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8篇

高一化学教案8篇篇一:高中化学教案篇一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给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方案把课程的综合开发研究与实验提到了首要位置。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只有注重探究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才能造就适应当今社会所需人才,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特别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责任重大。
上课前,要认真剖析学生的认知,钻研课标要求,挖掘教材深度。
通过几轮的高中化学教学,每当学到元素化合物时,需要通过演示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明了。
在必修1第三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x铁的重要化合物”实验3-9中,我在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事先精心准备了实验。
用煮沸的蒸馏水新配制FeSO溶液和NaOH溶4液,在FeSO溶液中放入小铁钉以防氧化。
实验3-9取少量FeCl和FeSO,然后滴加NaOH溶液,让学3 4生观察现象。
做完FeCl中加入NaOH溶液,准备做FeSO与NaOH的反应,34当做到把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准备慢慢伸入液面以下,并强调让学生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现同学们低头耳语,有大胆的学生提出:初中讲胶头滴管的使用时,它必须在容器(试管)的上方,不让伸入容器中,是不是老师的演示动作错误?我本想就实验目的给学生做出口头解释,但忽又喜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疑点,勇于质疑,这是特别好的现象啊,应该尊重学生的疑问,让他们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更加准确而深刻的答案。
于是,我把滴管放在试管口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了灰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了灰绿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
此时,学生们用惊疑的眼光看看教材,再看看实验结果,纷纷议论:为什么实验现象与教材不符?面对这种在意料中的情况,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们积极思考,认真分析,踊跃发言,归纳出如下几条原因:(1)FeSO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易被空4气氧化。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讲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0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02柔软,是03热和04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的05小,比煤油的06大,熔点07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具有很强的01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如O2、S、Cl2等)反应O2:024Na+O2===2Na2O(常温)△Na2O2(加热)032Na+O2=====S:042Na+S===Na2S(研磨爆炸)△2NaClCl2:052Na+Cl2=====(2)钠与水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062Na+2H2O===2Na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操作现象原理或解释向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07小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反应08放热,钠的熔点较09低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到处游动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10气体推动小球游动与水反应伴有“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有11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22Na +2H +===2Na ++H 2↑。
(4)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一般考虑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该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13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与FeCl 3溶液反应:146Na +6H 2O +2FeCl 3===2Fe(OH)3↓+6NaCl +3H 2↑。
(5)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发生置换反应①与乙醇反应:15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与丙酸反应:2CH 3CH 2COOH +2Na ―→2CH 3CH 2COONa +H 2↑。
中职《化学》(通用类 高教版)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一)

教案课程名称:化学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教学进程:第10次课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一)学时:2使用教材:《化学》(通用版)张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和金属的通性。
2.理解典型的金属单质的特性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典型金属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铁的性质。
〖教学重点〗1.金属的通性。
2.典型金属单质的特性及主要化学性质。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金属晶体的结构。
2.铝的两性性质。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
〖教法建议〗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要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素材,比如电线、保险丝、钢窗、自行车钢圈等或直观教具——元素周期表等方法导入新课,实践效果均较好。
〖教学内容〗引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与非金属一样,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代生活中,人们烹饪用的电饭煲、出行用的汽车、建筑用的铝合金门窗、安装用的扳手,以及居家用的煤气管道等无不与金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金属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新授:第四章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单质一、金属的通性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A族的硼元素向右下角划一条阶梯形折线,则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区域是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其余都是金属元素(氢除外)。
1.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除汞以外的其他金属都具有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中包含着中性原子、带有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自由电子。
依靠流动的自由电子,使金属原子和金属阳离子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金属晶体。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颜色和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少数金属呈其他颜色。
高一新课教学案: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时1)【学习目标】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
【学习重点】Na2O、Na2O2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Na2O2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旧知回顾: 写出钠与氧气常温和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O2Na +O2新知探究:一、Na2O、Na2O2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色态类别氧元素的价态生成条件与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与CO2反应主要用途稳定性2. 演示实验化学书55页实验3-5(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现象先变____,说明生成了______,后变____,说明______。
(2)生成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_,说明生成了_____________(3)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___________,说明反应_____________二、焰色反应1.演示实验化学书57页实验3-62、定义很多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3、操作洗- 将铂丝(或光洁的铁丝)用_______ 洗净烧- 将洗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于______________蘸- 蘸取_______烧-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并观察_______洗- 再用_______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______________4、几种金属的焰色钠_______ 钾_______ (观察时要透过______________ )5、注意事项(1)焰色反应是_______的一种_______ 性质,无论是金属_______ 或金属_______ 均能发生焰色反应(2)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少数金属元素才有此性质。
