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察
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摘要】目的探讨肠上皮化生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
方法选择既往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IM)或萎缩性胃炎内镜复查者共40例,NBI内镜下观察,并取活检,标本行hp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病理诊断为肠化的48块标本中,8块标本有hp感染,hp感染率为16.6%。
结论大多数肠化粘膜不存在HP感染。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内镜【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09-01intestinal metaplasia& Hp infectionLiu zhenpeng Li chuny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Hp infection Methods 40 patients suspected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IM was further observed by NBI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The biopsy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regions containing villous mucosa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and hp 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8 of 48 IM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with hp infection Conclusions: most of intestinal metaplasia without hp infection【Key words】 intestinal metaplasia hp endoscopy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因,长期的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2]。
胃粘膜肠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观察.
胃粘膜肠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观察1995年1月至12月我院胃镜室对检出的215例胃粘膜肠化者作了Hp测定,并对其中69例中度以上肠化者进行了病理特殊染色分型及CEA测定,以探讨其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病人均为住院及门诊经胃镜检查的胃疾病患者。
215例伴有胃粘膜肠化者中,男141人,女74人。
年龄26~78岁。
平均54.9岁。
同期检出的467例无肠化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08人,女159人。
年龄24~81岁。
平均51.0岁。
69例做肠化分型者男49人,女20人。
年龄34~78岁,平均59.1岁。
二、方法:按常规方法作纤维胃镜及粘膜活检病理检查。
肠化程度分轻、中、重。
胃镜检查同时在距幽门约2cm的胃窦小弯侧取一胃粘膜组织作尿素酶试验测定Hp。
(试剂由南京军区总院生产)。
采用HID/AB-PAS染色法对肠化粘膜进行染色。
呈棕黑色染色为硫酸性粘液,即大肠型肠化(B型)。
呈兰色为唾液酸性粘液即小肠型化生(A型)。
结合形态学分为四型:(1)完全型小肠化生(IA 型)。
(2)不完全型小肠化生(ⅡA型)。
(3)完全型大肠化生(IB型)。
(4)不完全型大肠化生(ⅡB型)。
CAE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
三、结果:肠上皮化生组中Hp阳性率为87.44%(188/215)明显高于非肠化组71.09%(332/467)。
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三种不同程度肠化者Hp阳性率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以轻度肠化者感染率最高,达90.10%。
三种程度肠化者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统计结果见表1。
69例中度以上肠化者,HID/AB-PAS染色法显示ⅡB型肠化27例。
其中Hp阳性人数21例(77.78%)。
与其它几种类型肠化的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P>0.05。
但完全型肠化的Hp感染率均高于不完全型肠化者。
CEA阳性和阴性者中Hp感染率亦无明显差异。
见表2。
215例肠化者中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9例。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超威结构的关系自1983年澳大利亚的Warran和Mat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活检标本中找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先后已有英国、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秘鲁及我国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病人中分离到此菌。
这此些报道普遍反映了胃粘膜中Hp检出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存在两者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Matshall(1985)和Morris(1987)先后还用Hp作自身感染实验,均证明能引起急慢性胃炎,Morris并观察到能发展成慢性胃炎,这进一步证实了Hp对人类胃粘膜致病的可能性。
但Hp如何致病?Hp是否属于弯曲菌属?目前仍存在着争议。
为此,本文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Hp形态结构及其与胃粘膜上皮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旨在为阐明Hp的生物学地位及致病性提供某些线索。
1 材料和方法1.1 活检标本及菌种33例活检标本采自经内窥镜诊断为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患者近幽门部位的胃粘膜。
Hp菌种31株,从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活检中分离而得。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J)菌株:CJ(CF-1)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提供:CJ(82-56)由苏州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CF)及结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coli,CC)菌种各两株,其中CF(GIFu 8735)及CC(GIFU 8733)由日本大阪大学三轮各俊夫教授提供,另有CF及CC 各一株由法国巴黎第五大学Berche教授提供。
1.2 电镜检查1.2.1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活检标本在含2.0%戊二醛的二甲砷酸钠缓冲液(pH7.3)中固定2h~4h,二甲砷酸钠缓冲液洗2次后在1%四氧化锇中作后固定、包埋、超薄切片。
菌株超切片标本取自血平板上培养2d~3d的菌落。
