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合集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662018年26期总第414期职业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 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文/李玲坡【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翻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英语翻译能力可以直接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和应用能力。

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可以合理的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翻译体系,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技巧,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综合能力。

本文主要对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目的论;大学;英语翻译【作者简介】李玲坡,永城职业学院。

引言在最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

尤其是听说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社会交往中能够用所学的英语进行流利的口头交流及书面信息交流,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翻译是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信息的重要技能,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学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翻译目的论概念翻译目的论在功能翻译论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在这个理论当中认为在翻译中最高的法则就是“目的法则”,也就是根据翻译目的的差异性来选择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翻译当中,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运用都是根据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

在目的论下的翻译中,翻译的策略需要根据原文的功能以及翻译的目的进行翻译,克里斯汀娜·诺德就将翻译引入到功能论范畴之内,并对其进行了整理,然后提出了“功能和忠诚”是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最重要的指导原则,这是对目的论翻译的有益补充。

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语言学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的,这主要是因为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活动,也不主要是语言活动。

因此费米尔就提出了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并且这也已经成为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当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别的时候,那么翻译活动的载体就是对文本进行翻译,因此,这也就衍生出了“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这是对翻译目的原则的补充,可以有效的减低翻译的随意性。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目的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其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论基本概念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维也纳学派翻译学家Verme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翻译活动是以目的为导向的。

即翻译活动的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成果的实际效果。

目的论使翻译活动变得主动而非被动,更加迅速地适应了全球化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二、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意义1. 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目的论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化间的表达和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翻译出文本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翻译策略意识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策略层面上理解和运用翻译技巧。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理解原文的句法和表达意图,然后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这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

3.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目的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翻译需求,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1. 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目的论的应用下,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而是要担起引导学生理解翻译目的、进行翻译策略分析和评估的角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翻译策略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2. 实例操练的必要性在实践中,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实例来操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目的论的理念,比如设定不同翻译目的和任务,鼓励学生运用目的论理念构思翻译策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和评估。

3. 辅助工具的使用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辅助工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利用相关的软件和网络技术可以更好地辅助翻译理论的学习和身处不同文化和语言上下文中的实践。

目的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目的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文 史博 览( 理论 )
2 0 1 3年 1 1月 C u l t u r e An d H i s t o r y V i s i o n ( T h e o y) r N O V . 2 0 1 3
目的论对大 学英语翻译 教学的启示
王 皓
[ 摘
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 翻译教 学存在弊端 , 教学模式亟需改 变。本文首先分析 了大学英语翻译 的教 学现状 、 并从 目的论角
的 指导 作 用 。
目的 论 概 述
目前 ,我 国的高 校翻译 教学依然采用传 统的翻译教学模
式, 它把 翻译看成是将一种语言文本用另一种语 言表达出来的
活动 , 译文 的好 坏 取 决 于译 者 的源 语 和 目标 语 知 识 。 所 以 有 学 生将 “ 顾客是上帝” 译成“ C u s t n m e r i s G o d ” , 把“ 黄 金 时 间 电 视 广
种行为 , 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 自身
的 目的 性 , 在翻译的实践中 , 要 达 到 的怎 样 的 目的 , 就 要 采 取 相
应 的的翻译方法和策 略。曼塔里进一步 发展 了 目的论 , 她着重
变得无从下手。 这种现象把语言 的学习看作 是通过理解和写作
文本而记忆 单词 和语法规则的过程 , 这个过程从最小的语 言单 位上升到最高的语言单位。 从音素到词素 、 词素到单词 , 再到句
[ 作者简介 ]王皓, 男, 湖南常德人 , 长沙师范学 院讲师 ,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 湖南长沙 , 4 1 0 1 0 0 ) 。 [ 基金项 目] 2 0 1 3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 目立项课题《 目的论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 编号: 2 0 1 3 5 8 7 ) 。

大学翻译教学课件及教案

大学翻译教学课件及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翻译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不同翻译流派和技巧的掌握。

