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 同步测试之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3a20b1bcc22bcd126ff0cd9.png)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个不经意的喷嚏,喷在了将军身上,压垮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文官的生命,留给人们“苦涩的笑”。
我们的心里,是同情,还是痛恨?作者用他深沉的思考,写日常生活却不失琐碎,没有曲折的情节而能扣人心弦;读者从作品平静、含蓄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作家忧郁而又严峻的目光,听到他渴求新生活的心灵的跳动。
《热爱生命》:生命之歌寒冷、饥饿、伤病,与野兽抗争。
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用坚韧与顽强,奏响一曲生命的赞歌,展现人性深处的光芒。
拼搏里,他始终怀揣对生的渴望;荒野中,他完成了与自然的对抗。
悲壮,是这一篇小说给予我们的感受,生命值得用悲壮诠释。
《家庭女教师》:向内心世界掘进儿童的眼光收录了女教师的悲惨遭遇,她们不再天真无邪,稚嫩的心灵过早地感觉到现实的冷酷与人心的卑劣。
作家把一种饱含着痛苦、怜悯、恐惧和愤怒的激情,一种震撼心灵的激情深埋在读者心中,让我们品读人性的另一面。
8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如梦令秦观遥夜①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③鼠窥灯④,霜送晓寒侵被⑤。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遥夜:长夜。
②驿亭:古代旅途供过往官员差役休息、换马的地方。
③梦破:梦醒。
④鼠窥灯:老鼠胆怯地望着灯盏,想偷吃灯油。
⑤侵被:透进被窝。
【赏析】本词是词人贬谪途中,夜宿寒冷荒僻的驿舍时所作。
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抒写谪宦羁旅的情怀。
写的是在漫漫的长夜里,霜风紧吹,饥鼠窥灯,寒意侵被,使人无法安睡。
等到天刚破晓,门外驿马长鸣,人声嘈杂,艰苦的长途跋涉又将开始。
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寓情于景,把旅人的艰辛和谪贬者的失意表达得真切感人。
词作短小而精练,也很有生活气息。
总之,全词自始至终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心情,而集中抒写“无寐”者听觉、视觉和触觉种种感受,令读者如历其境,不但成功传达了一段旅程况味,而且表达出一种倦于宦游的情绪。
【思考】本词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提示】画线部分即思考答案。
一、字音庶.务(shù) 喷嚏.(tì) 嘟哝.(non ɡ) 咳嗽.(sou) 胆怯.(qiè) 啐.了一口(cuì) 懊.悔(ào) 居.然(jū) 凶.光(xiōnɡ) 二、组词⎩⎪⎨⎪⎧惶huánɡ(惶惑)徨huánɡ(彷徨)湟huánɡ(湟水)煌huánɡ(辉煌)⎩⎪⎨⎪⎧赔péi(赔罪)倍bèi(倍数)陪péi(陪伴)醅pēi(醅酒) ⎩⎪⎨⎪⎧悔huǐ(悔恨)诲huì(教诲)海hǎi(大海)侮wǔ(侮辱)⎩⎪⎨⎪⎧怡yí(心旷神怡)饴yí(甘之如饴)抬tái(抬头)贻yí(贻笑大方) ⎩⎪⎨⎪⎧即jí(即使)既jì(既然)溉ɡài(灌溉)⎩⎪⎨⎪⎧唾tuò(唾沫)捶chuí(捶打)睡shuì(睡觉)三、辨析(1)轻率·草率两者同为形容词,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高中语文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时训练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时训练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7534da8b8f67c1cfad6b8fc.png)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夯基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人赋予鱼丰富的寓意,比如“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2)被高宗看重的上官仪一路,位至宰相,被特许可以随意出入禁宫面圣,并专门掌管诰命,起草圣旨。
(3)实现梦想需要一以贯之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付出,那些急功近利、只付出片刻努力就妄图的人,结果注定失败。
A.一步登天飞黄腾达青云直上B.青云直上一步登天飞黄腾达C.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一步登天D.一步登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解析“飞黄腾达”,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最高的境界或程度,也形容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
(1)句由“中举、升官”可知应用“飞黄腾达”;(2)句是说上官仪不断晋升,“位至宰相”,应用“青云直上”;(3)句由“急功近利、只付出片刻努力”可知应用“一步登天”。
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
B.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
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D.“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解析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所造成的”杂糅。
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无端)指责”或“的说法”。
D项,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搭配。
答案A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使圆成方[美]欧·亨利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
孩子的圆眼睛象征天真,女人卖弄风情时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就说明矫揉造作。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d0d38ddf78a6529657d53c9.png)
他的小说,总描写最平凡的事情,着眼于平凡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他能在平淡无奇的情节中,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来。他的情节极其精练,人物集中鲜明,叙述从不拖泥带水,“内容比文字多得多”是契诃夫的又一大特色,他主张“用刀子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剔掉”。往往一个简单情节,一个人物,契诃夫就能让他们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让他们久久萦绕你的心灵。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火柴光一亮。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
“不会。”那人说,“我至少多等他半个小时。只要他还活着,他肯定会来。再见,警官。”
“再见,先生。”警察说完,又继续巡逻,边走边一家家打量。
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风也越刮越紧。五金店门口的那个人抽着烟还在等。
