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新人教版
《传统文化的继承》高中政治优秀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能够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地位;2.识记传统文化的特点,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掌握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影响;明确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课前准备】1、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
2、背诵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朗诵《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自主学习】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继承性的表现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中形成并保留在中的、具有的文化。
文化具有继承性。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及地位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①传统习俗②北京故宫③北京“鸟巢”④《论语》⑤井冈山客家民居建筑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
即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传统文化具有。
即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③传统文化具有。
即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是维系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或影响):具有双重性,不能一概而论。
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能,不断,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巩固练习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一思想既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同时又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
这表明()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③传统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④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克服传统文化的,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情景感悟】“解读春节祝福中国”系列之永远的春节元旦一过,春节的气氛——“年味”就一天浓于一天了。
于是想起鲁迅先生《祝福》里的开场白:“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自不必说,就是天空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于是,关于春节的种种情致和感慨便春水般汩汩淌满我的思绪。
孩提时代对过年是异常向往的,所以王安石那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元旦》诗烂熟于心。
每年未放寒假,就屈指盘算春节的倒计时来。
越挨近年关,越是激动难耐,直如有几匹小鹿叩击心田,让人彻夜难眠。
待到除夕夜兴冲冲地试穿新衣新鞋,初一清早焕然一新地跟随大人去拜年,看罢舞龙耍狮抛绣球等街头表演,全家人围着满桌珍馐佳肴举杯祝福,真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奇怪的是,上了高中、长大成人后,这种“春节情结”竟渐渐淡漠下来。
这种心境大约支配我十几年光景。
不知怎的,人到中年以后,对春节的热情却如火般熊熊复燃起来,随着年岁不断递增,愈演愈烈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春节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大节,它已经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潜意识乃至血肉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了!古往今来,不论黎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论巨擘名流抑或潦倒穷汉,中国人个个都有一份沉甸甸热乎乎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春节情结。
合家团圆共度良辰乃国人一年中最大的心愿。
北方人那顿年夜水饺,南方人那碗除夕汤圆,是断断不可少的。
过年,岂止是一个节日?分明是普天下炎黄子孙对明天的一种深沉而热烈的祈望与祝福,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不可或缺的张扬民族精神的文化品牌,它早已水乳交融地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乃至生命中了!春节情结是任何人、任何力量扼杀不掉的。
袁世凯当政时曾下令废除春节,一时民心浮动举国哗然。
区区一纸文告岂能削得去数千年文化积淀铸成的民族图腾?结果号令变成笑柄,人民照样放鞭炮过大年,83天短命皇帝落个千古骂名。
春节也不是任何“洋节”能够取代的,据闻有专家针对时下一些青年钟情“洋节”,忧心忡忡撰文要“保卫春节”,其情其志固然可嘉,我却以为很有点“杞人忧天”:你只需看看千百万乘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回家过年的人潮,汇成的这道地球上最特别最火爆的风景,就明白世上没有什么节气敢与春节较劲!夜读史书,自古圣贤廉臣大都有新春察看民情、与民同乐之举;翻看老照片,当年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与陕北军民载歌载舞共度新春,令人动容。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10 新人教版必修3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同学们要知道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明确文化的继承性。
正确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能够运用中国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继承的典型事例,从中感受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能够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三)学法指导1.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的方法本课内容涉及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通过网站查询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同学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可供参考的网站有:“中华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网”、“中国文化网”、“国家文化网”。
462.归纳说明的方法通过列举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事例,能够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3.用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本课有两个具体内容涉及到如何辩证的思维的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二是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学们应该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二、知识点拨(一)传统文化的形成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传统文化既存在于历史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小组整体的研究水平。
3.组织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认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筛选有益的文化成果,提高文化鉴赏力和批判性思维。
4.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本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多元评价,关注全面发展
本案例建立了一个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版高二政治4.1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目标】(略)【预习导航】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的艺术。
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传统戏曲、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和道德观念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
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2.传统文化的作用(1)如果能顺应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克服传统文化的,才能兴旺发达。
(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课堂探究】【探究一】我国西周时期,婚嫁有“六礼”:(1)纳采(送礼求婚)。
(2)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
(3)纳吉(送礼订婚)。
(4)纳征(送聘礼)。
(5)请期(议定婚期)。
(6)亲迎(新郎亲自迎娶)。
请问:(1)当今婚嫁习俗与西周时期是否相同?不同民族间婚嫁习俗是否相同?(2)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探究二】“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古人孝敬父母的非同寻常的故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提倡;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简介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4.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目的: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初步认识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特点步骤:1.教师进入课堂,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特点,如中国的茶文化、古琴文化、书法文化等2.在展示过程中,向学生简单讲解每个方面的文化内涵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及价值2.知识学习和理解(20分钟)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当代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传统文化方法:集体讨论、个人思考和问答交流等多种方式步骤:1.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讨论,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2.教师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采用问答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教师让学生个人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传统文化3.实践活动和探究(25分钟)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继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方法:小组合作和个人参与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探究和研究2.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历,设计实践活动3.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打下基础4.综合评价(10分钟)目的:通过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方法: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步骤:1.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强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最新高中政治第2单元41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优秀教案
