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模块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29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29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29张PPT)(共29张PPT)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采集渔猎时代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朝拜太阳神——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狼图腾(2)农业文明时代刀耕火种——改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玛雅文明的消失(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2)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环境问题严重1824年的英国早期工业中心我们的朋友们!“生态运动”的发令枪(4)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2)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环境问题严重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A——人类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B——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D——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反馈作用)环境环境人类社会C——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A:资源B:废弃物C:影响D:反馈表现表现2.环境问题环境环境人类社会A:资源B:废弃物C:影响D:反馈索取速度超过资源极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水、土地、矿产、能源等的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湿地减少、臭氧层空洞、森林锐减等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等污染表现原因分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环境问题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雾霾工厂三废――水污染倭国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环境污染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城市乡村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生产活动和人口过分集中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为主※ 环境问题的分布1、区域性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为主工业活动和人口集中消耗大量资源人口众多、资源开发多、利用方式不当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思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谁更严峻?为什么?(1)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新人教必修2)PPT课件

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新人教必修2)PPT课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1
.
2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 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 呼:“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保护 环境。
.
3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三个阶段: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
图6.1
朝拜太阳神 .
4
(2).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环境恶化
图6.2 弋射、收获
.
5
阅读案例1 “玛雅文明的消失”
思考: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
6
(3).“工业革命”以后 人地矛盾激化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出现全球性问题
.
25
.
26
思考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 达国家严峻?
• (1)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 压力
• (2)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 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 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 (3)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 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23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
.
24
地 区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产生的原因
城市地
交通、工业活动 和人类聚居地过 分集中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课件

• D.生态极危急区的人口密度多数大于100人/km2
15
• (2)图乙中①地(提示:林区)和②地(提示:草原区)的主 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 主要原因。
• 【解析】 第(1)题,对照图甲和图乙,不难发现生态极 危急区的人口密度多数大于100人/km2。因为这些地区 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 频繁,对环境影响大,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2)题,①地是大兴安岭林区,由于超采、采育失调、 滥砍乱伐以及森林火灾等原因,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面积减少;②地是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的。
和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
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
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
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
严重。
5
•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 • 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 2.内涵
• 3.原则:公平性 原则、持续性 原则、 共同性 原则。
(2010年湖南联考)关注人与环境和
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
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4
• (1)图中的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人口密度分布的关系

()
• A.生态极危急区的人口密度都在50~400人/km2之间
• B.生态极危急区的人口密度多数大于400人/km2
• C.生态极危急区的人口密度多数小于100人/km2
加的技术手段是
()
• 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
• C.采矿和冶炼

高中地理课件-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高中地理课件-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转变观念
发展观
传统观点
资源观 环境观 伦理道德观 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观点
发展观 资源观 环境观
伦理道 德观 消费观
传统观点
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资源无限
忽略了自然环境的 价值
只包括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可持续发展观点 社会进步、生活水平 提高、人的全面发展 重新评价自然界对 人类的价值
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 用方式:节能减排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
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 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 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侧重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的关系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 共同性原则
球整体的协调(侧重义务)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 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 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1、转变观念 2、调整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
时期: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发展
速度惊人,较高 主要环境问题:全
面不协调,人地矛盾 激化,局部地区环境 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人类试 图成为环境主宰
4.后工业文明——谋求人地协调阶段
时期
采集渔 猎时代
生产力水平 低且缓慢
农业文 明时期
很大提高
工业文 明时期
快速提高
后工业 文明
飞速提高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高三地理课件PPT2.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高三地理课件PPT2.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管 草君 古 子 莱而 代
·
轻 ,不 科
重 不能 学
甲 》
可谨 人 以守 地
立其 思
为山 想
天林
——
采集渔猎时代
崇拜、依赖自然 人地:原始平衡
农业文明时期
利用、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开始紧张 科学的思想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人地矛盾尖锐
人类已经深深地陶醉在自己创造的”神话”里
Humans revel in the miracle of humanity created
利用、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开始紧张 科学的思想萌芽
——
岂而竭
《 不明泽
吕 获年而
氏 春 秋
得无渔 ?鱼,
·
义 赏 》
而 明 年 无 兽
。 焚 薮 而 田 ,
岂 不 获 得 ?
——
·
也山斩 《 林伐 荀 不养 子 童生 王 ,, 制 而不 篇 百失 》 姓其
有时 余, 材故
下菹为 中
《 王泽人 国
垃圾围城
工厂排放污水
工厂排放废气
腾讯特刊《癌症笼罩村庄》
沙尘暴来袭
2011年中国南方洪水
湿地?失地!
哭泣的冰川
江豚之死——还有多少物种在哭泣!
是时候 直面环境问题 了
It is time to fac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可持续】
长远的,不能杀鸡取卵
【发展】
坚持发展,而非放弃发展或减慢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可持续
经济可持续
生态可持续

