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庭暴力的危害、原因与防治
反家庭暴力-研究报告
反家庭暴力-研究报告概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家庭暴力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分析。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的对家庭成员造成伤害或痛苦的行为。
它不仅严重侵犯了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报告将从定义、影响、原因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出现的身体、心理或性上的虐待行为,它可以包括伴侣间暴力、对儿童的虐待以及老年人被家庭成员虐待等多种形式。
家庭暴力是一种明显侵犯他人权利的不良行为。
2. 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受害者可能面临身体伤害、心理创伤、自卑感、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同时,家庭暴力也给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
3. 原因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可能与社会文化观念、情绪压力、经济困难以及家庭中的权力不平等等因素有关。
理解家庭暴力的根源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4. 预防预防家庭暴力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援助服务、开展宣传教育和心理健康支持等都是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
结论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权利的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建立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0). 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0(2), 52-63.2. Johnson, R. (2015). Causes of Domestic Viol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amily Studies Journal, 25(1), 36-51.。
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家庭暴力的源头、影响和应对措施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暴力的源头、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家庭暴力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并为解决家庭暴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 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心理或性方面的虐待或控制行为。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还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家庭暴力的源头、影响和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家庭暴力的源头家庭暴力的源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经济困境、婚姻不和等都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触发因素。
- 文化因素:某些文化对男性的权力和控制观念可能促使家庭暴力的发生。
例如,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和控制观念在某些社会中仍然存在,这种观念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 心理问题:有些家庭暴力施暴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情绪控制障碍、暴力倾向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
3. 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 对个人的影响:受害者可能遭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尊心受损、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
长期的家庭暴力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持久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药物滥用、自杀等。
- 对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个人,还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它破坏了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也对下一代造成了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这些孩子长大后重复暴力行为。
此外,家庭暴力也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4. 应对家庭暴力的措施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 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并鼓励受害者寻求帮助。
- 提供支持和援助:建立相关的支持和援助机构,为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
家庭暴力的社会学分析
家庭暴力的社会学分析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要深入理解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对家庭暴力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1.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首先,家庭暴力与社会的性别不平等密切相关。
在许多社会中,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权力和特权,而女性则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这种性别不平等导致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欲望和暴力行为,进而产生了家庭暴力。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的压力,比如失业、贫困、经济不稳定等,会增加家庭内部紧张和冲突的可能性。
当经济压力逐渐增加时,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再次,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对家庭暴力产生影响。
一些文化和社会习俗将男性视为家庭中的主导者,而将女性视为从属于男性的对象。
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得家庭暴力在一些社会中被社会认可或默许。
最后,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是家庭暴力的原因之一、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通常有心理问题、缺乏应对冲突的技巧,或者曾经亲眼目睹过或经历过家庭暴力,这些因素会使其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2.家庭暴力的社会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受暴力侵害的个体来说,他们可能会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尊心下降、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长期健康和幸福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对家庭来说,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和谐关系,导致家庭功能的丧失。
儿童可能在这种暴力环境中受到伤害,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教育和未来的人际关系。
对整个社会来说,家庭暴力会造成经济和资源的浪费,包括医疗费用、法律程序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花费。
此外,家庭暴力也破坏了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3.解决家庭暴力的社会途径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社会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和途径。
首先,重要的是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和宣传。
社会应该努力改变那些将男性视为优越的文化观念,强调男女平等,并提倡尊重、互助和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2023-12-01CATALOGUE目录•引言•家庭暴力概述•家庭暴力现状分析•家庭暴力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0102背景介绍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个人行为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深层次问题。
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03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01通过对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了解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和特点。
02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02家庭暴力概述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和尊严。
包括殴打、虐待、踢打、掐捏、烧烫等直接伤害受害者身体的暴力行为。
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包括威胁、恐吓、辱骂、贬低、羞辱等伤害受害者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暴力行为。
包括剥夺财产、控制经济、强迫劳动等控制和剥夺受害者经济权利的暴力行为。
030201家庭暴力的影响和危害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精神抑郁、身体伤害、社交障碍等。
家庭暴力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03家庭暴力现状分析在接受调查的样本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其中,严重暴力的比例占15%,轻微暴力的比例占15%。
