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

合集下载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儿童期(通常是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的3年内)开始出现全面发育延迟,导致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交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受损。

精神障碍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功能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在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时,通常使用以下标准:
1. 精神发育迟滞: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智商(智力指数)低于70。

- 在儿童期时发育延迟,通常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的3年内开始出现。

- 在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语言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表现明显低于同龄人。

- 不仅仅是由其他身体或脑部疾病导致的。

2. 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诊断要在精神发育迟滞的基础上,同时满足该精神障碍的独立诊断标准。

可能伴随的精神障碍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除了以上标准外,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智力低下的因素,如先天性异常、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并确保评估者具备相应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确诊需由专业的
临床医生进行,根据具体症状和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以上内容仅作为一般参考信息,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诊断和建议。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疾病概述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现象,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1985),发达国家患病率为5‰~25‰,发展中国家为46‰。

我国12个地区(1982)精神发育迟滞调查结果,总患病率为3.33‰,7~14岁组为5.27‰。

1988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该障碍总患病率为12‰,城市为7‰,农村为14.1‰,男孩患病率城市为7.8‰,农村为14.3‰;女孩患病率城市为6.2‰,农村为13.9‰;轻度最多,占60.6%,中、重、极重度占39.4%。

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后其智力活动较其他儿童明显落后才被发现。

部分轻度患者在无特殊事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应社会,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因而在一般人群中不被识别。

这或许是学龄前本症患病率叫成年期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当然,重度患儿照顾不当或合并躯体疾病早年夭折也是另一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精神发育迟滞者的境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过特殊教育和训练可以在社区独立生活,并且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神发育迟滞可作为单一的临床征象出现,也可与其他涉及大脑发育受损的躯体疾病并存。

如果已知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做出诊断时应标明该病,有利于处理。

疾病病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学因素1.产前因素(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数目的改变包括多倍体、非整倍体,结构的改变包括染色体断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如Down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的研究备受关注。

当前,已报道的与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X.1inked mental retardation,XLMR)的相关基因已超过20个,JARIDI C(Jumonji, 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 1C)基因属于其中之一。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在临床精神病学领域,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个体在智力和适应能力方面出现迟滞的情况,而这种迟滞又进一步影响了其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中,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做出了详细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地对这一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对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关于精神发育迟滞和相关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期的、全面性的发育迟滞,主要表现在智力、语言、运动和社交等方面。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通常需要持续的、专业的干预和支持,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ICD-10中,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表现:患者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以智商测试(如WISC-R)为主要评估工具。

智商水平在70以下且伴随适应能力的严重受限,是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2.功能受限: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功能表现明显受限,例如语言沟通困难、日常自理能力不足等。

这种功能受限是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

3.起病芳龄:精神发育迟滞通常在儿童期就可观察到,而其影响也会持续至成年期。

ICD-10对于患者的起病芳龄也是进行诊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进程和预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未经适当干预的情况下,病程会较为持续,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在评估了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之后,可以发现这些标准是相对比较清晰和具体的。

它们既包括了智力水平的评估,也兼顾了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功能受限。

诊断标准的设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对这一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讨论

1、思维行为紊乱与精神症状有关 2、脾气大行为冲动严防冲动伤人 3、对陌生环境恐惧,表现害怕恐惧 4、心急,烦躁,不安心住院 5、患者仍有自言自语,自笑,动作怪异 6、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家属协助料理

护理


护理评估
发育缓慢,自言自语,兴奋,脾气大,易激惹,行为乱,紧张害 怕,夜眠差,食欲差,无自知力,自理能力欠佳。

护理诊断 1社会障碍 (与家人,缺乏社交技能知识有关,与
社会适应能力有关)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对他人,因不能用语 言表达自己意愿有关,与情绪障碍有关,如烦躁,发脾气)3保 持健康能力改变 (缺乏有关健康知识,与缺乏沟通技巧,与个 人应对无效有关)4自理能力缺陷(不能正常进食、穿衣,与智 力低下有关)5知识缺乏(认知不良,与智力下降学习困难和父 母缺乏疾病知识有关。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在20~34岁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 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 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明显的精神和 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水平低,发音含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讲话。 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少,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概念模糊,不能与 正常儿童一起学习,情感反应不协调,易冲动。患者成年后,可在照管 从事极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临床表现.社会适应困难。 根据智力低下的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分 为4级。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为50~69岁之间,约占MR的80%,早期不易 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 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在学龄期可发现逐 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 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计 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和依赖别人。 躯体方面一般不存在异常,平均寿命接近正常人。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处理原则一、概述(一)概念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简称 MR)是指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以智能发育不全或受阻为特征,以各种技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该组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并存。

