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管理

合集下载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项目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
1.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
案,并按照
要填写严重
精神障碍患
者个人信息
补充表。

2.对应
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对病情不定的患者增加4次随访。

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1次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
室结果。

3.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4.健康体检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5.免费转诊
免费转诊到上级专业的医疗机构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案三篇.doc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案三篇.doc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案三篇第1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计划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计划政府综合管理办公室、村委会、医院部门、卫生室为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计划和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为确保我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逐步建立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综合防控的有效机制。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文件,如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测与治疗项目实施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测与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现将《XX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1 、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的居家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诱发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2 、服务内容(1)患者信息管理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范围时,家属应提供或直接传递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信息。

同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建立患者住院健康档案,并按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对相应管理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进行患者风险评估;检查病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感觉、知觉、思考、情感和意志行为、洞察力等。

;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身体疾病、社会功能、药物治疗和各种实验室测试的结果。

其中,风险评估分为6个层次。

0级不符合以下1-5级。

一级口头威胁,叫喊,但不砸。

二级粉碎行为,仅限于家庭,可以说服停止反对财产。

三级罢工行为显然是针对财产的,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能被说服停止。

四级连续砸人行为,不论场合、针对财物或人员,都不能被说服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使用5级武器对人实施暴力,或纵火、爆炸等。

无论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

(3)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等级、社会功能状态、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对患者进行分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5.28•【文号】国卫疾控发〔2018〕13号•【施行日期】2018.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精神卫生正文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8〕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适应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请遵照执行。

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2〕20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5月28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严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旗严重精神障碍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患者。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患者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

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患者,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患者就诊或医务人员到患者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重性精神疾病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转诊治疗绿色通道,建立专科医院—卫生院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机构的作用,做好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访视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治疗康复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分类双向转诊分为上转和下转。

(一)上转1. 由乡镇卫生院转诊至精神病专科医院。

(二)下转1. 由精神病专科医院转诊到乡镇卫生院。

二、转诊对象患有精神疾病的乡镇常住人口。

三、转诊疾病种类1、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2、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患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器质性精神障碍;3、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各种药物(含毒品)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4、中度、重度、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及伴有精神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血型
文化程度
职业
婚姻状况 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 药物过敏史 暴露史
疾病
既往史
手术 外伤 输血
家族史
遗传病史 残疾情况
生活环境*
1男 2女 9未说明的性别 0未知的性别 □
出生日期
□□□□ □□ □□
工作单位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1户籍 2非户籍

民 族 01汉族 99少数民族 □
1 A型 2 B型 3 O型 4 AB型 5不详 / RH:1阴性2阳性3不详 □/□
轻度滋事
◦ 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 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
肇事
◦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 ,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1研究生2 大学本科 3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 4中等专业学校5技工学校6高中7初中
8小学9文盲或半文盲10不详

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专业技术人员 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商业、服 务业人员 4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6军人 7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8无职业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关于用药依从性
◦ “规律”为按医嘱用药, ◦ “间断”为未按医嘱用药,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 ◦ “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 “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
随访日期 本次随访形式 若失访,原因
如死亡,日期和原因
危险性评估 目前症状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严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旗严重精神障碍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患者。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患者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

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患者,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生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患者就诊或医务人员到患者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药物治疗。

重性精神疾病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转诊治疗绿色通道,建立专科医院一卫生院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机构的作用,做好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访视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治疗康复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分类双向转诊分为上转和下转。

(一)上转1.由乡镇卫生院转诊至精神病专科医院。

(二)下转2.由精神病专科医院转诊到乡镇卫生院。

二、转诊对象患有精神疾病的乡镇常住人口。

三、转诊疾病种类1、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2、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患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器质性精神障碍;3、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各种药物(含毒品)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4、中度、重度、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及伴有精神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20 年6月到 2022 年5月期间的 56 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并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患者,研究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结果:研究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研究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情绪不稳和无任何要求等,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心理特征;护理要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通常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由于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1]。

