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十二册 练习 4 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夹竹桃不是名 贵的花,也不是最 美丽的花,但是对 我说来,它却是最 值得留恋最值得回 忆的花。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 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 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 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无不日迎不风吐 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 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无不不奉陪。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 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 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 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 时候,每日都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 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 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 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 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 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 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 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 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 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 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每次都奉陪。
春天 花团锦簇
夏天
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秋天
这一点韧 性,同院子里 的那些花比起 来,不是显得 非常可贵吗?
这一点韧 性,和院子里 的那些花比起 来,显得非常 可贵。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
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 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 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 想。
夹竹桃不是名 贵的花,也不是最美 丽的花,但是对我说 来,它却是想,我爱 上了夹竹桃。
作业
1、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2、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4.比例尺的知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二、整理与反思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吗?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图略)标出点D(6,1)、E(10,1)、F(9,4)、G(7,4),并顺次连接D、E、F、G、D。
围成的是什么图形?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6.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用数对的方法标出所在的列和行,还可以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怎样表示?7.教师投影一幅野生动物园的示意图,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十二》苏教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十二》苏教版 (2)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且能够比较大小;•能够利用知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使用进位和借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和借位的应用。
3. 教学内容(详细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并询问他们数字的大小关系。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数学课,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
Step 2 讲解1.老师将几组数字展示在黑板上,比如:12,5,9,17,25,3,28。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
例如,12比5大,25比17大。
3.老师详细的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强调要注意位数的变化和数字大小的变化。
Step 3 练习1.将几个数字摆在黑板上,请学生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举例说明如下:–28和23比较,哪个数字更大?–17和23比较,哪个数字更小?2.练习使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例如:–小丽有5个糖果,小芳有8个糖果,请问她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班级里有28个学生,如果今天有5个学生请假,那么今天来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3.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不断地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Step 4 进位与借位1.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一组两位数的加法问题,例如:36+28=。
2.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分解数字位数找出结果。
3.老师详细讲解进位的操作方法。
–个位数相加后的和为16,需要进位;–十位数相加后的和为6和2,加上进位1后的和为9。
4.接着,老师用另外一组两位数的加法问题展示借位的操作方法,例如:42-18=。
5.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将42拆分为40+2的形式,然后借位得出38的结果。
Step 5 练习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自行完成本节课所讲授知识的练习。
2.老师在完成练习后展示正确答案,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答案。
3.老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并告知下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
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
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组成,其中《孔子游春》、《早》、《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讲读课文,《一算惊世界》是独立阅读课文。
《空子游春》是一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
通过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本文是记叙文。
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枪杀大黑骡子,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
《一算惊世界》是一篇通讯。
报道了史丰收在数学上创造了四则运算速算法的辉煌成就和他最想敢干的创造精神。
教学理念:依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孔子说的关于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几处难懂的句子意思。
教学方法:朗读法、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时间:10课时课时安排:12 孔子游春…………………………………………2课时13 早…………………………………………………2课时14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课时15一算惊世界………………………………………1课时练习 4 ………………………………………………2课时实践活动 4 …………………………………………1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 1一、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尝试将笔下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喜怒哀乐,将事物写活。
2、诵读与积累:诵读12个词语,感悟词语的含义,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好钢笔字:注意行书运笔的活泼、简洁与字体的工整、端正的关系。
4、口语交际:通过搜集资料,准备导游词,当众作介绍,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学写毛笔字:学会写有方框儿的字。
二、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背诵12个成语三、教学难点:口语交际四、教具准备:小黑板五、教学时间: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知拟人句的生动有趣1、指名读题2、爸爸给陆小英的习作提出的建议是什么?3、比较句子:小溪哗啦啦地流着。
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
(1)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哪句话更生动有趣?(2)“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使“小溪”有了人的愉快情感和行为动作,从而将“小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生动而有趣味。
