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241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2.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3.了解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三、教学难点1.金属的电子结构和金属键的形成;2.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教学内容1. 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1 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元素。
金属的基本性质包括:•密度大:金属的密度一般比非金属元素大,例如铁的密度为7.87g/cm³,而氧气的密度只有1.43g/cm³;•导电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移动;•延展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光泽度高: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可以制成各种装饰品;•熔点高:金属的熔点一般比非金属元素高,例如铁的熔点为1535℃,而氧气的熔点只有-218℃。
1.2 金属的分类根据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将金属分为以下几类:•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和钫,具有低密度、低熔点、极强的还原性和极强的活泼性等特点;•碱土金属:包括镁、钙、锶、钡和镭,具有高密度、高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活泼性等特点;•过渡金属:包括铁、铜、锌、银、金等,具有较高的密度、较高的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化学活性等特点;•稀土金属: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较高的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化学活性等特点;•其他金属:包括铝、锡、铅、汞等,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2.1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如铁氧化物(Fe2O3)、铜氧化物(CuO)等。
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包括:•酸碱性: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或碱反应,产生盐和水;•氧化性: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例如铁氧化物可以与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铁;•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可以被还原为金属,例如铁氧化物可以被还原为铁。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讲](https://img.taocdn.com/s3/m/7ad746d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6.png)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0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02柔软,是03热和04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的05小,比煤油的06大,熔点07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具有很强的01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如O2、S、Cl2等)反应O2:024Na+O2===2Na2O(常温)△Na2O2(加热)032Na+O2=====S:042Na+S===Na2S(研磨爆炸)△2NaClCl2:052Na+Cl2=====(2)钠与水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062Na+2H2O===2Na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操作现象原理或解释向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07小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反应08放热,钠的熔点较09低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到处游动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10气体推动小球游动与水反应伴有“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有11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22Na +2H +===2Na ++H 2↑。
(4)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一般考虑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该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13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与FeCl 3溶液反应:146Na +6H 2O +2FeCl 3===2Fe(OH)3↓+6NaCl +3H 2↑。
(5)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发生置换反应①与乙醇反应:15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与丙酸反应:2CH 3CH 2COOH +2Na ―→2CH 3CH 2COONa +H 2↑。
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70b3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c.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单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优秀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化学钠保留在白腊油或煤油中,由于钠易与水或许空气中的氧气反响,而钠不与煤油反响,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留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响4Na+O2=2NaO(常温 )2Na+O2Na2 O2 ( 过氧化钠 )2NaO+O22NaO2②与非金属反响2Na + Cl22NaCl2Na + S=Na S2③与水反响: 2Na + 2H 2 O = 2NaOH + H2↑钠与水反响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焚烧惹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响2HCl + 2Na = 2NaCl + H 2↑⑤将钠与盐的反响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响:2Na+2HO= 2NaOH+H↑CuSO4+2NaOH= Cu(OH)2↓+Na2SO4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 4Na + TiCl 4 ( 熔) =4NaCl + Ti(二)钠的化合物1、 Na2O和 Na2 O2名称氧化钠 (Na O)过氧化钠 (Na O)222电子式分类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化与水反响Na2 O +H2O=2NaOH2Na2 O2+2HO=4NaOH+O2↑学与 CO2反响Na2 O +CO2=Na2CO32Na2 O2+2CO==2NaCO3+O2性与酸反响Na2O +2HCl= 2NaCl + H 2O2NaO2 +4HCl=4NaCl+O2↑ +2HO 质特征__________________Na2O2有强氧化性,能够使品红溶液退色,有漂白作用、杀菌消毒。