教学对象:大学翻译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教学时长:12周,每周2课时。

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2. 教学课件3. 翻译案例4. 翻译软件和在线资源教学内容:第一周:翻译概述- 介绍翻译的定义、历史与发展- 翻译的目的和原则- 翻译的分类(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教案:第一课时:翻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翻译的目的和原则。

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翻译。

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和发展2. 翻译的目的和原则3. 翻译的分类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翻译的定义、历史与发展。

2.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的目的和原则。

3. 教师介绍翻译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4.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翻译技巧初步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掌握直译和意译的区别。

3. 能够运用基本技巧进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技巧(直译、意译、音译、增译、省译等)2. 直译和意译的区别3. 翻译练习教学方法:- 讲授法- 练习法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练习翻译句子,教师点评。

3. 学生讨论直译和意译的区别。

4. 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周:文学翻译教案:第一课时:文学翻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2. 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

3. 能够分析文学翻译的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1. 文学翻译的特点和难点2. 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3. 文学翻译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文学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2. 学生分析文学翻译的案例分析。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二课时:文学翻译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学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目的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目的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过 程 中 ,教 师进 行监 督 ,然 后对 学 生 的译 文 进 行 指导 。 目前 ,社 会 需要 的是 实 用人 才 , 因此 ,教 师 应在 翻译 教 学 中多 搜集 一 些贴 近 社会 、贴 近 时代 的有 代 表性 的翻 译 案例 供 学 生练 习 ,做 到理 论 与实 践相 结 合 ,从而 提 高 学生 的翻译 能力 。 3 . 提 高翻译教 师素 质 对 于教 师本 身 而 言 ,应 该 摒 弃大 学英 语 翻译 教 学 中的错 误 观念 ,要把 翻译 研 究 当作 门学科 来 对 待 ,在 教学 中要 把 翻译 理论 体 系 和 技巧 贯 穿 于 始 终 。在 翻 译 教 学 中 , 实 践 能 使人 发现 存 在 的 问题 ,转而 向理论 寻 求指 导 , 因此要 加 强对 在 职教 师 的培 训 ,使翻 译 教 师具 备 更高 的翻 译 水平 ,为教 师进 入 业 界 实 习 、掌握 第 一手 理 论研 究数 据 和翻 译 实践 提 供 便利 ,鼓 励 教师 尽 可 能接受 一 些的 教 学 目的 : “ 培 养 学 生具 有 较 强的 阅读 能力 和 一定 的 听、说 、 写、 译能 力 ” 。进一 步解 释 为 : “ 阅读 能力 是 大 部分 学生 今 后工 作所 需 要 的主要 语 言技 能 ,在大 学 英语 教学 中 要始 终注 重 阅读 能 力 的培 养 。 ”由此 可见 ,译这 一 能力被 放 在 了 最 后 一位 ,而 阅读 能力 的培 养 占第 一位 。大 学英 语课 堂 也就 主要 围绕培 养 学生 读 的能 力 展 开 。但 是 学 生 的翻 译 能 力 却 没 有 得 到 提
学生 的首要 任 务是 通过 四 、六 级 。因 此 ,学 生 学 习英语 的 目的就 是为 了通 过 四 、六级 , 况 且翻 译题 在 四 、六 级 中所 占 比重较 少 ,学 生 没 有 给 予 过 多 的 重 视 。另 外 , 现 行 《 大 纲 》也 对 大学 英语 的翻 译 教 学产 生 了影 响 ,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技巧与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技巧与策略

第31卷第1期2019年2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J.Zhejiang Univ of Wat.Res &Electric Pow.Vol.31No.1Feb.2019DOI :10.3969/j.issn.2095-7092.2019.01.016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技巧与策略徐莉(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大同037003)摘要:由于国内高校英语翻译专业的教学方法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英语翻译的学生整体基础不扎实,毕业后从业适应能力不高,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念、方法、技巧均亟待提高。