在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轻度暴力占50%,中度暴力占30%,重度暴力占20%。
家庭暴力发生的比例和程度家庭暴力程度家庭暴力发生率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女性占60%,男性占40%。
受害者性别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中25-35岁占30%,35-45岁占40%。
受害者年龄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0%,高中学历占30%,大专及以上占20%。
受害者教育程度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群体特征社会压力社会舆论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也会对施暴者产生压力,从而促使其采取暴力行为。
反家暴知识宣传资料
反家暴知识宣传资料1.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将家庭暴力界定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 家庭暴力的类型身体暴力:包括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精神暴力:包括经常性谩骂、恐吓、诽谤、诋毁、侮辱等;性暴力:包括强迫发生性关系、性虐待等;经济控制:包括控制和占有家庭财产等;冷暴力:包括侮辱、谩骂、恐吓、经济控制等。
3. 家庭暴力的危害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自杀等极端行为。
同时,家庭暴力也会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增加犯罪率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4. 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和应对方式,增强反家庭暴力的意识。
加强法律制裁:加大对家庭暴力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建立救助机制: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反家庭暴力的行动中来,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5.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及时报警: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及时报警,让警察介入处理。
保留证据:遭受家庭暴力后,要及时拍照、录像等收集证据,以便维权。
寻求帮助:可以向当地妇女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寻求帮助。
6. 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倡导健康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强化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反家庭暴力的行动,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家庭暴力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家庭暴力的社会和文化根源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地域、文化背景或社会阶层如何,家庭暴力都是具有严重剥夺个人权益和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
然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的社会和文化根源,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社会根源1. 男性优越观念家庭暴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对女性的优越观念所驱动的。
这种观念认为男性应该占主导地位,女性则应该处于从属地位。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男性夫权思想得以滋生,并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和暴力行为。
2. 权力和控制一些家庭中存在权力和控制的问题,其中一方试图通过施加暴力来控制另一方。
通常,这种控制欲望可能源自于对被控制一方的恐惧、嫉妒或不安全感。
这种权力和控制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权力不平等和压迫。
3. 社会经济压力社会经济压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社会根源。
贫困、失业或经济困难会增加家庭内部紧张和压力,使得冲突和暴力行为更容易发生。
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不公平分配等问题所致。
二、文化根源1. 文化传统和观念一些文化传统和观念鼓励男性对女性实施暴力,或者认为家庭内部问题应该在家庭内部解决。
这些传统和观念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形成了对家庭暴力保持沉默或默许的文化氛围。
2. 教育和媒体教育和媒体在塑造和影响家庭暴力文化根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体系和教育机构应该强调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以减少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纵容。
媒体也应当负起责任,通过正确的报道和宣传,呼吁社会对家庭暴力说不。
三、解决方法1. 法律和政策建立和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一步。
政府应当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加大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并为受暴力侵害的人提供保护和支持。
2. 教育与意识提高教育是解决家庭暴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向社会传递平等尊重和亲情关爱的理念,培养人们正确处理家庭冲突和暴力行为的能力。
生活中常见暴力行为的预防教育
生活中常见暴力行为的预防教育暴力行为是一种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减少和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对于暴力行为的预防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生活中常见的暴力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以暴力的方式对待另一方的行为。
虽然为了保护家庭和谐,很多人选择了保持沉默,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预防家庭暴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能力。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以暴力相向。
同时,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理解和支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避免积怨和冲突的积累。
二、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及周边环境中发生的各种暴力行为,包括欺凌、打架、攻击等。
预防校园暴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师生的暴力行为的教育与引导,提高社会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社会暴力社会暴力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暴力行为,包括抢劫、偷盗、打骂等。
预防社会暴力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
个人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律意识,避免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增加警力和监控力度,提高社会的公共安全。
四、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攻击、侮辱、谩骂等暴力行为。
预防网络暴力的关键在于加强网络教育和网络监管。
个人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随意发布恶意言论和攻击他人。
同时,网络平台应该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处罚和封禁。
总之,预防生活中常见的暴力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都需要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暴力行为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家庭暴力分析及防治的法律思考(一)
家庭暴力分析及防治的法律思考(一)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已经日益成为我国法律工作的热点。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是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是一方动用武力和权利来控制另一方的行为。
其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
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破坏了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
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已经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家庭暴力现状危害成因群防群治一、家庭暴力的内涵及特征一)国外和国内的不同认识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有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
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暴力〃主要指男性对女性实施的有害行为。
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摧残、折磨或其它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
二)社会学的认识社会学者认为:家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要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必须在修改现有法律的同时,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家庭暴力公众运动通过培训、宣传等社会手段改变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转变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如何看待家庭暴力?
