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和译文(含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独怜幽草涧边生,shàng yǎ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上有黄鹂深树鸣。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春潮带雨晚来急,yě dù wú rén zhōu zì héng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注词释义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今译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

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

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的方向是纵,水流的方向是横。

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冲就横在水中了。

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

所以格外生动。

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

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滁州西涧》课件PPT

《滁州西涧》课件PPT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 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 的写景佳作。作者任滁州刺史时, 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 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 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 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1.独怜:独爱。 2.上有黄鹂深树鸣:树阴深处黄鹂
发出诱人的叫声。 3.黄鹂:黄莺。 4.深树:树阴深处。

3.态度不端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不知道 在战场 上如何 应用, 如何变 通。赵 括不尊 重士兵 ,军中 士兵一 不信服 他,赵 括心中 只有赏 赐的金 钱,只 懂得独 享,而 不懂得 与士兵 分享, 贪图一 己私利 ,没有 大将风 范。

4文中的管子用买鹿的计策击败了军事 强大的 楚国, 用哄抬 兵器价 格的计 策使衡 山归顺 于齐国 ,这告 诉我们 做事时 要灵活 应对, 有时需 要我们 避其锋 芒,从 其他方 面解决 问题。

11.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 去摸水 ,大家 在背后 叫小心 。岌岌 加上翼 翼,我 的手终 于半伸 进黄河 。”这 个细节 表现了“我”触摸 黄河水 时紧张 激动又 谨慎的 心理, 表达了 作者对 黄河的 热爱之 情。

1、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 映。一 个王朝 成功的 经验和 失败的 教训往 往成为 后来的 政治家 和思想 家的素 材。他 们思考 和论证 往事的 得失, 以史为 鉴,为 当朝和 后代的 统治者 提供新 的治国 方针。

2.赵括初学兵法之时,便认为自己非 常聪慧 ,性格 自大狂 妄,认 为天下 没有敌 手,兵 家之事 是需要 慎重考 虑而代 价惨重 的,但 赵括并 不在意 ,随口 就谈兵 。
5.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空无一 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小学古诗: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译文赏析《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爱。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不过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荒僻的渡口。

【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意及其赏析赏析一】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

这一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时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开头二句是写日间所见。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

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

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

只有空舟随波纵横。

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

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

“欲啭不啭意自娇”,此写莺啼。

“恬然自安流”,此咏百川分流。

这类“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赏析《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赏析《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滁州西涧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及注释: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韵译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注释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淑三市县地。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赏析: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滁州西涧》原文注释及简析

《滁州西涧》原文注释及简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3.怜:爱。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5.野渡:郊野的渡口。

【简析 1】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赏析 2】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

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

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及其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注释】第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第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第3、怜:爱怜。

第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第5、黄鹂:即黄莺。

第6、深树:树丛深处。

第7、野渡:荒僻的渡口。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作品有《韦苏州集》。

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见所感。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写的是春光明媚的晴天白日所见所感。

胜春时节,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芳草萋萋,甚是钟爱,因而才有“独怜幽草”。

另外,草是“幽”的,“黄鹂”是在“深树”婉转啼鸣,一静一动,一幽一鸣,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艺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集中笔墨写荒津野渡傍晚阴雨是的景色。

在这里,作品笔锋一转,与上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文是涧边“幽草”茂盛,“深树”“黄鹂”啼鸣,好一派明媚春光;而此处无人的“野渡”原本小舟“自横”,却又偏偏赶上“晚来”“春潮带雨”,给人的感受可想而知。

不过诗人要表现的情怀并非悲凉和伤感,细细品味,不难看出“春潮带雨晚来急”从某种程度上却又渗透着某种希望与寄托,“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自横”也有自爱,自赏意蕴这首在结构安排上对比鲜明,别具匠心,在感情表达方面也不乏独到之处。

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环境鲜明、欢快而又幽深、宁静;“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又构成典型环境,与下文形成因果关系;“急”与“自”两字互为照应,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意识,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含蓄而又明了。

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滁州西涧》,欣赏这首山水诗的名篇。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西涧雨景,野趣盎然。