他等了约莫二十分钟后,一位高个子大步流星穿过马路径直朝他走来。这人穿着长外套,衣领翻上来盖住了耳朵。
项目
①
②
③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https://img.taocdn.com/s3/m/f660571a67ec102de2bd896e.png)
8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个不经意的喷嚏,喷在了将军身上,压垮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文官的生命,留给人们“苦涩的笑”。
我们的心里,是同情,还是痛恨?作者用他深沉的思考,写日常生活却不失琐碎,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能扣人心弦;读者从作品平静、含蓄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作家忧郁而又严峻的目光,听到他渴求新生活的心灵的跳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是的,他写生活。
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
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重量级大作家与小文章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重量级”文学家,然而这位大作家特别钟情“小文章”。
契诃夫初学写作时,只是给彼得堡一家叫作《花絮》的幽默周刊写点小文章。
他写了五年小文章,很多人都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有人说他写的小文章是雕虫小技,有人还说小文章轻飘飘的,不足挂齿,写长篇才有分量。
契诃夫却不这么看,他说小作品比大文章好,矫揉造作少,而又较易获得成功。
契诃夫成名之后,仍然极为重视写小文章。
他曾说:“我是极力拥护小作品的,要是叫我办一个幽默杂志,我会拒绝一切长文章。
”需要晓得自己的尊严契诃夫有一次接到弟弟的信,信上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
他立刻提笔在回信上写道:“你为什么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你承认自己渺小吗?在人们当中需要自己的尊严。
你又不是个骗子,你是个正直的人,对吧?那就尊敬自己是个正直的人吧,要知道正直的人并不是渺小的,不要把谦虚和妄自菲薄混为一谈。
”契诃夫不仅这样教育弟弟,他的许多作品中也提倡“人的尊严”,这对我们不也是很深刻的启示吗?用火柴灰记录契诃夫有一次乘马车出外旅行,同车的旅客在闲谈中说了一句很生动的话,引起了契诃夫的注意。
他马上想到要把这句话记录下来,一摸口袋,啊?出门时忘记了把笔带在身上。
正在为难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将火柴盒拿出来,把火柴划燃,随后又将火柴吹灭。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件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件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19efcb6011ca300a7c3908e.png)
会内容。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代人 物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只抓住几个重要的片段,结合人物的言 行举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变化。小说对于切尔维亚科夫的 刻画正是这样,虽然用语简洁,笔墨不多,但是他的惶恐、忧 惧、患得患失的形象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真实 地感受到了奴性心理对于正常健康人格的扭曲。
典型细节的客观再现、含蓄的叙述笔法,再加上契诃夫一 贯的幽默与讽刺,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社会艺术价值。
►随堂练笔 请你选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描写你因考试不理想而担心受 批评的心理活动。
2021/4/17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8一个文
29
官的死:苦涩的笑课件粤教版选修短篇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走近作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 戏剧家、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 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 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于以简练的笔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中反映 出重大的社会问题。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托 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中篇 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变色龙》《万卡》 《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5.简要分析本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 [我的理解] 本文主要人物是庶务官和文职将军,二人出 身、地位、权势有天壤之别,因而语言具有根本的不同,充分 体现了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内心世界。如庶务官说“对不起,大 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到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请 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 不是要……”“倘使我斗胆搅扰大人,那我可以说,纯粹是出 于懊悔的心情”“……至于开玩笑,我想都没想过。我敢开玩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检测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5f25a6283d049649a6658cf.png)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个不经意的喷嚏,喷在了将军身上,压垮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文官的生命,留给人们“苦涩的笑”。
我们的心里,是同情,还是痛恨?作者用他深沉的思考,写日常生活却不失琐碎,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能扣人心弦;读者从作品平静、含蓄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作家忧郁而又严峻的目光,听到他渴求新生活的心灵的跳动.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美字体赏美文契诃夫[俄罗斯]康·费定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
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
”是的,他写生活。
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
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
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
