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完整版本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52-2008)《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二、检测目的:试验室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几何尺寸的检测。
三、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四、试验步骤:1)、检测前准备1.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2. 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①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②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③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④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⑤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⑥检测原因。
2)、步骤1.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2.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证。
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3.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②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③对于钢筋分布或几何尺寸的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进行检验。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1.编制目的: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使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检测依据2.1 JGJ/T 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2.2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011年版)2.3 JTG/T J21-2011《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标准》3.仪器设备:3.1检测仪器包括探头、仪表和链接导线,仪表可进行模拟或者数字的指示输出,较先进的仪表还具有图形显示功能,仪器可用电池或者外接电源供电。
3.2仪器性能要求: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mm。
3.3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检定,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4.环境条件:仪器能适用于温度0~40℃、相对湿度≤85%、无强磁场干扰的环境条件。
5.试验步骤:5.1仪器准备5.1.1开机检查:按下开机键,检查开机显示和电池电量,若电池电量不足,及时更换电池。
5.2检测前准备(1)检查被测混凝土表面应比较平整,扫描面无较高的突起物或浮灰。
(2)查看图纸并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在菜单界面中设置“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
(3)仪器操作:沿垂直钢筋方向匀速移动传感器,通过观察信号强度条、保护层厚度值和蜂鸣器声音可以判断钢筋位置,验证布筋方向。
蜂鸣器发出鸣叫声:此时仪器提示传感器越过一条钢筋,正向相反方向移动。
信号强度条由小逐渐变大,然后又变小:传感器逐渐接近钢筋时,信号强度条逐渐变大;反之,信号强度条变小,找到该值最大的位置,即是钢筋的准确位置。
若信号强度条无明显变化,表明传感器正沿钢筋移动。
5.3检测:5.3.1按施工图纸在试验记录上记录轴线、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设计值、构件名称及指北针。
作业指导书
5 生产作业指导书a)模具工序流程:模具制作→模具固定→模具校验→模具清理→模具组装→模具拆除b)钢筋工序流程: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钢筋成型→钢筋绑扎→骨架成型→验收c)保温工序:构件加工图→聚苯分块→聚苯下料→聚苯铺装→浇筑d)连接件工序:连接件布置图→位置标记→位置打孔→连接件布置→验收e)生产工艺流程:外墙板:模具清理→涂刷隔离剂→装饰层钢筋网片入模→装饰层混凝土浇筑→铺设保温聚苯→布置连接件→结构层钢筋骨架入模→预埋件固定→结构层混凝土浇筑→表面抹平→蒸养→脱模内墙板、楼梯、阳台、叠合板:模具清理→涂刷隔离剂→钢筋骨架入模→预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表面抹平→蒸养→脱模5.1 模板准备5.1.1 新(改)制模板或存放后重新启用的模板,应检查各零部件是否齐全或变形,若短缺或变形应配齐或更换。
重新启用的模板应清除混凝土残渣,新模板应清除内表面的焊瘤。
5.1.2 钢模板使用前,内表面应进行除锈。
5.1.3 吊装式钢模所有部件组装后应进行检查(包括分尺寸),并作拆装的重复性检查,检查应包括如下内容:a)模内尺寸;b)部件接缝应严密;钢质交接处的缝宽不超过0.3mm;c)模内焊缝应平滑,不得凹凸;d)模内板面平整度应符合有关规定;e)部件拆、装要方便灵活;5.1.4 固定台座式模板,底模应在坚实的地坪上铺设,垫楞间距应根据底模的刚度决定,一般为600~1200mm。
铺设的底模应用水平尺或水平仪抄平。
5.1.5 设计要求的预拱度或通过已往生产同类构件的反拱进行底模铺设。
5.2 涂刷隔离剂5.2.1 用于生产一般构件的脱模剂采用我厂配制的石蜡质隔离剂。
采用其它隔离剂应经试验后由技术部门确定。
5.2.2 隔离剂涂刷前模内不得有积水、冰雪、灰渣等。
涂刷隔离剂要均匀,不漏涂。
隔离剂严禁滴、撒到钢筋、预埋件上。
5.2.3 模内的隔离剂被雨水等冲洗后,应重新涂刷。
5.2.4 已配制好的隔离剂,在使用时,应搅匀隔离剂,使油液分布均匀,不允许再加水。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实施日期:受控状态:(盖章受控)发放编号:发送给:XXX项目经理部编制概况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编制人:日期:审核人职务:项目总工程师姓名:日期:批准人职务:项目经理姓名:日期:作业文件修改记录单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编制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钢筋的堆码、下料、加工、焊接、绑扎及安装等施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地进行钢筋施工操作,规范施工.二、适用范围本标段内所有的钢筋制作安装三、原材料检验及存放1、钢材进场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都必须经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2、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类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应堆放在仓库(棚)内,露天堆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四、钢筋加工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当利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钢筋的调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超过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超过1%。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受拉热扎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度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2)、受拉热扎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5d。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r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3、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检测环境温度。
T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
篇一: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1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1.1 适用范围适用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墙体、柱、顶板及现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绑扎。
3.1.2 作业准备1、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规范、规程和作业指导书;2)熟悉施工环境,掌握施工特点,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3)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4)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5)按设计、规范列出钢筋搭接、锚固、错开长度、保护层厚度一览表。
2、人员准备根据施工难度、质量和工期特点,选用综合素质好、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劳务队伍,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进度要求随时增加人员。
3、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度要求,配备满足要求的钢筋加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如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直螺纹套丝机、无齿锯、电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等,机械设备必须能正常运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4、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材料供应分析,编制施工材料用量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2)根据施工材料计划及时组织进场;3)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并进行现场检验和复试,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报验;4)采用20~22号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5)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垫块,规格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
