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2.教学难点
-区分平移与旋转:学生容易混淆平移与旋转,难以区分两种运动方式的本质差异,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理解旋转的中心与方向:学生在理解旋转时,对旋转中心及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容易产生困惑,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巩固。
-创造性地应用图形运动:学生在应用图形运动设计队形变化时,可能缺乏创意和灵活性,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旋转:让学生通过观察队列表演中的旋转现象,认识旋转不改变物体形状与大小,只改变物体方向。
3.判断与描述:学会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二、核心素养目标
《队列表演一》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与旋转的内涵,提高对空间物体运动的认识。
3.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提高他们对图形运动的敏感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平移是物体在空间中沿直线移动,而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个点或轴进行转动。它们是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观看队列表演的视频,分析其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与旋转的区别和如何描述它们。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1节):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对队列表演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内容包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说课稿

队列表演(一)说课稿一、说教材。

《队列表演(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和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程序(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就是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竖式计算时,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一它合适的位置上。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小学生活,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知识储备上,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方法,其中用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用列表法计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师主要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和教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思想。

五、说教学准备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将使用实物展台和多媒体相结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成果。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

3.计算。 11×11
12×11
13×13
12×13
4.一共需要多少元?
5.海象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能力提升
我们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你学会 了哪些口算方法。
谢谢
(二)交流探究,理解算理(课中 习)
14×12
×
10
4
10
100
40
2
20
8
100+40+20+8=168
算一算。 15×11
23×12
1.一共有多少箱水果?圈一圈,算一算。 12×12 =144(箱)
(三)精选练习,巩固深化
2.填一填。 23×13
14×11
×
20
3
10
3
×
10
4
10
1
用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每格的数是怎么得来 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前习)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1、我可以提问题: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14 × 12 =
()
(二)交流探究,理解算理(课中 习)
14×12 =14×6×2 =84×2 =168
14×10=140 14×2=28 140+28=168
10×10=100 10×4=40 10×2=20 2 ×4 = 8 100+40+20+8=168
《队列表演一》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沙金九年已挂制学校 宋振军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设计思路 四、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北师大版
举例:如一个由三角形和正方形交替排列的队列,学生应能发现图形是按照“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规律排列。
(3)数据整理与表达: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队列表演中的数据进行整理,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进行表达。
举例:学生可以绘制一个方阵图来表示一个4行4列的队列,用三角形表示男生,正方形表示女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行列的基本概念。行列是描述物体或人在空间中排列方式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复杂的信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行列来描述一个学校运动会的队列表演,以及如何通过行列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队列中的人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行列的定义和图形排列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队列排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美观且人数最多的队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身体来模拟行列的排列,体验行列变化带来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行列的概念:学生能明确行列的定义,知道行列在队列表演中的应用,并能通过实际操作,用行列表示物体的排列。
举例:如一个8行5列的队列,学生应能理解行是指队列的横向排列,列是指队列的纵向排列。
(2)掌握图形排列规律:学生能观察并发现图形在行列中的排列规律,如间隔、对称等,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单的推理。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5.本章内容涉及:认识行列、图形的排列规律、简单的数据整理与表达等。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2~35页。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

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是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学习方法、充分感受教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的计算理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学校准备秋季运动会,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 14人的队列表演,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板书问题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14× 12=或 12× 14=﹙教师板书)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师:你的记忆力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师:怎样计算 14× 12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方法一:师:出示点子格,让学生列算式:﹙﹚×﹙﹚=﹙﹚﹙﹚+﹙﹚=﹙﹚算式 14× 6= 84、 14× 6= 84、 84+ 84= 168方法二:师在出示另外一种算法:生:列算式 14×6× 2,并计算。

方法三:师:大家再看下面的算法,还能列出算式吗生列算式 14× 10= 140、14× 2= 28、 140+28= 168方法四: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大家再想一想!﹙﹚×﹙﹚=﹙﹚﹙﹚×﹙﹚=﹙﹚生:列算式 10× 10= 100 10× 4=40 10× 2 = 20 2×4= 8 100+ 40+ 20+ 8= 168师:最后一种算法,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计算。

队列表演(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队列表演(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3.2 队列表演(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取信息,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借助点子图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与结果。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队列表演),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有12行,每行有14人。

2.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3.谁能解决这些问题?12×14(二)讲授新课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算式,探索14×12的计算方法。

