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索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两年以来,课题组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顺利完成了课题中各项研究任务。

取得了通过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的丰硕成果。

探索出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找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解决策略,对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转变了家长的观念,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一、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我们通过问卷对李官寨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李官寨小学关于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分析及措施的报告”。

在此基础上筛选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确定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我们还拓展了实践领域,通过行为训练和实践服务,努力改变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帮助学生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为了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学生需要和本校发展出发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固化下来,形成不同层次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

附表1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矫正前的调查表二、制定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常规,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来作保证。

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常规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照章执行。

学校积极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使这些常规成为学生的习惯并保留下来。

附:小学生班级管理常规(一)上课常规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校,有事要请假。

2、听到预备铃后,立即进教室坐好,准备齐学习用品,保持安静。

文具盒横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书本、练习本放在书桌的左右角。

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培养

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培养

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培养作者:胡晓琴来源:《家长·下》2022年第01期卫生习惯培养是幼儿阶段的重点教育发展目标,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现,利用趣味化引导方式强化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引导及榜样作用,以正面鼓励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卫生意识,这会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责任意识,本文就此展开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失衡的问题。

因此,大量的农村青年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他们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令人担忧,也发人深省。

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寻找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策略。

针对农村留守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留守幼儿的父母不在身边,因此,缺乏父母的管教,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这将影响幼儿的综合素质水平。

因此,教师应对留守幼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地培养幼儿卫生意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让幼儿意识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对自己的益处,进而确保幼儿终身受益。

一、将卫生习惯培养渗透生活各环节培养幼儿卫生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将培养幼儿卫生习惯在日常育儿环节进行渗透,使培养卫生习惯成为教学常态,进而全面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

以幼儿生活角度进行分析,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由于农村留守幼儿缺乏父母直接照料,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饮食卫生不良的问题。

比如,饮食不规律、挑食、进餐速度较快或较慢等均是影响其饮食卫生习惯的不良因素。

而在睡眠方面,由于留守幼儿缺乏家长教导,大部分都存在熬夜的情况,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师可以生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告诉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也可以适当运用游戏形式或绘本故事形式等对幼儿进行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光山县砖桥镇中心学校省级立项课题组刘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课题,是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2015年度课题。

批准文号:15-HJYY-003。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谨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敬请各位专家予以审议:一、引言及缘由:光山县王大湾希望小学是全国第二所“手拉手”希望小学,地处偏远的农村,家长多为外出打工、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学生所占比例极大。

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监护人管理,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理的现象相当严重。

家长对孩子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做好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重视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一是有利于矫正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因亲情缺乏和监管缺位而造成的诸多不良习惯,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通过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感,自强自立的精神,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从我校实际出发,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而,我们拟订了《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这一课题。

目前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省内外开展的比较火热,很多学者或教师都已参与了此项实验,已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对我们的研究可以起到了引领、辅导作用。

但就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还是为数甚微,可借鉴的东西太少。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研究团队共克时艰,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二、课题的界定:1.课题的界定?农村:泛指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是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等较城里相对落后的地方。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亡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留在户籍地而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儿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后天反复的个人实践、旁人的督促、提醒才能形成。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但有利于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而且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素质。

因此,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特别重要。

我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好习惯众所周知,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多的呵护和关照,使得好多学生从来不做家务事,不知道怎样搞卫生、怎样保持清洁。

而又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们习惯差。

教师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卫生习惯,就得教会学生打扫卫生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有所知而为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学生德育的引航者,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

抓养成教育应从进校第一起抓起,把每年学的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宣传周,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扎下深根。

但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班主任还要利用晨会课、班队课针对学生不讲卫生情况及时教育,做到卫生时时讲、天天讲,并通过人人争当“环保班级小卫士”活动,及时表扬卫生习惯好的学生,通过树立良好典型的方式来带动全体学生。

二、制定制度,培养习惯在全体师生中,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新风尚。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和要求,渗透良好习惯的行为。