在翻译目的论的原则下,翻译的第一原则便是翻译的目的,是翻译融入到所在的语境文化里,翻译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整个翻译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的技巧与策略进行创新和改进,可有效优化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的翻译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目的论;英语翻译;教学技巧;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36X (2019)01-0083-04Teaching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in Perspective of TeleologyXU Li(Datong Normal College ,Datong 037003,China )Abstract :Many problems are worth discuss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ranslation major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basic knowledge of overall English translation is not solid enough ,and their ability partially fails to adapt to the position requirements after graduation.The teaching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 improved.Under the principle of teleology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i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which is to integrate the translation into the context culture.The goal of transl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hole translating behavior.Therefore ,with the guidance of teleology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adapt-ability of interpretation career after graduation.Key words :tele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technique ;teaching strategy收稿日期:2018-09-13作者简介:徐莉(1979-),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1“目的论”简述翻译目的论的英文名称为Skopostheory ,是一种将Skopos 的概念转而运用在翻译当中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基于目的论的大学英汉翻译教学.doc

基于目的论的大学英汉翻译教学.doc

基于目的论的大学英汉翻译教学-摘要: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被重视,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观念上的转变。

本文引入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的观点,对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探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试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和改进大学英汉翻译教学。

关键词:目的论大学英汉翻译教学一、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现状当今大学英汉翻译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在培养合格翻译人才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英语基本功不扎实、底子薄,是大学生的普遍现状。

英语退出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英语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课时量已经大幅削减,一学期大约为72学时左右,并且大都没有把翻译课纳入选修课的范围,而是把侧重点放在了精读上。

即便是把翻译的内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其授课学时也随之锐减。

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影响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就更不用说提高其翻译方面的能力了。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过于中心化。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都会“乐此不疲”地讲解书本上所罗列的翻译技巧。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译文,然后和自己的答案作比较,以此判定译文的对错。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仍不知采用何种翻译技巧的困扰,进而对自己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翻译技巧充满了怀疑。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修改学生的语法和用词错误为手段、以教师提供的译文为终极目标的翻译课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惰性和依赖性,迷失了翻译学习的基本宗旨,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师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当下的翻译师资现状未达到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公共外语教学转型过来的,没有从事过专门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缺乏地道的语言、教学法及英语文化的熏陶,对翻译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一知半解,远远达不到熟练控制、得心应手的程度。

