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粒子物理学中重要的探测技术
粒子物理学中重要的探测技术粒子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是研究物质构成和相互作用的基本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无数种粒子。
为了研究这些微观粒子,需要使用各种探测技术。
近年来,粒子物理学实验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探测器的研制接踵而至,这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下面将介绍粒子物理学中常见的一些探测技术。
一、带电粒子的探测技术1.探测器:望远镜式电离室望远镜式电离室是一种主要用于观测高能宇宙线的探测器,其特点是能够探测到高能带电粒子和电子、正电子的轨迹,并测量其能量和荷量大小。
望远镜式电离室可分为多层次探测器和多维探测器,前者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空间信息,后者则可以提供时间精度更高的探测数据。
这种探测器可用于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2.探测器:带电粒子偏转磁铁带电粒子偏转磁铁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粒子探测器,主要通过偏转磁场来分析带电粒子的速度、荷量和轨道等信息。
该探测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精度高,但需要使用大功率磁场,并且对粒子的动量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3.探测器:带电粒子闪烁计带电粒子闪烁计是一种使用闪烁体材料探测带电粒子的器件。
带电粒子闪烁计针对不同类型的粒子存在多种变种,如正电子闪烁计,反物质探测器等。
带电粒子闪烁计可以测量粒子的荷量和能量等信息,广泛用于粒子物理学的实验研究。
二、中性粒子的探测技术1.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使用闪烁体材料检测中性粒子的器件。
其原理是中性粒子与原子核作用时,产生的电离效应使闪烁体中的荧光材料发生发光和闪烁现象,同时闪烁光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从而测量出中性粒子的能量和入射方向等信息。
闪烁体探测器对能量和空间信息具有高度灵敏度,可用于中子、中微子和伽马射线等中性粒子的探测。
2.探测器:石英闪烁体探测器石英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适用于测量中至高能伽马射线、中子和质子的探测器。
其原理是靠中性粒子在石英晶体中碰撞原子核产生的电离效应来测量中性粒子的能量和轨迹等信息。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航空电磁探测方法是一种使用电磁波进行航空探测的技术。
它利用电磁波的特性,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在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雷达、通信、导航等方面。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的核心是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器通过产生高频的电磁波,将其发射到空间中。
这些电磁波会与空气、云雾、物体等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反射、折射等现象。
接收器接收到散射、反射、折射的电磁波,并通过对电磁波的分析,提取目标的信息。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雷达。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将其照射到目标上,并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
通过测量电磁波的往返时间和频率的变化,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
雷达在军事、民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飞机导航、天气预报、目标识别等。
另一种航空电磁探测方法是通信。
航空通信是指飞机与地面站或其他飞机之间的通信。
航空通信主要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传递信息。
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可以发射和接收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包括语音和数据。
通过航空通信,飞机可以与地面站或其他飞机进行通话、传输数据等。
航空通信对于飞机的安全和协调起着重要作用。
航空导航是航空电磁探测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航空导航是指飞机在空中进行航行的导航方法。
航空导航主要利用无线电导航设备,如无线电导航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度、频率等信息确定飞机的位置和航向。
航空导航对于飞行员的导航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航空电磁探测方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航空探测的技术。
它包括雷达、通信、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在航空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飞行安全、导航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电磁探测方法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航空事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标准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标准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环境监测: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利用覆盖范围广、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等优势,开展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的监测,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2. 空间对地观测: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能够发挥空间对地观测的大动态、宽视角、全天候特点,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观测数据,对中国及其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
3. 数据处理和传输: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以便将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站进行处理和分析。
4. 卫星性能指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指标,如精度、稳定性、寿命等,以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5. 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在发射、运行和回收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总之,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电磁环境监测、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和传输、卫星性能指标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全扫描
发射前夕 , “张 衡一号”总指挥、总设计师袁仕耿对这颗 卫 星 的 功 能 作 了 最 为 凝 练 的 总结 :张 衡 一 号 卫 星 的 任 务 是 要 做 得 足 够 灵敏 。去 监 测 6级 以上 地 震 引起 的 电 离 层 的微 弱 变 化 , 积 累足够 多的高质量观测 数据 ,以期建立相关 的模 型。因此 , 张衡一号卫星是地震科学家心 中的 “望远镜”
另一 方面 , “张衡一号 ”能够 监测全 球电磁场和电离层 . 可 以收集全球 的震例信息。
ff-.