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洗下,3000r/min20min离心沉淀,弃上清,以无菌生理盐水重复洗涤一次后,取沉淀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方法同上。
一种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12294.8(22)申请日 2017.04.01(71)申请人 兰州大学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72)发明人 韩俭 王礼 彭琦 孙旭冬 任弟娟 张富花 徐媛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代理人 姜司晨(51)Int.Cl.C12N 5/071(2010.01)C12N 1/20(2006.01)C12R 1/01(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幽门螺杆菌培养基;2)将培养基加入无菌细胞培养瓶制成斜面;3)将胃黏膜上皮细胞在已形成斜面的培养瓶中培养贴壁;4)取幽门螺杆菌48h菌液离心后用细胞培养液重悬;5)将重悬菌液加入至已有贴壁细胞和斜面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每天计数活菌量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
在新体系中,幽门螺杆菌正常生长,持续刺激贴壁细胞产生病变,起到很好模拟感染人胃黏膜时的状况。
解决了传统法中直接加入幽门螺杆菌,因培养液不适宜于其生长而造成衰退或死亡,难以有效刺激细胞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106947732 A 2017.07.14C N 106947732A1.一种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用于培养幽门螺杆菌的哥伦比亚琼脂固体培养基并以高温高压湿热灭菌,待固体培养基冷却至50℃-60℃时,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新生小牛血清,充分混匀,得到幽门螺杆菌培养基;2)取步骤1)得到的幽门螺杆菌培养基10ml,加入到50ml无菌细胞培养瓶中,并使细胞培养瓶的下底面与水平面成30度角,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在瓶底形成斜面后,水平或竖直放置培养瓶备用;3)取含胃黏膜上皮细胞5×104个/ml的细胞悬液3ml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细胞培养瓶,将细胞培养瓶水平放置入细胞培养箱中,10%CO 2、37℃培养24h,使胃黏膜上皮细胞贴壁;4)取已经培养了48h处于稳定期的幽门螺杆菌菌液1ml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800rpm,离心时间为5min,弃去上清后加入细胞培养液1ml重悬,得到重悬菌液;5)将步骤4)得到的1ml重悬菌液加入至步骤3)得到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已经贴壁的细胞培养瓶中,再将细胞培养瓶放入专门用于幽门螺杆菌培养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37℃、湿度90%、微需氧气体环境,即气体环境含按照体积百分比计的5%O 2、10%CO 2和85%N 2,之后每天计数培养瓶液体中幽门螺杆菌的活菌量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收集作用后的细胞和细菌。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与幽门螺杆菌和胃上皮化生的关系
关. 但 十二指肠 球部 息肉患者有 无幽 门螺 杆菌感 染与 胃上 皮化生 密切相 关 , 根除 幽门螺杆菌后 可使 十二指肠球 部息 肉病 变 范围缩 小。
关键 词 : 十 二指肠球 部息 肉 ; 幽门螺杆 菌感 染; 胃上皮化 生
中图分类 号 : R 5 7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6 — 0 0 1 0 — 0 2
是获 得 性 的 , 可能 依赖 于 高酸 刺激 。胃窦 和十 二 指肠 球部 H p 感 值均 < O . O 5 , 表2 ) 。 染通 过 促 胃泌 素 分泌 增加 使 十二 指肠 球 部 酸负 荷增 大而 可 能影 表 l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 胃上皮化生关系比较 响 胃上 皮 化 生 的范 围 密切 相关 l 2 】 , 因 此理 论 上 根 除 H p或 抑 酸治 疗可 使 胃上皮 化 生 消褪 , 但多 项研 究 结 果不 一 】 , 我 们在 临 床上 观 察 到 不 少 独 立 于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发生 的 十 二指 肠 球 部息 肉, 即球 部 炎 症 的一 种 特殊 类 型 , 为 此 本 试 验研 究 以 明确 该病 变 与H P感 染 及 胃上 皮化 生 等组 织学 异 常 的关 系 。
1 对 象 和 方法
1 . 1研 究 对 象: 2 0 1 0年 7月至 2 0 1 2 年6 月期间, 住本 院 内镜 中 心 进 行 胃镜 检 者 中, 连续 调查 9 0例证 实 有 十 二指 肠 球 部 息 肉 患 者, 随访 3 个月, 所 有 患 者 经 胃镜 检 查 排 除 肿瘤 、 胃溃疡 、 各 期 十 二指 肠 球 部溃 疡 等 其 他器 质性 疾 病 , 经 腹 部 B超 检 查排 除 肝 胆 胰疾 病 。 剔 除标 准 为 胃镜检 查 前 2周 内用 过 质子 泵抑 制 剂( P P D 、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m摩天学簿士学位论文①将化学发光照色试剂盒中的A液和B液镩比例混合;@转移§舞酸纾缓豢簇至摆鳞黢上,热矗,B滋合滚于磷酸纾维素貘上,缀叠覆盖保险膜于硝酸纤维素膜上,涂匀混合液:③嶷温下反应2-5min;④在塘室孛,将X兜茨冀压农夹子嚣层缳群貘之耀豹磷酸绎维素袋上,瀑光2—5rain;⑤谯显影液罩鼹影约3-5min后,清水冲洗,定影液照定影约2min。
3.癸验结果3.’WT-CagA/pcDNA3.1与PR-CagA/pcDHA3.1膜粒的酶切壤定WT-CagA/pcDNA3.1为将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的C术端功能区所对应的约1700bp戆基强旁戮重组至寞孩薹鬟魅表达载"渗pcDNA3.1土,褥曩匏囊孩缁德表这载体;PR-CagA/pcDNA3.1为将WT—cagA的C末端EPIYA模序中的酪氮酸位点进行突变后得到的突变型CagA的真核生物表达载体。
将戮上二静袋粒载髂矮氯像锈转纯法转纯大弱释蘩DH5a,麸转稼警叛孛撬取荦菌落,提耿质粒DNA后j簸行酶切鉴定。
酶切后的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中的酶切结果可以看出,所提取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与预计火小相吻合。
图l:WT-CagA/pcDNA3.】tqpR-CagA/pcDNA3.1质粒的酶切电泳图A.质粒wT-cagA,pcDNA3,1与空载体peDNA3.1的酶切幽谱挺.DNA标准分子犁;Marker(%DNA缝Ecogl与删黼}酶接条嫠)1.WT-CagA枷DNA3.1经BamHIkjXh01.x嫂酶留片段(5.4kb番t1.7kb)2.pcDNA3.1经BⅢ埘与勋D取酶切片段(5.4kb)413.pcDNA3.1经劢吖脯酶切片段(5.4kb)4。
WT-CagA舡DNA3+1UeXhol单酶切片段(7.tkb)8。
矮羧PR-CagA/peDNA3.1与空载俸pcDNA3。
l静酶弱条带M.DNA标准分乎鬣Marker(虹lNA踵&o鹏Ⅳ】耐,期救酶切条带)1.pcDNA3.1经Barn鹏砌D^蚁酶切片段(5.4kb)2.pcDNA3.1经勋吖雎酶切片段(5.4kb)3.PR-CagA/peDNA3.1经渤,单酶璇片段(7.1kb)4.PR-CagA/pcDNA3.1经&m掰与嬲n激酶切片段(5,4kb与1.7kb)Fig.1ElectrophoresisofplasmidDigestedbyRestrictionEnzymeA.WT-CagA/pcDNA3.1andpcDNA3.1DigestedbyRestrictionEnzymeM.渊Amarkersl+WT-CagA/pcDNA3。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镜下观描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镜下观描述1. 走进胃的秘密花园说到胃,大家可能会想到它的辛酸历程: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忍受消化不良的折磨。
