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之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案一、氨一、教材分析《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随着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通过实验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组成、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掌握铵盐的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
(2) 通过化学实验过程,培养实思维能力,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的发明对人类粮食的贡献,体会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推动作用(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优良品质,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氨水的成分及其碱性四、学情分析学生基础中等,但对化学的术语的概括不够准确,需要老师来引导,规范化学术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有所欠缺,有待加强。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 2.讨论法 3.归纳总结法六、教学过程【引入】某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某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寒气逼人,呼吸困难。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教师引导】氨还有哪些性质?工业上如何制取?【氨气的喷泉实验】【现象】红色溶液【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展示氨气瓶】【教师板书】一、氨(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易液化;③极易溶解【思考】(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a.烧瓶干燥;b.装置的气密性好;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教师引导】水是中性的,氨气分子中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显碱性?【教师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NH3+H2O = NH3·H2ONH3·H2O = NH4 ++OH-一水合氨不稳定NH3·H2O =NH3↑+H2O【教师引导】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氨水中有什么微粒?【学生】有氨气分子存在。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学案
高一化学(上)学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氨【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化学性质2、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自学引导】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N 2)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工业上用H 2和N 2直接合成NH 3 :【学习过程】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故,整个厂区是白茫茫一片,寒气逼人,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思考】①从本则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物理性质?②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实验4-8】喷泉实验 (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书P 97)【思考】下列气体和溶液组合能进行喷泉实验吗气体:HCl CO 2 CO 2 NO 2 Cl 2 NH 3液体:H 2O H 2O KOH KOH NaOH HCl一、 NH 3的物理性质小结NH 3是一种 、有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可以 大量热量。
二、 NH 3的化学性质1、 NH 3和H 2O 的反应NH 3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NH 3大部分与水化合: ; NH 3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是因为NH 3·H 2O 发生电离: , 故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故常温下浓氨水也易挥发出NH 3。
NH 3是中学阶段唯一的碱性气体,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因此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NH 3和检验NH 3的集满。
2、NH3和酸的反应【图4-28】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
【结论】NH3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如:氨气与硫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亚硫酸:3、NH3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见《优化学案P82》】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
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三、主要实验器材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药品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溶液,铜丝,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图片引入】观看硝酸泄露的新闻图片。
【问题探究】硝酸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运用浓硝酸的容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学生观看,初步认识硝酸的特殊性。
为学习硝酸的性质做铺垫,给学生具体的形象记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硝酸的性质。
【板书】第四节硝酸【定向自学】阅读教材【展示交流】简述硝酸的主要用途。
认识学习硝酸性质的意义。
【板书】一、硝酸的性质(一)硝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请用自己实验桌上的药品(一瓶浓硝酸、一瓶水)和仪器(烧杯、玻璃棒)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交流】每两人一组观色态、闻气味、掂轻重(同水比);打开盖观察酸雾;将浓硝酸与水混合放热。
由一个学生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评价能力。
【展示】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样【展示交流】分析,讨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导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通性;2、使学生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3、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能力。
2、复习酸的通性,过渡到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并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浓硫酸的特性,体会事物规律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学习酸的用途,认识化学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中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温故知新】酸的通性,主要体现在:(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遇无色酚酞色。
(2)与金属反应:Zn + H2SO4 = 。
(3)与碱性氧化物反:Fe2O3 + H2SO4== 。
(4)与碱反应:NaOH + H2SO4 === 。
(5)与盐反应:BaCl2+ H2SO4=== 。
【自主梳理】浓硫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①纯浓硫酸是一种色体,②沸点,挥发,③密度比水,溶于水,并大量的热。
【自我检测】如何稀释浓硫酸呢?理由?二、浓硫酸的特殊性质1、吸水性吸水性:指浓硫酸直接与结合,吸收现成的已经存在的水。
常用做。
【小组讨论】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哪些气体不能干燥等碱性气体和等还原性气体。
