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周围的空气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推荐文档
一、空气成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 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体积约占1/5,氮气约占4/5。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⑴实验装置图,如右图所示⑵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气体,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最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
⑶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集气瓶装少量水,作下记号(或将剩余部分五等分);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⑷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水面上升到剩余部分的1/5处。
⑸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⑹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⑺红磷燃烧后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以上实验得出氮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注意:实验准确要满足红磷足量、装置严密、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小于1/5的原因: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常见纯净物:水、纯净的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液氧、铁水、酒精等常见混合物:空气、矿泉水、饮料、酒(即乙醇)、醋、酱油、加碘食用盐等注意:混合物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多种成分可以稳定的存在,氧气仍然具有助燃的性质,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其他物质也仍然具有它们各自的性质。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的成分用途氧气氧化性供给呼吸:潜水、登ft、医疗救护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空气的成分知识点: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
2.氧气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用来灭火。
4.氧气的作用:(1)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和无氧的环境。
(2)助燃剂(3)冶炼5.氮气的作用:(1)医疗手术(2)制氮肥、(3)保护食品6.二氧化碳的作用:(1)制作碳酸饮料(2)用作制冷剂(3)提高作物产量(4)作为灭火剂7.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实验一: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矿泉水瓶等实验方法:①将一支蜡烛黏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②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③用一只矿泉水瓶罩在蜡烛上方现象:蜡烛慢慢熄灭,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水面上升了。
实验二:将燃烧的木条插入矿泉水瓶内,出现的现象是什么?现象:燃着的木条熄灭了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如何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判断哪瓶是氧气,哪瓶是二氧化碳?把点燃的火柴(或者木条、纸条等)放进瓶子里,火柴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继续燃烧的是氧气。
5.燃烧与灭火1.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3.灭火的方法: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
4.遇到火灾怎样逃生?(1)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将身体贴近地面行走。
(3)披上湿被褥。
实验:右图所示,①用“纸锅”可以烧水吗?为什么?“纸锅”可以烧水。
“纸锅”中的水不断蒸发带走热量,“纸锅”始终达不到燃烧的温度。
②逃生方法推想:为什么逃生时要披湿被褥保护身体?浸湿的被褥可以带走热量,降低温度,防止被烧烫伤,保护我们的身体。
6让空气更清新1.让空气更清新的措施:(1)植树造林(2)低碳出行(3)道路洒水(4)治沙种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时思考: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 消耗掉而又不产生新的气 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 的体积?
实验过程中思考:
①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或白磷要过量,剩余的红磷或白 磷为什么不燃烧? ③试管或集气瓶内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 水面上升只1/5而不是全部? ④推断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⑤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装置
关于反应物:
(1)用铁丝行不? (2)用镁可以吗?
(3)用硫磺可以吗?
关于反应物:
(1)用铁丝行不? 不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用镁可以吗?
3Mg+N2 点燃 Mg3N2 2Mg+CO2 点燃 2MgO+C (3)用硫磺可以吗?
SO2+2NaOH=Na2SO3+H2O
下图装置A、B瓶中是空气。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和木炭后,同时伸入A、B瓶中并塞紧瓶塞。待 红磷和木炭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流向
。
下图装置A、B瓶中是空气。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和木炭后,同时伸入A、B瓶中并塞紧瓶塞。待 红磷和木炭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流向
▪ ② 红磷的量不足,没有耗尽瓶内的氧气
为什么有的实验中进水量小于空气 体积的1/5?
▪ ① 装置气密性不好,当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时,外界空气进入瓶中
▪ ② 红磷的量不足,没有耗尽瓶内的氧气
▪ ③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
内水的体积减少
为什么有的实验中进水量小于空气 体积的1/5?