1.先试着圈一圈,然后再列出算式。

2.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圈的,并说一说圈的理由。

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想法和算法后,准备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汇报。

4.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三)重难点精讲1、重点理解课本32页出示的三种方法:(1)转化法:把12转化成6两个6,分别与14相乘后,再相加。

(2)分解法一:把12行分为10行和2行,再分别与14相乘后,再相加。

(3)分解法二:把12行分为10行和2行,把14列分为10列和4列,求出4部分的积后再相加。

2.仔细观察课本30页的问题2.(2)你能算出上面算式的结果么?(3)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四)归纳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五)随堂检测1.一共有多少箱水果?圈一圈,算一算。

2.填一填,算一算。

3.计算。

六、板书设计队列表演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法;分解法;列表法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一练第4、5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队列表演一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队列表演一  北师大版
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负责给全班排列方阵,他邀请了我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以上内容,解决一下所给出的问题: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教学内容:
3.3队列表演(一)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
多样化的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课堂小结: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可用()计算,也可用()计算,它们都是分三步计算,只不过竖式是把三部综合起来更简便。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列出算式:14×12或12×14
笔算:14×12=168
教学反思:
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
3、计算下列各题:
20×30= 30×40= 140×20= 150×30=
10×30= 50×80= 40×120= 50×40=
巩固练习:
课本第32页的“算一算”。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
2、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
(1)独立思考列式,如:列出算是:14×12或12×14(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3.2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3.2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一)的教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掌握横式笔算的计数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前几天进行队列表演的照片,请大家认真观察,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出示图)生:有12行,每行有14人。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有多少人参加对列表演?师: 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4×12师: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呢?生:求得是12个14或14个12是多少?师:大家看这道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一样吗?生:不一样,这是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怎样计算14×12呢?师:老师把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转化成点子图,你能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吗?生:能。

师:好请大家看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指名读要求。

活动要求:请你利用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

根据圈的过程写出算式,先独立完成,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师:明确要求了吗?那就先在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吧!圈好了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又和同桌说一说,都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老师这儿收集了很多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学生方法)生:12×7=84(人)12×7=84(人)84×2=168(人)指名说说是怎样圈的。

生:10×12=120(人)4×12=48(人)120+48=168(人)指名说说是怎样圈的。

生:10×10=100(人)10×4=40(人)10×2=20(人)2×4=8(人)100+40+20+8=168(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圈的。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教案-队列表演(一)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教案-队列表演(一)

第2課時佇列表演(一)教學內容:佇列表演(一)(課本第 32~33 頁.)教學目標:1.結合“佇列表演”的具體情境,利用點子圖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2.經歷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3.正確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橫式筆算,並選擇正確簡潔的運算途徑。

教學重難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學學校舉行佇列表演,一共有 12 行,每行有 14 人(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的主題圖)二、探究新知、展示演算法1.獨立感知問題情境,搞清楚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要列什麼樣的算式解決它,再獨立列出這個算式。

2.引導學生利用點圖算出 14×12 的結果。

(1)學生獨立思考,並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本上。

(2)展示學生的想法:(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的例1)方法一:把 12 拆成 6 乘 2 的形式進行口算,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連乘計算。

方法二:把 12 拆成 10 和 2,再進行口算。

方法三:把 14、12 都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進行口算。

3.出示 P32 表格,引導學生理解。

(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的例2)(1)這個表格你能看懂嗎?說一說。

(2)小組討論交流:表格中的資料是怎麼得到的?(3)能看出表格中的數與點子圖及算式之間的聯繫嗎?在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後,教師要做歸納與指導。

三、知識歸納、精講點撥1.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①轉化法:把其中的一個乘數分成兩個一位數,用連乘法計算。

②分解法:把其中的一個乘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用另一個乘數分別與這兩個數先乘,再把積相加。

③表格法:把兩個乘數都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兩個兩個相乘,再把4個積相加。

2.完成算一算:(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的算一算)(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2)指名彙報學生的想法。

四、拓展應用1.完成練一練第 2 題。

2.完成練一練第 3 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回饋計算的結果。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

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一)”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能结合点子图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