重难点探究
一、20XX年 4 月 5 日 , 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
场举行 , 祭祀活动将以隆重的仪式 , 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今中华儿女慎终追远
的精神风貌。除了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代表现场祭祀之外
, 海峡两岸的网友也将共同参与到
“两岸网友网上联合祭祖”活动。对此 , 有人认为 , 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 , 现在都
B. 文化、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先进文化 , 同时也存在着落后文化
C.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而传统文化没有这种差别 D. 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 以其神奇的聚落环境 , 特有的空间
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D. 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4. 《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
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 , 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 这启示我们 , 对待
传统文化需要 (
)。
①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②批判继承 , 古为今用 ③潜移默化 , 深远持久 ④取其精华 , 去其
中形成并②
在现实生活中
的、具有③
的文化。
2. 传统文化的继承 : 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其中④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⑤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⑥
是中
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⑦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1、传统文化的含义(记住)2、传统文化继承的四个表现(理解)3、传统文化的两个特征(记住)4、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记住)5、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理解)6、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记住)1、传统文化是在形成并中的、具有的文化2、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1)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之一。
2)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3)的继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
4)的继承,对今天的中国具有。
3、传统文化的特征:1)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同时,(例如“和为贵”“浩然正气”)2)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是维系民族存亡和发展的4、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1)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积极作用2)如果一成不变——消极作用5、我们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一个国家、民族2)每个人6、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1)对于2)对于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2、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①传统习俗②北京故宫、长城③张家界自然风景区④《论语》⑤达芬奇《最后的晚餐》⑥延安宝塔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3、“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了文化的A继承性 B积累性 C稳定性 D民族性4、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5、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②去其糟粕③批判继承④古为今用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课堂案1、解惑释疑:43页的探究题(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内容。
本框题是对第三课内容的拓展和提升,在肯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和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紧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现实性主题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能力上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同时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辨和实践能力,为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基础。
从学习心理上看,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对这一课题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缺乏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被现象所迷惑。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社会调查实践到感悟传统文化,由理解传统文化再到实践中辩证对待传统文化。
三、设计思想本框题教学设计以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以“泉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为引子,以学生设计“泉州文化旅游线路”为主线,进行层层深入设问,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概括出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含义,进而探讨在现代社会继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正确的态度。
这样处理教材是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良好师生互动的课堂。
针对教材内容,在教学资源的选取、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遵循“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
从而实现由生活知识到学科知识的升华,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的要求,本框题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高二政治必修三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预习案一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传统习俗,对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
中国传统文艺,以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的。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
的(2)传统文化具有。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传统文化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该。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东西,须,自觉地加以。
探究案一:传统文化的含义视频欣赏:《传统文化荟萃》思考: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一批美籍华裔青少年到湘乡旅游。
作为湘乡市的一名中学生,请你向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要求:第一小组介绍我们生活中的传统习俗;有何影响。
第二小组介绍湘乡市的传统建筑;第三小组介绍湘乡的传统文艺;第四小组介绍我们生活中较有影响的传统思想;并说明它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并完成表格:表现含义影响地位例子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三: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做“寒食节”。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2(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梳理导学案2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2)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1)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2)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2)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知识准备(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是在形成并保留在中的、具有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表现:、、、。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2)。
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能顺应,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克服传统文化的,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继承传统文化正确态度。