胃这个小家伙,可是个复杂的角色哦!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物储存室,还是我们身体里一位不折不扣的“化学家”。
它分泌的胃酸和酶,就像厨房里的大厨,把我们吃下的食物搅和得稀巴烂。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美食,而是聊聊胃黏膜的故事,特别是那叫“肠上皮化生”的小插曲。
1.1 什么是肠上皮化生?好,话说回来,肠上皮化生这个词,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胃里的黏膜“穿越”了。
正常情况下,胃的内壁是黏膜细胞,它们负责保护和分泌。
但是,当胃受到一些刺激,比如说长期的炎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黏膜细胞就会变得不安分,开始转变成肠道的上皮细胞,嘿,这就叫肠上皮化生!它们就像在腥风血雨中转行的职员,虽然换了环境,但本质上还是同一家公司的人。
1.2 胃黏膜变身的原因其实,这种转变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就像一部电视剧,情节发展得急,观众可得跟上!长期的刺激让胃黏膜感到疲惫不堪,可能是暴饮暴食,也可能是长期熬夜,加上一点小小的精神压力,胃就开始“抗议”了。
这时,它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了变革,咱们不妨把它想象成在职场上为了生存而不断适应的员工,尽管这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2. 肠上皮化生的表现2.1 镜下的景象好了,咱们现在拿起显微镜,看看这肠上皮化生到底长啥样。
在显微镜下,胃黏膜的细胞们开始出现变化,原本那一片片规整的细胞排列,变得有些凌乱。
就像是一场乱七八糟的聚会,大家的位子都挪动了,肠道型细胞开始出现,原本光滑的表面也变得有些“粗糙”。
这种改变就像是把优雅的舞会变成了疯狂的派对,气氛虽然热闹,但却有点不靠谱。
2.2 胃的抗争当然,胃并不是轻易就屈服于这种变化的。
它的黏膜细胞虽然“转行”,但仍然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试图维持自身的功能。
可问题是,长期下去,这种适应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消化不良、胃痛、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胃的上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胃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 了解胃上皮组织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显微镜观察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胃上皮组织是胃壁内层的一种上皮组织,由大量的腺细胞、表面上皮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胃上皮组织具有分泌胃酸、消化酶等功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胃上皮组织,了解其结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胃的消化功能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胃组织、生理盐水、4%甲醛溶液、酒精、蒸馏水、石蜡、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切片机、染色机、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胃组织,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胃壁的各层结构。
2. 将胃组织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然后用酒精梯度脱水,浸入石蜡中包埋。
3. 切片:将包埋好的胃组织进行切片,切片厚度约为5微米。
4. 染色:将切片放入染色机中进行染色,观察胃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5.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胃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胃上皮组织结构特点(1)表面上皮细胞:呈扁平状,紧密排列,细胞质富含线粒体,有利于分泌功能。
(2)腺细胞:呈锥形,分泌细胞质内含有大量酶原颗粒,分泌胃酸和消化酶。
(3)内分泌细胞:散布在腺细胞之间,分泌激素,调节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
2. 胃上皮组织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1)分泌胃酸:胃上皮细胞分泌的胃酸有助于杀死食物中的细菌,为消化创造适宜的环境。
(2)分泌消化酶:胃上皮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胃脂肪酶等,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3)调节消化过程:胃上皮细胞分泌的激素,如胃泌素、胃动素等,调节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保证消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胃上皮组织,了解了其结构特点及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胃上皮组织在消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研究胃的消化功能提供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显微镜观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潜伏在胃黏膜下的螺旋形细菌,已被广泛认可为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随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细菌的感染会引起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关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宿主与幽门螺杆菌的共生关系在进一步讨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宿主与幽门螺杆菌的共生关系。
幽门螺杆菌能够在宿主的胃黏膜中存活并繁殖,这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幽门螺杆菌通过产生尿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等酶类来抵抗胃酸和氧气的侵蚀,从而在胃黏膜中建立起稳定的生存环境。
另外,幽门螺杆菌还能通过多种黏附因子与宿主胃上皮细胞相互作用,以便于其在宿主胃黏膜表面的定植和侵袭。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
一方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组成。