春暮的涧边,碧草萋萋,绿荫处处,与丽春花时相比,别有一番清幽之美。

这自生自荣的幽草,这惹人诗思的清景,深得独步涧边的.诗人的爱怜;芳华自落、暗碧渐笼的深树中传出的几声莺啼,更增添了心头的宁静感。

天色渐晚,一阵簌簌的风声过后,密集的雨点穿林打叶而来。

骤雨扑向西涧,春潮和着暮雨急速上涨。

荒郊渡口,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时横时直,悠然空泊,载着满川风雨,一任春潮汹涌......
本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开。

下⾯是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和⼩编⼀起来看⼀下吧。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晚来急,野渡⽆⼈⾈⾃横。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条⼩溪,俗称上马河。

②独怜:唯独喜欢。

③深树:枝叶茂盛的树。

④春潮:春天的潮汐。

⑤野渡:荒郊野外⽆⼈管理的渡⼝。

⑥横:指随意漂浮。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世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园诗派著名诗⼈,有《韦苏州集》。

【古诗⼤意】 我独爱⽣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急急地涌来, 渡⼝⽆⼈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这是⼀⾸著名的写景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的所见,委婉地表露了诗⼈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是说:诗⼈独独喜爱涧边⽣长的幽草,幽草之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彩与动听的⾳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唯独喜欢的意思,唯独喜欢幽草,流露出诗⼈恬淡的胸怀。

寥寥⼗四个字,诗⼈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幅布局和谐、⾊彩鲜明的图画,给⼈以⾃然美的享受。

后两句是说:当⼣阳西沉,暮⾊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拍击着两岸,⼀场春⾬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上;这时,连渡⼝的船家也回去了,只见⼀叶⼩⾈在渡⼝边,随着涧⽔的涌动,横浮在那⾥。

这⾬中渡⼝扁⾈闲横的画⾯,蕴含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的⽆奈⽽忧伤的情怀,引⼈思索。

全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的点染,却成了⼀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拓展阅读:韦应物的五⾔古诗 郡斋⾬中与诸⽂⼠燕集 兵为森画戟,燕寝凝清⾹。

海上风⾬⾄,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遣,性达形迹忘。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名篇,全诗如下: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描绘出了一幅清幽、深邃且富有韵味的滁州西涧春景图。

“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人开篇便点明了自己所喜爱的对象——幽草。

“独怜”二字,凸显出诗人对幽草与众不同的偏爱。

幽草生长在涧边,远离尘嚣,寂静而又自在。

它们或许不似娇艳的花朵那般引人注目,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这种偏爱,其实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

“上有黄鹂深树鸣”,在幽草之上,是茂密的树林,树林中传来黄鹂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黄鹂的叫声打破了涧边的寂静,给这片清幽之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然而,黄鹂藏于深树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又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

“春潮带雨晚来急”,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雨突然来袭,潮水迅速上涨的情景。

“春潮”“晚来”“急”这几个词,生动地展现出了雨势的迅猛和潮水的汹涌,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大自然的力量得以充分展现。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荒僻的渡口,没有行人,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横在那里。

“无人”突出了渡口的寂静和荒凉,而“舟自横”则以一种静态的画面,表现出了一种自在、闲适的意境。

小船在风雨中随意地漂浮着,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外界的干扰。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

诗中的幽草、黄鹂、春潮、野渡、小舟等景物,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对幽草的偏爱,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宁静的态度。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他如同幽草一般,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其次,黄鹂的鸣叫声和春潮的汹涌,形成了一种动静对比。

这或许象征着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既有欢乐与喧嚣,也有困境与挑战。

而诗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左右。

再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及赏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及赏析

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及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原文】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千里绝烟,波浩渺之都。

汀洲何处?可托付秋波。

白璧微瑕,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赏析】《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以山川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渔舟、雁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下面将对该诗的主要意境和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首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以“渔舟唱晚”形象描绘了夕阳下渔船归来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构建的自然环境之中。

形容词“晚”使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黄昏的宁静美感。

同样,第二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借助“雁阵”和“声断”来表达秋寒的凄凉,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感觉。

接下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舒畅的心情,描绘了自由奔放的景象。

通过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后,“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千里绝烟,波浩渺之都。

”通过选择描写环境的词语,描绘了滁州西涧的独特之处。

睢园、彭泽、绝烟、波浩渺等形象词语,使诗中的环境更加丰富生动。

最后两句勾勒出一个秋天的画面,“汀洲何处?可托付秋波。

白璧微瑕,秋水共长天一色。

”语言简洁,形象鲜明。

通过比喻手法,将秋波与汀洲、白璧进行联系。

美丽的秋色与清雅的水墨画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完美和谐之感。

整首诗通过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表达,使读者共享了他的美好心境。

通过景物描写和感受交融,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思考,体会到大自然所带来的宁静与安慰。

