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生物中考最新资料 (必记知识点 五)
2012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
生 物 总 复 习 资 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二.生物的特征: ①植物吸收外界的H2O、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生活需要营养 ②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①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植物通过落叶的形式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5.能生长和繁殖①蘑菇等真菌——孢子②植物(高等—种子,低等—孢子)③动物(卵生、胎生)6.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生物的简单归类 2、按照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按照用途——食用、药用、工业用;家禽、家畜等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概念:指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P11一.生物圈 2.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总共20千米。
3.组成: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六点基本条件:(1)营养物质;(2)阳光;(3)空气;(4)水;(5)适宜的温度;(6)一定的生存空间。
P13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等)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因素) 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温度、水等。
P14~P17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对照试验1.实验组和对照组2.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一样)P15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适应:生物对环境表现出的相适合的现象。
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①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骆驼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P19 2.适应的特征 ②相对性:生物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上的适应,并不是永久的,长期不变的。
2012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对照实验。
-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那个条件。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就是光。
- 原则: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结构。
-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的细胞有)。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细胞的生活。
-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物质包括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
-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2.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 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如骨骼肌)、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如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
-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如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消化腺等器官。
2012苏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2012生物中考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的相关操作12p,实际物体是d。
3(会画图解答)如物像在右上方,若想移到中央,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如物像在中央,若想移到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23(用镊子夹起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45三、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原则123、探究实验:根据具体题目作答四、识图辨别动植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功能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1、细胞壁3、液泡5、叶绿体)。
2液 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有关。
五、植物种子的结构及萌发需要的条件(识图) 1、 种皮①:保护作用 大豆 胚根③:发育成根胚轴④: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 胚芽⑤: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②: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识图:大豆种子结构图)胚是新植株的幼体,是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有受精卵发育而成。
2、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及探究实验必要条件(内在条件):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六、花和果实的基本结构(识图)和功能1、花蕊(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柱头 花药(内生有花粉)2、雌蕊 花柱 雄蕊子房 子房壁 花粉3、绿色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4 子房壁 种皮 果实胚珠 种子受精卵 胚例:①“麻屋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②桃子,吃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七、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场所、条件按、原料、产物和能量变化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12435进行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进行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关无光都能进行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含能量)氧气产物有机物(含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2012年生物中考总复习精要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精要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
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2012中考生物总复习(重点中学复习资料)
2012生物总复习1、无性生殖——掌握类型和例子类型: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植物营养生殖和植物组织培养举例2酵母菌和水螅:出芽生殖。
3月季、葡萄,柳树:营养生殖中的扦插(枝条插于土壤中成活)。
4土豆眼里的芽用于繁殖:营养生殖中的扦插(注意:植物没有出芽生殖)5果树:营养生殖中的嫁接(枝接的是柑、橘,其他果树一般是芽接)6用于短时间内生产大批名贵植物或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的:植物组织培养理解以下三点:7嫁接后开的花、结的果一般是接穗的。
8嫁接时无论接穗是枝条还是芽,都要对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
9 无性生殖的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生殖速度。
(而不会让后代变得更好)1下列属于出芽生殖的是()A.土豆上长出幼嫩的芽 B.菊花的根部生出的新芽C.酵母菌上长出芽体 D.竹子从地面上冒出竹笋(只有酵母菌水螅可以出芽生殖(无性),植物的芽属于营养生殖(无性))2此图中生物为,它属于微生物中的类。
此图表示的出芽生殖属于生殖。
标号5是。
它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其生活方式为。
(生活方式就是营养方式:寄生/腐生。
生殖方式:有性/无性)5:沙糖橘汁甜味美,为了保持这一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A.压条B.嫁接C.扦插D.播种(果树的营养生殖通常用嫁接,果树中柑橘枝接,其他芽接)7仙人掌上开出蟹爪兰的花,这是利用()技术。
A、扦插B、嫁接C、压条D、出芽生殖(只有嫁接技术能让一株植物上长不同的枝条,各开各的花,各结各的果)9扦插乒乓葡萄,嫁接水蜜桃,与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后代出现变异的可能性高B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C后代的结实率高D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这两个例子都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生殖速度)答案:1C2酵母菌真菌无性芽体腐生5B7B9D。
2、植物的有性生殖(可联系七年级的花、种子、果实等有关内容)(识图)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受精过程,(受精时精子和卵子各提供了半个细胞核)。
2012初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主题一:科学探究1、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条件就是变量,如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那么光就是变量,假设几个条件,就要确定几个变量,每个变量,都要设置对照实验。
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该实验有3个变量,要设计三组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除了所研究的变量因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不同。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7分)1、显微镜内物像成像特点:倒像,放大倍数计算:目镜倍数×物镜倍数2、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细胞个体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的细胞个体越小但细胞数目越多。
3、除病毒外,任何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植物细胞的共有结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控制中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壁(支持和保护)、叶绿体、液泡(细胞液中含多种物质)。
4,生物由小变大是由于细胞生长(数目增多)和细胞分裂(体积增大)的结果。