在班会中,反复强调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爱清洁,要保护环境的卫生,要学会整理好自己的课桌椅。

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

各班制定出卫生清洁制度和每天晨检制度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制度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我校留守学生生活在乡村,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总体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 (1)行动研究法 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索 留守儿童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使课题研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际之 中。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把握 影响他们行为的因素。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留 守儿童的情况,找到支持本课题的相关理论。 (4)个案法 建立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两年的跟踪研究,观察 留守儿童通过两年的培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程度。 (5)经验总结法 根据留守儿童行为表现,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 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分析、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 并将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并反复地实践,以促进经验向理论发展。
3、根据“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为改 善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完善家长和亲子沟通 的方式提供正确的依据。
4、探索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 最佳途径。
五、研究措施及办法
(一)研究措施
1、班级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实验班级成立“一帮一”和“手牵手”活动小组。 3、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4、建立学校和家庭行为习惯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 家庭教育环境。
谢 谢!
2、课题组前期调查
南沙河镇房村小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近年 来,学校所服务的前、后房村经济较活跃,大批土地流转, 劳动力过剩,外出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远至深圳、上海, 随之而来的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成了我校教育工作的 难点。
调查数据
留守儿童 33.97%
房村小学留守儿童占在校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数据

教研课题《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性研究总结

教研课题《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性研究总结

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实践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学校目前留守儿童占了总人数的30%。

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亲戚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

父母都外出了,这个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习生活很难得到有效的照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些留守学生远离父母,他们的监护权谁来行使、受教育权如何保障、采取怎样有效的教育策略?我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德育工作会、班主任工作会专题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同时在教育局、研训中心、中心学校的高度重视下,上学期终于成功地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实践的研究》申报和立项为区级课题,把“留守儿童”教育监管策略探究,作为我校德育研究课题。

在课题申报和立项工作中,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都做出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实验教师,立足以本职,能够按课题要求,认真研究,探索新方法。

严格按计划和日程安排,扎实开展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现将一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组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学校课题组规定从2008年11月起到2009年10月,为课题研究实施第一阶段。

按照课题方案课题组已经做了以下工作:(一)精心安排和组织、严格按照课题方案实施课题我校组织实施的此项课题是我校继2006年12月圆满完成的区级课题《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之后重新申报的新一轮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模式由重点监管向常态研究转移,这种模式是否成功,是检验我们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关键。

因此,课题组是怀着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参与这一课题的。

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

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

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摘要】农村幼儿园是留守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从留守幼儿的特点、影响因素、农村幼儿园的作用、家庭社会支持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

留守幼儿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农村幼儿园应加强教育引导。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关键,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幼儿的行为养成。

农村幼儿园可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提供榜样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结合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共同努力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在养成过程中,农村幼儿园的作用尤为重要,应被重视和加强。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特点、发展、影响因素、养成作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培养策略、方法、重要性、研究目的、意义、结论。

1. 引言1.1 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而无法陪伴他们的孩子成长,导致很多幼儿被迫留守在家中或由老人照料,这就是留守儿童。

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留守儿童在缺少家庭照料和关爱的情况下,更需要幼儿园的帮助和支持,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

农村幼儿园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里,留守儿童可以接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学习与他人交往、分享、合作等社会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留守儿童在学校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教育和引导,幼儿园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幼儿园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浅谈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5年毕节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毕节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毕节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1班毕节市纳雍县曙光中学黄靖座位号:68我校位于纳雍县曙光乡猴儿光村,全日制初级中学,全乡27个村民组四万四千多人口,在校学生1500多人,留守儿童251人。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问题,多数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

父母把孩子留在家的现象比较多,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和基本安全,忽视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培养。

所以,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大多数孩子行为习惯较差。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家庭教育落后等因素,导致他们学习吃力。

尽管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

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收效甚微。

因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合力教育至关重要。

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既宽松又不失紧张且充满情趣是各位家长及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把我们在工作中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各位分享,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说话不文明、恶语伤人、逃学、厌学、打架斗殴、偷盗、网吧游戏、早恋等。

