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5篇
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必修二历史教案岳麓版1一、我国早期的人类1、元谋人:在云南发现,距今约170万年,是我们已知的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蓝田人:距今约80 万年,是在陕西出土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时间:70--20万年前(3)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一样a、头部:残留猿类特征b 、双手和上肢:由于劳动,发展最快。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和生活: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能够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b、使用天然火c、由于生产力低下(根本原因)和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存(直接目标),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实质是早期人类社会)d、使用简单语言二、氏族公社时期1、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的开始:(1)时间:18000前(2)地点:龙骨山山顶洞穴(3)模样:同现代人大体一样(4)生产和生活:a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b制造骨针,缝制兽皮衣服c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公社按亲属世系关系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2、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半坡氏族:b、地点:西安半坡村c、时间:五六千年前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新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d、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栗的国家)、蔬菜和麻饲养家畜和家禽原始手工业:用麻线织布;制造陶器,代表作彩陶定居生活:建造房屋,居住区、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墓地和窑场组成村落原始文字:半坡陶钵口沿上有符号二三十种2 地位:是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2)河姆渡氏族a、地点:浙江佘姚河姆渡b、时间:6000年工具:使用骨器、木器、石器、陶器c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水牛建木结构房屋过定居生活(前提:原始农业发展)C、地位: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3)母系氏族公社结束:大汶口文化早期(4)母系氏族公社共同特征:① 妇女起主导作用(因为妇女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②按母系血统确定亲属关系③没有贵践、贫富、阶级④生产和生活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⑤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1)中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向父系过渡实质是亲属关系的的变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2)晚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出现,发生贫富分化(随葬品的多少是判断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阶级。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教案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1.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2.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分析。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高一必修二历史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二、新课导入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如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等。
2.讲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1.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战国七雄等。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3.讲解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等。
四、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五、课堂讲解1.讲解汉朝的历史事件,如汉武帝大一统、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2.分析汉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如三国鼎立、晋朝的建立与灭亡、南北朝的分裂等。
六、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吗?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历史人物。
七、课堂讲解1.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盛世等。
2.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讲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五代十国的分裂、宋朝的建立等。
八、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会出现盛世?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II)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角色体验之理论篇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
国内反革命叛乱
经济严重匮乏
苏维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917年11月9日凌晨通过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充满了战火和硝烟
那个年代充满了建设新制度的热情
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领袖总是和人民在一起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型企业国家所有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主义家经营
对话三:列宁与马克思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列宁的忧虑 请思考:列宁的困难是什么?
2.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
国内反革命叛乱
经济严重匮乏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3.评价:
2.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PPT课件
九彩
西周以后,我国丝织工艺有了
龙凤
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
纹绢
富,花色图案精美。
地绣
衾
(战
国)
1972年,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 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 里,重量只有49克。
9
唐代的缂丝对马图
自由变化色彩,纹饰更加绚丽, 极具有艺术神韵。织业的发展
22时期特征新石器时代东汉南北朝隋唐陶器青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2324经营形态生产关系产品特点地位作用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产品有政府制定和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习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 青铜冶铸业: 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历时约15个世纪。
二里头文化: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 今河南全省与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部, 迄今以发现100多处。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区域 和夏朝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地域形同,因而许多学者认为,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的遗存。
13
三、从烧陶到制瓷——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 陶器发明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1、新石器时代:已开始烧制陶器。 2、成就:彩陶、黑陶、白陶等。
江西万年仙
新石器时代
人洞遗址出土的 龙山文化,蛋壳
陶器。
黑陶杯。
白陶鬹,山 东龙山文化。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课件
总结词
古代货币与金融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
详细描述
货币和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商业交易和资金流通,还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资本积累和投资活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民族工业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保护,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应对策略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政治地位和法律保护不足。
政治问题
外国资本的竞争和倾销,导致民族工业在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经济问题
概述民族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总结词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发展历程
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特点
货币与金融体系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帮和会馆,它们在促进商业交流、维护商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帮与会馆
专卖制度
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实行垄断经营,控制了这些物资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通讯工具的变革
电报、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和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和复习提纲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册教材共设有5个单元,而仔细分又可分8个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在上述专题中,前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八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Ⅱ》的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这八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评价;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理解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经济史模块学习中,课程标准很多要求是落实在“认识特点”、“分析原因”、“探讨地位和作用”上。
如:特点类的有“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原因类的有“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近代人们物质生活习俗变化因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地位和作用类的有“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岳麓必修二第课课课件
园林与建筑相结合
