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l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C—12N—l4O—16Na—23C1—35.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7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用于航天飞机是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B.CO用于炼铁是由于CO能和氧化铁反应C.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是由于天然气具有可燃性D.用铝制作高压锅是由于铝能在氧气中燃烧2.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H+) B.氧化铁(FeO)A.2个氢离子(2C.五氧化二磷(P2O5) D.硝酸铝(AlNO3)3.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较危险的安全事故的是( )。
A.称量药品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D.过滤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3 2 8 3( )。
A.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D.它的原子核外有l3个电子5.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置内为纯净物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C.该变化是化合反应D.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隔6.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7.根据右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8.在下列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9.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8.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
B.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
D. 正极与负极产生 气体的体积比是1:2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58
X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Ca-40
人 教 版 化 学 九年 级上学 期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Ca-4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井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A.反应沉淀池 B.过滤池 C.吸附池 D.清水池
②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④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湿衣晾干C.石蜡熔化D.辣椒剁碎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的生理盐水B.冰水混合物C.雪碧饮料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B.检查气密性C.量取9.5mL酒精D.液体取用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6.人们常说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与哪种气体物质的排放有关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天然气7.矿泉水瓶上都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其中“钾、镁、钠、钙”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8.长跑后小腿酸痛是因为剧烈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乳酸(C3H6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D.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分子种类相同9.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关于硅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Si 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10.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①分子的数目①元素的种类①物质的总质量①物质的种类①原子的种类()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11.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很小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12.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0B.128C.208D.28813.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1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都是黑色固体15.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最佳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炭粉C.将混合气体点燃D.通过灼热的CuO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气体.
1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人们常采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自热米饭中 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拉开塑料胶条,就会发生反应,放出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粉刷墙壁,洁白好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Ⅲ. 打开K
Ⅰ. 将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稀盐酸
Ⅱ.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Ⅲ. 打开K
①实验1中,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5)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
______
12.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4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2种是化合物,E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年九年级化学调研卷1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水B.蒸馏水C.空气4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 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B.氧化汞C.二氧化镒D.氯酸钾5 . 2011年3月11日,震惊全球的日本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毁坏,致使放射性碘泄漏,造成了严重的核污 染.这里的碘是指( )A.碘离子B.碘原子C.碘元素D.碘分子6 .根据化学方程式S+O 2 =点燃二SO 2,得出的以下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和氧气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点燃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2D.该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7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D.碳酸易分解 D.二氧化碳D.不锈钢A.铜B.干冰8.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C.汽车排放的尾气C.氯化钠D.金钢石B.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D.工厂排放的废气9.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A. Cl2、NaClB. NH4c1、HNO3C. MnO2、K2MnO4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3) 2 2 4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8.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D.叫、Ca3 (PO4) 212.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C.无变化D.先变蓝后变紫内部资料,请勿外传13 .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 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 50H+4CrO 3+6H 2sO 4—2X+2CO 2T+9H 20,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 X的化学式为()3 2 4 2 2 3A. Cr 2O 3B. CrSO 3C. Cr 2 (SO 4) 3D. Cr 2s14 .正确使用西瓜膨大剂,有助于促进西瓜的生长.氯吡脲(化学式为C 12H l0ClN 3O)是西瓜膨大剂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氯吡脲的叙述,错误的是( ) "10 3A.含有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为247.5C.碳、氢、氧、氯、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2:10:1:1:3D.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15、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 实现“零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O-16 Zn-65 H-1 Cl-35.5 C-12)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B.干冰升华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15.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二、填空题.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2)两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 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错误,D、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降低,错误,故选A
考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8.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 原理,正确;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绝,正确;
D、汽油、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错误
故选D.