,■ 一
£ : ! - ———.—.———
rj I太 空 探 索
按 照 规 划 , “张 衡 一 号 ” 将 开 展 全球 7级 、中国 6级 以上地 震 电磁 信 息分析研究 ,探索地 震电离层响应 变化 的 信息 特 征 及 其机 理 ,为地 震 观 测研 究 提 供 有价 值 的信 息 。
时 至 今 日 , “张 衡 一 号 ” 的 发 射 成 功 让 我 国终 于 能 够 从 天 上 来 观测 地 震 。
一 方 面 ,电磁 监 测试 验 卫 星 可 以 弥补 我 国境 内观 测 的 不 足 , 包括青藏高原在 内的 200万平 方公里的国土和 300万平方公里 的海域 地区。而这两块 区域恰恰是位 于两个地 震带 :地 中海 一 喜马拉雅地 震带和环太平洋地 震带上。
以高精 度磁 强计 为例 ,它的探 测 灵敏度极高,可 以分辨 出背景磁场百万 分 之 一 的 信号 。同 时 它 的矢 量准 确 度 可 以优 于 O.5纳 特 ,该 产 品将 为我 国首 次 对 全 球 矢 量磁 场 进 行准 确 探 测 。并 绘 制 全 球 地 磁 图 ,并 以此 为基 础 建 立我 国 首 个 全 球 磁 场数 据 库 。
测绘技术中的电磁法勘探方法与应用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电磁法勘探方法与应用技巧测绘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其中电磁法勘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电磁法勘探能够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结构,为地质、水文、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着重讨论电磁法勘探技术的方法与应用技巧。
电磁法勘探技术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电磁场来了解地下的电阻率分布,从而推断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地下电离的水和矿物质对电场和磁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来达到对地下结构的识别和分析。
电磁法勘探可以分为瞬变电磁法和频率域电磁法两种方法。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利用瞬变电磁场对地下的探测方法。
它是通过在地面上产生一个强烈的电流脉冲,然后测量脉冲电场和磁场在地下的响应,从而推断地下结构的电阻率分布。
瞬变电磁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下结构图像,对较浅层的地下结构具有很好的探测效果。
频率域电磁法是一种根据测量地下电阻率和导电率频率依赖性的方法。
它是通过在地面上产生一个频率可变的电磁场,然后测量地下磁场随频率的变化,从而推断地下结构的电阻率和导电率。
频率域电磁法的优点是能够探测深层的地下结构,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地下介质有很好的适应性。
在电磁法勘探实际应用中,有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勘探区域的选择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勘探目标来确定勘探区域的范围和布点方式。
其次,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操作也非常关键。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和使用。
此外,数据处理和解释也是电磁法勘探的核心环节。
需要结合勘探目标、地质条件和勘探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电磁法勘探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地质勘探中,它可以用于寻找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矿体或含水层,并更好地指导勘探和开发工作。
在水文勘探中,电磁法勘探可以用于揭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为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使用指南
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使用指南引言:测绘工作是人类长期以来进行土地测量、地图制作和地球表面形状测定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城市规划、农田规划、交通规划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的出现为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精细的测量手段和数据,本文将介绍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使用指南。
1. 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的原理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地球表面传播时与地下或地表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场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手段。
它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地下或地表传播的速度、幅度、相位等参数,来推算出物质在地下或地表分布的情况,从而实现对地下或地表物质的测量和分析。
2. 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2.1 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查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对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探测。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和反射回波,可以精确定位矿层的位置和分布,并推算出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矿产开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2.2 地下管线检测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管线和设施的检测和绘制。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地下传播时受到的地下管线的干扰状况,可以精确定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并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3 海洋调查和水文监测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在海洋调查和水文监测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水下传播时的幅度和相位变化,可以推算出水中的水文参数,如水深、水温、盐度等,为海洋调查和水文监测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精细的数据。
3. 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的使用指南3.1 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进行高精度电磁测量工作时,选择合适的设备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确定所需的测量范围和深度,并选择相应的测量设备。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电离层探测技术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电离层探测技术刘超;关燚炳;张爱兵;郑香脂;孙越强【期刊名称】《物理学报》【年(卷),期】2016(065)018【摘要】本文依据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的任务要求,自主设计研制了卫星载荷朗缪尔探针仪器,以实现对空间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为探索大地震短临预测与预警新方法提供空间观测数据.该朗缪尔探针的传感器采用优化的球形传感器,上半球是收集极,下半球是保护极,消除了其结构与支撑杆连接处的终端效应.传感器表面采用了TiN镀层,保证了其耐原子氧剥蚀能力和均匀的表面功函数.