5、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人体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属于上皮组织、血液、骨组织、皮下脂肪属于结缔组织,植物的根尖、芽尖属于分生组织,果肉属于营养组织、导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6、动物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植物没有系统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3分)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部分:光、水、空气、温度等。
(2)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起点是绿色植物,能量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2)物质循环:分解者起重要作用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应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中考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
2012年中考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一、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A (必考)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做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技能训练:*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获得普遍的规律。
*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
C*(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课本P36(必考)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
新课标备考2012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健康的生活
健康的生活传染病和免疫摘要 病因: _病原体_(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流行的基本环节:_传染源__、_传播途径__、___易感人群__预防措施:__控制_传染源、_切断_传播途径、_保护_易感人群1、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 、 病毒和 寄生虫 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例如:引起肺结核的 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病的 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2、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 抗原4、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 药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 有效成分、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 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5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药物分为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OTC )6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
传染病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第一道 第三道 第二道 免疫人体三道防线 _非特异性_性免疫 _特异性_免疫 组成:_皮肤_和粘膜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组成:免疫器官和_免疫_细胞 功能:产生_抗体__,消灭病原体(抗原)免疫的功能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7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
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012新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观察P2二、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的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5、归类6、整理三、生物的分类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这种不同的条件叫做变量,这两组实验,一组叫做对照组,一组叫做实验组。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环境生物在改变,影响环境环境在改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P.1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有毒物质最多营养级别最高。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中考总复习:2012版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考点
中考总复习:2012版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考点一、周围的生物世界(一)我们周围的生物考点1: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考点2:六种生命现象及其例子考点3:判断生命现象(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1:判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考点2: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考点3:环境影响生物的实例考点4:鼠妇实验(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考点1:生物学研究的对象考点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二、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考点1:认识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放大倍数准焦螺旋的旋转方向与镜筒升降的情况反光镜的特点及功能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考点2:使用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顺序及调整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光线强弱的调节移动玻片标本与物象移动方向的关系污点的判断方式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关系考点3: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考点4: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制作步骤及其每一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玻片标本制作时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二)探索生命的方法考点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考点2:科学探究步骤的相互关系及其应坚持的原则考点3: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点1:认识植物细胞的各结构及功能考点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步骤及注意事项(二)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点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考点2:识别动物细胞各结构及功能考点3:细胞核与遗传(三)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考点1:生物生长的原因考点2:细胞分裂的过程考点3: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加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变)考点4:细胞分化的概念考点5:组织的概念考点6: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及功能考点7: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及其功能考点8:植物或动物体的组织形成过程考点9:细胞分化的结果四、生物体的组成(一)单细胞生物考点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征考点2:单细胞生物的代表:草履虫和变形虫考点3: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考点4: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考点1:器官的概念考点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及其功能考点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考点4:系统的概念考点5:人体八大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的两个系统考点6: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五、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一)植物种子的萌发考点1:种子(菜豆和玉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2: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考点3: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探究实验)考点4:种子萌发时,各部分分别萌发成新植株的什么哪部分先萌发(二)植物根的生长考点1:根尖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2:根生长的主要原因考点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考点4:根生长的主要部位(三)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考点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实验过程和图片)考点2: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四)植物茎的输导功能考点1:枝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考点3:茎的输导功能(实验及节瘤形成原因)(五)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考点1: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考点2:花的各部分如何发育成果实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考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考点2:范海尔蒙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考点3:普利斯特莱实验的实验结论(二)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考点1: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考点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三)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考点1: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同时释放氧气考点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考点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四)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考点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考点3: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考点4:呼吸作用的公式(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理的应用考点1: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考点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七、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考点1:人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考点2:判断植物供给动物使用的部分属于什么器官考点3:判断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考点4: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考点1:生物圈的概念考点2: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含实验)(三)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考点1:森林的作用考点2:各绿化树种的作用。