6.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铱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关于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变化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湿衣晾干B.铁锅生锈C.小麦磨粉D.滴水成冰2.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中主要成分是A.氮气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氧气和稀有气体3.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 B.O3C.CO2D.PM2.5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氮B.河水C.铝土矿D.大理石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aO C.H2SO4D.KMnO4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水B.钢C.酒精D.金刚石7.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铜C.氯气D.氯化钠8.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NaClO3B.Cl2C.NaCl D.HClO9.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2D.2H2O2 10.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A.纯蓝墨水笔B.铅笔C.圆珠笔D.碳素墨水笔11.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量取液体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都由原子构成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13.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27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灭火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可用作燃料15.某化学反应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ClO3B.HCl C.ClO2D.Cl21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粉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甲烷燃烧发出明亮蓝色火焰17.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1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C.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9.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蜡熔化C.金属腐蚀D.海水晒盐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3.“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A.碘原子B.碘离子C.碘元素D.碘单质4.如图是碘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碘属于金属元素B.碘的核电荷数是53C.该粒子属于阳离子D.加碘食盐能预防贫血5.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最后剩余气体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氮气6.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含义正确的()A.2N﹣2个氮元素B.2O﹣2个氧分子C.H2﹣2个氢原子D.+12H O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7.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要做灯火实验,是因为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CO2 C.同等质量的CO2和CO中,CO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CO多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8.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属于化合物B.瑞德西韦由77个原子构成C.瑞德西韦中含有五种非金属D.瑞德西韦是5个元素组成9.3Cl2+6NaOH == 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A.O2B.NaClO C.HCl D.NaClO310.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1.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食醋C.柠檬水D.冰水共存物13.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A.质量小B.体积小C.不断运动D.有间隔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白雾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C.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D.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15.世界无烟日以“烟草和心脏病”为重点,旨在突显使用烟草制品与心脏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3、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D.2H25、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A.H2SO4、Na2SO4、BaCl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 B.O2C.NaCl D.NaOH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1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凿壁偷光C.死灰复燃D.掩耳盗铃2.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加碘食盐、冰水B.水银、干冰、空气C.铜、氯气、石油D.硫、液态氧、碘酒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Fe:3个铁元素B.Ca+2:1个钙离子C.2H:2个氢分子D.2O2﹣:2个氧离子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相同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5.“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0.7%的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多B.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C.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D.“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6.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1 mL水和1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mL,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迅速产生氧气8.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丝燃烧:2234Fe+3O 2Fe O 点燃B .甲烷燃烧:4222 CH +2O 2H O+CO 点燃C .镁条燃烧:22Mg+O MgO 点燃D .红磷燃烧:225P+O P O 点燃9.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10.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电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 )A .175B .289C .403D .22811.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变化中共涉及三种物质D .该变化中原子不可分12.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13.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由3种元素组成B.绿原酸由43个原子构成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D.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食盐水的蒸发C.灯泡通电发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5.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和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稀硫酸除铁锈C.氦气用于填充气球D.用水做制冷剂16.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但可以大声谈论B.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C.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D.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1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见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A.H2、CO 都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质子、中子和电子存在于原子中,则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B.铁丝在O2中燃烧C.闻气体的气味D.过滤19.已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B.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 D.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0.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的目的之一,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微粒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分类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2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水的净化--吸附性B.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D 红磷燃烧4P + 5O2 2P2O5
11.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B.核外电子数为22.99
C.元素符号为NaD.元素名称为钠
1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5.下列对现象或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6.“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AB.BC.C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C正确;D、过滤操作中应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远、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分析解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淮南豆腐制作工艺驰名中外。
下列手工制作豆腐的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煮浆。
2.日前,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炭雕(如图所示,主要成分是木炭)成为了家装的新宠.炭雕之所以能用于空气净化是源于它具有吸附性。
3.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4.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锂电池,其电源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下列有关钴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含有两种金属单质。
5.水的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的-108℃时形成的。
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6.晚会上有同学表演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普通的手帕放在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浸透后取出点燃,手帕上火光熊熊,火灭后手帕完好无损,此手帕烧不着的直接原因是酒精燃烧生成的CO2隔绝了空气。
7.重庆市拥有非常丰富的页岩气,它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混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水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9.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判断正确的选项是:B。
新型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10.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C。
某水样加肥皂水后,搅拌有大量泡沫产生。