我们周围的空气2
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⑤⑥ (用序号 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合物的 是 ②③ ,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② ①生铁 ②冰水混合物 ③纯碱 ④金刚石Fra bibliotek⑤医用酒精
⑥加碘盐
⑦液氧
10.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右下图表示,则X是 ( C ) A.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2、实验条件: ⑴反应物必须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反应 没有气体生成。(Fe 、C、S、Mg不行)
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碳、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镁与氮气也反应。
⑶反应物必须过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设计:
水压装置:
白 磷
金 属 梯
图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气压装置
4、误差分析
液面上升不足1/5:
1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
种装置,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 水进入到A瓶 ,约占A瓶容积的1/5 现象。乙装置可视 为甲的改进装置,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 测量更为精确或减少污染 (任答一点)。
12.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 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3、保护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 能源(太阳能、风能),工业废气回收处理、 达标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报告
计入项目: SO2 CO NO2 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不同地区首要污染物不同;
级别越高,污染越严重。
PM2.5(可入肺颗粒物)
四、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 定义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 只有一种分子,由原子构 成的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原 子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中,有 2种或2种以上分子,由原子 构成的混合物中有2种或2种 以上原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28
基本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1 +1 -1 +1 +1
K Na Cl H Ag
三铝四硅五氮磷
+3 +4 +5 +5
Al Si N P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集 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而 不产生新的气体,使瓶中 气体减少,形成瓶内外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流入瓶中,流入 水的体积就为消耗氧气 的体积。
6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逸出
(2)实验时没有夹紧弹簧夹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从导气 管逸出
1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应过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 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3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厂排放的废气
SO2 二氧化硫 有毒气体 形成酸雨危害
二氧化氮 NO2
2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O NO、NO2等氮氧化物 导致光化学烟雾
25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4、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26
三、保护空气
实验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笔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 2HgO2Hg+O2↑二、模拟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用红磷与空气反应,消耗瓶内氧气使气压减少,通过测定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因为生成的P2O5有腐蚀性,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放热;②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位上升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4P+5O22P2O5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实验成功的关键:a红磷稍过量。
(目的:为了完全消耗瓶内氧气)b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有一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测量结果偏小。
3.待红磷熄灭、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A熄灭——红磷熄灭,说明氧气已消耗完;B冷却——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过早打开测量结果偏小。
4.在集气瓶底装水的目的:吸收有腐蚀性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并加快集气瓶冷却。
5.不能用铁或铝代替红磷,铁、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此实验要求生成物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CO2、SO2气体,气体体积不变,气压不变,不能产生气压差;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6.此实验还可以证明氮气的哪些性质?a.难溶于水(物理性质)b.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实验完毕发现水位上升少于原来空气体积的1/5,其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b、.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待红磷熄灭冷却过早打开弹簧夹;d、.玻璃导管预先未装满水,试验后其中残留了一定量的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初中化学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指混合物的体积百分比,即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一般用于混合气体。
质量分数: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一般用于混合溶液及固体混合物。
空气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等。
空气中各成分含量比较固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的不同时间,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也可能有所不同。
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组成不固定。
符号:无固定符号。
性质:无固定的物理性质,混合物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举例:空气,海水,合金,自然界的矿石等。
纯净物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组成固定。
符号:用专门符号表示,如氮气(N2)。
性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举例:氧气(O2),二氧化碳(CO2)。
联系:混合物分离后可以得到纯净物,纯净物混合后可以得到混合物。
判断一种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关键是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氧气的用途有益: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有害:食物腐烂,金属生锈。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保护空气空气污染:原因,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飞机汽车尾气排放等;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使土壤酸化,破环建筑物等;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
空气污染物及来源污染物:烟尘指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指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污染源:工厂废气(多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氮-酸雨);煤等化石(烟尘);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酸雨)。
防止措施:加强大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空气污染指数: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又称飘尘)-臭氧等。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 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 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过量;②容器要密封,不漏气;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③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1/5的原因: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
②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从导管口逸出。
(6)该实验的不足之处:①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
②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会污染空气。
③导管内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7)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占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2 氮气用途:(1) 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化学性质不2活泼.(2) 制硝酸和化肥。
(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1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 、 SO2、 NO2等2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⒈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⒉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⒊实验中小于1/5原因:⑴装置漏气;⑵红磷量不足;⑶未等白烟完全消失就打开弹簧夹。