目的论对新题型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目的论对新题型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一 一
、Leabharlann 二、 目的 论 目的论 是功 能派 翻译理论 中最 重要 的理论 . 由德 国两位 著名 的翻 译 理论 家 弗 米 尔 ( Ha n s J ・ V e r me e r ) 和赖 斯 ( K a t h e i f n a R e i s s )
落 汉译 英 ,那 么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就 要 明 确 地 给 学 生 讲 解 翻 译要 符合 目标 语 读 者 的 文 化背 景 , 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汉 英 有 着 不 同 的文 化 , 如 果 翻译 一些 具有 中 国特 有 的文 化 词 语 时 , 翻译 者 则必 须 考 虑 到 译 语 读 者 的文 化 ,译 文 必 须 为 他 们 所 接 受 。中 国人 视 之 为 神 圣 、 尊 贵 的象 征 , 因而 望 子 成 龙 , 称 自 己为 龙 的传 人 : 而在西方人 的眼中 , 龙 却是嘴里喷火 的四足怪物 , 在 圣 经 里 是 罪 恶 的象 征 。 因此 在 翻译 “ 望子成龙” 这 一 四字 成 语时 . 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文 化差异 , 如果直译过 去 , 就 不 能 被 英 语 读 者 所 理解 和 接 受 ,那 么 最 好 译 成 “ h o p e o n e ’ S c h i l d w i l l h a v e a b r i g h t f u t u r e ” , 这 样 就符 合 了 目的 论 的 首要 原 则 。同 样 西方 人对d o g 的 看 法 也 与 中 国 人 大 相 径 庭 ,英 语 中 含 有 “ d o g ” 的习语很多 , 大 多 表 示 喜 爱 的感 情 , 例如 : “ al u c k y d o g ” ( 幸运儿 ) , “ l o v e m e , l o v e my d o g ” ( 爱屋及乌 ) , 等等 , 而汉语 中 却说“ 痛 打落 水 狗 ” 、 “ 走狗” 等, 大 多含 有 贬 义 。 所 以,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一 定 要 多讲 解 一些 汉 英 之 间 的文 化 差 异 ,让 学 生 译 出符 合 目标语 读者 能 接 受 的 译 文 。 2 . 注 意 不 同 文本 类型 的 翻 译 。在 大 学英 语 的翻 译 教 学 中 . 教 师 还 应 该 在 理论 上指 导学 生 ,根 据 不 同 的翻 译 文 本 类 型 和 不 同 的翻 译 目的 . 选 取 不 同 的 翻译 技 巧 和 策略 。 例如 , 广告 、 电 影 片 名类 的 翻 译应 该 首先 考 虑 其 目的在 于 吸引 译 文 读 者 的 目 光。 而像政治 、 法 律 条 文 之 类 的在 翻译 时 就 要在 行 文 措 词 上 注 意 用 语 严 谨 正式 。 这 样学 生 就 能 够 更 自由地 发 挥 , 而 不 会 拘 泥 于精 读 课 本 上 的词 汇 语 法 及 句 型结 构 。 3 . 注 意 句子 之 间 的连 贯 衔 接 英 汉 是 两 种 不 同 的 语 言 体 系, 汉 语 是 意 合 的语 言 , 英语 是形合的语言 , 汉 语 高 度 浓 缩 概 括, 英语 有一 套 固定 的 语法 体 系 , 语 言严 谨 。 因此 . 在汉 译 英 时, 句子 要 通 顺 , 不 要 翻 译 的 很 拗 口。比如说 , 汉 语 中好 多 句 子 没有主语 , 在 翻译 时 要 加上 主语 。 同时 , 注 意句 子 之 间 的 转换 , 如 被 动 和 主 动 之 间 的转 换 , 句 子 与 句 子 之 间 应 加上 连接 词 , 使 得 语 内更 加连 贯 。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 (2)1.2 汉英翻译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 (5)二、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6)2.1 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7)2.2 翻译过程中的目的论视角 (9)2.3 目的论与翻译策略选择 (10)三、汉英翻译的目的论视角分析 (11)3.1 汉语与英语的特点对比 (11)3.2 汉英翻译的目的与策略选择 (13)3.3 目的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4)四、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研究方法 (15)4.1 文献研究法 (16)4.2 实证研究法 (18)4.3 对比分析法 (19)五、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策略探讨 (20)5.1 直译法与意译法的选择与应用 (21)5.2 文化因素考虑的翻译策略调整 (22)5.3 翻译中的语言转换策略探讨 (24)六、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实践研究 (25)6.1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研究 (26)6.2 翻译实践中的目的论运用案例分析 (27)6.3 翻译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1)7.2 研究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概括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与目标。

本文首先回顾了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英翻译的目的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文化传承、信息传递、交际功能等方面。

本文还分析了汉英翻译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译者的主观意识、翻译目的的多样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总结了汉英翻译研究的目的论视角的主要贡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目的论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效果。

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英语论文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郑立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长沙410007)摘要:教学翻译被视为语言教学工具,旨在培养语言能力,翻译教学被视为语言教学目的,旨在培养职业翻译能力。

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科学的态度是融合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既用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又将其设为教学目标,使非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步发展,体验式外语教学可以帮助达到这个目的。

关键词:工具论翻译观;目的论翻译观;双功能翻译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2-0123-03 收稿日期:2013-10-07作者简介:郑立平(1968- ),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研究。

1引言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肯定,看到了不足,一致认为:第一,翻译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第二,翻译能力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之一,不能忽视;第三,翻译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第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前非常薄弱,急需提高。

有两个方面存在分歧:第一,教学翻译是否束缚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翻译能力)的发展;第二,在教学上,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学习是否该向专业学生看齐。