他也没有找到安宁。
“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
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
“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
"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
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
我们是否在作家契诃夫身上发现了一切?不,远非一切。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演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演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338903b852458fb760b5664.png)
8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个不经意的喷嚏,喷在了将军身上,压垮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文官的生命,留给人们“苦涩的笑”。
我们的心里,是同情,还是痛恨?作者用他深沉的思考,写日常生活却不失琐碎,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能扣人心弦;读者从作品平静、含蓄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作家忧郁而又严峻的目光,听到他渴求新生活的心灵的跳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是的,他写生活。
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
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重量级大作家与小文章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重量级”文学家,然而这位大作家特别钟情“小文章”。
契诃夫初学写作时,只是给彼得堡一家叫作《花絮》的幽默周刊写点小文章。
他写了五年小文章,很多人都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有人说他写的小文章是雕虫小技,有人还说小文章轻飘飘的,不足挂齿,写长篇才有分量。
契诃夫却不这么看,他说小作品比大文章好,矫揉造作少,而又较易获得成功。
契诃夫成名之后,仍然极为重视写小文章。
他曾说:“我是极力拥护小作品的,要是叫我办一个幽默杂志,我会拒绝一切长文章。
”需要晓得自己的尊严契诃夫有一次接到弟弟的信,信上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
他立刻提笔在回信上写道:“你为什么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你承认自己渺小吗?在人们当中需要自己的尊严。
你又不是个骗子,你是个正直的人,对吧?那就尊敬自己是个正直的人吧,要知道正直的人并不是渺小的,不要把谦虚和妄自菲薄混为一谈。
”契诃夫不仅这样教育弟弟,他的许多作品中也提倡“人的尊严”,这对我们不也是很深刻的启示吗?用火柴灰记录契诃夫有一次乘马车出外旅行,同车的旅客在闲谈中说了一句很生动的话,引起了契诃夫的注意。
他马上想到要把这句话记录下来,一摸口袋,啊?出门时忘记了把笔带在身上。
正在为难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将火柴盒拿出来,把火柴划燃,随后又将火柴吹灭。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巩固提升训练:第三单元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 Word版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巩固提升训练:第三单元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0dc1878bd63186bdebbc0e.png)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巩固提升训练第三单元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嘟哝.(nɑnɡ)绊.脚石(bàn)心旷神怡.(yí) 以逸待.劳(dài)B.喷嚏.(tì) 压轴.戏(zhú)兴高采.烈(cǎi) 斗.胆(dǒu)C.咳嗽.(sou) 炒鱿.鱼(yóu)不绝如缕.(lǚ) 咬文嚼.字(jiáo)D.怜悯.(mǐn) 契诃.夫(kē)推本溯.源(shuò) 秘.而不宣(mì)解析:选C。
A项,“哝”应读nonɡ;B项,“轴”应读zhòu;D项,“诃”应读hē,“溯”应读s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________。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________,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________的讲述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
这时,( )。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和________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相提并论口耳相传深谋远虑虚张声势B.相提并论口传心授深思熟虑虚张声势C.混为一谈口传心授深谋远虑矫揉造作D.混为一谈口耳相传深思熟虑矫揉造作。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同步测试之 课后巩固(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同步测试之 课后巩固(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https://img.taocdn.com/s3/m/62a6b4ee650e52ea541898d3.png)
8。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后巩固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也挺好的庶务官,名叫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举起望远镜,看《哥纳维勒的钟》.他一面看戏,一面感到心旷神怡。
可是忽然间……在小说里常常可以遇到这个“可是忽然间".作者们是对的: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他取下眼睛上的望远镜,低下头去,于是……啊嚏!!!诸位看得明白,他打了个喷嚏.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拿出小手绢来擦了擦脸,照有礼貌的人的样子往四下里瞧一眼,看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
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心慌了。
他看见坐在他前边,也就是正厅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嘴里嘟嘟哝哝。
切尔维亚科夫认出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暗想。
“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就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没关系,没关系……"“请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我本来……我不是有意这样!”“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傻头傻脑地微笑,开始看舞台上。