习惯养成训练点:养成积极思考、清晰表达、大胆质疑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法:情境导入、多媒体辅助、直观演示学法:实践操作、自主讨论、同桌交流主要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题卡、直尺复习检查:练习、反馈、展示教学过程:一、口算、复习旧知(通过口算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50 × 4 = 40 × 8 = 32 × 4 = 15 × 6 × 220 × 20 = 40 × 50 = 38 × 20 =二、情景引入1、(出示课件:队列表演图片和点子图)这是一所学校在进行队列表演,老师根据他们排列的队形绘制出了相应的点子图,在图中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14×12师: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生: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队形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让学生体验到队形表演的乐趣和挑战3.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合作性和集体意识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调整队形的基本步骤和要点2.基本队形的练习和调整3.简单的队列动作演示4.小组协作演练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本节课的热身活动是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热身运动,为后续的队形练习和调整打下基础。

2. 讲解队形基础知识(10分钟)通过投影等方式展示某支队伍优美的队形和动作,介绍队形调整的方法、要点、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练习和调整做好铺垫。

3. 基本队形练习和调整(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进行基本队形的练习和调整,学生可以根据基本队形图示进行练习和调整,也可以自行设计变化后的队形。

4. 队列动作演示(15分钟)指定的某个小组在组合好队形后,进行简单的队列动作演示,动作可以简单,但要协调一致,体现集体精神。

5. 团队协作演练(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出自己的队形和动作,进行演示和调整,以及小组之间的对抗,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和交流,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和点评(10分钟)教师利用此环节归纳总结并点评学生们的表现、技巧、细节和感受,给出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和调整过程、队列动作演示、团队协作演练等,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队形表演知识和技能。

2.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协作程度等,以及从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

五、教学思考1.队形表演可以促进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此类活动需要全面的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将队形制作好,为孩子们展现基本的参考。

3.教师需要对孩子们练习过程中的细节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点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队列表演,提升其队列表演技能和表演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队列表演;2.学习队列表演的基本技能;3.掌握队列表演的表演标准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队列表演的基本技能,如行走、转向、定点停等;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队列表演的整体精度。

四、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讲解教学、模仿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活动、打乒乓球、下象棋等简单的活动,热身学生身体和大脑,以便开始队列表演的学习。

2. 学习队列表演的基本技能1.行走技能: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队列表演中行走的技巧,如自然直立站立、目视前方,固定重心,摆动手臂等。

2.转向技能: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队列表演中转向技科巧,如转向时应先看清前进方向,双脚分开,身体转向相应角度,重心转移至前脚等。

3.定点停技能: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队列表演中定点停的技巧,如可以通过平移攒腰、小步跳跃、双脚合拢等方式完成。

3. 练习队列表演1.熟悉队列队形:让学生分为不同的队伍,通过服务队形来练习左右队形、梯形队形等;2.练习队列表演技能:提供实战演练机会,如在操场和队伍中模拟队列表演。

4. 评价队列表演1.运用轮换发挥所有学生的表现,并设立提高标准及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自我评价。

2.坚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表演。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队列表演技能,如行走、转向及定点停等,也掌握了队列表演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如何表演。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表演技能,更加自信地面对不同的表演场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 本节创设了“队列表演”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提出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与结果;第二个问题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相应课件一、情境导入。

1. (课件出示教材32页主题图)师: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看懂点子图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2. 根据已知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呢?学生根据题意可以提出问题: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列式为14×12或12×14。

3. 师:这样的乘法算式跟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教师明确课题。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二、探索新知。

1.借助点子图,试试能否算出14×12(或12×14)的得数。

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算法:方法一:把12拆成6×2的形式进行口算,14╳6=84 84╳2=168。

方法二:把12拆成10+2的形式进行口算,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三:把14和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的形式,再进行口算,10╳10=100 4╳10=40 10╳2=20 4╳2=8 100+40+20+8=168。

2.(出示书中计算表格)师:这种方法你能看懂吗?试着结合点子图说一说。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队列表演的相关知识。

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的变化、列队的方法、行进间的动作等。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队列表演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同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具体的队列表演方面,部分同学可能还存在着行进间动作不规范、队列队形变化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队列表演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列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队列队形的变换和行进间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队列队形的变换、行进间的动作。

2.教学难点:队列队形的变换速度和整齐度,行进间的动作协调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队列表演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讲解队列队形的变换、行进间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队列队形的变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总结提升: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提升队列表演的技巧。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队列表演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队列表演的关键知识点。