笔者认为不能否定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活动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积极作用,不必用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概念和区别决定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的方向,只要是有真实交际意义的翻译训练就可以实现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的无缝连接,同步培养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在作为语言教学的翻译教学中应该用体验式外语教学。

2语言能力和工具论翻译观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除语法分析外,翻译是另一种语言活动,被师生用作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提高语言知识的手段,主要过程是语法、词汇分析后采用演绎的方法,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翻译句子,所以被称为语法翻译法,在18 -19世纪的语言教学中被大量使用。

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

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

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摘要:在国内翻译教学领域中,汉英翻译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最终导致国内汉英翻译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高质量的汉英人才异常短缺。

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把“目的法则”作为翻译评价的最高法则,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新世纪我国翻译教学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汉英翻译教学,文化传播一、当今中国汉译英翻译及其教学现状目前,在国内翻译教学领域中,英译汉翻译教学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相比之下,关于汉译英方面的教学则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课程所占的比重远不及英译汉教学。

长此以往,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最终导致国内汉英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

究其原因。

首先在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属于弱势文化之列。

为了改变这一弱势地位,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发达国家文化的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的翻译研究和译本赏析大多数集中于英译中的译本。

因此上个世纪的翻译热潮主要集中在英译中方面,而中国的作品译成英文并有所流传的并不多见。

国内翻译领域对英汉翻译的重视使得翻译教学的重心也集中在英译中上,而中译外教学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则依附于英译中。

其次,翻译教学研究在翻译研究中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中译外教学作为翻译教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研究基础更为薄弱,因此一直无法获得翻译理论研究者的青睐。

加之目前仍有很多外语工作者对于整体翻译课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使得中译外翻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译文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由一个落后的不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一个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强国。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都急欲寻找一个能够使其更了解中国的途径。

这就为我国汉译英。

汉译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译外翻译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已为翻译界所公认。

目的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目的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则 — — 目的原 则 的 内容 。 目 的 原 则 认 为 ,一 项 具 体 翻 译 任
无论是 在课 程设 置上 还是课 堂 教学 环节 中 ,翻译 环 节几 乎
被 忽 略 掉 ,有 的 甚 至 根 本 不 纳 入 教 学 要 求 。 针 对 目前 大 学 英 语 翻 译 教 学 的 现 状 ,本 文 提 出 以 目的 论 来 指 导 大 学 英 语 翻译教 学。 二 、 目的 论 (k pst oy S oo er )概 述 h
务的 目的决定 了翻译 一个 文本 需要 直译 、意译 或者 是二 者 的 中和 ,这为解决 长久 以来 人们 关于 是应 直译 还是 意译 这 个问题成为可能 。 目的论 的另外两 个原则 ,一是 连贯原则 ,hrnerl)也 叫语 内连
目的论 是功 能派 翻译理 论 中最重 要 的理论 ,由德 国 两
位 著 名 的 翻 译 理 论 家 弗 米 尔 ( a sJV r er 和 赖 斯 H n . em e )
贯 ,即译文 内部 必须 行文 流 畅,要 给 读者 提供 一定 的背 景
知识 和语境 ,从而使读 者读懂 译文 。忠实 原则 (h dly tef e t i i me )是指原 文与译文之间 的语 际连 贯 ,即一旦 目的原则 和
( a e n e s 创立 ,它成 为 功 能翻 译理 论 的主 流。诺 K t f aR i ) hi s
德等翻译 目的论 者认为 ,“ 任何翻译 的最高 准则是 ‘ 目的原
则’ ,翻译 行 为 是 由其 ‘ 目的 ’决 定 ,即 ‘目的决 定 手
段 … (h n sf stem as ”。 诺 德 认 为 “ 本 的 意 teedj t e e ) ui h i n 文

目的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目的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目的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1.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是英语专业的事情,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关。

由于大部分的学生甚至老师以及社会上对英语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通关,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通过英语四、六级也并不十分重要。

但是现行《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为主,并强调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1]。

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的,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四、六级的通过率也提高了,但是学生的翻译水平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和提升。