5、现场准备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2)根据施工方案,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支完底板四周模板;3)做好超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墙、柱外皮尺寸线;4)检查下层预留钢筋位置、接头百分比、错开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进行处理;5)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并办理预检,模内干净;6)架子已按要求搭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经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 ]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在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2、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冷拉、冷弯试验,试验合格才可用于主体工程结构。
3、本工程所用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然后运到绑扎部位进行绑扎。
(二)、技术准备:(三)、人员准备:(四)、作业条件: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附细部图 混凝土垫块)_secret
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线XX陕西境XX至XX公路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复核:日期:审核:日期:XX局集团XX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2011年2月一、编制依据1、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4、《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现行的规范、规程、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技术管理规程等。
二、编制目的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不容忽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质量控制。
本工法对施工中混凝土的保护层控制进行了总结。
三、施工准备首先模板的尺寸偏差也会引起保护层的超标,所以模板须制作、安装规范,模板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其次钢筋绑扎要按图纸、规范操作,钢筋骨架安装必须精确。
保护层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可由专业厂家生产),强度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施工规范,对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保护层垫块。
如桩基可采用圆型中心有孔、厚度3-5cm左右的垫块、立柱、墩身、预制箱梁、T构等可选用高强蝶型或圆锥体垫块。
垫块类型图四、施工要点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预制箱梁、T构腹板处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腹板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保护层采用方形垫块。
布置如下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上层钢筋保护层采用钢筋马蹬,马蹬钢筋采用Φ12或Φ14钢筋制作,如下图:2、圆柱、桩基垫块采用圆形混凝土垫块,用φ8钢筋穿过垫块圆心,然后点焊在钢筋骨架上,竖向间距不得大于1m,环向间距不得大于1.2m,可根据需要加密。
垫块布置如下图:圆柱、桩基垫块布置图3、墩柱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墩柱垫块布置图4、桥面铺装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方形垫块,纵横向布置间距不大于1m,垫块绑扎在钢筋交叉点位置上。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Ⅱ标段桥梁工程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月8日发布 2013年#月8日实施#####工程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标段的钢筋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材料要求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任何钢筋入场检验,均须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要求钢筋下料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配筋图,绘制出各种规格钢筋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下料长度和数量,填写配料单。
钢筋加工前应清除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当钢筋需要调直时,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消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所有受拉光圆钢筋(HPB300)的末端应制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内径不得小于,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 的直线段(图)。
⑵受拉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弯钩的内侧半径不得小于(HRB400),钩端应留有不小于5d (HRB400)的直线段(图)。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批准人:颁布日期:实施日期:审核:编写:目录1适用范围 (3)2 执行标准 (3)3仪器设备 (3)4检测目的 (3)5资料收集 (3)6现场检测 (4)7评定 (7)8检测报告 (8)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以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公称直径、间距和数量的方法。
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4 相关的钢筋产品标准。
4.主要仪器设备4.1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4.2 游标卡尺5.检测前的准备5.1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
5.2 对于校准试件,钢筋位置测定仪对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允许误差为±1mm。
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mm-50mm时,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mm5.3 校准试件的制作5.3.1 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
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使用。
5.3.2 制作钢筋公称直径校准试件时,宜将钢筋预埋在校准试件中,钢筋埋置时两端应露出试件,长度宜为50mm以上。
试件表面应平整,钢筋轴线应平行于试件表面,从试件4个侧面量测其钢筋的埋置深度应不相同,并且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0.5mm内。
5.3.3 制作钢筋间距校准试件时,校准试件应采用单层钢筋网,宜采用直径为8mm-12mm的圆钢制作,其间距宜为100mm-150mm,可根据工程实际制作相应的试件。
5.4 校准步骤5.4.1 应在试件各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采用钢卷尺量测6段钢筋间距内的总长度,去平均值,并作为钢筋的实际平均间距。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
DLT_5169-2013_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材料检验
试验室对到货钢筋、机械连接件进场质量检验,现场钢筋检验内容 包括资料核查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检查内容严格按照《水工混 凝土钢筋施工规范》执行。
3.2储存
验收后的钢筋,应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分别 堆放,并立派标示。
堆放场地排水设施良好,钢筋存放离地高度不小于200mm,堆放高 度以下层钢筋不变形为宜。
1
HRB400 —— —— 55d 40d 50d 35d 40d 30d 35d 25d
2
CRB550 —— —— 50d 35d 40d 30d 35d 25d 30d 20d
注1:月牙纹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表中HPB235级光圆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值不包括端部弯钩长度,当受压钢筋为
①.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再工螺纹;
②.墩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③.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
2.0p(p为螺距),钢筋丝头加工技术要求见下表;
丝头加工尺寸表(mm)
规格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死扣圈数
22
20.8±0.2
M23×2.5
29.5~32.5
本指导书编写过程中参照规范及文件如下: (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13); (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2.部门职责
2.1技术办负责提供钢筋安装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指导。 2.2综合工区、工程办、质检办负责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及验收。 2.3机电物资办负责提供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原材料和施工器 具。 2.4综合工区负责钢筋加工。 2.5作业队负责现场钢筋安装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钢筋工程作业。
2 作业准备2.1 作业条件⑴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部加垫木堆放。