Na2O2与 CO2、 H2O反响的各样关系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可与 SO2、 H2S、 FeCl2等复原性物质反响。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49b335113169a4517623a323.png)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Na、Mg、Al、Fe)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交活动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单质(Na、Mg、Al、Fe)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难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应用三、教学过程一、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思考:Na2CO3粉末中混有NaHCO3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二、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铝三角”及其应用2.应用(1)制取Al(OH)3①Al3++3NH3·H2O=Al(OH)3↓+3NH②AlO2-+CO2+2H2O=Al(OH)3↓+HCO3-③Al3++3AlO2-+6H2O=4Al(OH)3↓(2)识别图像①在含1 mol Al3+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②在含1 mol AlO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含1 mol OH-的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④在含1 mol H+的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④2、向100mL 2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0mL时产生沉淀为7.8g,则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1B.1.5mol·L-1 C.3mol·L-1D.7moL·L-1三、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小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1)Fe2+的检验:a. 加碱溶液:灰白色↓→灰绿色↓→红褐色↓b. 先加KSCN溶液,再通入Cl2:无明显现象→血红色溶液(2)Fe3+的检验:a. 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Fe3++3SCN-===Fe(SCN)3b. 加碱溶液:有红褐色沉淀,铁三角的相互转化1、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A.Fe2+ B.Fe3+和Fe2+C.Cu2+和Fe2+ D.Cu2+2、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 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 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3、有一包Fe和Zn的混合物10 g,加入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3.36 L,求混合物中各组成的质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4讲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4讲侯氏制碱法与Na2CO3含量的测](https://img.taocdn.com/s3/m/2b52d1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d.png)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 2CO 3含量的测定[复习目标] 1.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2.掌握Na 2CO 3含量的测定方法。
考点一 侯氏制碱法1.制备原料食盐、氨、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 +H 2O(g)=====高温CO +H 2,CO +H 2O(g)=====高温CO 2+H 2。
2.工艺流程3.反应原理(1)产生NaHCO 3的反应:NH 3+NaCl +CO 2+H 2O===NaHCO 3↓+NH 4Cl 。
(2)产生Na 2CO 3的反应: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4.绿色思想 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 2、NaCl 。
1.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的部分装置。
(1)实验时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 2、NH 3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通入__________,然后b 通入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通入NH 3,然后通入CO 2(2)NH 3 CO 2 由于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 3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通入NH 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为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率,通入CO 2的导气管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3)吸收氨气尾气,防止污染空气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1)分别写出沉淀池、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3)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https://img.taocdn.com/s3/m/5f49137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8.png)
第9讲 钠及其氧化物[复习目标] 1.了解钠的单质和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钠与氧气、水、酸、盐溶液反应的特点。
3.了解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区别,掌握Na 2O 2与H 2O 、CO 2反应的规律。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O 2、Cl 2、H 2O 、H +等失去e-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 ;加热:2Na +O 2=====△Na 2O 2。
Cl 2:2Na +Cl 2=====点燃2NaCl 。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4)与盐溶液反应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2NaOH +CuSO 4===Cu(OH)2↓+Na 2SO 4。
总反应为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室温呈液态)可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治炼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1.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溶液中( )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 3.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4.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 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5.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钾的原理为Na +KCl=====熔融K ↑+NaCl( ) 6.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答案 1.× 2.× 3.× 4.× 5.× 6.√一、钠的性质实验1.(2022·长春期中)下列关于钠的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切开一小块钠,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后呈淡黄色 B把一小块钠投入CuSO 4溶液中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蓝色沉淀C 把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蓝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钠熔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答案A解析切开钠,钠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切面颜色变暗,但最后不会呈淡黄色,A 项错误;把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项正确;把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蓝,C项正确;钠的熔点低,加热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项正确。
高考化学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考化学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a27bdda38376bae1fae29.png)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 2反应(2)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3)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Na 2S 。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银白色金属钠――→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 出现白色固体生成――→H 2O 出现液滴潮解――→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Na ――→先与水反应NaOH ――→再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 +Cu 2+===2Na ++Cu(OH)2↓+H 2↑。