知识检测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淡黄色固体 B。
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D。
都能与二氧化碳化合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 B. Na和O2 C.NaOH和CO2 D.C和O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时2)【学习目标】通过比较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区别【学习重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及性质区别【学习过程】1.科学探究:化学书56页实验2.填表Na2CO3NaHCO3俗名色态溶解度碱性热稳定性与稀盐酸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相互转化3.讨论Na2CO3 和NaHCO3的鉴别方法知识检测1. 1下列几种钠的化合物中不和CO2反应的是()。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新课导入】铁的化合物很多。
氧化物主要有黑色的氧化亚铁、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和具有磁性的黑色四氧化三铁。
含有铁元素的盐有硫酸亚铁、氯化铁等。
铁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
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
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意思是说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为何称为“朱门”?【教材讲解】一、新课导入PPT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和红色涂料。
提出问题:你知道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过渡: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铁,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几种铁的化合物?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归纳整理:铁的化合物有多种,如: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Cl2、FeCl3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有+2价和+3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种类及其物理性质和用途。
完成下表。
归纳整理: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但都可以溶于酸。
Fe2O3和FeO是碱性氧化物。
学与练: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60页最后一自然段,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归纳整理并板书:2.铁的氢氧化物(1)制备:Fe3++3OH-=Fe(OH)3↓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时1 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的性质的异同2.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表格形式,通过比较,掌握知识2.通过实物展示实险演示和学生参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难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二氧化碳通常是可以用来灭火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有时,二氧化碳却能使物质燃烧起来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板书】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过氧化钠1.颜色、状态:淡黄色固体2.化学性质(1)与CO2的反应2 Na2O2+2CO2 ==2 Na2CO3+O2环节一【合作探究】[实验3-5]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将带火星的香头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触摸试管的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有什么现象产生?将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填写在导学案上。
【小组展示】现象及结论:1.试管外壁发热,说明反应放热;2.滴加水后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香头复燃,说明反应剧烈并生成氧气;3.向试管中滴入酚酞后变红色,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钠。
【教师点评】(如果学生提出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可告诉学生是过氧化钠的漂白性起作用,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加以解决)【板书】(2)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思考与交流1】金属钠着火怎么办?【小组展示】金属钠着火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来灭火,得用砂子盖灭。
【思考与交流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H2O、与CO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小组展示】环节二【思考与交流3】1.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描述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钠的重要化合物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与水的反应①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3-5:用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查生成的气体。
并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还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 ______;碳酸氢钠(NaHCO3)俗称________.Na2CO3 NaHCO3状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呈_____。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______的碱性。
与酸反应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与碱-------------------------------- NaHCO3+NaOH=Na2CO3+H2O 稳定性稳定,加热__________。
固体NaHCO3:相互转化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Na2CO3+H2O+CO2 = 2NaHCO3固体NaHCO3:其他溶液中Na2CO3+Ca(OH)2 = 2NaOH+CaCO3↓溶液中:NaHCO3+Ca(OH)2 = NaOH+CaCO3↓+H2O用途用在玻璃、制皂、纺织等中和胃酸、制糕点等金属离子检验:焰色反应呈黄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故它们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使用。
3、焰色反应实验3-6——P57操作:将焊在玻璃棒上的_____(或用光洁无锈的钢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
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和说课稿

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3价和+2价铁的重要化合物,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②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③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的实验探究,培养小组交流合作意识②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Fe(OH)2的性质、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②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三、教学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四、教学手段及用具(1)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纸片(2)实验药品:氧化铁、铁粉、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双氧水、硫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维生素C药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本课时我们继续学习地壳中含量在金属中排第二位的铁的重要化合物。
我们知道铁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主要化合价为+2、+3。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首先我们学习一下铁的氧化物。
同学们阅读一下P59相关内容,归纳一下铁氧化物的特性和共性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认真归纳铁的三种氧化物的特性和共性以已有的知识为平台,学习新知识,降低知识跨度。
