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药理学 第4讲 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章

合集下载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第三章考点(2)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第三章考点(2)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第三章考点(2)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第三章考点汇总第四节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与处理一、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功能不全。

毒性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局麻药误入血管内或剂量过大。

因此,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关键在于防止或尽量减少局麻药吸收入血和提高机体的耐受力。

其措施包括:①在安全剂量内使用局麻药;②在局麻药液中加入血管收缩药,延缓吸收;③注药时注意回抽,避免血管内意外给药;④警惕毒性反应先兆,如突然昏睡、多语、惊恐、肌肉颤搐等;⑤麻醉前尽量纠正病人的病理状态,如高热、低血容量、心衰、贫血及酸中毒等,术中避免缺氧和CO2潴留。

毒性反应的治疗包括:①首先应停止继续给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氧。

轻度的毒性反应多为一过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能很快恢复。

②如遇到病人极其紧张甚至烦躁可给予安定0.1~0.3mg/kg,但安定类药物有封顶效应,如不能制止烦躁或惊厥,不应一味增加剂量,而应合并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或丙泊芬。

③如惊厥发生,除吸氧或人工呼吸外,应及时控制惊厥的发作,如给氧后使用丙泊芬、短效肌松药并给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④应注意循环系统的稳定和监测病人的体温,因严重长时间惊厥导致缺氧可引起中枢性高热,后者提示缺氧性脑损伤。

发生低血压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一般先静注麻黄碱10~30mg,如效果不好,改用多巴胺20~40mg或间羟胺0.5~5.0mg。

二、高敏反应病人个体对局麻药的耐受有很大的差别。

当应用小剂量的局麻药,或其用量低于常用量时,病人就发生毒性反应初期症状,应该考虑为高敏反应。

一旦出现,应停止给药,并给予相关治疗。

三、变态反应经常误把局麻药引起的某些反应归咎于“局麻药过敏”。

事实上,变态反应发生率只占局麻药不良反应的2%,真正的变态反应是罕见的。

在临床上必须把变态反应、毒性反应及血管收缩药反应加以区别。

发生变态反应,轻者仅见皮肤斑疹或血管性水肿,重者表现为呼吸道黏膜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水肿及循环衰竭,可危及生命。

药理学第四讲

药理学第四讲


与受体结合,并激动 受体产生效应
与受体结合后,活性 不强
与受体结合,没有活 性,但能阻断激动药 与受体结合
• 9、拮抗药有哪两类?
竞争性拮 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
抗药
与受体结合(可逆)后,如果增
加激动药的量,拮抗药的作用减
弱甚至消失
非竞争性 与受体结合(不可逆),可改变 拮抗药 受体构型,阻止激动药与受体结
• 6、作用于靶的药物通过什么发挥作用? (1)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2)影响离子通道 (3)与酶相互作用 (4)影响载体分子
• 7、影响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因素? 药物的内在活性和亲和力
• 8、什么是完全激动药、拮抗药(阻断药)、部 分激动药?
亲和 力
完全激动药 有
部分激动药 有
拮抗药

内在 活性 有
受体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
是非题 答案
• 10、拮抗药是一种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减弱或 阻止分子信号传导。
• (不对) • 11、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争夺同一受体。(对) • 12、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对) • 13、增加激动药的剂量,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减弱
或取消。(对) • 14、非竞争性拮抗药不与受体结合。(不对) • 15、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可妨碍或阻止激
动药与另一种受体结合。 • 16、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不能取消非竞争性拮抗药
的作用。
药理学第四讲 答案 • 1、什么是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活性与化学结构相互关联。 • 2、什么是拟似药、拮抗药?
拟似药:化学结构相似,药效相似 拮抗药:化学结构相似,药效相反 • 3、什么是药物左旋体、右旋体?之间关系? 使偏振光左旋的药物叫左旋体。 使偏振光右旋的药物叫右旋体。 左旋体、右旋体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 溶解度相同,但旋光性不同。 多数左旋体具有药理作用,右旋体一般无药理活性。