钠投入BaCl 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3.钠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
[思考2]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2)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投入到①水,②乙酸,③乙醇中,反应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示:(1)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且钠着火生成的Na 2O 2也与水反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铜金属材料金属冶炼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铜金属材料金属冶炼](https://img.taocdn.com/s3/m/72f406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4.png)
第18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复习目标]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
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1.熟记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颜色物质 颜色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 4 白色 CuO 黑色 CuSO 4·5H 2O 蓝色 Cu 2O 砖红色 Cu 2(OH)2CO 3 绿色 Cu 2S黑色Cu(OH)2蓝色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锈[Cu 2(OH)2CO 3]: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 2中的O 2,用灼热的CuO 除去CO 2中的CO 。
(3)新制的Cu(OH)2常用来检验醛基。
(4)CuSO 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 4·5H 2O),可用于检验H 2O 。
(5)过量的Cu 和浓HNO 3反应,得到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再加入稀H 2SO 4,Cu 继续溶解。
(6)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此反应中当Cu 过量时,H 2SO 4也不能完全反应。
此反应不适用于制备CuSO 4,因为会产生污染性气体SO 2且H 2SO 4的利用率低。
1.CuO 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 4·5H 2O 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 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CuSO 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答案 1.× 2.√ 3.× 4.× 5.×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D解析A项,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0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0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ce6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3.pn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0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镁和铝的一般性质、原子结构和电子层次。
2.了解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1.镁和铝的一般性质、原子结构和电子层次。
2.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相关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1.镁和铝分别属于哪一族元素?2.镁和铝有哪些常见的化合态?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镁的一般性质、原子结构和电子层次。
2.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镁、碳酸镁、硫酸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铝的一般性质、原子结构和电子层次。
4.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实验一:镁燃烧实验实验操作流程:(1)取一小块镁,在玻璃棒上固定。
(2)点燃镁,并迅速将镁的一端插入集气瓶中,注意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现象:燃烧时镁呈亮白色,燃烧完全后生成白色粉末。
实验原理: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实验意义:演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实验二:铝燃烧实验实验操作流程:(1)取一块铝片,在玻璃棒上固定。
(2)点燃铝片,并迅速将铝片插入集气瓶中,注意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现象:铝片融化并燃烧,发出白亮的闪光。
实验原理: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实验意义:演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四、小组探究(20分钟)1.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镁和铝的知识框架图,包括一般性质、原子结构、电子层次、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五、展示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制作的知识框架图,并解释框架图中的每个部分的含义。
六、巩固练习(10分钟)选择题练习:1.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ⅡA族的是()。
A.镁B.硅C.钠D.氮2.氧化镁的化学式是()。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541094b73f242336c5f7c.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的建构(复习课)两个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编排整体特点及其意图(1)必修课程两个模块要完成高中化学几乎所有知识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重整组合。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章钠、铝、铁、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写法,……是当前比较理想的编排方案。
”然而,刚刚使用新教材的老师们却感到教材内容比较凌乱,不方便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发掘新教材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更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一味抗拒教材只能让我们陷入两难境地。
总体而言,课本改变了以往“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纵向编排,学习方式也放弃了从典型元素的学习推广到同族元素性质的一贯做法,取而代之的是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来分类,横向分块,集中介绍。
而且补充了不少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较多的知识,删减了一些不常见的反应。
由于没有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作为理论指导,只能以物质分类作为暗线贯穿全章。
这样编排的优势就在于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性的加以对比,在比较中加深记忆领会规律。
(2)本章各重要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学生回忆、交流与讨论、实验观察、科学探究、资料卡片”等形式。