如何看待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如何看待家庭暴力?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 家庭暴力是什么?家庭暴力的定义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包括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间,或者有婚姻或感情关系的人之间,因争吵、不满、失控而产生的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包括明显的身体暴力,也包括心理上的威胁、逼迫和控制等。
2. 家庭暴力的危害家庭暴力的危害不仅在于身体上的伤害,更在于对受害者心理上的影响。
长期受虐待的人会失去自信和自尊心,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种行为还会带来性别歧视、家庭破裂、社会不安定等问题。
3. 如何预防家庭暴力?预防是最重要的。
家庭成员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不时地表达爱和关心。
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设立举报热线、加强法律惩处等手段来预防和应对家庭暴力的发生。
4. 如何帮助受害者?如果你发现某位朋友、亲戚或邻居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可以适当地询问情况,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仔细、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感受,并尽量不要施加压力或指责。
另外,记得及时报警和寻求专业帮助。
5. 如何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家庭和谐需要大家携手努力。
夫妻之间应该多沟通、多理解,避免争吵和冲突。
父母需要多关心和支持孩子,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
子女则需要尊重父母,尽孝道。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家庭都充满爱和温馨。
总的来说,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为每个家庭带来和谐、幸福和安宁。
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
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家庭暴力的开题报告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使用肢体、心理、经济等方式进行的恶意伤害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受害者身心受创,破坏家庭和谐,甚至带来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家庭暴力的原因1.1 权力失衡家庭暴力往往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失衡。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性通常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和控制权,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可能导致男性滥用权力,对女性进行暴力行为。
1.2 经济压力经济压力也是引发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家庭面临经济困难时,家庭成员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爆发情绪,从而对其他成员进行暴力行为。
经济困难还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1.3 文化观念一些文化观念也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例如,一些文化中存在着对男性的压力,使他们认为要通过暴力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
同时,一些文化中也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使得她们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二、家庭暴力的影响2.1 受害者的身心伤害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受害者可能会遭受肢体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身体和心理问题。
长期受到暴力对受害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2.2 家庭和谐的破坏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也破坏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氛围。
暴力行为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也会受到损害。
这种破坏性的影响可能延续到下一代,导致家庭暴力问题代际传递。
2.3 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的存在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治安问题。
同时,家庭暴力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例如医疗资源、警察资源等。
三、应对措施3.1 加强法律保护加强法律保护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力度。
预防和防止家庭暴力的措施
预防和防止家庭暴力的措施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那么,在法制常识里,要如何预防和防止家庭暴力呢?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预防和防止家庭暴力的措施1.认识家暴现象的存在。
受害者通常会对家暴有极度轻视的倾向。
家暴并不一定表现在身体虐待上,它也会表现于情感或心理上。
你不需要非得等到被打到骨折或眼发黑时才认为那是家暴,喊叫,谩骂,威胁和恐吓等都是家暴的表现形式。
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你要是被迫与其发生性关系,那就是家暴,也可以称之为性侵犯。
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经常如履薄冰般地小心做事?”大家要记住,大多数施暴者很善用迷人的手段,他们也会在虐待别人之后颇感歉意。
事实上,家暴之后会存在一个蜜月期,接着到来的便是紧张关系搭建起来之后的爆发期,许多女人和男人抱着“这次的家暴行为会停止”的希望而一直受困于这个家暴循环周期。
2. 寻求帮助。
幸运的是,你可以向有足够资源的当地机构求助。
比如反暴力热线、反暴力机构。
你并非孤身一人作战!你的朋友和家人未必是帮助你的最适合人选,但他们仍然可以减少虐待行为的发生。
你可以致电给源众受暴妇女儿童法律帮助热线:************。
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他们同样能保护好他们。
出于你的处境,他们会理解你,也不会对你妄加评断的。
而且他们会提供个人和群体治疗服务并帮助你处理一些诸如获取暂时的限制法令的法律事项。
3. 使用一台安全的电脑。
美国国家家暴网站提醒用户要使用一台施暴者无法进入的安全电脑,电脑的使用是很容易被监测得到的因为该网站有很多信息资源。
所以在你决定远离这种受虐的家庭关系之前,你的确得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确保你的安全。
最值得警惕的时刻莫过于施暴者意识到了你打算离开他或她,所以你得有个备份的安全计划。
你可以找可以为你提供帮助的机构帮助你做这些计划。
4. 处理潜在的关系问题。
家庭暴力的种类、危害和预防措施
家庭暴力的种类、危害和预防措施家庭暴力,指的是在家庭内发生的某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其种类多样,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言语辱骂、经济控制等多种方式。
身体虐待是最常见的一种家庭暴力,其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殴打、打骂、使用暴力以及其他的残忍行为。