英语翻译教学也沒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2.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和题型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我国已有十几年历史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经过十六年的改革之后,题型却还是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是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和写作,后来又加入英语翻译的题型。

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英语教师,都认为只要阅读理解和听力做的好,考试就能通关,忽略了英语翻译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所以很少有英语教师愿意在翻译教学上花费时间的。

3.大学英语专用翻译教材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没有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翻译教材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讲述,英语教程仅仅只有一本综合教程、一本阅读教程和一本听力教程,而且关于英语翻译的词句、段落也是少之又少。

4.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据调查,大学英语课一般每周只有4个学时,即:两个精读学时,一个听力学时,一个阅读学时。

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翻译教学的特别讲解。

二、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1.目的论的三大原则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目的论观照下的教学翻译——关于翻译教学的再探讨

目的论观照下的教学翻译——关于翻译教学的再探讨

目的论观照下的教学翻译——关于翻译教学的再探讨齐建涛(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175)摘要:教学翻译是指以语言教学为目的,以对语言的认知和掌握为依归的翻译教学活动,一般体现在语汇认知,结构认知和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

教学翻译因为译入文本的目的性不同而与以“信达雅”为目的的文学翻译略有区分。

在教学翻译中,过分地追求翻译技巧会使原文中需要掌握的语言因素隐匿于译文中,不能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对教学翻译的目的性做了三个层面的解读,旨在使语言教学者在从事翻译教学时对译入文本的目的有所关注,从而使学生能通过翻译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关键词:教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分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目的(如谋生);(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

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V enuti:2001)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的翻译教学,一种为以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法结构掌握程度为目的的句子及篇章翻译,这种翻译练习通常以要求使用某个或某些语汇及结构为标志,以是否正确运用了该语汇或结构为正误判断标准,笔者称之为教学翻译。

一种为以“信、达、雅”为原则的文学或其他文本类型的翻译。

这种翻译要求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以文学或文化意义的有效传递为翻译目的,以是否达到“信,达,雅”为翻译质量判定的标准,笔者称之为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如何跨越语言障碍,使观众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外国文化,电影字幕翻译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以电影《伟大辩手》为例,探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

二、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表达、翻译出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尤为重要。

因此,想要把影片中极富西方文化特色内蕴的语言进行恰当的翻译,就需要探讨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下面就以电影《伟大辩手》的字幕中译为例,来探讨目的论理论如何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

笔者认为《伟大辩手》的英语字幕汉译过程,是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指导下进行的。

弗米尔的目的论指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这部影片的受众是汉语观众,笔者认为这部影片字幕汉译的过程应以汉语观众的理解和欣赏为目的。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仔细研究了这部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首先注意到的问题是翻译该片的字幕时到底该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

归化翻译策略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

例如: Who the hell is he?翻译为这他妈的是谁?就采取了归化翻译策略。

如果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出的语句会难以让中文观众理解,显得不伦不类。

又如: Then don't punch yourself in a word fight. 翻译为:那么和别人打嘴仗时,也别自己打自己。

此处将a word fight翻译为打嘴仗,也是采用归化的策略,既体现了原文的口语风格,又能让观众立刻明白。

适当采用归化翻译策略,更加贴近受众的文化背景。

例如:1920: The New York Times announces that the "N" in Negro would hereafter be capitalized.翻译为1920年,《纽约时报》宣布,黑人应当被视为平等的族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摘要:教学翻译被视为语言教学工具,旨在培养语言能力,翻译教学被视为语言教学目的,旨在培养职业翻译能力。

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科学的态度是融合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既用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又将其设为教学目标,使非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步发展,体验式外语教学可以帮助达到这个目的。

关键词:工具论翻译观;目的论翻译观;双功能翻译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1引言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肯定,看到了不足,一致认为:第一,翻译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第二,翻译能力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之一,不能忽视;第三,翻译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第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前非常薄弱,急需提高。

有两个方面存在分歧:第一,教学翻译是否束缚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翻译能力)的发展;第二,在教学上,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学习是否该向专业学生看齐。