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提供的情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多种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3)除了“金属活动顺序”和“物质分类方法”,本章学习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学生不能用推理、假设、验证的方法来学习。
必须以大量实验事实为依据,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知识,形成规律。
所以各知识点的展开都是以实验为出发点,实验多是本章的最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动手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
(4)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教材编排的新特点,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节以及全章的归纳工作是本章教学务必要做好的地方。
2、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应采取的策略本章涉及的物质将近20种,仅课本上出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就有22个,涉及的各种实验也多达17个,而且都集中在第一、第二两节中,此外课本还提供了四大项实践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3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3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讲](https://img.taocdn.com/s3/m/fd55431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1.png)
第2讲铁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掌握铁的性质及其用途。
2.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种类、性质及其用途。
3.掌握Fe(OH)2、Fe(OH)3的制法、性质。
4.掌握Fe2+、Fe3+的检验及其相互转化。
考点一铁的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铁的位置、存在和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与H 2O 反应+4H 2O(g)=====高温Fe 3O 4+4H 2。
(3) (4)与强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①常温下,铁在浓H 2SO 4、浓HNO 3 ②加热时:与稀硝酸:Fe(不足)+4HNO 3(稀)===Fe(NO 3)3+NO ↑+2H 2O 3Fe(过量)+8HNO 3(稀)===3Fe(NO 3)2+2NO ↑+4H 2O 。
(5)铁与某些盐溶液反应铁与FeCl3溶液、CuSO4+、3.铁的氧化物4.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性质和制法2H2O +3H2O稳定性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颜色由07白色→08灰绿色→09红褐色:104Fe(OH)2+O2+2H2O===4Fe(OH)3较稳定,在空气中久置会部分失水成铁锈,受热易分解:112Fe(OH)3=====△Fe2O3+3H2O制取新制FeSO4溶液与NaOH溶液隔绝空气反应:12Fe2++2OH-===Fe(OH)2↓铁盐与可溶性碱反应:13Fe3++3OH-===Fe(OH)3↓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ⅧB族。
错因:铁元素位于Ⅷ族。
(2)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错因: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3)Fe分别与氯气、盐酸反应得到相同的氯化物。
错因: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产物不同。
(4)Fe3O4中Fe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因而Fe3O4是FeO与Fe2O3的混合物。
错因:Fe3O4是一种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5)氢氧化铁与HI溶液反应仅能发生中和反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分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cc64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1.png)
热点强化7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分析类型一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涉及的内容有:(1)金属冶炼类,如冶炼镁、铝、铁、铜等金属,主要考查产品冶炼条件控制以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
(2)中学重要化工产品的制备类,如胆矾、绿矾、明矾、氧化铁、硝酸铜等物质的制备。
往往考查物质的性质、分离提纯、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等知识点。
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并且有的试题文字信息量大,所以这类题目容易出错。
1.(2022·湖南,7)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的一种简单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C.合成槽中产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D.滤液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烟气(含HF)通入吸收塔,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发生反应:Na2CO3+HF===NaF+NaHCO3,向合成槽中通入Na[Al(OH)4],发生反应:6NaF+Na[Al(OH)4]+4NaHCO3=== Na3AlF6↓+4Na2CO3+4H2O,过滤得到Na3AlF6和含有Na2CO3的滤液。
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SiO2能与HF发生反应,因此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故A正确;采用溶液喷淋法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故B正确;由上述分析知,合成槽内产物主要有Na3AlF6、Na2CO3、H2O,故C错误;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可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故D正确。
2.(2023·济南模拟)水合肼(N2H4·H2O)的性质类似氨水。
利用水合肼处理铜氨{[Cu(NH3)4]2+}废液回收铜粉的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上述三步反应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1的目的是制备NaClOC .合成水合肼的反应中每消耗1mol CO(NH 2)2转移电子数为N AD .反应3完成后要用到过滤操作答案C 解析反应1是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2是次氯酸钠将尿素氧化为水合肼,氯元素、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3是[Cu(NH 3)4]2+被水合肼还原为Cu ,铜元素、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上述三步反应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经分析知反应1的目的是制备NaClO ,用NaClO 将尿素氧化为水合肼,故B 正确;次氯酸钠将尿素氧化为水合肼,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2价,每消耗1mol CO(NH 2)2转移电子数为2N A ,故C 错误;反应3完成后要把铜粉分离出来,用到过滤操作,故D 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节 金属材料 铜与常见过渡金属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节 金属材料 铜与常见过渡金属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83853428ea81c758f578ed.png)
学习资料第四节金属材料铜与常见过渡金属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化学与金属材料的关系.2.掌握金属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合金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知识梳理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2)性能: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②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注意: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