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妄想、幻觉、情绪不稳、行为怪异、痴呆、精神障碍、哭笑不得、智力障碍等症状[2]。

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通常采用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3]。

由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要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指导,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最后将选取56 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 年6月到 2022 年5月期间的 56 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并其进行研究,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患者,研究组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0/18,平均年龄为(43.32±1.24)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16,平均年龄为(42.64±1.56)岁。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施 , 而确保护理安全。 进
【 关键 词】 精神发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滞 ; 行为障碍 ; 护理安全 ; 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7 9 1 R 4 .3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 1x(叭 2 0 —0 6 0 17 3 5 2 ) 1 0 3— 2

S f t r b e n na e n fpa i n s wi e a e a da i n a d b h v o s r e s GUO n —y n DU un—hu “ a e y p o l ms a d ma g me to t t t m nt lr t r t n e a i r dio d r / e h o Ya a . Ch i
n ri itre t n M eh d F o Au u t O8t us g n nev n i . to s r m o g s 2 O oMa c 0 1 , o lo 1 5p t n sw t r h2 0 at a f 6 a i t i hme tl e r ain a d b h vo d sr esw r e rie a dtersft rbe sw r t e na rtd t n e i r i d r e rc ut n h i ey po lm e a o a o e d, a e
6 0例 , 3 . 6 ; 占 6 3 % 出走 3 3例 , 2 .0 ; 占 0 0 % 毁物 2 8例 , 1 .7 ; 占 6 9 % 饮食障碍 2 6例 , 1 .6 ; 占 57 % 自伤 1 8例 , l .1 。结论 ^ O9%
存 在攻 击他人的患者
针对精 神发育迟滞伴
行为障碍患者主要存在攻 击他人 、 出走 、 毁物 、 饮食 障碍 、 白伤的 问题 制订相关措 施 , 建立评 估系统及 干预措施 , 订安全 、 效、 制 有 可行 的安全 管理措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指具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

这些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淡漠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自伤、伤害他人等行为。

因此,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保障患者自身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和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管理、治疗和康复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社会服务。

2. 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和看护,防止患者擅自离家出走、伤害自己或他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公共安全。

3. 提高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认识和理解,消除歧视和偏见,为患者创造一个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

4.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工作措施1. 建立和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和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2. 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家庭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患者在治疗、康复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关注和支持。

3. 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和责任意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监护和治疗。

4.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提供必要的康复设施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法律和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的经费需求,提高医疗机构和社区的服务水平。

3.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云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细则

云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细则

云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细则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方案(2012年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细则。

1.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需满足下列3条:(1)常住居民: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及以上(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监管场所等)(2)诊断明确:经精神病执业医师确诊(3)病种:主要包括6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注意:单纯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不属于管理对象,针对此类对象仅需要每年访视一次,了解病情和评估情况,如果经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后,及时纳入管理2.服务流程和内容2.1 患者发现2.1.1 社区渠道2.1.1.1 方式(1)专项排查由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综治、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

(2)群众或家属通过家属或群众提供线索给当地社区精防医生。

2.1.1.2 调查工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精防医生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详见附件1)对知情人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

调查注意事项:(1)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问题清单”中任何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均列为精神疾病疑似患者。

(2)提醒知情人不论何时有过,现在好或没好,疑似患者只要出现过“问题清单”中的任何一项均应记录。

疑似患者筛查顺口溜精神病,全靠早,早找线索早治疗。

住过院、关在家,说话乱、神浮夸;无故吵、乱打砸,没喝酒、也爆发;自言自语自说话,自笑呆滞怪哈哈;公共场合举止怪,衣衫不整全露着;疑心周围有坏人,谈吐议论祸害他;话多事多停不下,对人冷淡言语寡;动作慢、整天躺,自伤自残或自杀。

2.1.1.3 疑似患者登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将社区渠道发现的疑似患者情况填入《严重精神障碍线索调查登记表》(详见附件2),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由县级精防机构组织诊断或复核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妊娠前三个月在母体内的感染,
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 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 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
围产期疾病
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
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出生后疾病