通过自学铁的氧化物来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过度】:刚刚我们学完了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知道FeO、Fe(OH)2与酸作用时,可相应生成亚铁盐;Fe2O3、Fe (OH)3与酸反应时生成铁盐,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亚铁盐和铁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后续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
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接触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化合物的新知识容易接受。
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
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鉴别。
(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用途。
(4)掌握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其两性。
(5)掌握Fe3+的氧化性及鉴别、Fe3+和Fe2+的性质及其转化。
(6)掌握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对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列表比较,促进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性质的教学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以及探究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生活中使用纯碱和小苏打、明矾净水、Al(OH)3和小苏打治疗胃病、铝中毒、亚铁盐治疗贫血症等素材,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五、本节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2)Al(OH)3独特的性质以及由此引出的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2、难点:(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及有关计算。
(2)Al(OH)3与碱反应的性质。
(3)Fe3+和Fe2+的相互转化,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
六、学法指导1、用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理论依据,指导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2、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现象分析、总结归纳,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3、注意知识的对比、归纳、迁移。
七、课时安排:五课时课时分配:钠的重要化合物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1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2课时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引入:多数金属单质都可以转化成化合物。
引导学生了解同一种金属元素的转化关系:“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
对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以此为主线展开学习。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学生:回顾Na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Na2O NaOH NaClNa Na2CO3NaHCO3Na2O2(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对比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1、氧化钠的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1)N a2O+H2O=2NaOH(2)N a2O+CO2=Na2CO3(3)N a2O+2HCl=2NaCl+H2O【实验3-5(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3-5(二)】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置于石棉网上,用胶头滴管向脱脂棉滴入一滴水或用导气管向脱脂棉吹气。
剂。
并思考Na2O2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
【归纳】2、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
能与水、CO2、酸等反应。
(1)2Na2O2+2H2O=4NaOH+O2↑(2)2Na2O2+2CO2=2Na2CO3+O2(3)2Na2O2+4HCl=4NaCl+2H2O+O2↑【介绍】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也叫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
在厨房里常常能找到这两种物质。
【科学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23.xH2O)。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2)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这就是它们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的原因。
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 2CO 3不分解————————稳定性: Na 2CO 3>NaHCO 3NaHCO 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思考】Na 2333、Na 2CO 3和NaHCO 3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资料书P39) 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O 2-3+2H +===CO 2↑+H 2OHCO -3+H +===CO 2↑+H 2O问题讨论: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缓慢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
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先没有气泡产生,后有气泡产生,碳酸氢钠溶液中一滴入盐酸就有气泡产生。
总结:碳酸钠:CO 2-3+H +=== HCO -3;HCO -3+H +===CO 2↑+H 2O 碳酸氢钠:HCO -3+H +===CO 2↑+H 2O 【思考】如何不用任何试剂鉴别Na 2CO 3溶液和稀盐酸?4、与CaCl 2、BaCl 2的反应: CO 2-3+Ca 2+===CaCO 3↓,CO 2-3+Ba 2+===BaCO 3↓HCO -3与Ca 2+、Ba 2+不反应5、与碱反应:HCO -3+OH -=== CO 2-3+H 2O思考:Na 2CO 3和NaHCO 3与Ba (OH )2、Ca (OH )2溶液反应的现象。
【总结】资料P39 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除杂 (三) 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它是金属元素的一种特征性质。
【实验3-6】 【强调】1.焰色反应产生的火焰颜色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如:灼烧钠的化合物和单质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
2、观察K 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排除Na 元素的干扰。
3、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讲解】在节日时燃放的焰火会呈现五颜六色的火焰,是因为在焰火中存在多种金属元素(如镁、钙、锶、钡等)。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引入】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人们发现并制得单质铝却比较晚,这是由于铝很活泼,从铝的化合物中提炼铝单质比较困难。
铝的许多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引导】二、铝的重要化合物Al Al 2O 3 Al(OH)3 铝盐(如AlCl 3)、偏铝酸盐(如NaAlO 2) (一) 氧化铝(Al 2O 3) 【阅读】教材P 58相关内容 【归纳】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高(2050℃)。
2、用途:冶炼金属铝的原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也是人造刚玉、人造宝石的主要成分。
3、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Al 2O 3+6HCl===2AlCl 3+3H 2O Al 2O 3+6H +===2Al 3++3H 2O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Al 2O 3+2OH -===2AlO 2-+H 2O (二) 氢氧化铝【思考】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备氢氧化铝?【分析】Al 2O 3难溶于水,不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氢氧化铝。
只有少数活泼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氧化钾、氧化钠和氧化钙等,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可溶或微溶的碱。
【实验3-7】氢氧化铝的制备 强调滴加氨水至过量,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1、制备:Al 2(SO 4)3+6NH 3·H 2O===2Al(OH)3↓+3(NH 4)2SO 4Al 3++3NH 3·H 2O===Al(OH)3↓+3NH +4 【实验3-8】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2、 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