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本身也会对胃肠道微生物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与未感染者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存在丰度和多样性的改变。
具体来说,感染者的某些益生菌数量减少,而一些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增加。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感染者的胃黏膜受到持续性炎症的刺激,易发展成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甚至进一步演变为胃癌。
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进而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等密切相关。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的发生发展有关。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常定植于人类胃部。
它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致病菌之一。
幽门螺杆菌能够通过黏附胃黏膜上皮细胞来感染宿主,进而导致上述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机制,而且有望为相关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及其生物学机制。
三、研究内容1.建立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体外黏附模型。
2.对比不同条件下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情况,探究外界条件对黏附的影响。
3.分析黏附的生物学机制,探讨其中的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
四、研究方法1.体外黏附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建立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模型,采用细胞培养以及重复洗涤的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情况。
2.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黏附的细胞类型及其形态学特征,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分布情况。
3.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黏附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
五、研究预期成果1.建立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体外黏附模型。
2.确定不同条件下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情况,发现黏附的生物学机制。
3.发现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黏附的相关蛋白及其信号通路。
4.对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行为及其生物学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相关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就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引起关注并得到支持。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的关系。
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并HP感染患者作为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给予规范的针对性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分析感染前后患者的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1年后还有52例患者HP仍然呈阳性,占比65%,有28例转阴,占比35%。
与1年前相比,HP转阴患者IM 发生率没有增加,HP仍为阳性患者IM的发生率明显增高,HP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IM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与HP转阴者相比,阳性者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积分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HP感染的时间越长,患者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根除Hp能够有效改善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同时具有预防IM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053-02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情反复迁延,治疗时间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慢性胃炎常伴有IM,而IM更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是具有恶性变化倾向的病变,有研究显示,肠上皮化生者发生胃癌的相对风险约为健康人的10~20倍。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老年患者发生IM的比例明显更高,达到了90%以上。
HP感染与多种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探究了HP感染与IM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并HP感染患者作为对象,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为(56.2±5.4)岁。
纳入标准:患者没有胃癌或者合并有其他肿瘤;患者没有胃溃疡或者复合型溃疡;患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健全;患者对于本次知情同意。
1.2 方法通过胃镜检查获取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一份进行HP检测,应用1min快速尿素酶实验进行检测。
十二指肠粘膜胃上皮化生的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精)
十二指肠粘膜胃上皮化生的组织学及电镜观察胃上皮化生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灶旁的一种常见病理改变,我们通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炎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胃上皮化生的观察,探讨胃上皮化生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DU-A)患者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瘢痕期(DU-S)40例,十二指肠球炎(DI)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