高考地理 第十一章 第1课时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课件

高考地理 第十一章 第1课时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课件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1)漫画中渔夫的行为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可持续发展理论 (2)图中先儒之言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解题思路:环境漫画表现主题多集中在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上, 反映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的协调途径。第 (1)题,渔夫为了个人利益,不分鱼类的大小,大肆捕捞,体现了人 类中心论。第(2)题,先儒之言,指责了过度捕捞的短浅行为,表达 了既满足个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思想,是持续 性原则的体现。 参考答案:(1)B (2)B
第五页,共33页。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表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布 发达国家更 农村地区、发展中
地 突出
国家

环境污染
城市地区、发达 国家
第六页,共33页。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 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 组成一个系统。
第十二页,共33页。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 要环境问题。 【思维流程】 1.从文字中获取的信息:“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冬春季节气候 干旱、多大风天气;沿海海岸为沙质海岸,说明风沙活动较多。 2.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1)简述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2)有人说石漠化是一场无止境的恶性循环,请结合所学知 识对此进行解释。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方面分 析。第(2)题,从水土流失、植被、气候等之间的关系分析。 答案:(1)该省地表崎岖,岩溶地貌广布,土壤持水性差;降水 集中,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过度开垦;乱 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等。 (2)水土流失产生的石漠化会造成地表植被减少,而缺少植 被的土地蒸发量会加大,局部地区干旱加剧,气候干旱会反 过来恶化植被生长环境,植被生长不好的地区,发生水土流 失的可能性会再度加大。

高中地理 必修二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优质PPT课件

高中地理 必修二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优质PPT课件

活动 探究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 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1)可持续发 展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发
展的可持续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同时,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 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 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1)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①地面不均匀沉降;②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平衡; ③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破坏性影响;④污染空气;⑤废 石污染。 (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大坝的修建,无疑会给工农业生产带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兴建水坝不从维持生态 平衡的观点全面考虑,则会破坏一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产生不良后果和巨大隐患。如土壤次生盐渍化;下游 的鱼类缺乏饵料或因在支流建坝使鱼类洄游受阻,致 使渔业减产;可能使大坝下的地层产生新的断裂,诱 发地震。 (3) 建设城市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城市,一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 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对生态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另一 方面,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 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铺设管道和电缆、修地基等 有可能破坏地下水系统。
错误,它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正确,符合共同性原则。 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正确,符合公平性原则。
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活动 探究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 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 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 奇迹背后,却隐藏着重大的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组通过读取坐标图数据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 涵之一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第(1)题,从图中可 以看出,在1985~1995年,该地环境污染指数整体上有下 降趋势;经济发展指标有所上升,但保持在较低水平;资源 能源消耗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地关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 第(2)题,读图可知:在1995~2000年该地环境污染指数略 有上升,但保持在较低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指数明显下降; 经济发展指标上升最快,所以说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 好的时期是1995~2000年。 答案:(1)B (2)C
【例题1】(2010·南通模拟)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生态、经济、社会的 持续发展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经济的发 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 基础,环境的保护要 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 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生态持续发展和经济 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社会的持续发 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 性原 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 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 时代
崇拜自然
低下且发展 缓慢
采பைடு நூலகம்和狩猎
生物资源遭 破坏但环境 问题不严重
农业文明 时期
改造自然
很大发展
开发利用资 源,与环境 的对抗性明 显增强
环境遭到破 坏,生物多 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变 得脆弱
历史时期
工业革命 以来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对图中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由图① 可知,这一时期人类从环境中大量开发资源,应属于工业化时期, 人地关系主要表现为征服自然;图②表示环境过多地影响人类社 会,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应 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图③表示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类社会,另一方 面人类开发利用环境,人类在谋求人地协调发展,因此属于现代 社会时期。 答案:(1)C (2)B
新技术革 命后
人地关系 生产力水平 征服自然 极大的发展
谋求人地协 继续迅速提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人类改造自 人地矛盾 然的能力不 激化,环 断强大,向 境恶化从 环境排放大 局部扩展 量的废弃物 到全球
工农业试图 进行清洁生 产
环境问题 逐步得到 控制和改 善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作用 内容和要求
关系
生态 持续 发展
经济 持续 发展
社会 持续 发展
可持续 发展的 基础
可持续 发展的 条件
可持续 发展的 目的
强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相协调
强调不仅要重视增长的数量,更 要追求质量、效益、节能和减少 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 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 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 性原 则
共同 性原 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 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 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 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的规模,处理好经济与保护 环境的关系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 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 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 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 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制订各 国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方法技巧】可持续发展三原则的区别和判断 简而言之,公平性原则就是指人类和所有生物都平等
共享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主要是针对“资源 利用”而言的,强调合理适度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共同性 原因主要是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而言的,强调各国加 强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如: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我国实施“伏季休渔”体现了持续性 原则、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体现了共同性原则等。
【例题2】(2010·广州二模)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 发展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