笔者认为不能否定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活动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积极作用,不必用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概念和区别决定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的方向,只要是有真实交际意义的翻译训练就可以实现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的无缝连接,同步培养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在作为语言教学的翻译教学中应该用体验式外语教学。

2语言能力和工具论翻译观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除语法分析外,翻译是另一种语言活动,被师生用作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提高语言知识的手段,主要过程是语法、词汇分析后采用演绎的方法,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翻译句子,所以被称为语法翻译法,在18 -19世纪的语言教学中被大量使用。

Jean Delise将语言教学中的这种翻译活动称为教学翻译或学校翻译,定性为语言学习手段,目的在于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点,提高语言水平,完善语言风格;与之对应的是翻译教学,传授翻译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从事职业翻译的能力,目的在于完成具有特定受众的交际任务[1]。

Delise的观点被各国学者普遍接受,自此,教学翻译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翻译教学与交际目的、职业翻译、外语专业翻译课程相对应。

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进一步厘清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性质和区别。

Gile指出,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并测试学生外语的主动和被动知识,母语和外语的互译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外语词汇、语言结构、提高外语理解和写作水平[2]。

翻译练习提供了提高语言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知识和获得语域、词序、时态、语态、所指、语言变体等语言学知识[3]。

在我国,语言学习中的翻译也被认为是手段,“在教学翻译中,翻译是外语教学的附庸、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4]133,刘和平指出教学翻译不是以交际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认为这种运用词汇本义将翻译句子的教学翻译属于元语言范围,所以也可称为语言翻译[5]。

罗选民、徐丽娜说:“教学翻译是以辅助第二语言习得为目的的教学手段,教师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外语词汇和语法特征。

学习以模仿为主……”[6]区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对语言教学有积极意义,特别受益的是外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但是有些论述不免显得狭隘,夸大教学翻译的危害。

由于教学翻译以语法为中心,具有非交际性特点,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这种教学方法饱受诟病,被贴上“只教授什么是语言,而不是语言本身”[7]、“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负面的标签,甚至对纯正意义的翻译也造成不良影响,译文表意不准、表达不畅、译语痕迹严重都是教学翻译留下的后果。

“受教学翻译的影响,学生们往往过分拘泥原文的语言知识,致使翻译出的句子逻辑混乱,不合乎中文的习惯。

”[5]3交际能力和目的论翻译观交际能力是指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综合体现。

它有四个特征:(1)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2)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3)能判断语言能力的可接受性;(4)能知道语言形式出现的或然率。

“翻译就是交际”,而且是跨文化交际,需要外语、母语语言能力、语境意识、文化意识、思维能力等。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沟通的桥梁,在语言学习中,翻译是语言运用能力之一,是教学的目的,因为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有目的地输入目的语信息或输出母语信息。

今天,翻译的作用和广泛需要已不言而喻。

因此,1999年,我国将翻译能力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2004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明确规定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2013年8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

不难看出,其目的是根据大纲的一般要求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把翻译视为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

4教学翻译、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要求已提高到交际层面和篇章层面,传统的教学翻译不能满足需要,是不是只有开设专业翻译教学才能解决问题?毋庸置疑,受课时限制,增设专业翻译教学没有可行性,解决办法只有改革教学翻译。

虽然局限于语法字词层面的教学翻译已过时[8],但是翻译能培养语言能力的作用不能忽视。

翻译总是以语言能力为前提,事实上,“语法翻译法并非那么可怕,改进的语法翻译法在广泛使用”[9]4,翻译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

朱月娥指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翻译活动,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0]。

我国有学者和教师研究大学英语背景下的翻译教学,提高非外语专业生的翻译能力。

罗选民(2002)建议将翻译教学划分为“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前者的教学对象是非外语专业学生,后者针对外语专业。

这个观点实际是扩大了专业翻译的范围。

鲍川运(2003)、王金波、王燕(2006)则扩大教学翻译的范围,认为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都属于教学翻译,非外语专业应有翻译课程,他们的做法是给非外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口译选修课。