在常规胃镜检查时,每组病例均取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标本各1块:各组胃窦粘膜标本均取自胃窦前壁2cm处,DU患者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标本取自溃疡旁或溃疡瘢痕旁1cm以内,其余患者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标本取自十二指肠球前壁距幽门1cm 处。
活检标本行HE染色及AB(pH2.5/PAS)粘液组化染色。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经4%戊二醛和10%锇酸双重固定,EP17812包埋,超薄切片以醋酸铀和枸橼酸铅染色,用EM-400型透射电镜(TEM)观察。
在染色切片上对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胃上皮化生的程度进行分级:化生范围<5%为轻度,5%~20%为中度,>20%为重度,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
二、结果1.各组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及程度:DU-A组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100%,DU-S组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75%,DI组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79%,CSG组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70%。
各组胃上皮化生的程度分级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十二指肠粘膜胃上皮化生的程度注: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轻度胃上皮化生CSG和DI组高于DU-A和DU-S组;中度胃上皮化生,DU-A和DU-S组高于CSG和DI组;重度胃上皮化生,DU-A组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在活动期DU中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且范围广泛,DU经治愈后胃上皮化生的程度可减轻或部分消退。
2.胃上皮化生的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电镜下观察胃上皮化生在十二指肠粘膜内呈小灶状或片状分布,在AB/PAS染色切片上更易诊断,其特征为出现胃上皮粘液细胞,PAS染色呈红色,胃化生上皮细胞呈柱状或棱柱型,无明显刷状缘,在一些细胞的顶部含有分泌物颗粒,重度胃上皮化生的组织学特征与正常粘膜胃上皮近似,有时难以区别。
十二指肠胃型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十二指肠胃型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梁建钢;梁平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3(000)A00
【摘要】对3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标本的球部进行回顾性形态学观察,发现93.94%有胃型上皮化生。
其中90.32%有幽门螺杆菌感染,67.74%伴活动性炎症,进一步证实胃型上皮化生,HP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密切关系,电镜观察1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活检球部粘膜,将胃上皮化生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类,后者为不成熟的粘液细胞,常保留肠吸收细胞的某些性征。
化生细胞中的粘液与十冬,显然化生细胞来源于腺窝内干细胞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梁建钢;梁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1
【相关文献】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及胃泌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J], 廖旺娣;谢勇;陈江;王崇文
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及胃泌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J], 廖旺娣;王崇文;等
3.幽门弯曲杆菌,胃型上皮化生与十二指肠疾病 [J], 左建生;杨海涛
4.日本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胃贲门肠上皮化生和贲门炎 [J], Yagi K.;Nakamura
A.;Sekine A.;陈云茹
5.胃型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探讨 [J], 赵世泉;岳明全;曾祥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型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探讨
胃型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探讨
赵世泉;岳明全;曾祥元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对60例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溃疡和炎症)进行病理学和幽门螺杆菌(HP)检查,同时对全部病例测定空腹胃液pH值,并选择40例患者进行半年至二年随访观察。
病理显示35例活动性十二指肠炎,同时检出中、重度胃型上皮化生和HP者占76.5%,而非活动性十二指肠炎仅占17.6%,HP只生长在胃型上皮化生区,随访病例提示随着溃疡的愈合和活动性炎症的消失,胃型上皮化生减轻,HP转阴或密度减少。
本文结果表明胃型上皮化生、HP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
【总页数】4页(P324-326,383)
【作者】赵世泉;岳明全;曾祥元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404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 621000;621000;6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1
【相关文献】
1.十二指肠球部息肉与幽门螺杆菌和胃上皮化生的关系 [J], 刘霖;吴颖;王晓苏
2.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疾病及胃上皮化生的关系 [J], 丁洪基;李新功
3.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与不同类型胃炎关系的探讨 [J], 尹蔚;叶鸣
4.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及胃粘液免疫关系的探讨 [J], 张南玲;李军
婷;黄明日;和晓青;周军勇;王守东;
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J], 姚钢;余宪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胃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李贞茂;韩盛玺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1997(18)6
【摘要】胃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四川省人民医院(610
072)李贞茂韩盛玺杨虹作者观察了57例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周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57例均...