通过在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院行星际物理研究所(INAF-IAPS)的地面等离子体环境下的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朗缪尔探针载荷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能够实现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任务要求.【总页数】8页(P330-337)【作者】刘超;关燚炳;张爱兵;郑香脂;孙越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研究 [J], 安正华;王焕玉;马宇蒨;王辉;文向阳;梁晓华;张大力;赵小芸;李航旭;于晓霞;李新乔;石峰;徐岩冰;王平;卢红2.箭载朗缪尔探针电离层就位探测技术研究 [J], 刘超;王世金;关燚炳;朱光武;史建魁3.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阻滞势分析器探测技术 [J],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王文静;田峥;孔令高;孙越强4.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J],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孙越强;王文静;田峥;孔令高;丁建京5.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数据反演方法研究 [J], 颜蕊;胡哲;王兰炜;关燚炳;刘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气体电离室中离子漂移速度的实验测量
高压气体电离室中离子漂移速度的实验测量汪青海;王立强;郑健【摘要】提出了一种在高气压下电离室离子漂移速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实验测量系统.利用DDC112电流积分放大器对充有4 MPa氙气的高压气体电离室输出电流脉冲信号分别进行等间隔积分时间和步进积分时间采集测量,根据理论分析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二次和三次曲线拟合.通过拟合曲线系数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离子漂移时间,根据电离室结构和工作条件计算出4 MPa氙气中氙离子迁移率为0.018 1~0.019 6 cm2·V-1·s-1,并外推计算出0.1 MPa氙气中氙离子迁移率为0.72~0.78cm2·V-1·s-1,与文献资料中的测量结果一致.%A method of measuring ion drift velocity on the condition of high gas pressure was mentioned, and theoretic analysis was done. A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system was also built. A DDC112 current integral amplifi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output current pulse signal of ionization chamber filled with 4 Mpa xenon by fixed integration time integral measurement and stepping integration time integral measurement. The quadratic curve and cubic curve were fit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the theoretic analysis. The ion drift time was calculated b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s of curve co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running conditions of ionization chamber, the xenon ion mobility in 4 Mpa xen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value is 0. 018 1-0. 019 6 cm2 ? V-1 ? S-1. The xenon ion mobility in 0. 1 Mpa xenon was calculated by extrapolation method and the value falls within the interval 0. 72-0. 78 cm2 ? V-1 ? S-1, tha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from literatures.【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1(045)008【总页数】4页(P995-998)【关键词】高压气体电离室;离子漂移速度;离子迁移率【作者】汪青海;王立强;郑健【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811在钴-60数字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中设计使用了高压气体电离室[1],其时间响应速度是由离子收集时间决定的。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孙越强;王文静;田峥;孔令高;丁建京【期刊名称】《物理学报》【年(卷),期】2017(66)20【摘要】A lot of electromagnetic anomalies observed by satellites before earthquake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interrelation between earthquake and ionosphere.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CSES) is the first Chinese space-based platform of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monitoring system. The scientific payload of plasma analyzing package (PAP) aboard CSES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ionospheric plasma and thereby to monitor the earthquakes from space. The PAP is made up of three sensors, 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 (RPA), ion drift meter (IDM), and ion capture meter (ICM). The main objective of IDM is to detect the ion bulk velocity from-3 to 3 km/s with a precision better than ±20 m/s, perpendicular to the sensor-look direction. The IDM sensor consists of six-layer grids and a collector. The grid is made of beryllium copper, plated with gold. Polyimide is used to achieve electrical insulation between grids. The grid transmission rate of signal layer is designed to be 82.64%, and total transmission rate of six layers is 31.85%. To ensure the performance of IDM, the side length of the square aperture and the depth of the sensor are designed to be 40 and 20 mm, respectively. The radius of segmentedplanar collector is 50 mm. The arrival angle of the ions i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ratio between the currents from the different electrically isolated collector segments. Accordingly, velocity perpendicular to the sensor-look direction is