就其原因,主要是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教师教育方法单一,没有更好地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

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言行,以及学习各方面,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个人清洁卫生、生活自理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想法在我们农村村民中占到了大多数。

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第一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一、前言(一)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

而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改变现状,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

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

”这话足以说明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也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是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案。

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

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2021.12通过一年的认真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许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不但增强了留守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了留守儿童的道德修养,找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解决策略,对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转变了家长的观念,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我们通过问卷对老里小学戍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展开了调研。

在此基础上甄选戍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确认重点培育学生的文明礼貌、生活习惯、自学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讲文明、懂得礼貌,学会人际交往,培育学生团结一致协作意识。

为了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学生须要和本校发展启程,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将戍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面积极开展。

二、制定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常规,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戍守学生较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依赖一套行之有效的犯罪行为常规去并作确保。

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犯罪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班级常规制度,使学生存有“法”可以依、照章继续执行。

学校积极主动在不相行及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并使这些常规沦为学生的习惯并留存下来。

三、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策略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育上,我们循序渐进地奠定培养目标,加强每一步训练。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著重训练和检查,著重犯罪行为的也已加强,并使这些日常生活的习惯不仅推动了孩子们道德信念的构成,推动了班集体的人文环境,更构成了学校较好的校风。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以下几条策略:(1)充分利用校内环境,教育戍守学生培养较好行为习惯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构成。

案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案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案例分析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种种问题。

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

下面对我班的一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分析。

一、个案现状学生李文鑫11岁,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姥姥照料。

经过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行为习惯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2懒惰不爱完成作业,早自习来抄袭别人的作业。

学习上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上课打不起精神来,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

加上没有人约束,随心所欲地玩。

3、随地乱扔垃圾。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好像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跟他没关系,纸屑随意扔到操场或班级地上。

二、问题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留守孩子李文鑫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1、长辈关心不当。

姥姥对孩子是打心眼里爱,但是缺少严格的管教,凡事都迁就着孩子导致李文鑫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催促他交作业就抄袭别人的作业。

2、家长本身有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对孩子的行为家长不以为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他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和他的懒惰,于是我决定从他的家长和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三、主要措施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姥姥交谈,同时我对李文鑫提出以下建议:①在孩子在行为习惯上犯错时应该让他及时改正,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曲、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弄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2、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

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

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

小学教育2020 年 5 月137在我们学校,强调的是“德”先行,我们的特色文化中的健、德、智、美、创中,首先要关心,也是最值得在乎的就是每个孩子都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次便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接下来才是学习的智慧、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我们必须要重视和在乎同学们的德育问题。

因此,我将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些现状造成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一、造成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的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1)隔辈教育忽略了“养成教育”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很多,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孩子的判断能力是非常低的,他们对对错的界定还不是那么清楚,他们对家长的行为和语言完全就是无条件重复,不加选择地学习,甚至有的孩子的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更何况孩子呢?以至于我发现我们的很多同学特别爱说脏话,爱乱扔垃圾,不懂礼貌,不尊敬长辈……(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轨除了爱说脏话的问题,同学们还爱到处扔垃圾,在学校有少先队大队部的管制,有老师的教育,有同学的监督,同学们还能坚持,但是一旦走出校园,没有了约束和管理,同学们便开始放飞自我。

从校园出来,经过小卖部之后,垃圾随处可见,到处都是零食口袋和纸屑,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忽视了“榜样”的作用在农村,德育教育的意识比较低,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随意,和别人肆意开玩笑,脏话连篇。

他们从没有想过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都是跟家长学的,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以家长为基准,以他们为标杆。

2.学校方面的原因(1)对制度缺乏合理理解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责任人。

在学校,小学生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班级的班规等行为准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但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不一定都能很好地遵守规则,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造成的,其自控能力不强,约束能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而学校和老师又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没有做到“解惑”。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时间不在身边,这就需要我们对留守儿童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策略的建议。