他在看戏,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心旷神怡了。
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
到休息时间,他走到布里兹扎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了一忽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将军说,不耐烦地撇了下嘴唇.……“滚出去!!”将军脸色发青,周身打抖,突然大叫一声.“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吓得愣住了。
高中语文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件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课件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1b832c2580216fc710afd37.png)
提示:二者都有差不多之意。“简直” 带有夸张或强调的语气,强调相差微 小或几乎相同,接近于完全、等于;“几乎” 强调的语气轻一些,只表示相差之 微小。
第六页,共17页。
句段点评 (diǎn pínɡ)
自主(zìzhǔ) 探究
《一个文官(wénguān)的死》:苦涩的笑
第一页,共17页。
走近作品 (zuòpǐn)
基础(jīchǔ) 练习
1.连线作者
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9世纪 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zuòjiā)、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 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以 简练的笔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中反映出重大的社会 问题。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zuòjiā)。”他的代表作有短篇 小说《一个文官的死》《变色龙》《万卡》《带阁楼的房子》《套中 人》,剧本《樱桃园》等。
特别是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独特性、自主性和自
信心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哲学气质的熏陶。
第十四页,共17页。
句段点评 (diǎn pínɡ)
自主 (zìzhǔ)探
究
积累(jīlěi)与 运用
这则素材可用于以下话题中:“智育与德育”“要有批判精神”“要培养学生
的独特性、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七页,共17页。
句段点评 (diǎn pínɡ)
自主(zìzhǔ) 积累(jīlěi)与
探究
运用
2.“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他不是我的上司, 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6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6](https://img.taocdn.com/s3/m/5574c43c76eeaeaad0f3307d.png)
《一个文官的死》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语文科吴文芬【教材分析】《一个文官的死》是粤教版选修五《短篇小说选读》第四单元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篇课文,是契诃夫“小人物”系列的经典作品。
作为十九世纪俄国最后一个写“小人物”的作家,他在继承俄国代表作家对小人物寄予同情和对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深化了这一主题,他看到了俄国等级森严的社会对“小人物”的压迫和异化,更关注到了“小人物”自身不觉悟和麻木的状态,所以契诃夫笔端流露出对“小人物”的讽刺远远多于同情,讽刺他们不知自尊,在有权有势者面前卑躬屈膝、批判他们本身的软弱无能。
在写作艺术方面,本文的显著特色是通过人物反复的对白、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典型化,来表现其卑怯和奴性的性格。
作为小说选修课,体现如下几点理念:1以写促读,通过学生续写结尾,对比原文,感受原文情节的突兀,为理解创作意图作铺垫。
2补充小说创作理论,引导学生从创作的角度理解创作意图。
3通过鉴赏小说塑造的典型人物,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中外小说中的典型人物,理解人物典型化的价值和意义。
【学情分析】学情调查:1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什么导致切尔维亚科夫的死?3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反馈,学生基本读懂故事情节,但对主题和写作意图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同学能读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切尔维亚科夫表示同情,但是没有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对话、反复和心理描写显现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理解人物深层性格,也就无法理解作者更深层的写作意图)。
因此,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入分析人物心理和作品的主题,以及小说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确定布鲁姆两维教学目标分类表(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2教学目标目标1:能分析出人物奴性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目标2:掌握小说通过反复的对话、心理描写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理解小说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能分析出人物奴性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小说通过反复的对话、心理描写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理解小说创作意图。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1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1](https://img.taocdn.com/s3/m/9c40c050f121dd36a22d8256.png)
《一个文官的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广东普宁二中马旭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能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实质的能力。
(2进一步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2.能力与方法:(1)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及性格特征。