出生后头2年,各种原因引起
的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
小结
• 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尊重病人与严 格要求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 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 特点,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缺陷,对不 同情况不同处理,爱护和保护患者的自 尊心,把缺陷性温和不道德行为严格区 分开来,对患者尽量少批评,少惩罚, 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SUCCESS
完全丧失 完全不能 完全不能
轻度

商50~69

成年以后可达到心理年龄9~12岁,在全部
精神发育迟滞中占85%。

在学龄前期的智力发育、说话、走路均比
正常儿童迟缓。

就读小学以后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或留级,
最终勉强能小学毕业,但多不能进入中学。

一般语言交流无明显障碍,但说话内容单
调、
幼稚、理解和使用能力差。
康复训练
(1)早期训练 (2)矫正语言障碍和缺陷
(3)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4)帮助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 (5) 健康教育
(1)早期训练:
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 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 言进行早期观察。
(2)矫正语言障碍和缺陷
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 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对症治疗明确,可以 针对病因有效治疗。其治疗原则是教育训练 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通讯作者:袁焕英摘要:目的本文针对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探究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护理策略。

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17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回顾性所有患者存在资料数据,分析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在其基础上合理制定护理策略。

结果 172例患者有26例出现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发生率为15.11%,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攻击他人、出走行为、毁物行为、自残行为等方面。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性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具有多样性,所以当前需要制定合理护理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率以及不良影响,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行为障碍;安全问题;护理对策精神发育迟滞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以智能低下、社会适应困难等作为症状表现,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会伴随行为障碍,一些攻击性、破坏性、不顺服的行为,会引发许多安全问题,所以当前应该加强安全问题的分析,合理制定护理对策,从而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出现不良行为[1]。

本文主要以我院近年来收录的17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开展患者的安全问题以及护理策略的探究,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报道数据进行如下整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7月,样本数据为我院时间段内的178例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入选的所有患者资料数据均与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相符,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患者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主动于知情同意书签字。

排除其他精神类病变、其他疾病所致行为障碍、重大器质性病变、中途退出实验的患者数据。

178例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表1患者一般资料分析项目数值男/女90/88最低年龄(岁)19最高年龄(岁)36平均年龄(岁)26.01±8.211.2方法本文回顾性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行为习惯等资料数据,依据资料收集结果总结患者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核心参考文献,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开展参考文献收集中,应该在万方、维普、知网等期刊网络中,输入精神发育迟滞、行为障碍、安全问题、护理对策等关键词,之后于罗列的文献中借鉴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参考。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内容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内容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内容一、引言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患者表现有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症状,并且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

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等。

三、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的目的1.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包括接受公平、优质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社会危害,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的内容1.患者信息管理: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实名制登记,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疾病诊疗、用药、康复等信息。

2.随访评估: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社会功能状况、用药情况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3.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状况、自知力判断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对于病情不稳定患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对于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4.家庭支持和教育:为患者家属提供支持和教育,帮助家属了解精神障碍的病因、症状、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

5.社会融合和康复:为患者提供社会融合和康复服务,包括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区康复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重返社会。