一、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和照顾,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出现。

首先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到学校或社区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精神。

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教育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学校和家长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提高自理能力由于缺乏父母的照料,留守儿童需要提高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家长和社区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留守儿童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要给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师长,友爱互助,遵纪守法,讲卫生,诚实守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正义、美好世界是什么样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

五、丰富娱乐生活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关怀,孤独感比较强,因此需要丰富娱乐生活来排解孤独感。

学校和社区应该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戏曲表演、绘画、手工制作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研究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研究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研究赵晓丽张晓雅王宁芳王贤文张玉芹刘艳娟(河南省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研究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因其父母单亲或双方常年外出打工,由其祖辈或他人监护的那部分孩子。

这部分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行为习惯;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4-0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

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时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快快乐乐地成长。

一、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1.学业(1)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沟的存在使他们倍感孤独,而学校里有很多同龄儿童和伙伴,他们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

(2)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

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

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

(3)学习成绩差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

培养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策略的研究

培养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策略的研究

培养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策略的研究对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来说,幼儿园教育在培养他们良好卫生习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教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在这里他们可以获得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弥补他们心灵上空缺的爱。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就如何培养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展开讨论。

一、孩子卫生意识的养成教育毋庸置疑,健康的体魄对我们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们发展、成长的基础,而只有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才会更加健康,因此,为了让这些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以支撑其发展,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让他们在良好卫生意识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应该利用思品课堂或班会,有意识地为这些学生渗透卫生意识,通过一些独立自主的游戏,来改变学生依赖家人的习惯,告诉他们自己的卫生应该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要凡事都依赖家中的老人。

通过一些理论教育让他们明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也明白老人在照顾他们生活起居过程中的不易,让他们去理解家中的老人,理解他们的艰辛,从而对家中的老人产生敬畏心、同理心,明白自己在家中也应该有所担当和作为,不仅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应该帮助家中的老人做好家务、农活,整理好家中的卫生。

教师通过一系列富有兴趣的课堂活动来引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卫生意识的养成,也培养了他们孝敬老人的高尚品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二、以身作则,榜样先行在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卫生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力量。

根据儿童“向师性”的特点,在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正其身,省自身”,自己首先成为学生卫生习惯方面的表率,这样孩子们才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去改变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如,教师看到教室里有垃圾时应该及时捡起来、桌上的粉笔灰尘应该清理干净,看到学生衣服穿戴不整齐,应帮他们整理一下。

浅谈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287 1.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思维导图构图的要点最重要的点就是:简单明了!既能够引导学生合理思维,更需要注意重点集中突出。

思维导图使用到了:色彩、外形、线条、维度、质地、视觉节奏,只有这些要素合理搭配才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大脑潜能,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这是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

通过一幅幅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一个个呼之欲出的故事,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遣词造句。

2.中心突出,放射性发展。

以主题为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多方向发散思维,其他信息作为分支,通过合理扩散,由中央向四周延伸,很多句型和短语允许学生多样化表达,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多样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英语语言变化的魅力。

思维导图不是一幅简单的图形,更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精彩呈现,除了教师绘图外,学生也可以自己绘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拓展,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缜密的思维习惯。

3.思路连贯,便于整理。

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关键字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高层次的形式上;各个分支线条上的关键词就好比是方向舵或指南针,这样就不容易在思维的海洋里迷航,所以可用它来梳理思路、整理思想。

由于受历年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式的影响,书面表达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发展,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了学生词语和句子的运用,可以说为了写作而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很多句型和模板论文,弱化了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心理,培养和开拓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对整体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1]李杰.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9).[2]岑艳琳.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3]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5):109-111.浅谈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杨玉霞 (河南省扶沟县中心小学 461341)【摘 要】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话也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学校则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