如Cu与Na,Fe与Na等不能形成合金。
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工业分类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辨易错](1)合金是一种混合物,任何金属均可熔合为合金。
( )(2)合金是一类金属材料,不含非金属元素。
() (3)钢的熔点比铁的低。
( )(4)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答案](1)×(2)×(3)√(4)×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①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②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存在游离态。
(2)金属冶炼的实质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的过程:M n++n e-===M。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4)常见冶炼方法(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①电解法-—K~AlNa:2NaCl(熔融)错误!2Na+Cl2↑;Mg:MgCl2(熔融)错误!Mg+Cl2↑;Al:2Al2O3(熔融)错误!4Al+3O2↑。
②热还原法—-Zn~Cu高炉炼铁:3CO+Fe2O3错误!2Fe+3CO2;铝热反应制铬:2Al+Cr2O3错误!2Cr+Al2O3;焦炭还原铜:C+2CuO错误!2Cu+CO2↑.③热分解法——Hg、AgHg:2HgO错误!2Hg+O2↑;Ag:2Ag2O错误!4Ag+O2↑。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873036e45c3b3566ec8b60.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几种金属以及它们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类别、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氧化物性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类别的物质,例如单质、氧化物进行分类复习,掌握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结合例题巩固并定性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多样性,提高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体会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1、几种金属以及它们的重要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比较。
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整理资料,知识归纳,展开讨论。
课前准备: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本章我们学习了钠、铝、铁等几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这节课我们来对本章学过的内容作一简单的归纳和整理。
二、推进新课知识点一金属单质的性质[分析]常温下,金属一般都是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提问]请学生分别回忆钠、铝、铁的物理性质。
[总结]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密度小于于水,而大于煤油;熔点低,受热可以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铝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较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纯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分析]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总结]我们学习过的钠、铝、铁的化学性质。
金属Na Al Fe化学性质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Na2O;加热生成Na2O2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纯氧中可燃生成Al2O3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常温或加热均不反应3Fe+4H2O(g)Fe3O4+4H2与酸反应2Na+2H+2Na++H2↑2Al+6H+2Al3++3H2↑Fe+2H+Fe2++H2↑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与碱反应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金属活动性何,让我们把钠放入盐溶液中,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含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含解](https://img.taocdn.com/s3/m/6a93fa87581b6bd97e19ea02.png)
第四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1)色态:银白色固体。
(2)钠与水、煤油密度大小关系:ρ水>ρNa >ρ煤油。
(3)熔点:<100 ℃(填“>”、“=”或“<”)。
2.化学性质 (1)主要化学反应Na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与水反应:2Na +2H 2O===2NaOH +H 2↑与盐溶液如CuSO 4溶液反应:2Na +CuSO 4+2H 2O===Cu OH 2↓+Na 2SO 4+H 2↑(2)钠与含有酚酞的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制取与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1.钠能否保存在CCl 4中?2.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干冰灭火?通常用什么灭火?3.将一小块钠投入CuSO 4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何?分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总的离子方程式。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5.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终生成什么物质?(用示意图表示) 提示: 1.否,因为CCl 4的密度比钠的大,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e0b93c7e21af45b307a8f9.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从而逐步提高常规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平台,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归纳,同时交给学生复习方法。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在自然界金属元素很多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可见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时这部分知识从实验和理论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物质的感性材料。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情特点,为学生设计能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的导学材料,把零散知识加以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复习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对金属及其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学习,具备了归纳、概括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条件,具备了自评和他评的能力,适合采用合作的学习方法对此内容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设计】(1)基本目标①进一步认识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金属参与的置换反应。
②培养学生抓住主线有效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的能力。
③使学生认识不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开放性目标①引导学生跳出教材,通过图书、网络等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涉足的领域更为广泛。
同时学会运用有效手段,收集加工化学资料与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化学用语来表述有关信息。