例如,丈夫可能会经常殴打妻子,孩子也可能会成为父母殴打的对象;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使用麻醉药品或者其他的毒品,也属于身体虐待的范畴。
除了身体上的暴力,性虐待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家庭暴力。
在性虐待的情况下,施暴者可能会强迫受害者进行不愿意的性行为,也可能是虐待儿童,让其过早的获得性知识,导致其精神上的创伤。
性虐待对个人身心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
言语辱骂则是一种非身体性的家庭暴力的行为,常常是由于情绪不稳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
言语辱骂可以使被洪的者受到痛苦,使其心理上产生重重的阴影。
被辱骂者在说话和行为上都非常谨慎,时刻担心被施暴者批评、责怪、甚至予以惩罚。
”经济控制则是一种更加隐蔽的家庭暴力,其表现为在经济方面对另一方加以控制和限制。
例如,一方有意隐瞒资产,掌控财政大权,甚至将控制权转移到第三方身上,导致家庭成员失去经济自主权力。
家庭暴力形式多样,但危害却十分严重。
它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持久的打击,还可能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现代社会中,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起来,为了避免家庭暴力,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们应该对家庭成员和社会公众开设更多关于家庭暴力基本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让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这有助于增强抵御家庭暴力的能力,并将家庭暴力作为一种严重犯罪加以打击。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家庭成员互相理解、支持和关爱,维护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通过沟通,解决矛盾,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完整,从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全面完善的家庭暴力应对机构和机制。
填补现有机制和制度的漏洞,开展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绝不姑息和纵容。
总而言之,家庭暴力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形式多样,危害性十分严重。
家庭暴力如何提前预防
家庭暴力如何提前预防近年来,家庭暴力问题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家庭暴力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被害者的权益,也对整个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提前预防家庭暴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的预防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前预防家庭暴力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定期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与时俱进。
同时,要加强对家庭暴力案件的立案、调查和审判工作,严惩肇事者,加大对受害者的保护力度,形成有力的威慑机制。
二、加强家庭成员教育与意识培养除了法律的制约,还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家庭成员的教育与意识培养。
家庭教育是预防家庭暴力的基础,家长应该重视对子女的心理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
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加强相关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建立健全支持体系为了帮助受害者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应该建立健全支持体系。
社会各界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暴力的咨询和援助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机构和组织的投入,提供相应的经费和物质支持。
受害者可以通过咨询热线、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获取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应鼓励受害者积极参与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恢复自信并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四、推动家庭关系和谐发展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保障。
为了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应加强沟通和信任,尊重和关心彼此的权益和需求。
各家庭成员应树立平等、尊重、理解和包容的观念,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和交流活动,加强家庭内部的互动和凝聚力。
五、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是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手段。
媒体应加强对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通过曝光并声讨暴力行为,引导舆论舆论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对家庭暴力事件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数据,促使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为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而努力。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对策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对策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或多方实施的身体、心理、性或经济上的虐待和控制行为。
它是一种威胁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研究和解决。
首先,针对家庭暴力的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家庭暴力的影响:研究家庭暴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意识。
可以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绩、职业发展、婚姻关系、子女成长等方面考察其负面影响,并与非暴力家庭进行对比分析。
3.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研究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供政策和干预建议,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可以从教育、法律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预防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家庭教育和宣传:通过普及家庭和性别平等的教育,引导人们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和原因,提高家庭成员的意识。
此外,宣传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报道、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