例如:•队列队形变换•行进间动作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队列表演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能力目标: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洁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情感目标: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三、教法、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讲解、同桌交流、板演评价等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方法,探索新的知识,从而轻松学到新知识。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学校开运动会,要进行队列表演,你认为排什么样的队形最有利?生:排成方形队列进行表演,这样看起来美观好看。

师:如果有48人参加,应该怎样排队呢?生:可以排成6行,每行站8人。

师:如果我想排一个方阵,共12行,每行站10人,你知道有多少人了?学生计算:12×10=120(人)2.师: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呢?(课件展示情境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4×12=3.师揭示课题: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1、理解题意:2、探索计算方法:方法一:把12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行,一部分是2行,分别乘14以后,再把积相加就是所求结果。

14×10=14014×2=28140+28=168方法二:14×12=14×6×2=84×2方法三:10×10=10010×2=204×10=404×2=8100+20+40+8=1683、将算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方法一:×10 214 140 28方法三:×10 410 100 402 20 84、正确解答:14×12=168(人)答:共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队列表演(一)》教案讲授新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14人。

师:大家都知道了什么?师:为了让大家好观察,淘气用下面的点子图表示队列。

课件出示:学生题意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后回答: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学生:本题实际是求12个14是多少,算式是12×14。

学生茫然。

通过说说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题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入点子图,为后面的计算做准备。

学生分组尝试,并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由说说。

在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的时候,老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团队精神,通过相互交流、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仅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于发展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生根老师一同完善算式,并写出答语。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表格方法计算,让学生自由说说,有机的将知识串联起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算一算,强化学生对表格方法的训练。

师: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师:应该怎么列式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说得真好!12×14等于多少呢?怎么计算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师:咦,刚才淘气不是制作了一份点子图吗?我们尝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看看能不能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找到方法了,谁愿意分享一下呢?反馈:方法一:我是每6行圈在一起。

14×12=14×6×2=84×2=168方法二:我把10行圈一起,把剩余的2行圈14×10=140 14×2=28 140+28=168方法三:我是这样圈的。

10×10=100 10×4=40 10×2=204×2=8 100+40+20+8=168……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计算的方法,我们一起自豪的写出答案好吗?师:看到大家的积极思考,老师倍感欣慰!在同学们思考的时候,老师也找了一种与你们不同的方法,你们看。

北师大版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能力目标: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洁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情感目标: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三、教法、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讲解、同桌交流、板演评价等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方法,探索新的知识,从而轻松学到新知识。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呢?(课件展示情境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二)探索新知1、理解题意:2、探索计算方法:方法一:把12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行,一部分是2行,分别乘14以后,再把积相加就是所求结果。

14×10=14014×2=28140+28=168方法二:14×12=14×6×2=84×2=168方法三:10×10=10010×2=204×10=404×2=8100+20+40+8=1683、将算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方法一:方法三:4、正确解答:14×12=168(人)答:共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5、总结:(1)拆一个乘数成两数相加:将其中一个乘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用第二乘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乘得的两个得数相加;可写成算式,也可列成表格。

(2)拆一个乘数成两数相乘:将一个乘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然后按照递等式的算法进行计算(3)拆两乘数分别成两数相加:将两个乘数分别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将这四个数分别相乘,最后乘得的四个得数相加;可写成算式,也可列成表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2 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2 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

(教材第32~33页)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结合实际,灵活思考,多种方法解题。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队列表演”。

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

(教师播放课件)生1:他们的队列很整齐。

生2:我注意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是队形在变化,但是总人数不变。

师:生2观察到了要点,真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师板书课题)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画怎样的图形来表示。

生:我认为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

如果画人物图太费时了,没有必要。

师:你真聪明!那你知道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吗?圈一圈,算一算。

生:我知道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师:那怎么列式呢?生1: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生2:我同意,我是根据每行人数×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的。

师:你们说得不错。

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生1:横着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

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6=84(人),两部分的总人数是84×2=168(人)。

14×12=14×6×2=168生2:横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2=28(人)。

所以,两部分的总人数是140+28=168(人)。

14×10=14014×2=28140+28=168生3:把点子图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有10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10×10=100(人);第二部分有10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10×4=40(人);第三部分有2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2×10=20(人);第四部分有2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2×4=8(人)。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队列表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新版教材新加的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口算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是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乘法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课前,先算一算下面各题。