calculated, based on arrival angle and ion velocity parallel to the sensor-look direction which is measured by the RPA. In addition, a wide-range and high-precision current measurement circuit i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current of IDM. The preamplifier circuit has three measurement ranges, providing different amplification factors. The right measurement range is chosen automatically by the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rcuit provides a total measuring dynamic range from 20 pA to 6 μA with an accuracy better than 0.4%. Finally, the method of testing in the plasma environment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e plasma environment test of the IDM flight model is carried out in the Institute for Space Astrophysics and Planet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 (INAF-IAPS). Since the plasma source is fixed to a large volume vacuum tank, the arrival angle of the plasma with respect to the sensor-look direction is changed by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mounted IDM on the rotating platform in the vacuum tank. As the platform rotates, the performance of IDM is proved by testing different ion arrival angles in vacuum tank. The ion velocities along the Y and Z axes of the spacecraft are validated by testing the horizontal arrival angle and the vertical arrival angle respectively. The IDM test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nder the setting angle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or hasgood performance and will fulfill the mission goal of monitoring the bulk velocity of 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ensor-look direction.%依据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任务要求,自主研发了等离子体分析仪,用于探测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离子密度、温度、成分、漂移速度和密度的涨落.等离子体分析仪由阻滞势分析器、离子漂移计和离子捕获计组成,其中离子漂移计用于探测离子垂直轨道方向的漂移速度.通过分析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离子漂移速度特性,确定仪器的性能指标.离子漂移计传感器采用多层栅网压紧结构,栅网材料选用铍铜,各层栅网之间采用聚酰亚胺绝缘.依据技术指标,详细设计了离子漂移计传感器的窗口尺寸、传感器几何高度和收集极半径.在电子学电路设计时通过前放电路三个可调量程的设计,保证了电路测量范围和精度,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借助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院行星际物理研究所的地面等离子体环境,完成了离子漂移计的等离子体环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漂移计垂直轨道方向漂移速度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与转台设定值变化趋势一致,且测试精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任务需求.【总页数】10页(P323-332)【作者】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孙越强;王文静;田峥;孔令高;丁建京【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定标实验研究 [J],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田峥;孔令高;王文静;丁建京2.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矢量磁场探测方法 [J], 周斌;程炳钧;张艺腾;张镇祁;王劲东;李磊3.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研究 [J], 安正华;王焕玉;马宇蒨;王辉;文向阳;梁晓华;张大力;赵小芸;李航旭;于晓霞;李新乔;石峰;徐岩冰;王平;卢红4.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阻滞势分析器探测技术 [J],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王文静;田峥;孔令高;孙越强5.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电离层探测技术 [J], 刘超;关燚炳;张爱兵;郑香脂;孙越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离子秒飘仪器的用法
离子秒飘仪器的用法
离子秒飘仪器(ion drift 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离子漂移速度
的仪器,常用于气体分析、质谱仪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和漂移。
以下是离子秒飘仪器的主要用法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离子秒飘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供应、电极充电、输入/输出连接等。
2. 校准:根据实际需要,对离子秒飘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一般包括电场强度、离子源强度、接收器灵敏度等方面。
3. 设定参数:根据测量需求,设定离子秒飘仪器的相关参数,例如离子种类、离子源强度、电场强度等。
4. 放置样品:将待测试的样品放置在离子秒飘仪器的样品架上,并确保样品与离子源之间的空间畅通无阻。
5. 启动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或说明书,启动离子秒飘仪器,并等待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6. 开始测量:点击或选择测量按钮,离子秒飘仪器开始进行离子漂移速度的测量。
测量结果可以有数字显示、曲线图、数据输出等形式。
7.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可
以利用离子秒飘仪器提供的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和进一步分析。
8. 结果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关实验条件,包括离子种类、测量时间、参数设定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结果的讨论和后续分析。
9. 清理和维护:使用完毕后,及时对离子秒飘仪器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和品牌的离子秒飘仪器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应遵循仪器的操作说明。
土星主要卫星天体测量定标试验