3.社会支持和帮助:提供受害者和施虐者的社会支持,包括经济援助、工作机会等,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境,摆脱暴力环境。
同时,加强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构建“零家庭暴力”的社会环境。
4.心理治疗和康复:为受害者和施虐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自尊、信心和情感健康。
此外,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康复技术的建设,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家庭暴力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严重问题。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家庭暴力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政府、社区组织、家庭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打赢这场保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战役。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五篇范例)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五篇范例)第一篇: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内容摘要: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
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关键词:家庭暴力现状原因危害防范措施正文:一、家庭暴力概述就现阶段全国各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家庭暴力日益凸显。
作为严重侵扰家庭、社会安宁的刽子手——家庭暴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家庭暴力,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
但在国外的有关法律特别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中,大多对家庭暴力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形式上可分为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包括配偶、前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居伴侣及前同居伴侣;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总之任何对家庭成员造成损害和伤害的行为都可以列入家庭暴力的范畴。
家庭暴力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引入我国的。
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对家庭暴力尚无界定。
实践中所谓的家庭暴力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家庭成员身体上的暴力及因此而引起的精神伤害,如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受害者为配偶、子女与父母,其中以妇女、儿童与老人居多。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将家庭暴力的概念在司法层面上明确限定为狭义的: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
2021年浅谈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浅谈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欧阳光明(2021.03.07)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工会家庭是在法律、道德、亲情的框架下所形成的,它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由无数个文明的家庭组成。
而家庭暴力事件它不仅侵犯了法律的严肃性,危害了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破坏了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睦,而且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践踏了亲情、爱情、道德,其危害性更强于普通的暴力犯罪。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暴力,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采取更完善的对策和措施,有效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的现状、形成的原因、特点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发表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美国,每四名妇女就有一人会遭受家庭暴力侵犯,每年都有约600万妻子受到丈夫的虐待;在法国,有200万妇女经常遭受男人的虐待;在德国有400万妇女遭受丈夫暴力,在犹太家庭中,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很普遍。
我国的家庭暴力,目前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据全国妇联统计,2002年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总数31万多件,有关婚姻家庭权益的占到总数的52.4%,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占到婚姻家庭类总数的22.5%。
在妇女遭受严重损伤的常见原因中,因家庭暴力造成的约占40%以上。
这些家庭暴力中所出现的新状况,引起了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存在的普遍性全国妇联统计结果表明: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大约有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有0.9%的女性经常受丈夫挨打,家庭暴力案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近95%为女性。
由此可见家庭暴力问题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研报告]家庭暴力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家庭暴力调查报告家庭暴力是一种导致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受损的行为,全球范围内都存在,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之一。
据统计,我国的家庭暴力现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1.社会观念滞后:在传统的观念中,家庭暴力被认为是一种家庭内部的私人问题,不应该在家庭外部被人知道。
这种思想观念的滞后,让很多人感到尴尬和羞愧,不敢向外界求助。
这也导致了许多暴力行为的发生。
2.经济压力: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成为家庭负担,一些人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
当经济状况遭遇困难时,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自然就会提高。
3.婚姻关系不协调:家庭暴力最常见的产生原因是夫妻关系不协调,婚姻出现裂痕或者是双方出现矛盾时,可能会转化为暴力行为。
二、家庭暴力的影响1.身体健康:受暴力行为的人员通常会遭受身体的打击和打压,会导致身体变得虚弱,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心理状态:家庭暴力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可逆的影响,长期受到暴力侵害的人往往会出现心理障碍、自闭和厌世等问题。