⒋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考点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⒈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⒉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考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2.5⒉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⒊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6 ★氧气的化学性质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考点7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⒈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MnO 2 △MnO 2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⒋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化学中考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图解: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红热, 无烟、 无焰, 放出热量; 在氧气 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白光。
物质 木炭
空气中
持续红热、 无烟无焰
氧气中
剧烈燃烧、 发 出 白光、 放出 热 量、 生成使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物质 磷 硫
木炭
铁丝
空气中
氧气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 产生大量白烟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 发出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有 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刺激性气味的体。
氧气的性质
图解: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出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物质 硫
空气中
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 放 出热量并成有 刺激性气味气 体
氧气中
发出蓝紫色火 焰、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瓶内气体减少, 压强降低。 打开弹簧夹后, 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 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燃烧, 水面不会继续上升, 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物质 空气中
氧气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 产生大量白烟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e、改进的实验(shíyàn)装置: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二、空气(kōngqì)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yǎngqì)的用途(:1)供给(gōngjǐ)呼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吸途
点燃
4P + 5O2 == 2P2O5 ① 实验前要__检__查_装__置__气__密__性____; ②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分成5等分; ③在燃烧匙内放入__过__量___红磷;
④夹紧止水夹,点燃红磷迅速伸入 集气瓶中,立即塞进橡胶塞; ⑤待___装__置__冷__却_到__室__温__时_____打开止 水夹。
注意:
①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污染物的类型
②空气污染指数级别越高,
污染越大
烟尘 : (yānchén)
有害气体(qìtǐ):二 二氧氧化化硫氮((SNOO2)2)一臭氧氧化(碳O(3)CO)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酸雨
臭氧空洞
CO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四、氧气(yǎngqì)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实验(shíyàn)注意事项: a、不能选用(xuǎnyòng铁)铁在:空气(kōngqì)中不能燃烧
不能选用镁: 镁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导致结果偏大
选用碳、硫: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 b、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
吸收热量、吸收有毒的P2O5 c、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短进长出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新课导入在很久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我们曾经学习过一个小故事:小狐狸卖空气。
当时小狐狸去到了城里,却因为空气污染患上了病,但是小狐狸回到山里之后却因祸得福发现了一个大大的商机,去城里卖空气!随后小狐狸果然生意兴隆,很多人因此收益,但是之后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里的环境也变的越来越好,小狐狸终于“关门”了。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爱护环境。
讲解课本里面提到了:拉瓦锡对于空气成分的实验。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我们想一想: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2.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N2:除了保护气体还有在硝酸和氮肥。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通常很不活泼。
我们来看红磷燃烧试验问题:右边的是装置图,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实验各个装置的名称2.实验装置止水夹的作用3.怎么判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大致含量(标准)这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化学方程式:问题:①如果在课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②如果打开止水夹之后,液面小于集气瓶的五分之一或者大于五分之一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答:①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插入燃烧匙太慢或者没加紧弹簧夹,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④开始的时候没有夹或者没有夹紧止水夹1、空气的污染源污染物有害物质大致分成两大类:粉尘和有害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倒流入容器内,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4.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小于1/5: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结果大于1/5: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太慢,未及时塞紧瓶塞;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等。
6.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定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定结果会偏小。
(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4)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定结果会偏大。
(5)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集气瓶炸裂。
(6)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气体,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气体,测定结果会不准确。
(7)不能用镁代替红磷的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定结果偏大。
二、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______________占78%、_________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________物质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 达式表示为:
红磷 + 氧气
三、保护 空气
保护空气
污染空气的物质: 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矿物燃料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 放的尾气等。即①工业污染。②生活污染。③ 交通污染。④农业污染。
空气污染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 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 等。
点 燃
P
O2
五氧化二磷 P2O5
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 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 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思考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 除去氧气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
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C)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C)
A.急救病人
B.富氧炼钢
C.做高能燃料
D.气焊气割
4.由于对森林的过量的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
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
250mL )中的水的
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 不足
。
例题 3 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Ⅰ.实验小组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
3
先膨胀,
后变瘪 ,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
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
夹 。(任写一种)
Ⅱ.实验 A 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
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
D .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 D
例题 2
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他们选择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为
2பைடு நூலகம்
(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
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在如图
B 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
功,实验前,检察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气球膨
胀,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 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九年级(2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通过红磷与空气中的氧化反应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522254O P O P −−→−+点燃)我们可以观察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他们都是纯净物。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总结: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1%。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氧气、氮气等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污染空气。
