 营养链C. 食物网D. 群落答案:B. 营养链3.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空气污染答案:D. 空气污染4. 以下哪个物质不属于生态环境的存在形式?A. 有机物B. 无机盐C. 气体D. 光线答案:D. 光线5. 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生物种类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稳定C. 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存在D. 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稳定答案:B.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稳定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具体物种在某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角色、职责2. 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命的______。
答案:所有地方3. 食物链中的第一环节通常是______。
答案:植物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______。
答案:生态网络5.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循环通过______的作用进行。
答案:分解者三、简答题1. 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以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答: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角色和职责。
不同生物种类通过其所具备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完成着特定的生态功能。
例如,老虎和狮子都属于食肉动物,它们的生态位是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它们通过捕食其他动物,控制了食物链中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非生物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2)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网络;3)生物种群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维持着生态平衡;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真题分类--纯题目版841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Biological)二.成对名词辨析三.问答题1. 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2. 论述Tansley ,Haeckel,,Odum ,马世骏Clements Elton (还有几个人想不起来了)的主要贡献,并据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趋势3. 列举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5.如何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即研究中应该注重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采用什么研究技术?),研究斑尾榛鸡集合种群的生存状况,进而为斑尾榛鸡的保护提出对策四.论述题2.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 名词解释1.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2.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3.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4.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4.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或者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5.光周期现象6.光饱和点7.有效积温法则(Law of sum of effective temperature)8.温周期现象动物生理生态学:1..适应2. 表型适应3.自然选择4.权衡5.适合度6.驯化7.权衡二. 成对名词辨析1.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与限制因子定律2.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3. 表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与进化适应(Evolution adaptation)4. 适应性趋同(Adaptive Convergence)和适应性趋异(Adaptive Divergence)5. 繁殖成本与繁殖代价三. 问答题1.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2. 何谓耐受性定律?何谓生态幅?以下两幅图中的上图为某地点的生态气候图,下图为两种植物在水分供应充足时的生长量对气温的反应曲线,分析这两种植物能否稳定分布于该地点?3. 简述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型4. 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5. 光的生态作用及动植物对光的适应。
生态学试题附答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l 参考答案: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l 参考答案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2、层片与层次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着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l 参考答案: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AC ..A 体型小B 体型大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2、在诸生态因子中 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B ..A 土壤中食物多B 环境条件较稳定C环境条件最好 D 无天敌4、下列术语中 BCE 是植物划分生长型的术语..A 高位芽植物B 乔木C 灌木D 地面芽植物E 草本植物5、植物在新地点上能 CD 是植物定居成功的标志..A植株生长 B 植株开花 C 开花结子 D 繁殖6、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D ..A 2个种死亡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 C ..A 种群B 群落C 群丛D 群系8、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9、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CD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B 生物量高C 结构稳定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10、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C ..A.大气层 B海洋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四、问答题本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l 参考答案: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①第一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积累少量有机物质2分;②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的生活;形成的少量土壤;苔藓植物定居;苔藓植物的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的形成过程2分;③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后;耐旱的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群落环境逐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分;④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的群落2分;⑤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的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最终形成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 2分..3、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l 参考答案:空间异质性包括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表现;分别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群落结构更加复杂..5分空间异质性包括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两种空间异质性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如;在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生物多样性越高..