2020年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A型题8.药物作用是指A、药理效应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A、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9.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B、药理效应选择性低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D、血药浓度过高E、特异质反应10.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的一半B、LD50C、引起50%动物产生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以上都不是11.下述哪种剂量可产生副作用A、治疗量B、极量C、中毒量D、LD5012.某药在多次应用了治疗量后,其疗效逐渐下降,可能是患者产生了:A、耐受性B、抗药性C、过敏性D、快速耐受性E、快速抗药性13.拮抗指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药效应加强一倍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药效应减弱一半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C、使加倍浓度的激动药仍保持原有效应强度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药效应减弱至零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E、使加倍浓度的拮抗药仍保持原有效应强度的激动药浓度的负对数14.pD2值可以反映药物与受体亲和力,pD2值大说明:A、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大,用药剂量小B、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大,用药剂量大C、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小,用药剂量小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小,用药剂量大E、以上均不对15.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毒性反应F、副作用16.一患者经1个疗程链霉素治疗后,听力下降,虽停药几周听力仍不能恢复,这是:A、药物毒性所致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E、药物的副作用17.与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关的是:A、剂量大小B、药物毒性大小C、遗传缺陷D、年龄性别E、用药途径及次数18.孕妇用药容易发生致畸胎作用的时间是:A、妊娠头3个月B、妊娠中3个月C、妊娠后3个月D、分娩期E、以上都不对19.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机制属于:A、影响细胞代谢B、对酶的作用C、对受体的作用D、理化性质的改变E、以上都不是20.具有药理活性的药物,在化学结构方面一定是:A、左旋体B、右旋体C、消旋体D、大分子化合物E、以上都可能21.当X轴为实数、Y轴为累加频数坐标时,质反应的量效曲线的图形为:A、对数曲线B、长尾S型曲线。

口腔临床药物学重点整理

口腔临床药物学重点整理

【药物(drug)】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的药物政策:是健康和保健政策的基本要素,是政府对公众的承诺基本目标:向人民群众供应买得起的基本药物,保证提供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组织医护人员和公众共同推动合理用药●医药卫生事业的宗旨:保障人民健康,应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到202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战略任务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2011年:已经初步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正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为在全国范围内向民众提供合格药品,推动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组织基础。

【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二)分布(distribution)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个器官、组织,并通过转运进入细胞间液及细胞内的过程。

(三)代谢(metabolism)或生物转化;在体内酶系统或肠道菌丛作用下,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变化的过程。