(二)发展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遗传、生化和行为科学的进展使得与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的内科、神经科及社会行为问题被普遍重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精神发育迟滞越来越受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司法学界的共同关注。

就精神科医学而言,近25年其工作重点已从单纯的诊断治疗转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面。

多学科合作,综合研究已成趋势。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一)流行病学1.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病率及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报道差异较大,可能与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和工具不统一有关此外还受确诊年龄(据报道 6 岁以前确诊率只有 75%)智力稳定性(主要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变化很大)等因素影响。

2. 1990 年全国 5 个地区 0~12 岁儿童调查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南京21.87‰、厦门4.50‰、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区为122.34‰、山西柳林46.44‰、安徽旌德县57.98‰。

3.国外报道,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整个人群的10‰~30‰;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1985),发达国家患病率为5‰~25‰,其中重度3‰~4‰,发展中国家为46‰,其中重度5‰~16‰ ,估计全世界约有 1.2 亿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我国约有 4 千万4. 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智力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成负相关,低社会阶层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比例高,这与不发达地区医疗和营养状况不佳、碘缺乏、近亲结婚等不良因素有关(二)病因1. 遗传因素(1)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2)染色体的结构异常;(3)嵌合体:细胞内有两种以上的核型;(4)遗传代谢性疾病;(5)多基因遗传。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1. 引言在精神健康领域,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可能伴发其他精神障碍,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被广泛采用。

2. 精神发育迟滞的概述精神发育迟滞,又称为智力低下,是一种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开始表现的发育障碍。

它通常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从而导致患者在智力、学习能力、社交技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与同龄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则指的是在精神发育迟滞的基础上,患者还出现了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

3.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需要满足以下标准:3.1 患者应符合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即智力水平较低(通常通过智力测验进行评估)并在行为和适应能力方面有显著的障碍。

3.2 患者应同时满足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即存在其他精神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

这些精神障碍的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功能损害和社交隔离。

4.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4.1 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影响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习惯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通常与精神发育迟滞共同存在,并对患者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的行为。

在与精神发育迟滞共同存在时,症状可能加重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困难。

4.3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体验到长期的悲伤、失去兴趣和欢乐感以及自卑等情绪问题。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

MR伴发的精神障碍
• 精神病性症状:约4%~6% 的患者出现,一般症状
较单调,思维和妄想内容贫乏
• 行为障碍:多动、冲动、自伤等,有的表现刻板、
无目的行为,有的表现本能意向亢进
• 心境障碍:可表现为抑郁或躁狂,但患者很难准确
表达心境变化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诊断要点
• 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明显低下,即智商小于
化酶缺乏 • 半乳糖血症:1-磷酸半乳糖尿苷
转移酶缺乏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21
特殊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
三 体 综 合 征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苯丙酮尿症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70
• 社会适应能力较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儿显 著低弱
• 起病在发育阶段,即18岁或18岁以前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治疗
病因治疗 教育和康复训练
对症处理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病因治疗
• 苯丙酮尿症:早期低苯丙氨酸饮食
• 半乳糖血症:停用乳类食物,代以淀粉类 食物;维生素治疗;5~6岁后可进乳类食 物
认知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流行病学
(数据来自1985~1990全国八省市流调)
• 总患病率 1.2% • 农村1.41%,城市0.7% • 轻度60.6%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WHO(1985)
• 轻度3% • 中重度0.3~0.4%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