(2)理解切尔维亚科夫之死背后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培养良好个性。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初步感知1、速读课文,找出小说三要素明确:人物、环境、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2、填写人物档案速读案情,填写报告【小说既然以“文官之死”为结局,那么这小文官是怎么死得呢?自杀?他杀?抑或有什么看不见的幕后黑手?他又为什么而死?】二、文本研读——小文官之“死”探读文章,感受文官的心理和将军的态度变化,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前后的神色有什么变化?心理呢?明确:看戏时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心慌意乱,感觉不到心旷神怡,惶惶不安,安不下心(心慌意乱)怀疑将军“眼睛里有一道光”(胆怯)“他话都不愿意说!”脸色发白,“他生气了”(惶恐)“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惊恐)“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崩溃)小文官——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猥琐,奴性十足(可笑、可悲、可鄙)2、面对小文官发自内心的道歉,将军又有怎样的回应?在小文官的几次道歉中,将军的语言、神态有什么变化呢?明确:“没关系,没关系”(冷漠、客套)“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无奈)“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生气)“简直是胡闹”(愤怒)“滚出去”(暴怒)将军——傲慢专横(上等官员)3、杀死切尔维亚科夫的真正凶手是?【当胆小怕事的小文官遇到了傲慢的将军,他的死似乎已是必然,所以我们总结下杀死切尔维亚科夫的真正凶手】明确:(1)个人的心理压力和恐惧(2)文职将军(权势与态度)三、深入探究【回过头来看,这个悲剧是由什么引起的?一个喷嚏!今天你们会因为一个喷嚏打在老师身上就惶恐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了吗?当然不会!】主人公遇到的本来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但他却为这件小事担忧致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一个文官的死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2006四川成都诊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没有错的一项是()A.亘.古(gèn) 绊.脚石(bàn) 细水常.流(cháng) 以逸待.劳(dài)B.木讷.(nè) 压轴.戏(zhú) 兴高采.烈(cǎi) 铩.羽而归(shā)C.剽.悍(piāo) 炒鱿.鱼(yóu) 不绝如缕.(lǚ) 咬文嚼.字(jiáo)D.渲.染(xuàn) 爆.冷门(bào) 推本溯.源(shuò) 秘.而不宣(mì)解析:A项,“常”应为“长”;B项,“轴”的读音应为“zhòu”;D项,“溯”的读音应为“s ù”。
答案:C2.(济宁2006学年度高三摸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媛穿着高跟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
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B.在这次APEC高官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讨论了共同防治禽流感的方案,并订立了城下之盟,各方决定,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和技术上的合作。
C.文学鉴赏课上,教师的作用是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能只是枯燥地去作理论分析。
D.尽管林嘉欣在《恋之风景》中的表演收放自如,丝丝入扣,但电影本身的言不及义和情节的不合逻辑削弱了演员的表演力度,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解析:A项,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
此处望文生义。
B项,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与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句中没有胁迫的意思,不合语境。
C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感谢。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雄》这部影片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好评如潮,但是我看后却并不怎么喜欢。
B.由于检修煤气管道,从人民广场至公安大楼这一路段的交通为此中断了近两个小时。
C.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D.对商品进行精美的包装本无可厚非,但消费者要买的是商品本身,而不是精美的包装。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或“产生了轰动效应”;B项成分赘余,应删去“为此”;C项语序不当,应为“近几天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里”。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孩子,”她高兴地对女儿说,“你做得很对,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啊!”C.怎么了?你这小家伙。
D.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曾扼要地说过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
解析:A项,“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中三个并列的分句间应该用逗号,不能用顿号;另外,句子没有疑问语气,句子到此也没有结束,所以,问号应该换成逗号。
C 项,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D项,括号内的内容是对《画筌》的注释,属于句内注释,所以应该将后书名号与前括号间的逗号去掉。
答案:B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一个文官的死在一个挺好的晚上,有一个也挺好的庶务官,名叫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举起望远镜,看《哥纳维勒的钟》。
他一面看戏,一面感到心旷神怡。
可是忽然间……在小说里常常可以遇到这个“可是忽然间”。
作者们是对的: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他取下眼睛上的望远镜,低下头去,于是……啊嚏!!!诸位看得明白,他打了个喷嚏。
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_______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拿出小手绢来擦了擦脸,照有礼貌的人的样子往四下里瞧一眼,看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
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心慌了。
他看见坐在他前边,也就是正厅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嘴里嘟嘟哝哝。
切尔维亚科夫认出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暗想。
“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
应当赔个罪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就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没关系,没关系……”“请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