1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由两个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呼吸作用B.食物腐败C.静电除尘D.氢气遇明火爆炸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 N2 NO2B.CO2 CO N2C.CO CO2 H2D.SO2 CO NO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吹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倾倒液体D.扇闻药品气味4.菠菜是一种富含铁的蔬菜,这里的“铁”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5.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6.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的原子序数是53 B.碘属于非金属元素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D.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7.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氢气做高能清洁燃料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用于防腐8.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A.B.C.D.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0.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2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D.2O:“2”表示两个氧元素11.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8%C.C, H, O元素的质量比为28:44:1D.维生素D2由28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12.下列操作或现象中,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是A .AB .BC .CD .D13.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离子(Cl -)核内有 17 个质子B .镁原子与氯原子在同一周期C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 2 个电子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14.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B .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C .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 .木柴架空能燃烧更旺,原理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 .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16.“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 Si+2X 高温。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 既涉及碳循环, 又涉及氧循环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 X的化学式是Ag2S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 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 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时, 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 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 c物质微溶于水C. a中含有少量b, 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6.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 熟石灰B. 烧碱C. 食盐D. 大理石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 塞紧瓶塞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 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不打开瓶塞, 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 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 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不会影响实验结果8、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燃烧B.冰雪融化C.花生霉变D.消毒杀菌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和氮气B.水和二氧化碳C.铁和一氧化碳D.氯化钠和氧气3.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大家非常关注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工业产生的“三废”和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我国要减少煤炭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和再生能源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污染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B.元素名称C.元素符号D.中子数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读数D.用滴管取液体6.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1:2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18102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②③能形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C.②是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D.④属于阳离子,离子符号为Mg+2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 C.CH4D.H2SO411.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7个原子B.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12.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13.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学“2”表示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2H;2个氢元素B.3Ca2;3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N2;2个氮原子D.-2Mg O;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D.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7.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
A. 用水浇灭B. 剪掉烛芯C. 吹灭蜡烛D. 罩上烧杯
8.在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8C.+6D. ﹣2
9.“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石蜡B. 硫C. 铁丝D. 木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 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质量分数
C. 含有臭氧(O3)
D. 分子中C、H、O、N质量比为84:15:48:14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10.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滴水成冰C.石蜡熔化D.煤块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
C、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4)通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_;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
(6)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3个氢分子______;
(3)4个铁离子______;
(2)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0.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 N(NO2)3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写数值 ;
(2)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3)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D、氢氧化钙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B. 隔绝空气
C. 降低油的着火点D. 防止油溅出
【12题答案】
【答案】B
故选:C。
14. “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元素名称为氟B. 原子序数为19
C. 元素符号为F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1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名称为氟,故选项说法正确。
C. 瓶中液面最终停留在1处
D.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0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详解】A、红磷需足量完全消耗氧气,正确;
B、燃烧放热气体膨胀水被排出,反应完毕氧气被消耗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故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错误;
B. 丙烷由碳、氢原子构成
C. 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1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故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说法正确;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C、烧杯在加热时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C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雪糕融化C.轮胎爆裂D.树叶腐烂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氦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C.氧气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特殊的电光源4.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C.向装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水时,试管外壁发烫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5.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C.1 滴水中大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78个电子B.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C.一个硒原子中有45个中子D.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电子8.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9.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2B.Al C.Al3+D.H10.分类法是理化学习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学校的下列现象,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签字笔 B.步行或自行车代步上学C.焚烧校园垃圾 D.塑料包装袋随意丢弃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铁铸成铁锅﹣导热性C.氧气用于潜水﹣氧气支持呼吸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5.赣南某地盛产含“硒”脐橙,这里的“硒”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锶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的中子数为3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的元素符号为Sr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9.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爆炸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D.向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位置,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酒精挥发 C.水结成冰 D..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 B.氧气 C.水 D..1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A.6个中子 B.8个质子C.6个电子 D..14.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的物质中存在两种单质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上图中共存在分子.1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闻气味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看颜色区分过氧化氢和水C.用燃烧产物鉴别H2、CO、CH4 D.