(8)故意纵火企图造成严重损失; (9)故意破坏他人财物(除纵火外); 欺诈或偷窃: (10)破门进入他人的房屋或汽车; (11)常说谎以取得好处或者是为了逃避责任(骗子); (12)曾偷窃值钱财物(例如,并不是破门而入的偷窃 ;伪造膺品); (13)常在外过夜,即使父母禁止也是如此,起自13岁 以前; (l4)曾至少有2次晚上逃离家在外过夜(或1次长期不 归); (15)常逃学,起自13岁以前。 B.行为问题已明显影响社交、学业、或工作。 C.如年龄已超过18岁,尚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功能异常或延迟,表现在至少下列之一;而且出现在3岁 之前: (1)社会交往; (2)社交语言的应用; (3)象征性或想像性游戏。 C.并非Rett病或儿童或瓦解性精神障碍。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4、品行障碍
A.侵犯他人基本权利或违犯与年龄相称的主要社会准则 持久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具有下列标准之3以上(在过 去12月内),其中至少1项发生在6月之内。 (l )常威胁、恐吓他人; (2)常殴斗; (3)曾使用能使他人产生严重躯体损伤的武器(例如短 棍、砖块、破瓶、刀、枪); (4)曾使他人躯体受虐待; (5)曾使动物躯体受虐待; (6)曾经抢劫路人(例如背后袭击、抢钱袋、勒索、武 装抢劫); (7)曾胁迫对方进行性行为;
3、通常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包括八 个方面: 1)多动性障碍:活动和注意障碍;多动性品性障碍; 其他多动性障碍;未特定多动性障碍 。 2)品行障碍:局限于家庭的品行障碍;未社会化的 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其他品行障碍;未 特定品行障碍 。 3)品行和情绪混合障碍:抑郁性品行障碍;其他品 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未特定品行与情绪混合性 障碍 。 4)特发于童年期的情绪障碍:童年离别焦虑障碍; 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童年社会性焦虑障碍;同 胞竞争障碍;其他童年情绪障碍;未特定童年情 绪障碍。

精神科理论培训课件

精神科理论培训课件

二、 分类:
(1)、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2)、酒精戒断综合征。 (3)、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
三、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影响酒依赖形成。 2、乙醇代谢基因对酒精滥用和酒依赖的影响。 3、社会习俗。 4、经济因素。 5、酒依赖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6、心理因素。
四、 临床表现:
三 临床表现:
㈠发作期精神障碍:主要包括发作性精神运动性障碍、发作性情感障碍 及短暂性精神分裂症样发作等。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 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动症、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
㈡发作后精神障碍: ⒈发作前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在癫痫发作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出现
焦虑,易激惹,冲动,抑郁,淡漠等心境恶劣或一段时间的自主神经功 能紊乱。 ⒉发作后精神障碍㈢发作间歇期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样精神病。 (2)、人格障碍。 (3)、心境障碍。 (4)、暴力冲动。 (5)、性功能障碍。 (6)、自杀。 (7)、智力障碍及痴呆㈣抗癫痫药物引起精神障碍。
六、 鉴别诊断:
1、 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 2、 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 3、 恐惧症。 4、 神经衰弱。
七 、 治疗: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治疗 。 (2)、改善脑循环对症支持治疗。 3 、暗示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想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 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的特殊的 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 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 碍。病程多迁延。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 50%左右,慢性精神病院患者的60%左右。
2 、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或自由浮游性焦虑, 是焦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目录Contents序Preface致谢 Acknowledgements引言Introduction ..............................................CCMD-3分类List of categories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Doagmpsto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0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non-addictivesubstances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d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Psychosexualdisorders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Occurring in childhoodandadolescence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Appebdux A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CMD-3 (in part)附录 A 部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英文译文.......................附录B CCMD-2R相关精神障碍的前瞻性现场测试Appendix B Prospective field trial on a part of mentaldisorders in CCMD-2R ..................................................引言一、《CCMD-3》的编写原则1、遵循为病人服务的原则,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要;2、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3、继承《CCMD》以前版本的优点;4、注意与国际接轨;5、简明,便于操作。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护理
护理评估发育缓慢,自言自语,兴奋,脾气大,易激惹,行为乱,紧张害怕,夜眠差,食欲差,无自知力,自理能力欠佳。护理诊断 1社会障碍 (与家人,缺乏社交技能知识有关,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关)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对他人,因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有关,与情绪障碍有关,如烦躁,发脾气)3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缺乏有关健康知识,与缺乏沟通技巧,与个人应对无效有关)4自理能力缺陷(不能正常进食、穿衣,与智力低下有关)5知识缺乏(认知不良,与智力下降学习困难和父母缺乏疾病知识有关。护理目标保证躯体和心理安全,语言沟通能力改善,培养自我照顾能力,社会功能改善,父母角色冲突减轻或消除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为35~49岁之间,约占MR的12%,通常在3~5岁时被发现。患者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虽然可学会说话,但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常词不达意,也缺乏抽象的概念,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认识事物趋于表面与片段。患者成年后,可在监护下从事简单刻板或机械的体例劳动,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的正常儿童。患者的躯体发育较差,多数可发现器质性病因,但一般可活至成年。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在20~34岁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明显的精神和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水平低,发音含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讲话。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少,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概念模糊,不能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情感反应不协调,易冲动。患者成年后,可在照管从事极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治疗
智力低下的病因复杂,至今尚有不少病因未明,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查明原因,早期干预。在婴幼儿期,治疗的方法和内容以及重点是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及早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减少脑功能损伤,使已损伤的脑功能得到代偿。在年长儿,教育、训练和照管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轻度智力低下,可以接受教育;中度一般可以训练;重度和极重度以养护为主,并辅以药物和饮食治疗。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CCMD--- I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一、症状标准:1、反复出现的言语行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回忆,妄想心境,妄想悟性)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诡辩症;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主要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