8×2= 3×5= 21×4=8×20= 3×50= 21×40=80×20= 30×50= 210×40=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运算规律,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为本节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课问题1: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圈一圈,算一算。

(板书课题)(1)小组交流,探索解题方法。

思路:用点子图来表示。

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根据每行人数X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2)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方法一)横着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6=84(人),两部分的总人数是84×2= 168(人)。

14×12=14×6×2=168(人)(方法二)横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X 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2=28(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表演一》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2~3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

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是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学习方法、充分感受教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的计算理论。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学校准备秋季运动会,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14人的队列表演,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板书问题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14×12=或12×14=﹙教师板书)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师:怎样计算14×12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方法一:
师:出示点子格,让学生列算式: ﹙ ﹚×﹙ ﹚=﹙ ﹚ ﹙ ﹚+﹙ ﹚=﹙ ﹚
算式 14×6=84、14×6=84、84+84=168 方法二 :
师在出示另外一种算法: 生:列算式14×6×2,并计算。

方法三:
师:大家再看下面的算法,还能列出算式吗 生列算式14×10=140、14×2=28、140+28=168 方法四: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大家再想一想! ﹙ ﹚×﹙ ﹚=﹙ ﹚ ﹙ ﹚×﹙ ﹚=﹙ ﹚
生:列算式10×10=100 10×4=40 10×2 = 20 2×4=8 100+40+20+8=168
师:最后一种算法,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探索竖式计算14×12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看一看,想一想是怎样算的,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集体交流: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这些竖式是怎么算的?
× 10 4
1
|
100 4
0 h ~H 10×10
10×41 2 1 20 8 h
~2×10 2×41
14×12 14×12 12×14 28140 2814 48120 168
168
168
生1:我们小组发现第1、2个竖式都是先算2×14等于28=
再算10×14等于140。

最后将结果加起来等于168。

只是一个写了0,—个没有写0,但都不影响计算结果=都是对的。

师:听懂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2:第一步还是先算2×14 =28,第二步因为1在十位上代表1个十,相当于10×14 =140=所以应该在结果上写上140。

再用28+140 =168。

第二种方法相当于把140后的0省略了,但1对齐百位,4对齐十位,还是表示140,对最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师:说得太精彩了,一下就看出了每一步是怎样算出来的,真有数学头脑。

大家明白了吗?还有补充吗?
生3:2×14算的是12行中两行的人数。

师:你不仅知道它是怎样算的,还知道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样算的道理,太会思考了,值得大家学习。

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能看懂第三个算式吗?
生4:它是先拿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4分别乘2和1,得到48再用十位上的数1乘2和1,得到120,最后将48和120相加,得168。

师:这种算法和前两种不一样,但它也是正确的,只是我们通常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所以我们今天S点研究两个竖式,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有0和没0都是对的呢?
师:问得好,谁能解释?
生:因为这题写0和不写0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可以省略不写。

师:说得很好,就是这样的。

生: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呢?
师:你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有谁能回答?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虽然把末尾的0省略了,但它不是14。

师: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竖式计算中很重要的一步,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不会列竖式,通过观察其他同学列出的竖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研究它们每一步是怎么算的。

这不仅准确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为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提供了广阔自主探究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强化理解。

师:还有疑惑吗?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请注意!(课件演示每一步,并展示竖式计算的步骤)28怎么得来的?()×﹙﹚,也就是()个()。

具体怎样算2×14呢?请你认真看屏幕。

你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

师:第二步出现14,它是怎么得来的?有什么疑问?
生:4为什么可以写在十位?
师:问得真好,谁来帮助他?最后一步呢?()+﹙﹚
生1: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不写,所以4在十位上,1在百位上。

生2:28+140。

师:同意吗?你们的脑筋转得真快,真聪明!现在你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了吗?请再看老师演示,谁来讲一讲?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一个结果,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二个结果,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师:现在老师可有问题了,对比口算和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竖式中的每一步口算中也有=它们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比如说:竖式中第一步2×14=,口算中有;第二步10×14=140,口算中也有,最后28+140=168。

口算中还有。

小结:你太会发现数学最本质的现象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吗?今天真有成就感,用口算和竖式这种新的方法都算出了结果,请你完成教材34页的“算一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梳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竖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