4、想想看,你有什么办法使句子同样变得生动有趣?交流,如小溪追逐着,嬉戏着,向远方奔去。
二、比较感悟拟人修辞格的表达效果1、认真读一读书中的三组句子,你觉得哪一句更生动有趣些?2、交流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组中的第二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运用迁移,练习使用拟人的表达方法1、出示情境练习题2、交流3、总结第二课时一、诵读与积累1、读题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3、指读,交流对成语的理解4、对照插图,凭借词语在头脑中想像一幅风雪美景图,反复诵读加强感悟。
5、练习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读读句子。
2、观察每一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注意字的整体排列,包括字距、行距和章法。
3、认真描红4、反馈指导第三课时一、口语交际1、审题,明确要求2、课前,同学们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搜集了不少资料,有的搜集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的搜集了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有的搜集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有的搜集了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练习4 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练习4
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练4的主题和内容
-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 帮助学生提高生活技能
教学准备
- 课本: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 备课资料:练4教案、教具、图片等
- 教师:熟悉教案内容、准备教学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用教具或图片展示练4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练4主题相关的话题。
研究探究
1. 教师讲解:根据练4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并解释相关概念。
2. 学生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研究,例如提问与练4有关的理解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践操作
1. 学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练4中的生活
技能练。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成果和体会。
总结回顾
1. 知识回顾:教师对练4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确保学生对所
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
2. 总结思考: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练4
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
- 教师可以布置练4相关的练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实践中的成果或分享相关经历。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表现,并记录相关观察点。
- 教师可以设计评价任务或考核学生对练习4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08整理与反思以及P108-109练习与实践1-5题。
知识要点:1.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5.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反思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即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十二(1)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十二(1) 苏教版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对比认识大小,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练习学生解决包含数字大小排列的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先容小学生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对数据的认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对比认识大小的能力,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小学生对数字大小排列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方法1.用具体的计算实例进行教学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3.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让他们通过实物观察,培养观察能力4.多角度引导,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1.用实物和图片示范不同体积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大、中、小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让学生回忆具体的场景,如铺床,排队,从高到低等,引导学生认识大小,并巩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二步:名词解释1.介绍一些关键词汇,如大、中、小、高、矮、厚、薄等。
2.基于每种词汇,列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进行举例说明,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每种概念和其实际生活场景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1.分组向学生举一个选择题的例子:“下列物品中体积最小的是什么?A.足球B.台灯C.书包”, 学生学习后排除A, B两个答案显然不对,理解小型物品的大小并购买2.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分析比较物品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学习排队和整齐地排列物品。
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对于大、中、小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在实际比较中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为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 练习1 第一课时
编号:10第十二册练习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认识儿话音,读读比比某一个词儿化以后读起来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3、练习运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4、修改病句,知道句中语意必须积累。
5、熟记12条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6、根据资料向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了解民族风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修改病句。
2、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习题1—3题课时目标: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认读儿化韵。
2、练习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教学进程: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⑴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⑵让学生说说写钢笔字行楷的注意点。
(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⑶以“爱”、“歌”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⑷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二、教学第二题1、指明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比一比同一组词前后有什么变化。
⑵指名学生回答、讨论。
⑶教师范读,讲解方法:在发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的同时卷舌。
⑷学生模仿发音。
3、练习。
⑴学生自由读。
⑵四人小组轮流读,互相指正。
4、反馈。
⑴指名读,注意纠正指导。
⑵延伸练习:平时学习中,你还读过或听过哪些儿化音?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⑴学生自读例句,思考:填了一个什么词?⑵师生讨论:怎样选用合适的叹词?3、练习4、反馈:指名读,师生共同讨论是否符合语气。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练习5第二课时下
编号:48
第十二册练习5第二课时下
三、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安排学生看“新闻联播”、“大写真”等电视节目,观察记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采访的。
2、讨论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本周观看的“新闻联播”、“大写真”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将其表演给同学们看。
(2)说说从同学的表演中你学到了什么?
3、指导。
(1)通过看同学的表演,你是怎么理解“采访”的?什么是采访?
