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连加和连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但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2.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连加、连减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图片、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数字,用于小组合作和游戏。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妈妈买水果的场景,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连加、连减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通过PPT展示连加、连减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连减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的规律,如连加的结果越来越大,连减的结果越来越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有一套小卡片。

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书写运算符号,理解其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其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数等,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糖果,他先给了小明2个,然后又给了小芳3个,最后他自己还剩下几个糖果?”要求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如何用所学的连加连减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提示和鼓励。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形成自己的思考。
(4)小刚有一辆玩具车,他每天玩的时候都会弄丢一个轮子,今天是他第五天玩这辆玩具车,请问他的玩具车现在还剩几个轮子?
3.提高拓展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5)一个数加上5,再减去3,再加上2,最后减去1,结果是10,这个数是多少?
(6)小云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不小心将一个加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写反了,结果得到的差是12,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利用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总结、运用运算规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这个计算方法(过程)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同桌说、指名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4组口算(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

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回答。

(说的有点道理即可)2、看图列示(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2)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

(直接说了)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题的估计很少……)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现)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二、探究新知1、连加(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2)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5 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

5 2=7 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连加、连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连加、连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操作实物、图片等,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数学学习。

2.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连加1. 连加的概念:多个数相加的过程。

2. 连加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相加。

连减1. 连减的概念:从某一个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的过程。

2. 连减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相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的概念。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1. 教师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 教师通过黑板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练习。

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连加、连减的实物操作。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1. 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连加、连减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减,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3. 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建议。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实例或者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用“小明的糖果”故事来引入连加的概念:小明有3颗糖果,妈妈又给了他2颗,然后爸爸又给了他1颗,小明现在有多少颗糖果?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P72连加连减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法,正确进⾏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贴图、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 看谁算得⼜对⼜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新知 (⼀)、1、出⽰玩具图(投影) 2、⽣观察说图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共有⼏个玩具?你会列式吗? 4、指⽣汇报,列式。

师板书:4+3+2=9 5、⼩组讨论,7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6、说说算式表⽰的意思 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4+2+32+4+33+4+2…… 8、⽣说算式怎样计算? 9、运算顺序:先⽤第⼀个数和第⼆个数相加,再⽤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板书:连加计算 (⼆)、出⽰买鱼图(投影) 1、看图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式10-2-2 3、读算式 4、试着算⼀算,⽣尝试练习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0-3-2=5 6、哪位同学说说这是⼀道什么题?板书:连减 7、请同学们想想连加和连减题再计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课间休息放⾳乐做操。

⼆、练习 1、把复习题中每组相关的题合并成⼀道连加或连减题并计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计算。

10-3-()=() 同学发表⾃⼰的意见 填上数使横⾏、竖⾏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运算的阶段,通过学习连加、连减运算,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运算,对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很熟练。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连加、连减则是他们首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连加、连减。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

2.准备数学游戏,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准备分组合作的任务,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猫,然后又加入了2只小猫,问学生一共有几只小猫。

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例如,展示一道连加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一年级第一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第一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

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

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如:1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

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

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名师教学设计《连加连减》示范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连加连减》示范教学教案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铺垫4+1=? 5+2=? 5-2= 8-2=?5+3= 7+1= 3-1= ? 6-2=师:现在请同学来看几组算式,上下为一组,先读题目,然后再算出结果,之后去观察这几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真厉害!不仅口算厉害,还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最近老师认识一位新朋友叫小明,你们愿意认识他吗?小明是个勤奋的小孩,现在王爷爷喂小鸡,咱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究新知1.探究连加课件出示小鸡图(1):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提醒:是一起来的吗?)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齐说。

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生: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1)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们能不能列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呢?随生答板书:5+2+1(多说)? 5+1+2? 2+1+5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列出了5+2+1和5+1+2这样的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就把5只小鸡、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你们太能干了,老师要从这些算式中选出一个来考考大家。

(5+2+1)(2)读算式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加1)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再来大声的带同学读两遍。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连加连减 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连加连减 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秦老师带你们去开心农场看一看,看看开心农场里有什么,里面的小朋友在干嘛呢。

我们一起坐着小火车去吧。

出示图片,答对了小火车就会开动起来哦。

二、探究交流1、教学例1。

出示蔬菜园图片首先我们来到了南瓜园。

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

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

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板书课题)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妹妹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

”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妹妹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三、反馈完善秦老师要考一考你们,闯关成功带你们去生态园闯关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计算过程。

闯关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出示生态园图片“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图意再说算式。

一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连减计算的意义。

3、初步学会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连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他叫东东。

你想知道东东现在在干什么吗(课件出示:东东在喂5只小鸡,接着跑来2只,过了会儿又跑来1只小鸡。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生述)师:谁能提个数学问题这个问题能解决吗(现在一共有几只鸡根据学生的回答52=7,71=8,然后总结出521=8)师: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叫连加。

(板书课题:连加)【设计意图:运用动态的主题情境导入,调动了学生学习激情,并在学生运用已学的加法知识上尝试用一个式子解决问题,进而引出连加,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连加的含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㈠探究连加计算顺序的方法1、师:同学们,521怎么算出得数呢下面请你们分组讨论。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并总结计算顺序。

板书:5 2 1=87【设计意图:先凭借实物得出计算结果,再离开实物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对连加计算方法的初步理解和掌握。

】4、游戏:我说,你摆,共同算。

师说算式,生摆小棒,共同回答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活动,强化对连加的理解,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