在群落中植物层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枝叶则取食高度多样性高..5分l 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4、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各有何特点;各循环类型的代表物质有哪些10分l 参考答案:气体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大气和海洋1分;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2分;速度较快1分;如氧、二氧化碳、氮等的循环1分;沉积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岩石1分;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主要通过岩石分化和沉积物分解为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营养物质2分;故速度极慢1分;如磷、钙、钠、镁等的循环1分..五、简述题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 "三向地带性"l 参考答案:"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2分..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2分..地球表面的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2分..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变;在经向上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2分..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2分..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2分..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2分..2、一个物种;它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的l 参考答案:物种的存在单位为种群;在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利用一定的资源..物种在环境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物种对占有生态位的宽度不同也就决定其在群落中的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也就不同..3分物种占据一定的生境;排挤有相似生境要求的其它物种;与此同时由于它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又为另一些生物创造的生境;形成一定的共生集群或群落..3分不同生物在生物群落中以关键种、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稀有种而体现其的作用和大小..其中;群落中的关键种在维护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2分群落中的物种在位于食物链的某一环节;生物通过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形成营养链锁结构..物种通过上行控制效应和下行控制效应相结合来控制着群落的结构..物种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多少;决定了为高营养级物种提供资源的多少..总之;物种通过资源的限制决定高营养级的种群结构..物种又可通过捕食者控制影响并控制低营养阶层的群落结构多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4分有些生物还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其它生物;或排斥或吸引其它生物..2分总而言之;一个物种是通过对生态位的占有宽度作为食物链的一定环节;影响环境或作为其它物种的生境;与其它生物交换讯息影响其它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讯息传递基本功能的进行..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 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2. Ecosystem: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藉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3. Short Day Plant: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4. Species Frequency: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5. Ecotone: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故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故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二、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 着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A. OdumB. HaeckelC. ClementsD. Tansley2. 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B解释..A. 贝格曼规律B. 阿仑规律C. 谢尔福德规律D. 高斯假说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A. 气候顶级B. 偏途顶级C. 土壤顶级D. 地形顶级4. 当环境中的资源B时;植物会投资较多的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的构造上..A. 丰富B. 缺乏C. 变化大D. 稳定5. 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A.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B.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D.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A. 趋同适应B. 竞争C. 互利共生D. 趋异适应7.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D..A. 物种数量B. 物种生物量C. 物种的体积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8.在我国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主要以下列哪种生活型的植物为主 DA. 地面芽植物B. 地上芽植物C. 地下芽植物D. 高位芽植物9. 林德曼效率描述的是两个营养级间的A..A. 能量关系B. 信息传递C. 物质循环D. 营养关系10. 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CA. CO2浓度升高B. 水体温度变化C. 水体富营养化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11.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原因是A..A. 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B. 能量是守恒的C. 消费者数量不足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2. 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AA. 适应逆境B.提高生产力C.促进代谢D. 推迟生育13. 下列哪项内容和物种形成无关DA. 出现地理障碍B. 出现生殖隔离C. 生态位分化D. 近亲繁殖14. 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C..A. 苔原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叶林三、问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从形态特征、生理和生化特征及行为特征3个方面讲清动物节水、防热的特征..如形态:骆驼毛皮隔热;如生理:尿血浓度比高;如行为;选择适宜活动时间减少水消耗..评分标准:形态特征、生理和生化特征及行为特征每个方面3分;三个方面都涉及可得满分..2、试说明什么是最大可持续产量以种群增长模型2份为基础;配合文字解释配合图解或数学推导3分;解释在维持种群数量为1/2K的水平上;单位时间可获取的量rK/4就是最大可持产量3分..在此情况下;种群可持续利用;又可获取最大收益;称为最大可继续产量2分..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叙述和解释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3、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植物的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有2个法则;其一是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即在密度变化的一定区间内;最终产量是恒定的而与播种的密度无关;可由公式表述:c=w·d; c: 总产量;w:平均株重;d:密度..原因是种内竞争激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密度升高;则植株变小;构件减少..5分另一个是-3/2自疏法则;即:播种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密度;则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影响到种群的存活率;种群表现为密度越高;密度制约性死亡发生越早;且死亡率越高..自疏表现早晚在密度与平均株重的坐标图中表现出-3/2斜率的自疏线..5分评分分标准:每个法则5分;叙述应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4、影响初级净生产力的因素有那些内因表现在植物个体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如C3、C4植物的光合能力的差异;植物自身的呼吸消耗的差异2分..群体特征;如叶面积指数等2分..