3.社会关系:家庭暴力不仅会破坏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夫妻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三、家庭暴力的防治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向更多的人普及家庭暴力的危害,让社会各界监视家庭暴力行为。
2.建立专门机构:建立相关的专业机构,为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人员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3.强化法律制裁:建立更加完善和严谨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条款,对于行为不良的人员进行强制教育和法律制裁,惩罚此类行为。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家庭暴力,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建立专门机构和强化法律制裁也是遏止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
家暴分析报告
家暴分析报告简介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和经济等方面的虐待和侵犯行为,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也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家庭暴力事件的分析,探索相关因素和趋势,以期为政府和社会机构制定更有效的干预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范围家庭暴力是一种以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虐待和侵犯行为。
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心理暴力和经济暴力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亿女性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占女性总人口的35%。
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男性和儿童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涉及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人群,以及不同婚姻状态的家庭。
家庭暴力的影响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受害者常常陷入恐惧和绝望之中,长期受到身心折磨。
身体上,可能出现身体损伤和疾病,如骨折、内出血等。
心理上,常伴随着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本人造成伤害,也对整个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家庭层面,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和谐,破坏了亲密伙伴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
在社会层面,家庭暴力增加了社会救助和医疗成本,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暴力往往受到传统观念、性别不平等、家庭权力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男性被赋予更多权力和特权,女性则被弱化和剥夺权力。
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容易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个人心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也是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人可能存在暴力倾向、攻击性行为或心理疾病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成为施暴者对家庭成员进行暴力行为的触发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家庭暴力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庭暴力往往与家庭关系紧张、婚姻不和谐、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密切相关。
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
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中国家庭暴力的研究存在不足,不仅表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普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忽视,还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缺少有关家庭暴力实证调查的数据,有关家庭暴力的论文和著述也不多见。
而在实践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隐藏在家庭中的暴力犯罪逐渐显露出来,有关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日益频繁。
这种状况不仅要求决策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更要求学术界能研究并提供家庭暴力的标准,通过实证的调查,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立法机构制定和完善有关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基于此,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中国的家庭暴力问题。
关键词:家庭暴力危害成因对策尽管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即使在西方,人们开始重视并系统研究这一问题,也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
这是因为家庭暴力不单纯是暴力犯罪,它总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的伦理价值、社会的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的,被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甚至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
美国的犯罪学家在进行家庭暴力犯罪研究时,都试图回答,“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家庭是最严重的暴力场所的情况下,所有的公共机构和私人团体都会忽视它的存在呢?”①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
根据 1994 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我国每年约有 40 万个家庭解体,其中 25% 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
②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它还表现为对家庭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严重侵犯。
家庭暴力问题与解决方案