我本来……我不是有意这样!”“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傻头傻脑地微笑,开始看舞台上。
他在看戏,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心旷神怡了。
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
到休息时间,他走到布里兹扎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了一忽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将军说,不耐烦地撇了下嘴唇。
“他忘了,可是他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切尔维亚科夫暗想,怀疑地瞧着将军。
“他连话都不想说。
应当对他解释一下,说我完全是无意的……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要不然他就会认为我是有意啐他了。
现在他不这么想,可是过后他会这么想的!”切尔维亚科夫回到家里,就把他的失态告诉他的妻子。
他觉得妻子对待所发生的这件事似乎过于______________。
她先是吓一跳,可是后来听明白布里兹扎洛夫是“在别处工作”的,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个不是的好,”她说。
“他会认为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举动不得体!”“说的就是啊!我已经赔过不是了,可是不知怎么,他那样子有点古怪……他连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也没说。
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工夫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到布里兹扎洛夫那儿去解释……他走进将军的接待室,看见那儿有很多人请托各种事情,将军本人夹在他们当中,开始听取各种请求。
将军问过几个请托事情的人以后,就抬起眼睛看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大人,要是您记得的话,在‘乐园’里,”庶务官开始报告说,“我打了个喷嚏,而且……无意中溅您一身唾沫星子……请您原……”“简直是胡闹……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您有什么事要我效劳吗?”将军扭过脸去对下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说。
“他话都不愿意说!”切尔维亚科夫暗想,脸色发白。
“这是说,他生气了……不行,这种事不能就这样丢开了事……我要对他解释一下……”等到将军同最后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谈完话,举步往内室走去,切尔维亚科夫就走过去跟在他身后,叽叽咕咕说:“大人!倘使我斗胆搅扰大人,那我可以说,纯粹是出于懊悔的心情!……这不是故意的,您要知道才好!”将军做出一副要哭的脸相,摇了摇手。
“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他说着,走进内室去,关上身后的门。
“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暗想。
“根本连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啊!他是将军,可是竟然不懂!既是这样,我也不想再给这个摆架子的人赔罪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就是,反正我不想来了!真的,我不想来了!”切尔维亚科夫这样想着,走回家去。
那封给将军的信,他却没有写成。
他想了又想,怎么也想不出这封信该怎样写才对。
他只好第二天亲自去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大人,”他等到将军抬起问询的眼睛瞧着他,就叽叽咕咕说,“并不是像您所说的那样为了开玩笑。
我是来道歉的,因为我打喷嚏,溅了您一身唾沫星子……至于开玩笑,我想都没想过。
我敢开玩笑吗?如果我______________开玩笑,那么结果我对大人物就……没一点敬意了……”“滚出去!!”将军脸色发青,周身打抖,突然大叫一声。
“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吓得愣住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说一遍。
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
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
一八八三年5.填在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__________也要打喷嚏。
(2)他觉得妻子对待所发生的这件事似乎过于__________。
她先是吓一跳,可是后来听明白布里兹扎洛夫是“在别处工作”的,就放心了。
(3)如果我__________开玩笑,那么结果我对大人物就……没一点敬意了……A.偶尔草率竟然B.偶尔轻率居然C.偶然轻率居然D.偶然草率竟然6.文中多次出现“暗想”与“叽叽咕咕”,请分析其对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的作用。
7.切尔维亚科夫最后忧惧而死,表面上他是为何忧惧?实际上他忧惧的是什么?8.“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这句是作者直接进入作品之中发表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会有一些特征性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个人物描写的例子加以赏析,写一段赏评文字,字数300左右。
5.解析:偶尔:间或,有时候,与“经常”相对。
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
偶然:表示某种动作不是必然要发生,与“必然”相对。
根据语境可知(1)处用“偶尔”。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2)处应该用“轻率”。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居然:竟然,但多用于表示不合情理而难以让人想象。
(3)处用“居然”更好。
答案:B6.解析:找出“暗想”“叽叽咕咕”出现之处,然后比较切尔维亚科夫心理的发展变化,答案即可得出。
参考答案:揭示了切尔维亚科夫畏惧心理的一步步加剧,推动了切尔维亚科夫最终走向死亡的情节发展,刻画了切尔维亚科夫胆小怕事、害怕权势、充满奴性思想的小公务员典型性格。
7.解析: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文中相关内容的描写,回答第二问要注意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表面上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打喷嚏溅到了布里兹扎洛夫将军身上,以为得罪了比自己官职高的人。
实际上忧惧的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以及官场的权势。
8.解析:注意从情节的角度以及主题表现的角度来思考。
参考答案:作用有三:其一,暗示下文的情节也是一件意外的事,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二,表明文章所写的事件是生活中的意外,是有生活依据的;其三,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慨,有助于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9.答案:略(二)(200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平面的生活(法)米·图尼埃眼镜商放下检验镜,一边说话,一边带着明显的好奇表情,窥伺着他的话将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