(四)排泄(excretion) ;药物的原型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表观分布容积(V d)】【生物利用度(F)】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通过监测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动学理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试题:总论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试题:总论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试题:总论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试题:总论《药理学》是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这一部分内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章节试题:总论,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一章总论1.药物A.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是一种化学物质D.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E.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因为它是A.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阐明药物作用机制C.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药理学A.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科学D.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物的临床效果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机制5.药动学研究的是A.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消除规律E.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膜孔滤过E.胞饮7.下列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药物从浓度高侧向浓度低侧扩散B.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C.不受饱和度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E.当细胞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8.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E.转运速度有饱和限制9.下列哪种药物不受首过消除的影响A.利多卡因B.硝酸甘油C.吗啡D.氢氯噻嗪E.普萘洛尔10.生物利用度是指口服药物的A.实际给药量B.吸收的速度C.消除的药量D.吸收入血液循环的量E.吸收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11.某药的血浆半衰期为24小时,若按一定剂量每天服药一次,约第几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A.2B.3C.4D.5E.612.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13.体液的pH影响药物转运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A.水溶性B.脂溶性C.pKaD.解离度E.溶解度16.某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中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以上都不是17.某药半衰期为24h,若该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次服药后约经几天内药物基本消除干净A.2B.1C.4D.5E.618.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见于所有的药物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19.某药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被另一药物置换后,其作用A.不变B.减弱C.增强D.消失E.不变或消失20.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排泄速度不变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21.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22.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的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是23.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肉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消除而吸收减少D.舌下或肝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E.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24.吸收是指药物进入A.胃肠道过程B.靶器官过程C.血液循环过程D.细胞内过程E.细胞外液过程25.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来说,吸收速度最快的是A.吸入B.口服C.肌肉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26.药物经肝脏代谢后都会A.分子变小B.极性增高C.毒性降低或消失D.经胆汁排泄E.脂/水分布系数增大27.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葡萄糖醛酸转移酶B.单胺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D.辅酶IIE.水解酶28.肝药酶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29.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活性的是A.阿司匹林B.苯妥英钠C.异烟肼D.氯丙嗪E.氯霉素30.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饭后口服给药B.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C.微循环减少D.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减少E.口服首过消除后破坏少的药物作用强31.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C.给药途径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E.药物的首过消除32.药物的肠肝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33.药物起效可能取决于A.吸收B.分布C.生物转化D.血药浓度E.以上均可能34.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A.是牢固的B.不易被排挤C.是一种生效形式D.见于所有的药物E.易被其他的药物置换35.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A.是永久性的B.加速药物在体内分布C.是可逆的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E.促进药物排泄3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药物作用增强B.药物代谢加快C.药物逆转加快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3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理作用A.起效快 B、起效慢 C、维持时间长D、维持时间短E、以上都不是38.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间液的过程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39.对药物分布无影响的因素是A.药物理化性质B.组织器官血流量C.血浆蛋白的结合率D.组织亲和力E.药物剂型40.难以通过血液屏障的药物是A.分子大,极性高B.分子小,极性低C.分子大,极性低D.分子小,极性高E.以上均不是4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其血浆半衰期恒定B.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C.药物消除量恒定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E.代谢及排泄药物的能力已饱和42.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吸收与代谢平衡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C.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D.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E.药物完全消除43.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使A.其原有效应减弱B.其原有效应增强C.产生新的效应D.其原有效应不变E.其原有效应被消除44.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的.最高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45.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是指A.药物的活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46.下列关于药物体内代谢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药物的消除方式主要靠代谢B.药物体内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E.巴比妥类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47.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A.肠黏膜B.血液C.肌肉D.肾E.肝48.药物在肝内代谢后都会A.毒性减小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布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少49.药物的消除速度可决定其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50.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是A.单氨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C.系统辅酶II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水解酶51.药物的首关消除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B.吸收给药C.口服给药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52.影响药物自机体排泄的因素为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极性高,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从肾排出C.弱酸性药在弱酸性尿液中排出多D.药物经肝代谢成极性高的代谢物不易从胆汁排泄E.肝肠循环可使药物排出时间缩短53.被动转运的药物其半衰期依赖于A.剂量B.分布容积C.消除速率D.给药途径E.以上都不是54.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统称为A.代谢B.消除C.灭活D.解毒E.生物利用度55.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A.所有的药物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D.胃肠道吸收很少的药物E.以上都不是56.按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A.首剂量加倍B.首剂量增加3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增加给药次数57.有关舌下给药的错误叙述是A.由于首过消除,血浆中血药浓度降低B.脂溶性药物吸收迅速C.刺激性大的药物不宜此种给药途径D.舌下动脉血流量大,易吸收E.药物的气味限制药物的给药途径58.影响半衰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剂量B.吸收速度C.原血浆浓度D.消除速度E.给药时间59.一次给药后,经几个半衰期可消除约95%A.2--3个B.4--5个C.6--8个D.9--11个E.以上都不是60.药物吸收达到血浆稳态浓度是指A.药物作用最强的浓度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D.药物的吸收与消除速度达平衡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参考答案1.D2.D3.C4.B5.D6.B7.B8.A9.D 10.E11.D 12.B13.D 14.C 15.C 16.D 17.D 18.D 19.C 20.C21.C 22.B 23.D 24.C 25.A 26.B 27.C、28.E、29. 30.D 31.D 32.D 33.E 34.E 35.C 36.E 37.C 38.B、39.E 40.A41.A 42.B 43.A 44.A 45.C 46.A.47.E 48.C 49.B 50.B51.C 52.B 53.C 54.B 55.B 56.A 57.A 58.D 59.B 60.D 下载全文。

口腔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口腔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常用氨基苷类
(1)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
(2)妥布霉素的临床应用
(3)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
三十二、四环素类
1.四环素类
(1)四环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及
(3)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及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3)维生素B12药理作用
7.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1.H1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H2受体阻断药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平喘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
(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3)色甘酸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5.钙拮抗药
(1)药理作用
(2)不良反应
二十一、利尿药及脱水药
1.高效利尿药
(1)药理作用
(2)不良反应
2.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低效利尿药
(1)螺内酯的药理作用
(2)螺内酯的不良反应
4.脱水药
(1)甘露醇的药理作用
(2)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医师执业口腔药理学讲义2801

医师执业口腔药理学讲义2801

第二十八单元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考什么?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口服降血糖药/TD>(1)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重点:胰岛素、罗格列酮、磺酰脲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难点:胰岛素、罗格列酮、磺酰脲类作用机制。

第一节胰岛素【药理作用】——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储存/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葡萄糖的氧化。

1.糖——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并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而降低血糖。

2.脂肪——促进脂肪合成,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率增加。

3.蛋白质——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在伴发相应疾病时应予充分注意。

【作用机制】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α亚基结合后迅速引起β亚基的自身磷酸化,进而激活β亚基上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由此导致对其他细胞内活性蛋白的连续磷酸化反应,进而产生降血糖等生物效应。