【自我检测】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储存:2、脱水性脱水性:指浓硫酸将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1(即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变化,同时也生成黑色的________.这种变化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黑面包实验):现象:蔗糖变,体积,变成疏松多孔海绵状的,放出的气体。
根据反应现象推测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产物是。
【合作与探究】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提问】铜和稀硫酸反应吗?铜能和浓硫酸反应吗?①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铜片品红溶液反应完成,冷却后,将试管中液体倒入盛水的大试管中,溶液呈色化学方程式:(双线桥标电子转移的情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案
课题: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问题引课]:学生思考回答课本P84的【思考与交流1、2、3】。
(1)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和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强酸……(2)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
(3)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或硝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激趣]: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中经常做干燥剂)。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并投影下列思考题:(1)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2气流。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讨论释疑]: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为什么与Cu反应的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
指出:浓硫酸、浓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气生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生钝化。
指出:浓硫酸不仅能够氧化大多数金属,还能够氧化非金属:如C 、S、P等。
C+2H2SO4(浓)≜CO2↑+2SO2↑+2H2O补充例题: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可发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硫酸)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四节硫酸硝酸氨第二课时硫酸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1、认识硫酸、硝酸、氨等三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并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及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3、本节内容性质与用途紧密联系,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本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1、硫酸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
《思考与交流》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稀硫酸的酸的通性和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2、针对浓硫酸强氧化性这一教学难点,以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硫酸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硫酸的用途,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设计思路: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实验探讨浓硫酸性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反思、改进、提高,创造性改进实验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指导发现、实验研究的教学模式。
以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为突破口,创设情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通过层层设疑、质疑、析疑,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组织学生开展发现性学习活动。
3、组织课堂师生互动,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做到教书育人。
学会善用资源,善用智慧。
4、在教学中采用“复习----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创新----运用”的教学流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三、教案教学过程对比实验]用稀硫酸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吗?[引导分析]装置的优点:可抽动的铜丝可使反应随控随停,节约原料。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4章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硫酸
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四节硫酸硝酸氨第二课时硫酸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1、认识硫酸、硝酸、氨等三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并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及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3、本节内容性质与用途紧密联系,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本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1、硫酸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
《思考与交流》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稀硫酸的酸的通性和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2、针对浓硫酸强氧化性这一教学难点,以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硫酸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硫酸的用途,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设计思路: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实验探讨浓硫酸性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反思、改进、提高,创造性改进实验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指导发现、实验研究的教学模式。
以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为突破口,创设情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通过层层设疑、质疑、析疑,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组织学生开展发现性学习活动。
3、组织课堂师生互动,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做到教书育人。
学会善用资源,善用智慧。
4、在教学中采用“复习----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创新----运用”的教学流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人教版 高一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导学案(有答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2、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及演绎推理的能力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加深对氧化还原的理解【课前温故】1、写出工业上由N2为起始原料制取HNO3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写出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习探究】【过渡】我们知道,在化学性质上,稀硫酸具有强酸性而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那么硝酸是否也如此呢?浓、稀硝酸的性质有何差别?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内容。