岳麓书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建筑相结合,形成 了独特的园林式书院风格。
石雕与木雕工艺
岳麓书院的建筑细节体现了精湛的石雕和木雕工 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丰富
岳麓书院的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02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
岳麓书院的创新发展
岳麓书院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 变革和发展,如南宋的“朱张 会讲”、明代的“阳明学派” 等,不断创新和进步。
岳麓书院在近现代也经历了变 革和创新,如清末的“岳麓新 学”、民国的“岳麓大学”等 ,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一个 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 综合性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学 术活动、展览、讲座等,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岳麓书院的文化影响力
岳麓书院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和地位随着历史的沉淀而不断提升。
岳麓书院的文化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 展。
今天的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04
历史岳麓必修二第课课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 •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 岳麓书院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01
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
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初创阶段
北宋时期,岳麓书院创立,成 为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兴盛阶段
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得到官方 支持,规模扩大,成为全国著 名的学术中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听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思考:
1、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有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时期 方式 原因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
2、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2)私有土地的出现. (3)宗法制的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等, 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பைடு நூலகம் •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主 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 相提并论的“六畜”。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 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 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 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 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 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时间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曹魏时期(三国) 唐代
主要工具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耒、耜 铁农具、牛耕 翻车 曲辕犁和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2.重要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 生产。(原因:生产力低下)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古代何种生活方式? 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个体农民经济。 “戏中”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 1.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征:提示:规模-结构-目的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目 的为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明了犁壁。
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
倒,并能同
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
自此之后,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 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 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又 之后农具
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曲辕和犁褩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 轭)。这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 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二、 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三、犁底修长, 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陌
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在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村社结构虽然保留, 但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面积大致相等的方块田,构成“井”字形,故称“井田”。
甲骨文中的“田”字多写作“ ”,证明商代是有井田制的。西周是井田制度
最鼎盛的时期。
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 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实际上 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 权。
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
挥着巨大的功效。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 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 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 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高中历史历史岳麓版必修2 综合知识学习 岳麓版 必修2
历史岳麓版必修2 综合知识学习第一单元 1课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注意;▲为重点题型)①种植结构:南到稻北粟②农具改进:耒耜→牛耕铁器(春秋战国)→曲辕犁(唐);曲辕犁节省人力,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③灌溉工具:翻车(西汉)→筒车(唐)④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防洪灌溉—秦国都江堰两汉修治黄河特色井_坎尔井⑤农耕生产组织的演化:从大规模的简单协作→自耕农经济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三大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耕模式日趋完善●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经营方式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①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的形式,(实质为贵族占有。
井田分为公田和私田)②春秋战国:历史进行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土地国有制变革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牛耕铁器),直接原因: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税制改革表现:开垦“井田“外的私田;公田荒芜结果: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土地国有制③土地私有的三种形式,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手段,引起土地兼并的原因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④经营方式:自耕农经营;田庄式经营;租佃式经营⑤土地经营方式的演变:宋前自耕农经营为主;宋时租佃式经营仅次于自耕农经营,明清时租佃经营成为农业经营中的主要形式。
⑥评价租佃式经营:租佃制经营发展反映了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但佃农对地主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
▲3课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南移①从战国到中唐: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山东、山西)②两宋之际经济重心让位于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原因:中原人口南迁)③比较北方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不同原因、过程和意义(课本12-13页)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①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工艺精瓒,领先世界。
如:冶铸技术;丝棉织品陶瓷制作②南北朝的灌钢法是世界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法③冶铸燃料进步:煤(西汉开始→北宋普遍);焦碳(南宋开始→明朝普遍流行)④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西周出现—明前期占据主导地位)6大优势和三大劣势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出现—明中期占据主导地位)经营特点:(课本20页)▲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①两次商业高峰,明清商业的六大新特点②▲以唐都长安和宋都忭京为例说出我国古代城市经济的变化(城市布局、管理、功能、对外贸易演绎出新城市)③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秦、两汉实行,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继续实行,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新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农耕文明落后于工业文明大势。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
概括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演变过程,深刻认识生产力发展是其演变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xx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方法]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唐代:xx的发明;
▲灌溉工具:xx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
▲从耒耜到xx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19课课件
02 第18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古代政治制度
秦汉时期政治制度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 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 变。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 和郡县制;汉朝则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 度,设立中朝和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宋元明清政治制度