【临床应用】1.胰岛素注射剂:①1型糖尿病需终身用药;②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③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

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④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⑤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氯化钾同用可促使钾内流。

2.胰岛素吸入剂胰岛素吸入剂是将重组胰岛素与适宜辅料制备的溶液经喷雾干燥后得到,患者使用专用的吸入器,将雾化的胰岛素经口腔吸入送达肺部,达到给药目的。

极大地缓解长期反复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一、罗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药理作用】1.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2.改善脂肪代谢紊乱3.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4.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作用机制】该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糖的机制与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PARγ),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关。

(完整版)口腔临床药物学.doc

(完整版)口腔临床药物学.doc

口腔临床药物学第一章概论1、药物:是指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GM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UP: 药剂使用管理规范GSP: 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1、药物代谢动力学( PK):简称药动学,他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2、药物体内过程:吸收( 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或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

3、首过消除:从胃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系统之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比较强或经胆汁排泄的量比较大,则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减少,这种效应称为“药物的首过消除” 。

4、消除半衰期:指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5、峰浓度:药物吸收后,血药浓度的最大值。

6、达峰时间:药物吸收后,血药浓度达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

7、治疗药物监测( TDM):目的是通过对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的测定,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影响,从而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8、循证医学:就是遵循科学研究证据指导医学实践。

即临床医务人员将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病人的喜好和需求与当前最好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制定医疗决策。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血管外给药后,测得所给药物达血液循环的速率及程度。

10、论述影响药效的主要原因:1、药物:剂量、剂型和给药方式、纯度、相互作用。

2、机体的普通性差异:年龄、性别、种族。

3、机体特异性差异:个人身体情况、个人药物敏感性、基础疾病。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XX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复习题(附答案)药理学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科目之一。

你知道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科目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药理学的复习题,欢送阅读。

1.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 B )A.阻止Ca2+内流B.阻止Na+内流C.阻止K+外流D.阻止Cl-内流E.降低静息膜电位2.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C )A.蛛网膜下腔麻醉B.浸润麻醉C.外表麻醉D.传导麻醉E.硬膜外麻醉3.地西泮的适应症不包括( E )A.焦虑症B.麻醉前给药C.高热惊厥D.癫痫持续状态E.诱导麻醉4.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 C )A.硫喷妥钠B.苯妥英钠C.地西泮D.戊巴比妥钠E.水合氯醛5.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理是( C )A.阻断中枢a受体B.阻断中枢b受体C.阻断中枢D2受体D.阻断中枢5-HT受体E.阻断中枢H1受体6.小剂量氯丙嗪产生镇吐作用的机理是( D )A.直接抑制呕吐中枢B.抑制大脑皮层C.阻断胃粘膜感受器D.阻断CTZ的D2受体E.抑制中枢胆碱能神经7.治疗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宜选用( C )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8.长期使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响是( C )A.体位性低血压B.过敏反响C.锥体外系反响D.内分泌紊乱E.消化道病症9.吗啡的镇痛作用机理是( B )A.阻断阿片受体B.冲动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E.以上均不是10.阿片受体的拮抗剂为( D )A.二氢埃托啡B.哌替啶C.吗啡D.纳洛酮E.曲马朵11.哌替啶的特点是( A )A.成瘾性比吗啡小B.镇痛作用比吗啡强C.持续时间比吗啡长D.等效镇痛剂量时抑制呼吸比吗啡弱E.大剂量也不引起支气管收缩12.治疗心源性哮喘宜用( D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吗啡E.多巴胺1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理主要是( C )A.抑制外周PG合成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缓激肽的生成E.灭活外热原1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理是( B )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B.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C.降低凝血酶活性D.激活抗凝血酶E.增强维生素K的作用15.关于抗帕金森病药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E )A.左旋多巴以原形入脑才有效B.卡比多巴通过减少中枢DA生成起效C.司来吉兰的作用机制是抑制MAOD.溴隐亭是DA受体冲动剂E.降低正常机体的体温1.《处方管理方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A.一日常用量B.三日常用量C.七日常用量D.一次常用量2.医疗机构应建立各部门参加的麻醉药品管理机构,其负责人应为( B )A.医院负责人B.分管负责人C.医务科长D.药剂科长3.何种麻醉药品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D)A.盐酸吗啡B.罗通定C.磷酸可待因D.盐酸哌替啶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级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D)A.主治医师B.住院医师C.执业医师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5.以下哪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C)A.芬太尼B.美沙酮C.阿托品注射液D.盐酸哌替啶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单独存放,至少保存( D)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7.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仅限于哪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B)A.一级以上B.二级以上C.仅为三级D.全部合法的医疗机构8.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