(2)分小组讨论后,使学生明白,采访就是了解情况,搜集材料。
(3)小结:采访不是随便的交谈,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它对语言的要求很高。
因此,采访前要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采访时提问题要有礼貌、要得体。
4、模拟采访。
(1)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中有许多好人好事是很值得采访的,请你选择一个人,列好采访提纲。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将学生提名的教师或学生请到教室,进行现场采访。
(5)教师出示采访时应该用的一些句式。
(6)教师用其中一些句式作示范。
5、总结。
采访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个有意义的事情,请同学们都来当学校的小记者。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练习5第一课时
编号:48
第十二册练习5第一课时
午
教学目标:
1、描红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继续认识一批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简化的情况。
3、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4、理解和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语,能根据前后分句的联系填空。
5、熟记12条成语,读背古诗《大风歌》。
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提问、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教学重点:补充成语并按要求归类。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1-4题。
课时目标:
1、描红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继续认识一批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简化的情况。
3、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4、理解和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语,能根据前后分句的联系填空
教学进程:
一、揭示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5的第1至4项练习。
注意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句子,注意每个字的字形。
2、你觉得这两句话中的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教师示范。
3、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从字的整体入手,不能看一笔描红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整体布局。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4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练习4》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俗语,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鄙谚。
2.朗读和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成语。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进入情境,了解鄙谚。
1.自读语文与生活1的内容,考虑舅舅的话是甚么意思?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活动二:众说纷纭,理解鄙谚。
1.轻声读语文与生活2的内容,考虑:①它们分别讲的是哪一方面的鄙谚?②我还知道的鄙谚有。
活动一:进入情境,了解鄙谚。
(1)先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甚么意思?(2)先生根据本人在日常生活获得的知识来回答?(3)教师发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活动二:众说纷纭,理解鄙谚。
(1)先生读五个鄙谚,看看各自是讲甚么的。
《练习4》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用钢笔字描红一段话,留意全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解的时分,冷静、诚恳地解释。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描红字帖。
1.读一读,看一看整段文字,观察领会行款布局的美观与重要。
2.组内交流观察所得,各自进行钢笔描红。
3.展现评议。
活动二:学习解释。
1.读读学会解释的1、2自然段,考虑:如果你碰到下方这类情况,你会怎样办?①单小英早上乘车去学校,正赶上北大桥堵车,挤得风雨不透。
她绕道赶到学校,迟到了五分钟,老师批评她不恪守学校的制度。
活动一:描红字帖。
(1)先生仔细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地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3)先生初练,教师及时指点。
活动二:学习解释。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解。
这时分你可以适当做解释。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阐明原委。
碰到下方几种情况,该当怎样做解2.组内交流归纳:当被别人误解,解释时要留意甚么?①②③3.班级交流活动三:演练情境。
1.根据以下两个情境,想一想怎样解释?②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挺起劲儿。
”③李东方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小妹妹跌倒了,便跑过去把她扶起来。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完成第85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第203页的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三、新课1.圆锥的认识。
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等等。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锥教师:大家刚才认识了圆锥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圆锥形物体的投影片。
教师: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
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线。
然后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然后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同时还要指出:我们所学的圆锥是直圆锥的简称。
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锥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锥有一个曲面。
由此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教师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问:这条线是圆锥的高吗?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
教师:圆锥的高到底有多少条呢?引导学生根据高的定义,弄清楚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注意提醒学生圆锥的高是不能摸到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十二-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十二-苏教版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生了解减法的应用场景。
3.学生培养运算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减法的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数学小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应用意义,激发他们对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兴趣。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简要介绍减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了解到减法的意义和特点。
计算练习(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减法计算的练习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并督促他们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组活动(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然后让他们在组内探讨减法的应用场景,并归纳总结出减法的常见应用场景。
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教师点评(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加强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
布置减法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复习今天所学内容,查漏补缺。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减法的应用场景,既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又培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比例尺的教案(优秀15篇)
比例尺的教案(优秀15篇)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二册P49-50。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布置前置作业。
小黑板。
小组分工。
教学内容:一、小喇叭主持讲数学小故事。
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
其实生活处处有数学。
好了。
同学们打开小研究本,把做好的前置作业小组里进行交流。
一会儿派代表起来汇报。
二、新课引入1、小组内交流数学前置小作业。
指生汇报。
“哪个组起来汇报?”2、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一)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师(出示例7及右图):这道题已知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题思考,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生回答。