这两个观点看似决然相反,其实一致:非外语专业学生不应当挡在翻译教学大门外,应该有进入交际层次和专业层次的翻译学习。

他们的不足是仍然未将语言能力培养和翻译技能培养同步起来,没有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内容多-时间少”、“学生多-教师少”两大矛盾。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受教学课时的限制,王金波、王燕的研究成果很难推广到其他学校。

如果要在两年大学英语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必须找到一种能同时培养语言能力、篇章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等交际能力和翻译知识技能并行的途径。

5双功能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学外语教学需要双功能翻译观,即认为翻译同时是工具和目的,通过翻译活动本身使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相互作用,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过程中实现同步提高。

蔡式教学法和体验式外语教学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蔡式教学法是翻译式语言教学,起源于他本人的学习经验,验证了双功能翻译教学观的假设,翻译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效果一同体现。

蔡式教学法把翻译既当作语言学习的工具又确定为语言学习目标,其目的就是要求学习者较快地熟练掌握目的语,能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训练的途径是翻译,因为“翻译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表达策略,指导如何‘正确、规范、精致地’使用目标语[11]32。

具体操作是让学生在基础外语课程学习期间向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口笔译翻译练习(语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问题、产出译文,然后与参考译文比较,进行第二次讨论、解决问题,课堂上老师帮助解决全班同学共同的问题或错误。

蔡教授20来年的法语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体验式的翻译教学法非常成功,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达到掌握目的语的要求。

邹为成、王初明等关于体验式外语教学的实验取得同样的成功。

体验式教学古已有之,20世纪70年代重回人们视线并受到追捧。

体验式教学衍生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体验学习以增长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教学活动围绕着组织教学任务、解决问题展开,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事,强调社会效益。

体验式教学理念与交际教学有关,与交际外语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两者都强调“将学习者置于语言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风格,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课堂交际情景对校外社会的再现”[12]。

体验式外语学习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和人书之间的真实意义的交流协商,更有助于交际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体验式翻译教学法的主要原则:第一,学习材料必须与学生专业和生活相结合。

纯粹的外语学习目的是为了与目的语者交流。

交流什么呢?从已有的经验看,交际双方,特别是开始阶段,主要话题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例如学习、工作、家庭、兴趣爱好等;自己国家的文化知识,历史、地理、习俗、节日、流行文化等;工作内容,介绍、交流自己从事的工作、职业,或者因为双方工作上的合作需要交流。

所以,教学材料必须是与学生的专业和生活相关、具有很强的交际意义和社会意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学习的效益。

“边学边用”的方式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

“当成年人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与目前的自我概念一致时学习最有效。

”[13]第二,学习材料必须与文化相结合。

教学材料应既有目的语国家又有母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不能是单向介绍。

“目前大多数外语教材反映目的语国家或区域文化现象的很多,然而学习者母语文化却常常在教材的编写中被忽视。

”[11]70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材料体现了介绍母语文化的意识。

第三,学习材料必须真实、有交际意义。

体验式教学和交际教学法要求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下实践体验,然后通过反思、感悟实现自身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提升与重构。

非真实的语言材料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翻译应该充满着发现和兴奋”[3],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交际意义的真实文本翻译练习获得的经验更有效。

第四,教学材料来源多样化。

教学材料应来自不同语域、不同渠道,不盲从教材。

体验式教学有个人性的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参与选择材料,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决定权。

第五,小组学习形式。

小组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形式,给学习参与者更多的口语翻译和交际需要,增加i+1的语言输入。

而且,小组学习能营造轻松、愉快、富有刺激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精神[14]。

体验式翻译法教学在实践中还应考虑更多的因素,王海啸探讨了关于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归纳为“大纲相关原则、教师相关原则、教学过程相关原则”,每个原则下面都有若干子原则。

总之,体验式教学以体验为方针,以学生为中心,以效果为目的。

6结语语言教学首先要确定“教什么”,然后确定“怎么教”,如果统一了“重视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思想”,其余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