一、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浓硝酸,然后打开瓶盖,观察现象,总结其物理性质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扇闻一下气体,可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
【小结】纯HNO3是无色、易挥发(说明:低沸点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跟H2O以任意比互溶,密度比水大。
【练习】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B、把硝酸银放在棕色试剂瓶中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二)化学性质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写出硝酸电离的方程式:。
【思考】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2、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4HNO34NO2↑+O2↑+2H2O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所以我们看到久置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故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低温保存。
【演示实验】将浓硝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这说明浓硝酸不仅具有性,还有。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教案
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硝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硝酸跟硫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过程:Ⅰ、课前检测1.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分别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化学方程式Ⅱ、课堂新授【导课】硝酸具有酸的五点通性,那么实验室制氢气为什么不用硝酸呢?【过渡】硝酸具有酸的五点通性外,在化学性质上,硝酸与浓硫酸一样有其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所以不能制氢气。
【自主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请阅读教材P102)⒈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⒉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练习】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思考交流】为什么常温下可以用铝制、铁制的容器储存浓硝酸、浓硫酸?(请阅读教材P102)【归纳】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氧化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H2。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一般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稀硝酸产生一氧化氮。
b.常温下,浓硝酸可使Fe、Al钝化。
c.浓硝酸与金属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自主学习】是否能用硝酸溶解金箔?分析王水的组成。
(王字三横一数,和王水的组成类比记忆)。
Ⅲ、课堂检测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S↓+2NO2↑十2H2OB.CuO+2HNO3Cu(NO3)2十H2OC.4HNO34NO2↑十O2↑十2H2OD.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3.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4.下列关于硝酸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C.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D.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而浓硝酸与Cu反应只生成NO2,稀硝酸得电子更多,故稀硝酸氧化性大于浓硝酸Ⅳ、教后反思。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导学案)
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二课时)氨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导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NH3和铵盐的性质2、掌握NH3的实验室制法3、通过NH3的实验室制法初步掌握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应用。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重点和难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1节知识链节: 氨气的性质和铵盐的性质助学案: 完成氨气的性质和铵盐的性质的复习回顾一、氨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没性质(1)能与水反应:(2)能与酸反应:(3)能与O2反应二、铵盐的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1)(2)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探究案:自主合作探究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1)试剂:选择依据:(2)化学方程式:选择依据:2、装置(3)发生装置:选择依据:(4)收集装置:选择依据:(5)装置图或器材:选择依据:棉花的作用(拓展)(6)干燥剂及干燥装置:选择依据:(7)尾气处理装置及注意事项:四、其他制法:1、2、检测案:1、(综合应用)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制取氨气。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 ______。
A.氨气难溶于水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A.闻到有氨气逸出B.棉花被气体冲出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硝酸4-4
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第4课时)【教学目标】:1、硝酸的性质【教学过程】:阅读课本P102页【回顾复习】1.H2SO4物理性质:纯H2SO4是一种色、粘稠、状的液体,挥发,溶于水,以任意比与互溶。
浓H2SO4溶于水时放出,硫酸溶液的密度随H2SO4质量分数的增大而。
2.浓H2SO4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用离子程式表示)【探索新知】硝酸的性质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为色、易、有气味的体,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能以任意比溶于,98%以上的浓HNO3在空气中产生“发烟”现象,叫“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可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稀HNO3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2)不稳定性:HNO3在见或条件下会分解,硝酸越越容易分解。
反应方程式为:。
所以,HNO3应盛放在试剂瓶中;浓硝酸呈黄色是由于的缘故。
(3)强氧化性:HNO3分子中,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所以,浓、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产物可能是:、、、、等。
①与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Cu+HNO3(浓)=Cu+HNO3(稀)=。
【思考与交流】铜可与浓、稀HNO3反应,哪铁能否与浓、稀HNO3反应?反应条件是什么?产物又是什么?产物与浓、稀HNO3的用量是否有关?结论:a.在反应中硝酸表现了性和性;b.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稀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c.常温时可使活泼金属Fe、Al,而加热时可。
而与铁反应时铁被氧化的产物还与铁的用量有关,过量时铁被氧化成,少量时铁被氧化成。
d.不论是浓HNO3还是稀HNO3,与活泼金属还是不活泼金属都不放出。
②HNO3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如S、C、P等)反应,非金属单质被氧化,HNO3本身被还原,反应时,反应物或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所得到的产物(填同或不同)。
(4)王水:浓和浓的混合物(体积比为),它的氧化能力更强,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Pt、Au等溶解。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氨》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Ⅰ)第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NH3是氮族元素重要的化合物,是化学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把《硫和氮的氧化物》和《硫酸硝酸》联系起来,把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构成完整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具有承上启下、补充完善、体系构建的作用。