家庭暴力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仍有一些让人不安的问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其中,家庭暴力问题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此,我们将探讨家庭暴力问题的含义、影响、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家庭暴力的含义家庭暴力,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成员之间,以家庭成员关系为背景和场所,利用实体、心理、经济等方式,未经家庭成员同意或得到授权,对家庭成员实施身体、性侵犯、言语、精神或经济上强迫、残虐行为,直接或间接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侵害家庭成员人格尊严和权利,危害家庭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家庭暴力的影响1、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受害人受到家庭暴力后,将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有些甚至会由于长时间的压抑而导致自杀。
身体上,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会面临肢体和脸部的创伤,内部器官受损和健康受影响。
如果受害人受到了长时间的袭击,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抑郁症等。
2、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家庭暴力除了对个人的影响以外,还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暴力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甚至离婚,对家庭和子女的成长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家庭暴力会导致社会治安紊乱,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家庭暴力的原因1、传统思想的影响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家庭认为男性有更多的权力,女性则不同。
家庭成员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这种权力结构,当他们感觉到威胁时就会使用家庭暴力。
2、社会问题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对家庭暴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有关家庭暴力的调查研究表明,经济压力和生活不稳定是家庭暴力的一大原因。
3、黑暗事件的影响有些家庭暴力是由精神问题导致的,例如精神疾病、药物滥用等。
四、家庭暴力的解决方法1、宣传教育,提高意识一方面,我们需要向公众普及知识,并提高影响家庭暴力的意识。
所有的人都应该了解到家庭暴力的危害,并积极帮助受害人,同时减缓家庭暴力的滋生,减少家庭暴力发生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家庭暴力的危害、原因与防治作者:曹安平 2009107062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对家庭暴力的危害原因以及防治深入研究,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家庭暴力情况的发生,保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家庭暴力危害原因防治方法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从以上关于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暴力带给我们的是一副怎样的家庭环境的画面,试想一下在这样充满着暴力的家庭中你会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每个家庭都是如此,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又从何而来呢?我国法律从维护夫妻双方的利益,维护家庭的和谐,对家庭暴力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规定:我国2001年4月实行的新婚姻法对家庭暴力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制裁条款,如将家庭暴力作为受害方提出离婚的一个条件,受害方离婚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等,还明确规定受害方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援助和居委会进行劝阻,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法律予以制裁的行为。
⑴本文试就家庭暴力定性、危害、成因、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一些看法,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维护每个家庭的和谐,从而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家庭暴力的定性问题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如英国马力安•海思特等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肉体的、性的、心理的、感情的、语言上的或经济上的等等),从英国学者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
行为方式不仅有直观性还有非直观性的。
可见,家庭暴力是许多不同行为所体现的一种共同性,这些行为同目的都是施暴者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控制。
⑵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等方面的暴力行为,就家庭暴力的危害程度不同,家庭暴力可分为具有重大危害性的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
因此,家庭暴力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以下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难受。
(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可知,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暴力行为,有人认为它是“家务事”,是家庭成员的事情,但从家庭暴力的限定我们很清楚的看清家庭暴力是一种受法律约束和制裁的行为。
第二:家庭暴力的危害从上文关于家庭暴力的定性,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暴力具有以下危害性首先,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
具体为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
其次,家庭暴力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
从而是许多妇女不堪暴力走上极端的道路。
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所以家庭一方面直接地造成了危害者本人的身心伤害,同样另一方面间接地造成了妇女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服刑人员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山西省妇联主席李悦娥说,在找不到正当解脱途径的情况下,部分妇女采取了出走、自杀,甚至以暴制暴等消极反抗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40万个解体家庭中,家庭暴力占到了四分之一。
而山西省妇联近年在对山西省女子监狱杀人犯档案抽查中发现,因为遭受丈夫直接暴力行为而导致杀夫的案件占到了45.3%。
⑶第三,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这部分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也严重地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也会给下一代人的心理投下灰暗、悲伤的阴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子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