⑵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⑶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⑷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梁、柱、墙的外皮尺寸线.⑸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⑹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清理干净.⑺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⑻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2 人员准备每作业段人员配置:钢筋工班长2名,下料人员4-7人,绑扎人员15-25人,焊工2人,其他杂工2-5人。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工要求操作熟练,并经过专门培训。
具体人员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进行调整。
2。
3 主要机具弯曲机、切割机、焊机、钢筋钩子、钢筋扳子、小撬棍、脚手架、钢丝刷、绑扎架、断火烧丝铡刀、粉笔、钢筋运输车。
3 技术要求3.1 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设计的钢筋型号和尺寸进行施工。
3。
2 绑扎铁丝:20~22号,焊接形式按设计要求选定,垫块:大理石、混凝土或塑料垫块。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
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见图9所示。
4。
2 钢筋加工4。
2。
1 钢筋复试: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经复检合格方可加工制作。
4。
2。
2 钢筋的下料⑴钢筋弯钩类型:Ⅰ级钢筋的末端需作成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
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每个弯钩加长度为6。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房屋建筑钢筋保护层及间距检测报告模板
房屋建筑钢筋保护层及间距检测报告模板篇一: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冀建检(G)XX-工程名称:河北博纳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委托单位:无极县人民法院设计单位:上海万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施工单位:河北宏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河北佳航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检测:审核:分院院长:审定:主任: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XX年4月20日声明1、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鉴定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
2、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
3、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鉴定专用章无效。
4、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
5、报告无检测、审核、审定(批准)、主任签字无效。
6、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过期不予受理。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244号联系电话:4,2,传真:1邮编:050021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冀建检(G)XX-篇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参数编写模板一、参数名称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二、采用标准1、检测方法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XX)《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房屋建筑钢筋保护层及间距检测报告模板)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 365-XX)2、结果判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XX)附录E三、适用范围本检测方法采用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以下简称钢筋探测仪)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在建和已建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四、仪器性能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在检测前应采用校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
检测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应≤l mm。
2、钢筋直径的测量精度应≤2mm。
3、在t/c≥1的条件下,检测仪器对相邻的钢筋应能够分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为规范本实验室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精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几何尺寸的检测。
3. 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52-200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前准备
4.1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在检测过
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4.2 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4.2.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4.2.2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
4.2.3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
4.2.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
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4.2.5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4.2.6检测原因。
5. 检测程序
5.1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
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5.2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
证。
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5.3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5.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5.4.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
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5.4.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
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
不宜小于50%。
5.4.3对于钢筋分布或几何尺寸的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进行检验。
5.5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
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5.6进行钢筋位置检测时,探头有规律地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仪器显示接收信
号最强或保护层厚度值最小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钢筋位置,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它钢筋逐一标出。
5.7钢筋定位后可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5.7.1设定好仪器量程范围及钢筋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
每根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读取指示保护层厚度值C t
i 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2次,每次读取1个读数。
5.7.2对同一处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m时,应检查仪器是否
偏离标准状态并及时调整(如重新调零)。
不论仪器是否调整,其前
次检测数据均舍弃,在该处重新进行2次检测并再次比较,如2个保
护层厚度值相差仍大于1mm,则应该更换检测仪器或采用钻孔、剔凿
的方法核实。
5.7.3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连续相邻的被测钢筋一一标出,不得遗漏,并
不宜少于7根钢筋,然后量测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轴线距
离,并计算其间隔数。
5.7.4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可分析
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和平均钢筋间距。
6.检测结果判定
6.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
件为+10㎜,-7㎜;对板类构件为 +8㎜,-5㎜。
6.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6.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
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6.3.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
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
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6.3.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1条规定允
许偏差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