外因应包括光照条件如光强度和照射时间与纬度和高度相关2分;温度环境差异;包括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2分;物质条件包括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条件2分;动物的取食程度的两方面的影响2分..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3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3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2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2.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谈谈你对其濒危原因的认识;并提出拯救该物种的建议..濒危原因:1人类捕杀22栖息环境破坏23K-对策不易增加种群数量24寡食性25生殖进化的缺陷2拯救建议:1保护其生存环境保护区面积尽可能大2提高其繁殖率和后代的成活率3采取增加遗传多样性的措施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Species Abundance: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2、Evolution: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3、Territory: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4、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5、Community Ordination: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1、演替系列和顶极群落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一个自然演替的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是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2、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BD ..A 体型小B 体型大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2、在诸生态因子中 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B ..A 土壤中食物多B 环境条件较稳定C环境条件最好 D 天无敌4、下列术语中 AD 是表示植物生活型的术语..A 高位芽植物B 乔木C 灌木D 一年生植物5、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B ..A 个体B 种群C 种D 基因库6、以独立生活时相比;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D ..A 2个种死亡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 C ..A 种群 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8、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9、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 AB ..A 植物B 分解者C 食草动物 D食肉动物10、地球上碳的最大储存库是 C ..A.大气层 B海洋 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北方植物常形成与北方的温度和日照条件相适应的生态型2分..因此;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的高温2分、低温2分和积温2分及日照长度2分;使其不能生长或完成发育..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每要点应包括生态因子的状态;对植物生长或发育的主要影响和危害..至提到3个生态因子;每个因子叙述完整;思路清晰可得满分..2、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或作用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影响或作用..负面的影响或作用主要是①会使被捕食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2分②过渡的捕食还会影响同样以被捕食者为食的其他生物的食源;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正面的影响或作用主要2分③是捕食可淘汰被捕食种群中老、弱、病、残的个体;提高种群个体的质量;提高种群的适合度和竞争能力..2分④抑制被捕食种群;防止种群过于扩大;对环境造成破坏;2分⑤给其他物种留下一些资源;使系统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2分评分标准:按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涉及正负两个方面影响的4个要点;各要点有适当展开叙述的可得满分..3、海洋鱼类水分平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解决的海水相对海洋鱼类是高渗环境;水分会从鱼类身体内不停地自然渗透流向体外;即不停地失水2分..海洋鱼类必须不停地通过饮水补充水分2分..但饮水同时又会将大量溶质吸入地内;使体内面临渗透压增高的危险2分..排尿可排出一些溶质;如果大量排尿可避免出现高渗透压;又会引起失水2分..海洋鱼类通过鳃上的特殊结构离子泵2分;将大量的离子排出体外;不仅保持体内的渗透压;有维持水分平衡..五、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以适当的例子说明生态因子作用有5个特点..①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3分②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因子是起主导作用的..3分③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替代..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由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3分④限定性阶段性:生态因子对同一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不同..也就是说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3分⑤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对生物;或通过影响其它生态因子间接作用影响生物..3分评分标准:按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应有适当展开叙述或解释的才得满分..2、举例说明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举发育成熟的生物群落例说明群落具有7个方面的特征..①一是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一个群落中种类组成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其他种类并不能随意进入群落..2分②二是群落的组成种类间具有一定的种间关系..群落不是由任意种类组合而成的;种类之间具有一些相互制约;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的关系..当一种生物受到影响数量变动后;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出现变动..2分③三是形成特有的群落内部环境..群落对环境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群落内部的物理环境因子在质和量及变化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群落外..2分④四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表现..各类群落具有其特有的群落外貌、垂直和水平结构表现..2分⑤五是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有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发育和演替等动态变化..群落的稳定是相对的..2分⑥六是各种群落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一种群落只分布在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2分⑦七是群落具有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不具明显的边界;相邻的群落间是连续变化的..2分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Siccocolous: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能耐受较长时间干旱而仍能维持水份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类植物..2、Population Size:种群大小;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3、Co-evolution: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4、Climatic Climax:气候顶极群落;一个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最后阶段形成的和当地气候调节协调平衡的群落..5、Biogeochemical cycl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物质经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环境的过程;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1、生态型与生活性。