】㈡迁移方法,学习连减1、创设情境,引出连减⑴师:同学们在学习连加时的表现真棒!忙到现在差点把东东喂鸡的事给忘了。

那东东现在把鸡喂饱了吗(课件出示东东喂鸡情境图:东东喂8只小鸡,吃了会有2只小鸡离去了,过了会又有2只小鸡离去了。

)⑵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说一说,并提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只小鸡⑶你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由8-2=6,6-2=4得出8-2-2=4)⑷师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两个减号的算式,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师完善板书:连减)【设计意图:再次利用主题情境导学,并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紧紧抓住,使“喂鸡图”的情境先动态演示再停留在静态上,帮助学生进步体验理解连减的意义。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8+4+3= 13-4-5= 62-20=9+5+7= 16-8-4= 58-30=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28+34= 52-20=三、导入新课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

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 28+34+23四、教学新知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生:先算 28+34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吗?(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完成“做一做” 49+25+17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

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

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把52-20改为例2: 52-20-18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 52-20 说: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八 连加、连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八 连加、连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八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连加、连减公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连加、连减公式的灵活运用;2.连加、连减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教具:计算器、小黑板、板书、针线。

五、教学内容:1. 活动一:连加、连减猜数游戏1.教师出一道连加、连减题目,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猜出正确答案;2.学生在听到题目后,用小黑板把答案写出来;3.答对的学生可用针线制作小手链作为奖励。

2. 活动二:找规律进行连加、连减计算1.教师出一组连加题目,如:10+20+30+40+50;2.学生们利用计算器计算答案;3.找出计算规律,回答出100+120+140+160+180的答案。

3. 活动三:应用连加、连减求解实际问题1.教师出一道关于计算钱的实际问题:班里有30个学生,每人有5元钱,老师要买10元的东西,请问老师还需要多少钱?2.学生们用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答案;3.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类似的实际问题,并用连加、连减方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的还不够扎实,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得到了提高,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当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口算算出简单的连加、连减式子,并书写答案;2.能够发现简单的连加、连减规律;3.理解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二、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连加、连减运算方法;2.能够通过简单的例题发现规律。

三、教学内容1.连加、连减的概念;2.1-10的连加、连减;3.发现规律。

四、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课件或手写板制作简单的连加、连减式子;2.课上板书题目、规律;3.讲解加减法交换律、结合律;4.设计课堂游戏加强记忆;5.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连加、连减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手写板,将以下式子制作出来:2+3+1、5-1-3,让学生回答这两个式子有什么联系,由此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2. 具体计算两个简单连加例子:3+5+4+1=13,2+1+3+4+5=15,两个连减例子:8-2-4-1=1,10-2-3-4-1=0。

3. 发现规律通过上面的例子,再加上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发现5个2相加的答案是10,10个2相加的答案是20。

他们可以自己通过类比的方式发现更多的规律。

4. 讲解交换律、结合律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如:2+3=5,3+2=5;1+2+3=6,(1+2)+3=6,1+(2+3)=6。

5. 分组合作学习,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由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计算出题目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总结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规律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连加、连减的概念,并掌握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此外,我们还通过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加法的基本规律。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法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加强互动课堂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一等奖
老师:总结连加、连减都是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 学生提问并 解答
②:10-3-5是怎么计算的请生说计算方法。先算10-3=7, 再算7-5=2
1、书本P66页第1题。 其中连加部分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P66页第4题。减法的看图列示。学生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填一-填。并说出计算方法。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明明家小鸡图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步骤和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并引入新课: 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2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明明的奶奶不在家,明明帮助奶奶喂小鸡,先出现5只小鸡,然后来两只小鸡,根据题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下了4只小鸡。
师: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生: 8-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明明一共喂了8只小鸡,有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还剩6只小鸡;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师:你们会读吗?
生:齐读 8减去2再减去2等于4。师:该怎样算?
生:先用明明一共喂的8只小鸡,减去第一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6只小鸡;再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第二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
3怎么计算连加连减
教师姓名
王珍珍
单位名称
昌吉市一小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 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口算课件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四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汇报:每组题目,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1、教学例题(一)教学连加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华华。

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生:他在喂小鸡。

师:华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课件,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操作1: 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操作2:又来了1只。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5.连加、连减-市赛一等奖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5.连加、连减-市赛一等奖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联系现实情境和已有经验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发展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按照正确的顺序计算连加连减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情境激趣1、谈话:我们即将迎来丰收的秋季,相信小朋友们在数学上一定也收获了不少本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本领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出示算式接龙:“3+1,;4+2;6+1;7+2;9+1;10—2;8—3;5—1;4—2;2—2”开火车回答。

这列火车开得很快。

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棒!个个都是口算小能手!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一)连加1、谈话:大家还想去开心农场采摘果实吗出示南瓜园图片,谈话:首先我们来到了南瓜园,勤劳小红在运南瓜,她第一次运了4个,第二次运了2个,她停下来了吗(没有)她太累了,最后用车推来了一个。

结合交流板书:“4 2 1”提问:哪位同学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红运南瓜的过程追问:你能帮她算出一共运了多少个南瓜吗你是怎么算的加了几次2、提问:这道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指出:像这样要连续加两次,叫做连加。

(板书:“连加”)3、引导:你能读一读这道算式吗同桌相互读一读。

全班齐读:4加2再加1。

4、过渡:刚才大家读的很好,可是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结合交流板书计算过程。

追问:4+2算的是什么6+1呢6、要求:打开数学课本,边想边填。

哪位小朋友能再说一说你列的算式要求: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4+2等于6,再算6+1等于7。

”7、回顾反思:从小红运南瓜我们知道了把三个数合起来要用连加,回想一下:连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根据回答,板书:“从左往右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口算卡片出示)
10-5 6+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6+4 2+6
7+3 9-7 8-2 1+7
8+2 10-4 4+6 2+8
10-6 10-3 3+7 9+1
5+5 10-2 4+5 6-0
2、算式接龙。

(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

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3、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

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

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

”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也可以是9-2-3=4。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