A、临床分型:1、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人仅以易激惹为主。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这类患儿常合并有脑损害。
临床表现
3、重度MR IQ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3—6岁得心理 年龄水平。占3—4% 。 患儿出生即可出现明显得发育延迟、言语发育 障碍,社会适应能力等明显缺陷。经过反复训练 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交流。 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 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 可同时伴显著运动功能损害或脑部损害。
诊断(病史收集) ● 生长发育情况:说话走路时间,
有无颅脑外伤史, 脑炎、脑膜炎等感 染, 有无中毒、营养不良及其她脑部疾病, 有无严重躯体疾病; 几岁上学,学习情况等。
诊断
2、体格检查 注意有无头颅、躯体畸形,注意神经系统
检查。 3、精神检查 重点检查语言能力、词汇、思维、分析、表
达、计算等能力和情感反应、行为、姿势等。
治疗(教育训练)
儿童期 语言、行为、生活卫生习惯等;
青春期 人际交往、工作技能训练,性行为教育等;
成年期 社会发展(如找工作)等方面指导。
治疗(教育训练)
幼儿期以家庭教育为主, 学龄期应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 等相互配合进行。
轻度MR: 最好到普通小学上学,也可到特殊教育学校。 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培养和训练, 少年期应进行简单职业技能训练,使其成年后具 有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得能力。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一、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简称MR), 又称精神发育不全(mental deficiency)。
(一)概念
MR就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通常 指18岁以前)起病,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 特征得精神障碍(或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 一般认为MR得患病率为1~3 %, 1987年全国29省市智力残疾调查显示: 患病率为1、268%,男性1、315 % ,女性1、220 %。 1985年-1990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MR流行病 学调查: 患病率为1、2 %,其中城市0、70% ,农村1、41% 。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报道MR患病率: 轻度3%,中、重度为0、3%—0、4%。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得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得制定,就是精神病学领域近20年所取得得重大进展之一,它一方面促进了学派间得相互沟通,改善了诊断不一致得问题,有利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得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得影响以及新药研制、临床评估与合理用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ﻫ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精神障碍分类得目得疾病分类学得目得就是把种类繁多得不同疾病按各自得特点与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

精神障碍得分类就是将纷繁复杂得精神现象,根据拟定得标准加以分门别类得过程.其意义在于:促进相互交流、合理得治疗与预防及预测疾病得转归。

ﻫ二、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ﻫ分类就就是按某种规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得方法.疾病分类得基轴有多种,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就是医学各科所遵循得基本原则.但在精神医学实践工作中,只有10%左右得精神障碍病例得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左右得病例则病因不明。

因此精神障碍得诊断与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得原则。

目前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主要就是依据症状表现。

但必须指出,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得状态,若主要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得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得诊断,但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得对症治疗。

ﻫ三、精神障碍得诊断标准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缺乏客观得诊断指标,不同得医师对同一疾病得理解与认识又有差异,导致临床医师对同一病人得诊断一致性差;而诊断不一致使研究结果无法比较与难以解释,这一直就是困扰功能性精神病研究得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统一得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意义重大。

诊断标准就是将疾病得症状按照不同得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得一种标准化条目.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与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就是最基本得,又分必备症状与伴随症状。