土星主要卫星天体测量定标试验Jinghan Peng;王娜【期刊名称】《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年(卷),期】2017(014)003【摘要】在地面望远镜观测土星主要卫星的精确定位中,目前普遍采用CCD成像技术.为了测量视场中暗卫星的位置,常采用4颗主要卫星(土卫三-土卫六)进行定标.鉴于技术的进步,目前CCD视场正在逐步增加,如何精确定标图像值得研究.利用2010年1月20日在云南天文台1 m望远镜上观测的不同取向的105幅CCD图像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土星主要卫星历表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UCAC4恒星星表进行计算,相对于不同的参考对象进行定标.结果表明,采用4颗主要卫星进行定标并测量离卫星较近的观测对象时具有较好的测量准确度和内部精度.测量离定标星较远的卫星时,这种定标方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6颗主要卫星(土卫三-土卫八)进行定标,所有卫星的测量结果具有更好的外部和内部符合.即便如此,采用四常数模型和六常数模型定标的结果都不是令人满意,这揭示CCD视场存在明显的扭曲效应.如果采用视场中的恒星定标,卫星的外部符合和内部精度明显变差,这说明UCAC4恒星参考星表也不是理想的定标用参考星表.【总页数】8页(P322-329)【作者】Jinghan Peng;王娜【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Physics&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V6T 1Z1, Canada;暨南大学天体测量、动力学与空间科学中法联合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天体测量、动力学与空间科学中法联合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23.1;P123.2+2【相关文献】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定标实验研究 [J],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田峥;孔令高;王文静;丁建京2.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真空辐射定标试验 [J], 漆成莉;殷德奎;王模昌;董超华;张鹏;马刚3.土星卫星运动的现代理论和CCD观测定标归算 [J], 沈凯先;乔荣川;刘建荣4.卫星装备试验鉴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J], 吴娟;张侹;李奎5.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完成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定标试验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CD漂移扫描技术监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试验
基于CCD漂移扫描技术监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试验于涌;罗浩;严丹;张会彦;毛银盾;唐正宏【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监测领域,利用地基光电望远镜的观测是主要的手段.2014年,通过改造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一台口径35 cm的望远镜,使其具备针对地球同步轨道目标进行CCD漂移扫描观测的功能.介绍了观测资料处理中的目标星象检测提取和天文定位的方法.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的同步轨道目标观测精度约为0.5”,其中望远镜指向的不稳定性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轨道改进试验表明,相对于仅用单圈次观测结果,利用多圈次观测结果的轨道改进效果明显,其中轨控发生会影响目标的预报精度,在无轨控发生时,24h和48h点位预报精度在方位和俯仰上均好于3″.【总页数】12页(P33-44)【作者】于涌;罗浩;严丹;张会彦;毛银盾;唐正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2【相关文献】1.漂移扫描CCD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观测的初步结果 [J], 毛银盾;唐正宏;陶隽;于涌2.基于线阵CCD扫描技术的 ITO导电玻璃指标检测技术研究 [J], 王云辉;张春梅;廉画画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粮食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J], 邵晴;徐涛;吉野辰萌;宋男;朱航4.高速智能化扫描技术——基于CCD摄像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扫描器 [J], 徐承懿5.基于单站CCD漂移扫描光电设备的同步轨道目标测定轨 [J], 于涌;罗浩;毛银盾;赵晓芬;唐正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测量高压气体中离子漂移速度的方法
一种测量高压气体中离子漂移速度的方法
王振涛;沈毅雄;安继刚;王立强;郝朋飞
【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3(047)003
【摘要】利用脉冲X射线机作为离子触发源,用高频数字示波器记录负载电阻上的电压信号,通过曲线拟合得出离子在高压气体中的漂移速度.用该方法实测氙离子在1.5 MPa氙气中的漂移速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简便有效地测量高压气体中的离子漂移速度.
【总页数】5页(P476-480)
【作者】王振涛;沈毅雄;安继刚;王立强;郝朋飞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81
【相关文献】
1.一种测量高压气体小流量的方法 [J], 张树奎
2.金刚石镀膜装置上的等离子体漂移速度的测量 [J], 李辉;晋野
3.关于气体中离子漂移速度研究方法的介绍 [J], 郝朋飞;吴志芳;王振涛
4.高压气体电离室中离子漂移速度的实验测量 [J], 汪青海;王立强;郑健
5.一种新型离子探针在爆震波传播速度测量中的应用 [J], 潘慕绚;黄金泉;郭伟;张义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位技术有哪些
定位技术有哪些一.古代的定位方式古代的定位方法,第一是利用星象。
东晋僧人法显在访问印度乘船回国时曾记述:“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
到了元、明时期天文定位技术有很大发展。
当时采用观测恒星高度来确定地理纬度的方法,叫做“牵星术”,所用的测量工具,叫做牵星板。
根据牵星板测定的垂向高度和牵绳的长度,即可换算出北极星高度角,它近似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
郑和率领的船队在航行中就是采用“往返牵星为记”来导航的。
在航行中,他们还绘制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
我国的航海图虽然宋代就已应用,但多只是以近海为主,不能满足大船队的远航需要。
郑和与他的助手王景弘依据多次航行所得的海域和陆地知识,制成了远航图册,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蕃国”,后人称之为“郑和航海图”。
该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达非洲东岸的图作蒙巴萨。
全图包括亚非两洲,地名50O多个,其中我国地名占200多个,其余皆为亚洲诸国地名。
所有图幅都采用“写景”画法表示海岛,形象生动,直观易读。
在许多关键的地方还标注“牵星”数据,有的还注有一地到另一地的“更”数,以“更”来计量航海距离等。
可以说,郑和航海图是我国古代地图史上真正的航海图。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
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
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等离子体分析仪, 离子漂移计,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离子漂移速度
PACS: 94.80.+g, 94.20.Fg, 07.87.+v
DOI: 10.7498/aps.66.209401
1引 言
目前, 国内外已利用卫星数据发现了大量地震 与电离层等离子体参数相互耦合的事例. 特别是法 国 Demeter 卫星发射以来, 电离层等离子体参数扰 动已被大量探测结果所证实, 通常表现为震前几日 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和成分的异常扰动 [1−9]. 地震 引起电离层参数扰动的幅度一般为 15%—30%, 但 一些大震前可能超过 100% [10].