2.学情分析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新奇现象喜欢探究,用实验手段,采用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②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和催化氧化)。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通过氨的用途分析,使学生认识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②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哈伯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难点及教学策略1.重难点分析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新课标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考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氨的化学性质”。
体现在“与水反应、与酸反应、催化氧化”三方面。
氨水的成份分析及性质表现应属于学生现阶段较不易接受的知识。
前期氯水的学习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
2.教学策略本节课本节以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实验教学为核心,设置学生探究活动两个,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 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二、预习内容(一)思考与交流:1、硫酸、硝酸、盐酸的组成特点?酸的分类:2、酸的通性有哪些?3、实验室制H2用什么酸?为什么?(二)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FeFe2O3Fe(OH)3BaCl2课内探究学案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
【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2、浓硫酸的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①_____②_____③____。
蔗糖变黑的本质:【思考】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怎么办?【比较】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探讨 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分步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若想同时证明SO2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
(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3)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铝表面钝化:钝化原因分析:浓硝酸(或浓硫酸)将铁、铝表面。
钝化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能尽可能多地写出不同价态的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式吗?三、氨1、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 氨
教学目标: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
重点: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难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探索新知】
1. 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氮的固定:
(1) 是氮最丰富的来源。
将 态的氮转化为 态的氮的过程叫做氮的固
定。
(2)人工固氮:工业上用 和 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 。
(3)自然固氮:例如雷电的作用,N 2
NO
NO 2 HNO 3
M(NO3)x
(4)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一.氨的物理性质: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注意】1、喷泉实验能否成功,三个关键因素: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烧瓶必须干燥③
氨气必须充满2、产生喷泉实验的物理原理: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当烧瓶内压强明显小于外界压强时就会产生喷泉实验。
【小结】
氨的物理性质:氨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极易且溶解速度,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
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常温下加压至700kPa~800kPa,氨气就液化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所以液氨常作制冷剂。
二.氨的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
反应:。
生成的NH 3·H2O(弱电解质)有一小部分电离(约1%):NH3·H2O NH4++OH-所以氨水有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坚定氨气。
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 NH 3·H2O NH4++OH-※,受热就会分解为氨和水:。
氨水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温度越高越容易挥发。
所以氨水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
【思考】氨水的成分:。
实验步骤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和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
实验现象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
实验结论中挥发出来的与中挥发出来的化合生成小颗粒。
反应方程式:。
应用:。
【注意】1、还能跟硫酸、硝酸、醋酸、碳酸等多种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2、在该实验中,只有浓盐酸、浓硝酸等挥发性的酸遇氨气才会产生白烟。
3、【思考】能不能用浓硫酸作氨气的干燥剂?。
3.氨气的还原性:与O2、Cl2、CuO 的反应
①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②氨气与氯气的反应:NH3+Cl2-—;
③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NH3+CuO 。
【思考与交流】在工业上,通过下列一系列转化可以制硝酸。
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以及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O2O2H2O
N2 NH3 NO NO2HNO3
①②③④
反应方程式氮元素发生的反应①②
③④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和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
例如:。
(2)收集:用向 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 3尽量纯净)。
(3)验满:将湿润的
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 色,说明NH 3
已收集满。
(4)干燥:将氨气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 的混合物)的干燥管(或U 形
管)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不能用浓硫酸、 等酸性干燥剂,也不能用无水 干燥氨气。
(5)环保措施:在集气试管口放一小团用 或 浸湿的棉花。
四、氨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 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 、铵盐 和纯碱 的原料,液氨常用作 剂。
五、铵盐的性质:
1.铵盐均易溶于水: 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 、 、 等都是铵盐。
铵盐都 溶于水。
2.铵盐的不稳定性:
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
NH 4HCO 3 ; NH 4Cl :
3.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例如:NH 4NO 3+NaOH △
取少量的铵盐(固体或溶液),与强碱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 色
试纸变 色,证明原固体或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