(2)具体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反对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
四、学习内容1、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想一想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2、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否是一回事?5、想想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吗?五、学习小结本课讲述的是文化的继承性,我们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知道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掌握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继承中发展文化。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的继承性2、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中形成并保留在中的,具有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保留基本特征,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3)3、传统文化的内容:(1)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2)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3)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4)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4、传统文化的作用:(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不断,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反之,如果消极作用。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探究一:请同学们回忆歌曲《北京欢迎你》,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试举出该视频呈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2、说说你认为传统文化的标准是什么?课堂探究二:春节有贴福字的习俗,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端午节有划龙舟的习俗,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你知道上述习俗的由来和演变吗?课堂探究三:你知道xx北京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课堂探究四:辩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孝”文化?(三)、课堂学习整合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作用3、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四)、课堂训练评价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D.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2.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传统文化的特点、涵义。
2、理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 合
作
互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
互动
与
展示
合作探究:P40——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合作探究:P41探究——“毛
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材
料)
阅读以上两个材料,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
P43探究——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
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由特定的情境引入,在生生、师生交流互动中探究问题,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排除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难点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自 主 研 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目标与导入
(一)情景导入、
展示目标。
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长期积累形成的,认识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对我们有重要作用。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播放《镍都金昌》城市宣传片视频,导入新课。
从身边事入
手,让学生容易接受,感觉亲切,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自学与诊断预习内容
1.下列活动具有
文化传播功能的
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
②网络互动③
教育④人口迁
徙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
察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①
②③④⑤ D.②
③④⑤⑥
2.“传道、授业、
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
学生依据预习
案通读教材,
进行知识梳
理,对教材的
事例进行自主
分析和把握,
教师检查落实
了学生的预习
情况并了解了
学生的疑惑,
使教学具有了
针对性。
精
讲
与
点
拨
一、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
辩证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
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
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
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
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
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
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
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
否则文化发展就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
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
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
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
通过教师精讲点
拨,学生在探究的
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
展的辩证关系,把
握好文化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辩证的
认识其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
在讲述
的同时注重材料的
引用和拓展。
检测与评价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
检
测
与
纠
错
1、(2008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
试)2007年6月28日,被专家誉为活生
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的“广东开平碉楼
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对我
国_______的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
艺 D.传统思想
2.春节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
是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文化是
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传
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
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
艺 D.传统思想
4.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
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
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这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
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5.(2008广东模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
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
巩固基础知识;训
练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学习能力,
注重培养做题方
法和解题思路的
拓展能力。
材料分析:
(2007广东广州模拟)我国优秀文
化传统中的“和而不同”“和为贵”
“和而不同”“天人和一”等和谐理
念,对于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正
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
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身关
系”,都是宝贵的思想资源。
辨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建
设和谐文化,即继承我国的传统文
化。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
对此我们应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6.在中国这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的国家里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特别需要以科学的分析精神来鉴别、判定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抛弃传统,全盘西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总结与升华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
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1)传统习俗(2)传统建筑(3)传
统文艺(4)传统思想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
明的民族性
2.反作用:
(1)与时俱进——积极作用——促进
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2)一成不变——消极作用——阻碍
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把课堂传授的知
识尽快地转化为
学生的素质,培养
学生归纳能力和
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知识与能力
的迁移
课后反思:。