)师:那么,根据题意怎样才能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在研究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师巡视辅导。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做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哪个小组到台上来汇报?老师提个要求,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你们能做到吗?生1、生2、生3师: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了实际距离,真不简单!那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比例式的?首先解设什么?设未知数时用什么做单位呢?为什么不用米做单位?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小组里再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认为这个小组做的怎样?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要说的?你还能挑出这个小组的问题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生1、生2、生3师:我们知道了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既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解决来解答,还可以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结果了。
苏教版第十二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第十二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色彩的世界第一节:色彩的基本知识第二节:色彩的搭配与运用2. 第二章:生活中的美术第一节:生活用品的设计第二节:环境美化与创意3. 第三章:漫画与动漫第一节: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第二节:动漫形象的设计与创作4. 第四章:民间艺术第一节:民间剪纸艺术第二节:民间年画艺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技巧,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并运用创意进行设计。
3. 使学生了解漫画与动漫的特点,学会创作漫画和设计动漫形象。
4.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漫画与动漫形象的设计与创作2.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生活用品的设计民间艺术的学习与传承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生活用品的设计、漫画与动漫的特点以及民间艺术等内容。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创作漫画和动漫形象,动手制作民间剪纸和年画。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苏教版第十二册美术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色彩的世界第二章:生活中的美术第三章:漫画与动漫第四章:民间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搭配和谐的作品。
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生活用品。
创作一个漫画或动漫形象,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选取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模仿创作。
2. 答案示例:学生作品及创意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美术社团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
检测与
小结
5、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1〕看图读题,了解标题意思;
思索:要求合唱组是美术组的几倍,需求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不知道,可以怎样求出这个条件。
〔2〕列综合算式解答
6、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从图中失掉什么信息?借助直观图思索。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1〕先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
质疑拓展
3、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1〕先让先生独立处置,指名先生板演;
〔2〕汇报交流:
求一共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算式是?
求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算式是?
4、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先让先生独立解答,在再交流不同解法。
三、小结
经过这次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现
二、质疑探求、交流展现:
1、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1〕先让先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区分计算;
〔2〕提问:在三步混合运算时应该留意些什么?
〔3〕教育先生仔细计算、仔细反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小结:连乘的算式,即使用小括号改动了运算顺序也不会改动计算的结果;一个数延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停止计算。进一步积聚数学学习的阅历,培育先生仔细严谨的学习习气
重点难点
能准确的停止三步混合运算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调整
自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拆分和组合;
2.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概念记忆和练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结合语境理解求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学媒介
黑板、白板、教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数的拆分和组合的内容,问学生如何拆分数字和组合数字。
基础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叫几个学生上来拆分和组合数字,说明方法和技巧,并讲解十以内数的加减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加减练习。
自主活动(10分钟)
1.发给学生练习册练习四(1),要求学生自己在练习册上进行练习;
2.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点评与作业布置(15分钟)
1.让学生口算两宫格,并做一个练习;
2.询问学生课后的困惑,布置下一节课的内容。
练习四(1)
1.小芳家里有3个苹果,小红家里有2个苹果,两人共有几个苹果?
2.一共有5个苹果被等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苹果?
3.小翠有1元钱,她买了2个西瓜籽,每个西瓜籽0.5元,她还剩多少钱?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基本口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白鹭》教案四篇
《白鹭》教案四篇《白鹭》教案篇1作者:宋亮执教者:宋亮时间:20__年4月内容: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鹭》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
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
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
(生答)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
6、谁先来试一下?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
让我们再读§1-5. (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
请你读读§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9、自读完后交流:一生§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一生§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
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
(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一生§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0、§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师范读§7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白鹭站在那儿,它想干什么?(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远方的朋友祈祷,有个学生说白鹭在欣赏太阳出来时美景,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朝阳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这个孩子读,齐读§7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4 教案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2.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
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
要求学生对未来作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查大敬在阅读时,不知“鉴往知来”的“鉴”的意思,就去查字典,结果出现了五种解释,他不知该取哪一种?
(2)学生读这段文字。
思考:究竟该取哪一种?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师简单小结:联系具体的词来确定。
(为第二部分教学作准备)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试着说出加点字的意思。
(可以查字典)
(3)学生再读句子,看看哪种解释更适合句意。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确定词义的方法。
(5)教师小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有时光查字典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预习课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1)请同学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发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正确而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会合作》。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指出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竞争、需要”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步入未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将会是什么景象?
(2)全体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
(教师巡查)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评议。
3.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