2019年口腔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19年口腔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强心苷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十八、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钙拮抗药
临床应用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还原酶抑制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贝特类药物
药理作用
二十、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中毒
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多巴胺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异丙肾上腺素素受体阻断药
()不良反应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Ⅳ类——钙拮抗药
.利多卡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普萘洛尔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胺碘酮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维拉帕米
临床应用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甲哌卡因的临床应用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艹卓)类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药理学 第3讲 第十四章——第十八章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药理学 第3讲 第十四章——第十八章

第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一节阿司匹林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2.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抗凝作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2.加重出血倾向。

3.水杨酸反应。

4.过敏反应。

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阿司匹林第二节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属于苯胺类。

其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

主要用于退热和镇痛。

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

第三节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于阿司匹林。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十五章钙拮抗药第二节硝苯地平一、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滞L-型钙通道,抑制Ca2+内流。

1.抑制心脏产生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能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延长其有效不应期。

并保护缺血心肌,减轻钙超负荷。

2.舒张血管主要舒张动脉,冠状动脉最为敏感。

尼莫地平易通过血脑屏障,舒张脑血管作用较强,可增加脑血流量。

3.松弛其他平滑肌明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4.保护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5.抗动脉粥样硬化。

6.保护肾脏。

二、临床应用1.高血压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2.心绞痛对各型心绞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硝苯地平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

3.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

4.脑血管病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等有效。

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第一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分为四类:①Ⅰ类钠通道阻滞药,根据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强弱,又分Ⅰa、Ⅰb、Ⅰc亚类。

Ⅰa类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Ⅰb类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Ⅰc类有氟卡尼、恩卡尼、普罗帕酮等。

②Ⅱ类 β受体阻断药,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③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有胺碘酮、索他洛尔等。

④Ⅳ类钙拮抗药,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哪一个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远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颊尖正确答案:C2.上颌第二磨牙最小的牙尖是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近中颊尖D.近中舌尖E.远中舌尖正确答案:E3.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远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颊尖正确答案:B4.上颌尖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哪里A.颈1/3处B.颈嵴处C.颈1/3与中1/3交界处D.中1/3处E.颈缘处正确答案:C5.上颌尖牙舌面外形高点在哪里A.颈缘处B.颈嵴处C.舌隆突处D.颈1/3与中1/3交界处E.中1/3处正确答案:C6.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面的外形高点在哪里A.合1/3处B.合1/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水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1/3交界处正确答案:A7.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区位于A.合1/3处B.合1/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水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1/3交界处正确答案:C8.上颌第一磨牙远中接触区位于A.合1/3处B.合1/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水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l/3交界处正确答案:E9.下述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区别中哪点不正确A.唇面较窄小、圆突B.舌窝窄而深C.切嵴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小D.近中切角似锐角E.牙根较中切牙细而稍长,颈部横切面为扁圆形正确答案:C10.下述下颌中切牙的形态特征中哪个不正确A.下颌中切牙是恒牙中最小的B.下颌中切牙切缘平直,近远中切角相等C.下颌中切牙远中接触区靠近切角,近中接触区离切角稍远D.下颌中切牙切缘比颈缘宽E.下颌中切牙舌侧窝不明显正确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抗高血压药第一节利尿药各类利尿药单用即有降压作用,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噻嗪类利尿药是利尿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类。

小至12.5mg的氢氯噻嗪即有降压作用,超过25mg降压作用并不一定增强,反而可能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若25mg 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则应合用或换用其他类型抗高血压药。

第二节钙拮抗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有赖于细胞内游离钙,若抑制了钙离子的跨膜转运,则可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下降。

钙拮抗药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

作为抗高血压药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尼卡地平等。

非二氢吡啶类包括维拉帕米等,对心脏和血管均有作用。

本类药用药相对比较安全。

一般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头痛、眩晕、恶心、便秘等。

严重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功能抑制。

第三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广泛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

常用的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

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低血压、精神压抑等。

长期用于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有不良影响。

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

第四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能抑制ACE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以及缓激肽的降解减少,从而取消AngⅡ收缩血管、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与促心血管肥大增生等作用。

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等。

不良反应:首剂低血压;无痰干咳,偶有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高血钾;低血糖;肾功能损害;血管神经水肿等。

第五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药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而没有转化酶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