2012自编生物中考知识点
2012年八年级生物复习关注点南京育英二外生物组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的相关操作。
(放大倍数、玻片标本移动方向、物像在视野中的成像)(1)显微镜成倒像(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
如物像是p ,实际物体是d 。
(2)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玻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白亮的视野后,将标本放到载物台通光孔中央,向上或向下 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可将物像调得更清晰。
i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所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5×,那么所观察的物体被放大了 ( D )A .10倍B .45倍C .250倍D .450倍ii .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方向是 ( C )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2.以洋葱表皮及人口腔上皮细胞标本制作为例说出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净、滴、取、浸、展、盖、染。
①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 ③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 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⑤在载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2)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
3.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和基本原则(等量、对照、单一变量)。
要求理解、应用,能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1)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和合作。
(2)设计实验时,应设置单一变量,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的对比,才能得出具有科学的结论。
(3)在设计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等量)。
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生物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1、生物的特征: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
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方案(4)实施方案(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3、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组成。
4、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植物有,进行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动、植物都有,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质里有液泡,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尼古丁等)5、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6、组织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7、人和动物的根本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
8、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根尖分生区、芽尖生长点;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果肉、叶肉;输导组织――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
9、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
10、.生物体结构层次单位:(从微观到宏观)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11、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3、显微镜视野内物像特点:放大的倒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4、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6、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012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考试热点
2012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考试热点答案:(一)单项选择1、D2、B3、B4、A5、A6、B7、B8、B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D 16、D(二)理解与应用17、(1)蛋白质(2)可遗传的(3)①②④(4)特异性(或计划)18、(1)病原体(2)D (3)切断传播途径(4)特异性(5)①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②与他们和谐相处;③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答对其中任意一条及以上)19、(1)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肺瘤等(2)吸烟者的人数少数不断增加,并且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地人体在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会诱发癌症。
(3)冶理饮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休力劳动;注意适当的休息;科学用脑;不能吸烟;不喝酒;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拒绝毒品。
20、(1)D(2)C(3)C(4)A21、解析该题综合了免疫、传染病、反射、探究实验、猜想假设等方面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对“SARS"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第五问中兰万里同学第二次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变化示意图中,有很多同学不知道抗体为何减少,这是因为这种抗体在体内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如流感病毒抗体。
该题的第(5)问只要表示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可,以下两种图示都是错误的。
答案:(1)病原体(2)人工(特异性)(3)对照(4)条件(复杂)(5)如图三、分析与识图22、(1)二氧化硫煤、石油等的燃烧(2)A 不一定小23、解析沙尘暴在近几年的新闻、报刊中都有大量的报道。
沙尘暴已影响到了北京、天津、河南、上海等地。
除此之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长江流域1998年的大洪水、气候的冷暖无常等现象频频出现,专家撰文指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特别是破坏了森林和草原带来的恶果。
因为森林和草原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消除噪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
答案(1)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知识点记诵】
1、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甜酒)、面包、馒头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酿制酒酿时,加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25~30℃。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松软多孔是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糖类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膨胀的结果;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就是酿制酒酿的原理。
5、传统发酵技术只能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传统发酵产品有酱油、醋、腐乳等。
现代发酵技术已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现代发酵产品有抗生素、维生素等。
6、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7、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对人体无害。
长期食用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2、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把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
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
③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了转基因黄瓜、番茄等。
4、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
克隆技术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技术,是一种无性生殖技术。
5、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母羊A提供乳腺细胞(体细胞)中的细胞核,母羊B提供去核卵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多利羊和A羊几乎一样是因为多利获得了母羊A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与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6、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7、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拯救濒危动物等。
8、当前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带来了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
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所带来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