大学普通生态学问答题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简述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环境会产生哪些适应?答: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在低温的形态适应方面,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状;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1分)。
在生理方面,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防冻能力;小型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通常是靠增加非颤抖性产热和基础代谢产热,前者作用更为重要。
内温动物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1分)。
行为上的适应主要表现在迁徙和集群方面(1分)。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在形态上,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叶片垂直排列或折叠,树干和根茎生有木栓层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动物皮毛隔热,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1分)。
在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以及增强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贮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0.5分)。
在行为上,小内温动物常采用“夜出加穴居式的适应方式”,避开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
夏眠或夏季滞育、迁移,也是动物渡过干热季节的一种适应(0.5分)。
2.何谓生态过渡带(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生态过渡带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1.5分)。
生态过渡带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随着对生态过渡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对生态过渡带已有一个大致统一的认识,即生态过渡带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1.5分)。
生态学真题
生态学——1996一.名词解释生态价:生活型谱:重要值:种群适应对策:极端排序法:生态位宽度:群落系数:生态效率:遗传生态分化:次级生产: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是指()()()2.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3.种群空间动态包括()()()4.生态系统功能为()()()5.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一般有()()()三.是非题1.每个世代的实际增长率,即为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
2.群落的净生产力等于总初级生产力减去自养呼吸。
3.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属于沉积型循环。
4.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5.群落的优势度是以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重量计算的。
四.问答题1.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2.试述营养物质再循环的途径。
五.计算题用Simpson指数计算A,B两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说明其差异的原因。
资料如下:A群落中的四个物种的个体数均为25B群落中的四个物种数分别为1,9,20,70。
生态寿命:生态位:适应: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食物链:指数增长:共生:系统生态:r-&k-理论:二.问答题(5选4)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哪三中类型?请举例说明。
2.概说近代生态学流行的种群调节理论。
3.试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测定方法及原理。
4.生态位相同的两物种竞争,会产生哪几种可能的结果?请用数学模式或图形加以说明。
5.从能流特点,试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区别。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生活型谱:构件生物:原生演替:林德曼效率:生态位:群落排序:生态对策:种间关联二.填充题1.生物多样性有3个水平:()()()。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三.问答题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合的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克/每平方米*天)的效率。
生态学-第4版1398003100
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二、问答题1.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
答:生态学基本原理包括:○1系统性原理: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都是生命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2稳定性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每一个层次的生命系统都是稳定的,可以用相关指标衡量其稳定性;○3多样性原理: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是丰富多彩参差不齐的,意味着多样性;○4耐受性原理:个体以至地球都有其耐受性,在耐受范围内有最适点、较适范围,超过其耐受范围,系统都将崩溃;○5动态性原理:任何生命系统都有从开始到顶峰到消亡的一个过程,在个体表现为生老病死,在种群表现为不同的增长、波动与崩溃过程,群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永恒的;○6反馈原理:各级生命系统与其周边的生命系统或环境系统是密切相关、协同变化的,都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并引起自身的加速或相反的变化;○7弹性原理:表示外界中度的干扰,可以刺激生态系统的应急机制;○8滞后性原理:生态学中的许多变化过程不一定会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一段时间的“时滞”之后才表现出来;○9转换性原理:一些生态学的对象看似消失,但却进行了转换;○10尺度原理:同一类的生态系统可能有悬殊的大小差别,应该用尺度原理去观察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生物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变异现象;分析生物种内、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条件反应的行为机制;研究生物种群在不同地域、环境和时间、空间内的数量动态规律;生物在所处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改变自然环境后生物生存和数量变动状况等;为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动植物区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预测预报等提供理论依据;现代生态学更涉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全球变化与适应、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问答题
1、生态系统流动的两个特点及意义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3、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4、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5、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1、生态系统流动的两个特点及意义
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答:(1)稳定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
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
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
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4、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中。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
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
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的个数一般不超过4~5级。
、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5答:(1)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
(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
(3)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
(4)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
(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
(6)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