对AT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亲和力强,作用持久。

AT1受体拮抗药不抑制ACE,因而不产生缓激肽等引起的咳嗽。

AT1受体被阻滞后醛固酮产生减少,导致血压降低,水钠潴留随之减轻。

常用药物有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等。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第一节袢利尿剂高效利尿药包括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和布美他尼。

一、药理作用1.利尿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而发挥强大利尿作用。

尿中Na+、Cl-、K+、Mg2+、Ca2+的排泄均增加。

2.改善肾功能通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皮质内血流分布而保护肾脏。

二、不良反应1.水与电解质紊乱2.耳毒性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的耳毒性最小。

3.高尿酸血症。

4.其他如胃肠道反应等。

第二节噻嗪类包括噻嗪类及氯酞酮、吲哒帕胺。

代表药为氢氯噻嗪。

一、药理作用1.利尿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的重吸收,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2.抗尿崩症能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减轻口渴感和减少饮水量3.降血压用药早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而降压,长期用药则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生效。

二、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氯碱血症等。

2.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脂血症、高钙血症。

3.高尿酸血症痛风者慎用。

4.过敏反应。

第三节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安体舒通)通过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受体而抑制Na+-K+交换,排钠保钾而利尿。

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良时更易发生。

还有性激素样副作用,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性功能障碍、妇女多毛症。

第二十四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第一节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哮喘时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发挥平喘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用于支气管扩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慢性哮喘患者。

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已逐步替代口服激素。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因不能吸入足够的气雾量,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故不宜应用。

第二节支气管扩张药一、沙丁胺醇(舒喘灵)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也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

对心脏兴奋作用弱,但剂量过大仍可引起心悸和手指震颤等。

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

二、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作用与沙丁胺醇相似,用药后明显扩张支气管,产生平喘效果。

三、茶碱主要药物有氨茶碱、胆茶碱。

可直接松弛气道平滑肌,对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更为明显,对急、慢性哮喘均有效。

作用机制包括:①抑制磷酸二酯酶(PDE)。

②阻断腺苷受体。

③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

④干扰气道平滑肌的钙离子转运。

⑤免疫调节作用。

⑥增加膈肌收缩力。

⑦促进纤毛运动。

③抗炎作用等。

第二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一、奥美拉唑(一)药理作用1.奥美拉唑为无活性前体,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而抑制H+泵功能,降低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量。

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

2.间接促进胃泌素分泌,增加粘膜血流量。

3.抑制幽门螺杆菌。

(二)临床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对卓-艾综合征为首选药物。

(三)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昏、失眠、口干、恶心、呕吐、腹胀。

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男性乳房增大、溶血性贫血等。

第二十六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一、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抑制白细胞趋化、游走、浸润和吞噬,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

在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和粘连形成,减轻炎症后遗症。

2.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也抑制体液免疫。

3.抗休克作用大剂量有抗休克作用。

机制:①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肌收缩力。

②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

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④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对细菌外毒素无防御作用。

4.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影响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增加血小板;使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却降低其游走、吞噬、消化等功能。

5.其他①退热;②兴奋中枢;③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④抑制成骨细胞活力,使骨质形成障碍。

二、临床应用1.严重急性感染。

2.防止炎症后遗症。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肾病综合征等。

4.过敏性疾病。

5.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6.休克。

7.血液病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8.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的替代疗法。

9.外用治疗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三、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由于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致水牛背、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低血钾、多毛、浮肿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

(3)消化系统并发症: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造成出血或穿孔。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延缓伤口愈合,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孕妇可致畸胎,也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等。

2.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肾上腺危象。

(2)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致原有疾病复发或恶化,应逐次减量停药。

四、代表药物主要药物有可的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等。

第二十八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一、罗格列酮(一)药理作用1.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2.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3.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的增生,抗动脉粥样硬化。

还可延缓蛋白尿的发生,使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4.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二)临床作用罗格列酮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二、磺酰脲类(一)药理作用与机制1.降血糖作用对1型糖尿病及切除胰腺的动物无作用。

降糖机制是: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2.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是促进ADH分泌和增强其作用的结果。

3.第三代磺酰脲类能减弱血小板粘附力,刺激纤溶酶原合成而影响凝血功能。

(二)临床应用1.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2.氯磺丙脲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三、双胍类国内常用的有甲福明(二甲双胍)和苯乙福明(苯乙双胍)。

(一)药理作用对正常人血糖无明显影响。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的吸收及糖原异生,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等(二)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尤适用于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四、阿卡波糖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血糖药,机制是: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从而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临床应用: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