引用信息 Cita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6, 209401 (2017) DOI: 10.7498/aps.66.209401 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10.7498/aps.66.209401 当期内容 View table of contents: /CN/Y2017/V66/I20
火箭尾焰对高频回波的影响及其频域能量凝聚检测方法 Effect of rocket flame on high-frequency echo and its frequency energy agglomerated detection method 物理学报.2014, 63(11): 119401 /10.7498/aps.63.119401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郑香脂 张爱兵 关燚炳 刘超 孙越强 王文静 田峥 孔令高 丁建京 Ion drift meter aboard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Zheng Xiang-Zhi Zhang Ai-Bing Guan Yi-Bing Liu Chaoபைடு நூலகம்Sun Yue-Qiang Wang Wen-Jing Tian Zheng Kong Ling-Gao Ding Jian-Jing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2017 年 5 月 2 日收到; 2017 年 6 月 7 日收到修改稿 )
依据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任务要求, 自主研发了等离子体分析仪, 用于探测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离子密度、 温度、成分、漂移速度和密度的涨落. 等离子体分析仪由阻滞势分析器、离子漂移计和离子捕获计组成, 其中 离子漂移计用于探测离子垂直轨道方向的漂移速度. 通过分析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离子漂移速度特性, 确定仪 器的性能指标. 离子漂移计传感器采用多层栅网压紧结构, 栅网材料选用铍铜, 各层栅网之间采用聚酰亚胺 绝缘. 依据技术指标, 详细设计了离子漂移计传感器的窗口尺寸、传感器几何高度和收集极半径. 在电子学电 路设计时通过前放电路三个可调量程的设计, 保证了电路测量范围和精度, 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此基础 上, 借助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院行星际物理研究所的地面等离子体环境, 完成了离子漂移计的等离子体 环境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离子漂移计垂直轨道方向漂移速度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与转台设定值变化趋势一 致, 且测试精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能够满足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任务需求.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电离层探测技术 The ionospher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Langmuir probe on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物理学报.2016, 65(18): 189401 /10.7498/aps.65.189401
空间微小碎片超高速撞击诱发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Study on plasma characteristics from hypervelocity impacts by small space debris 物理学报.2014, 63(1): 019401 /10.7498/aps.63.019401
利用卫星技术进行地震相关的空间电磁现象 的观测, 具有覆盖全面、时间连续和效率高等特 点, 对地震的反应更加灵敏 [12].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CSES) 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专用天 基平台, 主要用于监测与地震相关的空间电离层电 磁异常. 等离子体作为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轨道的核 心要素, 其观测数据是地震 -电离层耦合关系研究 及地震预报的基础 [13].
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 电磁场和地壳构造等 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对震源区周 围的岩石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通过大 气圈最终引起电离层扰动 [11]. 除应力变化引起压 磁、压电效应外, 还可能通过感应磁效应、动电磁效
应以及热磁效应等产生地震电磁前兆异常 [10]. 虽 然目前对岩石圈 —大气层 —电离层耦合机理还没 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耦合模 型. 地震可能通过化学途径、声学途径和电磁途径 等传播途径引起电离层扰动 [11].
物 理 学 报 Acta Phys. Sin. Vol. 66, No. 20 (2017) 209401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郑香脂1)2)3)† 张爱兵1)2) 关燚炳1)2) 刘超1)2) 孙越强1)2) 王文静1)2) 田峥1)2) 孔令高1)2) 丁建京1)2)
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 2)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阻滞势分析器探测技术 Research on 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 aboard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物理学报.2017, 66(7): 079401 /10.7498/aps.66.07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