五、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的实施策略1.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的实施,包括提供财政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天性心脏病
唇裂
脑瘫
癫痫
各种精神障碍
发生率高
• 目前研究表明 • 所有精神障碍均可发生在精神发育迟滞这一人群 • 儿童孤独症、恐怖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儿童多动症、
行为障碍、品行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 • 智力损害程度越重,出现各种精神的情况越多。 • 轻度MR表现与非MR人群类似,重度MR精神障碍表现与非MR
攻击行为
• 较常见 • 智力低下程度越严重,攻击行为也越多。 • 可能原因:要求得不到满足、寻求注意、伴有精神病性障碍、焦
虑抑郁等。 • 打人、推人、咬人、吐口水等
诊断
• 病史 • 全面的体格检查、精神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 智力发育水平的评定 • 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 • 辅助检查 • 诊断标准
患病统计
4% 3% 3% 2% 2% 1% 1% 0%
1985
患病率 男孩 女孩
1987 1985-1990 2006
病因
• 遗传因素:
• 1.染色体畸变:Down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脆性 X综合征等。
• 2.单基因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等。 • 3.多基因遗传疾病:小头畸形等。
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原因
• 占8%-23%
• 典型的自伤行为是一种慢性的、经常重复出现的、有节律的、引 起躯体损害的行为,常见的包括咬自己、打自己、撞头等,在极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或成人中最为常见。
• 可能产生原因:要求得不到满足、寻求注意、自我刺激、焦虑抑 郁、存在某种躯体疾病等。
• 可能产生机制:目前研究尚不清楚,有报道可能与多巴胺D1受 体的超敏现象有关。
• 增效策略+丙戊酸钠
• 丙戊酸钠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辅助用药,有助于缩短起效 时间;在治疗攻击行为、激越和冲动方面,不仅用于双相障碍和 精神分裂症,也用于包括痴呆、人格障碍和脑外伤在内的许多其 他疾病
药物治疗
预防
• 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三级预防
康复-----手工活动
手工康复
洗车场及养鸡场
开心农场
知识课堂
放电影
体育运动
联欢会
• 重度:从小就可以发现有躯体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运动功能发育很差, 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语言。经过训练,能学会自己吃饭及基本卫生习惯。
• 极重度:出生时即有明显的躯体畸形及神经系统异常;一般不能学会走 路及说话,或者只能发出一些类似叫人的简单声音;感觉迟钝,不知躲 避危险。
躯体发育及功能的异常
Hale Waihona Puke 畸形头颅畸形临床表现
• 轻度:在学龄前期除说话、走路的发育可能稍晚外,不易发现其他异常, 进入小学后如学习认真,功课仍能跟上,但年级越高越感困难。一般不 易考入中学,即使进入中学,功课也跟不上去,特别是数学。躯体方面 常无特殊异常。
• 中度:这类病人在学龄前期虽可学会一般的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 内容,不易与同龄小孩建立合群关系。进入小学后即可发现接受及理解 能力较同龄小孩差距很大,不容易读下去。
人群不同,幻觉妄想及强迫少见,而刻板、自伤等行为多见。
精神障碍在MR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 患者存在多种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 脑损伤、感觉系统的损害等,这些疾病易于导致精神方面异常;
• 各种遗传综合征常常有与之相联系的行为异常;
• 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当出现不利的心理社会因素时易于出现 精神方面的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 行为障碍患者的管理
成都市精神卫生防治院张莉莉
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
• 指个体在18岁以前因先天或后天的各种不利因素(含生物学因 素、社会或心理因素、物理或化学因素等方面),导致脑发育受 阻,造成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良。
生物、社会、心理
18岁前
智力低下 脑发育受阻
社会适应不良
物理、化学等
分级参考标准
治疗
• 病因治疗 • 遗传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 • 内分泌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 对症治疗 • 教育训练
• 心理行为治疗
•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 维思通+丙戊酸钠
• 维思通:适应症FDA批准使用13岁以上的儿童行为紊乱
• 儿童0.5-2mg两种(阿立哌唑、维思通)批准用于儿童的非典型 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 环境因素:
• 1.妊娠期有害因素:感染、药物及毒物、放射线、胎盘功能不足、情绪 因素等。
• 2.产时有害因素:早产、窒息、产伤、颅内出血等。 • 3.出生后有害因素:颅内感染、胆红素脑病、地方性克汀病、脑缺氧、
脑病等。
• 社会心理因素
分级
轻度:智商50-69,相当9-12岁,占MR的80%。 中度:智商35-49,相当6-9岁,占MR的12%。 重度:智商20-34,相当3-6岁,占MR的8%。 极重度:智商20以下,相当3岁以下,占MR的1-2%。 边缘:?7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