②让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自己知识的能力,给予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
③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懂得改进与分享,体验分工与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单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2Na+O2Na2O2(过氧化钠)2Na2O+O22Na2O2②与非金属反应2Na+Cl22NaCl2Na+S=Na2S③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2HCl+2Na=2NaCl+H2↑⑤将钠与盐的反应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TiCl4(熔)=4NaCl+Ti(二)钠的化合物1、Na2O和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O3与碱反应NaOH 不反应NaHCO3+NaOH=H2O+Na2CO3 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此法可用于土法制烧碱或除掉烧碱中的Na2CO3少量石灰水: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过量石灰水:NaHCO3+Ca(OH)2=CaCO3↓+NaOH+H2O与盐反应CaCl2Ca2++CO32-==CaCO3↓不反应NaHSO4CO32-+2H+=CO2↑+H2O HCO3-+H+=H2O+CO2↑热稳定性很稳定受热不分解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二者之间相互转化➢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Na+(黄色)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黄绿色) 操作:洗—烧—蘸—烧—洗仪器:铁丝、铂丝、蓝色钴玻璃说明:①并非所有的金属都有焰色反应②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都有同样的焰色③焰色反应为物理性质➢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铝单质➢①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Mg+O22MgO 3Mg+N2Mg3N2Mg+S MgSMg+Cl2MgCl24Al+3O22Al2O32Al+3S Al2S32Al+3Cl22AlCl3②跟酸的反应③跟碱的反应(镁不能跟碱起反应)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2Al+2H2O+2NaOH=2NaAlO2+3H2↑④与氧化物的反应:a.与H2O的反应:Mg+2H2O Mg(OH)2+H2↑(能使酚酞变红)2Al+6H2O2Al(OH)3+3H2↑b.铝热反应:Al(S)+M x O y(S)Al2O3+xM(l)△H<0c.2Mg+CO22C+2MgO2、铝的化合物(1)氧化铝(Al2O3)①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也不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③应用:冶炼金属铝的原料;耐火材料,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2)氢氧化铝[Al(OH)3]①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与强酸反应生成铝盐:Al(OH)3+3H+=Al3++3H2OAl(OH)3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偏铝酸盐:Al(OH)3+OH-=AlO2-+2H2O 值得注意的是:Al3+与OH-、AlO2-与H+、Al3+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AlO2-+H++H2O=Al(OH)3↓Al3++3AlO2-+6H2O=4Al(OH)3↓➢离子共存问题:Al 3+与OH -、S 2-、HCO 3-、CO 32-、AlO 2-等不能大量共存; AlO 2-与H +、Al 3+、NH 4+、Fe 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氢氧化铝的生成:a .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l(OH)3:Al 3++3NH 3·H 2O=Al(OH)3↓+3NH 4+b .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的方法制取Al(OH)3。
当CO 2不足或适量时:CO 2+2AlO 2-+3H 2O=2Al(OH)3↓+CO 32-; 当CO 2过量时:CO 2+AlO 2-+2H 2O=Al(OH)3↓+HCO 3-。
c .铝盐和偏铝酸盐反应: Al 3++3AlO 2-+6H 2O=4Al(OH)3 ➢ Al 3+、AlO 2-的图像问题 (3)硫酸铝钾KAl(SO 4)2电离方程式: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 4)2·12H 2O 〕俗名:明矾。
明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 KAl(SO 4)2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沉淀物质的量最大:2KAl(SO 4)2+3Ba(OH)2==3BaSO 4+Al(OH)3+K 2SO 4 沉淀质量最大:KAl(SO 4)2+2Ba(OH)2==2BaSO 4+KAlO 2+2H 2O ➢ 明矾净水化学方程式: ➢ 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 ➢32424()2K A l S O K A l S O ++-=++三、铁、铜及其化合物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第Ⅷ族。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物理性质:铁具有金属全部物理通性:常温下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当铁跟弱氧化剂反应时:Fe-2e-=Fe2+;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Fe-3e-=Fe3+。
a.铁跟氧气等其它非金属单质的反应:3Fe+2O2Fe3O4(一定要注意产物)2Fe+3Cl22FeCl32Fe+3Br2=2FeBr3过量的铁在氯水或溴水中可以生成FeCl2、FeBr2Fe+I2FeI2Fe+S FeSb.铁跟水的反应:3Fe+4H 2O(g)Fe3O4+4H2(注意产物也是Fe3O4) c.铁跟酸的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H2↑②与强氧化性酸(稀硝酸为例):Fe+4HNO3(稀)=Fe(NO3)3+NO↑+2H2OFe+2Fe(NO3)3=3Fe(NO3)2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和浓硝酸、浓H2SO4发生钝化,但在加热条件下,钝化作用立即遭到破坏:Fe+6HNO3(浓)Fe(NO3)3+3NO2↑+3H2O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d.铁和某些盐溶液的作用:Fe+Cu2+=Fe2++CuFe+2Fe3+=3Fe2+2、铁的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FeO Fe3O4Fe2O3铁的化合价+2价+2价(1/3),+3价(2/3)+3价俗称——磁性氧化铁铁红状态和颜色黑色固体黑色固体红棕色固体与H2O的关系不反应,不溶解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等还原还原性可被氧化可被氧化一般不再被氧化主要用途——炼铁炼铁、作铝热剂、颜料(2)铁的氢氧化物①Fe(OH)2可由易溶性的亚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易被空气中O2迅速氧化成Fe(OH)3。
因此,白色絮状沉淀能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制备时:a.要将滴管口插入硫酸亚铁液面下,再滴入NaOH溶液;b.配液时可用加热的方法尽可能除去溶解氧;c.可在液面加少许汽油或苯等有机溶剂,以隔绝空气。
②Fe(OH)3可由易溶性的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
Fe(OH)3为红褐色沉淀,可溶于强酸,受热易分解。
Fe3++3OH-=Fe(OH)3↓Fe(OH)3+3H+=Fe3++3H2O2Fe(OH)3Fe2O3+3H2O制备Fe(OH)3胶体:➢Fe2+Fe3+的鉴别离子共存问题:➢Fe、Fe2+、Fe3+的互相转化➢3、铜及其化合物(1)铜的物理性质:黄色或紫红色,导电导热延展性,导电性位于金属的第二位。
(2)铜在周期表中第4周期IB族(3)铜单质的化学性质①铜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u+O22CuO Cu+Cl2CuCl22Cu+S Cu2S2Cu+O2+CO2+H2O=Cu2(OH)2CO3②与化合物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Cu+4HNO3=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4)氧化铜(CuO)CuO+H2Cu+H2OCuO+H2SO4=CuSO4+H2OCuO+C2H5OH Cu+CH3CHO+H2O(5)氢氧化铜[Cu(OH)2]①检验醛基(CH3CHO)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 ②和乙酸反应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