在他们长大之后,如果其心理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其中有的人甚至会成为敌视社会、报复社会的人,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山西省妇联的调查:“家庭暴力是导致山西离婚率和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李悦娥说,调查显示,在工读学校的青少年中90%的孩子来自破碎家庭。
④可知,家庭暴力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对受害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不幸福。
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诱因,它容易造成受害者对社会的不满,对社会的不公,然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家庭成员来说,它使得孩子们从小在暴力环境中影响。
容易造成孩子们心里的委屈,继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且一个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是近几年家庭暴力呈现上升趋势。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一份来自浙江、湖南、甘肃三省的“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夫妻间发生冲突时,65%的丈夫“不理睬”妻子,28%的丈夫“辱骂”妻子;夫妻间冲突时,丈夫“用脚踢”妻子的占12.1%,“用东西砸”妻子的占9.7%,“强迫过性生活”的占5.8%。
⑤其中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问题也居高不下。
来自陕西省女子监狱的统计表明,2005年因以暴抗暴引起的女性犯罪比2004年上升32.4%,2006年又比2005年上升了21.4%。
截至2007年4月,171名杀人女犯,因家庭矛盾暴力杀人的占到了30.35%。
⑥第三、家庭暴力的成因(一)传统的观念和受害人的选择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男尊女卑、“夫妇有别、“夫义妇听”、“三从”等封建残余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在偏远贫困地区更是有着相当市场。
很多家庭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支配权。
家庭生活中自恃强势的大男子主义,说一不二,动辄施以暴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家庭暴力不仅是世界的“公害”,也是本土环境中的“痼疾”。
社会公众传统意识中视家庭暴力为自家事,默许容忍,习以为常,使得家庭暴力有恃无恐,循环繁衍。
家庭暴力给受害人肉体和精神上造成的侵害难以名状,很多人却不愿选择外界的救助和司法的干预。
大部分妇女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理,为乞求婚姻家庭的完整逆来顺受;有的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忍气吞声;有的则动用娘家亲属的力量,以暴制暴,制约和控制对方施暴行为;也有的不堪忍受长期家庭暴力,离家出走,或采取极端手段,引发恶性刑事案件。
⑺(二)司法救济的不健全和无奈1、法律上的一定限制。
对家庭暴力司法的干预是有限的。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及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实际否定了不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诉权,司法实践中也是这样理解和执行的。
⑻因此,只有导致离婚的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才有权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提起家庭暴力损害赔偿的范围很窄,司法干预的面很小。
2.自古以来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当今法院对如此案件的漠视和不愿管,只是把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一个请求要见和随还赔偿的适用条件来适用。
可见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不仅有限而且没有效力可言。
第四,家庭暴力呈现的特点⑼1,婚外恋是导致家庭暴力、重大恶性案件的罪魁祸首2,肉体伤害转为精神伤害3,从“蓝领”蔓延到“白领”4,未成年人受害后果最重第五、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对策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来制止和处罚家庭暴力行为。
我国现有关于维护妇女、老人、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逐步完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
例如:设立分居制度,它作为同居制度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缓解夫妻双方的矛盾,避免草率离婚,还可以对防止婚内暴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刑事案件有积极作用;在民法上,因从侵权的角度看待家庭暴力,赋予受害方民事赔偿请求权,受害方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精神赔偿)。
其次,建立多层次多机构的社会支持体系。
1.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
2.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
3.建立类似于国外妇女庇护所性质的社会救助机构。
以帮助受害人及时摆脱家庭暴力。
第三,构架家庭暴力法。
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
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
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也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从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务多种角度,治理家庭暴力问题。
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均散见于各类法典,法条中并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途径,极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会实践。
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也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行动有专项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据全国妇联:明年两会期间将力挺反家庭暴力专门立法。
⑽⑴《婚姻法》第3条, 第32条第2款第2项, 第43、44条与第46条⑵巫昌祯,杨大文。
防治家庭暴力研究[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⑶⑷/GB/13325638.html 人民网调查表明家庭暴力是诱发女性和未成年人犯罪主因⑸《妇女绿皮书》首发暨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会⑹对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现状的思考作者:王宝鸣中国法院网⑺贺卫方:《“外来和尚”与中国法官》,载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01页。
⑻《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及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⑼新华网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三成家庭存在家庭暴力⑽全国妇联关于力挺家庭暴力专门立法中国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