【总页数】2页(P348-349)
【作者】李贞茂;韩盛玺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02
【相关文献】
1.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万岱;姚永莉;宋于刚;
张亚历;张振书
2.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J], 陈孝;王孟薇;尤纬蒂
3.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增殖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张万岱;姚永莉;等
4.胎鼠胃上皮细胞增殖、凋亡与胃形态发生的关系 [J], 林雪梅;汪维伟;李芳菲
5.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正常胃粘膜向胃癌演进过程中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J], 刘文忠;郑雄;施尧;董全江;彭延申;萧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幽门螺杆菌的超微结构特点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幽门螺杆菌的超微结构特点李倩;白鸿远;刘晓莲;厉英超【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09(18)3【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t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H.pylori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经尿素酶实验和"C-尿素呼气实验证实为H. pri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30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15例)作为观察组,以无 H.priori感染的健康成年人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上皮细胞及H. pylori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札priori阳性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多数肿大,排列紊乱,部分发生肠腺化生,肠腺化生标本中发现上皮内瘤细胞.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H. pylori 感染引起胃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H. priori阳性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出现空泡变性,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排列稀疏.部分细胞间连接复合体消失,间隙加大.局部浆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血浆及红细胞渗出.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H. priori呈杆状或球状,黏附于细胞表面或进入细胞内.结论H.priori以不同形态、不同的寄生及黏附方式感染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细胞内结构发生多种炎性改变,甚至引起胃上皮细胞内瘤细胞形成.【总页数】3页(P273-275)【作者】李倩;白鸿远;刘晓莲;厉英超【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03级临床医学七年制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03级临床医学七年制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03级临床医学七年制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相关文献】1.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张静2.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J], 王晓军3.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J], 王晓军4.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胃十二指肠黏膜蛋白片段合成和生长因子表达 [J], Winter T.A.;Kidd M.;Kaye P.;Marks I.N.;胡小菁5.肝胃百合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肝郁气滞证的效果及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分析 [J], 朱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弯曲菌超微结构及其与胃粘膜上皮的关系
幽门弯曲菌超微结构及其与胃粘膜上皮的关系
张振华;江绍基
【期刊名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89(009)004
【摘要】33例CP有关的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标本和31株CP菌株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研究。
发现CP与弯曲菌属的其他菌种之间有明显不同,特别是菌体末端的形态和鞭毛的超微结构,提示CP究竟应否属弯曲菌属值得重新讨论。
另外,CP 对胃壁不溶性粘液层及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高度的亲和性,CP菌体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细丝状网状结构相粘。
但菌体与上皮细胞表面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另一种是细菌部分细胞壁与上皮细胞部分细胞膜之间直接相贴,中间几乎无间隔。
这些展现了CP定居于胃壁表面的超微结构上的证据,为进一步研究CP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线索。
【总页数】5页(P277-281)
【作者】张振华;江绍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2
【相关文献】
1.304例胃粘膜活检中幽门弯曲菌和胃粘膜病变关系的探讨 [J], 卫建平;薛仰群
2.幽门弯曲菌感染时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改变 [J], 樊晓明
3.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与幽门弯曲菌检出关系分析 [J], 吴云飞;张文范
4.1502例胃粘膜活检材料组织病理学与幽门弯曲菌的关系 [J], 李庆选;姚健