的方法区别铁粉和碳粉.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气分子;(2)铁元素;(3)钠离子;(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5)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人们的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1)食品包装袋常充填氮气,原因是;(2)烧水时发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为判断此是否水为硬水,可用来鉴别.(3)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4)化石能源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对环境产生不少的影响.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原理为灼热的水蒸汽通过煤(主要含碳)高温产生氢气和一种有毒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C.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③氧元素和钠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9.如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中正极与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4)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0.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转化.(1)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的相同元素为氧元素,常温下B为液体则:①B为,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②A转化为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的相同元素为碳元素,则:①写出A的一种用途;②区分B、C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3)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下面是排水集气法的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5)甲烷(CH4)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晶体与和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备甲烷.请你从图中选出制取一瓶甲烷所需要的装置组合.22.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已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23.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A、B,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1和2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现象如下:试管1: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试管2: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B(填“>”或“<”);(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3)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写出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除上述方法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外,请你再设计一种方法鉴别它们的金属性强弱.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小凡在实验室取了12g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敲碎后不断加入稀盐酸(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回答:(1)盐酸加到a时,碳酸钙是否完全反应?.(2)12g石灰石样品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g;(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学校的下列现象,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签字笔 B.步行或自行车代步上学C.焚烧校园垃圾 D.塑料包装袋随意丢弃【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A、根据大量使用一次性签字笔造成的危害考虑;B、根据步行或自行车代步上学的好处考虑;C、根据焚烧校园垃圾造成的危害考虑;D、根据塑料的危害考虑.【解答】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签字笔,会造成大量的垃圾,污染环境,不属于绿色消费,故A错误;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了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消费,故B正确;C、焚烧校园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属于绿色消费,故C错误;D、塑料包装袋随意丢弃,造成了白色污染,绿色消费应该是节约型,不污染环境的,不属于绿色消费,故D错误.故选B.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化学常识和课本基本知识,可知空气含量较多的几种气体及其含量.【解答】解:我们知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出了空气主要有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N2).故选B.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铁铸成铁锅﹣导热性C.氧气用于潜水﹣氧气支持呼吸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解:A、石墨做电池电极利用导电性,正确;B、铁铸成铁锅利用其延展性,错误;C、氧气用于潜水利用氧气支持呼吸,正确;D、活性炭除异味利用吸附性,正确;故选B5.赣南某地盛产含“硒”脐橙,这里的“硒”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含“硒”脐橙,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锶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的中子数为3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的元素符号为Sr【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8,表示原子序数为3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8,而不是中子数为38,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锶,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锶的元素符号为Sr,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9.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爆炸【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分析】A、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的燃烧引起的进行分析.【解答】解: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例如氮气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选项说法错误.D、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的燃烧引起的,面粉粉尘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D.向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C、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进行解答;D、根据因为横坐标是硫酸质量,在硫酸量不足是产生氢气多少跟硫酸质量有关,硫酸加入一定质量时铁反应完,最终镁产生氢气质量大进行分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故A正确;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氧元素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B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错误;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铁的反应速率快,故D错误.故选:A.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位置,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A.煤气燃烧 B.酒精挥发 C.水结成冰 D.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补充D、铁生锈.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CA.空气 B.氧气 C.水 D.二氧化碳.【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错.C、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答案为:C;二氧化碳1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 CA.6个中子 B.8个质子C.6个电子 D.6个质子或8个中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解答.【解答】解: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为6;核内中子数为8.A、内中子数为8,不是6,故错误;B、核内质子数为6,不是8,故错误;C、核外电子数为6,故正确.D、6个质子或8个中子.答案:C; 6个质子或8个中子.14.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图示的物质中存在两种单质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上图中共存在4种分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分析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前由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一个CO分子与由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和由2个O原子与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据其意义分析回答.【解答】解:由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A、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而其它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A不正确;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N2和CO2,两种气体均不是有毒气体,所以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B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共存在4种分子.故选B,D添加:4种.1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CA.用闻气味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看颜色区分过氧化氢和水C.用燃烧产物鉴别H2、CO、CH4 D.用磁铁吸引(或加酸等,合理即可)的方法区别铁粉和碳粉.【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过氧化氢和水均为无色液体,用看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H2、CO、CH4燃烧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用燃烧产物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而碳粉不能,可用磁铁吸引(或加酸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C;用磁铁吸引(或加酸等,合理即可).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气分子2N2;(2)铁元素Fe ;(3)钠离子Na+;(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Mg;(5)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5)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2)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Mg.(5)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1)2N2;(2)Fe;(3)Na+;(4)Mg;(5)CO2+H2O═H2CO3.17.人们的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1)食品包装袋常充填氮气,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烧水时发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为判断此是否水为硬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3)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4)化石能源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对环境产生不少的影响.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原理为灼热的水蒸汽通过煤(主要含碳)高温产生氢气和一种有毒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 CO+H2.【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充填于食品包装袋内以防食品变质的气体应化学性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