心理辅导和身心健康的关注也非常重要,因为留守儿童可能面临情感上的孤独与焦虑。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关爱和帮助。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关注,才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在健康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心理辅导、身心健康、培养、必要性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独自留在家中,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督,易受不良影响。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避免冲突和矛盾,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稳定的行为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魄,避免不良习惯和疾病的侵袭。

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才能让这群特殊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

2. 正文2.1 家庭教育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只有父母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孩子才会受到正面的引导,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陈家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的经济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涌向日益喧嚣的城市。

家里的孩子都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

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失的不仅是亲情和爱,更让我们担心的是,他们缺失了一个孩子必须接受的正规的家庭教育,因而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这也是现代经济社会,给农村教育和整个社会提出的一个新问题。

中资料显示:农村儿童中有约50%的儿童属留守儿童,而20%的留守儿童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的行为习惯,80%的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

部分留守儿童因厌学等原因辍学家中,进而导致在社会中染指不良恶习。

因此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中对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做为一名农村生活教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生受其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也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

可见,孩子若能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一生受益无穷。

而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我认为应该先从孩子的爷爷奶奶思想上着手,学校可以通过专题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懂得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引此引导家长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孩子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打下基础。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前期教育和后期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的督促和引领。

在学校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好动,喜怒无常,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自我约束力,行为反复性大。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策略摘要:孩子最早的学校是家庭,最早的老师是父母,如果这个环节老师是缺席的,孩子的成长元素就是缺失的,他们一些习惯就很难养成,甚至他们压根儿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仅是一种修养,影响学生的外观形象,人际关系,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的需要和成长需要。

所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者,作为一名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笔者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上落笔,就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培养;卫生习惯;策略;一、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现状人们知道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来他们由于年龄的关系,自己意识不到卫生问题或者不知道怎么才算讲卫生,玩过任何东西、触摸过不干净的东西也不知道洗手就吃饭,饭前便后,也不知道勤洗手,更不知道这样会无意中给细菌提供入侵的机会,对自己的健康不利。

二来爷爷奶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卫生方面也要求不严。

首先,是爷爷奶奶自身的生活习惯,看到孩子不讲究卫生的行为,他们也意识不到孩子的卫生问题;其次,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孩子的吃穿、安全等,都已经非常费力了,他们根本没有精力操心到卫生这个对他们来说比较讲究的事情上来了,甚至有些爷爷奶奶看见孩子太讲究卫生了,他们还嫌矫情。

所以,养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不刷牙、房间乱糟糟的,也不勤洗头,洗澡,更不勤换衣服等,这不但让他们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生活状态,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卫生看似是小事,其实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二、形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原因(一)孩子对卫生的认识不足对于六到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如果从小在卫生方面没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根本认识不到卫生的重要性。

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本来家人在卫生方面就没有科学的、合理的习惯,孩子耳濡目染的就更随意了。

首先,他们不知道或者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就是洗手也是样子,手放在水里划拉一下就好了,不用洗手液或者香皂,洗完了手也是在脏衣服上一抹;其次,孩子根本没有认识到,不讲究卫生会对他们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太少了;最后,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B10/2018益尝试,成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实现教学高效益的途径。

(三)大力推行“极课”系统,有效实现精准教学当前,大数据在各行各业都被广泛运用,基于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相关应用也应运而生。

“极课”是一套学业信息采集与学情追踪反馈系统,是基于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而设计的数据分析系统。

该软件在不改变教师手工批改作业的前提下,通过图像模式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先进的IPH 适应性教学模型来提升学校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注重发挥作业与考试的诊断、激励功能,转变传统的测试评价观念,让作业、考试真正成为促进每名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

辅仁高中首先在英语、数学学科先行试点使用极课辅助教学,随后全科铺开。

“极课”大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业诊断,教师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分析知识缺陷,对学生的学习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作出判断,教师据此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改变课堂教学节奏。

教师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学生共同的难点、易错点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授课,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通过教师自编极课试卷、练习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还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专业的纠错方案,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微课并设计相关练习与测试,持续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业错式流变,个性化地指导他们的学业发展。