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并 实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背景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历史悠 久,文化底蕴深厚,对中国古代教育 和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理解其在古代 教育和学术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岳麓书院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理解其文化传统和学术思想, 能够分析和评价其在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 方向和重点,避免偏离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提供的材 料相结合,对材料进行深入分 析,挖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和内 涵。
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在答题时,要注意组织语言, 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同时, 要注意规范答题格式和字数要 求。
高分作文写作策略分享
审题立意,明确主题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19课课 件
目录
• 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概述 • 第18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 第19课重点知识点梳理 • 两课之间联系与对比分析 • 典型例题解析与答题技巧指导 • 学生自主复习规划与备考建议
01 岳麓版必修二第18课概述
课程内容与背景
历史必修II(岳麓版)
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高考预测】本单元涉及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两大主干知识,必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从容上看,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曲折发展等是重点。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演变及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是新添加的内容,也应给与足够重视。
从历史命题看,本单元涉及各种题型。
【方法技巧点拨】一要把握两条线索:①西方工业文明兴起、发展的历程、条件与影响,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②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
二要突出六个重点: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②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原因、过程与影响;③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演变;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三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西方列强以侵略为目的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活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复习策略】复习本节内容要注意: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条件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主要航海家的活动时,最好把地图和历史事实充分的结合起来再认再现历史原貌,更要学习到航海家们的坚毅性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新航路开辟的后果可以从欧洲及其以外的美洲、亚洲、非洲和世界的影响等方面来掌握。
【知识结构】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使西欧经济产生重大变革,确立,兴起、科学技术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形成。
一、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和的发展(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到东方(动力);4、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王室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复习考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
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7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马可.波罗游记》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的天堂,刺激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通商要道,造成上路不畅;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影响:引发了商业革命,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第8早期殖民国家的扩张方式:葡萄牙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以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夺财富;西班牙主要是直接掠夺金银,并建立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英国则依靠是“海盗式”的掠夺,并结合商业战争来掠夺财富。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式——进行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折磨、奴役,以及从欧洲带来的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对欧洲殖民国家来说:源源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
欧洲的殖民扩张也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9课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含义:指通过国家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联系起来的交换区域,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②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然后扩展到其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殖民扩张,把许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就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③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次急剧扩大,促使生产领域进一步提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认识:①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落后的经济体系,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②它是建立在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他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形式,使亚非拉地区成为欧美国家殖民地。
(3)特征: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①进一步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旧的社会结构,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②殖民扩张和统治,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缓慢纳入商品经济轨道,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现代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经济1.表现:(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及欧美大陆许多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场获得工业垄断地位。
(2)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有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2.特征:①经济状况:受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入工业时代。
②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进入了大企业时代。
③经济结构:工农业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工业生产取得对农业的绝对优势。
④经济体系: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影响:(1)在工业时代的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但大企业出现后,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
(2)工业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但是客观上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课后练习一.中国早期工业处境艰难:既要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又要受封建政府的重税盘剥,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导致其发展缓慢。
主要困难有(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先天不足(2)工业布局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3)工业比例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辅,棉纺织业发展迅速(4)内外压制,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存发展。
——后天畸形二如果就间接作用来说,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就直接的作用来说,对于政治文化的交流,对于贸易的往来,对于邮政业务的发展,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作用相对来说要更大些。
(可再具体说一下)三“斯大林模式”(1924-1953)1、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
2、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制度制约,斯大林个人因素。
3、历史功绩: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②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4、弊端:(1)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方面: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内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②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劳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5、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兴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唯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发展不利。
6、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与列宁经济政策最大区别:对市场和商品货币的认识斯大林经济政策: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起决定作用,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列宁的经济政策:改变国家垄断做法,恢复市场和货币关系。
四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是在不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市场机制经济运行方式的前提下,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而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