5.胃粘膜活检621例幽门弯曲菌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 [J], 赵卉;梁音;杨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弯曲菌感染时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改变
幽门弯曲菌感染时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改变
樊晓明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0(000)004
【摘要】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10例幽门弯曲菌阳性胃炎和5例幽门弯曲菌阴性胃炎病人的胃窦和胃体部粘膜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幽门弯曲菌位于粘液分泌细胞表面,幽门弯曲菌定居的部位或附近,微绒毛稀疏、变短或消失。
上皮细胞内粘液颗粒减少,经治疗清除幽门弯曲菌后,胃粘膜上皮细胞恢复了正常形态,微绒毛较完整,上皮细胞内粘液颗粒增加。
提示幽门弯曲菌是慢性胃炎的病原之一。
【总页数】1页(P350)
【作者】樊晓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降解时的超微结构改变 [J], 刘海鹏;张舵;荣莉;邵英;兰珊珊;刘杨;景遐斌
2.不同海拔的胃癌高发地区幽门弯曲菌感染的对比性分析:附576例胃粘膜活检[J], 聂明;黄慧群
3.幽门弯曲菌超微结构及其与胃粘膜上皮的关系 [J], 张振华;江绍基
4.门脉高压胃粘膜病变的内镜观察与胃腺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J], 徐灿霞;张淑安
5.480例胃粘膜病变与幽门弯曲菌感染的病理分析 [J], 陈小岩;郑松玲;陈天水;潘秀珍;林剑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励丽;谢双林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22)1
【摘要】对211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胃粘膜活检病理学检查,HP阳性者1428例,占67.45%,有肠化生者629例,占29.71%.HP阳性组肠化生比阴性组更常见,分别为32.84%与23.22%(P<0.01).这表明肠化生与年龄有关.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及肠化生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提示HP感染是肠上皮化生的促进因素之一,继而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励丽;谢双林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315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幽门螺杆菌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CD44V6表达的关系 [J], 张冲;虞有智;刘玉兰;屈汉庭
2.胃粘膜肠腺化生类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J], 韩盛玺;陈和平;杨红
3.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肠上皮化生的组织起源 [J], 雷俊毅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相关研究 [J], 陈振国;陈明;李国彪;冯永
福
5.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J], 任长庆;高梦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功能的体外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功能的体外研究陶然;方平楚;叶少菁;姜云水;邢美圆【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05(20)2【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n,Hp)对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应用Hp(包括Cag A+和Cag A-株)全菌和超声粉碎上清分别作用胃上皮细胞株SGC- 790 1。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 SCM,L eica TCS SP)以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FRAP)技术测定SGC- 790 1细胞GJIC功能(以荧光传递速率K表示,×10 - 3/ s)。
结果Cag A+和Cag A- Hp株均下调SGC- 790 1细胞GJIC功能(Cag A+ :F=5 7.98;Ca-g A- :F=2 9.5 9,P<0 .0 1) ;且Cag A+ 与Cag A- Hp相比前者更显著下调胃上皮细胞GJIC功能(全菌:t=13.86 ,P<0 .0 1;超声粉碎上清:t=11.87,P<0 .0 1)。
结论Cag A+ 比Cag A- Hp显著抑制胃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提示其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胃;上皮细胞/病理学;细胞间接合/超微结构;螺杆菌,幽门;细胞,培养的【作者】陶然;方平楚;叶少菁;姜云水;邢美圆【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44【相关文献】1.SiO2刺激肺泡上皮细胞间隙连接功能下调的研究 [J], 毛国根;叶少菁;曾群力2.乳酸杆菌胃分离株WR22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黏附胃上皮细胞研究 [J], 刘祥;潘素华;张朝武;别明江;马洪升;余倩3.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和肠上皮化生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 [J], 黄宣;吕宾;张烁;赵敏;陈冰冰;孟立娜4.幽门螺杆菌体外感染人胃上皮细胞对白介素8和CD54表达的影响 [J], Crowe S.E;Alvarez L;Dytoc M.et M;薛佩莲5.索法酮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中的体外抗炎效应 [J], 胡杨;刘朝霞;吴清;傅念;阳学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威结构的观
察
为研究和证实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GM)与幽门螺杆菌及(Hp)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之间关系作者进行了如下超显微结构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均为我院内镜检查的患者,内镜检查结合病理切片观察严格选材,18例球部标本,其中十二指肠溃(DU)13例,慢性十二指肠炎3例,正常十二指肠2例;1例窦部标本(有活动性炎质)作透射电镜观察,8例球部标本,包括DU5例,慢性十二指肠炎2例,正常十二指肠1例作扫描电镜观察。