总结而言,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以其独特的诗意表达了对山水田园景色的赞美之情。

通过景物描绘和诗意的渲染,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中。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唐德宗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春游滁州城西郊野两山之间的溪流所作。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诗人通过对比,从“涧边”写到“涧中”,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暮春游西涧赏景与晚雨渡口所见,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在诗中自然得到流露。

首句以“独”字领起,“怜”字紧承,诗人用独怜”二字表明自己的情景交融喜爱和心情,“独怜”的对象是那涧边生长在僻静处的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野草。

诗人不写春天的桃红柳绿,惟独喜欢这种安静而又有生气的景色,透露出诗人对洁身自好的人品和归隐生活的向往第二句,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勾画,枝叶茂密的树木除处,黄鹏唱着悦耳动听的歌。

“深”字既状写大树参天、枝繁叶茂之态,又突出树林深处的静:“鸣”字以动衬静,也为西涧增添生机。

第三四句写雨中所见所闻。

春潮带着雨水,夜晚急着上涨;渡口无人之小船,独自打横在江上。

晚潮带春雨,水势更急,徜在要道,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会“舟自横”;而郊外渡口,行人本不多,此刻更无人,船夫也回家了,空空的渡船只有悠然漠然了。

待人以“急雨”、“春潮”来显示静中有动,又以“无人”和“舟自横”使动归于静。

这也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诗人在仕途生涯中,优中唐政治弊端,疾百姓生活贫苦,有志改革而无力,欲归隐而不能,常常被出仕、退隐所困扰,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

诗人思归隐,故“独怜幽草”;自己的无所作为,正像水急之时的野渡舟横。

情人景,景融情,此诗令千古读书人步入画境。

诗之末句常被后人命作画题。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

《滁州西涧》全文及分析《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名篇,全诗内容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开篇“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人表明自己特别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独怜”二字,凸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情感倾向。

他没有去关注那些鲜艳的花朵,或者高大的树木,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这默默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幽草在一般人眼中或许并不起眼,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种魅力或许在于它的幽静、它的坚韧,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依然蓬勃生长。

“上有黄鹂深树鸣”,在那高高的树木上,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这一句与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幽草是寂静的、低调的,而黄鹂鸟的鸣叫声则打破了这份寂静,增添了一份活泼与生机。

然而,黄鹂鸟藏身于深深的树林之中,其身影并非清晰可见,只是那清脆的啼叫声传来,给人以一种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感觉。

这一画面仿佛在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既有宁静的一面,也有热闹的一面,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象。

“春潮带雨晚来急”,春天的潮水在傍晚时分带着雨水汹涌而来。

这里描绘了一幅水势湍急的画面。

“春潮”本就给人一种汹涌澎湃的感觉,再加上“带雨”,更增添了几分气势。

雨水的加入,使得潮水变得更加凶猛,仿佛是大自然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和不可抗拒。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荒野的渡口,没有人的踪迹,只有一只小船随意地横在水面上。

这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无人”突出了渡口的荒凉和寂静,而“舟自横”则给这个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态。

小船无人掌控,却能自在地横在水面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它仿佛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动荡的世事中,渴望一份宁静与自由,却又不得不面对无常的变化。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滁州西涧的自然景色。

诗人通过对幽草、黄鹂、春潮、野渡、孤舟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幽、寂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应物《滁州西涧》配图赏析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滁州西涧》,欣赏这首山水诗的名篇。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西涧雨景,野趣盎然。

春暮的涧边,碧草萋萋,绿荫处处,与丽春 花时相比,别有一番清幽之美。

这自生自荣的幽草,这惹人诗思的清景,深得独 步涧边的诗人的爱怜;芳华自落、暗碧渐笼的深树中传出的几声莺啼,更增添了 心头的宁静感。

天色渐晚,一阵簌簌的风声过后,密集的雨点穿林打叶而来。

骤 雨扑向西涧,春潮和着暮雨急速上涨。

荒郊渡口,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时横时直, 悠然空泊,载着满川风雨,一任春潮汹涌...... 本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 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这是山水诗的名 篇, 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 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 春潮之急, 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蕴含一种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 但经诗人的 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