精神发育迟滞 与心理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与心理发育障碍

三、临床诊治(之六)
“精神发育迟滞”
病因:
➢ 基因病: Apert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
神经纤维瘤:常染色体显性 结节性硬化:常染色体显性 Hurler’s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 Hunter’s综合征:X连锁隐性
《精神病学》(高教版)
三、临床诊治(之七)
“精神发育迟滞”
病因:
➢ 出生前因素:
感染、酒精(酒精胎儿综合征)、药物、营养、 健康状况、情绪、外伤;
《精神病学》(高教版)
三、临床诊治(之十三)
“广泛性发育障碍”
儿童孤独症 不典型孤独症
Rett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
《精神病学》(高教版)
三、临床诊治(之十四)
“儿童孤独症”
概念:
➢ 一种多见于男孩,婴幼儿期(3岁前)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 ➢ 表现: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 ➢ 智能方面:3/4患者伴精神发育迟滞,部分伴某一方面能
(2)早期发育的运动技能障碍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 常生活;
(3)非视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精神病学》(高教版)
一、CCMD-3诊断标准(之九)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3]
➢ 言语和语言、学校技能或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存在,但没有 一种特别突出
➢ 同时符合上述三个障碍中的至少两个标准时才能诊断
概念:
➢ 多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社会适应障碍综合征。 ➢ 智商(IQ)低于70。 ➢ 发病年龄在18岁之前。
《精神病学》(高教版)
三、临床诊治(之三)
“精神发育迟滞”
流行病学:
➢ WHO(1995): 轻度 3%;中重度 0.3-0.4% ➢ 我国29省市(1988):1.268% ➢ 我国8省市(1985-90):1.2%;(轻度60%,中重极度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部分患者能完成简单的实际操作,但很少能独 立生活,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监护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IQ 20-34 • 各种能力很低 • 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或体征 • 日常生活需有人监护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IQ 估计在20以下
• 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实用技术可达到完 全独立
• 专门发展其技能,弥补其缺陷,可进行半 技术或非技术性体力劳动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 IQ 35-49 • 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发育迟缓 • 生活自理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出现阻滞 • 不放弃教育可使部分患者有机会发展其有限的 能力 • 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有较大差异,如智力全 面下降的背景下的“ 白痴学者”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特殊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
21云Leabharlann 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三 体 综 合 征
苯丙酮尿症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MR伴发的精神障碍
• 精神病性症状:约4%~6% 的患者出现,一般症状 较单调,思维和妄想内容贫乏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治疗
病因治疗
教育和康复训练 对症处理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病因治疗
• 苯丙酮尿症:早期低苯丙氨酸饮食 • 半乳糖血症:停用乳类食物,代以淀粉类 食物;维生素治疗;5~6岁后可进乳类食 物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期甲状腺素替 代治疗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出生前 染色体畸变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胎儿期感染 物理性损伤 营养不良
妊娠早期宫内出血
围生期 未成熟儿 宫内发育迟滞
产后脑出血、窒息
胆红素脑病
孕母缺氧 多胎
出生后 婴儿期感染 颅脑损伤 脑血管疾病 中毒 内分泌障碍 代谢障碍 癫痫 特殊感官缺陷
早期情感剥夺和受教 育机会缺乏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 行为障碍:多动、冲动、自伤等,有的表现刻板、
无目的行为,有的表现本能意向亢进
• 心境障碍:可表现为抑郁或躁狂,但患者很难准确
表达心境变化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诊断要点
• 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明显低下,即智商小于 70 • 社会适应能力较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儿显
著低弱
• 起病在发育阶段,即18岁或18岁以前
• 理解能力严重受限
• 活动严重受限
•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征象
• 常早年夭折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
少 轻 度 中 度 重 度 极重度
器 质 性 损 伤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特殊类型
• Down’s 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 苯丙酮尿症(PKU):苯丙氨酸羟 化酶缺乏 • 半乳糖血症:1-磷酸半乳糖尿苷 转移酶缺乏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提 纲
• 概述 • 流行病学 • 病因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概述
• 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18岁以前),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系统发育障碍,从 而导致个体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水 平,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和 认知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流行病学
(数据来自1985~1990全国八省市流调)
• 总患病率 1.2% • 农村1.41%,城市0.7%
• 轻度60.6%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WHO(1985)
• 轻度3% • 中重度0.3~0.4%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MR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病因
临床表现
智商 离差智商(deviation)
IQ=100+15(X-X)/SD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临床分级及评定
•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75% 20%
•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5%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 IQ 50-69 • 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延迟 • 完成小学教育有困难
• 精神病性症状、攻击冲动行为、自伤自残行为、严
重刻板行为和情绪不稳: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

• 心境障碍 :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
• 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 :哌醋甲酯 • 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 :循证证据还需进一步积 累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谢谢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教育康复训练
程度 学校教育 能接受小学低中年级教育 不能 生活自理 职业功能 经训练可掌握简单 的谋生技能 不能
轻度
经训练可达到
中度
经训练可部分达到, 具有一定语言和社交 能力
经训练力争能表达冷 暖饱饿,躲避危险
重度
不能
不能
极重度
加强护理和看护,无法训练
云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培训课件
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