球部标本一块放入4%戊二醛固定液内做电镜观察,另一块放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作组织化学染色。
1.2 方法
1.2.2 透射电镜观察采用日立牌H700型透射电镜。
标本常规在4%戊醛内固定和在1%四氧化锇(OsO4)的1h后脱水,包埋,先制备1μm厚的半薄切片,1%NaOH 溶于酒精作软化剂,软化树脂20min至1h,常规HE染色后在光镜下定位,制500nm 超薄切片,醋酯双氧钠,柠檬酸铝双染色后电镜观察。
1.2.2 扫描电镜观察为上述透射电镜之扫描附件。
固定同上;丙酮梯度脱水;
临界点干燥;立体显微镜下定位;离子喷镀仪镀铂后观察。
醋酸异戊脂置换;CO
2
1.2.3 复染色方法将数块活检标本放入盛有1~2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内,以3000转/分转速离心后取悬液,用Formvar-碳沫酮附上述悬液2min,1%~2%磷钨酸水溶液(pH6.5~7.4)染色1min~2min后,立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2 结果
用AB(pH2.5)/PAS染色,根据十二指肠绒毛上皮形态,分化程度将其分为正常、胃上皮化生(Ⅰ型-分ⅠA和ⅠB两亚型和不表现明显上皮化生(Ⅱ型无奇不有类,见表1。
A表现为绒毛萎缩、粘膜表面呈波浪状,粘膜表层上皮完全由化生的胃表面粘液细胞(即GMC)组成。
GMC胞浆内含大量的PAS阳性物质,化生区无杯状细胞(图略)。
18例DU有6例呈ⅠA表现,内镜下大多有明显溃疡灶,边缘有瘢痕组织形成,底部无明显苔膜覆盖,甚至溃疡被瘢痕组织填平(即H期和S期)。
ⅠB 型表现为绒毛形状在萎缩到正常之间,可见正常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点缀在GGM 之间,GMC胸浆内只有少量的PAS阳性物质(图略)。
10例DU和2例慢性十二指肠炎表现为ⅠB型改变,内镜下表现有明显溃疡灶及周边明显充血、水肿,底部有较厚的苔膜覆盖(即A期)。
Ⅱ型表现为杯状细胞、吸收细胞和绒毛形状正
常,在吸收细胞胸浆内见PAS阳性小滴,杯状细胞数量可轻度增加。
2例DU表现为Ⅱ型改变,内镜下表现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和渗出及浅表溃疡的形成,为溃疡早期阶段。
3例内镜下正常十二指肠粘膜组织学上亦正常。
表1 DU边缘粘膜表面形态学分型
分型绒毛形状GMC 吸收细胞杯状细胞
Ⅰ型ⅠA 萎缩或粘膜表面呈波
浪状
PAS阳性物质个别含
少量
无无
ⅠB萎缩到正常含少量PAS阳性物质可见正常吸收C 可见
Ⅱ型正常无GMC 含少量PAS阳性物
质滴
轻度增
加
△GMC:the metapiastic gastric surface mucus secreting cells
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杯状细胞游离面是由大量指状微绒毛密集平行排列形成纹状缘,微绒毛表面覆以质膜及分支状多糖-蛋白质复全物(glycocaluyx,GX),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丰富的滑面内质网,许多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以及线粒体和溶酶体,胸质内无粘原颗粒。
光镜下表现为Ⅱ型的吸收细胞表面策绒毛排列紊乱、断裂,相邻微绒毛互相融合增宽,有时微绒毛受侵,在质膜下仅见一个完整的微绒毛核心,微绒毛外层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中断、变薄甚至消失。
胸浆内无明显粘原颗粒,细胞器形态及排列正常;ⅠB型的吸收细胞除表现为上述微绒毛改变外,胞浆内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和电子密度不同的粘原颗粒。
细胞器萎缩,消失或被挤压在胸浆两侧。
在GMC之间可见到正常的杯状细胞;ⅠA型吸收细胞除表现ⅠB型外,胞浆内粘原颗粒更为密集、丰富,有时在细胞表面可见到粘液层。
GMC形态与胃表面粘液柱门面细胞相似;扫描电镜观察,GM区表面绒毛萎缩,紊乱甚至平坦,表面粗糙呈颗粒状。
3例DU边缘粘膜组织和1例窦部组织光镜下和电镜下发现Hp。
透射电镜下,球部及窦部所见Hp形态特征相似,胞壁具有双层膜结构,在两层膜间常见局部加宽,在菌体一端可见1~4条有鞘鞭毛,有时可见箍缩分裂相。
Hp均局限在胃上皮化生区,与GMC膜间常以垂直方向的丝状物相连,此丝状物附着处及其附近微绒毛断裂、消失或增宽,菌体周围组织被溶解,并可见游离的细胞碎片、粘膜破坏,失去连续性等现象(图略)。
两例DU边缘活检组织复染样本中,1例检出Hp,其形态特征与窦部检出的Hp相似。
3 讨论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GM)是指十二指肠粘膜,特别是球部膜出现了胃粘膜表层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化生区上皮细胞PAS反应阳性。
本文结果提示,GM主要发生在有明显炎症的球部,特点常见于DU边缘部,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和十二指肠降段粘膜很少见。
本文认为,GM是DU的组织学特征,组织形态上表现为ⅠA、ⅠB和Ⅱ型的改变是粘膜表面上皮在向胃上皮化生过程中分化程度不同的结果,
因而能客观地反映溃疡的进展程度和愈合程度。
即Ⅱ型为粘膜遭受损害后溃疡形成的早期阶段;ⅠA型为溃疡周围陈旧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愈合阶段;而ⅠB型为介于Ⅱ型和ⅠA型溃疡愈合过程中的中间阶段,与Greogery的结果一致。
部分无明显溃疡灶但有GM发生的十二指肠炎实际是DUⅡ型或ⅠB型阶段,性质不同于慢性十二指肠炎,治疗应按DU治疗。
Patrick等的研究发现,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即GM)更容易发生在胃酸过多的病人中,即胃酸和GM的发生有关。
本文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内的幽门螺杆菌和胃窦部中的幽门螺杆菌形态特征相似,与冯瑞娥等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的Hp和胃粘膜上皮细胞间的连接方式和细菌的形态特征相同。
Hp通过特殊的丝状物与GM细胞相连,并观察到Hp可损害十二指肠粘膜,可能是直接或是其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等作用的结果。
认为Hp是DU的致病细菌,同时发现组织学上有GM的DU并非均有Hp感染,说明Hp仅仅是引起DU的原因之一,DU发病的原因是胃酸和Hp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发生胃上皮化生为Hp提供了感染条件,Hp的感染可能加速了溃疡的形成,并可能影响溃疡的愈合和预后。
因此,对DU的治疗应该是以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为主,辅以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复发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