“极课”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教学和有效学习,带动了广大学生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从而实现了智慧学习。

泛在学习平台,消除时空阻隔,实现了师生间的零距离互动,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让学习者根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选择学习或获取学习上的帮助,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1]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2]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王怀波,杨现民,李冀红.泛在学习应用研究的发展与典型模式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重庆市万州区余家中心小学 邓安平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索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可见,影响着人一生的关键要素莫过于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近年来,山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大多缺少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行为习惯较差,这在我们学校教育中已成了一个多年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所以,作为山区农村学校,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现状(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生活在山区农村,多数孩子的家庭并不优越,住房环境很普通,有时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监护人,他们的某些生活习惯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有些孩子存在随地乱吐乱扔、说脏话怪话、“摸爬滚打”等不良行为。

(二)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缺失农村儿童的家长(监护人)多数是老人,他们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的行为习惯就不是很好。

可孩子的父母们大多忙于生计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糊口,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管,所以留守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

这些留守儿童在无父母管理教育的情况下,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尤其是隔代养育“隔代亲”现象严重,过分溺爱孩子,当作“小太阳、小皇帝”,娇生惯养,助长了孩子不少“恶习陋习”,所以,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摘 要: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可见,影响着人一生的关键要素莫过于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过反复的训练加以强化巩固。

鉴于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探索【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0B-0011-02乡村教育/视点 动态12B10/2018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

孩子年龄小,不能明辨是非,不能判断好与坏,鉴别能力差,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对什么都感兴趣,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或风气,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与学校的教育培养极不协调。

二、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一)抓早抓小,养成习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人习惯的好坏,不但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更会影响到他的品行。

所以,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事实证明,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能铸就他高尚的品德。

反之,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它也会形成一种自然反应。

比如,在小学生中经常会遇到:孩子习惯说脏话,在老师或同伴面前也自然是出口成“脏”;生活习惯不好,他就会到处乱扔乱丢东西说话习惯“翻上”,一句“老子”一句“娘”,这就很容易发生矛盾纠纷,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开展“保洁卫士”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开展“寻找活雷锋”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形成善于学习身边好榜样的习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擦地板等,然后来校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并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动手习惯等。

(二)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引领者。

有人说过,表率作用是孩子模仿的心理基础。

因此,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可塑性大,模仿力强。

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一年龄特征,用自身的正确言行去影响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老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告知孩子们,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明确知道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进而促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创设良好班级,强化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我们来说,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孩子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督促感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的卫生评比、红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

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学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比如,不随意乱丢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在教学楼上下楼道轻声慢步行走;在校园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穿戴整洁得体,佩戴好红领巾, 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坐立姿势端正,书写规范,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放学出校门有序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四)强化训练,巩固行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证明:某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花三个星期时间的反复训练才可以形成。

可见,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不间断的反复实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差,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产生,也容易消退。

鉴于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简单易行的“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体验、去尝试、去实践就能获得成功,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习惯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实践中才可以形成。

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地强化、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持续的过程。

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法很多,途径也很多。

除了上述培养途径外,它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网络,方可实现育人目的。

三、结束语总之,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很大,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作为教育者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1]汤艳.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3).[2]彭龙瑞,周晓云.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J].教育革新,2012,(8).[3]赵继东.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8).[4]茄学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管理——以吴忠市马莲渠中心学校为例[J].宁夏教育科研,2016,(2).[5]李洪.习惯养成,重在细节——农村小学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谈[J].求知导刊,2016,(1).[6]骆吉锴.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7]杜月英.浅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策略[J].珠江教育论坛,2017,(2).[8]蒲勇.“校村联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新途径的探索[J].好家长,2018,(71).[9]韦春珠.试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小学), 2018,(7).[10]佀连涛,郭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1,(2).[11]李德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其政策分析[J]. 中华少年,2018,(28).[12]刘丽萍.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视点 动态/乡村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