二、氧气氧气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 氧气。
在压强为101kPa 时,氧气在-183°C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 钢瓶 中。
硫与氧气的反应: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S+O 2−−→−点燃SO 2】 (二氧化硫SO 2具有刺激性气味)铁与氧气的反应: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 3O 4)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3Fe +2O 2 = Fe 3O 4】**可燃物在氧气里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
我们发现,氧气与磷,硫,铁的反应的特点,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思考】硫粉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都要放少量水,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硫粉燃烧放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铁丝燃烧放少量水是为了 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四、氧气的制取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常温下,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 2H2O2 ====2 2H2O+O2↑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是明亮的蓝紫色。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4)两种气体均为无色,故A错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味,故B正确;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均无现象,故C错误。
(5)此实验的最大优点就是充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 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个方面;催化剂不能改变 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由反应物的质量决定。
3.氧气的工业制法: 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 沸点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变化。 法,属于_____
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内容
混合物
纯净物
由_______________ 的 由_________ 组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物质 概念 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成的物质 表示 一般不能用化学式表 示 有唯一的化学 式
(2)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氧气能 支持燃烧 _________
复燃 木条_____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 淡蓝 色火焰; _____ 放出热量,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 明亮的_______ 蓝紫色 火焰;放出热量
表达
反应 类型 反应 特点 共同 点
分解反应 一变多
化合反应 多变一
都属于基本的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与_____ 氧气 发生的化学反应。 (2)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微思考】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由于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分类依据不同,所以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 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②“光”≠“火焰” “光”是固体物质直接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镁条燃烧产生强光;“火焰”是固体物 质熔化产生的蒸气或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题组过关】 1.(2016·泰安中考)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 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6.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以下三个条件须同时满足): (1)可燃物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如不能选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 烧。 (2)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与氧气反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如不能选用镁代替 红磷,因为镁不仅与氧气反应,也可与二氧化碳、氮气反应,使集气瓶内减少的气 体体积不全是氧气的体积。
___________
S+O2 ==== SO2
点燃
实验
实验现象 发出_____ ,放 白光
实验结论或化 学方程式
出热量;生成的
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
_____ 变浑
____________
C+O2 ==== CO2
点燃
___ 浊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在空气中:只红 热不燃烧,离火 后变冷; 点燃 3Fe+2O ==== Fe O 在氧气中:剧烈 ______________ __ 燃烧, 火星四射 _________ 、放 出大量的热;生 黑色固体 成_________
2.(2016·遂宁中考)今年的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解析】选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改善生存环境,符合主题;实行垃圾分类和回 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空 气的污染,不符合主题;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可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三、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色、味、态:_________________ 密度:比空气_____ 略大 不易 溶于水 溶解性:_____ 三态变化(降低温度):气 → 液 → 固 淡蓝 色 _____ 无色 淡蓝 色 ___ _____
2.化学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比较活泼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 化性。
宏观
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 成
内容 判断 依据 联系
混合物
纯净物
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判断 纯净物 混合物
六、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反应 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由_____ 反应物生 一种 由_______________ 两种或两种以上 成 另一种 物质生成_______ 物 定义 _______________ 两种或两种以上 质的反应 其他物质的反应
考点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反应: (1)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3Fe+2O2 ==== Fe3O4; 2Mg+O2 ==== 2MgO; 2Cu+O2 ==== 2CuO等。
点燃
点燃
△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 ==== CO2; 2H2+O2 点燃 ==== 2H2O; 4P+5O2 ==== 2P2O5等。 (3)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如2CO+O2 点燃 ==== 2CO2;
78% 21% 0.03% ____ ____ ______
稀有气 其他气体和杂 体 质 0.94% 0.03%
3.主要气体的用途: 支持燃烧 。 供给呼吸 ,_________ (1)氧气用于_________ 保护气 。 (2)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作_______ (3)稀有气体常用来作保护气;制电光源;制造低温环境等。
【解析】选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B错误;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缓慢氧化生成 氧化铁,产物不同,C正确;两类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D错误。
2.(2016·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点燃
点燃
CH4+2O2 点燃 ==== CO2+2H2O等。
2.氧气化学性质的易错、易混点: (1)氧气虽然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 (2)描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注意区别以下概念: ①“烟”≠“雾” “烟”是大量细小固体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如碳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烟。“雾” 是液体小液滴聚集而成的,如盐酸挥发产生小液滴。
(3)可燃物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不能生成气体,如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 木炭、硫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
考点一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空气污染引起的三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等。 (2)酸雨:造成建筑物的腐蚀损坏,土壤酸化等。 (3)臭氧空洞:使紫外线穿透大气层,危害人体健康。
2.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2)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消除环境污染源。 (3)减少化石燃料 K2MnO4+MnO2+O2↑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 MnO2 2KClO3====2KCl+3O2↑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化学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___ 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_____ 质量 和_________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_________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题组过关】 1.(2016·邵阳中考)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 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解析】选B。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 害物质的排放;B、提倡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加重空气 污染;C、植树、造林、种草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提倡 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